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集作者 > 小說大量寫不是主人公的形象

小說大量寫不是主人公的形象

發布時間:2023-05-19 07:04:35

1. 寫小說的時候都要考慮哪些

【為什麼看小說和寫小說】

看小說和寫小說是為了精神上的滿足,就是現實世界中得不到的事物,在小說世界里得到。現實世界裡,很多女孩打著愛情的旗乎螞號,實際上是為了男孩的錢,所以小說世界裡,真正的愛情,就很吸引人。現實世界裡,很多朋友打著友情的旗號,實質是巴結利用,所以小說世界裡,朋友之間的真情和朋友之間的知心,就很吸引人。


【描寫】

(1)人物描寫

語言和動作、心理和狀態、樣貌和身份。

心理描寫:1.自己說:主角告訴別人自己的心理(設置一個能和主角談心的人),還有主角內心的自言自語。2.別人說:其他人物說出主角的心理(側面描寫)。3.作者說:作者描述主角的心理。4.不用說:讀者自己去體會主角的心理。

樣貌:相貌、表情、性別、年齡、體型、穿著、攜帶。

(2)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時間、地點、景物、氣候。

社會環境:社會背景、風土人情。

(3)小說的三要素:人物、環境、情節

人物:人物的樣貌和身份。

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情節:人物在環境中的語言和動作、心理和狀態。

(4)細膩生動的描寫

細膩生動使人物更具真實感,而且能增加小說字數。

增加細膩生動:

1.人物和環境的描寫都用上:語言、動作、心帆肢理、狀態、姿勢和空間位置、樣貌、身份、時間、地點、景物、氣候等。

2.修飾詞用上:名詞前多加形容詞(例如大小、形狀、顏色、材質、歸屬)來修飾名詞,動詞前多加副詞(例如程度、頻態頃世度、方式)來修飾動詞。

3.多感觀描寫:視覺、聽覺、嗅覺、冷熱體覺。

細膩的缺點:寫的太細膩,就顯得啰嗦,而且會有讀者認為不重要和想要跳過去的描述。


【抒情和融入】

人活一輩子,就為一「情」字。小說是用深愛和深情去寫的,小說的內容形式就是抒情,而寫作技巧只是輔助。

要寫自己深愛和深情的事物,否則發揮不了情感。海明威說:「只要別人不打擾你,隨你一個人去寫,你任何時候都能寫,或者你狠狠心就能做到。但最好的寫作註定來自你愛的時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人所說的話(例如我愛她)是直接抒情,而人所做的事(例如為愛付出,從而體現自己的情感)是間接抒情。用委婉、指代的方式說話,以及托物言志(用物的象徵意義來表現人的情感),也屬於間接抒情。

演員要求入戲,就是完全把自己當成戲中角色,而忘記現實世界的自己。作家和讀者也要有入戲,完全融入在小說世界裡,找到身臨其境的、真實般的體驗感。


【角色】

(1)按照重要性,角色分為主角和配角。

劇情分為主線劇情(主角的生活,也有配角在內)和支線劇情(配角的生活)。支線劇情用於輔助主線劇情。

(2)按照好壞,角色分為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

角色塑造:

1.合理的角色:人要有定性,不能前後判若兩人。不要把女孩塑造成男孩的性格,小孩不該說復雜的大人話。角色在特定處境下,應該有特定的情感反應。

2.清楚的角色:角色的情感、性格是清楚明確的,不要給人模糊的形象。

3.讓讀者認可的角色:表現一個角色可愛,不是光靠作者寫「他是一個可愛的人」,而是靠角色的言語和行為來體現他真的可愛,這樣才會被讀者認可。

人物只有在特定的情節中,才會展現出真正的魅力。所以要描寫人物,就需要安排能展現他的情節。例如諸葛亮草船借箭,這樣的情節,把諸葛亮的智慧凸顯出來。


【人稱】

第三人稱小說:作者作為局外人,描寫各個角色,「他怎麼怎麼樣」。

第一人稱小說:作者把自己想成主角,主角自述,「我怎麼怎麼樣」。

第一人稱小說的缺點:

(1)不適合拍成電影,劇本都是第三人稱的。第一人稱小說只能以主角的視角,寫主角自己看到和聽到的事情,限制比較大。

(2)主角自言自語的說「我怎麼怎麼樣」,聽著有點怪。


【敘述順序】

(1)順敘:從前往後敘述,這是最基本的形式。

(2)倒敘:

第一種:作者把故事的時間點切換到過去。

第二種:人物回憶過去。

(3)插敘:

第一種:插入支線劇情(配角的故事),用於輔助主線劇情。

第二種:插入角色的夢境或幻想。角色做夢時,實際生活並沒有向前發展,所以不是順敘。

(4)並敘:分敘同時發生的事,這種用法較少。


【劇情發展的推動力】

(1)主動:深愛和深情,滿足需求和慾望。

深愛和深情,滿足需求和慾望,就會自發主動的做事。只要有事可做,就有事可寫,這樣劇情就會向前發展。

(2)被動:解決問題和矛盾。

問題來了,不得不解決,這就有事可寫了。

故事發展是起伏的:平靜的生活過久了,問題就會出現。解決問題,重獲平靜的生活,過段時間新的問題又來了。小說中,陽光過後,必有風雨,風雨過後,必有陽光。

事物的發展是曲折前進的:雖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總方向是前進的。如果沒有曲折,而是直線過程,故事很快就結局了。曲折能讓路變長、變遠,也就是能增加文章的內容。

矛盾沖突:

1.哲學上講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矛盾也是推動劇情發展的動力,因為有矛盾,就要矛盾斗爭和化解矛盾,從而要做很多事,這就有東西可寫。

2.常見的矛盾沖突:情感沖突(例如愛情競爭)、利益沖突(利益斗爭)、觀念沖突(兩人想法不一致)、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慾望與阻礙的沖突、內心兩種不同想法的沖突。

3.維持矛盾(設置阻力來拖延矛盾):有些讀者看小說,替主角著急,希望矛盾趕快化解,可是有些矛盾化解了,小說也就結局了,所以要維持矛盾,使矛盾不要輕易化解。因此對於作者而言,既要構思怎樣化解矛盾,又要構思怎樣維持矛盾。

愛情雙方,一方主動,另一方就要被動。如果雙方都主動,愛情一下子就成功了,故事也一下子就結局了。不僅是被動(女主角),還要有情敵(男二號)和誘惑(女二號),從而使愛情成功變得困難重重。

4.平衡矛盾雙方:在競爭中,如果矛盾一方完全勝於另一方,就沒有競爭可言了。所以矛盾雙方要各有所長,用各自的優勢去競爭。例如男主角追求女主角,而女二號追求男主角。女二號雖然在愛情競爭上佔劣勢,但是女二號更積極的接觸男主角,並善於討好男主角,而且女二號實力強,在男主角危難時,能幫助到男主角,這樣女二號才有和女主角競爭的餘地。

矛盾雙方競爭,不一定是一對一,可以有自己的多人陣營。例如女二號討好男主角的妹妹,讓男主角的妹妹幫助撮合愛情。

矛盾雙方,一方增強,就意味著另一方減弱,所以矛盾雙方都會關注競爭對手的強弱變化。

5.不平衡的矛盾競爭:女主角愛男二號,男主角很被動,完全依賴男二號的放棄:女主角愛男二號,而男主角一直不知道。後來知道時,便心情沮喪和絕望。女二號則趁機追求男主角,這時是男主角對女主角愛情最動搖的時候。再後來,要發生一件事,讓男主角看到希望。例如女主角得知男二號愛的是其她女孩,男主角知道此事後,便看到了希望,於是冷漠女二號,而去追求女主角


【鋪墊和伏筆】

任何事件的產生,都需要原因和前提條件,設下原因或前提條件,就是為後面事件的產生做鋪墊。

寫小說要先產生好點子,然後再想這個好點子在劇情中發生,需要做哪些鋪墊(所需的原因和前提條件),然後去寫鋪墊。

巧合變因果,就要用鋪墊或伏筆:

小說中,巧合寫的太多,讀者感覺很假,如果用因果的形式(原因產生結果),就會顯得自然而然。鋪墊就是先製造原因,從而引發後面的結果,這樣結果就不用以巧合的形式出現了,從而把巧合變成了結果。

鋪墊示例:男主角路上碰見壞人,而一個武林高手正巧經過此處,幫助了男主角,這樣寫,讀者感覺怎麼這么巧。應該改為鋪墊的形式:男主角去看武林大會,武林高手也要去參加武林大會,這就是鋪墊(設置前因),那麼武林高手在路上碰到男主角,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前因產生的後果),而不是巧合。

伏筆示例:女主角小時候遇到樹下畫畫的男主角,於是男主角教女主角畫畫,從此女主角愛上了畫畫。兩人分開數年後,男主角和女主角在繪畫班相遇,看似巧合,又是曾經註定的。

鋪墊和伏筆用法相似,但稍有區別:鋪墊比較明顯(因果關系明顯),而且鋪墊與事件的間距較小(原因很快就會產生結果)。而伏筆比較隱蔽(因果關系不容易看出來,要仔細分析才能得知),而且伏筆(原因)與事件(結果)的間距較大。

《美麗人生》中,前面經歷有些事情,遇到有些人,都是為後面的劇情做准備,這就是伏筆。看前面劇情的時候,覺得只是單獨一件事,等到看後面的劇情,才知道前面的伏筆如果不寫,後面的劇情就無法發生。


【合理巧合】

能用鋪墊把巧合變為結果,是最好的,如果實在不好設置為因果關系,至少設置為合理巧合。

合理巧合雖然還是巧合,但是巧合程度低,讀者感覺這種巧合的發生,有一定的道理。

例如男主角在繪畫班認識了一個朋友,到這個朋友家做客,發現他的姐姐正是女主角。這就太巧合了,用合理巧合:之前,女主角和男主角在一起閑聊時,女主角說她有個弟弟,喜歡畫畫,男主角說自己也愛畫畫。那麼男主角在繪畫班認識女主角的弟弟,就合理了,女主角的弟弟叫男主角到家玩,也就合理了。

可見,要設置合理巧合,就要在巧合發生前,先說一些事實(女主角說弟弟喜歡畫畫),這些事實就降低了後面的巧合(男主角認識女主角的弟弟,並被弟弟帶到女主角家)。其實這些事實也是巧合,但讀者看不出來這是巧合。


【故事開始】

(1)吸引讀者看下去:

小說要有吸引人的故事簡介和精彩的故事開頭,否則讀者看了故事簡介或故事開頭,覺得沒意思,就不會繼續往下看了,那麼後面寫的再好都沒用。

故事開始,為了吸引住讀者:第一,亮點可以提前到開篇。第二,設置懸疑來吸引讀者的好奇心。第三,讓讀者有所期待,這是吸引讀者看下去的重要手段。例如人們看電視劇,到了睡覺時間,還是繼續看下去,因為想看到期待的事情實現。一個期待完成了,就要創造下一個期待,始終吸引住讀者。

(2)故事起點:

故事起點不一定是事件開端,也可以是事件中期,然後回憶從事件開端到事件中期的過程,之後再從事件中期寫到事件結束。

(3)初始介紹:

新人物登場、來到新環境,都需要說明一下。如果讀者不清楚情況,就會看得一頭霧水。由熟悉新人物或新環境的角色,以聊天對話的方式說明。角色對話不要刻意顯得是給讀者說明情況,那樣角色對話就顯得不自然了。


【支線劇情】

1.支線劇情都是輔助主線劇情的。

例如:除妖師(主角)上山除妖,但不知道妖在哪裡。設個支線劇情做鋪墊:兩個村民上山砍柴,一人被妖抓,一人逃下山。然後再回到主線劇情:除妖師遇到逃下山的村民,那個村民告訴除妖師妖怪在哪。這樣配角給主角提供信息,幫助了主角。

對主線劇情沒有作用的支線劇情,就沒有意義。支線劇情不是必要的,而且支線劇情不能寫的太多,否則喧賓奪主。

2.前奏:配角的經歷交代故事背景,既支線劇情作為故事前奏。

例如:配角進入客棧,被妖怪吃了,隨後除妖師(主角)進入客棧。這樣配角就先交代了故事背景(客棧的情況)。

3.引出:主線劇情可以引出支線劇情,支線劇情也可以引出主線劇情:從一個人物(配角)引出另一個人物(主角),從一個故事(支線劇情)引出另一個故事(主線劇情)。

例如:幾個配角去看錶演,路上談論主角表演水平高,配角們到了劇院,主角就登場了。隨後故事描述主角,不再提之前的配角了。

4.側面描寫:作者不直接描述主角,而是讓配角說主角怎樣。

例如:配角們聚在一起,談論對主角的看法,或主角的行為對他們生活的影響。


【多故事交織】

1.主線劇情與支線劇情穿插。主線劇情講主角的生活,支線劇情講配角的生活。

2.主角穿插到各個配角的生活中,使主線劇情和支線劇情融合。

3.同時存在多個故事,且這多個故事地位平等。開始交替變換,最後合二為一:開始看似講述兩批人的兩個無關故事,後來兩批人相識,並融合到一起,成為一個故事。

4.兩代人的故事:這兩代人不一定是長輩與子代,也可以是學哥與學弟。

5.故事裡的故事(戲中戲):故事中的男主角就是小說作家,這樣故事(主線劇情)里又有男主角寫的故事(支線劇情)。


【懸疑和反轉】

(1)設置懸疑,吸引讀者的好奇心:

1.從懸疑到真相:先設置懸疑,吸引讀者的好奇心,逐漸揭開謎團。

2.從真相到懸疑:先說真相,然後回憶懸疑到真相的解謎過程。

3.半真相:先把真相說一半,留有懸疑,要想知道真相的另一半,就要繼續閱讀。或者先把最終結果說一半,而另外一半的最終結果,劇情的當前階段還無法確定下來,要等劇情發展到最後,才能確定下來。就是故事的起點設為事件發展的中期,既懸疑到真相解謎過程的中期,然後再回憶事件的起始到事件的中期,再從事件的中期寫到事件的結束。

(2)劇情反轉,給讀者驚奇:

編劇時,要讓讀者意想不到,作者就要先要迷惑和誤導讀者,讓讀者偏離真相,然後再說出真相,讓劇情大反轉。讀者這才知道,之前被作者迷惑,並刻意引導到錯誤的認知。作者也可以設置一個配角,說一些話,刻意迷惑主角,同時也就迷惑了讀者。

意料之外,但要在情理之中,不要荒誕。


【關聯】

角色聊天時,當前抒情:通過當前的事物,引發情感和抒情。關聯抒情:通過當前的事物,關聯到另一個事物,再由這個事物引發情感和抒情。

事生事:如果一個事情完了就完了,後面可能就沒啥寫了。所以寫一個事情時,又藉助此事,引發出其它事情,那就有新的事情接著寫,而且這樣會使文章關聯緊密。

和前面關聯:前面寫過的事物,後面又可以拿來用,或與之建立關聯,這樣使前後關系顯得緊密。

小說各部分雖然要緊密關聯,但是過度的關聯和巧合的關聯,讀者感覺假。例如:去公司面試的路上,救了個人,正巧是公司老闆的妻子,所以面試就通過了,這樣顯得很假。

考慮全面,牽一發而動全身:一處變化應造成多處反應。一個人生活情感和生活處境的變化,會影響到他的戀人和親朋好友,所以寫男主角生活情感和生活處境的變化,就要寫其他人對此事的反應,這也體現別人對主角的關心。例如:女主角和女二號都很關心男主角,男主角出事了,只寫女主角的反應,而忘寫女二號的反應,給讀者感覺女二號對男主角漠不關心。男主角出事了,把每個人對此的反應都寫了,就叫「牽一發而動全身」。

2. 怎樣寫好多人小說,從何入手

通過主角與各色人物之間發生的事情來突出各色人物的性格。
注意每一章節不應該單純地描寫主角,在主線之間應該再多穿插一些生活瑣事,這樣有利於強化人物形象。
注意小說不是作文,一定要有寫作背景才可以,可以再寫小說前附上一段聲明,關於寫作的目的以及其他。

3. 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與矛盾沖突

最近在思考怎麼寫古風類小說,拿了本《三國演義》思考觀摩。以下是對人物形象、矛盾沖突、故事結構的一些感悟。

寫小說的話,至少得明白幾個基本點, 人物形象,矛盾沖突,故事結構 。簡而言之就是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在某一故事背景下發生的大大小小沖突。

這種人物間發生的矛盾沖突,是觀眾聚精會神觀看的興趣所在。人物形象越生動特色,不同人物之間的沖突與碰撞就越有意思,並且引人遐想。再加上反應條件----事件的安排,這樣矛盾沖突便不只是瞬時的摩擦碰撞,而是有了一個長期並且完整的過程。

不同的人物形象在大大小小事件沖突中所處的位置以及下一步的行為,接著如何去處理自己的處境,實現相應慾望。 這樣就不斷地推動著情節的發展,也構成了故事的主祥蠢要看點。

人物形象是小說的靈魂,而事件中人物的矛盾沖突(情節)是使這個靈魂更加鮮活的關鍵,而矛盾沖突又蘊含在故事的「起承轉合」結構中。就這樣一層層地豐滿著人物形象。

一本小說看完,過了一段時間,也許最先浮現的是小說主人公的鮮活形象,然後是記憶深刻的某些情節以及故事發展的大概脈絡。人物形象、情節和故事背景在腦海中相互融合發展,便形成了大腦對這本小說的主要印象。

「起承轉合」既是故事發展順序和故事的結構,也是創作故事常用的寫作手法,矛盾沖突(情節)就蘊含其中。「起」是故事如何開頭,「承」是接下去如何發展,「轉」是故事的轉折、發展高潮,「合」是結合前三部分,如何來結局。

在「起」、「承」、「轉」、「合」中,每個人物形象都有各自的成長目的與性格,各自的慾望目標。處於不同陣營的雙方,逐漸因相同目標資源發生沖突,這就導致矛盾沖突的必要發展,也是故事的轉折,發展的高潮(「轉」)。

另外, 每一個起承轉合的部分都可以細分下一層的起承轉合 。比如,在小說有開篇部分,發展部分,高潮部分,結尾部分。而根據主要人物在相應部分的發展程度,又可以分為下一層的起承轉合。就這樣一層連著一層,聯合著大大小小的事件,貫穿著整部小說的發展。

以《三國》故事結構為例:一層層的起承轉合,大大小小事件沖突,豐滿著人物形象,也推動著小說發展。

一、【 起 】曹操軍團的崛起與強盛——1-40回

第1回到第9回——董卓軍團的覆滅

起 ——故事開篇,曹操、袁紹、劉備、孫堅、呂布等重要人物登場。

(宦官當權——黃巾起義——劉關張從軍——漢靈帝死——少帝繼位——外戚何進與十常侍爭權——西涼刺史董卓趁機進兵京師,驅逐袁紹——滅丁原收呂布——曹操謀刺董卓——十八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董卓火燒洛陽——孫堅背約——盟軍瓦解——磬河之戰——孫堅戰死——王允巧用連環計——董卓之死——王允之死)

第10回到第19回——呂布軍團的覆滅

承 ——故事的發展。滅呂布,曹操軍事力量進一步壯大。

(曹操攻打徐州——陶謙三讓徐州——呂曹交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二虎競食【操命備殺呂布】——驅虎吞狼【劉備討伐袁術】——呂布院門射戟——劉呂相鬥——劉備投曹操——宛城之戰——曹劉聯合攻打呂布——徐州失守——白門樓縊死呂布)

第20回到第33回——袁術、袁紹軍團的覆滅

轉 ——故事高潮。曹操與袁紹的斗爭。

(許田打圍——曹操欺君之舉——漢獻帝不敢受辱——獻帝謀除曹操——董承受命——劉備參與預謀——為防謀害謹嘩陪——劉備後園種菜——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劉備大驚——借擊袁術——離開許都——袁術兵敗身死——劉備攻佔徐州——曹操攻打劉備——劉備求救——陳琳檄文——袁紹攻打曹操——董承吉平身死——曹操發兵攻打劉備——再次求助——劉備投袁紹——關公土山約三事——曹操厚待關羽——曹袁開戰——關公斬顏良文丑——劉備寫密信——關雲長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斬蔡陽關張釋疑——會古城主臣聚義——孫策繼位掌權——袁紹七十萬進攻許昌——官渡之戰——許攸進曹營——夜襲烏巢——袁紹八百單騎逃回冀州——倉亭再敗袁紹——劉備投荊州劉表——駐守新野——袁紹之死——曹操攻佔冀州——用郭嘉遺計平定遼東——統一北方)

第34回到第40回——劉蘆茄表軍團的覆滅

合 ——故事的發展,劉表病死後,劉備勢力逐漸崛起。

(劉備投奔劉表——受厚待助劉琦——劉表病——蔡氏因忌謀害——馬躍檀溪——水鏡先生薦卧龍——走馬薦卧龍——徐庶進曹營——三顧茅廬——火燒博望坡——劉表身死——火燒新野)

二、【 承 】 劉備軍團的崛起和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第 41 回 -74 回

第41回到第53回——劉備勢力的崛起

起、承 ——故事的下一步發展,劉備勢力,在曹操勢力壓迫下,繼續發展著。

(樊城之戰——劉玄德攜民過江——當陽之圍——趙雲長坂坡單騎救主——張飛當陽退敵——劉備欲聯吳抗曹——諸葛亮柴桑勸戰——舌戰群儒——魯肅力排眾議——孔明智激周瑜——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干中計——曹操誤殺蔡瑁張允——孔明草船借箭——黃蓋獻苦肉計——闞(kan,第四聲)澤密獻詐降書——龐統巧授連環計——曹操橫槊賦詩——七星壇諸葛祭風——火燒赤壁——諸葛亮智算華容道——關雲長義釋曹孟德——周瑜攻曹仁受傷——劉備占據荊州)

第54回到第72回——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轉、合 ——針對曹操壓迫,三分天下策略

(氣周瑜——魯肅討荊州不得——周瑜出美人計——損了夫人又折兵——二氣周瑜——「假途滅虢」謀荊州——孔明將計就計——大敗周瑜——三氣周瑜——周瑜病逝——龐統棄吳投劉——劉備進兵西川——龐統身死——諸葛亮起兵增援——囑托關羽東聯孫權、北拒曹操——張飛打開入川門戶——劉備佔領益州——劉備自立漢中王。)

三、【 轉 】 三國的征伐與斗爭,第 75 回 -104 回

第75回到第85回——三國勢力的斗爭與衰弱

起、承 ——衰弱的開始,三國主要人物逐漸隕落

(孫權索荊州——關羽拒絕——曹操聯合孫權攻打關羽——華佗刮骨療毒——關羽水淹七軍——攻取樊城——呂蒙白衣渡江——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關羽之死——華佗之死——曹操之死——曹丕稱帝——劉備稱帝——劉備征吳——張飛被害——黃忠中箭身亡——劉備攻猇(xiao,第一聲)亭——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白帝託孤——曹丕聯合南蠻、東吳孫權進攻蜀漢——孔明安居平五路)

第86回到第104回——諸葛亮南征北戰,孔明病逝

轉、合 ——孔明欲力挽狂瀾,鞠躬盡瘁而死

(吳蜀通好——七擒七獲孟獲——曹丕死曹睿立——諸葛亮用離間計——司馬懿削職回鄉——出祁山——智取三郡——曹睿啟用司馬懿——奪新城斬孟達——街亭失守——諸葛亮擺空城計——揮淚斬馬謖——上表自貶——二、三出祁山——智取陳倉——四齣祁山未有進展——孫權稱帝——諸葛亮六齣祁山——木牛流馬——火燒上方谷——雷炸火燒曹軍——司馬懿受辱——授兵書於姜維——五丈原禳(rang,第二聲)星——死諸葛嚇走生仲達)

四、【 合 】 司馬軍團崛起,三家歸晉——第 105 回到 120 回

(起承轉合:政權歸司馬氏——司馬昭被困鐵籠山——姜鄧鬥智——姜維避禍——二士爭功——三國歸晉)

4. 【深度談寫作】小說寫作技巧之人物設定篇

小說寫作技巧之配角篇 在小說中,是故事的主角「創造」出其他人物。因此,配角的設計,必須圍繞主角的目標來進行。

每一個角色,都有她存在的理由,並且每一個配角都應該承擔不同的作用。如果發現有兩個角色的作用是相同的,那麼就應該合並。

一般來說,圍繞主角展開的人物,大致可以分為這樣幾個大類:家人、夥伴、導師、對手、敵人。

家人起到的作用,是形成主角的性格。

一個人物的性格,一定是由她的家庭環境產生的。所以,根據主角的性格設定,我們就可以為她設置一些家人,來強化讀者對主角性格形成的印象。

然後是夥伴。

他們一般會幫助推動主角,向目標前進。同時,有許多女孩比較私人的話語,是只可能在朋友間交流的。所以在一般的設置中,夥伴所承擔的責任是推動和鼓勵(類似於紅娘)。

接著是導師。

這一類人物的生活原型是形形色色的老師。他們引導人物向某個方向進展,鼓勵人物前進,糾正他們的錯誤。老師的某種特質。所以形成了兩類的導師:

一類是丑角類,放大讀者心裡對老師的不良印象;

另一類則是朋友型,來滿足學生對理想老師的幻想。

對手

是指和主角存在競爭關系的人。一般只著力強化一個人。一般這種類型的人,會以一種近似反面的力量(打擊),來促使主角去追求目標。所以這一類型的人,一般都擁有遠強過主角的能力和氣場。給主角提供一個除了大目標以外,可以一直追趕的眼前的目標。

反面角色。

他們為主角的目標達成設置最強大的阻力。他們和主角間的沖突就構成了小說最強的戲劇沖突。當主角的目標是「愛情」的時候,他們必須竭盡所能,阻止兩人在一起;當主角的目標是「獲得某種成功」時,他們就要阻礙主角,不讓她繼續向前。

反面角色可以塑造成很單純的惡人形象,就是要讓讀者恨到一定要讀完全書看她的下場。屢試不爽的例子就是各種古裝劇里的皇後。

還有一類是日本漫畫非常擅長塑造的,擁有復雜內心沖突的反角。一般這類角色以男性居多,甚至在青春校園人物盡量簡化的情況下,會化身為男主角。

在每一種類型中,都可以設置不只一個的配角。那麼,這些配角怎麼設置才算合理呢?

首先,最基本的一點,是對待同一件事(尤其是小說的核心事件),不同的配角應該擁有不同的態度和立場。

比如說,我想為主角設置兩個家人,父親和母親。那麼,當父母面對我的重要決定時(比如參加比賽),給出的反映應該是不同的。這樣,小說就擁有更寬泛的展開空間。而相反,那麼,就必須去掉一個。只塑造父親(或者母親),其他人物一筆帶過即可。

對於夥伴,一般可以在主角的戀愛問題上體現不同的立場。一般,風格輕松的作品可以讓主角擁有2-3個夥伴;相反,對於比較壓抑的作品則不宜讓主角擁有過多夥伴,一般1個就可以,甚至如果作者能力夠強,可以不為主角設置朋友。

導師、對手都以設置一個為宜,不宜過多。

反面角色是可以較多地被設置的。但是單純的,「皇後」類型的反派,有一個就夠了。如果還有其他人,則可以作為「手下」,被打包出售。比較復雜化的反派可以有一個或多個。一旦要塑造多個,則必須為每個人都安排一段悲慘的往事(哥哥發飆殺了全家之類==b),為他成為反派編織不得已的苦衷。

其次,配角的性格應該是鮮明而有標志性的。

因為過於復雜的人物會喧賓奪主,搶主角的戲,這是不被允許的。要突出鮮明個性,可以為角色設置一些細節。這些細節一般需要在人物剛出場時就被提出,以加強讀者對人物的印象。

而對於喜劇人物,則可以有一些特別執迷不悟的點,比如不考試考到第一名就口吐白沫等,增強喜劇效果。

小說寫作技巧之人物設定篇

小說寫作技巧之人物篇 第一篇:人物

一切小說的基礎是什麼?

是人物,所有小說的核心都在於如何塑造有吸引力的人物,尤其是主人公,這是小說成敗的關鍵。

事實上,我們可以給小說下個定義,短篇小說:用散文的形式描寫一個人物力圖解決一個問題。長篇小說:用散文的形式描寫數個人物力圖解決數個問題,當然這其中的人物要有主有次,問題要有大有小。

在科幻小說和驚險小說中,人物多種多樣,可以是真正的人,也可以是機器人、仿生人、動物植物或來自外層空間的恐怖不知名的異形。不過大多的人物恐怕只能是人,偶爾有克隆人或是仿生人,也會有些幽靈和鬼魂。但是不管什麼作為主人公,他們的言行舉止必須像一個真正的人。

讀者閱讀小說,主要是為了消遣,他們不想聽說教。如果小說寫的是一部機器、一棵樹、一隻鳥,如果這些主角沒有人類的特性,那讀者很快就會感到厭倦,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在寫作的時候有意識地讓小說中的人物都面臨一個問題,比如說生存問題或是存在障礙的愛情,並讓主人公奮力去解決這個問題,讀者就會被吸引。

小說像任何一切娛樂形式一樣,要能吸引並保持觀眾的注意力,而且,小說又具有其他娛樂性是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小說可運用文字直接激發讀者的想像力,作者僅憑紙和筆,就可以帶領讀者去異鄉奇境進行旅行。

但小說也有其弱點。作家不可能面對讀者直接進行解釋或解決讀者的一切疑惑,作家必須要把他想說的一切統統寫下來,並希望讀者能聽到、看到、聞到、感覺到甚至嘗到作者在小說中所描述的一切東西。

因此,作為作者,你的工作是要使讀者生活在你的小說中。要使你的讀者忘記他他們是坐在電腦前或是躺在床上看文字,而是使他們相信他們正生活在你想像中的世界,生活在你用筆創造出的世界中,他正在急診室中搶救病人,他正絕望地站在海邊等待黎明,他正在爬一座冰雪紛飛的山,山的那邊是他的陷入險境的愛人。

總而言之,是要讀者生活在你的故事中。做到這一點最簡單的一個辦法是,提供一個他所嚮往成為的人物。

讓讀者想像,她自己就是一個主角,掙扎於情慾和對自由的嚮往中,被另一個緊緊束縛著。或是因為備受傷害看不見希望,正慢慢滑向死亡的黑暗的卻渴望被救贖。

作者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有兩件事必須記住。

首先,小說基本上寫主人公解決面臨的問題的文學樣式,主人公的選擇必須十分小心。人物應該有獨特的吸引力,並給一個難題讓他去解決,從而使讀者關心該人物以後的命運。小說中的主人公也稱之為觀點人物,故事是從他的視角講述的,換句話說,就是主人公必須有能力承擔這個故事。

選擇一個主人公,他有極大的能耐,卻又有明顯的弱點,然後然他去解決一個難題。

比如,作者可以設想一個主角,他睿智、冷靜、意志力極強,從以往的戰爭期間看是個卓越的軍事家,但他有時會陷入迷惑,堅硬的外殼下面是容易受到傷害的心,因為追求自由而參加國家的獨立戰爭,然後又因為自由被束縛而被迫選擇離開祖國。如果讓列文領導一支軍隊,管理國家,他會輕而易舉地完成,但是他所面臨的問題不是考驗他的優點,而是揭露他的短處,所以他遇到了另一個主角,一個無論容貌、力量都比他強、掠奪成性的人,他奪走了這個主角的自由,不僅如此,他所經歷的一切超越他忍耐的極限,這也是使他高傲的自尊受到極大的傷害。

另外,在描寫人物時,不要流露出主人公自己必勝的信念,如果主人公都確信難題能解決掉,那讀者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故事必須要有懸念,這個懸念應該維持到故事結束。換句話說,主人公對自己的命運是無法把握的,如同走在懸崖邊上,搖搖擺擺跌跌撞撞,狂風和暴雨隨時都可能把其摧毀。

在具有高度寫作技巧的小說中,主人公除非作出極大的犧牲,否則就不可能戰勝他所面臨的難題,也就是說,主人公必定有失才能有得,而讀者急切想要知道主人公將會失去什麼。

那種鎮定自若、無所不能的人物是小說中最要不得的,他們乏味、刻板、不可信、毫無意義。

優秀的作家如同優秀的建築設計師,每一篇小說應具有其獨特的創造性,這包括有特點的人物和適合故事的背景以及其中文中流露出的觀點。

觀察一下你每天周圍接觸的人物,你能見到多少一成不變的模式呢?進一步了解他們每個人,你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與其他人不同的個性、習慣、愛好、歡樂和恐懼,每個人都面臨自己各自不同的問題。他們有哪些強處和弱點,應著重描寫他們那些與眾不同的特點,在設想一下,哪一些問題最能暴露其弱點,然後再動筆開始寫。

關於描寫人物的第二個要點是,整個故事的敘述都應從主人公的觀點和感覺出發,即使小說使用第三人稱的敘述手法,寫在紙上的一切都應是主人公的親身經歷,這是對作者的一種限制。

主人公必須出現在每一個場景中,作者不能寫主人公所不知道的事情。但唯有如此,作者講的故事才有真實感,並直接向讀者敘述。主人公困惑,讀者也會感到困惑:主人公痛苦,讀者也會感到痛苦,主人公勝利了,讀者也會感到勝利的喜悅。換句話說,讀者生活在小說中,而不只是在讀電腦屏幕上的字或印在紙上的鉛字。

也可以用第一人稱來寫小說,在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故事中,「我」是主人公,給讀者以更大的帶入感,有利於在他們的腦中建立一個虛擬的世界,但是由於「我」的視角有限,敘述的時候有時會有極大不便,不過在設置懸念上比第三人稱要方便一些。當然,如果作者必須告訴讀者一些主人公所不知道的事情時,最好用第三人稱。

還有些人用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混合來寫,這種方法要取得較好的效果相對要難,很容易產生視角混亂,使讀者迷惑,但能克服單純以第三或以第一人稱描寫的缺點。

有一個辦法可以檢查主人公是否能感知現實世界,查看你所寫的小說的每一頁,看看主人公的五種感官是否都起了作用。如果在一頁中只有主人公的視覺和聽覺用上了,就重寫這一頁,最終達到的效果是,不僅要使故事的主人公不僅能看到和聽到,還要讓他嗅到、嘗到和接觸到,這種方法是故事的敘述效果生動活潑。

那麼,怎樣才能找到具有獨特個性的主人公呢?又怎樣讓它解決什麼問題呢?

綜上所述,作者所寫的主人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你自己和其他你所熟悉的人物相結合的產物。許多作家往往勸導初學者應寫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這確實是成功作者的經驗之談。沒有一個作者會寫自己從未親身經歷的東西,這實在是不可能的做到的。

事實真是如此嗎?看看我們周圍的小說,恐怕沒有那個是寫文者的自己的經歷,舉架空歷史小說,發生在不存在的朝代的不可能的事情。那麼,作者的親身經歷又是哪裡來的呢?

小說中的人物是作者所熟悉的,他們已經在作者的腦子里活了很久。在開始動手寫前和寫時,作者在自己的腦子中調集平時所存在腦海中的記憶,一點點設計出故事中人物中的形象,長得什麼樣子,脾氣如何,有什麼樣的朋友和敵人,如何對外界作出反應,有什麼和別人不同的地方,長處和弱點是什麼,家庭情況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說,寫好一部小說,有很大程度上與你平時所讀書的多少、范圍和理解程度成正比,也取決於所收集的相關資料的量。

所有這一切,都可以算是一種「親身經歷」。但光有親身經歷還不夠,作者還需要有能力激發想像力的觸發,想想看如果是個熱愛自由和被自己的戰友背叛的人,在星際中游盪,有一天突然被另外一個強者囚禁,一層層剝去偽裝,最後連思想的自由都要被奪去的時候,你會怎麼辦。

以上所述,就是寫好一篇小說的關鍵

在一篇小說中需要描寫了多個人物,每個人物都面臨自己的問題

請注意,主角要面臨多個問題,這是小說主人公與其他人物之間的主要區別,而一個主角比另外一個更重要一些,他所面對的問題也更多。

一位著名的寫作教師曾告訴上課的作者,他們可以把主人公所面臨的問題設想成一個簡單的方程式:一種感情對另一種感情。例如,那是自由對恐懼,驕傲對征服,忠誠對友誼。

但開始為小說構思人物時,即使是次要角色,都可用這個簡單的公式去套人物的主要性格。

如果你的人物不能套入這個顯而易見的模式,那麼,你就根本沒有把人物構思好。小說的基本沖突,也就是小說情節得以發展的動力,是主人公內心的感情沖突。小說的一切沖突,都是從這一基本沖突發展出來的。

在主人公面臨的這個內在的、心靈的問題上,作者需要給他加了一個外部的、體力和智力上的問題。

它們與主人公所面對的主要問題交織在一起,每當解決了一個問題,又出現了另一個問題,這就形成了互相連接在一起的問題鏈,也被稱為是相互聯結的期望鏈。因為,作者放在讀者面前的每個問題、每個疑問都隱含著對這個問題或疑問的解決或回答,使讀者期望繼續讀下去。所以,作者要在小說中不斷地提出問題,提出疑問。

小說都應該有這樣的緊急關頭,作為作者,就應把小說的主人公和你的讀者,放到這種緊急的關頭去考驗,讓讀者和主人公一樣痛苦不堪,進退維谷,難以擺脫。在這個時候,你已經小心地向讀者證明並使他們信服,不管主人公有什麼缺點和問題,他都是一個值得稱贊的人。

在喜劇結尾的小說中,主人公往往作出道德的選擇,他寧願放棄自己所珍惜的一切。盡管他失去了所珍惜的一切,他卻經受了烈火的考驗,因此他得到回報,幸福最終回到他身邊。

在以悲劇結尾的小說中,主人公選擇非道德的解決方法,在看上去幸福的後面則是悲慘的命運。

在一些小說中,主人公作出了正確的選擇,解決了自己面對的難題,但卻失去生命,這是「悲劇」的經典定義。

在小說中人物描寫應注意的最後一點是,主人公必須要有變化,不管小說中的主人公發生了什麼,不管小說怎麼寫,主人公必須要有一個根本的變化。

每篇小說的關鍵是寫主人公的變化,要找出主人公在感情、道德、肉體和內心等方面的關鍵的變化,作者要寫的就應該是這種變化。

小說寫作技巧之人物設定篇

小說寫作技巧之人物設定篇 對於故事的主角而言,她(他)的設定有兩個必要條件:移情作用和慾望

首先是移情作用。這指的是,主角必須讓讀者產生認同感,即感覺到,這個人物和「我」有相像,或者是和我身邊的人很像。這樣,才可以讓讀者將自己的感情,「轉移」到主角的身上,和主角一起來經歷故事的發展。換句話說,就是主角必須要「真實」。

人物移情作用的刻畫有一些很常用的技巧。主要是兩種:

第一是著力刻畫人物的某種缺點。

第二是強調人物的某種習慣或者嗜好。

再次是強烈的慾望。這是主角必不可缺的一個劇情特點。因為主角的「慾望」,直接決定了故事的主線走向。比如在勵志類的劇情中,主角的「慾望」就是達到目標,實現夢想;在言情類劇情中,主角的「慾望」是和所愛的人在一起。主角還可能有潛在的慾望,也就是實際的真實慾望。比如,主人公的表面慾望,是徹底扳倒男主角,而真實的慾望則是兩人相愛。

由此而來,從主角的慾望是單純的還是分表面慾望及真實慾望,就可以將故事的編劇線索分為兩個大類:

第一類,是主角擁有單純的慾望,男主角推進女主角,共同實現這個願望。

第二類,是主角擁有潛在慾望。在這種設定中,男主角一般會處在阻礙女主角實現表面慾望的地位。

具體設定一共有三部分:總體設定,性格設定和目標設定

先講總體設定

對於主角的總體設定,應該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背景設定;第二是現實生活設定。

首先是背景設定。背景設定包括了主角的出身是怎樣的?她擁有什麼樣的家庭背景?她在小說故事發生以前,經歷過什麼事?這些內容主要是故事以外的,當然也可以用於回憶或者背景交代。設定故事外的內容,主要是為了更加明確主角的性格。

一般,主角的背景設定可以分為三個大類:

一類是心靈創傷型。

另一類是溫情關懷型。

最後一類則是尋求存在感。

在三個背景設定和常規的人物模式下,也可以交叉組合從而產生出不同感覺的人物。

現實生活設定,三種狀態下的表現:職業生活、個人生活、私生活。

職業生活:指的是和故事的主線情節直接交叉的部分。

個人生活:包括和朋友間的關系,和家人間的關系。

私生活:在小說中最多地體現為內心的獨白。這一部分是最體現人物深層個性的部分。

上述三個部分:職業生活、個人生活、私生活,共同構成了讀者直接在小說中看到的人物形象。這三者缺一不可,因為部分描述的缺失,會大大降低人物的可信度,使劇本顯得粗糙。

利用上述方式,可以構建出一個多層次,具備故事展開可能性的人物。

背景設定是為了讓讀者更加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然而作為戲劇沖突的原則,人物應該擁有和內心相反的表面性格。

比如,如果我們決定了人物本質上來說,是一個寂寞沉靜的人,那麼她的表現就應該是比較陽光開朗的。這樣,當她禁不住一個人痛哭的時候,才會具有張力。

以沖突的方式來構建人物,在主角的塑造中可以不被採用。尤其是在校園文中。因為作者的駕馭能力有限,如果主角處理成具有矛盾性格的人,很可能會寫得不倫不類。

然而在偏情感的故事中,人物自身性格的沖突就是不能缺少的。

在男主角的個性塑造中則恰恰相反,人物設定往往會更加強調男主角性格本身的沖突,因為雙重個性更容易體現神秘感。所以有著悲慘過去的男主角,一般都會長著一張開朗活潑的臉,好像他周圍的一切都是幸福的;而如果一個男主角表現地很冷漠不近人情,那他的內心就應該是細膩而敏感的。

在性格的設定過程中,有一些常用的技巧。

一個技巧是突出角色的明顯缺點;這對於塑造比較活潑的角色,可以起到增強親和力的作用。

另外,也可以對一些細節進行明確的設定,比如口頭禪、特殊愛好、習慣動作等。但是一般對於青春校園小說,細節的設定不宜過多。過多的細節設定反而會使人物的性格輪廓模糊。細節的設定需要和小說整體的情緒相一致。一般在青春校園的小說中,可以設定一些增加輕松可愛氛圍的細節,比如,喜歡吃可愛的甜品、有特殊的收藏癖等等。

故事的主人公必須有強烈的「慾望」,而實現這個「慾望」,就是故事的最主要的線索。因此,主角「慾望」的設計,直接決定了故事的走向和其他主角、反派、配角的設定。

一般而言,主角的「慾望」有兩種類型:

一種是達成某個具體事件的慾望。

主角「慾望」,可以引導出的,一般是以事件貫穿的故事,事件的線索非常容易理清。

但是以事件為導引開展起來的故事,立刻會面臨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事件的線索中,並不存在情感;也就是說,主角的情感線索會和事件線索脫離,造成故事混亂。原因在於,一般以事件、懸念為導引的故事,原型並不是少女文學,而是推理小說這類更加面向男性的文學類型。在這類小說中,情感只是調味劑,而故事的邏輯結構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主角的「慾望」必須和另一個主角相關。

另一種則是情感上的慾望。比如,我要改變自己、我要尋找心靈依靠、我要不再孤獨。

主角擁有強烈情感慾望,則可以清晰地導出一跟情感線索。對於這樣的類型,故事的段落結構並不是很清晰,所有的故事橋段都是為人物情感脈絡而服務的。這一類型的人物「慾望」,比較常見的是在都市和言情類的小說中。

這類的線索比較容易導致故事結構鬆散。一般的處理方法,是在開頭的部分,著力營造主角的心理、她的內心需求,人物背景和關系。處理的重點是將讀者代入這樣一種心境之中。而在承段,逐步引入一個較強的事件線索,加強節奏。

在一個故事中,兩類的慾望是可以並存的。比如最常見的,在勵志類的小說中,主角希望成為某種成功的人,而她的內心慾望則是改變,尋找更有存在感的自我。但是兩者必須有主次,這樣才不致於使文章混亂。​​​

文章參考http://www.momoo.vip/ 墨墨資源網網文寫作技巧第一平台

5. 寫長篇小說,主題不明顯,主人公也不止一個可以嗎

我個人認為還是集中一個好 因為很多人看小說只不過是消遣而已 尤其是長篇小說 更要集中一個來寫 否則讀者會看的不耐煩 更要值得一提的是 由於現在的社會勾心鬥角太多 人們看小說都希望一種真摯的感覺 能體會到社會中體會不到的那種幾百年前的兄弟意氣 所以 作者應該多寫些和主角有關 的好兄弟 但不能使配角變成了主角 主角要在寫之前就確定好 不能屢走屢看 我個人的建議就這么多 希望你能採納

6. 玄幻小說第一章需要描寫主人公的性格,相貌特點嗎

特徵(包括人物的容貌、衣著、神情、 體型、姿態等等)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文章主要寫了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祥~

7. 如何分析和賞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近年來,全國各地高考語文試題,小說類文本閱讀受到重視。廣東、寧夏、海南、江蘇和浙江卷都在文學作品閱讀中考查了小說閱讀的,而賞析人物形象又成了小說閱讀的必考題目,因此,熟練掌握一些賞析人物形象的答題技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賞析人物形象的答題技巧
1、從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賞析人物形象。
(1)人物描寫的方法:①正面描寫,一般包括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是指在文學創作中,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事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鮮明突出。
(2)各種描寫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態、動作描寫:更好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及性格特徵。②語言描寫:A、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B、描摹人物的語態,使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③心理描寫: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和內在情感(矛盾、焦慮、擔心、喜悅、興奮等),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④細節描寫:更細膩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徵。
2、從分析人物活動的環境入手,探究人物命運與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環境是人物活動和故事發生發展的場所。特定的人物總是在特定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對小說環境描寫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面。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自然環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景物等,有時起渲染氣氛的作用。社會環境主要是渲染時代特徵。另外環境對人物性格的體現也起著強化作用,作者為了表現人物豐富復雜的性格,往往為人物設置各種不同的環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記錄其種種行為,從而顯露出性格。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選小說《烏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寫就為我們提供了主人公烏米的生活環境,突出了她孤獨無助的處境,暗示了人物的命運。
3、從分析情節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
情節是人物性格的歷史。情節一般是通過描寫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慾望的沖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間的關系、人物命運的變化來展開的。在情節的展開中,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行為和心理狀態,再現活生生的鮮明個性。因此,欣賞人物形象,可以從情節入手,據情論人。
根據故事情節分析人物性格特徵,必須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全面、恰當、實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徵是從情節中引出的結論,反過來可以解釋情節。只有全面而恰當的結論才能正確解釋全部情節。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多重性,多角度進行分析。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徵。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
4、從人物間的關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許多小說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個,這就要求我們准確分析幾個人物之間的關系,確定主次,從他們之間的復雜關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2008年高考江蘇卷所選小說《侯銀匠》,雖然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可是小說的主要文字卻是寫侯菊。如果考生不能准確地把握二者之間的關系,就很難全面總結出侯菊的形象特點。
5、從分析小說的主題入手,揣摩作者的評價。
主題是小說的靈魂。小說的主題往往是通過作品中人物的活動體現出來的,因此通過分析小說的主題,揣摩作者的創作意圖,可以正確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2008年高考廣東卷《河的第三條岸》,文章語言含蓄,內容抽象,考生需認真分析小說的主題,敏銳地認識到作者對「父親」的選擇是肯定的,才能夠正確分析出「父親」的性格特徵,從而准確地分析「母親」的人物形象。
二、高考中人物賞析題設題類型
命題者從分析人物形象這一角度設置試題,具體說來大致包括三種題型:
①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②根據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徵;③對文中人物進行客觀公正的評析(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
三、高考中人物形象賞析題答題思路
1、總體概括人物主要性格特徵。
2、具體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4、得出全面完整的結論。
例如2008年高考廣東卷第17題答案:(總體概括)母親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具體分析,舉例說明)她對父親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親的行動後,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對於父親的澮,她覺得羞辱。但她雖不理解父親,在物質方面卻又是支持他的,她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

8. (4)小說的題目是法官多恩,,文中卻用大量篇幅寫約翰,對此,有人認為小說的主人

3.示例一:小說對法官多恩雖然著墨不多,但他仍是小說的主人公。理由是(1)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起著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作用。從本文標題上看,法官多恩統攝全篇,是小說描寫的主要人物。(2分)(2)從情節上看,約翰只是個線索人物,他的遭遇推動著故事情節向前發展,最終達到高潮。(2分)(3)從主題上看,小說意在表現熱情善良、慷慨大方、解人危困的人性之美,而這一主題正是通過法官多恩的言行表現出來的。
示例二:約翰應是小說的主人公。理由是:(1)從內容上看,小說用了大量篇幅寫約翰。作者綜合運用動作描寫、細節描寫等手法對約翰進行精雕細畫,約翰形象鮮明、高大、感人至深。(2分)從主題上看,約翰吃苦耐勞、誠實守信,能夠激勵人,鼓舞人。作者正是借他來弘揚這種正能量。(2分)(3)從情節上看,約翰的一舉一動始終推動著故事的發展,最後達到高潮。如果沒有約翰就沒有故事,法官多恩的形象也就失去了意義。

9. 小說中對主人公始終沒有正面描寫的,而是通過某一個物品來體現他的高尚情操的

側面描寫。如《陌上桑》中描寫羅敷的美貌。
側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是指在文學創作中,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鮮明突出,即間接地對描寫對象進行刻畫描繪。通常情況下,文學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畫多採用正面描寫的手法,即直接通過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去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時恰當地藉助一些側面描寫,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寫無法替代或者很難達到的藝術效果。
那麼,側面描寫到底有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呢?
首先,側面描寫更能激發人的想像力。
側面描寫往往比正面描寫更機智,它能以較經濟的筆墨表現所描寫的對象,卻能收到以少勝多的功效。《陌上桑》為表現採桑女羅敷的美貌,作者先運用了排比、誇張等修辭手法對羅敷進行正面描寫:「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這里著力描寫羅敷採桑用具的精緻、發型的美觀、耳環的珍貴、衣著的艷麗,極言她容貌的美麗。如果僅採用這樣的正面描寫,仍有些概念化,缺少形象感和藝術表現力,不能給人以豐富的聯想。接下來作者運用了傳神的側面描寫,使得羅敷的美貌得以充分的表現:「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這樣的側面描寫,不僅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更主要的是它生動而巧妙地烘託了羅敷的美貌,給人以無盡的想像天地,無論認為羅敷怎樣的美,也是不過分的。在這里,側面描寫因激活了人們的想像力,從而收到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其次,側面描寫是對正面描寫的有益補充。
側面描寫多結合正面描寫進行,好的側面描寫,往往能起到烘雲托月錦上添花的作用。《口技》的第一個場景描寫的是夜闌人靜,一家人驚醒後的喧鬧情景,作者在描摹口技者表演的種種聲音後,用一概述 「一時齊發」形容人聲嘈雜。同時,在敘述的基礎上,又下一「眾妙畢備」的評語,要言不煩地反映了表演的種種難以盡言的妙處。繼而極寫聽眾的觀感,人人竟是如此出神:「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聽眾的激動神情畢現紙上。這一傳神的側面描寫,雖是狀寫全場聽眾,而意卻在於反襯與贊美口技者技藝之「善」。第三個場景描寫的是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作者在此疊用五個「百千」句、四個「百」字組成的兩句對偶,以及「凡所應有,無所不有」的誇張手法,極力描寫聲響的復雜,進一步盛贊口技者技藝之「善」。然後筆鋒一轉,寫聽眾異常激動的反應:「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聽眾的神色、動作、情感、心理無不形容盡致,這種驚心動魄的情景,使讀者亦感到口技表演真達到了形神兼備的迷人地步,不能不為之拍案叫絕。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劉鶚在《老殘游記·絕唱》、葉君健在《看戲》中,都運用正面描摹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在正面刻畫渲染表演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描寫了聽眾、觀眾的強烈反應,從而把王小玉、梅蘭芳等藝術家高超精湛的表演技藝,刻畫得淋漓盡致令人神往,讓讀者產生了身臨其境的美感。
再次,側面描寫有利於表現人物的性格。
盡管側面描寫常常結合正面描寫塑造人物形象,但也有些時候,表現人物性格不適宜用正面描寫。《第二次考試》中的陳伊玲,才華出眾,品質高尚,做好事非常自覺,不向外人表白,就是在第二次考試失常事出有因的情況下,她也不向人作任何解釋,這就決定了表現她的性格宜用側面描寫的方法。在敘述陳伊玲復試狀況時,作者運用正面描寫,表現她「聲音發澀、毫無光澤」、「掩飾不住臉上的睏倦」、「眼睛顯得黯然無神」等狀況,而對於她平時怎樣樂於助人,復試前如何因救災而影響了嗓子,則巧妙地借她弟弟之口介紹出來。這樣,陳伊玲的光輝形象,就得到了較完美的表現。此外,比較一下可以發現,側面描寫在刻畫人物形象時,可以節省正面描寫需費的大量筆墨,使得文章結構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為簡潔精練,這也是側面描寫的長處。
側面描寫的作用還不止這么多。除了上述作品,它還有許多成功的典範,魯迅先生的小說里便時有所見,如《葯》中描寫革命者夏瑜的形象,用的主要就是側面描寫。《孔乙己》、《祝福》也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這些地方都值得我們用心地揣摩、學習和借鑒。在今後的寫作實踐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對側面描寫加以運用。
當然,無論是正面描寫還是側面描寫,都是一種文學手段,其目的都是為凸現所要描寫的對象服務的。因此,在文學描寫中,採用哪一種手段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能不能更好地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

10. 寫的小說里沒有明確的目的,感覺主角在亂七八糟地做一些漫無邊際的事,該怎麼辦

小說:以刻畫抄人物襲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
小說整體和部分最好還是滿足一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我是理科生,所以有邏輯強迫症,而且對小說條理要求比較高。
如果你不想多突出主角寫主角,那麼這本書可能很亂,很難讓讀者縷清楚。
換句話說,不想突出主角,是否是人人都是主角,那你可不可以就每個人的一生,每個人不同的目光寫一段故事呢?
還有,寫小說大綱還是尤為重要的,大綱保證的是,你想不到劇情,還可以繼續寫下去,因為你有之前寫好的路線,而且你明白自己寫小說的目的。
想寫一個故事時,有沒有想到那個主人公實際上寄託了些你的什麼東西,你又希望他怎樣?
但總歸來說,若是真是隨便寫寫,什麼樣也無所謂了……
對了,更多專業回答,請移步知乎。
最後,本人業余,個人拙見,僅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小說大量寫不是主人公的形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殺手十二歲有聲小說免費 瀏覽:74
搞笑玄幻小說人物名字大全 瀏覽:243
女尊現代娛樂圈小說 瀏覽:489
穿越之無限身份代入系統小說 瀏覽:152
歸來仍是少年免費閱讀小說 瀏覽:400
重生之打神鞭小說 瀏覽:799
主角很淡泊很低調小說 瀏覽:200
破案類仙俠小說排行榜 瀏覽:440
槍的短篇小說 瀏覽:435
請保持沉默小說結局 瀏覽:169
寫小說要懂好多 瀏覽:283
重生在三國的種馬獵艷小說 瀏覽:812
好看的古代女主重生珍惜小說 瀏覽:222
一本小說主角用水泥封印了 瀏覽:548
鄉村壞小子有聲小說201 瀏覽:781
邊小溪寫的小說 瀏覽:901
藏家小說網mjxkancom 瀏覽:259
西方愛情短篇小說經典 瀏覽:104
關於校長學生的系統類小說 瀏覽:445
好基友穿越小說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