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李香君、董小宛、柳如是、顧橫波、馬湘蘭、陳圓圓、寇白門的故事還有都用什麼語言形容她們
秦淮八艷
秦淮八艷之寇白門
寇白門名湄,字白門,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艷」之一。
《板橋雜記》曰:「白門娟娟靜美;跌宕風流,能度曲,善畫蘭,相知拈韻,能吟詩,然滑易不能竟學」正是由於白門為人單純不圓滑,而決定了她在婚戀上的悲劇。寇氏歸金陵一,人稱之女俠,她「築園亭,結賓客,日與文人騷客相往還,酒酣耳熱,或歌或哭,亦自嘆美人之遲幕,嗟紅豆之飄零」。後又從揚州某孝廉,不得意復還金陵,最後流落樂籍病死。當時文壇祭酒的東林領袖錢謙益作《寇白門》詩追悼曰:「寇家姊妹總芳菲,十八年來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紅淚一沾衣。叢殘紅粉念君恩,女俠誰知寇白門?黃土蓋棺心未死,香丸一縷是芳魂.
秦淮八艷之卞玉京
卞玉京名賽,又名賽賽,因後來自號「玉京道人」,習稱玉京。她出身於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淪落為歌妓,卞賽詩琴書畫無所不能,尤擅小楷,還通文史。她的繪畫藝技嫻熟,落筆如行雲,「一落筆盡十餘紙」喜畫風枝裊娜,尤善畫蘭。18歲時游吳門,居虎丘,往來於秦淮與蘇州之間,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秦淮著名歌妓。卞賽一般見客不善酬對,但如遇佳人知音,則談吐如雲,令人傾倒。卞賽曾與明末清初的著名詩人.梅村有過一段姻緣。
秦淮八艷之顧眉
顧眉生即顧媚,是南京上元人,據《板橋雜記》載:「顧媚字眉生,又名眉,號橫波,晚號善持君,庄妍靚雅,風度超群;鬢發如雲,桃花滿須,弓變纖小,腰肢輕亞。通文史,善畫蘭,追步馬守真,而姿容勝之,時人推為南曲第一。」可見她不但有著仕女的娉婷嬌姿,更具文才藝技。
秦淮八艷之董小宛
董小宛,名白,號青蓮,金陵人,生於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董小宛出身於富庶人家,早年父親開設「董家綉庄」,董家綉庄」是蘇州小有名氣的一家蘇綉綉庄,因活計做得精細,所以生意一直興隆。董家是蘇綉世家,到這一代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別看刺綉屬於工藝製造行業,卻是十分接近於繪畫藝術。小宛母親白氏是一個老秀才的獨生女兒,白氏為董家生了個千金,為寄夫妻融洽之情,取名白,號青蓮,小宛模樣俊秀,腦子靈慧,父母視如至寶,悉心教她詩文書畫、針線女紅,一心想調教出一個才德具全的姑娘。董白十三歲那年,父親在暑天患上了暴痢,葯不湊效,不久便撒手人寰。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將董白母女打擊得心神憔悴,料理完丈夫的後事,白氏不願在城中的舊宅中繼續住下去,睹物思人,倍感悲傷;於是花了一筆錢,在半塘河濱築下了幽室,帶著女兒隱居其中,過一種與世相隔的恬淡生活,綉庄的事則全委託伙計去掌管。兩年後母親倒下,綉庄破產,債務壓頭,生活的重擔之下使出下策,答應了別人的引薦,來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畫舫藝..改名小宛。
小宛病逝後,冒辟疆含淚寫下了《亡妾董小宛哀辭》和《影梅庵憶語》。
淮八艷之陳圓圓
陳圓圓本為崑山歌妓,曾寓居過秦淮,由於她色藝超群,更與重大歷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將她列入了「秦淮八艷」之中.
秦淮八艷之李香君
自孔尚任的《桃花扇》於1699年問世後,李香君遂聞名於世.成為家喻戶曉的我國古代罕有的光輝婦女形象。
李香君又名李香,為秣陵教坊名妓。自幼被鴇母李麗貞收養,13歲從吳人周如松受歌,盡得其音節。她歌喉珠圓玉潤,但不輕易與人歌唱;絲竹琵琶、音律詩詞亦無一不通。李香君身材小巧玲瓏,膚理玉色,慧俊婉轉,時人譽之「香扇墜」。故聲名盛於南曲,時四方之士爭一識面為榮。
秦淮八艷之柳如是
柳如是是活動於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她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偉,聲名不亞於李香君、卞玉京和顧眉生。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蕪,本名愛柳,因讀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後又稱「河東君」、「蘼蕪君」。她是嘉興人,生於明萬曆五十年,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台,易名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由於她美艷絕代,才氣過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採的詩稿《湖上草》、《戊寅卓》與尺牘。
秦淮八艷之馬湘蘭
馬湘蘭(1548—1604)可以稱為明代的女詩人、女畫家。據《秦淮廣記》載,她名守真,字湘蘭,小字玄兒,又字月嬌,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稱「四娘」。她秉性靈秀,能詩善畫,擅畫蘭竹,故有「湘蘭」著稱。她相貌雖不出眾,「姿首如人」,但「神情開滌,濯濯如春柳早鶯,吐辭流盼,巧伺人意」。
用什麼語言形容她們?
紅顏命薄
❷ 柳如是的故事。。
柳如是 明末清初名妓,生於1618年,本名楊愛,一說楊朝,楊影憐,楊雲娟。十歲那年因家庭窘迫被賣入娼寮。娼門賣俏所必備之技藝,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資聰慧,容貌俏麗,詩文丹青出色,頗負聲名.柳如是雖為妓女,卻非常憎惡賣笑生涯.柳如是愛戀過江南正義人士宋徵輿、陳子龍,但是,情場履受挫折,極不如意.後嫁予東林領袖錢謙益,是常熟著名才子。早在明末已馳名文壇,家中府第連雲,肥田千頃,奴婢過百,財力雄厚。因被指控納賄舞弊,革職在家已十二年。當時,錢已六十歲,早年也是功名事業心極重之人,滿懷匡濟澄清雄心壯志,只是宦途坎坷,迭遭大挫,才變得消沉頹放,終日在秦樓楚館中廝混,結果得了個「東林浪子」的外號。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農民軍推翻明朝統治。
這場事變,倒是折騰出錢謙益幾分血性來,積極參與到反清復明斗爭中去,家中資產幾乎用盡。錢謙益85歲因貧病交加死於家中,時柳如是不足五十歲,錢謙益的喪事由她一手操辦。但錢謙益屍骨未寒,族人就眼紅他的良田美宅,更欺負柳如是是個女流,就結伙聚眾鬧起事來。原配陳氏等失寵多年,早對柳如是恨之入骨,每日堵門叫罵不絕,千兩銀子散光了,眾人還是喧集如故。柳如是氣得發抖,在安排好錢謙益的後事和懲辦鬧事一班人的計策後,懸梁自盡,這一年,柳如是49歲。一代風流,玉殞香消,錢謙益和柳如是分葬與常熟虞山故宅的拂水山莊,兩墓相距約二十米,錢謙益的墓碑上寫「東澗老人之墓」,柳如是墓前石碑上書「河東君之墓」。錢、柳二墓自康熙三年歸葬,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今保存完好.
❸ 柳如是,是江南香艷美女之首么
編輯本段人物生平
柳如是(1618-1664 年)
本姓楊,名影憐,改姓柳,名隱。後改名是,字如是,號河東君,又號蘼蕪君,浙江嘉興人,幼年被賣到盛澤歸家院名妓徐佛家為養女。受徐教養,柳詩擅近體七言,分題步韻,作書得虞世南、諸遂良筆法。年稍長,流落青樓。在松江,她以絕世才貌,與復社、幾社、東林黨人相交往,常著儒服男裝,與諸文人縱談時勢,詩歌唱和。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東林領袖、常熟錢謙益與柳如是結秦晉之好。兩人同居絳雲樓,讀書論詩相對甚歡。錢戲稱柳如是"柳儒士"。明亡,柳勸錢殉節,在刀、繩、水三種死法中選一。錢面有難色,如是奮身跳入荷花池,以身殉未遂。錢謙益降清後,遭猜忌被逐回鄉,鬱郁而死。錢氏家族乘機向柳如是逼索,如是投繯自盡。
編輯本段簡介
柳如是 明末清初名妓,生於1618年,本名楊愛,一說楊朝,楊影憐。十歲那年因家庭窘迫被賣入娼寮。娼門賣俏所必備之技藝,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資聰慧,容貌俏麗,詩文丹青出色,頗負聲名.柳如是雖為妓女,卻非常憎惡賣笑生涯.柳如是愛戀過江南正義人士宋徵輿、陳子龍,但是,情場履受挫折,極不如意.後嫁予東林領袖錢謙益,是常熟著名才子。早在明末已馳名文壇,家中府第連雲,肥田千頃,奴婢過百,財力雄厚。因被指控納賄舞弊,革職在家已十二年。當時,錢已六十歲,早年也是功名事業心極重之人,滿懷匡濟澄清雄心壯志,只是宦途坎坷,迭遭大挫,才變得消沉頹放,終日在秦樓楚館中廝混,結果得了個「東林浪子」的外號。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農民軍推翻明朝統治。
這場事變,倒是折騰出錢謙益幾分血性來,積極參與到反清復明斗爭中去,家中資產幾乎用盡。錢謙益85歲因貧病交加死於家中,時柳如是不足五十歲,錢謙益的喪事由她一手操辦。但錢謙益屍骨未寒,族人就眼紅他的良田美宅,更欺負柳如是是個女流,就結伙聚眾鬧起事來。原配陳氏等失寵多年,早對柳如是恨之入骨,每日堵門叫罵不絕,千兩銀子散光了,眾人還是喧集如故。柳如是氣得發抖,在安排好錢謙益的後事和懲辦鬧事一班人的計策後,懸梁自盡,這一年,柳如是49歲。一代風流,玉殞香消,錢謙益和柳如是分葬與常熟虞山故宅的拂水山莊,兩墓相距約二十米,錢謙益的墓碑上寫「東澗老人之墓」,柳如是墓前石碑上書「河東君之墓」。錢、柳二墓自康熙三年歸葬,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今保存完好.
編輯本段人物點評
柳如是是活動於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她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偉,聲名不亞於李香君、卞玉京和顧眉生。柳如是本名愛柳,因讀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後又稱「河東君」、「蘼蕪君」。
柳如是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台,易名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由於她美艷絕代,才氣過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採的詩稿《湖上草》、《戊寅卓》與尺牘。
柳如是曾與南明復社領袖張縛、陳子龍友好,與陳情投意合,但陳在抗清起義中不幸戰敗而死。柳氏擇婿要求很高,許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誼階段。最後於崇禎十四年她20餘歲時,嫁給了年過半百的東林黨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錢氏娶柳後,為她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絳雲樓」和「紅豆館」,金屋藏嬌。柳氏後生有一女。有「紅學」者認為,曹雪芹設計的絳雲軒是來自柳氏的絳雲樓。
當崇禎帝自縊,清軍佔領北京後,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錢謙益當了南明的禮部尚書。不久清軍南下,當兵臨城下時,柳氏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氏硬托住了。於是錢便靦顏迎降了。錢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錢做了清朝的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由於受柳氏影響,半年後便稱病辭歸。後來又因案件株連,吃了兩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賄賂營救出獄,並鼓勵他與尚在抵抗的鄭成功、張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聯系。柳氏盡全力資助,慰勞抗清義軍,這些都表現出她強烈的愛國民族氣節。錢謙益降清,本應為後世所詬病,但賴有柳如是的義行,而沖淡了人們對他的反感。
就文學和藝術才華,她可以稱為「秦淮八艷」之首。清人認為她的尺牘「艷過六朝,情深班蔡」。柳氏還精通音律,長袖善舞,書畫也負名氣,她的畫嫻熟簡約,清麗有致;書法深得後人贊賞,稱其為「鐵腕懷銀鉤,曾將妙蹤收」。
1666年錢謙益去世時,柳如是還不到五十歲,從此,厄運便降臨到柳如是身上。鄉里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氏為了保護錢家產業,吮血立下遺囑,然後解下腰間孝帶懸梁自盡,情形極為悲慘。一代風流奇女,香消玉殞,余恨不禁,而此時距錢謙益去世僅兩個月。柳如是死後,不但未能與錢謙益合葬,反而被逐出錢家墳地,柳如是的墓在虞山腳下,那是一座孤墳,墓前石碑只一米多一點,上面刻有:河東君(柳如是曾自號河東君)。百步之外,錢謙益與原配夫人合葬一墓。陳寅恪先生著有《柳如是別傳》。
❹ 秦淮八艷最終的結果是啥樣,都嫁給了誰
柳如是嫁給了錢謙益,最後自縊身亡;陳圓圓為吳三桂小妾,最後自沉於蓮花池;李香君未嫁人,最後出家為尼;董小宛所嫁對象為冒辟疆,最後因病去世;顧橫波曾嫁給龔鼎孳,最後病逝;卞玉京曾先後嫁給吳梅村以及一不記名諸侯,最後病逝;寇白門嫁給朱國弼,最後病逝;馬湘蘭不曾嫁人,最後因病去世。
陳圓圓與吳三桂之間的愛情故事也是經常出現於影視劇之中。吳三桂與陳圓圓相識於明朝即將滅亡之時,當時還未歸降於清軍的吳三桂奉命前往山海關鎮守。在他臨行之前身為外戚的田弘遇設宴為他踐行,席間吳三桂見到了被田弘遇劫奪來表演助興的陳圓圓。田弘遇見吳三桂十分喜愛陳圓圓,遂將陳圓圓送給了吳三桂為妾。但是吳三桂前往山海關之後,留在京城的陳圓圓在京城被破之後被起義軍將領李宗敏所奪,吳三桂則因此降清。
❺ 柳如是的作品都有哪些
柳如是(1618~1664 )。女,本姓楊,名愛,改姓柳,名隱,後改名是,字如是,號河東君,又號蘼蕪君,盛澤鎮人,幼年被賣到盛澤歸家院名妓徐佛家為養女。受徐教養,柳詩擅近體七言,分題步韻,作書得虞世南、諸遂良筆法。年稍長,流落青樓。在松江,她以絕世才貌,與復社、幾社、東林黨人相交往,常著儒服男裝,與諸文人縱談時勢,詩歌唱和。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東林領袖、常熟錢謙益與柳如是結秦晉之好。兩人同居絳雲樓,讀書論詩相對甚歡。錢戲稱柳如是"柳儒士"。明亡,柳勸錢殉節,在刀、繩、水三種死法中選一。錢面有難色,如是奮身跳入荷花池,以身殉未遂。錢謙益降清後,遭猜忌被逐回鄉,鬱郁而死。錢氏家族乘機向柳如是逼索,如是投繯自盡。傳世之作有《戊寅草》、《柳如是詩》、《尺續》等。如是墓在常熟虞山腳下錢謙益墓西,墓碑文"河東君之墓"。
金明池·詠寒柳
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凄涼,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釀成秋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雲猶故。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著重簾,眉兒愁苦。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
與伊深憐低語。
江城子·憶夢
夢中本是傷心路。芙蓉淚,櫻桃語。滿簾花片,都受人心誤。
遮莫今宵風雨話,要他來,來得么。
安排無限銷魂事。砑紅箋,青綾被。留他無計,去便隨他去。
算來還有許多時,人近也,愁回處。
南鄉子·落花
拂斷垂垂雨,傷心盪盡春風語。況是櫻桃薇院也,堪悲。又有個人兒似你。
莫道無歸處,點點香魂清夢里。做殺多情留不得,飛去。願他少識相思路。
楊白花
楊花飛去淚沾臆,楊花飛來意還息。
可憐楊柳花,忍思入南家。
楊花去時心不難,南家結子何時還?
楊白花還恨,飛去入閨闥,
但恨楊花初拾時,不抱楊花鳳巢里。
卻愛含情多結子,願得有力知春風。
楊花朝去暮復離
楊花
輕風淡麗綉簾垂,婀娜簾開花亦隨。
春草先籠紅芍葯,雕欄多分白棠梨。
黃鸝夢化原無曉,杜宇聲消不上枝。
楊柳楊花皆可恨,相思無奈雨絲絲。
楊柳·其一
不見長條見短枝,止緣幽恨減芳時。
年來幾度絲千尺,引得絲長易別離。
楊柳·其二
玉階鸞鏡總春吹,綉影旎迷香影遲。
憶得臨風大垂手,銷魂原是管相思。
夢江南·懷人
其一
人去也,人去鳳城西。細雨濕將紅袖意,新蕪深與翠眉低,蝴蝶最迷離。
其二
人去也,人去鷺鶿洲。菡萏結為翡翠恨,柳絲飛上鈿箏愁。羅幕早驚秋。
其三
人去也,人去畫樓中。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須紅粉玉玲瓏。端有夜來風。
其四
人去也,人去小池台。道是情多還不是,若為恨少卻教情。一望損莓苔。
其五
人去也,人去綠窗紗。贏得病愁輸燕子,禁憐模樣隔天涯。好處暗相遮。
其六
人去也,人去玉笙寒。鳳子啄殘紅豆小,雉媒驕擁褻香看。杏子是春衫。
其七
人去也,人去碧梧陰。未信賺人腸斷曲,卻疑誤我字同心。幽怨不須尋。
其八
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強起落花還瑟瑟,別時紅淚有些些。門外柳相依。
其九
人去也,人去夢偏多。憶昔見時多不語,而今偷悔更生疏。夢里自歡娛。
其十
人去也,人去夜偏長。寶帶乍溫青驄意,羅衣輕試玉光涼。薇帳一條香。
❻ 求關於秦淮八艷的小說急急急急
最先見於余懷的《板橋雜記.》分別寫了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內、馬湘蘭等六人。後人又加入柳如容是、陳圓圓而稱為八艷。
《正說秦淮八艷》 《桃花扇》 《柳如是別傳》《中國十大名妓》《歷代名妓》
❼ 求有關明末清初侯朝宗。李香君。柳如是或陳圓圓=秦淮名妓的書
1.董小宛。《清宮演義》、《清宮十三朝》等小說,均將孝獻皇後董鄂妃說成是秦淮名妓董小宛。簡要情節是:清軍統帥洪承疇本是好色之徒,早聞「秦淮八艷」(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顧眉生、寇白門、陳圓圓)之名,尤慕董小宛。洪在攻佔江南時,果然生獲董小宛,藏之府中,企圖霸佔,無奈小宛誓死不從。洪無計可施,最後不得已,於順治二年(1645)將小宛獻入皇宮,遂成為順治帝寵妃。也有說小宛是豫親王多鐸俘獲,送入宮中的。2.李香君.李香君是名著《桃花扇》中的秦淮名妓,傳說實有其人。媚香樓位於南京秦淮河南岸,左牽文德橋,右攜來燕橋,南望烏衣巷,北依夫子廟。 書很難找,電視劇倒有一部: 演員名單馬千珊飾柳如是 陳道明飾多爾袞
李鳴飾錢謙益
黃海冰飾侯朝宗
郭冬臨飾田弘遇
何賽飛飾馬湘蘭
林靜飾董小宛
馮春哲飾李香君
毛玲萍飾寇白門
修宗迪飾馬士英
黃俊鵬飾陳玉龍
謝東飾崇禎帝
方舒飾皇太後
劉乃藝飾李蓋
劇情梗概: 從宮中逃亡出來的宮女王寧氏,帶著襁褓中的女兒流落民間。20年後,女兒柳如是長成一位絕色才女。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與赫赫有名的文壇領袖錢謙益在秦淮河畔邂逅了,二人由敬慕彼此的才華而心生愛意。在經過無助而無奈的時空等待、感情試探和生活考驗之後,二人終於互明心跡並終成眷屬。
然而一場大的時代變革到來了,宛如一場風暴把兩人脆弱的愛情推向危機四伏的邊緣 。清朝攝政王多爾袞率八旗勁旅兵臨南京城下,南明王朝君臣四散,留下錢謙益獨撐危局。錢謙益為全城百姓免受塗炭,將南京城拱手相讓。
多爾袞入城以後,將柳如是軟禁在軟香閣里勸她歸順。柳如是靠智慧和膽識使多爾袞甘拜下風,使多爾袞意識到,僅僅靠武力是不能使天下一統的。
劇中還輔以秦淮眾佳麗的故事,將馬湘蘭、李香君、董小宛、陳圓圓這些紅塵女子穿插其中。
《魂斷秦淮》用了三十集的篇幅,通過一群才子佳人在變幻莫測的宮廷風雲里,在改朝換代的歷史舞台上的曲折人生道路,全景式地展現明清交替之際的江南社會風貌,以及滿漢兩個民族在血與火的洗禮中逐步融合的悲壯歷程。
❽ 柳如是文學作品有哪些 柳如是集是什麼
傳世之作有《戊寅草》、《柳如是詩》、《尺續》等。
金明池·詠寒柳
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凄涼,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釀成秋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雲猶故。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著重簾,眉兒愁苦。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
江城子·憶夢
夢中本是傷心路。芙蓉淚,櫻桃語。滿簾花片,都受人心誤。
遮莫今宵風雨話,要他來,來得么。
安排無限銷魂事。砑紅箋,青綾被。留他無計,去便隨他去。
算來還有許多時,人近也,愁回處。
南鄉子·落花
拂斷垂垂雨,傷心盪盡春風語。況是櫻桃薇院也,堪悲。又有個人兒似你。
莫道無歸處,點點香魂清夢里。做殺多情留不得,飛去。願他少識相思路。
楊白花
楊花飛去淚沾臆,楊花飛來意還息。
可憐楊柳花,忍思入南家。
楊花去時心不難,南家結子何時還?
楊白花還恨,飛去入閨闥,
但恨楊花初拾時,不抱楊花鳳巢里。
卻愛含情多結子,願得有力知春風。
楊花朝去暮復離
楊花
輕風淡麗綉簾垂,婀娜簾開花亦隨。
春草先籠紅芍葯,雕欄多分白棠梨。
黃鸝夢化原無曉,杜宇聲消不上枝。
楊柳楊花皆可恨,相思無奈雨絲絲。
夢江南·懷人
其一
人去也,人去鳳城西。細雨濕將紅袖意,新蕪深與翠眉低,蝴蝶最迷離。
其二
人去也,人去鷺鶿洲。菡萏結為翡翠恨,柳絲飛上鈿箏愁。羅幕早驚秋。
其三
人去也,人去畫樓中。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須紅粉玉玲瓏。端有夜來風。
其四
人去也,人去小池台。道是情多還不是,若為恨少卻教情。一望損莓苔。
其五
人去也,人去綠窗紗。贏得病愁輸燕子,禁憐模樣隔天涯。好處暗相遮。
其六
人去也,人去玉笙寒。鳳子啄殘紅豆小,雉媒驕擁褻香看。杏子是春衫。
其七
人去也,人去碧梧陰。未信賺人腸斷曲,卻疑誤我字同心。幽怨不須尋。
其八
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強起落花還瑟瑟,別時紅淚有些些。門外柳相依。
其九
人去也,人去夢偏多。憶昔見時多不語,而今偷悔更生疏。夢里自歡娛。
其十
人去也,人去夜偏長。寶帶乍溫青驄意,羅衣輕試玉光涼。薇帳一條香。
❾ 煙花女寇白門,嫁了大明一等國公,為何卻重回燈紅酒綠之地
秦淮八艷,作為秦淮河中最嬌艷的花,幾百年來,傳說不斷。而寇白門作為其中之一,雖然並沒有柳如是、李香君等人的氣節,但是,也度過了十分傳奇的一生。她出身娼妓世家,最後卻嫁了大明王朝的開國功臣,只是,為何最後卻重回青樓,了卻殘生呢?
朱國弼,開始後悔,他重新追求寇白門,想讓她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保證以後對她尊敬,絕不隨意買賣,還說自己經此一難,徹底認清了寇白門的深明大義。可是,寇白門是秦淮八艷之一,當時最出色的女子之一,是有傲骨的,她拒絕了朱國弼的請求,還說:當時,你用銀子把我從青樓里贖出,如今,我用錢把你從牢里贖出,剛好扯平,互不相欠。他們從此不再來往。
寇白門重回青樓
重回青樓的寇白門,因為營救朱國弼一事,被人們贊譽,稱之為女俠。後來,她繼續結交賓朋,與南京的文人騷客們互相唱和。甚至,還重新有了自己的感情生活,如晚年,她結交了一個姓韓的書生,寇白門還經常用自己的金錢,供給書生的花銷,還經常和他談心,寇白門對此書生非常的上心。可是,這個書生,收錢收得快,卻從不答應和寇白門同寢。一日,寇白門因為書生鬱郁寡歡時,卻聽到隔壁房間的嬉笑怒罵聲音很像自己痴戀的人,她前去一看,果然是書生在和一年輕女子調情。怒極的寇白門捶打婢女,痛罵書生,也因此一病不起,沒多久就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