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穿越重生 > 金庸小說里的古代文化常識

金庸小說里的古代文化常識

發布時間:2022-11-18 13:13:50

A. 金庸的文化水平究竟真的高嗎

金庸的文化水平高不高不知道,但寫作水平要高出其他武俠小說作家。

金庸小說之所以影響面如此巨大,是因為他能做到雅俗共賞,說它雅俗共賞,是因為金先生的小說在形式上是武俠小說,而實際上它已大大地超越了武俠小說的范疇。小說中文戲的分量相當重要,而且武中有文,文中有武,二者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了,密不可分。

突出人物性格是金庸小說的一大成就,金庸曾說過:他的一十四部小說中的所有人物沒有兩個性格完全相同的。這是一般作家所做不到的。黃蓉的機智聰慧,臨危不亂比她的美貌更能打動人心,但在該劇中,當黃蓉看到女兒被金輪法王綁在高台上處境危險時,竟然哭著喊著一個人連滾帶爬地往前沖去,張導演的意圖可能想表現黃蓉愛女心切,痛女心急之意,可他卻忽略了一點:黃蓉不是一般的村婦,這是一個智慧超群頗有乃父之風的巾幗英雄。其智慧不在諸葛武侯之下。即便是再著急也不會做出那種舉動的。

B. 金庸小說中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究竟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一表示一個世界

金庸筆下的十四部小說是一個整體,構成了一個武俠世界。金庸的作品是中國武俠小說中的經典代表,故事的內容豐富多彩,裡面充滿著各種各樣武功高強之人以及武林門派。

二代表兩位大師

兩位大師說的就是梁羽生和古龍。梁羽生、金庸和古龍是華人武俠小說的三大巨頭,這三人分別有著自己的寫作風格。

三代表武俠小說的三大要素

武俠小說的三大要素分別是武、俠和情。一部好的武俠小說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十代表武俠中的十大絕頂高手

武俠中的十大絕頂高手分別是王重陽,逍遙派祖師,六脈神劍經祖師,龍象般若神功祖師,太玄經祖師,九陽真經祖師,張三豐,黃裳,無名老僧以及達摩祖師。

C. 金庸的小說中有許多用八卦、易經來布陣的事例,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可行嗎

我相信八卦陣其本身是有道理及可行性的,只不過功效被人為神化了而已。金庸小說不僅有精彩的武功描寫,而且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金庸小說獨特的審美價值與《周易》的影響密不可分,這種影響表現在武功描寫、人物設計和理想追求三個方面。正是由於金庸將《周易》學說融入到他武俠世界的武功、生活和理想之中,融入到對歷史和現實、人性和人生、社會與文化、英雄與人格等的思考之中,因此,他的作品具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對方聽到什麼「易理」、「說卦、系辭」,還以為是兩門特異的武功,因此對他不敢怠慢。再如第四回南海鱷神強行要段譽拜他為師,段譽說自己早有師傅;當南海鱷神追問他師傅的能耐時,他大談《周易》的厲害:「我師父的功夫,料想你半點也不會。這周易中的「卦象」、《系辭》,你懂么?這「明夷」、「未濟」的道理,你倒說給我聽聽。」南海鱷神聽得不斷地搔頭皮,因為什麼「卦象」、《系辭》,什麼「明夷」、「未濟」,他連聽都沒聽見過,不知道是什麼神奇的武功。

D. 金庸小說中的冷知識都有哪些

金庸老先生在武俠領域是影響最大的宗師,也是現代的文化巨人,他寫的小說讓人讀起來有史詩般的浩大之感,作為金老先生的書迷,在此收集了金庸小說中一些有意思的冷知識,下面與大家分享一下。

倚天屠龍記後記

1976年時,金庸的大兒子在美國自縊去世。金庸在修訂完倚天屠龍記後補了一段後記,說自己把張三豐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那種悲痛、謝遜聽說張無忌死後的那種傷心寫得太膚淺了,認為真實人生里的感受不是這樣的。

徐志摩

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在早前徐志摩有個筆名就是“雲中鶴”。可是在金庸的作品天龍八部裡面,“雲中鶴”這個名字卻被安排在四大惡人中外號“窮凶極惡”的那個淫賊身上。

俠客行

金庸寫過一本以石破天為主角的武俠小說《俠客行》,其名稱的來源為詩仙李白的同名詩《俠客行》。

E. 金庸「俠」和「義」的內涵

我也看過一些這方面的文章,這篇么,我覺的還行。

好像是孔慶東寫的。看看吧。

現在對金庸小說的定性似乎很難用簡單的「武俠小說」來說明問題了。從地攤讀物到文學研究的經典文本,金庸小說從俗到雅的轉變除了人們或大眾的閱讀尺度的放鬆,很大一部分也與金庸小說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內涵有關系。陳墨先生的《金庸小說與中國文化》一書,從「文化知識論」和「文化精神論」兩個部分,很詳細地論述了金庸小說與中國文化的天然關系。①其實,金庸小說所包含的文化內涵不單單僅限於中國的傳統文化,還包括西方文化的傳統,比如情節的構思、西化語言的運用、電影手法的運用等等,還包括人物形象的的塑造和刻畫,都與西方文化有著扯不斷的關系。

當然,作為華人作家的金庸,其作品的根柢還是在於中國的傳統文化。金庸的十五部小說,時代背景都是在古代的中國,人物大多是江湖的俠客,表現的主題也都是在此基礎上鋪衍開來的俠義故事。所以說,俠義精神是金庸小說中的精神母題。

「俠義」二字,按我個人的理解,應該分成「俠」和「義」兩個部分。俠文化是中國文化中最獨特的一部分,也是較能體現只能中國文化本質的一部分。中國古代對於「俠」的理解可謂是大相徑庭,韓非認為「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司馬遷則不以為然,他說「救人於厄,振人不贍,仁者有乎」,並做《游俠列傳》為俠客高唱贊歌;李白的《俠客行》也對俠客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而「義」則是儒家的基本論點之一,「仁義禮智信,忠良孝悌行」。在中國人看來,一個人若是大忠大善,那他必定是個極重信義之人,一個若是大奸大惡,那肯定也是個沒有義氣的人。韋小寶說的更加明白:「一個人若不講義氣,那還不如死了算了。」

金庸的小說,可以說很成功,很精彩地發揮和闡釋了中國人精神深處的俠義觀念,當然他的小說流傳之廣,讀者之眾也就不足為奇了。中國傳統的小說很早就滲透著俠義的精神,宋代的話本小說就有專門講述俠義故事的,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可以說就是這個俠義傳統的成就。真正意義上的武俠小說,可以追溯到唐人傳奇《聶隱娘》,清代的公案小說從某個角度來說,也有武俠小說的影子。近代是武俠小說鼎盛發展的時期,平江不肖生、還珠樓主等作者層出不窮,一直到現代的金庸、古龍、梁羽生等,武俠小說可謂興盛不衰、蔚為大觀。當然,對武俠小說的看法可以說是毀譽參半,正統學者的批評不勝枚舉,但是老百姓們可不管那麼多,他們喜歡俠義故事,他們喜歡俠義英雄。在古代,人民的生活極端痛苦,貪官巫吏為所欲為,老百姓無奈之餘,就希望有伸張正義、扶危濟困的英雄俠士來拯救他們。從西方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心中都有一個「英雄情結」,或稱「在上情結」,西方文學的源頭就是「英雄史詩」,許多讀者在閱讀武俠小說的時候,都會有代入的現象存在,把自己幻想成為書中的英雄,以得到「英雄情結」的自我滿足。

在金庸的小說中,俠義精神得到了重新的闡釋,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金庸的十四部武俠小說,塑造了許許多多的形象。「俠」可以說是其中著力塑造的重點,根據金庸先生自己的觀點:「俠與英雄的區別在於俠士可以不顧於自己的利益,可以為正義、為社會、為國家犧牲自己。俠士有一點,就是為了別人利益可以不顧自己的利益。」(按:根據筆者采訪金庸先生錄音整理)《射鵰英雄傳》里的郭靖,就是在各類的研究文章中被人津津樂道的「真正的俠」,「對國家忠,對朋友義,對愛情貞」,這是郭靖一生貫穿不便的原則。在《神鵰俠侶》中,他助守襄陽,抵抗蒙古的入侵,可以說正是在實踐他自己所說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時的郭靖其實已經超越了一般的江湖恩仇框架,完全是把國家興亡,百姓疾苦與自身聯系在一起了,所以江湖上人人都稱郭靖「郭大俠」,這並不是因為他武功高,而是因為他為國為民的情懷;《神鵰俠侶》中的魯有腳,武功並不算一流,但就是因為他領導丐幫抗擊蒙古,所以人人也稱他「魯老俠」。在金庸的觀念里,一個人若要成為俠,不在於他的武功或地位有多高,而在於他是否為國家,為百姓作出了怎樣的貢獻,或是他為正義,為他人作出了什麼。從這里可以看出,與傳統文化的「俠」相比,金庸賦予「俠」更多的責任感和正義感。李白的《俠客行》有雲:「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古代的俠士可以為報知遇之恩捨生忘死,像荊軻,像專諸,像聶政,與其說他們是俠客,倒不如說他們是政治力量的工具,是為了報答知遇對方來實現自己的自身價值,比如荊軻,他去刺秦決不是想到刺殺秦王能拯救天下百姓,天下太平,而是想到去刺殺秦王能報答燕丹的一番知遇之恩。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

縱觀金庸的15部武俠小說,從《書劍恩仇錄》的陳家洛到《鹿鼎記》的陳近南,每可稱之為俠的人都曾經為國家、為他人、為正義而奮不顧身:陳家洛是反清組織的頭目,為了反清復明不惜拋棄自己心愛的女人;袁承志是抗清大將袁崇煥的兒子,名為承志,所作所為當然也是子承父業;胡斐只因惡霸鳳天南逼死人命,千里追凶,不畏生死;喬峰更是為了宋遼兩國息戰,百姓免於戰火而自盡而亡;陳近南一生鞠躬盡瘁,為的是光復大明的江山。以上所舉的例子,金庸在小說中都作了可歌可泣的描述,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飛狐外傳》中的趙半山說的好「咱們學武的,功夫自然有高有,但只要心地光明磊落,行事無愧於天地,那麼武功高點的固然好,武功低也是一般的受人敬重。」這句話說的通俗一點,似乎可以理解為「練武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也可以說是金庸小說對於「俠」的最基本要求。

第二、與「俠」相應的是「義」。如果說「俠」是金庸小說的血肉的話,那麼「義」則是「俠」的靈魂,是金庸小說中最富有人文精神的一個方面。②圍繞著「義」,金庸小說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個豪氣干雲的故事。《雪山飛狐》中胡一刀、苗人鳳英雄惺惺相惜的義氣;《射鵰英雄傳》中丘處機和郭嘯天、楊鐵心的義氣;《笑傲江湖》中正教高手劉正風和魔教長老曲洋的琴蕭結義;直至《鹿鼎記》中的韋小寶在康熙和天地會之間來回,從頭到尾,他也沒有作過對不起任何一方的事。武俠小說中常描寫到幫會、社團。他們集結的一個根本的原則就是要講義氣,是喝過血酒,拜過關公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背叛朋友是要三刀六洞,為人不齒的。在金庸看來,「義」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英雄人物肝膽相照,惺惺相惜,一諾千金,不負於人。③在《韋小寶這個小傢伙》一文中,金庸寫道:「中國人講義氣,是中華民族能夠保存下來而且發揚壯大的一個重要因素。重視情義當然是好事。。。。。。一個人群和諧團結、互相愛護,在環境發生變化時盡量採取合理的方式與之適應,這樣一個人群,在與別的人群斗爭時自然無往而不利,歷久而常勝。」 ④

當然,金庸小說的「義」和一般的哥們義氣自然是不一樣的,舊派小說一味強調無原則的江湖義氣,快意恩仇,這在金庸小說里是看不到的。因為所有的義氣必須有一個前提------「正義」,與正義相聯系,或以正義為基礎,有時為了維護正義,當然「大義滅親」也是難免、義不容辭了。《神鵰俠侶》中楊過在不明殺父真相的情況下,屢次欲殺郭靖,但是當了解到父親楊康的可惡行徑之後,馬上就放棄了報仇的念頭;《倚天屠龍記》中宋青書殺害師叔莫聲谷,父親宋遠橋最終也是大義滅親,成就師兄弟的恩義。

F. 金庸的武俠作品中有什麼明顯的常識性錯誤

金庸小說常識性錯誤太多了,他對武功的描寫全是自己想像出來的,什麼少林七十二絕技呀,降龍十八掌等,內功呀,都是金庸自己想像出來的,實際都沒有。另外金庸對於武林高手的描述也都是錯的,他的小說里高手都是極瘦極高的,比如描寫金輪法王和黃葯師。歲數越大,內功越強,武藝越高。這些裡面都是錯的,金庸的武俠小說完全脫離客觀,自己編出來的。所以現在許多傳武大師們,還有許多武術愛好者們都沉迷於武術的高深奇妙之中,所以會出許多傳武騙子,比如太極大師們。我覺得金庸小說給廣大武術愛好者帶來了許多思想的享受,但是也使他們錯誤的認識了中國武術,給騙子大師們一個騙人的機會。金庸小說的影響好壞參半吧,必須要批判的去看。

G. 金庸小說 常識 問題

峨眉的創始人是誰?郭襄
歐陽鋒是怎麼死的?壽終正寢
瑛姑是誰?周伯通的情內人(容曾是王妃)
郭靖的降龍十八掌是誰教的?北丐洪七公
楊過遇到大雕時,大雕正在干什麼?和一條巨蟒PK
鳩摩智怎麼瘋的?練六脈神劍走火入魔
小龍女怎麼睡覺?在一條懸空的繩子上睡覺。。。

H. 金庸小說里哪些人物的名字是有一定文化底蘊的

金庸小說里,幾乎所有主角的名字,都是很有文化底蘊的,絕不是隨口起來。
下滿只舉例說明:
袁紫衣——「月光如水照緇衣」,紫衣即緇衣,暗示了袁紫衣的最終命運
木婉清——《詩經?國風?鄭風》「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王語嫣——「語笑嫣然」
周芷若——《漢書》「衡蘭芷若」,芷為白芷,若乃杜若,皆是香草。李白亦有詩雲:「始向蓬萊看舞鶴,還過芷若聽新鶯「
程靈素——古醫葯典籍《黃帝內經》中的《靈樞》《素問》二章
李沅芷——屈原的《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苗若蘭——《洛神賦》「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任盈盈——古詩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中有「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句;之十《迢迢牽牛星》中有「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句;盈盈,有容貌端麗之意,其名字十分符合小說中那個重情貌美的女子形象。

曲非煙——《笑傲江湖曲》的創造者曲洋的孫女兒,小名非非。「非煙」二字最早見於《史記•天官書》:「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南朝梁元帝《<金樓子>序》:「夕望湯池,觀仰月之勢;朝瞻美氣,眺非煙之色。」唐權德輿《雜詩》之一:「彩鸞駕非煙,綽約兩仙子。」納蘭容若《江城子•詠史》有「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句。

余滄海——《法言•吾子》:「浮滄海而知江河之惡沱也,況枯澤乎!」曹操《樂府詩集•步出夏門行》「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宋蘇軾《清都謝道士真贊》:「一江春水東流,滔滔直入滄海。」《赤壁賦》中有「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句,意為天地之大,滄海不過一粟,作者用大海里的一顆粟米自比,說明人是何其的渺小。青城派掌門人心胸狹窄,卻自命為「滄海」,金庸顯然是用此名進行反諷了。

鍾靈——出自成語「鍾靈毓秀」,聚集天地靈氣,孕育優秀人物。清陸以湉 《冷廬雜識•神缸》:「天台為仙境,為佛地,無怪鍾靈毓秀,甲於他邑。」小說《天龍八部》中鍾靈是一個單純可愛的少女,靈氣十足。

康廣陵——取自「嵇康」和《廣陵散》。嵇康是竹林七賢,廣陵散更是我國十大古琴曲之一。小說《天龍八部》中,康廣陵是「函谷八友」之首,人稱「琴顛」,倒也配的上這個氣場十足的名字。

逍遙子——「逍遙」取自《莊子•逍遙游》:「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逍遙游》流傳於世後,很多人都把莊子成為「逍遙子」;屈原《楚辭•離騷》中有:「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遙」句;劉淇銘也寫有《逍遙嘆》一詞。在《天龍八部》中逍遙子雖出場不多,但那種悠然那種灑脫也深得道家真味。

柯鎮惡——《世說新語》:「桓石虔,小字鎮惡」。《晉書•桓石虔傳》:「石虔小字鎮惡。有才幹,趫捷絕倫……三軍嘆息,威震敵人。時有患瘧疾者,謂曰:『桓石虔來』以怖之,病者多愈,其見畏如此。」後遂以「桓石虔」來謂鎮惡去疾的典故。《射鵰英雄傳》中「飛天蝙蝠」柯鎮惡身為「江南七俠」之首,一生嫉惡如仇,正應了其名號。
向問天——日月神教光明左使,江湖外號「天王老子」。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屈原放逐於江南時作《天問》;李白《把酒問月》雲:「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詞之間流露出的豁達豪邁也恰似向問天一代梟雄的性格。

阿朱、阿紫——朱紫即紅色與紫色。《文選•張衡<西京賦>》:「木衣綈錦,土被朱紫。」李善註:「朱紫,二色也。」《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以亂正色。」後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亂正或真偽混淆。 《後漢書•陳元傳》:「夫明者獨見,不惑於朱紫。」又比喻人品的高下。劉峻《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膽。」在《天龍八部》中朱紫二人雖同是段正淳與阮星竹之女,但性格、品質迥異,阿朱善良溫柔,阿紫狠毒頑劣。金庸以「朱紫」為二姝命名,愛憎之情自然是很明顯的了。

I. 和金庸小說有關的四個名詞解釋

金學
是「金庸學」的簡稱。指香港新武俠小說派的開山鼻祖、中華名人--金庸先生形成的「金庸文化現象」---「金學」和金庸的武俠小說世界性的研究熱點。金庸迷,對金學的熱度可以紅學媲美。金庸武俠小說的歷史地位、奇特的金庸現象已引起文學史家注意,海內外「金學」蓬勃興起,尤其在台灣,「金學」研究轟轟烈烈,許多學者對金庸作品的理解及闡釋,深刻而獨特,稱其為「內涵挖掘不盡的神奇之作」。金學盛行和武俠小說泛濫、文壇浮躁分不開。金學,其開山祖師當屬金庸的同行、同事加同好------香港武俠小說家倪匡,20年前,呼「古今中外,空前絕後」。逐漸,金庸小說,被認為是文學的革命。同時,也產生了一大批金學家。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2月出生於浙江省海寧縣。查家幾百年來名人輩出,領盡風騷,清朝皇帝康熙稱之為「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自1955年作《書劍恩仇錄》起,共著有15部[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越女劍)]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被譽為擁有讀者最多的華人作家...金庸武俠小說創造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跡,一個難解之謎。上至政府首腦要員、文人墨客、學者教授,下至農夫民工小販,從中國到美利堅,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層出不窮的金庸迷。

另外「金學」也指:當代「辭賦訓詁考證學」的簡稱、「金石學」簡稱。

重「道」輕「器」:
道與器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概念。重道輕器是中國知識分子的集體無意識,深入到傳統文化的各方面,影響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看待事物、理解社會人生的方法,也滲透到文學創作中。金庸武俠小說從總體看,流露出重道輕器的思想傾向,在文本中變形為重武學之道,輕器物;重內家功夫,輕外家功夫;重武學之道、悟道和道義,輕武功。金庸小說中的「道」,超出傳統道統的內涵,具有人文關懷,和對傳統文化精髓,以及對人間正義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詢。

俠義精神:
金庸的小說側重於一個「俠」字,所以就不得不先提及金庸筆下幾個膾炙人口的主角,他們往往都是從亂世之中成就俠名的英雄,或是在列強蜂起,武林大亂,民不聊生,外患內憂不斷的兩宋,或是在時局跌宕,各地為王的明清之交,因而誕生了蕭峰、郭靖、楊過、張無忌、袁承志等等歷經風雨後終成偉名的俠士,所以把《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等列為金庸最具盛名的代表作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幾部小說中的主角已經突破了舊武俠小說中傳統俠客的作用,即不僅限於行俠仗義,更是要進一步為國家與民族而出生入死,退一步為了天下蒼生而奮不顧身,這也是儒教倫理所規定的俠之大者素有的風范,不知不覺中,這樣具有一定限制的儒教倫理已經成為了金庸武俠小說的精神龍骨,撐起了金庸筆下龐大的武林社會和政治王朝。「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英雄三部曲: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合稱為「射鵰三部曲,後有學者認為這三部曲的名稱最好不叫做「射鵰三部曲」,而叫做「英雄三部曲」。第一部《射鵰英雄傳》又名《大漠英雄傳》,因是寫郭靖等英雄生於大漠,集於華山;生於江湖,功在社稷的故事;而其第二部《神鵰俠侶》則是寫神鵰俠楊過等英雄成長的經歷。同樣生於江湖而功於社稷,生於苦難而成於華山之巔;第三部《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等英雄人物亦同樣是可以「屠龍」,並且「倚天」,行俠於江湖、救民於水火的俠之大者。「俠之大者」正是這「英雄三部曲」最為相似之處。明眼人都或許會看到,在此「英雄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倚天屠龍記》完成之後,金庸筆下的人物固然還有俠與非俠、義與不義之分別,然而卻已沒有了那種「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純粹的英雄風范,《天龍八部》中的蕭峰與段譽等人亦可稱得上是大俠,卻已不再是如此「英雄三部曲」中的主人公那樣是一些理想的英雄,而是著重在其英雄人物的悲劇的命運及其不幸的人生。從而,我們不難證明,若論純粹的英雄、純粹的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則非此「英雄三部曲」 的三位主人公莫屬。進而,我們既然可以將之稱為「英雄三部曲」。

閱讀全文

與金庸小說里的古代文化常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主叫蘇糖男主姓蕭的現代小說 瀏覽:237
男主角紈絝裝傻充愣的小說 瀏覽:794
穿越小說主人公叫蕭銘下載 瀏覽:466
權利暗戰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742
主角人工智慧女僕小說 瀏覽:338
楊皓是哪個小說主角 瀏覽:966
出版青春校園小說推薦 瀏覽:59
女生版穿越小說排行榜 瀏覽:718
醜男逆襲的校園小說 瀏覽:847
花式寵妻總裁霸愛成婚小說 瀏覽:106
熟女丁香人妻小說全集 瀏覽:112
女主角大於20個的小說 瀏覽:435
女主角小名葉小九小說名字 瀏覽:189
主角百世輪回的小說 瀏覽:384
帝王心術同作者的其他小說 瀏覽:522
三人成狼小說寫的是什麼 瀏覽:297
上千章好看的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204
愛倫坡詩歌和短篇小說的特點 瀏覽:361
小說人物華曦 瀏覽:822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小說txt百度雲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