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穿越重生 > 古代小說中國鏡花緣書評

古代小說中國鏡花緣書評

發布時間:2022-03-02 20:15:27

Ⅰ 求中國古代古典小說的書評!!!

對神仙嚮往很久,騰雲駕霧,一日之內游遍三山五嶽,變化無窮,道術精深,能人所不能,隨心所欲,無凡夫俗子之煩惱。所以對這些神魔小說,仙家傳說頗有興趣,對於《封神演義》,因為之前看過老版的電視劇《封神榜》,所以並不陌生,大致的情節還是知道的,只是劇情有些改動,作者借武王伐紂的歷史背景,講述了姜子牙領導的闡教與紂王一方的截教的神魔大戰,各路仙家,各顯神通,精彩紛呈。
對於仙家,就像當今的相聲界,講究一個師承,你得有老師,比如姜子牙手下的玉虛門人,他們的老師是玉虛門下十二大弟子,而這十二大弟子的老師是元始天尊,元始天尊的老師又是鴻鈞道人。一個典型的神仙,首先你得有坐騎,姜子牙是四不相,武成王是五色神牛,聞太師是墨麒麟,太上老君是板角青牛,我比較喜歡的是申公豹的老虎,當然也有其它代步工具,比如哪吒的風火輪,雷震子的風雷二翅,類似的神行法有土遁,水遁,金遁,木遁,金光法,騰雲駕霧等,神仙的住所一般是山洞,比如姜子牙對陣,一般先問人家「道友是哪座名山,何處洞府」,比如太乙真人是乾元山金光洞,玉鼎真人是玉泉山金霞洞,神仙自稱煉氣士,比如「我乃九龍島煉氣士周信是也」,神仙有的是轉世而生,比如哪吒是靈珠子轉世,有的是人修煉而成,比如楊戩,黃天化等,有的是動物修煉而成,比如梅山七怪,有的是具體物體修煉而成,比如玉石琵琶精,千里眼順風耳高明高覺乃桃樹柳樹成精,神仙一般有一兩項獨門絕技,比如張桂芳叫人下馬,土行孫會土行法,鄭倫口吐白氣,高明高覺乃千里眼順風耳等,神仙一般有一些獨門兵器或法器,威力無窮,哪吒有乾坤圈,風火輪,火尖槍,混天綾,神火罩,楊戩有哮天犬,三尖兩刃刀,雷震子的黃金棍,還有翻天印,陰陽鏡,紫綬仙衣,太極圖,打神鞭,等等,神仙一般活得很長,動不動就修煉幾百年,少的也有幾十年,因此,如果是我做神仙,我要做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門下煉氣士,坐騎乃斑斕白虎,會八九玄功,祥雲護體,手一指,而金光發,受光即死,法器乃捆仙繩,兵器乃齊眉棍。
除了對滿足對神仙的嚮往之外,《封神演義》也讓我對領導學有了一些感悟,首先說紂王,紂王犯了一些致命錯誤,第一,其殺妻滅子,與傳統道德相違,大失民心;第二,聽妲己迷惑,不自己思考判斷,殺害忠良,令人寒心;第三,沉迷個人享受,勞民傷財;第四,對老百姓和殘酷,失了民心;第五,作為領導,對下面的情況一點也不了解;第六,不知治國也就罷了,但不知用人,賞罰不明,不知如何選賢用能,總之,紂王個人的領導失誤造成其政治、軍事上的失勢,是其硬傷。姜子牙最後打敗了紂王,如果要我幫助紂王,我獻計四條,第一,捕獲敵方將領,不要收監,不要解送朝歌,立即斬殺,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第二,選一人如聞仲總領抵抗西岐一事,不要各自為戰,被敵人各個擊破,這樣才能互為聯絡,調度有方,進退有序;第三,建立統一戰線,廣泛聯絡分化諸侯,聯絡仙家,共擊西岐;第四,利用其乃正統,大打宣傳戰,在政治上確立優勢,拉攏民心。相信如果紂王這樣做,一定能打敗姜子牙。
對於武王,我覺得其很不成功,所有權力都在姜子牙手中,西岐中能戰斗的大將,除了南宮適,要不是姜子牙的師兄弟或門徒,要不是姜子牙收復的殷商降將,如果姜子牙要奪位篡權,那誰能抵擋呢,作為領導,手下的得力干將一定要與自己建立信任和情感,且不可龍御深宮,一定要去經歷,要與他們共同經歷,共同戰斗,且不可將權力交給一個人,千萬別扯什麼信任,人心難測,成王敗寇,就算信任,也是這種信任,比如你手下的核心團隊有六人,跟你很默契,你信任他們,這樣沒問題,一個壞了,還有其他五個,不會影響大局,而絕對不是這種信任,你手下的核心團隊有六個,你信任其中一個人去管理其他五個,自己在睡大覺,那個人跟他們建立感情,共同戰斗,共同經歷,形成權威和自己的影響力,這樣那五個人心已不在你身上了,這樣你只能祈求那個人能忠於你,他要反叛,你一點辦法也沒有。古今有這樣的事,但要注意甄別,比如劉備倚重諸葛亮,但要注意,蜀國武將關羽、張飛與劉備是結拜兄弟,馬超與黃忠是劉備收服,諸葛亮即使想反,他也沒這個膽,當然劉備死後是另外一回事了,只能說諸葛亮忠心。
讀初中時,語文老師說「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封神演義》正是明朝人許仲琳所著,與其它小說一起共同鑄造了中國文學史上的這一品牌「明清小說」

Ⅱ 幫我介紹一下《鏡花緣》這部小說

《鏡花緣》是一部與《西遊記》、《封神榜》、《聊齋志異》同輝璀燦、帶有濃厚神話色彩、浪漫幻想迷離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作者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爛的天輪彩圖。

作者李汝珍,自小多才多藝,曾寫了一本音韻方面的書,叫「音鑒」。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後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才寫成這本「鏡花緣」。

《鏡花緣》是李汝珍晚年的作品,原擬寫200回,結果只完成100回。前50回寫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歷各國及唐小山尋父的故事:女皇武則天在嚴冬乘醉下詔要百花齊放,當時百花仙子不在洞府,眾花神不敢違抗詔令,只得按期開放。因此,百花仙子同99位花神被罰,貶到人世間。百花仙子托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仕途不利,產生隱遁之志,拋妻別子跟隨妻兄林之洋到海外經商游覽。他們路經幾十個國家,見識許多奇風異俗、奇人異事、 野草仙花、 野島怪獸,並且結識了由花仙轉世的十幾名德才兼備、美貌妙齡的女子。唐小山跟著林之洋尋父,直到小蓬萊山。遵父命改名唐閨臣,上船回國應考。

後50回著重表現眾女子的才華。武則天開科考試,錄取 100名才女。她們多次舉行慶賀宴會,並表演了書、畫、琴、棋,賦詩、音韻、醫卜、演算法,各種燈謎,諸般酒令以及雙陸、馬吊、射鵠、蹴球、鬥草、提壺種種面戲之類,盡歡而散。唐閨臣二次去小蓬萊尋父未返。最後則寫到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兒子,起兵討武,在仙人的幫助下,他們打敗了武氏軍隊設下的酒色財氣四大迷魂陣,從而中宗繼位。

小說內容龐雜,涉獵的知識面廣闊。作品頌揚女性的才能,充分肯定女子的社會地位,批判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觀念。作者頌揚才女的智慧才幹。象黑齒國的亭亭和紅紅,小小年紀竟把天朝大賢、滿腹才學的多九公問得"□如雨下","抓耳搔腮","滿面青紅,恨無地縫可鑽"。如駱賓王神箭射虎的本領,遠遠超過男獵戶;顏紫綃女中劍俠,飛檐走壁,神出鬼沒,枝蘭音、林婉如精通音韻,米蘭芬儼然是位數學家。另外像宮娥上官婉兒"學問非凡","才情敏捷","胸羅錦綉,口吐珠璣",作詩又快又好,朝臣無不拜服。

作者理想中以女性為中心的"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於男子,從皇帝到輔臣都是女子。這里反映出作者對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樣社會地位的良好願望。雖然自明中葉以來,不乏歌頌婦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兒國"卻是李汝珍的獨創。

作者借想像中的"君子國",表現他的社會理想。"君子國"是個"好讓不爭"的"禮樂之邦"。城門上寫著"惟善為寶"四個大字。"國主向有嚴諭,臣民如將珠寶進獻,除將本物燒毀,並問典刑"。這里的宰相,"謙恭和藹",平易近人,"脫盡仕途習氣",使人感到可親可敬。這里的人民互謙互讓,"士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恭而有禮","耕者讓畔,行者讓路"。賣主力爭少要錢,售出上等貨;買主力爭付高價,取次等貨,彼此相讓不下。小說以此來否定專橫跋扈、貪贓枉法的封建官場和爾虞我詐、苞苴盛行的現實社會。

作者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筆,嘲諷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冒牌儒生。在"白民國"裝腔作勢的學究先生,居然將《孟子》上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讀作"切吾切,以反人之切"。這樣的不學無術之輩,又是視"一錢如命",盡想佔便宜的唯利是圖者流。"淑士國"到處豎著"賢良方正"、"德行耆儒"、"聰明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著都是儒巾素服。他們舉止斯文,滿口"之乎者也",然而卻斤斤計較,十分吝嗇,酒足飯飽後連吃剩下的幾個鹽豆都揣到懷里,即使一根用過的禿牙杖也要放到袖子里。作品以內外對照的手法揭露這些假斯文的酸腐氣,淋漓盡致地諷刺了儒林的丑態。

作者還以漫畫的手法,嘲諷和批判種種品質惡劣和行為不端的人們。"兩面國"的人天生兩面臉,對著人一張臉,背著人又是一張臉。即使對著人的那張臉也是變化無常,對"儒巾綢衫"者,便"和顏悅色,滿面謙恭光景",對破舊衣衫者,冷冷淡淡,話無半句。一旦人們揭開他的浩然巾,就露出一副猙獰的本相。"無腸國"里富翁刻薄腌□,用糞做飯供應奴僕。"穿胸國"的人心又歪又。"翼民國"的人頭長五尺,都因好聽奉承而致。"結胸國"的人胸前高出一塊,只緣好吃懶做。"犬封國"的人長著狗頭。"豕喙國"的人長著一張豬嘴。皆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

《鏡花緣》繼承了《山海經》中的《海外西經》、《大荒西經》的一些材料,經過作者的再創造,憑借他豐富的想像、幽默的筆調,運用誇張、隱喻、反襯等手法,創造出了結構獨特、思想新穎的長篇小說。但是小說刻畫人物的性格較差,眾才女的個性不夠鮮明。尤其後半部偏重於知識的炫耀,人物形象性不足。所以魯迅說"則論學說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已矣"。

Ⅲ 《鏡花緣》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鏡花緣》小說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史。後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

《鏡花緣》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創作的長篇小說。

李汝珍是清代著名小說家。少年時師從凌廷堪(約1755―1809)學習古代禮制、樂律、歷算、疆域沿革,李汝珍對疆域沿革特別感興趣。中年以後,他感到謀官無望,潛心鑽研學問。自1795年起到1815年,用二十年時間寫成可與《西遊記》、《封神榜》媲美的《鏡花緣》一書。

這部《鏡花緣》的結構,有點像司威夫特的《海外軒渠錄》(今譯《格列佛游記》),是要想借一些想像出來的『海外奇談』來譏評中國的不良社會習慣的。

(3)古代小說中國鏡花緣書評擴展閱讀:

《鏡花緣》是李汝珍晚年的作品,原擬寫200回,結果只完成了100回。

《鏡花緣》繼承了《山海經》中的《海外西經》、《大荒西經》的一些材料,經過作者的再創造,憑借他豐富的想像、幽默的筆調,運用誇張、隱喻、反襯等手法,創造出了結構獨特、思想新穎的長篇小說。

書中寫了君子國、女兒國、無腸國、犬封國、聶耳國、玄股國等等這些國家,或是以人們形體的奇異,或是以人們生活方式的奇異,或是以人們特有的才學技能,或是以地方風土的特點,或是以地方特有的古跡文物,從各方面表現出作者極力擴張古人的幻想,要向中國之外發現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人們的願望。

在《鏡花緣》文本的表層展示的是虛幻浪漫靜謐的萬般世相,而其深處卻一度奔突、沖撞著由生命的熱愛、執著與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張力支撐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識,這種對人類生存根本性問題的追問才是小說最具魅力的部分。

Ⅳ 《鏡花緣》讀後感

《鏡花緣》讀後感
《鏡花緣》是清代神魔小說,自出版問世以來,一直受到各方關注。魯迅、鄭振鐸、胡適、林語堂等大家對它都有研究,評價頗高。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之為能「與萬寶全書相鄰比」的奇書。國外學者也致力於此書的研究,蘇聯女漢學家費施曼說該書是「熔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和游記小說於一爐的傑作。」
《鏡花緣》這部書,人們把它稱之為小說,但它的小說味並不濃厚。說它不濃,首先是它沒有塑造出一個像樣的典型人物,即使像唐敖、唐小山這樣的主角兒,也顯得很蒼白,而且在結構上也極為鬆散,故事與故事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看上去像是由無數張美麗的圖片拼湊而成。所以,藝術力量單薄,文學價值不高。當然,這些所憾只是這部巨作的美中不足,應該說,作者耗去二十年心血寫成的這部作品,在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中,還佔有著它應有的地位。在小說中「論學說藝,數典談經」,同時還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像,在我國小說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鏡花緣》書的命名取意於「鏡花水月」,蘊涵著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識。作者用漫畫式的筆調,通過誇大和變形寫出了社會的丑惡和可笑,也寫出他的理想社會。但由於故事發生的場所是虛無縹緲之地而情節又是荒誕離奇的,所以作者以此揭示的現實生活,給讀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嚴峻和可悲。在藝術上,作品的奇思異想體現了豐富的想像力,且思想機警和語言幽默風趣。但另一方面其幻想性的虛構情節有些分散,人物形象顯得單薄;後半部分大談學問,較為累贅。
書中對酒.色.財.氣頗多微詞,而參透酒、色、財、氣是成仙了道的關鍵,在小說中,作者還別出心裁地為武後及武氏兄弟設立了名為「自誅陣」的酉水(酒)、巴刀(色)、才貝(財)、無火(氣)四關以對抗勤王諸軍,大凡參不透這四關的李唐將士無一倖免,而作為勤王軍首領的宋素對這酒、色、財、氣平素都不甚在意,因而入此四陣而得以毫發無傷。在大軍攻破四座大關而大獲全勝的時候,不但前來助陣的百果大仙、紅孩兒等五位大仙忽然不見,連宋素亦追隨五仙而去,而這一結局無疑又一次證明了小說的禁慾主義的修道觀.

Ⅳ 鏡花緣讀後感

《鏡花緣》是清代神魔小說,自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出版問世以來,一直受到各方關注。魯迅、鄭振鐸、胡適、林語堂等大家對它都有研究,評價頗高。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之為能「與萬寶全書相鄰比」的奇書。國外學者也致力於此書的研究,蘇聯女漢學家費施曼說該書是「熔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和游記小說於一爐的傑作。」《鏡花緣》已被譯成英、俄、德、日等文字。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的學者還相繼來板浦考察此書寫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鏡花緣>>是作者在海屬地區採拾地方風物、鄉土俚語及古跡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層層心血」而寫成的,是古海州地區直接產生的一部古典名著。該書徵引浩博,學問涉及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燈謎等。在小說中「論學說藝,數典談經」,同時還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像,在我國小說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對於《鏡花緣》的主題究竟何屬在學界眾說紛紜而終未達成一致,這一現象當然表明該小說主題內涵的歧義多解性.不過,該書成書於<<西遊記>>.<<紅樓夢>>與<<儒林外史>>之後,作者對其應該都有一些借鑒.

《鏡花緣》一百回,故事起於以百花仙子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則天詔令在寒冬使百花開放,違犯天條,被貶下塵世。其中百花仙子托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說前半部分主要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歷海外三十餘國的奇異經歷,後半部分主要寫由諸花神所託生的一百名才女參加武則天所設的女試,及考取後在一起飲酒游戲、賦詩談笑的情景。同時,又自始至終貫穿著維護李氏正統、反對武則天篡政的線索。《鏡花緣》由於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像,帶有較多的社會批判意識,有時且不乏深刻之處,所以盡管成就有限,但在小說史上占據一定的地位。

《鏡花緣》書的命名取意於「鏡花水月」,蘊涵著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識。作者用漫畫式的筆調,通過誇大和變形寫出了社會的丑惡和可笑,也寫出他的理想社會。但由於故事發生的場所是虛無縹緲之地而情節又是荒誕離奇的,所以作者以此揭示的現實生活,給讀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嚴峻和可悲。在藝術上,作品的奇思異想體現了豐富的想像力,且思想機警和語言幽默風趣。但另一方面其幻想性的虛構情節有些分散,人物形象顯得單薄;後半部分大談學問,較為累贅。

從思想與內容上來此書看還明顯受到傳統道學的影響,李汝珍號松石道人,在小說中作者屢次自稱「老子的後裔」,據稱此書還是得道仙猿傳授給他的,可見《鏡花緣》與道教頗有淵源。正如李汝珍的至交許祥齡在小說的最後疏解道:「『鏡花緣』者,色相皆空,因緣有定」 .孫吉昌在《繪圖鏡花緣題詞》中也說:「鏡花本空相,悟徹心無疑。」所謂「鏡花緣」,取鏡花水月之空幻無常義。與《紅樓夢》頗為相似的是,作者將這種無常之嘆拓展至所有芸芸眾生的凡俗人生,在小說中,這種對於生命易逝、人生無常的感喟隨處可見,而這種無常之嘆往往就是修道修仙的起點.

此外作者在書中對酒.色.財.氣頗多微詞,而參透酒、色、財、氣是成仙了道的關鍵,在小說中,作者還別出心裁地為武後及武氏兄弟設立了名為「自誅陣」的酉水(酒)、巴刀(色)、才貝(財)、無火(氣)四關以對抗勤王諸軍,大凡參不透這四關的李唐將士無一倖免,而作為勤王軍首領的宋素對這酒、色、財、氣平素都不甚在意,因而入此四陣而得以毫發無傷。在大軍攻破四座大關而大獲全勝的時候,不但前來助陣的百果大仙、紅孩兒等五位大仙忽然不見,連宋素亦追隨五仙而去,而這一結局無疑又一次證明了小說的禁慾主義的修道觀.

該書主要內容是:武則天廢唐改周時,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詔百花盛開,不巧百花仙子出遊,眾花神無從請示,又不敢違旨不尊,只得開花,因此違犯天條,被劾為「逞艷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於是上帝就把百花仙子貶到人間。
百花仙子托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趕考,中得探花。此時徐敬業起兵討閥武則天,有奸人陷害唐敖說他與徐敬業有結拜之交,被革去功名。唐敖對仕途感到灰心喪氣,便隨妻弟林之洋、舵工多九公出海經商。

他們路經30多個國家,見識了各種奇人異事、奇風異俗,並結識由花仙轉世的女子,後唐敖入小蓬萊山求仙不返。

他的女兒唐小山思念父親心切,逼林之洋帶她出海尋父,游歷各處仙境,來到小蓬萊,從樵夫那得到父親的信,讓她改名「閨臣」,去赴才女考試,考中後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閨臣回國應試,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百人,一如泣紅亭石碑名序。才女們相聚「紅文宴」,各顯其才,琴棋書畫,醫卜音算,燈謎酒令,人人論學說藝,盡歡而散。

唐入小蓬萊山尋父不返。此時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後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長安城外武家軍的酒、色、財、氣四關,擁立中宗復位,武則天仍被尊為「大聖皇帝」,她又下詔,明年仍開女科,並命前科百名才女重赴「紅文宴」。唐小山又去參加「紅文宴」......

全書一百回,唐敖隨妻弟林之洋出海游歷是《鏡花緣》一書的精彩部分,作品對兩面國,無腸國、翼民國等虛幻國度的描繪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黑暗現象和種種惡俗的不滿與憎惡。作者通過對五光十色的海外世界的描寫,特別是對「君子國」、「大人國」的描寫,表現了封建社會末世中先進的人們試圖向海外尋求出路的思想。在關於「君子國」的描寫里,李汝珍展示了一個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的藍圖:在這里,人們誠實無欺,好讓不爭,把「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的買賣原則來了一個完全顛倒,這里不僅有和諧的社會制度,良好的社會風氣,而且有勤謹儉朴的官吏和開明禮賢的國君。在關於「大人國」的描寫里,李汝珍虛構了「胸襟光明正大」的人「腳下登彩雲」而「滿腔奸私暗昧」的人「足下自生黑雲」的奇特情節,並且宜稱:「所以富貴之人,往往竟登黑雲;貧賤之人,反登彩雲。」這就是說,人的價值不是取決於他的身份的高低,而是取決於他的如質的好壞。這種以人的品質而不是從財富地位來衡量人的觀點,是與封建社會的傳統觀念相抵牾的,是一種新的價值觀念。這些情節,都閃爍著民主思想的光彩。有一定的進步思想.

此外《鏡花緣》的進步思想傾向還表現在對婦女的尊重和反對男尊女卑上。在作者所描寫的「女兒國」中,「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同情婦女、尊重女權的思想感情溢於言表,作者筆下的一百個女子都是巾幗英雄,她們或才情敏捷,或俠腸義膽,或深通醫理,或長於數字,……對她們的熱情歌頌是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論的否定。在寫作上,由於作者採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方法,運用奇異的幻想和大膽的誇張進行創作,因而形成《鏡花緣》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色。
作者的語言流暢老練,顯示出深厚的功力,其中有許多地方描寫和對話都很生動。如黑齒國多九公的出乖露醜,白民國唐敖在學館先生面前的惶恐窘急和發覺上當後的又羞又惱,林之洋一次又一次的大發妙論,眾才女歡宴時盂紫芝層出不窮的笑話,都給讀者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可惜的是,李汝珍很少具體地描寫人物的音容笑貌,也很少細致地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往往停留於圓熟地講述故事,因而未能充分發揮其語言才能,其成就顯然低於《儒林外史》。另外李汝珍逞才炫博、賣弄機辯的習慣,常常使他離開藝術規律去談學說藝,從而使該書無論在情節設置上還是思想內容上都存在著明顯的不足.甚至給人以虎頭蛇尾的感覺.

Ⅵ 中國古典小說鏡花緣中有這么一段故事倒也不多隻是昨夜一晚風扇怪把咱家院中的

答:以籬笆為參照物,當籬笆越過了井口,相對籬笆而言,井就移動到了籬笆院子外了.因此這才是此風「怪」的原因.

Ⅶ 中國古典小說《鏡花緣》中有這么一段描述:寶叔在外求學讀書,寶叔的父親去看他,寶叔向父親詢問家中可有

答:以籬笆為參照物,當籬笆越過了井口,相對籬笆而言,井就移動到了籬笆院子外了.因此這才是此風「怪」的原因.

Ⅷ <<鏡花緣>> 書評

《鏡花緣》是清代小說家李汝珍的代表作品,李汝珍花了10年心血才完成的。《鏡花緣》一書徵引浩博,學問涉及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燈謎等。在小說中「論學說藝,數典談經」,同時還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像,在我國小說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鏡花緣》是一部與《西遊記》、《封神榜》、《聊齋志異》同輝璀璨、帶有濃厚神話色彩、浪漫幻想迷離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作者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爛的天輪彩圖。
作者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筆,嘲諷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冒牌儒生。在"白民國"裝腔作勢的學究先生,居然將《孟子》上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讀作"切吾切,以反人之切"。這樣的不學無術之輩,又是視"一錢如命",盡想佔便宜的唯利是圖者流。"淑士國"到處豎著"賢良方正"、"德行耆儒"、"聰明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著都是儒巾素服。他們舉止斯文,滿口"之乎者也",然而卻斤斤計較,十分吝嗇,酒足飯飽後連吃剩下的幾個鹽豆都揣到懷里,即使一根用過的禿牙杖也要放到袖子里。作品以內外對照的手法揭露這些假斯文的酸腐氣,淋漓盡致地諷刺了儒林的丑態。
作者還以漫畫的手法,嘲諷和批判種種品質惡劣和行為不端的人們。"兩面國"的人天生兩面臉,對著人一張臉,背著人又是一張臉。即使對著人的那張臉也是變化無常,對"儒巾綢衫"者,便"和顏悅色,滿面謙恭光景",對破舊衣衫者,冷冷淡淡,話無半句。一旦人們揭開他的浩然巾,就露出一副猙獰的本相。"無腸國"里富翁刻薄腌□,用糞做飯供應奴僕。"穿胸國"的人心又歪又。"翼民國"的人頭長五尺,都因好聽奉承而致。"結胸國"的人胸前高出一塊,只緣好吃懶做。"犬封國"的人長著狗頭。"豕喙國"的人長著一張豬嘴。皆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
《鏡花緣》繼承了《山海經》中的《海外西經》、《大荒西經》的一些材料,經過作者的再創造,憑借他豐富的想像、幽默的筆調,運用誇張、隱喻、反襯等手法,創造出了結構獨特、思想新穎的長篇小說。但是小說刻畫人物的性格較差,眾才女的個性不夠鮮明。尤其後半部偏重於知識的炫耀,人物形象性不足。所以魯迅說"則論學說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已矣"。
作者理想中以女性為中心的"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於男子,從皇帝到輔臣都是女子。這里反映出作者對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樣社會地位的良好願望。雖然自明中葉以來,不乏歌頌婦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兒國"卻是李汝珍的獨創。
作者借想像中的"君子國",表現他的社會理想。"君子國"是個"好讓不爭"的"禮樂之邦"。城門上寫著"惟善為寶"四個大字。"國主向有嚴諭,臣民如將珠寶進獻,除將本物燒毀,並問典刑"。這里的宰相,"謙恭和藹",平易近人,"脫盡仕途習氣",使人感到可親可敬。這里的人民互謙互讓,"士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恭而有禮","耕者讓畔,行者讓路"。賣主力爭少要錢,售出上等貨;買主力爭付高價,取次等貨,彼此相讓不下。小說以此來否定專橫跋扈、貪贓枉法的封建官場和爾虞我詐、苞苴盛行的現實社會
在《鏡花緣》文本的表層展示的是虛幻浪漫靜謐的萬般世相,而其深處卻一度奔突、沖撞著由生命的熱愛、執著與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張力支撐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識,這種對人類生存根本性問題的追問才是小說最具魅力的部分,但在理性思維下這部分內容不僅不能閃爍出本該有的金屬般的光澤,反而成為「封建糟粕」,並且由於其他各方面藝術成就的折扣更遭株連,最終淪落得少有人問津的地步。小說為什麼會有對死亡的深刻思考?這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剖析這個問題必須先明白何謂詩性智慧與中國語境下的詩性智慧,因為正是中國的詩性智慧的根本特徵才導致了《鏡花緣》造就出上述的深刻命題。

所謂的詩性智慧,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原始思維,根據維柯在他著名的《新科學》中的解釋來看,原始人認識世界的方式是本能的、獨特的,並不是如我們理性智慧下人類所想像的那樣幼稚無知野蠻愚昧,是「富有詩意的」。它有兩個鮮明的特徵可以描述,即一個是想像性的「類概念」,一個是擬人化的「隱喻」。詩性智慧的產生顯然是那個財產公有制時代的必然產物,在人類自我意識完全獨立出來以前,原始人類的思維方式必然是集體表象,同時是一種「身體語言」或「動作思維」。維柯關於詩性智慧的經典論述至少告訴我們生活在理性智慧下的人類兩點注意事項:一、先於理性智慧的形態是詩性智慧,並且詩性智慧是人類文化的第一個形態;二、既然人類在早期都共同擁有過詩性智慧,那麼,不同民族、國度、地域的人具有共通性,雖然由於地域的差別、民族的特性而導致共通性越來越少,但是至少在某些方面仍然遺留著相同以及相似的地方。由此我們可以進入第二個命題的討論,就是雖然人類都擁有著幾乎完全相同的心理起點,但是,中國的詩性智慧與西方的詩性智慧又有著顯著的不同,對於生命本體精神的繼承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個。

中國的詩性智慧為什麼會與西方的詩性智慧有著如此巨大的差異?本文不準備在此贅述,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古代文明由於直接繼承了詩性智慧的生命本體精神,因而在本質上呈現出與西方不同的形態,即劉士林先生所說的「中國的詩性智慧在本質上是一種不死的智慧。」他對此曾有過精闢而詳細的論述,「與古希臘的哲學方式不同,它不是採用理性思維的反思方式,而是以一種詩性智慧的直覺方式把死亡融為生命的一部分;與古印度的宗教實踐不同,它不是採取非理性的宗教迷狂來超越感性之軀的畏死情結,而是以清醒的現實主義精神,以人倫義務為人生意義來貶低個體生死的重要性;與古埃及的死亡倫理學更是截然相反,它以群體的延續為第一義,從而把個人的生死消解在族類生生不息的歷史綿延之中,從而使生命獲得精神上的不朽。」

鑒於中國詩性智慧非主體化與非對象化的兩大根本特徵,中國詩性文化在文化底蘊上就顯示出了「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天人氤氳境界,以及「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的生命活動節奏。作者在敘述方式上普遍地表現出重直觀性而輕邏輯推理的童話式表達,圍繞一種由詩性智慧澄明的、超生死的情感本體是如何可能的,包括《紅樓夢》、《鏡花緣》、《西遊記》等偉大作品,無不表現著頑石、花木等因其靈性和對生命的熱愛而從無限宇宙洪荒中突出出來的詩意題旨。

《鏡花緣》中鮮明地張揚了這種不死的智慧精神。小說第六回即進入輪回轉世的永生世界,「仙姑此去,小仙等無以奉餞,特贈靈芝一枝。此芝產於天皇盛世,至今二百餘萬年,因得先天正氣,日月精華,故先凡服食,莫不壽與天齊。」「我等偶於海島深山覓得回生仙草一枝,特來面呈,以為臨別之贈。此草生於開辟之初,歷年既深,故功有九轉之妙,洵為希世珍奇。無論仙凡,一經服食,不惟起死回生,且能同天共老。」第九回《服肉芝延年益壽 食朱草入聖超凡》中更是赤裸裸地渲染一個長生不老的世界:「此果名叫刀味核,其味全無定準,隨刀而變,所以叫作刀味核。有人吃了,可成地仙。我們今日如得此核,即不能成仙,也可延年益壽。」「只見路旁石縫內生出一枝紅草,……隨即放入口內,只覺芳馨透腦。方才吃完,陡然精神百倍,……只見路旁有一殘碑倒在地下,約有五七百斤。隨即走近,彎下腰去,毫不費力,輕輕用手捧起,……」在這個世外桃源,不僅處處仙草可以吃了長生,就連吃了魚兒也可以成仙。如第十五回記載,「當日黃帝時,仙人寧封吃了飛魚,死了二百年,復又重生。豈但醫痔,還能成仙哩!」 在無繼國里,人雖不能生育,但死後屍體不朽,過了一百二十年仍舊活轉。在玄遠國里,「國王業已千歲」。在所有長生不老、輪回轉世的描述中,最具有核心位置的是「不死國」、「不死樹」的出現:「不死國」中「有座員丘山,山上有棵不死樹,食之可以長生,國中又有赤泉,其水甚紅,飲之亦可不老。」

Ⅸ 鏡花緣 讀後感

    從小到大,我讀過的書不計其數,有一本令人深思又令我難忘的書――《鏡花緣》。 

    《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博學多才,精通文學、音律、圍棋。晚年雖然生活貧困,卻用十多年時間寫了號稱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中最奇特的一部――《鏡花緣》。當代學者稱之為「雜家說」,國外學者評為融幻想、歷史、諷刺、游記四類小說於一體的巨著。

    剛翻開書的第一頁,就看到上面那段簡介,我心中暗想:「一個老頭兒能寫出什麼巨著,沒聽說過這本書,我倒要見識見識。」

    故事從百花仙子被貶開始,沿著兩條主線敘述。明線為唐敖官場失意,索性與妻舅林之洋出海經商游歷,暗線則是百花仙子在凡間的故事,兩條線一明一暗,為故事增添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看《鏡花緣》的第一感受是幽默。從人物的語言神態和場面描寫都能看出。淑士國人十分迂腐。在一家小酒館,伙計是這樣招呼客人的:「三位先生光臨,莫非飲酒乎?用菜乎?請明白以告我也。」淑士國人的呆板,酸,透過一個小人物的幾句話,躍然紙上。

    看《鏡花緣》的第二感受是凝重。幽默與凝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氣氛。在笑過之後,我也有些羞慚。白民國書架上擺得滿滿的,人人都有一股書卷氣,卻連《論語》都讀不正確;而黑齒國人皮膚黝黑,卻詩書滿腹,真是不能以貌取人呢!

    看《鏡花緣》的第三感受是感動。雖然某些國家的習慣不好,但每一個失德行為背後又很快出現一個反襯人物,厭火國人因為貪財而噴火傷人,而被唐敖放生的人魚卻出手想要救助,最終趕走了厭火國人。

    《鏡花緣》雖然是虛構的小說,卻嚴厲地抨擊了現實中的不良風氣,真可謂是一面「鏡子」。從此《鏡花緣》成了我書架上的老居民、好居民。

Ⅹ 鏡花緣讀後感200字數

浩瀚書海,好書是永遠讀不完的。其中有一些好書能夠歷經時代的考驗,不斷啟發影響我們,成為經典的好書。以鏡花緣來說,我讀了之後,感受很深,它是清代的一部著名的白話傳奇小說,先寫的是秀才唐敖、林之洋和多久公三人便游海外,暢游各種奇幻國度的經歷,以及百花仙子化身的唐小山,不畏艱難險阻海外尋親的過程,後面講的是在古代游藝花色及文字音韻游戲的主旨下,從各種角度細膩描寫了才女們的令人贊嘆的才華。作者利用誇張有趣的一系列故事,向我們呈現了一面又一面的鏡子,有的是正面,有的是反面,正如唐太宗所說: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

這本書的精華之處我覺得在於作者在古代就知道倡導民主思想,論人的價值不是以財富來評價,不是以身份的高低來比較,而是以人的品質好壞來衡量,充滿了民主意識,這在那時候的思想是很進步的。對於我們這一代的中小學生來說,非常有教育意義,這是我讀完這本書所感受最深的,也是要向大家推薦這本好書的主要原因。

閱讀全文

與古代小說中國鏡花緣書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文小說對話怎麼寫 瀏覽:803
小說人物決定情節發展日本 瀏覽:137
透視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瀏覽:679
小說主角是龍人日後女會魔法 瀏覽:98
小說主人公化身大鵬 瀏覽:111
穿越女主丹葯師的小說 瀏覽:356
少年張三豐小說作者是誰 瀏覽:832
青梅竹馬從小時候寫的小說 瀏覽:656
二次元宅文小說排行榜 瀏覽:724
鄔童原創女主小說肉 瀏覽:759
出版的抗戰小說排行榜2015 瀏覽:781
張嘯林大傳小說閱讀 瀏覽:532
我已愛上你小說全本免費閱讀 瀏覽:254
男主把腿纏到女主腰上的小說 瀏覽:959
希特勒有聲書小說 瀏覽:306
林天音女主小說 瀏覽:368
霸氣冷酷姓顧的小說男主名字 瀏覽:204
穿越小說女主角叫溫暖 瀏覽:200
那個小說主角叫林楓 瀏覽:563
茅山後裔有聲小說3 瀏覽: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