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誰知道加拿大華人女作家 李群英 的小說:殘月樓
寫溫哥華唐人街王氏家族的歸化歷程和悲歡離合的家史,講述的是與華人有關聯的家庭倫理,有很龐大、繁復的環境背景。《殘月樓》的主題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百年移民歷史,四代婦女命運」。小說從王氏家族族長王貴昌於1892年受「華人慈善協會」的派遣到加拿大西部地區尋找華人遺骨開始,一直寫到1987年,前後將近一個世紀。作者以回憶的形式通過敘述王氏家族的歷史,通過描寫這個家族在這段悲壯的歷史過程中的經歷,真實地記錄了華人社區的發展和華人在加拿大的奮斗歷程。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人物的遭遇都與當時的歷史事件相吻合,相佐證。李斯嘉巧妙地將某些歷史事實與她家祖輩及個人的經歷揉合在一起,用家庭往事寫活了歷史,再現了那個特定的年代。
王貴昌到加拿大西部尋找華人遺骨是小說的引子,由此首先引出19世紀下半葉華人移民所遭受的沉重苦難。早期的華人移民大部分乾的是又臟又累的活,受到的虐待和歧視也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在加拿大修建橫貫北美大陸的太平洋鐵路時,這些華工又被派到最艱苦的路段幹活,由於飢寒交迫,積勞成疾,大部分華工都死在了築路過程中。由此才有移加華人從1890年開始歷時三十餘年搜尋築路工遺骨並運回大陸安葬的史實。王貴昌則是尋找遺骨的代表,歷盡苦難,在華工倖存者陳國發及其印第安妻子與女兒克羅拉協助下完成使命,歷經數載將華工遺骨運回中國。這期間王貴昌與克羅拉產生了熱烈愛情,並有了孩子。但不久王貴昌應父母要求,離開加拿大回到中國,由父母包辦娶了中國女人李美蘭。婚後六個月,美蘭懷孕,王貴昌重去加拿大。尋找克羅拉時,其人已病故,只留下他二人的兒子丁安。王貴昌收留了丁安,卻因其名分不正不敢認親。1885年加拿大為了限制更多的華人移入,開始徵收人頭稅,而且稅額與年俱增,李美蘭直到1920年才攜兒子王崇福赴加。李美蘭一踏上異國的土地,便覺得這地方並不像國內人想像的那般美好。原指望與丈夫團聚,精神上有個安慰,有個依託,但原本與她沒有感情基礎的丈夫再加十五年的分離,和她形同路人。她是第一代華人移民婦女,深受中國封建禮教的束縛,沒有愛情的婚姻給她帶來痛苦,但她既沒有勇氣,也沒有能力沖殺出去,尋求自強自立之路。她只有通過大吵大鬧、欺負兒媳求得平衡,她的命運註定是悲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