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典小說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什麼特點
1。刻畫人物內心 人物經典性格 語言 以及動作
2。刻畫當時的時代背景
3。深蘊作者對當時時代的見解 或者對某些事某些人的一些看法或者主張
② 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塑造了諸多鮮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許多情節對突出人物形象起了
看什麼看 ,沒見沒見過嗎,快給我點贊
③ 古代文學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略談林黛玉人物形象的藝術魅力
自《紅樓夢》問世以來,林黛玉的形象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這一藝術形象為何具有如此魅力?恐怕是許多人未曾深思過的,這也是我感興趣的問題之一。
要探討這個問題,還要從曹雪芹塑造這一藝術形象時所依傍的原形談起。
看過《紅樓夢》的人,大都承認林黛玉是書中的第一號女主角。曹雪芹在這一形象上傾注了大量心血。這一形象絕非憑空非而來。它融鑄了歷史上許多人物的優點。除了「四大美人」外,有趙飛燕、蔡文姬、綠珠、謝道蘊、李清照、朱淑真、葉小鸞、馮小青,此外,如神話傳說中的娥皇、女英、素娥、洛神。除女性外,其他如正直剛烈力絀遭危的鯀、心有七竅的比干、夢中化蝶的庄生、高標見妒的屈原、賈誼、採菊東籬的陶令、英年早逝的李賀……可以說是許多歷史人物優秀人格的集合體。她是美的化身,集外貌美、氣質美、才情美、精神美於一身。
在此,側重談談這一形象與「四大美女」原型的關系。
首先是她的外貌美。林黛玉在書中首次出場,是在「進賈府」一場。她給寶玉(其實是廣大讀者)的第一印象是「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一下子攫住了寶玉的心。賈府之人,一見之下,覺雖弱不勝衣,卻 「自有一段自然的的風流態度」。小廝們背地叫她「病西施」,無譏笑之意,有愛重之心。「顰眉」使人馬上聯想到古代越國美女西施。所謂眉目傳情,作者以此作為人物描寫的切入口,可見其匠心所在。聯繫到下文的「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令讀者對其產生強烈的認同感:這就是我所喜歡的「那一型」。古代的「四大美女」西施、王嬙、貂蟬、楊玉環,她們的美都較為抽象,無非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類的描寫,並未形諸較為具體的文字,可以讓人相見其人之美。而黛玉則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著力塑造的「活生生」的「這一個」,她的美自始自終都有著真實的生活令人可感可知。所以,她的美是具體的、生動的、傳神的,具有強烈感染力。這是林黛玉形象超越「四大美女」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氣質美。古代「四大美女」美則美矣,但總覺得美在軀殼。林黛玉之美美在氣質。這氣質是由文化修養所造成的。西施的文化程度沒有記載,大抵是農家文盲女(浣紗女);王嬙除了「不賄畫工」的記載,「自請出塞」和蕃,也只有一支琵琶馬上相伴;貂蟬原也不過是司徒王允的養女,其身份就是奴婢;楊玉環出身於官宦之家,除了愛好音樂、舞蹈外,其文化修養並未見記載,僅傳世的一首詩,經考證,也系他人偽托。而林黛玉則飽讀詩書,具有典型的熱情、敏感、深刻、倔強、孤傲的詩人氣質。文化修養造成的氣質美也遠邁「四大美女」之上。
再次是才情美。黛玉錦心綉口,靈心慧性,不止一般意義上的多才。這既是教養所得,更是天性所賦。她的言行舉止,無不透露出少女的敏感、多心、才智、機鋒。她的書房中不僅有滿架的儒家詩書,她也偷看《西廂記》、《牡丹亭》一類被封建禮教斥為「誨淫」的書。她在大觀園詩社素有「詠絮才」之稱,藝壓群芳;她自告奮勇當老師,教香菱學詩。這個少女的形像,深入人心,獲得了讀者的強烈好感。
最後是精神美。如果僅限於上述三條,中國歷史上的很多才女都可能具備。林黛玉的精神美,突出地體現在她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固然,對自身而言,她擺脫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精神枷鎖;對男子,對她心儀的寶玉,她極力反對其走仕途經濟,追求功名,是寶玉反封建的志同道合的戰友。她敢於斗爭,不掩飾自己的好惡,勇於追求個人幸福,與封建禮教格格不入。在她的身上,閃耀著民主、叛逆的光輝。與賈寶玉一起,構成了《紅樓夢》中兩個耀眼的藝術形象。
林黛玉的結局是人所共知的。作者之所以這樣安排,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達到一種悲劇效果,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造成一種遺憾的美。試想,如果林黛玉不死,成了寶二奶奶,成了貴族家庭的主婦,得償所願,那麼,她的性格將如何發展?我想,曹雪芹把她處理成「質本潔來還潔去」的結局,是耐人尋味的,留給讀者以無限的感慨。
可見,林黛玉的藝術形象的塑造,乃是曹雪芹揉合了古往今來許多優秀人物(不局限於女性)的種種閃光點,塑造出的鮮明的「這一個」。在她身上,也有愛哭、慪氣、小性、猜疑的缺點,但這與其說是缺點,不如說是女性共有的特點,使得這一形象擺脫了「高大全」的模式,顯得更加真實可愛。
林黛玉的形象對當今現代女性的意義何在?
林黛玉形象是曹雪芹傾盡心血塑造出的一個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形象,它的完美性是顯而易見的,其時代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對於現代女性而言,我們不需亦步亦趨地模仿林黛玉,而是要從精神實質的高度去學習她的優點,從時代的高度去發揚那個時代的婦女所不具備的新品質,努力提高自身思想與文化素質。具體來說,就是自尊、自愛、自重、自強。即尊重自己與男性平等的地位,珍視自己的人格,積極向上,奮發有為;愛惜自己的名譽,珍惜自己的年華,立志為婦女爭光;保持自己的尊嚴,重視自我教育,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勤學苦鑽,勇於開拓,自強不息,做一個創造新生活的強者,做一個全面發展的現代新女性。
④ 中國古典名著人物形象分析
給你提供兩個人物,一個關羽,一個趙雲。
關羽、趙雲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關羽對劉備忠心耿耿,曹操花盡心思始終留不下關羽,最終關羽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尋找劉備,可以對他的忠心大肆渲染,並可以拿呂布見利忘義來對比。但是關於很傲氣,最終死於自己的輕敵。可以順便寫一下赤兔馬自從關羽死後絕食而亡。亦是表現忠心。
趙雲是三國的第二猛將,一生從沒有打過敗仗,我最喜歡他了,趙子龍長坂坡於百萬大軍中殺的七進七出,是三國里最為精彩的部分之一。可以就趙雲的忠心,正值,舍小家為大家(又一次劉備和他談到家庭,他說匈奴未滅,何以為家)。
1500字我不可能給你打下來,你可以自己參考一下三國寫寫吧,希望那些對你有幫助。當然曹操和諸葛亮也是兩個寫的最多的人,你也可以寫寫。
⑤ 從曹操.林沖到西門慶-談中國古典小說人物性格塑造的進展
品讀《水滸傳》之八:從林沖的形象談《水滸傳》的人物塑造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周先慎
小說藝術的創造核心是人物塑造。一部小說在讀者中的影響,主要就跟小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否成功有關。中國古典小說的現實主義藝術,有一個逐步提高和成熟的過程。比較《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人物塑造,可以看出中國古典小說現實主義藝術的發展。
按小說的類型劃分,《三國演義》屬於歷史演義,而《水滸傳》則屬於英雄傳奇。這兩部小說在人物塑造上有同有異,相同的方面:一是由於受到「說話」藝術的影響,都有生動緊張,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二是主要的人物都帶有理想化的傳奇色彩。相異之處也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看不出他們的出身遭遇、具體的生活環境等有什麼關系,因而帶有定型化的特點,如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生來就很聰明,曹操生來就奸詐,關雲長生來就義薄雲天;而《水滸傳》的人物性格,則與其出身、環境、遭遇都有血肉聯系,因而隨著人物生活環境和遭遇的變化而變化;二是《三國演義》塑造人物,主要是通過粗線條的勾勒,細節描寫比較少。而《水滸傳》則有了比較豐富的細節。這兩個不同之處很重要,它的變化的實質是小說的表現藝術更貼近生活,因而體現了中國古典小說現實主義藝術的發展。
先談第一點,即《水滸傳》中的人物與現實生活。
《水滸傳》寫農民起義,其領導成員不止是農民,它吸納了各方面的叛逆人物,包括來自統治階級中的人物。林沖就是一個由統治階級中分化出來而投奔到農民起義隊伍中的人物,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在他的性格中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能忍,逆來順受,忍辱負重,不敢反抗。他出場的穿著打扮所體現的身份、風度,說明了他是一個有相當地位的人物。接著又介紹了他有一個年輕美貌的妻子,日子過得很美滿、很幸福。這就跟沒有家室,沒有財產「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魯智深截然不同。
林沖一出場,作者就將他置於尖銳激烈的矛盾沖突中來展示他的思想性格。他跟妻子一起到岳廟燒香,自已正看著魯智深使禪杖出神時,妻子就被高俅的養子高衙內調戲了。一個軍官,老婆在光天化日之下遭人調戲,這簡直是奇恥大辱,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但當他得知此事正要對那個人下拳時,看出了不是別人,原來是那個在「東京倚勢豪強,專一愛淫垢人家妻女的高衙內。此刻書中寫到:「當時林沖扳將過來,卻認得是本管高衙內,先自行手軟了。」所謂「本管」,就是頂頭上司。「先自手軟了」這五個字,不單純是人物神態動作描寫,而是挖掘出了林沖的內心世界。當魯智深便帶了二三十個人來幫他撕打時,林沖與魯智深有兩句簡單對話,林沖說:「原來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內,不認得荊婦……。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一次。」而魯智深卻是這樣說:「你卻怕他本管太尉,灑家怕他甚!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灑家三百禪杖了去。」請看:一個忍辱怕事,一個嫉惡如仇;一個自已受迫害也能忍,一個看見別人受迫害都不能忍。兩個人的性格是何等的鮮明對照。
林沖所感受到並且非常不滿的黑暗社會勢力,不斷地向他緊逼而來,使他想苟安而又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無路可走了,這才最後走向了反抗的道路。林沖妻子受辱忍,高衙內收買陸謙,將林妻騙到樓上妄圖污辱,林沖聞訊趕到救出妻子後,也忍了。這里有一段描寫值得注意,「林沖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徑直奔到樊樓前去找陸虞候」。找不著,又回到陸謙家門前,等了他一個晚上,林沖開始反抗了。他不去找高衙內而找陸謙,一則因為怕高衙內;二則因為陸謙是他的好朋友,朋友是要講義氣的,他對背信棄義的惡劣行徑十分氣憤,不能容忍。講義氣是林沖性格好的一面,小說中有好幾次點染,後來被發配到滄州再次點染,到火並王倫時,就爆發出來,大放光彩了。
高衙內在高俅支持下,設毒計使林沖誤入白虎堂,把他發配到滄州,逼得妻離家破,這時林沖還是忍,給妻子寫了休書,既表現了林沖的善良、忠厚,又表現了他的幼稚,也還是能忍。在大鬧野豬林中,魯智深要殺兩個想謀害他的兇手時,林沖卻為他倆向魯智深求情,他的這種能忍的性格,實在叫讀者不能忍受。直到後來,陸虞候火燒草料場,他在山神廟親耳聽到要拾他一塊骨頭回去向高太尉領賞時,他這才忍無可忍,怒火終於爆發出來,殺奸賊和統治者,最後決裂,毅然決然上山造反了。林沖性格的特點及其轉變,寫得這樣有根有據、合情合理、真實自然,就是因為這種思想性格是植根於現實的土壤之中的。人物性格在現實生活中產生,又在現實生活的矛盾斗爭中發展變化。這是《水滸傳》人物描寫的高明之處,也是突出的現實主義藝術成就。
再談談《水滸傳》的細節描寫。
寫林沖思想性格轉變的第十回「風雪山神廟」,林沖到了草料場後,小說有一系列細膩的描寫:「屋外下著大雪,他拿柴炭在地爐里生起火焰來。……想到過路的那座古廟可以安身,便鎖上已倒的草屋門,搬了那條破絮被,到廟里去。」金聖嘆在這里有一句精彩的批語,「只拿一條破絮被,到廟里去,說明過一夜第二天還要回來。」林沖看到火起,他首先不是想到自己干係重大,而先想到要去救火。這一段情節不厭其詳,寫得非常細致,寫得非常精彩。通過這一系列的行動、心理刻畫,深入地揭示了林沖的內心世界:一個八十萬禁軍教頭,平白無故地遭受迫害,被弄得妻離家破,淪為一種十分悲慘、艱難的境地,但是他還想力爭平安地過安定日子,人物這種忍辱苟安的思想和他精細的性格,表現出來了。更重要的是,就這樣一個人,終於也被逼得走投無路,不得不起來反抗了。同時通過小說對情節的描寫,有力地揭露出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激起讀者對林沖的同情,對高俅、高衙內、陸謙等人的罪惡行徑的憤恨。
施耐庵寫林沖被逼殺人也寫得好。看他先掇開石頭,拽開廟門,大喝一聲,三人要走,他「舉手克察的一槍,先戳倒差撥。」這時陸謙一邊叫「饒命」,一邊逃,但作者寫林沖先不殺他,而是追趕那逃了十來步的富安,也是一槍搠倒。這時林沖集中力量對付主要仇人陸謙。林沖喝道:「好賊!你待那裡去!」批胸只一提,丟翻在雪地上。把槍搠在地里,用腳踏住胸脯,身邊取出那口刀來,便去陸謙臉上閣著,喝道:「潑賊!我自來和你無甚麼冤讎,你如何這等害我!正是殺人可恕,情理難容。」在陸謙告饒推脫後,林沖罵道:「奸賊,我與你自幼相交,今日倒來害我,怎不幹你事!且吃我一刀!」他把陸謙身上衣服扯開,「把尖刀向心窩里只一剜,七竅迸出血來,將心肝提在手裡」。作者為什麼對此寫得那麼細,而且在殺人前還要發表一個宣言,這是為了表達林沖殺人的革命性和正義性。第一,分清主次,先殺兩個隨從,再集中力量殺主犯;第二,不能不明不白殺人,先問罪、譴責,殺得光明磊落、理直氣壯;第三,三人殺法不同,詳略有別。若換成李逵殺人絕不會啰嗦,不同的英雄殺人殺得不一樣,同一個英雄殺不同的人殺得也不一樣。
林沖殺人使用了不同的武器,那把解腕尖刀,在小說中幾次出現,最後用在了殺主要仇人陸謙身上。還有武松打虎時手中的那根梢棒,作者也是從武松在酒店裡開始,一路不斷地點撥,金聖嘆對此有批語;梢棒一,梢棒二,梢棒三,等等一直批下去,寫到「收拾梢棒」為止。而且作者寫武松拿梢棒的姿態都不一樣,既細膩又豐富。
⑥ 古代文學人物形象分析
古代文學人物形象分析
在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創作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人物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一個中心,是整個文學作品的靈魂所在,在諸多的文學作品中,對於人物肖像的描繪、人物文學形象的塑造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古代文學人物形象分析,希望能提供幫助。
摘要: 中國是有著千年文化底蘊的文明古國,在歷史的演變過程當中,中國先民留下了十分豐富的文化成果。古代文學作品的種類繁多,類型也多種多樣,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學作品中對於人物的描寫以及文化形象的塑造都有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本文將結合古代文學各個時段的作品分析人物以及文學形象。
關鍵詞: 古代文學;人物形象;文學形象
1引言
在人類的生活當中,由於人們的身份、社會地位、性格和命運存在著不同,使得人們在文學表現手法上存在著差異,可能會運用不同的文學表現手法塑造了一個個十分鮮活的人物形象。中國的古代文學非常具有研究的價值,通過對歷代文學作品的研究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古代先民的文化修養,並且能夠對現在文學作品的創作提供更多借鑒。
2古代文中各個時期作品中人物以及文學形象研究
人類是生活的主角,文學作品更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因此文學作品如果離開了人物,就如同水離開了源泉,樹木離開了其根本。在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創作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人物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一個中心,是整個文學作品的靈魂所在,在諸多的文學作品中,對於人物肖像的描繪、人物文學形象的塑造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這些差異的存在或是由於作者個人的思想,作者不同的命運以及不同的時代背景所導致的。縱觀中國文學幾千年的歷史,由最開始的幾百字的短文,到上千字的著作,無一不重視對於人物形象的刻畫,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刻畫出來的人物形象存在著差異。中國文學作品的起源是《詩經》,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也是中國文學發展的契機所在。
在《詩經.魏風》有一篇佳作名字叫做《碩鼠》,在這個小故事中,刻畫了兩個不同的人物形象,一個是勤勞勞動的奴隸,一個是貪得無厭的大老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汝,莫我肯德。逝將去汝,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汝,莫我肯勞。逝將去汝,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文章大意是說“食我黍、食我麥、食我苗,多年來卻不肯照顧我、施恩於我,我發誓要離開這里到那理想的國度去。”
這是中國先民最早對於自由思想的嚮往,反映了我國古代先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於碩鼠形象的描寫,作者將“剝削者”描繪成一個貪得無厭的大老鼠,實際上這並不是對於剝削者肖像的描寫,而更多的是對於剝削者抽象的描寫。作者對於剝削者形象的塑造是通過比喻的形式,將剝削者的性格與老鼠的特徵聯系在一起,這樣就給讀者塑造了一個貪得無厭的剝削者形象,與此同時,也塑造了一個有思想、追求幸福、努力生活奴隸形象,並通過這兩個形象的對比,讓讀者能夠產生對於剝削者的厭惡,對於奴隸的同情。
《詩經》一書最早創作於何時,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了,但是《詩經》的敘事方法以及人物塑造方法,對後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那個時期,塑造人物的方法更多的是採取形象的比喻,或者借喻的形式來樹立人物的形象,這樣既能夠滿足讀者的需求,也能夠讓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更加形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中國先民的智慧所在。
隨後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古代文學的人物塑造手法開始呈現多元化方向發展,人們更加願意通過某一項具體的事件或者某一個具體的對話當中來實現對於人物性格的塑造,通過對話或者事件的描述,來構建人物的形象。比如《晏嬰傳》中記載了,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嬰來到楚國希望能夠說服楚王,但是當晏嬰跋山涉水來到楚國之後,卻遭到了楚王的輕視,按照當時招待使者的禮節,有他國使者到本國來的時候,需要按照使者在他國的地位來進行招待,但是晏嬰來到楚國之後,楚懷王並沒有親自派人去接見他,甚至連城門都不打開,只留下一個狗洞,讓晏嬰自己進去,晏嬰知道楚懷王不安好意,輕視他的身高,於是晏嬰說道:出使狗國才會從狗洞進去,難道我要去見的人是狗王么?在後面的故事當中,楚懷王對於晏嬰多方刁難,晏嬰利用自己的智慧一一化解,不卑不亢,不懼強權,忠心的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尊嚴,最終贏得了尊重。作者通過對這一系列故事的描述,向讀者塑造了一個有勇有謀的愛國者形象。
文章的敘事過程跌宕起伏,晏嬰與楚懷王鬥智斗勇,最終取得了談判的機會。這是先秦文學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人物形象,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形象,雖然晏嬰本人的真實歷史形象在文章中不能全方位的概括,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在這個故事中向我們所塑造的晏嬰的形象,而塑造這個形象的方法,更多的是通過語言對話,通過故事情節的設置,逐步地向人們塑造出一個更加全面更加生動的人物形象。這是先秦文學的塑造人物形象過程中比較常用的一些手法。
與此同時,這個時期的文學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不僅僅會塑造一些真實的歷史人物,還會有一些神話歷史人物,比如屈原的《洛水賦》在這首詩中,它通過利用環境的描寫,來為讀者塑造了一個翩翩女神的形象,而通過對於這個女神形象的塑造,來表達自己對於生活的嚮往,闡述自己的政治理想,這也是先秦文學作品中表現人物形象的一個重要的寫作手法所在。歷史是處於一個不斷發展的階段的,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加強對於人們的思想文化的控制,焚書坑儒讓中國損失了大量的優秀文學作品,因此這個時期的文學作品中所塑造的一些人物形象,多的是一些神鬼為主的,通過對於這些神鬼的肖像以及能力的描述來塑造其文學形象。
比如在《惡鬼傳》中,就有很多對於惡鬼外表的描述,或青面獠牙、或三頭六臂,塑造了一些十分恐怖的文學形象,這對於後世志異類小說的創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鋪墊。可以說後世的一些志異類小說更多的是以先秦文學作品作為主要的素材進行創作的。雖然這個時期也塑造了一些十分經典的文學形象,可是由於封建統治皇權的加強,人們的言論和思想自由受到了嚴重的控制,在這樣的條件下,沒有一個很好的社會政治環境來保證人們的文學創作,這個時期中國的文學創作進入了一個相對蕭條的階段。
隨後陳勝吳廣起義,聯合各地的奴隸開始希望推翻暴秦的統治,這個時期的文學作品更多的是以描繪戰爭為主,在文學作品的創作中,會更加重視對於人物形象神話塑造。比如對於陳勝吳廣形象的塑造,在很多文學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在諸多文學作品中所描繪的陳勝吳廣的形象,更多的是以天神的形象存在的,他們能夠撒豆成兵,能夠利用黃符來呼風喚雨。再比如,很多文學作品中,對於項羽劉邦的形象塑造也是相對比較獵奇,文學作品中曾經記載過劉邦斬白蛇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相較於其它方面,文章更加重視對於劉邦形象的塑造,給讀者塑造了一個智勇雙全,性格剛毅的少年形象,雖然這些故事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但是在
後世的文學作品,甚至在現代的一些影視作品當中,都會加入一些這樣的橋段,通過這種方式來使得所塑造的藝術形象更加豐滿。自秦漢以後,文學作品的創作進入了一個相對繁榮的時期,尤其是在南北朝之後,此時的社會相對穩定,人們有更多的精力能夠從事的文學作品的創作過程當中。在宋代,人們的生活相對比較富裕,社會文化比較繁榮,統治也相對安定,由此就涌現了大量的文學作品。
這些文學作品在內容上不再以一些古之聖賢作為主要的形象來進行塑造,而更多的開始結合人們的生活狀態來進行文學作品的創作,而這個時期的文學作品主要是以詞為主,涌現了大量的詞人。詞雖然比較短小精悍,但是和故事小說一樣,也離不開對於人物的塑造。比如著名的詞人李清照就十分擅長對於女子形象的塑造。
在《點絳唇•寂寞深閨》中“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寥寥數語,就可以讓讀者腦中出現這樣一個女子,她一個人百無聊賴地坐在閨中,到處走走看看,所有的樓台都已經被依靠過了,卻沒有情緒再出去走走,也不知道那個人應該在何處?卻只望見連天的衰草和歸來時的路。
這就給讀者塑造了一個十分寂寞的女子形象,在家中苦苦思盼愛人的歸來,即使望遍了所有的高樓也只看到了連天的水草,也看不到愛人的蹤跡。這種表現手法,在宋代的'詞曲中經常看到,宋代的詞人更加願意使用一些象徵性的手法來表現人物形象,比如他們經常會使用梧桐葉來表示寂寞聊賴,用西窗來表達夫妻和愛的生活。這是宋代詞曲中最典型的用來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這個時期人們開始更加重視自己的生活,開始更加願意將創作結合到日常的生活當中去,而不願意去在去創作一些不存在的人物。
隨後到了元朝,戲曲開始繁榮,戲曲也是源於生活的,在這個時期涌現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比如《孔雀東南飛》、《長恨歌》等等,這些作品開始更加貼近到人們的生活當中,更加表現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其中也塑造了一些十分經典的人物形象,比如《西廂記》裡面的紅娘、張生等等,都是比較典型的文學形象。通過對這些文學形象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元曲中文學形象的塑造更多的是源於人們的生活,因為社會的階級性導致了人們生活方式的差異,而生活方式的差異和不同,也就導致了人們在創作文學作品的時候會更加結合社會的階級矛盾來進行創作,通過對於形象的描寫來表達作者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明清時期,中國的小說創作開始繁榮,如果說之前的文學作品更多的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明清時期的小說更多的是為了貼近人們的生活,滿足人們的娛樂需求的,因此時期的小說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與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貼近的,我國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就是在這個時期創作出來的,這些小說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技藝更加高超了,這四部小說在人物形象塑造的技法上已經能夠很好地結合前人的創作技法,無論是在故事的設置方面,還是在象徵性的表述方面都有著很高超的技巧,這些技巧就使得小說中塑造了一個個令人難忘的經典形象。比如《西遊記》中,我們可以看到憨厚老實的沙僧,看到好吃懶做的八戒,看到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這一個個經典的形象讓我們至今難以忘懷。
在文章中作者對於這些形象的塑造更多的是通過使用語言描寫的方式來塑造這些形象的,另外還更加重視對於這些形象外表的刻畫,這樣一來就能夠讓讀者想像出這些人物的具體形象,這對於現代文學作品的創作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再比如在《三國演義》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為我們展現出的一副宏大的歷史藍圖,在這本書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畫都十分的有意思,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比如機關算盡的司馬懿、威武忠勇的關羽、溫良寬厚的劉備這些都是讓人難以忘懷的經典形象,而在《三國演義》中這些經典形象的塑造,是由歷史事件逐步推動來塑造這些人物形象的,這些人物形象都刻畫的十分飽滿,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典型的性格特點。
縱觀中國古代文學的創作,我們可以看出,在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其塑造的一些經典的人物形象,這些經典的人物形象,或足智多謀、或武藝高強、或溫文爾雅、或古靈精怪。在不同時期文學作品所塑造的實際形象都存在著差異和不同,這些差異不僅僅體現在對於這些形象的塑造技法上,更多的也體現在這些人物形象獨特的個性上,我們在驚嘆古代先賢的文學創作水平之餘,也需要能夠從這些優秀的文學作品中吸取更多的氧分,為中國現代文學作品的創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鑒。
3結語
通過對於我國古代不同時期文學作品的創作我們可以發現,古代文學由於其時代背景都不同,其創作的內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也導致了古代文學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存在著差異和不同,這些差異也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學寶庫,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對於古代文學中人物塑造的技法和人物形象的研究來更好地去創作適合現代讀者審美觀點的優秀文學作品。
參考文獻
[1]顧玉明.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篇[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2-34.
[2]張少康.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2-18.
[3]蔡正楚.中國古代文學通論[M]湖南:嶽麓出版社1999:24-31.
;⑦ 中國古典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
塑造人物的方法不外乎三種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和語言描寫。17K有很多經典小說,你看過之後,仔細體會作者的人物塑造方法!
⑧ 論明代小說對人物塑造藝術的探討
明代小說的人物形象
從深層意義上說,文學史實際上是人的靈魂的歷史。在此一角度上觀察明代後期的通俗小說,我們似可清晰地把握到其中市民意識的崛起與人物形象的蛻變,這一從內在到外表的不斷深化的流動軌跡。
這里所謂的市民意識是指市民的道德歸依,人格理想,以及他的人生觀,價值判斷和審美理想;而人物形象蛻變,則是說傳統通俗小說中一貫的理想性格和模式化的人物形象,至此有了突出的改變。
就社會歷史發展的方面言,明代後期通俗小說中市民意識的崛起與人物形象的蛻變,是為其時都市商業經濟繁榮所決定的。古代中國,從唐朝開始,城市經濟就相當發達,到了宋代,一些大的城市已經相當繁榮。從柳永的一首《望海潮》之描繪里頗可見其時城市面貌之一斑:「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到了明朝,尤其是明代後期資本主義開始萌芽,封建社會的生產方式、人們的生活方式均發生了結構上的革命。於是以新興商人為主體的城市市民作為一個較為龐大、相對獨立的社會階層便出現了。他們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識、行為特點和人生思想、價值判斷以及感**彩已然明確地標識出他們的獨立和與既往其它社會階層的不同。在此種時代的和社會的特定情況影響下,作為人的生活和情緒之的藝術載體——小說,便很自然地展現了這種思想意識領域的巨變,而其展現又恰好是通過其時的小說,尤其是通俗小說的人物形象來實現的。於是有明代後期通俗小說中市民意識的崛起和人物形象的蛻變。就小說發展史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歷史性的拓展和更新。
中國古代小說在唐朝之前雖然在人物形象方面有一定的變化,但它基本上是在封建農業生產方式及其所決定的精神生活方式的影響下實現和產生的,當然其中也有文學本身方面暨小說觀念和美學思潮的演進,但後一因素的作用並不顯著,到了宋明之際,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市民階層崛起,這些社會因素卻比較深刻和直接地作用於小說的創作。從而引起了小說的大變化,這些變化有的是創作主體的變化。即小說家由唐以前的文人才士群體,變為以俚儒野老為主體,而在通俗小說之創作方面更是如此。這一點,明人胡應麟曾有論及。他說:「小說,唐人以前,記述多虛,而藻繪可觀。宋人以後,論次多實,而艷彩殊乏。蓋唐以前出文人才士之手,而宋以後率俚儒野老之談故也。」(《少室山房筆叢》)馮夢龍也言:「食桃者不費杏,稀谷毳錦,唯時所適。……大抵唐人選言,入於文心;宋人通俗,諧於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試令說話人當場描寫,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決斗,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貞,薄者敦,頑鈍者汗下。雖小涌《考經》《論語》,其惑人未必如是之捷目深也。噫,不通俗而能之乎?」《古今小說敘》;有的是作家審美取向上的變化。如凌濛初就說:「多采閭巷新事……語多俚近,意存勸諷」,進而指出「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為奇,而不知耳目之內,日用起居,其為鷸詭幻怪,非可以常理測者固多也。」(《初刻拍案驚奇序》)笑花主人也說,以「三言」為代表的擬話本小說「極摹人情世態之歧,備極悲歡離合之致」,「故夫天下之真奇,在未有不出於庸常者也。」(《古今奇觀》序)。有的則是從創作題材上的變化。「其事為家人父子日用飲食往來酬酢之細故,是以謂之小;其辭為一方一隅男女瑣碎之閑談,是以謂之小說。然則,最淺易、最明白者,乃小說正家也。「(清·羅浮居士語)
從上面的一些闡述可見,明代前後,通俗小說中從各個方面均開始向市民社會進入。
隨著這些審美趣味上的、語言形式上的、作家取材上的變化,「通俗「這個直接指向市民階層的小說理論主張也在明代後期被響亮地提出。通俗小說本是從民間藝人的說話發展而來,明代後期的擬話本則很好地繼承起「說話」的傳統。除將審美聚焦於市民階層外,在語言和形式上又強調作品本身的通俗性。所謂「話須通俗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
明代後期通俗小說的這些變化,反映在人物形上便造成了通俗小說中的市民意識的凸現和人物形象的蛻變。
二
明代後期言情小說所凸現出的市民意識,其內容較為復雜,它首先,也是主要地表現在其時通俗小說中的婚愛觀念上。
愛情歷來是人的心理世界中最富於情感力量,最能體現道德倫理規范與人性人情內在沖突的領域之一,這一點在婦女那裡有更突出的體現。中國長期封建社會的綱常名教施加於女性的鉗制特別嚴酷。婦女不僅在經濟社會生活中,而且在愛情婚姻上相對於男子總是處於依附的地位。就人生的價值取向而言,男子所追求的,有富貴仕途、建功立業;而婦女則幾乎被剝奪了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方面的願望和追求。她們的人生價值的寄託和實現,大多是靠婚姻及家庭,具體地說就是家長和丈夫的態度,這種極為偶然的機遇上。因之,作為封建社會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就是女性在心靈上形成對愛情的專注、執著而又惘然無助的悲劇感。這種集體無意識的心理積淀,在封建經濟和生活方式的發展進程中逐漸凝固、加強,從而演出了許多善良的心靈、美的精神被毀滅的悲劇。
這種情況的轉變,期待著新的社會變動的契機。在愛情和婚姻領域中,解放的標志便是婦女從「物」的依附上升到人的獨立,把被侮辱和被損害的非人關系轉變為情人人格相互對等和尊重的「人的關系」。這種解放,當然不是某些人的善良願望所促成的;它首先是社會結構變遷,思想觀念更新的結果。用這樣的觀點去考察話本、擬話本小說的人物,可以明晰地感受到市民階層的意識中已經開始顯現出解放的訊息,從而沖擊著兩性關系的封建扭曲。對
《賣油郎獨占花魁》、《玉堂春落難逢夫》的描寫是對這種市民意識出現的很好說明。作為一夫一妻制補充的賣淫現象,在中國封建社會一直延續不斷。它以婦女的人格失落為沉重代價,賦予統治階級於合法的婚姻之外隨時發泄淫慾的特權。《全唐詩》所錄的妓女徐月榮《敘懷》雲:「為失三從泣淚頻,此身何用處人倫?雖然日逐人生寄,長羨荊釵與布裙。」很可說明這種制度給婦女的迫害;明王世貞《藝苑厄言》也記載了一首婦女詩,雲:「一片寒微骨,翻成面面心。自從遭污貞,拋擲到如今。」唐傳奇《霍小玉傳》等,更深入地揭示了婦女此一方面的心靈傷痕,以及他們為爭取人的尊嚴所作的艱難斗爭。藝術家的良心總是傾向於人間的不平與弱者的不幸。但封建壓迫和禮教束縛卻鑄定了這種斗爭的悲劇性。直到都市市民闖進了文學殿堂,才在這黑暗的地獄里閃起新的亮色。點燃解放的思想火花。這正如一個哲人所言:「封建的中世紀內部孕育了這樣一個階級,這個階級在它進一步的發展中,註定成為現代平等要求的代表者。」
上述兩篇小說中的「獨占」、「落難」,既是概括性的點題之筆,又提示了各篇情節開展和藝術結構所確定審美內涵。
《賣油郎獨占花魁》設置了一組矛盾,三種力量。矛盾的兩端,一端是沿街叫賣的小販,另一端是臨安城享有「天大的名聲」的「花魁娘子」。前者本與豪門權貴所溷跡其中的風月場無緣,後者雖誤落風塵,心懷從良,但也從未想到會與一個賣油郎結合。介入這組矛盾的第三種力量是「慕其容貌,都備著厚禮求見」的權門子弟。「獨占」,以鮮明的競爭色彩,突現這場妓院情感角逐的最終勝利者竟是賣油郎秦重。無論是地位,還是財富,按封建社會品評人物的標准,秦重都明顯處於劣勢。那麼,他究竟憑借什麼力量來走完這方面的遙遠距離,使得這懸殊的天平傾向於自己一方的呢?小說把握了歷史和生活的邏輯,在日常生活的真實描寫中,以形象的說服力,逐步地導向了這個喜劇的結局。
秦重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與花魁相逢,為她的「容顏嬌麗,體態輕盈」所傾倒。盡管封建禮教把合乎人的自然天性的**心理壓抑在地位卑微者深層的潛意識里,但一旦出現了異性的吸引,它仍然要頑強地表現出來。而且它的力度可以強烈到驅使人從非現實的條件中去竭力創造實現與傾心愛慕的對象親近的機緣。為此秦重慘淡經營,苦行僧地趲積,一年有餘,才湊足這可以與花魁娘子相見的見面錢――十幾兩銀子。自尊心又使他做了另外一些彈精竭慮的准備,比如換上體面的衣服等。這些准備顯示出賣油郎簡直是懷著朝聖者的虔誠心理去仰慕、高攀花魁的青睞的。宿院之夜,花魁故意「一連吃上十來杯」,以十分輕慢的態度冷落他,而秦重卻依然懷著愛美重美的純凈心地去對待這一切她,顯然這已超出了一般意義的「憐香惜玉」和封建式的「坐懷不亂」。小說作者通過秦重徹夜不眠體貼入微地照顧了花魁的「病酒」這個獨特的情節,從而將市民階層的愛情意識作了生動的表現。特別是對卑賤者的精神情操高尚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表達了市民婚愛方面的審美意識。
花魁形象的塑造,亦包含著比較復雜的生活意識和新的審美觀念。作家先把她放在居高臨下的態勢里對待秦重。這種態勢是由於她「來往的都是大頭兒」的環境決定的,但在燈紅酒綠,低醉金迷的生活中,她並沒有沉論。她**後「哭了一日,茶飯不沾」,這既有貞操觀念的影響,更有尊嚴和愛情受到了褻讀的痛徹。侮辱徹底毀滅了她本來就感到屈辱和難堪的人生。只是在劉四媽開導她委曲求全,徐圖從良之計,她才勉強隨波逐流苟活下來。花魁的性格:一方面保持了「出污泥而不染」的心靈潔凈;另方面也表現出了她久入鮑魚之肆而不覺其臭的環境污染。後一點使她「從良」的視野局限於劉四媽為她圈定的范圍里。只有當吳八公子施於她強暴與蹂躪時,她才真正徹悟,意識到風塵女子即使如自己是「才貌兩全」,名噪京都的名妓,也只是貴客逢場作戲的玩偶。因此,她終於決心與秦重「布衣蔬食,舉案齊眉」。在封建文化與市民文化的比較鑒別中,她看到了情感的真、道德的善,人性的美,存在於她所出生卻陌生的市民的世界。作者將秦重境界以及它對花魁的感動和花魁的覺悟,作為市民精神美好的一面,作為凈化與拯救掙扎於沉淪之中的靈魂的聖水,使得這篇作品在倫理與審美方面,突破了封建中世紀的禁錮,萌發了歷史進步意義的審美的嫩芽。
《玉堂春落難逢夫》則從另一角度,即男子對於愛情的看重和珍惜,助長了這一嫩芽。
三
市民階層的人生價值觀和道德審美判斷。是明代後期通俗小說所表現的市民意識之又一方面。這首先在《施潤澤灘闕遇友》所塑造的手工業者施復的過程中,有突出的表現。該篇是中國古典小說於長期徘徊於封建社會的灰暗程途中閃現出新的曙色。千百年「重本抑末」的傳統思想,在商品經濟的沖擊下,悄悄地改變著它的走向。另一方面,歷史的慣性力量,仍然把人們的情緒凝結於安土重遷的心理建構之中。這正如《楊八老越國逢奇》所寫到的那樣:「人生最苦為行商,拋妻棄子離家鄉。男兒遠游雖得意,不如骨肉長相聚」這反映了人們對社會變動的不適應。然而,文明的演進,又引導一些人把眼光投向新的天地。施復便是其中的一個,此外《初刻拍案驚奇》中《烏將定一飯必酬》的頭回所寫的蘇州王生也大率如此。王生出生於經商世家,幾次出外販貨均遭搶劫,他心灰意冷,無意再遠出了,而他的嬸母卻一再勸他「不可因此兩番,墮了家傳世業」。這種「重商」風氣的興起,與人生價值取向的轉變逐漸匯合。就使得傳統的人生價值觀念發生了動搖,所以雖然「唯有讀書高」還被奉為正統地圭臬,但同時也有一些人認為「經商亦產善業,不是賤流。」而且徽州風俗,甚至「以商賈為第一等生業,科第反在次著。」
作家正是從這歷史的變革中,實現了審美意識和人生價值觀的更新。在這種新的思想意識光照下,人物的行為、心理、道德,以及圍繞著他們的生活環境,都融進了新質。施復的家鄉盛譯鎮,商業熙攘繁榮,與此相諧,小說主人公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也反映著那個時代社會生活和社會心理的變遷。施復偶拾幾兩銀子,他欣喜異常,且圍繞著財富追求對這幾兩銀子作商業上的精打細算。它觸及了商品和貨幣對個體勞動者的心理沖擊所激發的擴大生產。發展家業的強烈驅動力。然而施復畢竟不是一個不勞而獲的剝削者。在長期勞動生涯實踐中所形成的道德准則,不允許他損害如同他一樣處境的辛苦善良的人們。這一方面顯示了施復對富人的冷漠甚至敵視,另一方面他深摯的同情又傾向於「苦持過日」的同一階層的兄弟。在他的想像里,出現了他們一目斷絕了這「養命之根」可能釀成的種種慘象,這種沉重的內疚和自我遣責的折磨,他是不堪承受的。他寧願舍棄進一步「營運發跡」的機遇,以求得良心的平靜。基於人類同情心,特別是對下層不幸人們的關注,使施復的精神臻於道德的善和人性的美的境界。這種善和美,並不帶有驚心動魄的英雄壯舉,而是展示一個平凡而真實的人生情景,發掘一個市民的質朴的心理感受,是市民階層理想道德的標本。作品還通過比較鑒別式的議論:「衣冠君子中,多有見利忘義的,不竟愚夫愚婦到有這等見識。」表現出市民道德的歸依和小說文學中嶄露頭角的市民階層審美意蘊的光彩
四
與上一點的表現有所關聯的是,平中求奇之審美趣味作為民意識的又一表現,在當時也有突出的表露。時至明代後期,隨著社會經濟和思潮的變化,作為小說創作作者的小說家和接受小說的市民群眾,都對平凡日常生活中的奇特表現出濃郁的興趣,平中之奇作為一種欣賞趣味在當時已成為一種傾向。如睡鄉居士就說:
今小說之行世者無濾百種,然而失真之病,起於好奇。知奇之為奇,而不知無奇之所以為奇。舍目前可紀之事,而馳於不論不議不鄉,如畫家之不圖犬馬而圖鬼魅者,曰:「吾以駭聽而止耳。」夫劉越石清吹笳,尚能使群胡流涕,解圍而去。今舉物態人情,恣其點染,而不能使人慾歌欲泣於其間。此非奇與非奇,因不待智者而後知之也(《二刻拍案驚奇序》)
這種平中求奇的審美趣味,不惟使一些作家自覺地在小說創作中落實,如凌氵蒙初就在此一審美趣味之作用下,「因取古今來雜碎事可新聽睹、佐談諧者,演而暢之,得若干卷……凡目前怪怪奇奇,當亦無所不有。」(《拍案驚奇序》)同時還作為一種鑒賞標准為部分小說批評家所提倡。姑蘇笑花主人在其《今古奇觀序》中即說:
吾安知閭閻之務不通於廊廟,稗秕之語不符於正史?若作吞刀吐火、冬雷夏冰例觀,是引人雲霧,全無是處,吾以望之善讀小說者。
小說家的這一審美趣味在其時夫妻離合小說中亦有所體現,如《石點頭》卷十入話所雲:
還有一說,或者(夫妻)分離之後,思斷義絕,再無完聚日子,倒也是個平常之事,不足為奇。惟有姻緣未斷,後來還依舊成雙的,可不是個新聞?
凌氵蒙初在改編《芙蓉屏記》時更說:
這美中不足處,那王夫人雖是所遭不幸,卻與人為妾,已失了身,又不曾查得奸人跟腳出,報得冤讎,又重會了夫妻,這個話本好聽。(《拍案驚奇》卷二十七入話)
這個頗有在平中求奇上競長爭高的意味了。
五
如上所述,明代後期市民階層的獨立,及其意識的崛起,有些是通過通俗小說來表現的,而該類小說在表現這一內容時,又主要是通過其中的人物形象來完成。因此,與前一時期相比,明代後期通俗小說一個極顯著的不同,便是其中人物形象的蛻變,即是由此前的以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江湖好漢,為主體,嬗變為以平民百姓中的工商士農和曠男怨女,烈婦節夫為主體。
⑨ 中國十大古典小說人物綽號及主要性格。
1、 宋江:
綽號:及時雨
性格特點:為人仗義、善於用人,但總想招安。他謙虛謹慎,疏財仗義,任人唯才,具有高超的組織管理才能和軍事指揮才能,但忠義是他的本色,報君是他的信念,他將招安視為起義軍最完滿的歸宿,最終落得個毒酒賜死的下場。
主要事跡:私放晁蓋、怒殺閻婆惜、潯陽樓吟反詩,神聚蓼(liǎo)兒窪
私放晁蓋:智取生辰綱之後,事情敗露,敗露以後,首先宋江知道了。他明明知道晁蓋竊了辰綱以後,犯了彌天大罪,因為晁蓋是他的心腹兄弟,雖然法度上不可能饒恕,但是他還是放走晁蓋。
2、 李逵:
綽號:黑旋風
性格特點: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頭腦簡單、直爽率真。他疾惡如仇,又莽撞急躁。他具有最堅決的革命性和最強烈的反抗性,天不怕,地不怕,堅決反對招安。戰場上沖鋒陷陣,捨生忘死。李逵的性格中滲透著「真」和「直」的天性,但他頭腦簡單,做事魯莽,此外還貪吃貪喝,耍潑耍賴,亂砍濫殺,破壞性很強。
主要事跡: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場。
真假李逵:李逵回鄉探母,路遇一賊剪徑。賊人自稱是黑旋風李逵,真李逵見其竟敢冒用自己的名號作惡,怒從心上起,一下擒住假李逵,正待行凶,假李逵苦苦求饒,口稱家中上有高堂,下有妻兒。李逵念此人雖然作惡,但亦是一孝子,於是放過賊人。其後,李逵路過一山野小店,入內吃飯之時,無意中得知此店乃適才的剪徑賊所開。李逵聽那賊人與妻子大侃自己騙過李逵,挽回一命之事,不由惡向膽邊生,操起兩把板斧,將那賊人並其妻子變作斧下亡魂。
3、 武松:
綽號:行者
性格特點:崇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不足:濫殺無辜)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武藝高強,機警有智謀,光明磊落,無所畏懼,極富傳奇魅力。但他好勇鬥狠,使性逞強,濫殺無辜,手段殘忍,思想狹隘,隨遇而安。
主要事跡:景陽岡打虎、 血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
景陽岡打虎: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過景陽岡。在岡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蹌著向岡上走去。興不多事,只見一棵樹上寫著:"近因景陽岡大蟲傷人,但有過岡克上,應結伙成隊過岡,請勿自誤。"武松認為,這是酒家寫來嚇人的,為的是讓過客住他的店,竟不理它,繼續往前走。 太陽快落山時,武松來到一破廟前,見廟門貼了一張官府告示,武松讀後,方知山上真有虎,待要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話,又繼續向前走。由於酒力發作,便找了一塊大青石,仰身躺下,剛要入睡,忽聽一陣狂風呼嘯,一隻斑斕猛虎朝武松撲了過來,武松急忙一閃身,躲在老虎背後。老虎一縱身,武松又躲了過去。老虎急了,大吼一聲,用尾巴向武松打來,武松又急忙跳開,並趁猛虎轉身的那一霎間,舉起哨棒,運足力氣,朝虎頭猛打下去。只聽"咔嚓"一聲,哨棒打在樹枝上。老虎獸性大發,又向武松撲過來,武松扔掉半截棒,順勢騎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頭上的皮,右手猛擊虎頭,沒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處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動彈。武松怕老虎裝死,舉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陣,見那老虎確實沒氣了,才住手。從此武松威名大震。
4、魯智深:
綽號:花和尚
性格特點: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勇而有謀、豁達明理。他思想單純,愛憎分明,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樂於助人。他疾惡如仇最具「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是《水滸傳》中頗受人們喜愛的人物。
主要事跡: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
拳打鎮關西:魯提轄聽了金翠父女的遭遇,非常生氣。第2天把金翠父女送走.然後就去找鎮關西算賬.一開始魯提轄慢慢叫他做臊子,打他弄的生氣讓他先動手.魯提轄見鄭屠一刀過來就朝鄭屠小腹一腳,鄭屠倒在地上.魯提轄沖過去往一拳比一拳厲害,先是打在眼睛,鄭屠直叫好,魯提轄又一拳打在鼻子上使鼻子外道一邊,鄭屠哭著求饒,魯提轄又一拳過去打在太陽穴上,鄭屠躺在地上,魯提轄看了鄭屠死了就借鄭屠假死的理由,然後就逃之夭夭。 倒拔垂楊柳魯智深與眾潑皮喝酒,吃到半酣,只聽門外大樹上的烏鴉喳喳叫個不停,吵得人心煩。潑皮們嫌不吉利,要搬梯子上樹去拆掉老鴉窩。魯智深跟著他們來到樹下,他打量了一下那棵綠柳樹,把衣服一脫,彎下腰去,兩手抱緊樹干,腰一挺,竟把那棵大樹連根拔了起來。
5、楊志:
綽號:青面獸
性格特點:精明能幹、粗暴蠻橫 主要事跡:楊志賣刀、智取生辰綱
楊志賣刀:王倫想要楊志在山,以牽制林沖,楊志不從,只得讓林沖坐了第四把交椅。楊志乃楊令公之孫,因丟了花綱石,想補殿帥職役,被高俅批倒趕了出來。纏盤用盡,便賣寶刀。遇到潑皮牛二,無理取鬧,楊志性起用刀殺了牛二,被監禁於死囚牢中。眾人見他為東京街除了牛二這害,多方周濟。又被送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軍。留守梁中書見楊大喜想通過演武試藝,抬舉楊志。
6、林沖:
綽號:豹子頭
性格特點:武藝高強、勇而有謀,但為人安分守己、循規蹈矩。他一生經歷的打擊、迫害、壓抑最多,他的性格也經歷了從委曲求全、隨遇而安、妥協忍讓到勇於反抗、反對投降的轉變,他是官逼民反的典型。 主要事跡:誤闖白虎堂、風雪山神廟、火燒草料場、雪夜上樑山
風雪山神廟:林沖因得罪高太尉而被陷害發配滄州.到了滄州後,林沖遇到了曾被自己解救過的李小二而得到細心照顧並准備安下心來過日子。但沒想到高太尉派陸虞候追蹤而至,與當地管事密謀陷害林沖。林沖從小二嘴中知道實情後怒火中燒,但後來見沒有動靜後,心裡也就懈怠了。之後他被調到草料場去看守草料,因天下雪,他外出買酒禦寒,回來發現住的草屋被風吹倒而被迫夜宿山神廟,沒想到追蹤而至的陸虞候,富安串通差撥火
6、吳用:
綽號:智多星
性格特點: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他是梁山泊義軍的軍師,足智多謀,講信重義。梁山事業轟轟烈烈,離不開他的謀略。
主要事跡:智取生辰綱、江州劫法場,三打祝家莊,攻打大名府。
智取生辰綱:楊志押送生辰綱過黃泥岡,挑夫們口渴時,挑著白酒的白勝出現了,挑夫們想買酒,但楊志怕中招,不讓-晁蓋、吳用等人假扮車夫也來到黃泥岡,晁蓋等人迷惑楊志等人,買了酒喝,楊志等人上當,在挑夫的多次要求下,終於喝下了帶葯的酒,晁蓋等人取走生辰綱。
7、小李廣花榮
性格特點:武藝非凡、尤其射箭、百步穿楊、愚忠宋江。
主要事跡:三打祝家莊。
三打祝家莊:宋江攻打祝家莊,首戰失利,乃約李應不助祝家莊。二次進兵,遇扈家莊阻攔,後林沖擒住扈三娘,扈庄求和,不助祝庄。宋江籌思破庄之計,適孫立攜眷友來投,隨計用里應外合,使孫立等假投庄教師欒廷玉,佯稱合御梁山;又差石秀出戰,故為孫立擒去,使祝庄不疑。樂和於庄內智鋤祝氏兄弟,結合庄民鍾離老人等內應,宋江外攻,大破祝家莊。
8、浪子燕青
主要事跡:擂台勝任源
性格特點:聰明機靈,努箭高明,識時務 。
擂台勝任源:燕青和李逵徵得宋江同意後,下山去打擂,結果燕青武藝高超,將比自己高大的任原打倒,李逵比較沖動,上前痛打任原,結果將其打死,兩人險些被官府捉住。
9、晁蓋
綽號:托塔天王
性格特點:仗義疏財,專愛結交天下好漢。虛懷若谷,耿直真誠;重情重義,剛正不阿。
主要事跡:攻打曾頭市。
攻打曾頭市:宋江先前攻打祝家莊得了戰功 晁蓋覺的不服氣。恰好曾頭市強搶了晁蓋的寶馬,晁蓋為了穩固自己地位,便要下山攻打,沒想到最終連命也搭進去了。晁蓋臨終說,誰給他報仇,便立誰為梁山之主,宋江便以為晁蓋報仇為名,攻打曾頭市。
10、活閻王阮小七
主要事跡:智取生辰綱。
性格特點:直爽、義氣、水上功夫了得 。
智取生辰綱:楊志押送生辰綱過黃泥岡,挑夫們口渴時,挑著白酒的白勝出現了,挑夫們想買酒,但楊志怕中招,不讓-晁蓋、吳用等人假扮車夫也來到黃泥岡,晁蓋等人迷惑楊志等人,買了酒喝,楊志等人上當,在挑夫的多次要求下,終於喝下了帶葯的酒,晁蓋等人取走生辰綱。
註:《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水滸傳》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
⑩ 鑒賞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抓住特徵
在描寫人物肖像的時候,作家一般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最能體現人物精神面貌、神情的突出特徵加以描繪。
如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嬰寧》中對嬰寧的描寫:
媼曰:「喚寧姑來。」婢應去。良久,聞戶外隱有笑聲。媼又喚曰:「嬰寧,汝姨兄在此。」戶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猶掩其口,笑不可遏。媼嗔目曰:「有客在,吒吒叱叱,是何景象!」女忍笑而立。生揖之,媼曰:「此王郎,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識,可笑人也。」問:「妹子年幾何矣?」媼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復笑,不可仰視。┅┅生無語,目注嬰寧,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語雲:「目灼灼賊腔未改。」女又大笑,顧婢曰:「視碧桃開未。」遽起,以袖掩口,細碎步而出。至門外,笑聲始縱。
在這段描寫中,作家對嬰寧的外貌沒有任何描述,寫嬰寧就抓住一點:笑態。「隱有笑聲」,「嗤嗤笑不已」,「笑不可遏」,「忍笑而立」,「復笑,不可仰視」,「女又大笑」,「笑聲始縱」,一路笑來,一路笑去,走到哪裡,笑到哪裡。這樣,一個天真、爽朗、笑態可掬,可愛迷人的妙齡女郎就活生生地站在了讀者的面前。「笑」是嬰寧最突出的特徵,作者只是在不斷點染她那天真爽朗的笑聲,再加上具有象徵意義的鮮花,烘染出主人公天真無邪、富於詩意的美好性格。
注意下意識動作
讀者在鑒賞人物的時候,也應注意作家對人物下意識動作的描寫,由於這種動作基本不受意識的支配,所以往往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很好地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紅樓夢》第三十六回「綉鴛鴦夢兆絳芸軒,識分定情悟梨香院」中,有一段薛寶釵綉鴛鴦的細節描寫:
(寶釵)說著,一面就瞧他手裡的針線。原來是個白綾紅里的兜肚,上面扎著鴛鴦戲蓮的花樣,紅蓮綠葉,五色鴛鴦。┅┅(襲人)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來。」說著,就走了。
寶釵只顧看著活計,便不留心,一蹲身,剛剛的也坐在襲人方才坐著的那個所在,因又見那個活計實在可愛,不由的拿起針來,就替他作。┅┅那黛玉卻來至窗外,隔著窗紗往裡一看,只見寶玉穿著銀紅紗衫子,隨便睡著在床上,寶釵在身旁做針線,旁邊放著蠅刷子。
黛玉見了這個景況,早已呆了┅┅
鴛鴦在中國人心目中是有著特殊含義的,寶釵看了襲人綉的鴛鴦不僅喜歡,還情不自禁、下意識地綉了起來。在幽靜的怡紅院,一個多情公子穿著銀紅紗衫子,隨便睡著在床上,一個情竇初開的妙齡女郎貼身坐在他的身邊,纖纖玉手拿著針線忘情地綉著戲蓮鴛鴦,這是一幅多麼富有浪漫情調的構圖啊!難怪黛玉看見,早已呆了。寶釵平時十分注意自己行為的規范性,別管真假,她給人留下的印象是非禮勿聽、非禮勿視,何時敢於如此的大膽?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但是讀者正是通過這一平時難以見到的動作,覺察到深藏在寶釵內心的綿綿情思。
鑒賞人物語言
人物語言是敘事性作品的靈魂,高明的作者往往在人物語言的描寫上花費較大的力氣,以人物語言代替自己的敘述語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物語言一般包括對話和獨白。鑒賞人物語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由語言看性格
語言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外化,通過人物不同的語言風格,我們可以看出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文化修養和品格性情。
《紅樓夢》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寫賈府飲酒行令賦詩:
鴛鴦道:「有了一副了。左邊是『長三』。」寶釵道:「雙雙燕子語梁間。」鴛鴦道:「右邊是三長。」寶釵道:「水荇牽風翠帶長。」鴛鴦道:「當中『三六』九點在。」寶釵道:「三山半落青天外。」鴛鴦道:「湊成『鐵鎖練孤舟』。」寶釵道:「處處風波處處愁。」說完飲畢。
┅┅
鴛鴦笑道:「左邊『大四』是個人。」劉姥姥聽了,想了半日,說道:「是個莊家人罷!」眾人鬨堂笑了。賈母笑道:「說得好,就是這么說。」劉姥姥也笑道:「我們莊家人不過是現成的本色兒,姑娘姐姐別笑。」鴛鴦道:「中間『三四』綠配紅。」劉姥姥道:「大火燒了毛毛蟲。」眾人笑道:「這是有的,還說你的本色。」鴛鴦笑道:「右邊『么』四,真好看。」劉姥姥道:「一個蘿卜一頭蒜。」眾人又笑了。鴛鴦笑道:「湊成便是『一枝花』。」劉姥姥兩手比著,也要笑,卻又掌住了,說道:「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眾人聽了,由不得大笑起來。
根據這兩段語言描寫,就能夠看出薛寶釵、劉姥姥兩人的修養和身份。通過薛寶釵的語言,我們可以看出她是一個知書達禮、文雅多情的富家才女。通過劉姥姥的語言,我們可以看出她是一個粗俗爽快的農家婦女。薛寶釵說不出劉姥姥的話,劉姥姥也說不出薛寶釵的話。所以老舍說:「要知道對話是人物性格的『聲音』,性格各殊,談吐亦異。」
(二)從語言矛盾看人物特點
作家常通過人物語言的前後矛盾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和處事行為,這是諷刺性作品經常採用的手法。閱讀此類作品讀者要細心體會人物語言的前後矛盾,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
如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對胡屠戶語言的描寫。
范進中舉前:
不覺到了六月間,這些同案的人約范進去鄉試。范進因沒有盤費,走去同丈人商議,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道:「不要失了你的時了!你自己只覺得中了一個相公,就『癩蝦蟆想吃起天鵝肉』來!我聽見人說,就是中相公時,也不是你的文章,還是宗師看見你老,不過意,舍與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爺來!這些中老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見城裡張府上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趁早收了這心,明年在我們行事里替你尋一個館,每年尋幾兩銀子,養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經!你向我借盤纏,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去丟在水裡,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一頓夾七夾八,罵的范進摸門不著。
范進中舉後:
胡屠戶道:「我那裡還殺豬!有我這賢婿,還怕後半世靠不著也怎的?我每常說,我的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裡頭那張府、周府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你們不知道,得罪你們說,我小老這一雙眼睛,卻是認得人的,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裡長到三十多歲,多少有錢的富戶要和我結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說罷,哈哈大笑,眾人都笑起來。
《金瓶梅》中的潘金蓮,既有狠毒、淫盪的一面,也有聰明、美貌的一面。鑒賞者既要看到她刁鑽、凶惡的一面,還要看到她伶俐善變,敢作敢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