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篇歐亨利式結尾的小小說
《永遠的門》
江南古鎮。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雜院。院里住了八九戶普通人家。一式古老屋,格局多年未變,可房內的現代化擺設是愈來愈見多了。 這八九戶人家中,有兩戶的長住人口各自為一人。單身漢鄭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鄭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話,擦身而過,腳步並不為之放慢。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有幸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聽到的就是這么幾句。這種簡單的缺乏溫情的重復,真使鄰居們泄氣。 潘雪娥大概過了四十了吧。苗條得有點單薄的身材,瓜子臉,膚色白皙,五官端正。衣飾素雅又不失時髦,風韻猶存。她在西街那家出售鮮花的商店工作。鄰居們不清楚,這位端麗的女人為什麼要獨居,只知道她有權利得到愛情卻確確實實沒有結過婚。 鄭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後,遷居於此。他是一家電影院的美工,據說是一個缺乏天才的工作負責而又拘謹的畫師。四十五六的人,倒像個老頭兒了。頭發黃焦焦、亂蓬蓬的,可想而知,梳理次數極少。背有點駝了。瘦削的臉龐,瘦削的肩胛,瘦削的手。只是那雙大大的眼睛,總爍著年輕的光,爍著他的渴望。 他回家的時候,常常帶回來一束鮮花,玫瑰、薔薇、海棠、臘梅,應有盡有,四季不斷。他總是把鮮花插在一隻藍得透明的高腳花瓶里。 他沒有串門的習慣,下班回家後,便久久地待在屋內。有時他也到井邊洗衣服,洗碗,洗那隻透明的藍色的高腳花瓶。洗罷花瓶,他總是斟上明凈的井水,噘著嘴,極小心地捧回到屋子裡。 一道厚厚的牆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開。 一隻陳舊的一人高的花竹書架貼緊牆壁置在床旁。這只書架的右上端,便是這只花瓶永久性的位置。 除此以外,室內或是懸掛,或是傍靠著一些中國的、外國的、別人的和他自己的畫作。 從傢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塵的程度可以看得出,這屋裡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製造得出的那種溫馨的氣息。 可是,那隻花瓶總是被主人拭擦得一塵不染,瓶里的水總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總是鮮艷的、盛開著的。 同院的鄰居們,曾是那麼熱切地盼望著,他捧回來的鮮花,能夠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裡出現。當然,這個奇跡就從來沒有出現過。 於是,人們自然對鄭若奎產生深深的遺憾和綿綿的同情。 秋季的一個雨蒙蒙的清晨。 鄭若奎撐著傘依舊向她致意:「早。」 潘雪娥撐著傘依舊回答他:「出去啊?」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來了,卻不見他回家來。 即刻有消息傳來:鄭若奎在單位的工作室作畫時,心臟脈搏異常,猝然倒地,剛送進醫院,就永遠地睡去了。 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沒有哭。眼睛委實是紅紅的。 花圈。一隻又一隻。那隻大大的綴滿各式鮮花的沒有輓聯的花圈,是她獻給他的。 這個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個普通的生活里沒有愛情的單身漢,真是莫大的缺憾。 沒幾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然。 人們在整理畫師的遺物的時候,不得不表示驚訝了。他的屋子裡盡管灰濛蒙的,但花瓶卻像不久前被人拭擦過似的,明晃晃,藍晶晶,並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沒有枯萎。 當搬開那隻老式竹書架的時候,在場者的眼睛都瞪圓了。 門!牆上分明有一扇紫紅色的精巧的門,門拉手是黃銅的。 人們的心懸了起來又沉了下去,原來如此!鄰居們鬧鬧嚷嚷起來。幾天前對這位單身漢的哀情和敬意,頓時化為烏有。變成了一種不能言狀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憤懣。 不過,當有人伸手想去拉開這扇門的時候,哇地喊出聲來——黃銅拉手是平面的,門和門框滑如壁。 一扇畫在牆上的門!
2. 歐亨利式結尾的特點
歐·亨利式結尾,通常指文章情節結尾時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結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歐亨利式結尾以出人意料為主要特徵,作者在進行故事描述之時,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本應該出現的結尾沒出現,反而出現了一種令人吃驚的結尾,但是這種結尾又並不十分突兀,細細推理反而是合情合理的。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歐亨利式結尾,它既是出人意料的,又是意料之中的。
歐亨利的寫作風格
寫作的題材和對象的固定化。歐亨利的一生曾去過美國西部,而後重新回到美國大城市生活,所以在歐亨利的寫作題材囊括了美國西部的生活、美國大城市的生活,其中以美國大城市的生活為主。而歐亨利本人也並非什麼大人物,所以他的寫作對象同樣大多數也是混跡於社會底層的小人物。
3. 如果給你一個開頭,你會如何編出歐亨利式結尾的故事
看過很多歐亨利的小說,要我寫的話結尾就會圍繞著「含淚的微笑」因為這是歐亨利小說的結尾特點,是作品喜劇形式和悲劇內涵的有機結合."微笑"是其喜劇形式.詼諧的語言,輕松的敘述,巧妙的情節.幽默諷刺甚至玩世不恭的語調,誇張,嘲諷,雙關等手法的運用,都讓讀者忍俊不禁;「含淚」是其悲劇內涵,歐亨利小說輕松的文字背後是內心沉重的現實主義格調,作品多揭示現實的不合理,表現小人物在殘酷的社會中承受心靈的創傷,寄寓他們深深的同情。
4. 你能編一個歐亨利式結尾的小故事嗎
如下:
2019年一個平常的夜晚,我獨自散步在冷清的街上,伸手攔住了一輛亮黃色的計程車。
「你好,請問去哪裡啊?」車主是一位女士,臉上塗滿了粉白的胭脂,一上車就有一股濃烈的香水撲面而來。我不喜歡她的打扮,尤其是頭頂的黃色頭發,顯得特別的不倫不類。
「嗯……市中心的那家咖啡店吧。」
我既然報出了地名,車里便不免落入了一陣短暫的安寧。我淺淺地吸入一口氣,感覺車內的香水味實在難聞。於是搖下車窗,讓新鮮的空氣浸潤我的雙肺。
「先生,你的頭發蠻有風格的。」我的發型是半黑半白的三七分,梳得整整齊齊,是這幾天剛染的。但是,這司機蓬鬆的頭發也不怎麼好看吧!
「哦。」我把手插入毛糙的頭發,作出滿不在乎的樣子。
自鄉下到市中心,計程車計價器的數字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野蠻生長,讓我不禁咂舌。突然收音機里發出了聲音,這大概就是進入文明之前的警示吧。
「最近,計程車殺人案件頻頻發生,據目擊者稱,兇手為黃色頭發,體貌不詳,希望各位聽眾不要獨自出門,警方已…」司機關掉了收音機,我不免皺了皺眉毛。
「喂,你看到了嗎,我染的是黃色哦。」車中的氣氛降到了冰點,我把手放入口袋,不安的環視四周,卻發現她的照片出現在了早班框。
「而且上夜班很是有趣,有好多喝醉酒的人都是沒有意識的。」她的眼睛在後視鏡里看著我,雙眼眯成了縫。
我咽了口口水,同時把脖子縮進了大衣里。
前面就要到五光十色的都市了,車內被霓虹燈的光影射出曼妙的橘黃色,窗外偶爾有大鳥在叫喚,平坦而不貧瘠的原野上,無有同伴的呼應,我的心頭蒙上了凄愴的陰翳。
「哈哈哈」,司機突然笑了,我裝作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你可真搞笑,我逗你呢。」這么一來,我心裡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但她卻不停地笑,雖然這笑聲如銀鈴般悅耳,但我不喜歡。
於是乎,我從口袋裡掏出一把小刀,往她的喉嚨上扎了一刀,又有一股暖暖的興奮捂熱了我的手。
下了車,我鬆了一口氣,看來警察還沒發現我的蹤跡。
處理小說的結尾,是歐·亨利最具創造性的貢獻,也使他在美國和世界文學史上享有盛名。
他善於戲劇性地設計情節,埋下伏筆,作好鋪墊,勾勒矛盾,最後在結尾處出現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使讀者感到豁然開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稱奇。
但由於作者寫作速度快且多,這種手法運用過多過濫,不免使人感到有明顯的雷同和公式化的弊端。他的小說的結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
5. 怎樣寫出歐亨利式結尾的故事
歐·亨利是美國著名的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家之一,他的小說從各個角度揭露了資本主義的黑暗,描寫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和苦痛,頌揚了他們的真誠愛情和友誼、自我犧牲的高尚行為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他小說的結尾採取喜劇的形式,表達深刻的社會內涵、殘酷的社會現實和人性的升華,並進一步指出這種現實的不可逃避性.本文探討了歐·亨利小說中的「歐·亨利式結尾」發人深省的藝術效果在他文章中的體現和作用.
歐·亨利式結尾就是在文章情節結尾時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實際,從而造成獨特的藝術魅力.
歐·亨利一生共創作了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著名的短篇小說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和《最後的藤葉》等.就以他的小說《警察與贊美詩》為例來說說這種藝術.綜觀全文蘇比曾幾次惹事生非,想進監獄得以安身,可他總是「背運」.當蘇比受到贊美詩的感化,欲改邪歸正時,警察卻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投入了監獄.在所有人都認為蘇比將要平安度過一生之時警察出現了並將他帶上了法庭.這是典型的「歐·亨利式結尾」就猶如看見黎明的人又跌黑暗一般,讓讀者的心一揪,回味無窮,發人深省,久久難以忘懷.而歐·亨利就很好地運用了這種方法,並藉此深刻地反映社會善惡不分的現實.
「歐·亨利式結尾」的藝術效果並不一定只出現在小說結尾處也會在文章情節中.例如,在《警察與贊美詩》中有這樣兩個情節;有一次,蘇比想通過「調戲」一女子來達到進監獄的目的.但這貌似「文雅嫻靜」的女子卻反過來勾搭起了蘇比.又有一次蘇比拿走了一位「衣冠楚楚」的顧客的傘,可這傘原本「來路不正」.「簡朴而頗討人喜歡」的女子、「衣冠楚楚」的顧客都給人以品格端莊的感覺,卻做了暗娼和小偷.相信讀者在讀到這個情節時都感到不可理解,但細細想來這樣的「偽君子」在現實社會中是處處存在.所謂高尚的上流社會成員都是衣冠楚楚、文雅高貴?可事實上,他們只是把卑鄙的行徑掩藏在美麗的面紗下而已.也正因為內心的骯臟,才更需要表面上的裝點.因而表裡不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歐·亨利式結尾」在幽默中深刻地擒露了資本主義社會每況愈下的世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