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集作者 > 王朔怎麼寫小說

王朔怎麼寫小說

發布時間:2024-01-10 13:25:23

Ⅰ 簡述王朔作品的特點。

他早期的小說,詩歌和文學作品都是基於他軍隊「大房子」的成長經歷。 後來的小說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對話充滿活力和活力。 敘事語言是荒謬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權威的話語和知識。 分子的精英位置是嘲弄。

王朔小說不僅有著內容的獨樹一幟,在表現形式上也有著獨特的魅力。它打破了內容與形式的二元對立,人物塑造、情節構造、語詞配置諸種因素有機地融合。王朔苦心孤詣為筆下人物建構了一套語言系統,通過其特有的調侃與幽默,實現了對文化傳統的反叛,對語言傳統的改造,從而達到對傳統特別是現實生活的強烈的嘲諷與褻瀆。

(1)王朔怎麼寫小說擴展閱讀

《頑主》、《你不是一個俗人》、《一點正經沒有》初看很惹眼,再看惹人煩,簡直貧得沒邊沒際。《動物兇猛》不同,行文平和,不用狠勁。開頭第一段,「我羨慕那些來自鄉村的孩子,他們的記憶里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盡管這故鄉其實可能是個貧困凋敝毫無詩意的僻壤,但只要他們樂意;

便可以盡情地遐想自己丟失殆盡的某些東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個一無所知的故鄉,從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王朔一樣用了很多的形容詞,用了偏柔情的長句子,用了老套的開篇語,完全符合我這種欣賞水平不高、寫作特點偏重的「新手」的喜好。所以,有時候適合很重要,某個時間點上的適合更重要。

Ⅱ 王朔作品有些什麼

王朔,1958年,出生於遼寧省岫岩縣,至今,王朔也不願講他是北京人。相反,「我是東北人」這句話他卻說得理直氣壯,出生後不久,便隨著父母來到北京郊區的一個部隊大院落戶,大院里有各地的人,唯獨沒有北京人。王朔的理解是,可能那時北京參加革命的少。自我封閉的大院生活,使作為小毛孩子的王朔不知城裡還有居民,以為那裡除了商場就是公園。
上中學後,王朔搬進了城,朝陽門的城根下,他和北京的語言發生了直接的交流。在此之前,他對北京文化幾乎沒什麼認識,北京的語言對他來講是陌生的。由此可見,今天王朔的語言,跟「老北京」是沒有淵源關系的,那是和北京的語言交流後形成的一種獨具個性的語言,只能算新北京文化中的一支。
「調侃」,成為王朔語言是最大特色。而調侃本身則是一種不硬也不軟的語言形式。這種語言形式與其說王朔是把它當成了工具,還不如說王朔把它當成了武器,作為一個普通的人,小時候所面臨的不是被尊重而是時時被侵犯。街頭的流氓,嚴肅的老師,專橫的父母都可以形成侵犯。你無力回擊這種侵犯。但你也一定要採取一種自我保護措施。王朔選擇了調侃,這樣既能化解對方造成的侮辱,又有保護自身尊嚴的功能。王朔成為人們眼中的披著文化外衣的「痞子流氓」。一種本能的反抗,和小孩調皮搗蛋差不多的把戲,卻惹得大人們生氣了。
有人問王朔:「你寫作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為了名利了。」王朔答。王朔寫了社會邊緣上的人,以往,游手好閑為社會不允許,每個人的社會位置都非常明確,新時期以來,很多人生活在社會邊緣。過去中國的中產階級,依附在權力階層,由政府、軍隊、官吏中的一些人士構成,改革開放前,這些人在政治上有很強的優越感,經濟狀況又是中等偏上。而改革開放後,這個階層逐漸瓦解,他們中的很多人有巨大的失落感,經濟上的優越被私營者代了,政治上的優越感又很模糊,他們不願從事體力勞動,又沒受過太多的教育,社會位置急劇變化,青年中的佼佼者不再是他們,社會位置的提升和知識成正比了。初期是小商小販打腰提氣,現在是受過教育、有能力的人揚眉吐氣,每個作家不可能寫盡社會中的各色人等,只能寫熟悉的人,就像有些人熟悉農民、知識分子一樣,王朔對「邊緣人」的了解,使他的筆下都是這一群人。
母親是一名醫生,父親為解放軍政治學院教員,雖非是書香門第,但家境小康,他的家庭,正是北京典型的市民家庭(這種出身對與他以後在作品輕車熟路地描寫北京市井生活有極大補益)。王朔幼時所住的是一個軍區大院兒,孩子們每天所做的不過是分伙打仗一類的事情,但那個自由的時期給王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後的中篇小說《動物兇猛》(曾改編為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寫的就是那時的感受。王朔少年時就讀於韶山中學,在學校並非一個頑劣的學生,甚至曾經懷著"匹夫有責"的信念參與了1976年的"四五"事件,在其中雖然算不上威武不屈的英雄人物,但也曾為此被關押了三個月時間。
1976年夏,王朔高中畢業後到山東參軍,在部隊中是一個普通的"操舵兵"、衛生員甚至幫廚。1978年在大學恢復招生的時候,王朔興起了報考文科的慾望,開始練習寫作文,期間偶然將習作投往《解放軍文藝》,居然中選,這便是他的處女作,短篇小說《等待》。《等待》是一篇時代印跡很濃並且頗為稚拙的小說,文筆還很學生腔。然而在1978年剛剛粉碎四人幫的當時,它無疑是清新可喜的,一投中的也顯示了王朔的創作潛力。
此後王朔又寫過幾篇部隊題材的作品,但反響均不大。其間他曾經試圖經商,不但沒賺到什麼錢,倒是體驗了許多被騙的心情。這一段致力賺錢的經歷,後來被記錄在《橡皮人》(曾被改編為電影《大喘氣》)和《許爺》等作品中。
經商不成,無所事事之中他又開始進行創作。商人的視角使他知道什麼東西適於出售,於是他挑選了在普通人眼中頗具神秘色彩的"空中小姐"為自己的描寫對象,果然,在《當代》上一投而中。
其自謂:「身體發育時適逢三年自然災害,受教育時趕上文化大革命,所謂全面營養不良.身無一技之長,只粗粗認得三五千字,正是那種志大才疏之輩,理當庸碌一生,做他人腳下之石;也是命不該絕,社會變革,偏安也難,為謀今後立世於一錐之地,故沉潭泛起,舞文弄墨。]
90年代成為以飛揚跋扈的文字橫行文壇的痞子作家,一聲我是流氓我怕誰,直如當頭棒喝,劈手撕下所謂崇高的面紗,接下來幾乎全部的媒體都參與到這場轟轟烈烈的論戰中去,加上〈渴望〉〈編輯部的故事〉〈愛你沒商量〉〈過把癮〉等等電視劇改編的成功,王朔火遍了大江南北。
隨著出書頻率降低,王朔開始有些沉寂,〈看上去很美〉〈美人贈我蒙汗葯〉似乎顯得有些江郎才盡,真正重新引起媒體關注的,是他的一本拍磚雜文集〈無知者無畏〉,裡面把金庸瓊瑤並列成「四大俗」,從而引起一場大規模的金王論戰,與以往不同,網路的參與使這場論戰迅速升級和白熱化,而無知者無畏,也跟當年「玩的就是心跳」「過把癮就死」等王朔名言一樣,成為年度熱門話語。
最近又出新書《我的千歲寒》,收入了六篇文字。語言較以前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開篇《我的千歲寒》,文字簡潔,富有詩意,還被賦予了時態。最後一篇《唯物論史綱》談的是宇宙和物質,雖然有些常識性錯誤,但語言依然有著王朔式的霸氣。
2007年出新書《致女兒書》,反響平平。
[編輯本段]王朔「開炮」語錄
●「文壇釘子戶,就在這里扎著了」
●「我現在身體好極了,就是血脂高了一點」
●「別拿這個來要挾我,愛買不愛」
●「我是吃軟飯出身,軟飯硬吃」
[編輯本段]記事年表
1958年出生於遼寧省岫岩縣,曾用名王岩。
1965至1969年就讀於北京翠微小學。
1971年就讀於北京東門倉小學。
1972至1975年就讀於北京一百六十四中學。
1975年借讀於太原五中。
1976年畢業於北京四十四中學。
1977至1980年在海軍北海艦隊服役,任衛生員。
1980至1983年退伍後在北京醫葯公司葯品批發商店工作。
1983年辭職從事自由寫作至今。
[編輯本段]作品年表
原著
《和我們的女兒談話》
《我的千歲寒》(2007)《致女兒書》
《看上去很美》 (2000)
《永失我愛》 (1994)
《消失的女人》 (1993)
《痴男狂女兩世情》 (1993)
《無人喝彩》 (1993)
《青春無悔》 (1992)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9)
《頑主》 (1988)
《輪回》 (1988)
《浮出海面》 (1985)
《空中小姐》 (1984)
編劇
《夢想照進現實》 (2006)
《一聲嘆息》 (2000)
《無人喝彩》 (1993)
《青春無悔》 (1992)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9)
《大喘氣》 (1988)
《頑主》 (1988)
《輪回》 (1988)
分類
純情卷
《永失我愛》
《空中小姐》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動物兇猛》
《浮出海面》
《過把癮就死》
矯情卷
《懵然無知》
《劉慧芳》
《無人喝彩》
《人莫予毒》
《我是你爸爸》
諧謔卷
《編輯部的故事》
《誰比誰傻多少》
《痴人》
《枉然不供》
《頑主》
《你不是一個俗人》
《一點正經沒有》
《千萬別把我當人》
摯情卷
《我是狼》
《給我頂住》
《許爺》
《橡皮人》
《玩得就是心跳》
其他卷
《看上去很美》
《無知者無畏》
《美人贈我蒙汗葯》
《新狂人日記》
《和我們的女兒談話》

Ⅲ 王朔創作年表

1978年文革結束後,恢復高考,王朔為了報考文科,開始練習寫作文。期間將自己的處女作《等待》投往《解放軍文藝》,這篇短篇小說被雜志選中,並發表於11期中。
1984年初處女作中篇小說《空中小姐》發表在《當代》,小說描寫了在普通人眼中頗具神秘色彩的"空中小姐"。
1985年他與沈旭佳戀愛中,兩人合寫反映他們感情生活的《浮出海面》,發表在《當代》雜志第六期上。
1986年開始,王朔陸續發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9年到1992年,王朔寫了《一點正經沒有》、《玩的就是心跳》、《千萬別把我當人》、《永失我愛》、《我是你爸爸》、《動物兇猛》、《許爺》、《過把癮就死》等中長篇小說。
1992年,華藝出版社出版四卷一套的《王朔文集》,開創在世作家出文集潮流之先河。甫一上市即造成全國熱銷。應王朔的要求,出版社對這套書實行版稅付酬制,這是中國大陸文革後第一次實行版稅付酬。王朔的要求客觀上為很多作家爭得了正當權益,蕭乾曾說:「王朔給中國作家松綁了。」
1997年1月赴美。1997年7月回國,從事自由寫作。
1999年王朔在韓少功主編的《天涯》雜志發表文章評析當時的大眾文化與港台文化,對港台文學、電影和流行音樂做出評價,稱:「李昂,比她稍遜的白先勇,他們是我讀過其作品並認為是小說的為數不多的台灣作家,也許還應該加上陳映真,只是我讀他的東西不多,無法論及。」
2007年出版以佛經為材料的小說《我的千歲寒》,收入了六篇文字,小說被倫敦書屋以每個字三美金的價錢購買, 創下歷史上最高價365萬,是中國國內版稅的新高。
2008年《和我們的女兒談話》第一部發表於《收獲》第1期,並且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如今出版了第一部。

閱讀全文

與王朔怎麼寫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 瀏覽:797
戰神周渝民小說番外全文閱讀 瀏覽:311
吹牛大王系統小說 瀏覽:495
寒武紀小說全文百度雲資源 瀏覽:807
txt亂世梟雄小說下載 瀏覽:369
重生不當學霸類似小說 瀏覽:842
把網頁小說轉成txt 瀏覽:883
盧卡契小說理論pdf免費下載 瀏覽:490
類似重生之巨星不落的小說 瀏覽:617
卑鄙的聖人曹操有聲小說打包下載 瀏覽:760
麻衣相士2有聲小說 瀏覽:958
約會大作戰18輕小說txt下載 瀏覽:155
二戰柏林反擊戰系統小說 瀏覽:172
完結免費虐戀小說 瀏覽:488
國畫有聲小說下載 瀏覽:276
講述70年代的有聲小說 瀏覽:394
男重生成蘿莉類小說排行榜 瀏覽:514
清代小說代表作者和作品 瀏覽:28
龍辰宇小說名字 瀏覽:308
蘇深深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