① 中國古典小說有那些分類
中國來古典小說大略可分類如下自:
第一類是歷史小說,講的是帝王將相草莽英雄的功過成敗,以《三國演義》、《水滸傳》為代表。坊間的各種演義也可歸此類。
第二類是世情小說,個中翹楚當屬《金瓶梅》與《紅樓夢》。三言二拍可歸此屬。後期的《老殘游記》《海上花》等亦一脈承之。
第三類是神怪小說,上承《搜神記》《子不語》,下啟《閱微草堂筆記》等筆記小說,以《聊齋志異》《西遊記》為佼佼者。
② 小說的定義,特點,分類,起源,發展中國古典小說名著。
小說是文學體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樣式。它是通過塑造人物、敘述故事、描寫環境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的一種文學體裁。
定義:
小說(novel) :是指在語言文學藝術序列中和散文、詩歌、戲劇並列的一種文學創作體裁。是指以敘述事物為創作手法,營造典型性為審美特徵的文學創作體裁。
它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故事情節的敘述和深刻的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是以完整的布局、合理的發展及貫穿主題的美學原理為表現的文學藝術作品。
也可以說:小說是通過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要手段,反映社會生活和個人內心世界的一種文學體裁。
分類:
按篇幅長短分類:
微型小說
比短篇更短的小說完全符合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忙碌的人們的閱讀習慣,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人們為這類的小說賦予一個新名詞和新定義。例如極短篇、精短小說、超短篇小說、微信息小說、一分鍾小說、一袋煙小說、袖珍小說、焦點小說、瞳孔小說、拇指小說、迷你小說等,族繁不及備載,連專門的文學研究者也很難如數家珍分敘其定義,一般人更容易混淆,故總論之。一般認為小小說的篇幅應在兩千字以下。因為題材常是生活經驗的片段,因此可以是有頭無尾、有尾無頭、甚至無頭無尾。高潮放在結尾,高潮一出馬上完結,營造餘音繞梁的意境。由於比短篇更短,字句也需要更加精練,題材能見微知著者為佳。一個意外的結局雖然能吸引眼球,但文章短還是要有伏筆呼應,甚至比起給予讀者意外、應該更重視能否帶給讀者感動。
短篇小說
一般認為,篇幅在幾千到兩萬多字的小說會被劃歸短篇小說。在它的特色中有所謂三一律——一人一地一時,也就是減少角色、縮小舞台、短化故事中流動的時間。另外,雖然它們時常惜墨如金,但一般認為短篇小說仍應符合小說的原始定義、也就是對細節有足夠的刻劃,絕非長篇故事的節略或綱要。
中篇小說
一般認為,篇幅在三萬字至十萬字之間的小說,也有少數十幾萬字也算是中篇而不算做長篇。一般認為是較容易成功的小說。因為對初涉創作領域的人而言,寫作長篇易陷入多數的情節造成凌亂難收的困境,而寫作短篇不是轉折太少而單調、就是轉折太多卻顯得擁擠。這時考慮將原本的構想改成中篇是一個廣受推薦的建議。
長篇小說
一般認為,長篇小說字數過少算為長篇那確實也不恰當。長篇小說反映的事情很多,內容很豐富,字數過少很難成為長篇(除非少數內容極為豐富的)。而長篇小說字數最為不定,字數差距最大。有十幾萬字的(這算是長篇小說字數的底線了),更有上百萬字甚至幾百萬字的長篇小說。如此長篇小說還可分為小長篇(一般的在十幾萬到三十萬字間),中長篇(一般的是五六十萬字),大長篇(一般要在八十萬字以上),超長篇(一般的要達到一百五十萬字)巨長篇(往往是幾百萬字數的,像二百多萬字,三百多萬字甚至過五百萬字的)。如果作者打算表現人生中常見的錯綜復雜關系,則必須使用這么大的篇幅。通常就算是筆調輕松的長篇小說,也會有一個內里的嚴肅主題,否則很容易陷入無組織或是零亂。初涉者在寫作長篇時最需注意全局對主題的呼應、結構的嚴密性、以及避免重復矛盾或缺漏。
按小說情節類型分類:
分武俠小說,言情小說,愛情傳奇小說,推理小說,懸疑小說,歷史小說,軍事小說,科幻小說,網游小說,玄幻小說,現代修真小說、軍事歷史小說、架空歷史小說,穿越小說,魔幻小說,YY小說,耽美小說,黑道小說,同人小說,輕小說。
武俠小說
也有叫武打小說,金庸為代表,可看做男性言情和勵志小說
言情小說
(包括很多,如後宮文,穿越文,都市文,青春校園文等)
愛情傳奇小說
(言情小說獨立分支;也有說是言情的前身之一,即唐傳奇;當代代表作《塔里木河》)
推理小說
(很大程度上,推理即懸疑)
懸疑小說
(很大程度上,懸疑即推理)
歷史小說
(歷史小說通常與軍事小說不分家,嚴格說歷史小說主要記述歷史人物和事件)
軍事小說
(軍事戰爭為主)
科幻小說
(有很大科學成分在內,並非憑空捏造)
網游小說
(新時代的產物,源於網路游戲)
玄幻小說
(和科幻小說有很大區別,很多都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大多更具東方特徵)
冶艷小說
(類似於言情小說)
架空歷史小說
(大陸新派小說,以架空歷史為特徵)
穿越小說
(同樣是大陸新派小說,以時空交錯為特徵)
魔幻小說
(幾乎等同玄幻,但魔幻更偏向於西方)
YY小說
(非主流小說)
耽美小說
(源於日本)
黑道小說
(新時代的產物,源於武打小說)
同人小說
(以電視劇、動漫、游戲為基礎而二次創作的作品)
輕小說
(近代最有前途的小說體系,起源於日本)
兌換小說 (無限流小說)
(起源於zhttty的無限恐怖)
注1:一般認為,懸疑小說與推理小說均源自於犯罪小說在發展中的變化,而脫離產生的兩種不同類型小說。推理小說與偵探小說區別並不顯著,可歸為一類。廣義上的懸疑小說包括恐怖小說(恐怖懸疑)、靈異小說(靈異懸疑)、探險小說(探險懸疑)等等類型。
按寫作語言分類:
純文學小說
通俗小說
按作品內容分類:
現實小說
超現實小說(如魔幻小說、靈異小說等)
按寫作風格分類:
傳統小說 (包括筆記小說、傳奇小說、平話小說、章回小說)
網路小說(包括網游小說、黑道小說、架空小說等)
按文字語言分類:
古白話小說
當代古白話小說(《再扶漢室》)
文言小說(《聊齋》)
白話小說
地方語言小說
按作品載體分類:
平面小說
電子小說
關於電子小說,包括手機小說 即是由手機作為載體來完成小說的創作或者閱讀的形式,具有可傳播性;以手機作為創作方式,即是指那些拇指文化的引領者通過手機鍵盤進行小說的創作形式,也稱為手機小說。
按寫作人稱分類:
第一人稱小說
第三人稱小說
書信體小說
對話體小說
日記體小說
按篇幅/字數分類:
短篇小說 :幾千至二萬字左右
中篇小說 :三萬至十萬字左右
長篇小說 :十幾萬字及更多
微小說 :比短篇小說更精練,幾千字
字數只大概,兩級間沒有具體界限。
按主義流派分類:
古典主義小說
諷刺主義小說
現實主義小說
現代主義小說
批判現實主義小說
浪漫主義小說
自然主義小說
形式主義小說
表現主義小說
存在主義小說
意識流小說
新小說派
魔幻現實主義
按年代分:
古典小說
現代小說
當代小說
按進程分類:
連載小說
全本小說
特點:
1 視角獨到,以小見大
2 人物形象,個性鮮明
3 心靈刻畫,入木三分
4 情節安排,匠心獨運
5 環境描寫,烘雲托月
「虛構性」,是小說的本質。「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覺經驗」,是小說竭力要挖掘的藝術內容,其感覺經驗愈是新鮮、細微、獨特、准確、深刻,就愈是小說化。「虛構性」與「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覺經驗」,是上述要素中最能體現小說性質的東西。小說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為模特兒,綜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跡,如魯迅所說:「人物的模特兒,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任何一部優秀的小說,總有使人難忘的典型人物。人們可以通過這些藝術典型的鏡子,看到、理解許多人的面目。故事情節來源於生活,它是現實生活的提煉,它比現實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終,有起有伏,並有一定發展過程的,因而小說情節的展開,也是有段落,有過程的。這個過程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有時還有序幕和尾聲。在作品中,情節的安排決定於作者的藝術構思,並不一定按照現實生活中的事件發生、發展的自然順序,有時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時也可顛倒或交錯。 小說與作文一樣,也注重描寫和選材。一部好的小說就總能讓人身臨其境,而不像科學報告那樣枯燥。作者總是能以優美的文筆、生動的描寫和不可思議的想像把這個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讀者的腦海里。以上說的是傳統小說的一些特點。
小說的起源:
一是寓言故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戰國策》,等書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鮮明的寓言故事,它們已經帶有小說的意味。
二是史傳。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三國志》,描寫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或為小說提供了素材,或為小說積累了敘事的經驗。
三是文人筆記。這一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尤為明顯,文人筆記大都記載一些軼事、掌故、素材。
四是民間娛樂消閑。各朝代都有茶館飯店常駐的說話人、說書人,以話本為基礎,每天把故事小小的說一段(小說),以吸引客人每天回來聽書,希望保證生意興隆。
發展
中國的小說歷經前秦的古代神話小說、漢晉六朝的志人志怪小說、隋唐的傳奇小說、宋元的話本小說、明清的章回小說、現當代的白話小說以及近年來興起的網路小說約三千多個春秋的洗禮。按照小說的歷史時期,可劃分兩大階段,即新文化運動以前,可稱作古典小說階段,新文化運動以後,可稱作現代小說階段。
(1)古典小說萌芽於先秦,發展於兩漢,雛形於魏晉南北朝,形成於唐代,繁榮於宋元,鼎盛於明清。
先秦兩漢時期,當時社會出現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史傳文學成為古典小說敘事的源頭。神話傳說已經具備人物和情節兩個基本因素,散見於諸子百家書中的寓言典故提供了借鑒經驗,歷史著作有比較完整的結構、人物形象和歷史背景。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怪、志人小說。嚴格意義上說這仍然算不上是小說,只能算是小說的雛形。《世說新語》也是這個時期的優秀作品,裡面收集了許多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唐朝時期,古代小說的發展趨於成熟,形成了獨立的文學形式—傳奇體小說,由此我國的小說脫離歷史領域而成為文學創作。唐代三大愛情傳奇是此時期的標志性作品。
宋元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井文化的興起,給小說創作帶來深厚的土壤。話本經過文人加工形成許多話本小說和演義小說。
明清時期,小說開始走上了文人獨立創作之路,這一時期,小說作家主體意識增強。《紅樓夢》的出現,把中國古代小說發展推向了高峰,達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明清這一段時間內涌現了無數的經典之作流傳於世。如明代四大奇書(《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三言二拍(《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清代的《紅樓夢》《儒林外史》《老殘游記》《聊齋志異》等。明 董其昌《袁伯應(袁可立子)詩集序》:「二十年來,破觚為圓,浸淫廣肆,子史空玄,旁逮稗官小說,無一不為帖括用者。」
民國時期,尤其是五四以來,中國遭受列強侵略,社會各種思潮流行,舶來文化沖擊傳統文化,中國小說的發展出現多元化,各類小說題材涌現,其中現代言情小說的發端鴛鴦蝴蝶派就出現在此時。正統小說的代表性人物有巴金、茅盾、丁玲、冰心、老舍等。
新中國成立以後到90年代,中國小說形成大陸派和海派(包括港台),大陸小說沿襲正統脈絡,港台小說向武俠和言情兩個方向發展,分別產生金庸時代和瓊瑤時代。
(2)現代小說的興起於民國時期,繁榮於新世紀,尤其2003年網路小說的涌現,顛覆了傳統的書寫和傳播模式。
隨著網路普及。網路作家成為小說創作的生力軍,產生了安妮寶貝、寧財神、邢育森等一批著名網路小說家,2000年以來,網路文學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書寫和傳播模式,出現了《悟空傳》(作者今何在)、《五行山下》(作者狂狷)、《第一次親密接觸》(作者痞子蔡)等一批具有廣泛影響的作品,網路小說使小說的發展更加多元化。2003年「四小天後」、「六小公主」和「八小玲瓏」以及以起點為代表的武俠玄幻小說作者群的出現和形成,標志著網路小說已經成為主流文學之外的又一創作主體。
中國古典小說名著:
現在四大名著公認為:《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金瓶梅》
六才子書:《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西廂記》
十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隋唐演義》《楊家將》《東周列國志》《封神演義》《岳飛傳》《聊齋志異》
三言二拍:《醒世恆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五大奇書:《官場現形記》《老殘游記》《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儒林外史》
傳奇小說:《李娃傳》《鶯鶯傳》《霍小玉傳》《枕中記》《南柯太守傳》《塔里木河》
志怪小說:《聊齋志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松隱漫錄》《瑩窗異草》
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反唐演義全傳》《前七國志》《後七國志》《北史演義》《隋唐演義》
神魔小說:《未世錄》《後西遊記》《封神演義》《女仙外史》《綠野仙蹤》《平妖傳》《婆羅岸全傳》《三寶太監下西洋》《南遊記》《北游記》《東游記》
英雄傳奇小說:《說唐全傳》《說岳全傳》《楊家將演義》《說呼全傳》《狄青五虎將全傳》《薛剛反唐》《說唐三傳》
公案小說:《包公案》《新民公案》《海公案》《林公案》《施公案》
世情小說:《醒世姻緣傳》《岐路燈》《續金瓶梅》《型世言》《今古奇觀》《禪真逸史》《禪真後史》《覺世十二樓》《無聲戲》《西湖二集》《新白娘子傳奇》
才子佳人小說:《五美緣》《梅蘭佳話》《平山冷燕》《飛花艷想》《好述傳》《雙鳳奇緣》《五鳳吟》《五色石》《綠牡丹》《國色天香》
才學小說:《野叟曝言》《史》《鏡花緣》
俠義小說:《兒女英雄傳》《三俠五義》《小五義》《大八義》《七劍十三俠》
其它:《情史》《騙經》《笑林廣記》《豈有此理》《盪寇志》
③ 古代目錄在分類體系方面有哪些特點
中國古代書目分類體系。即分經、史、子、集四大部類,經部主要收錄儒家經典及其傳、釋和文字學方面的著作,史部主要收錄歷史以及地理、時令、政書、目錄等方面的著作,子部主要收錄哲學、軍事、天文、演算法、醫學、農業、藝術、工商等方面的著作,集部主要收錄總集、別集及其他文學方面的著作。中國古代藏書多以四部法排列,每部為一庫,故四部分類體系又稱「四庫法」。
西晉初,秘書監荀勖與中書令張華整理典籍,編成《中經新簿》,分甲、乙、丙、丁四部,創立四部書目分類體系。甲部記六藝及小學,乙部有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數,丙部有史記、皇覽簿、雜事,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冢書。荀勖所創四部法適應了《七 略》後三百年間的學術變遷、各類圖書數量的增減和圖書庋藏的方便。東晉李充《晉元帝四部書目》依荀勖的四部書目分類體系,並改史書為乙部,諸子為丙部,從而正式確立了四部排列順序。此後各代宮廷藏書目錄均以此類分圖書,被史學家稱為「秘閣之永制」。至唐初貞觀年間,魏徵等編撰《隋書·經籍志》,始將甲、乙、丙、丁四部名稱換成經、史、子、集。《隋書·經籍志》吸收王儉、阮孝緒七分法的優點,使四部分類法成為更為完善、更加切合實際的書目分類體系。唐代以後,各家目錄對四部分類體系略作增益調整,大體趨向更為細密合理。清代乾隆年間紀昀等所撰《四庫全書總目》的書目分類體系,是四部書目分類體系的總結。紀昀等分析了歷代書目分類體系的特點和流變,擇善而從。《四庫全書總目》將1萬余部17萬余卷圖書分為 4部44類(見《四庫全書總目》)。
四部書目分類體系是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中國封建社會書目分類的主要方法。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文化的發展,圖書類型和數量的變化,四部書目分類體系已不再適應於類分現代圖書的需要,鴉片戰爭以後逐步被新的書目分類體系所取代。但它對今天人們整理和利用中國古籍仍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④ 小說如何分類
微型小說 比短篇更短的小說完全符合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忙碌的人們的閱讀習慣,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人們為這類的小說賦予一個新名詞和新定義。例如極短篇、精短小說、超短篇小說、微信息小說、一分鍾小說、一袋煙小說、袖珍小說、焦點小說、瞳孔小說、拇指小說、迷你小說等,族繁不及備載,連專門的文學研究者也很難如數家珍分敘其定義,一般人更容易混淆,故總論之。一般認為小小說的篇幅應在兩千字以下。因為題材常是生活經驗的片段,因此可以是有頭無尾、有尾無頭、甚至無頭無尾。高潮放在結尾,高潮一出馬上完結,營造餘音繞梁的意境。由於比短篇更短,字句也需要更加精練,題材能見微知著者為佳。一個意外的結局雖然能吸引眼球,但文章短還是要有伏筆呼應,甚至比起給予讀者意外、應該更重視能否帶給讀者感動。 《鏡花緣》
短篇小說 一般認為,篇幅在幾千到兩萬多字的小說會被劃歸短篇小說。在它的特色中有所謂三一律——一人一地一時,也就是減少角色、縮小舞台、短化故事中流動的時間。另外,雖然它們時常惜墨如金,但一般認為短篇小說仍應符合小說的原始定義、也就是對細節有足夠的刻劃,絕非長篇故事的節略或綱要。 中篇小說 一般認為,篇幅在三萬字至十萬字之間的小說,也有少數十幾萬字也算是中篇而不算做長篇。一般認為是較容易成功的小說。因為對初涉創作領域的人而言,寫作長篇易陷入多數的情節造成凌亂難收的困境,而寫作短篇不是轉折太少而單調、就是轉折太多卻顯得擁擠。這時考慮將原本的構想改成中篇是一個廣受推薦的建議。 長篇小說 一般認為,長篇小說字數過少算為長篇那確實也不恰當。長篇小說反映的事情很多,內容很豐富,字數過少很難成為長篇(除非少數內容極為豐富的)。而長篇小說字數最為不定,字數差距最大。有十幾萬字的(這算是長篇小說字數的底線了),更有上百萬字甚至幾百萬字的長篇小說。如此長篇小說還可分為小長篇(一般的在十幾萬到三十萬字間),中長篇(一般的是五六十萬字),大長篇(一般要在八十萬字以上),超長篇(一般的要達到一百五十萬字)巨長篇(往往是幾百萬字數的,像二百多萬字,三百多萬字甚至過五百萬字的)。如果作者打算表現人生中常見的錯綜復雜關系,則必須使用這么大的篇幅。通常就算是筆調輕松的長篇小說,也會有一個內里的嚴肅主題,否則很容易陷入無組織或是零亂。初涉者在寫作長篇時最需注意全局對主題的呼應、結構的嚴密性、以及避免重復矛盾或缺漏。
⑤ 跪求古代小說文摘分類的方法,應該怎麼分類這些摘抄。
你可以直接按照描寫手法來分類,或是在這個分類下在寫你分的什麼那些內容。你也可以翻一下來寫,雖然麻煩了些,但效果不錯,分的很細,但是只要看你能不能堅持吧。
⑥ 古代言情小說的特點是哪些
言情類
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類型,在不同的領域,它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在實體出版,尤其是簡體出版領域,言情類小說依舊有著龐大的市場,而在一些以女性讀者為主的網路書站上,言情類型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力,但在主流的網路讀者中,在電子付費閱讀平台上,言情小說卻是不折不扣的仆街代表,它人氣的低迷,甚至超過了傳統武俠。
除了在不同領域中的巨大差異,言情小說的特殊還體現於這一類型本身的特點,體現在它的定義上。與武俠、科幻這些可以完全從其它類別小說中剝離出去的類型不同,言情往往依附於其它小說而存在,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小說,都不可能離開感情描寫,都或多或少的被打上一些言情的烙印,只不過有的小說烙印深些,有的則淺些而已。
一般來說,我們把那些以感情描寫為主的作品,歸於言情類,但這種分類方式,使言情與都市生活類型有著很模糊的交集,在網路上,這些類型定義模糊的作品,往往會是高人氣作品,但它們大多都還是被歸入了都市大類中。
其中,帶有一些小資情調,描寫都市白領感情的作品,正在逐漸顯示出它的生命力,它正在逐步成為網路言情小說的主流。
《美女兇猛》、《我的美女老總》、《八元錢泡了個極品空姐》、《偷情公子》,等等,從這一系列高人氣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這類成功作品的關鍵詞——美女、上司、金錢、偷情。顯然,這類作品符合了讀者在現實生活中的夢想,它們天生就具備了相當的代入感,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這樣的作品,與其它類型的yy小說有著較大的不同,但它們的本質,卻依舊是一樣的。比如,或許有細心的讀者注意到,這類有上下級關系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由主角作為下級,而美女則往往是老總、上司,這顯然是符合了yy精神的,若主角是以大欺小,用上級身份去欺負美女下屬,無疑就失去了它的最大賣點,因此很難有成功之作。
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yy並不僅僅包括狹義上的力量強大,不見得要讓主角力量強大、智慧卓絕、打架兇猛,YY也可以讓主角很有錢,或者很有地位,認識很有能力的朋友,擁有特殊的職業技能,特別走運,或是特別英俊,有女人緣……事實上,這類東西,更容易和都市言情作品相結合,在堅持言情路線的同時,盡可能的提高作品吸引力。
除了白領生活,另一種都市言情小說最近也頗受歡迎,那就是同居小說。《和校花同居的日子》、《合租奇緣》、《超級同居時代》等作品是其中的代表。
顧名思義,同居小說描寫的就是主角與其他人,尤其是異性的同居故事,如果說白領生活類作品體現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對高高在上的美女的征服快感的話,同居類小說則體現了一種基於現實的追求,它追求的層次較低,但與此同時,追求難度也較小,看起來更容易實現,也更具有代入感。這兩類小說,可以說分別代表了對公主和對鄰家女的嚮往和追求。
言情小說,一般指的都是都市言情,但它的范圍不止於此,古代、未來、異世界,都可以作為言情小說的背景,只不過這類作品往往會從言情類別中被抽離出來,放到其它類別中。事實上,擅長描寫感情戲的作者,也可以把這作為一個考慮方向,給自己的言情小說披上一層其它元素的外衣,加上少許的玄幻、仙俠等元素,寫成輕口味的YY文。
這類作品不同於普通意義上的yy小說,在作品中,yy元素並不會被特別強調,而主角的能力一般也並不會很強,僅是可以在特殊情況下有些特殊的表現而已。這樣,既能夠以yy元素作為賣點,又不至於讓它沖淡了言情的本體。這種經過了改頭換面的偽武俠、偽仙俠、偽玄幻小說,如果作者筆力夠強的話,是有可能大紅大紫的,《誅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總的來說,在網路幻想小說的領域,言情小說本身屬於一個相當弱勢的題材,但它若是依附於其它類型而生,卻又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⑦ 小說的定義,分類,特點,寫法都有哪些
小說的分類
隨著社來會的進步,自文學藝術的發展,小說形式也在不斷變化著。
當前,就流派來分,有現實主義小說、浪漫主義小說、表現主義小說、存在主義小說、新新聞主義小說、「垮掉的一代」小說等等。
就表現的方法分,有敘述體小說、散文體小說、詩體小說、生活意識流小說、紀實體小說,等等。
就題材分,有兒童小說、武俠小說、偵探小說、歷史小說、神話小說、言情小說、科幻小說,等等。
就雅俗分,有通俗小說、嚴肅小說等。
但不管怎麼分,總的講,這些類別可劃歸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又稱微型小說)四大類。
短篇小說、小小說特點
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的特點
什麼是科幻小說
⑧ 中國古代小說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一、中國古代小說起源於神話傳說。與其他民族的小說一樣,最初的作品都與上古傳說有關,神話傳說有簡單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這為小說的孕育和產生准備了條件。比如《紅樓夢》的開頭,就是借用了女媧煉石補天的上古神話傳說。
二、中國古代小說在民間汲取營養。民間口口相傳的故事,為小說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古代小說是人民群眾思想、願望以及生活實際的反映。中國小說的每次發展、進步都是由優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間學習,參與、加工民間創作而取得的。比如《西遊記》,就是在民間故事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 文人與民間創作結合的創作方式,使得中國古典小說呈現了重視情節的特點。重視寫情節並不意味著忽視寫人物,而是要通過情節表現人物,以外在的情節動作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和精神狀態。
三、古代小說與歷史結合很深。比如《水滸傳》,就是充分吸收史傳文學寫人藝術經驗的一部作品。比如《三國演義》,整個小說就是構築在虛實歷史之上的。
四、我國古代小說的取材和用意多是立足於現實。小說創作不脫離現實,這些小說都產生於現實,由於現實問題的觸發而幻想出來的。比如第一部文人創作的小說《金瓶梅》,就完全是描寫日常生活,並直接影響到了後來的《紅樓夢》。
五、古代小說是逐漸發展的。由最早的神話傳說式到志怪式,再成長為唐時期的傳奇,最後到明清時成長為長篇巨作。
⑨ 小說的特點和種類
小說是一種散文體的敘事文學樣式。人物,情節和環境三要素構成完整的小說世界。是小說樣式的基本特點。
明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分小說為六類:
1.志怪,如《搜神》、《述異》;
2.傳奇,如《飛燕》、《崔鶯》;
3.雜錄,如《世說》,《語林》;
4.叢談,如《容齋》、《夢溪》;
5.辯訂,如《鼠璞》、《雞肋》;
6.箴規,如《家訓》、《世范》。
清代乾隆年間,敕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紀昀把小說分為三派:
「其一敘述雜事,其一記錄異聞,其一綴緝瑣語。」
清代小說可分為筆記、諷刺、人情、才藻、狹邪、俠義以及譴責七種。
1.筆記小說以《聊齋志異》為代表,
2.諷刺小說以《儒林外史》為表代,
3.人情小說以《紅樓夢》為代表,
4.才藻小說以《鏡花緣》為代表,
5.狹邪小說以《花月痕》為代表,
6.俠義小說以《三俠五義》為代表,
7.譴責小說以《老殘游記》為代表。
五四新文化運動
金庸承先啟後,奠定武俠小說新格式。
通俗小說成為明清兩代小說的代表,題材取自歷史、神怪、英雄、世情等。五四新文化運動,帶動了文學創作的新路線,而中國小說的種類,也演變繁多起來。知識分子對於小說的社會功能及其文學價值的認識,把以前當作是消閑讀物的小說,提升為鼓吹愛國、轉移風氣、開導民心、抨擊政治、宣傳革命的工具。這種方向,其實源自晚清改革的思想。
改革小說,如魯迅《阿Q正傳》、《狂人日記》,社會小說,如巴金《家》、《春》、《秋》,諷刺小說,如老舍《老張的哲張》、《趙子曰》,為新文學運動帶來了一定的勢頭,而郁達夫,聞一多等人的小說,也引入了浪漫情節的小說題材。
俄國文學影響大
抗戰勝利,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小說的創作也出現新的格局。大量的西方小說,其中特別以俄國文學小說為主,對中國小說的類種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
政治小說,改革小說在五、六十年代為小說創作的主流。到了七十年代末期,政治運動結束,中國小說的創作和種類和出現了新的變化。其中最凸出的為「傷痕文學」小說的出現。
傷痕文學小說,主要敘述文革期間的政治社會民間,種種的瘋狂現象和給人所帶來的傷痛,代表作者有白樺《苦戀》及張賢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隨著改革開放的政策,小說創作又再出現了社會改革題材,張賢亮《男人的風格》、《早安朋友》等均為其中佳作。
另一方面,文藝小說的發展,自五四運動之後,也出現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張恨水創立鴛鴦蝴蝶派,作品有《啼笑姻緣》、《金粉世家》。張愛玲於三十年代,開始創作言情小說,為一時風尚,《傾城之戀》、《金鎖記》等,對香港流行小說女作家影響至深。
新派武俠小說
通俗小說方面,出現了向愷然的《江湖奇俠傳》,創新武俠小說之先河。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創仙俠小說,融儒釋道三家於一體,神怪述異,引人入勝,也是一個代表。到後來金庸《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承先啟後,奠定武俠小說新格式。而古龍另闢蹊徑,將心理分析引入武俠小說,自成一家,可惜最後流於追求手段,成為末流。
⑩ 中國古代小說起源時期有數量多種類雜的特點
中國古代小說起源於神話傳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發展為志怪志人小說;上述兩個階段中,小說同歷史歸於一類。唐代傳奇已經比較成熟,脫離歷史而成為獨立的文學創作;繼續發展成宋元話本小說、演義小說;明清文人獨立創作,寫平凡的人和事,達到頂峰。
古代小說可以分類為,志怪小說、志人小說、軼事小說、唐傳奇、話本、神魔小說、世情小說、才子佳人小說、歷史演義小說、英雄傳奇小說、筆記小說、譴責小說、元曲、明清傳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