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倒背如流中倒背是什麼意思古代有種背書方法是倒背,倒
記得多少年前,與朋友談到學語文,我強調背誦的重要性。他很同意,說:「好多文章,甚至是一部書,古人都能倒背如流;而現在的人順著也背不出幾篇來。」我愕然,問道:「不過,我沒聽說過有哪一位古人,倒著背過文章,都是順著背的呀!」後來,我們都覺得那是誇張而已。
不過,我對「倒背如流」這個成語的含義,始終不解。後來查過不少詞書,比如《漢語大詞典》、《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的《漢語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的《漢語成語大詞典》,以及《現代漢語詞典》等。它們對這個成語的解釋都大同小異:
1.把文章倒過來背誦,能像流水一樣順暢。(《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辭典》)
2.把書或文章等倒過來背誦,熟練得像流水一樣順暢。(《漢語成語大詞典》)
3.倒著背誦像流水那樣順暢,形容詩文等讀得很熟。(《現代漢語詞典》)
而且,舉的例句,多是兩個。一是源自郭沫若的《蘇聯紀行日記·六月廿七日》:「她把說明小冊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經讀得倒背如流了。」二是源自劉樹德的《老四友》:「他有個死去的舅舅是說大鼓書的,給他留下一部《三國演義》,日久天長,竟能倒背如流。」
我始終不解:一是從古到今,沒聽說過有哪個人是倒過來背書的;二是如果說是為了誇張,說順背如流不也可以嗎?
那麼,我腦子里究竟還在想什麼呢?我在想:
那些解釋恐怕都有問題,學者們是不是也犯人雲亦雲的錯誤?倒,這個詞除了當倒過來、顛倒講之外,還有傾倒的意思呀!倒背如流,是不是在說,有些人能把所背的東西傾倒出來,其速度快而通暢得像流水一樣呢?
可是,直到現在,就我所看到聽到的,古今中外的學者似乎都認為,倒背如流一詞的意思就是:把文章倒過來背誦,能像流水一樣順暢。
要說服人就得找根據。現在總算找到了。欣喜過後,我急著寫下來請教讀者。
1.好多字典、詞典對「倒」這個詞均有一種幾乎一字不差的解釋:翻轉或斜提容器使東西傾倒出來。(《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生活中,可以舉出許多例子:倒垃圾,倒水……
2.《漢語大詞典》解釋「倒篋傾筐」:形容傾其所有。解釋「傾橐」:倒出袋子里所有的錢物,謂傾其所有。
3.《漢語大詞典》解釋「倒瀉」:謂從上向下傾瀉。舉郭沫若《羽書集橐·寫在菜油燈下》:「這呼聲像在千岩萬壑中沖迸著的流泉……有時在深處潛行,有時忽然暴怒成銀河倒瀉的瀑布。」
當查到「倒瀉」這個詞語,看到那樣的解釋,我幾乎跳起來。為什麼?因為「倒篋傾筐」中的「倒」與「倒橐」中的「倒」,其後都是名詞,而「倒背如流」中的「倒」其後是動詞,恐怕不足以服人;而「倒瀉」中的「倒」,其後正好也是動詞,這就給了我有力的支持。
而且,「倒瀉」的是什麼,在詞語中並沒表示出來,但用不著多想,當然是銀河;而「倒背」的是什麼,在詞語中也未表明,但人們都知道,它指的是詩文。
至此,我要做一總結:
倒背如流一詞,並非說有什麼人能夠倒過來,從尾到頭背誦;而是說,有的人能從上到下(從頭到尾)把肚子里的詩文傾倒出來,像流水那樣痛快,那樣順暢~
㈡ 有個小說的主人公倒背道德經
那麼他這個角色肯定是不受到大家的歡迎因為它違背了正常人的思維正常人的道德理念
㈢ 「倒背如流」真的是倒著背嗎
「倒背如流」不是真的倒著背而是行容背書,背英語單詞背的流暢沒有一絲的停噸像流水一樣。
㈣ 玄幻小說男主大腦裡面有個圖書館.學東西只要摸一下就復制的圖書館裡面倒背如流
《天道圖書館》作者: 橫掃天涯
或者《逍遙小書生》 作者: 榮小榮
㈤ 如何倒背如流整本書
首先理解道德經全書的意義,有條件的話了解一下它的時代背景,以及對莊子老子精神的探討,然後依據理解進行背誦,背誦的滾瓜爛熟後,默寫幾遍,也可以一開始就邊默寫邊背。我不知道其他記憶法,但我是這樣背的,你可以看看記憶法相關的資料
㈥ 找一本很久之前的小說,只記得大概內容,求大神幫忙找找。
世界上每一種新事物的問世,都有它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是它的始作俑者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人,必然性是它的問世出於時代的需要。宋朝的書院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機構的出現和普及,也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
㈦ 倒背如流中倒背是什麼意思
古代有一類文章可以順倒讀。倒背如流指學習好,知識掌握得很透徹。應該是一字一字地倒背。
㈧ 如何倒背如流一本書
在背會的基礎上反復的再讀
㈨ 古代誰能倒背如流
過目不忘,倒背如流
關於張松如何伶牙俐齒,不討曹操的歡喜,又如何聰明機智,正史所載不多,《三國演義》倒有相當精彩生動的描繪。除了寫張松逞口舌之快,揭曹操瘡疤,並且描述張松過目不忘的特異功能。
第六十回 寫楊修見張松恃才傲物,想折服他,便取出曹操撰寫的兵書《孟德新書》給張松瞧瞧。張松閱畢,大笑說:「這書的內容我們蜀地的小孩子也能背誦,這哪是什麼《新書》根本就是戰國時代無名氏所作,被曹丞相抄襲竊取。」
楊修不信,張松當場把曹操的兵書倒背如流,一字不錯。楊修不相信曹操是文抄公,可見張松記憶力之強。他把張松推薦給曹操,但張松長得過於抱歉,「額钁頭尖,鼻偃齒露」,額頭像鋤頭,頭尖,鼻塌,牙齒外露,曹操不信張松這種樣子會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還以為古人和他英雄所見略同,他的新書才會和戰國時人所撰雷同,一羞之下便燒了《孟德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