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古代小說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從六方面舉例說明。
經過很長時間的孕育,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小說粗具規模。這一時期的小說就其內容,大體可分為「志怪小說」和「軼事小說」兩類。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上宗教迷信思想盛行,神鬼小故事不斷產生,談鬼神怪異的「志怪小說」也就大量出現,保存到現在的有三十餘種,其中干寶的《搜神記》成就最高,是這類小說的代表。
處於小說發展初期的「志怪小說」一般還只是粗陳梗概,目的在於證明上天和幽冥境界的存在和感靈,但也有粗具短篇小說規模的作品,如《搜神記》中的《干將莫邪》就以短小的篇幅記錄了一個驚險曲折的故事。
魏晉南北朝時,品評人物之風盛行,因此記錄人物軼聞瑣事的「軼事小說」便興盛起來,比較完整地保存到現在的是《世說新語》。它是初創時期的「軼事小說」的集大成之作,編撰人是劉義慶(403~444)。
《世說新語》大部分篇幅描寫士族階層的「名士風度」,還有一些記載了晉司馬氏的暴政、豪門士族的享樂生活,此外還有稱頌好人好事的內容。善於通過富有特徵性的細節勾勒人物性格,記言敘事巧妙結合,語言精煉含蓄、雋永傳神是《世說新語》藝術上的成功之處。《世說新語》是中國筆記小說的雛形,對後世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它的許多故事被後代作家常做為創作素材加以利用。
到了唐代,中國小說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雖然題材上仍離不開搜神索逸,但較之魏晉南北朝小說,情節更曲折完整,人物性格更鮮明,文辭更華艷,結構更闊大。
唐代稱小說為傳奇。唐人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短篇小說的成熟。因為它已超出了記錄傳聞逸事的范疇,而成為文人有意識的創作。唐人傳奇大體可分為三類內容:
1
Ⅱ 中國古代小說有幾種體裁
中國古代小說有7種體裁,分別為志怪小說、軼事小說、傳奇小說、話本小說、章回小說、譴責小說和演義小說。
志怪小說指我國漢魏六朝的談鬼神怪異的一種舊小說。起源於古代神話和傳說。軼事小說用於記敘魏晉以來崇尚清談的知識分子的狂放傳聞和軼事是一種小說。傳奇小說是一種情節多奇、神異的古典小說。一般指唐、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
話本小說指宋元說話藝人所用的底本。用通俗的語言把小說、講史的內容記錄下來自己備忘或為傳授別人。章回小說是在講史、話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分章敘事的小說。譴責小說以揭露社會弊病,並對封建官場和社會的種種病態進行鞭笞與譴責的一類小說的總稱。
(2)中國古代小說題材來源擴展閱讀
古代志怪小說的發展:
志怪小說來自漢魏六朝時期帶有神怪色彩的小說,多數來源於巫和方士的奇談怪論。
漢代以後,道教和佛教逐漸盛行,鬼神迷信的說教廣為流布,所以志怪的書特別多。六朝作品中就有不少以「志怪」命名的,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等。
明朝時期,志怪小說可以舉干寶的《搜神記》作為代表,該書收集了許多晉朝以前的神怪故事,成為一部匯編性質的小說集。其中一些優美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如《董永》、《三王墓》、《韓憑妻》等,長期在民間流傳,有的還曾編成戲曲和白話小說。
東晉時期,志怪小說比較完整的還有相傳是陶淵明作的《搜神後記》、王嘉的《拾遺記》、劉敬叔的《異苑》、吳均的《續奇諧記》等,其他的書大部分都散失了。
Ⅲ 中國古代小說介紹過來
明、清
明清是我國小說發展的鼎盛時期,小說成為明清文學的突出代表.明清小說的繁榮,是以優秀長篇章回小說的高度成就為代表.
長篇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羅貫中)
長篇英雄傳奇小說《水滸傳》(施耐庵)
--《隋唐演義》,《東周列國志》
--《水滸後傳》,《楊家將演義》,《說岳全傳》
長篇神魔小說《西遊記》(吳承恩)-《封神演義》,《西遊補》
《金瓶梅》第一部文人獨創的以家庭生活為主要題材來反映世態人情的作品,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開始由歷史題材向描寫現實人生轉變.
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奇書: 《三國演義》, 《水滸傳》, 《西遊記》, 《金瓶梅》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最成熟的諷刺藝術傑作,直接影響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曾樸的《孽海花》
曹雪芹的《紅樓夢》成為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
明清及近代文學--明清小說
短篇小說的發展
白話短篇小說:明代 馮夢龍編纂的"三言"和凌蒙編著的"二拍"
《喻世明言》(原稱《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
《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文言短篇小說:主要著作有《剪燈新話》,《虞初新志》
清中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標志我國文言小說最高成就
紀昀(1724—1805年,字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在當時有較大的影響.
Ⅳ 中國古代小說源流是在哪呢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小說」一詞最早出現於《莊子》,意思是「瑣屑之言」(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先秦兩漢時期所謂「小說」實際指的是出於街談巷語、內容荒誕淺薄、形式短小雜亂的雜記雜說,與後來「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意義完全不同。真正具有故事性並對後來的小說有著源頭意義的是神話、宗教傳說和史傳文學,以及諸子散文中的寓言等。
神話傳說富於想像,內容多與創世造物、自然、戰爭和發明創造相關,如「女媧補天」、「大禹治水」、「黃帝戰蚩尤」、「後羿射日」,自然質朴,開創了神怪題材,為後世小說的發展提供了母題和想像空間。先秦諸子多善於用譬喻的方式說理,留下許多生動的寓言故事,如「葉公好龍」、「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等,淺近簡短,精闢形象。史傳文學具有高超的敘事藝術,奠定了我國古代小說基本的敘事結構,其人物描寫、歷史題材和教化作用也對小說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國古代小說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初具規模。這一時期作品數量較多,內容豐富,主要分為兩類:談論神鬼的「志怪」與記錄人物軼聞瑣事的「志人」。「志」是記錄的意思,志人志怪小說受史傳文學「直筆實錄」觀念的影響很深,這時期的作品雖然在結構、情節、人物描寫等方面有了基本的形貌,但缺少藝術的虛構。如志怪集《搜神記》,作者干寶是東晉史學家,他在《搜神記序》中表明自己力求「實」「信」的態度,明確寫作目的就是證明鬼神的存在。《搜神記》的內容包括地理博物、鬼神靈怪、佛法靈異幾個方面,其中一些以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傳說為題材的怪異故事有著反映社會現實的作用,表達了人民的情感態度,如「干將莫邪」的復仇故事,長期以來為人們所樂道。
這一時期重要的志怪小說還有南朝人劉義慶編撰的《幽明錄》,記錄了許多關於現實生活中道人俗士的奇聞異事。劉義慶還編撰了魏晉南北朝最重要的志人集《世說新語》,主要記錄魏晉時期名士們的逸聞軼事,是一部品評人物的小故事集。《世說新語》語言簡約生動,特別在人物刻畫方面有相當高的藝術成就,對後世有著深刻的影響。
西廂記插圖一般認為,中國小說的真正開端是在唐代,「至唐人始有意為小說」(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唐代出現了許多文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後世稱之為「傳奇」,如《鶯鶯傳》、《任氏傳》、《南柯太守傳》、《昆侖奴》等。傳奇是唐代繼魏晉志人志怪後新興的一種文學樣式,發展興盛是在中唐時期,題材涉及愛情、豪俠、歷史、仙夢等,其中愛情題材佔有極大比重而藝術價值尤高。
愛情傳奇以真實、熱烈、生動、深切的男女戀情撼動人心,把異聞和言情相結合,反映現實生活。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大都有著青春浪漫的願望、果敢大膽的追求、頑強不渝的抗爭、勇敢堅貞的品格,追求真愛,生死不渝,但是往往因地位卑微得到凄冷殘酷的悲劇結局。可以說,愛情傳奇的興盛代表了唐代傳奇的成熟,是唐傳奇全盛時期的主要內容。唐代傳奇語言華美,情節曲折完整,人物性格鮮明,標志著中國短篇小說體製成熟。
宋、金、元代,小說全面發展,也出現了許多優秀的傳奇和志怪作品,如傳奇小說選集《雲齋廣錄》、志怪小說集《夷堅志》。另一方面,話本小說悄然興起,與文言小說分流,並逐漸成為後來小說創作的主要流脈。話本即「說話」的底本,「說話」是市井中以說唱方式演出,取悅聽眾的一種表演形式,在宋元時期得到充分發展,日益繁盛。它以內容世俗化、語言口語化為主要特徵,話本小說繼承了這些特點。話本小說有固定的體制,一般分為入話、正文和結尾三個部分,通常開頭用一首或一組詩詞引起話題,結尾再用一首詩詞作總結。其題材內容以愛情和公案為主,還包括靈怪、朴刀桿棒、神仙妖術等,代表作品有《碾玉觀音》、《簡貼和尚》、《錯斬崔寧》、《西湖三塔記》。
元未明初,是中國小說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出現了《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等長篇章回小說。章回小說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唯一形式,它在宋元講史話本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分章敘事,分回標目,每一章回內容相對完整,可以自成一個段落,但各個章回之間又相互聯系,連綴成一個整體。
長篇章回體通俗小說是明清文學的主要代表。明代(1368—1644)「四大奇書」《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詞話》帶動了歷史演義小說、英雄傳奇小說、神魔小說和人情小說的繁榮。長篇小說創作逐漸從歷代累積、集體創作走向個人獨創,內容逐漸由歷史重大事件走向日常生活,人物形象從英雄走向平常百姓,益加世俗化、平凡化、口語化,更加能體現現實的社會風貌和時代特徵。
話本在明代大量刊行,一些文人有意識地模仿話本創作了供案頭閱讀的短篇小說,即「擬話本」。明代白話短篇小說集主要有馮夢龍編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和凌漾初編著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分別總稱為「三言」、「二拍」。同時,文言短篇小說的創作也仍然大量存在。
到了清代(1644—1911),小說達到了長篇章回體裁創作的最高峰。吳敬梓創作的《儒林外史》是中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傑出代表,它以獨特的結構方式將科舉制度下幾代知識分子的境況遭際穿連於百年歷史圖景之中,博大而深刻,飽含了作者對當世文人命運的思考。曹雪芹的《紅樓夢》一書更以高超的藝術水平和深刻的思想內容廣傳天下。
小說在近代繼續發展,俠義公案和人情世態等題材隨著社會文化的變更發生一定轉向,出現了譴責小說、鴛鴦蝴蝶派小說等大量作品,取得了卓著的創作成績,為「五四」後白話小說的發展提供新的啟示和影響。
Ⅳ 簡述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史
「小說」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縣」乃古「懸」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說舉著細小的釣竿釣繩,奔走於灌溉用的溝渠之間,只能釣到泥鰍之類的小魚,而想獲得大魚可就難了。
靠修飾瑣屑的言論以求高名美譽,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遠了。春秋戰國時,學派林立,百家爭鳴,許多學人策士為說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學說,往往設譬取喻,徵引史事,巧借神話,多用寓言,以便修飾言說以增強文章效果。
莊子認為此皆微不足道,故謂之「小說」,即「瑣屑之言,非道術所在」「淺識小道」,也就是瑣屑淺薄的言論與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說之為小說的本來含義。
而中國小說最大的特色,便自宋代開始具有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兩種不同的小說系統。文言小說起源於先秦的街談巷語,是一種小知小道的紀錄。在歷經魏晉南北朝及隋唐長期的發展,無論是題材或人物的描寫,文言小說都有明顯的進步,形成筆記與傳奇兩種小說類型。
而白話小說則起源於唐宋時期說話人的話本,故事的取材來自民間,主要表現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識。但不管文言小說或白話小說都源遠流長,呈現各自不同的藝術特色。
小說的奠基歷經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八百多年的積累和沉澱,當歷史進入唐代小說才正式形成。追溯八百多年的奠基,主要在四個方面:
一是寓言故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戰國策》,等書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鮮明的寓言故事,它們已經帶有小說的意味。
二是史傳。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三國志》,描寫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或為小說提供了素材,或為小說積累了敘事的經驗。
三是文人筆記。這一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尤為明顯,文人筆記大都記載一些軼事、掌故、素材。
四是民間娛樂消閑。各朝代都有茶館飯店常駐的說話人、說書人,以話本為基礎,每天把故事小小的說一段(小說),以吸引客人每天回來聽書,希望保證生意興隆。
Ⅵ 中國古代小說發展歷程簡述
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經歷了萌芽期(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說的孕育和形成);成長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人、志怪小說);成熟期(唐傳奇的出現,度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的成熟);發展期(宋代的話本,明代的擬話本的出現,推動了古代小說的發展);高峰期(明清章回體小說將古代小說逐漸推向了頂峰)。
古代小說發展概況:
1、萌芽期
上古到先秦兩漢的古代神話傳說、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說的孕育和形成。如《女媧補天》《誇父逐日》。
2、成長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人、志怪小說,其情節結構比較簡單、粗略。如干寶的《搜神記》和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3、成熟期
唐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的成熟。如《柳毅傳書》和《鶯鶯傳》。
4、發展期
宋代的話本,明代的擬話本的出現,推動了古代小說的發展,擬話本的題材更加廣泛,情節更知加曲折,描寫更加細膩,如《灌園叟晚逢仙女》。
5、高峰期
明清章回體小說將古代小說逐漸推向了頂峰。如《三國演義》《道水滸傳》《西遊記》《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紅樓夢》等,《紅樓夢》則代表古代小說的頂峰。
Ⅶ 關於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史的問題
上古的神話
先秦的寓言
魏晉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說
唐傳奇
宋元的「話本」
明初的「擬話本」
明清的長篇章回體小說
Ⅷ 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歷程
1、萌芽期
上古到先秦兩漢的古代神話傳說、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說的孕育和形成。如《女媧補天》《誇父逐日》。
2、成長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人、志怪小說,其情節結構比較簡單、粗略。如干寶的《搜神記》和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3、成熟期
唐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的成熟。如《柳毅傳書》和《鶯鶯傳》。
4、發展期
宋代的話本,明代的擬話本的出現,推動了古代小說的發展,擬話本的題材更加廣泛,情節更加曲折,描寫更加細膩,如《灌園叟晚逢仙女》。
5、高峰期
明清章回體小說將古代小說逐漸推向了頂峰。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紅樓夢》等,《紅樓夢》則代表古代小說的頂峰。
(8)中國古代小說題材來源擴展閱讀:
中國古典小說的代表作之四大名著
1、《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是中國小說中反映時代最深刻的作品,它表現出任何其他作品所不具備的空前絕後的思想深度和哲學追求。小說通過描寫賈府在政治上的衰落、道德上的腐敗、經濟上的崩潰、子弟的一代不如一代,預示著舊的制度必將走向沒落的趨勢。
2、《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是一部以神怪為主角的幻想喜劇,記述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三藏去西天取經,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皆成正果。
3、《水滸傳》
作者施耐庵。是一部經過宋元兩代數百年的醞釀、積累而最終完成的長篇歷史小說。它集合了水泊梁山英雄好漢生生死死的悲壯故事,凝聚了無數中國人的理想、感情和才思。
4、《三國演義》
作者:羅貫中。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Ⅸ 簡述中國古代小說的起源
中國古代「小說」概念的演變「小說」一詞,最早見於《莊子 其意指「瑣屑之言,非道術所在」,也就是所謂的「殘叢小話」小說作為一種獨立的文體概念出現於漢代,西漢劉歆編的《七略》中已有「小說家」 的明確類目。桓譚在他的《新論》中說:「若其小說家,合殘叢小說,近取譬論,以作短書, 治身理家,有可觀之辭。」這段話,既說明小說的形態特點是短篇體制,運用比喻說事,又 強調了它的社會功用。東漢班固在《漢書 藝文志》中進一步明確了小說的內涵及特點: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議,道聽途說之所造也。 因此,在他的《漢書 藝文志》中,小說家被排斥在九流之外,排在十家的最後一家。 綜合漢人對小說的理論,大致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1.小說的內容來自民間傳說,屬「街談巷語」、「道聽途說」,是不符合「大道」、不見 於經典的瑣聞雜說或神怪故事。 2.小說的形態特色是「殘叢小語」,即短篇體制,運用比喻、誇張的虛構手法,因此具 有生動性和形象性。 3.通過說故事或敘事對生活進行指導,既具有傳奇性又具有知識性和說教性。 一、中國古代小說與神話的關系 小說究其根本,應來源與神話與傳說。明代胡應麟說《山海經》是「古今語怪之祖」(《少 《山海經》是我國先秦典籍中獨具風貌的作品,自古被稱為「奇書」,此書共十八卷,分《山經》和《海經》兩部分。 《山經》以紀五方山川為綱,系之以古史、草本、鳥獸、神話、宗教等內容;《海經》 除著錄地理方位之外,還記載遠方異人的狀貌和風俗,夾雜著大量的神話片段。 《山海經》是錄著我國古代神話最多的一部典籍,如「誇父逐日」、「精衛填海」、「西王 母」、「黃帝與蚩尤之戰」、「鯀禹治水」等。是孕育後世小說的胚胎。 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為《山海經》乃「小說之最古者爾」。 西晉太康年間出土於河南汲縣魏襄王冢中的《穆天子傳》,以相當可觀的篇幅描寫了周 穆王以造父為馭者、以河伯為副車,驅八駿巡行天下。《穆天子傳》代表著神話向小說的過 渡,並開了後世英雄傳奇的先河。 中國的神話有一個歷史化和宗教化的過程,神話人物常會被逐漸納入帝王家譜和宗教神 譜,反映這種變化的,在中國小說史上有一種由神話過渡到「仙話」的現象。仙話更多地表 現了後世人的理想和慾望。這表現了小說一方面吸取神話的幻想,一方面,又開始脫離神話 那種先民心理,回歸到現實的人情。 二、中國古代小說與子書的關系 古代小說在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圖書分類目錄中一般屬子部,故稱子部小說。 《晏子春秋》在寫作上很有特色,故事簡潔完整,語言清新流暢,許多篇章已具有了小 說的敘事特點,如著名的「晏子使楚」。 先秦諸子為了形象地闡明道理,往往用寓言來說事。這些寓言既具有諷諭性、哲理性, 又具有故事性、形象性,有些寓言故事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已具有小說的特點。 《孟子 齊人有一妻一妾》;《韓非子》中的寓言,諸如「和氏璧」、「買櫝還珠」、「自相 矛盾」。《莊子》中的寓言如「皰丁解牛」、「匠石運斤」、「佝僂者承蜩」等。宋代黃震說莊子 是「詼諧小說之祖也」。 三、中國古代小說與史書的關系 從《左傳》開始,史家在著述歷史的時候,便常雜以流傳民間的遺聞佚事,使歷史事件 故事化,而且敘事完整翔實,並運用逼真的細節來描寫人物,使歷史人物性格鮮明,形象生 動。如:出亡中的晉公子重耳,諫假道的宮之奇,哭師的蹇叔等。 《戰國策 齊策》中的「鄒忌諷齊王納諫」,可以說是一篇很生動的小說。 從《左傳》到《史記》、《漢書》,這些歷史散文都證明了「史有詩心、文心」的觀點。 同是,它們的敘事方式、結構形態、語言技巧也常常的影響了中國小說文體的發育、發展。 此外,中國小說中也有一些被稱為「野史」的作品長期竄入史書的領域,如《吳越春秋》, 是一部採用虛構手法的小說,而不是史書。 從《左傳》開始的史學,的確是「小說之祖」。
Ⅹ 中國歷史題材小說有哪些
台灣有個高陽,寫歷史小說很強,推薦看。 高陽,台灣已故著名作家,本名許晏駢,浙江人,出身於錢塘旺族,1948年隨軍赴台灣,曾任台灣《中華日報》主編和《中央日報》特約主筆。1962年,高陽受邀於聯合報副刊連載《李娃》,此作品一鳴驚人,成為高陽歷史小說創作的濫觴。爾後發表的《慈禧全傳》及《胡雪岩》等,更確立了他當代首席歷史小說家的地位。高陽一生著作有90餘部,約105冊,可謂著作等身。高陽的歷史小說,上寫帝王將相,下寫才子佳人,讀者面非常之廣。同時,高陽小說具備一定的實用性,類似於「勵志」類圖書,能夠給讀者帶來直接的精神或者物質效益。高陽出身於錢塘旺族,「旺族」一般都是讀書人家,言行舉止有著固定的階級規范。這種規范表現在高陽的歷史小說里,除了行文的流暢和古文根底的深厚之外,還在於它的不誇張不矯飾,即使是一針一線一言一行,也都有根有據,符合當時的歷史氛圍。另外,他的小說技法,雖是中國傳統小說的套路,卻發展到了一個高度。 高陽最擅長的是清史,在他所有的歷史小說中,寫清代的幾乎篇篇精彩絕倫,讀者可以將其作為趣味橫生的斷代史來閱讀。不僅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發展脈絡、歷史框架都與歷史的真實面目貼近,而且,故事細節時常都有據可查。清人的筆記、野史、雜著、詩文,高陽爛熟於心,隨時成為小說創作的素材。由此旁涉開來,清代的典章制度、佚聞逸事、地方風俗、民情世態,高陽都能夠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巧妙地結合到小說之中,或者通過小說完整地呈現在讀者眼前。難能可貴的是,高陽不但有史才與史學,而且有史識,對近代的重要歷史人物與事件,都有自己獨到的眼光和判斷,如對慈禧、李鴻章、胡雪岩,或「百日維新」、「義和團之變」等等。其歷史觀是否能夠被接受,讀者可以自己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