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李漁在杭州寫了哪些作品
李漁以勤奮的創作能力,在數年之間,就連續寫出了《憐香伴》、《風箏誤》、《意中緣》、《玉搔頭》等6部傳奇,以及《無聲戲》、《十二樓》兩部白話短篇小說集。
Ⅱ 李漁:芙蕖的作者
李漁( 1611 ~ 1680 ),原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征,中年改名李漁,字笠翁,號笠鴻,明末清初著名戲曲家。江蘇如皋人,祖籍浙江蘭溪。
李漁出生時,由於其祖輩在如皋創業已久,此時 「 家素饒,其園亭羅綺甲邑內 」 ,故他一出生就享受了富足生活。其後由於在科舉中失利,使肩負以仕途騰達為家庭光耀門戶重任的李漁放棄了這一追求,毅然改走 「 人間大隱 」 之道。
康熙五年( 1666 )和康熙六年( 1667 )先後獲得喬、王二姬,李漁在對其進行細心調教後組建了以二姬為台柱的家庭戲班,常年巡迴於各地為達官貴人作娛情之樂,收入頗豐,這也是李漁一生中生活得最得意的一個階段,同時也是李漁文學創作中最豐產的一個時期,《閑情偶寄》一書就是在這一段內完成並付梓的。
1672 、 1673 年,隨著喬、王二姬的先後離世,支撐李漁富足生活的家庭戲班也土崩瓦解了,李漁的生活從此轉入了捉襟見肘的困頓之中,經常靠舉貸度日。
1680 年,古稀之年的李漁於貧病交加中泯然於世。著有《凰求鳳》、《玉搔頭》等戲劇,《肉蒲團》、《覺世名言十二樓》、《無聲戲》、《連城壁》等小說,與《閑情偶寄》等書。
Ⅲ 求大神分享《(清)李漁-無聲戲》電子書百度網盤資源下載
《無聲戲》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GescU-eQtIo6JgAy8EG7Zw
《無聲戲》又名《連城璧》,是清代李漁創作的世情小說集。
Ⅳ 李漁的巨作合本稱什麼
李漁(1610-1680),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生於江蘇雉皋(今如皋)。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18歲補博士弟子員,在明代中過秀才,入清後無意仕進,從事著述和指導戲劇演出。後居於南京,把居所命名為「芥子園」,並開設書鋪,編刻圖籍,廣交達官貴人、文壇名流。著有《凰求鳳》、《玉搔頭》等戲劇,《覺世名言十二樓》、《無聲戲》、《連城壁》等小說,與《閑情偶寄》等書。還有同名人物:呂劇作曲家李漁。
李漁在六十歲前後,開始系統地總結他的經驗,使其上升為理論。康熙十年(1671),《笠翁秘書第一種》即《閑情偶寄》(又叫《笠翁偶集》)問世,這是李漁一生藝術、生活經驗的結晶。《閑情偶寄》分為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八部,共有234個小題,堪稱生活藝術大全、休閑網路全書,是中國第一部倡導休閑文化的專著。
Ⅳ 李漁有什麼作品嗎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18歲補博士弟子員,在明代中過秀才,入清後無意仕進,從事著述和指導戲劇演出。後居於南京,把居所命名為「芥子園」,並開設書鋪,編刻圖籍,廣交達官貴人、文壇名流。著有《凰求鳳》、《玉搔頭》等戲劇,《肉pu團》、《覺世名言十二樓》、《連城壁》(三者合集《無聲戲》)等小說,與《閑情偶寄》等書。
李漁所著的戲曲,流傳下來的有《奈何天》、《比目魚》、《蜃中樓》、《美人香》、《風箏誤》、《慎騖交》、《凰求鳳》、《巧團圓》、《意中緣》、《玉搔頭》(以上十種合刻稱《笠翁十種曲》)、《萬年歡》、《偷甲記》、《四元記》、《雙錘記》、《魚籃記》、《萬全記》、《十錯記》、《補大記》及《雙瑞記》等19種。其中,演出最多的是《風箏誤》一劇。此外,有小說《無聲戲》、《連城壁全集》、《十二樓》、《合錦迴文傳》等。
Ⅵ 李漁作品的特點以及暢銷的原因有哪些
這些通俗文學作品,雖然在當時被正統文人所看不起,但由於通俗易懂,貼近市民生活,寓教於樂,適合廣大觀眾、讀者的欣賞情趣,所以,他的作品一問世,便被搶購一空。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說集,更是受到讀者的歡迎,成為搶手貨。當時,李漁的作品因為雅俗共賞,通俗易懂,遍行於坊間,不少作品甚至還被翻譯傳到日本及歐洲國家。
Ⅶ 李漁作品的思想內容有什麼
李漁作品,故事新鮮,情節奇特,布局巧妙,語言生動。他的小說重在勸善懲惡,同情下層人物,以歌頌男女青年戀愛婚姻自主,譴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批判假道學為主題,具有反封建進步意義。
Ⅷ 清代李漁的《十二樓》為什麼被禁
所涉及的有很多追求自由戀愛,女子思春,男女調情,越牆私奔,月下私會,獨占花魁,騙財騙色,神妖鬼怪等內容,與中國傳統的社會思想觀念有沖突,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社會秩序,沖擊了封建傳統倫理道德,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
《十二樓》,清代著名孤本白話短篇小說集,又名《覺世明言》《覺世名言十二樓》(清.李漁光緒聚德堂藏本),共十二卷,每卷寫一故事,因為每個故事裡都有一座樓閣,人物命運和情節展開往往與樓有關,故全書命名為「十二樓」,由此可看出李漁做小說之匠心。
具有很強的娛樂性,格調輕鬆快樂。他的作品往往不具有深刻的社會內涵和思想境界,但每一篇都清新風趣,惹人喜愛。
十二個故事,絕大多數出身於李漁自己的構思,而不是引用別人素材。作品都主題鮮明,線索明晰,中心人物貫穿始終,在敘述過程中決不橫生枝蔓。情節設計新穎奇特,盡量曲折出奇,懸念叢書,出人意表,但銜接上自然合理,不留破綻。而結局又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十二樓」其名源於《史記》。《史記·封撣書》:「方士有言『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於執期,命曰迎年』。」《漢書·郊祀志下》:「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應邵註:「昆侖玄圃五城十二樓,仙人之所常居。」比+喻仙境。十二樓分別為:合影樓,奪錦樓,三與樓,夏宜樓,歸正樓,萃雅樓,拂雲樓,十巹樓,鶴歸樓,奉先樓,生我樓,聞過樓。
《覺世名言》包括《覺世名言連城璧》和《覺世名言十二樓》。《覺世名言連城璧》正集收入短篇白話小說12篇,每篇一集;外編收入短篇白話小說6篇,每篇一卷;共收入短篇白話小說18篇,每篇敘寫一個故事。《覺世名言連城璧》之前有《無聲戲》和《無聲戲合集》,比較二者,內容與《邊城璧》相同,只是回目有異。均有「覺世稗官編次,睡鄉祭酒批評」字樣。孫楷第先生認為《無聲戲》易名為《連城璧》即是《無聲戲合集》的後身。胡士瑩先生在《話本小說概論》中也明確認為此種說法去事實不遠。
Ⅸ 李漁的作品有哪些
一、李漁所著的戲曲,流傳下來的有:
《奈何天》、《比目魚》、《蜃中樓》、《美人香》、《風箏誤》、《慎騖交》、《凰求鳳》、《巧團圓》、《意中緣》、《玉搔頭》(以上十種合刻稱《笠翁十種曲》)、《萬年歡》、《偷甲記》、《四元記》、《雙錘記》、《魚籃記》、《萬全記》、《十錯記》、《補大記》及《雙瑞記》等19種。其中,演出最多的是《風箏誤》一劇。此外,有白話短篇小說集《無聲戲》(又名《連城璧》)、《十二樓》、長篇小說《合錦迴文傳》、《肉蒲團》以及雜著《閑情偶寄》等
二、《閑情偶寄》是他主要的對自己的生活所得所聞見的事物的總結性的書。包含有對戲曲的看法,批評。從舞台的實際出發,注重戲曲的結構、中心事件的選擇安排等,是中國戲曲批評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還涉及到生活中的如飲食、作卧等方面的審美感受。
三、作者簡介: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府蘭溪縣夏李村人,生於南直隸雉皋(今江蘇省如皋市)。 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
自幼聰穎,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提出了較為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被後世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是休閑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一生著述豐富,著有《笠翁十種曲》(含《風箏誤》)《無聲戲》(又名《連城璧》)《十二樓》《閑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萬字。還批閱《三國志》,改定《金瓶梅》,倡編《芥子園畫譜》等,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藝術天才。
Ⅹ 李漁全集的作者簡介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18歲補博士弟子員,在明代中過秀才,入清後無意仕進,從事著述和指導戲劇演出。後居於南京,把居所命名為「芥子園」,並開設書鋪,編刻圖籍,廣交達官貴人、文壇名流。著有《凰求鳳》、《玉搔頭》等戲劇,《肉蒲團》、《覺世名言十二樓》、《無聲戲》、《連城壁》等小說,與《閑情偶寄》等書。
李漁全集(第一卷) 笠翁一家言文集
李漁全集(第二卷) 笠翁一家言詩詞集
李漁全集(第三卷) 閑情偶奇
李漁全集(第四卷) 笠翁傳奇十種(上)
李漁全集(第五卷) 笠翁傳奇十種(下)
李漁全集(第六卷) 笠翁閱定傳奇八種(上)
李漁全集(第七卷) 笠翁閱定傳奇八種(下)
李漁全集(第八卷) 無聲戲、連城壁
李漁全集(第九卷) 十二樓、合錦迴文傳、肉蒲團(故事梗概)
李漁全集(第十卷)李笠翁批閱《三國演義》(上)
李漁全集(第十一卷)李笠翁批閱《三國演義》(下)
李漁全集(第十二卷)新刻綉像批評《金瓶梅》(上)
李漁全集(第十三卷)新刻綉像批評《金瓶梅》(中)
李漁全集(第十四卷)新刻綉像批評《金瓶梅》(下)
李漁全集(第十五卷)古今史略、千古奇聞
李漁全集(第十六卷)資治新書(初集)
李漁全集(第十七卷)資治新書(二集)
李漁全集(第十八卷)評鑒傳奇二種、韻書三種、雜著
李漁全集(第十九卷)李漁年譜、李漁交遊考、李漁研究資料選輯
李漁全集(第二十卷)現代學者研究李漁論文精選、李漁研究論著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