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說祝福為什麼以祝福為題
1、事情的主要情節發生在魯鎮人新年祝福的時候
2、以祝福時的歡樂氣氛來襯托出祥林嫂命運的悲涼,更具有批判意味
Ⅱ 祝福(魯迅) 原文
《祝福》
作者:魯迅
原文節選: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灰白色的沉重的晚雲中間時時發出閃光,接著一聲鈍響,是送灶的爆竹;近處燃放的可就更強烈了,震耳的大音還沒有息,空氣里已經散滿了幽微的火葯香。
我是正在這一夜回到我的故鄉魯鎮的。雖說故鄉,然而已沒有家,所以只得暫寓在魯四老爺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長一輩,應該稱之曰「四叔」,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
他比先前並沒有什麼大改變,單是老了些,但也還末留鬍子,一見面是寒暄,寒暄之後說我「胖了」,說我「胖了」之後即大罵其新黨。但我知道,這並非借題在罵我:因為他所罵的還是康有為。但是,談話是總不投機的了,於是不多久,我便一個人剩在書房裡。
(2)祝福小說全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20世紀20年代,正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時期。魯迅以極大的熱情歡呼辛亥革命的爆發,可是不久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後,帝制政權雖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卻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
封建社會的基礎並沒有徹底摧毀,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他們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觀念、封建禮教仍然是壓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在個人對社會的責任感驅使下,1924年2月7日魯迅先生創作了這篇小說。
作品主題:《祝福》是魯迅小說代表作之一。《祝福》從不同角度表達出了封建社會對人們思想的約束和制約,導致了祥林嫂悲慘命運的出現。通過祥林嫂和富人們完全不同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用富人的生活熱鬧忙碌來烘托祥林嫂的悲慘和痛苦,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題和思想。
Ⅲ 小說以《祝福》為題的深刻寓意是
魯迅的小說《祝福》,題目的選取是有特殊意義的,「祝福」是富人家的事,他們通過祝福祈求來年的好運.而祥林嫂在眾人的祝福中悲慘的死去,卻無人憐憫.用此為題,正是要在對比之中引人深思.
故選:D.
Ⅳ 魯迅小說《祝福》的簡介
《祝福》寫於1924年2月7日, 是魯迅短篇小說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發表於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東方雜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號上,後收入《魯迅全集》第二卷。
魯迅以極大的熱情歡呼辛亥革命的爆發,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後,帝制政權雖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卻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封建社會的基礎並沒有徹底摧毀,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他們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觀念、封建禮教仍然是壓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魯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這一時期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
這一時期的魯迅基本上還是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還不可能用馬克思主義來分析觀察,有時就不免發生懷疑,感到失望。他把這一時期的小說集叫做《彷徨》,顯然反映了其時自己憂憤的心情。但魯迅畢竟是一個「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他決不會畏縮、退避,而是積極奮斗。
《祝福》這篇小說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祥林嫂是一個受盡封建禮教壓榨的窮苦農家婦女。丈夫死後,狠心的婆婆要將她出賣。她被逼出逃,到魯鎮魯四老爺家做傭工,受盡鄙視、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搶走,賣到賀家成親。賀老六是個純朴忠厚的農民,很快又有了兒子阿毛,祥林嫂終於過上了安穩日子。然而命運多舛,賀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殘飲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經受雙重打擊的祥林嫂,喪魂落魄,猶如白痴,可是人們還說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門檻「贖罪」,不然到了「陰間」還要受苦。她千辛萬苦積錢捐了門檻後,依然擺脫不了人們的歧視。最後,她沿街乞討,在除夕的鞭炮聲中,慘死在街頭。
此文在如泣如訴的血淚控訴中,對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特別是對封建禮教,給予了強烈的鞭撻通過描寫祥林嫂悲劇的一生,表現作者對受壓迫婦女的同情,對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無情揭露。
Ⅳ 小說祝福閱讀答案
所有類型的都在這兒了,僅供參考:
1.下面這段文字採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在刻畫人物的方法上有什麼特點?
日子很快的過去了,她的做工卻毫沒有懈,食物不論,力氣是不惜的。人們都說魯四老爺家裡雇著了女工,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竟沒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
這段文字有敘述,有描寫,也有議論。刻畫祥林嫂時採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
2.在祥林嫂被婆家抓走之後,魯四老爺說了三次話:①「可惡!然而……」②「可惡!」③「然而……」兩次說「可惡」,意思有什麼不同?兩次「然而」表現了魯四老爺怎樣的態度和思想性格?
①第一個「可惡」對大白天在面前搶人表示氣憤,認為有損魯家尊嚴。②第二個「可惡」是對衛婆子發泄怒氣。③兩次「然而」認為婆家搶人也有理,表露了維護封建禮教的態度和自私、偽善、冷酷無情的思想性格。
3.指出下列三句話各使用了什麼修辭方法,並說說這些修辭方法在文中的表達作用。
①即使看見人,雖是自己的主人,也總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遊行的小鼠;否則呆坐著,直是一個木偶人。
②只覺得天地聖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豫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
③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買得起福禮和爆竹之類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④一見面是寒暄,寒暄之後說我「胖了」,說我「胖了」之後即大罵其新黨。
①比喻。突出祥林嫂在精神上受到毀滅性打擊之後,膽小、恐懼、怕見人的心理狀態。②擬人、反語。和祥林嫂的慘死形成鮮明對照,形象地諷刺了封建迷信思想,揭露了其騙人、殺人的本質。③反復。描寫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風俗習慣依舊,人們的思想意識依舊,封建迷信思想對農村的統治依舊。④頂針。不但表達緊湊,語言連貫,而且突出了魯四老爺虛偽和頑固守舊的性格。
4.試歸納作者對祥林嫂第一次到魯鎮時肖像描寫的作用。
表現祥林嫂是一個勤勞善良的舊中國的女性。
5.作者寫到祥林嫂第二次來到魯鎮時「眼角上帶些淚痕」,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遭受重大打擊,內心痛苦而又難以表達的外在表現。
6.作者第三次寫祥林嫂肖像突出了「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祥林嫂已極度悲哀,完全麻木,瀕臨死亡。
7.三段描寫重點突出了魯迅說的「畫眼睛」的方法,從祥林嫂的眼神變化中,告訴了人們什麼?
通過眼神的變化暗示了祥林嫂在封建禮教、封建勢力的迫害摧殘下一步步走向死亡,從而控訴了封建禮教、封建勢力吃人的罪惡,啟示人們起來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
閱讀最後一段,回答下列問題。(8—12)
8.這段文字主要寫了什麼內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這段文字主要寫了魯鎮年底「祝福」景象,與小說開頭形成呼應,以樂景襯哀景,與文中祥林嫂悲慘的一生形成鮮明的對比。
9.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或清新明快,或幽默諷刺,或沉鬱悲哀,結合此段文字具體分析作者的語言風格。
《祝福》中的語言是沉鬱悲哀的。作者選擇色彩不太強烈的字,聲調不太響亮的字,造成稍長的句子,使大家讀了,因語調的緩慢,文字的暗淡而感到悲哀。例如,雲是「灰白色的沉重的晚雲」,爆竹聲是「鈍響」,天色是「愈陰暗了」,滿天飛舞的大雪,全無美感,「夾著煙靄和忙碌的氣色,將魯鎮亂成一團糟」。寫的是新年的氣象,色彩卻如此暗淡,情調是如此悲哀,樂景不樂,只讓人覺得沉鬱。
10.全段透過「我」的感受描寫了祝福景象,揭示出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根源。
11.「我在蒙朧中」,
①「隱約聽到」了:遠處聯綿不斷的爆竹聲。(不超過10個字)
②感受到了:聯綿不斷的爆竹聲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著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感到懶散和舒適,且掃除了白天的疑慮。
12.「天地聖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作者以這樣的語言收束全文,其美學價值在於:(不超過35個字)
與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的慘象形成鮮明對照,深化了對舊社會殺人本質的揭露。
1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開頭一段文字中對魯四老爺語言、外貌描寫的作用。
為說明小說人物之間的關系拉開序幕;同時凸顯了魯四老爺冷漠無聊、頑固守舊的思想和性格。
14.在「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沒問她姓什麼,但中人是衛家山人,既說是鄰居,那大概也就姓衛了」這句話中,「中人」的含義是什麼?指的是誰?「大概也就姓衛了」體現了魯鎮人對祥林嫂怎樣的態度?
指中間人,即介紹祥林嫂到魯家的人,是衛老婆子。魯鎮人不在乎祥林嫂到底叫什麼名字,一來因為女人本來就可能沒名字,二來一個干下活的人,沒必要知道名字。所以他們並不深究。
15.祥林嫂從夫家逃到魯鎮後,成了魯四老爺家的僕人,「人們都說魯四老爺家裡雇著了女工,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竟沒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為什麼祥林嫂反而倒滿足了呢?談談你的理解。
祥林嫂的能幹在這段記敘中得到充分的體現,超乎尋常的工作負荷(「竟沒有添短工」表明這工作遠遠不是一個人能幹下來的)並沒有給祥林嫂帶來抱怨,相反卻是滿足。這恰好是一個伏筆,下文「她誠然是逃出來的」,告訴我們,就算是在魯鎮這么繁重的工作環境下,也遠比在家要幸福得多。
16.文章中有一段「搶人」的描寫,魯四老爺對此的評價是:「可惡!然而……。」你怎樣理解這個評價。此後,衛老婆子又來訪,魯四老爺又說了一次「可惡」「然而……」,這跟之前所說的那次含義相同嗎?
「可惡」的是祥林嫂的婆婆竟敢串通衛老婆子,大白天公開搶劫魯府的傭人。這實在有損魯家的尊嚴和聲譽,著實可惡,因此要訓斥;「然而」表示轉折,可她們的作為又是族權范圍之內的事,難以公開斥責。這里,訓斥也好,轉折也好,都反映了魯四老爺滿腦子的封建家長思想,尊崇族權。第二次說的「可惡」意思是對衛老婆子串通搶人之後,還敢登門的行為表示不滿;第二次說的「然而」意思卻是埋怨衛老婆子,畢竟像祥林嫂這樣能乾的僕人太不好找了。第二次說這樣的話,表明了魯四老爺作為地主特有的小氣。
17.文章中兩次描寫了祥林嫂的「微笑」,請找出來,並比較這兩次微笑有什麼不同?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麼?談談你的理解。
一次是祥林嫂從婆家逃出,在魯四老爺家做工的時候,「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這是一種真心實意的笑,心滿意足的笑。透過這「笑影」,我們領略到的是祥林嫂在婆家非人生活的辛酸和她隨遇而安的保守心理。祥林嫂的第二次笑,是在廚房裡同柳媽閑聊的時候,柳媽取笑她改嫁反抗後的屈從,祥林嫂在無奈之中「笑了」,這是一種含羞的笑,是以「笑」來掩蓋結婚之夜那些難以啟齒的經歷,同時也可以看作是對過去短暫而和美生活的甜蜜回憶;在寫法上,這是伏筆,為魯鎮人嘲笑祥林嫂又提供新的資料,同時也是「以樂寫哀,倍增其哀」的反襯寫法。
18.小說中寫到衛老婆子去魯家拜年,談到祥林嫂被迫再嫁奮力反抗的情形,四嬸反復問了兩遍「後來呢?」請問:(1)這是否說明了她對祥林嫂的關心?(2)為什麼?(3)後來為什麼她就「不再提起祥林嫂」了?
(1)不是。(2)四嬸追問「後來呢?」是為了滿足自己關於女人反抗男人的外奇心,尤其是祥林嫂還是個「回頭人」,在衛老婆子已經說到祥林嫂起不來了之後,還要追問「後來呢?」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她的愛打聽男女私事的陰暗心理。(3)聽到祥林嫂過上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後,祥林嫂本人就沒有什麼令四嬸好奇的東西了。此外,這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俗,大戶人家一般不對普通老百姓太多關注。
19.文章的結尾描述了一派平和、安詳的祝福景象,作者這么寫的意圖是什麼?談談你的理解。
沉重的封建禮教沒有因為祥林嫂的死亡而有所消減,揭示出封建迷信扼殺了死者又麻痹著生者的社會現實。
20.小說以《祝福》為題的深刻寓意是什麼?
題目是「祝福」,內容是祥林嫂的悲慘遭遇,富人的「福」和窮人的「苦」兩相對照,深化了小說的主題。同時,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是作者對祥林嫂這一類中封建禮教之毒而死的勞動婦女的深深同情,是對她們未來命運的祈禱和祝福。
閱讀兩段文字①第三段和②P114的第二段,回答下列問題。(21—23)
21.比較文字(一)(二),准確描述祥林嫂的容貌變化。
臉色由青黃帶紅變成黃中帶黑,烏絲變白發。
22.試著分析是什麼原因造成祥林嫂的這種變化的。
生活的壓迫。逃到魯鎮卻無法安身做人,孩子被狼吃掉,因為嫁過兩個男人受到歧視,捐門檻贖不能受到承認。容顏的摧殘,顯示了祥林嫂人生的道路已經很渺茫。
23.文字(二)說「她整天的做,似乎閑著就無聊,又有力,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說明了祥林嫂怎樣的品格?是什麼原因最終促使她變成「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
勤勞,能幹。就算一個能乾的人,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也會變得毫無用處。同樣深受封建禮教的毒害和浸淫,淪為乞丐的祥林嫂的悲劇,卻可看出魯鎮人心中的麻木和冷漠,並且他們對這種冷漠習以為常。
24.祥林嫂臨死前提出這些問題說明了什麼?
臨死前對「魂靈」、「地獄」產生的種種疑惑,說明祥林嫂對自己悲慘命運已產生了一定的反抗意識,但只是朦朧的,帶有迷信色彩,因而也是自發的、軟弱的。
25.「我」的答話起了什麼作用?從中可以看出「我」是個什麼樣的人?
同情她並想安慰她,卻起到了相反作用,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恐懼,加速了她的死亡。「我」是一個善良、進步的知識分子,既不敢大膽否定這些迷信說法,又無力救治祥林嫂的精神創傷,是一個軟弱無能的好人。
26.為什麼說祥林嫂對「魂靈」又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
「希望其有」是封建迷信思想,想要在陰間見到兒子,「希望其無」是害怕死後被兩個丈夫分屍。
閱讀P114的第二段,回答下列問題。(27—30)
27.①玩物:和祥林嫂一樣命運悲苦的貧窮受欺的人。
②活得有趣的人:魯四老爺一類的富人。
③無聊生者:像祥林嫂這樣貧窮無靠、難以活命的人。
④厭見者:魯四老爺之類的封建統治者、衛道士。
這段文字中環境描寫的作用是:反映了社會上對祥林嫂悲劇的冷淡,這一切都增強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劇性,也烘託了「我」對祥林嫂命運的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激憤之情。
28.「想」字後所涉及的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祥林嫂的同情,對舊社會的憎惡。
29.前三句的環境描寫,在文中起哪些作用?
(1)以靜襯動,為「我」的浮想提供契機;(2)以自然景物的寂寞,暗示社會環境的冷酷。
30.最後一句應該怎樣來理解才正確?
這是「我」的激憤而沉痛的反語,表現了「我」對黑暗社會的憎恨。
31.賞析下列句式的特點,並說說這樣表達的好處。
(1)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空的」、「下端開了裂」,是定語後置句(倒裝),表示強調,突出了祥林嫂忍飢挨餓和沿街乞討的艱辛。
(2)「阿!地獄?」我很吃驚,只得支梧著,「地獄?——論理,就該也有。——然而也未必,……誰來管這等事……。」
用了感嘆句、疑問句和設問句式,表明「我」先是驚異,後是支支吾吾,怕負責任的心態。
Ⅵ 誰能找到魯迅先生《祝福》原文
原文:
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灰白色的沉重的晚雲中間時時發出閃光,接著一聲鈍響,是送灶的爆竹;近處燃放的可就更強烈了,震耳的大音還沒有息,空氣里已經散滿了幽微的火葯香。我是正在這一夜回到我的故鄉魯鎮的。
雖說故鄉,然而已沒有家,所以只得暫寓在魯四老爺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長一輩,應該稱之曰「四叔」,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他比先前並沒有什麼大改變,單是老了些,但也還末留鬍子,一見面是寒暄,寒暄之後說我「胖了」,說我「胖了」之後即大罵其新黨。
但我知道,這並非借題在罵我:因為他所罵的還是康有為。但是,談話是總不投機的了,於是不多久,我便一個人剩在書房裡。
第二天我起得很遲,午飯之後,出去看了幾個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樣。他們也都沒有什麼大改變,單是老了些;家中卻一律忙,都在准備著「祝福」。這是魯鎮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的。
殺雞,宰鵝,買豬肉,用心細細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裡浸得通紅,有的還帶著絞絲銀鐲子。煮熟之後,橫七豎八的插些筷子在這類東西上,可就稱為「福禮」了,五更天陳列起來,並且點上香燭,恭請福神們來享用,拜的卻只限於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買得起福禮和爆竹之類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陰暗了,下午竟下起雪來,雪花大的有梅花那麼大,滿天飛舞,夾著煙靄和忙碌的氣色,將魯鎮亂成一團糟。我回到四叔的書房裡時,瓦楞上已經雪白,房裡也映得較光明。
極分明的顯出壁上掛著的朱拓的大「壽」字,陳摶老祖寫的,一邊的對聯已經脫落,鬆鬆的卷了放在長桌上,一邊的還在,道是「事理通達心氣和平」。我又無聊賴的到窗下的案頭去一翻,只見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錄集注》和一部《四書襯》。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
況且,一直到昨天遇見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鎮的東頭訪過一個朋友,走出來,就在河邊遇見她;而且見她瞪著的眼睛的視線,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來的。我這回在魯鎮所見的人們中,改變之大,可以說無過於她的了。
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即今已經全白,會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丕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技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出處:出自民國時期魯迅的短篇小說《祝福》。
(6)祝福小說全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20世紀20年代,正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時期。魯迅以極大的熱情歡呼辛亥革命的爆發,可是不久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後,帝制政權雖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卻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封建社會的基礎並沒有徹底摧毀。
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他們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觀念、封建禮教仍然是壓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在個人對社會的責任感驅使下,1924年2月7日魯迅先生創作了這篇小說。
文章通過祥林嫂一生悲慘遭遇的描寫,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的社會矛盾以及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深刻地揭示了地主階級對勞動人民特別是勞動婦女的摧殘和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了徹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Ⅶ 魯迅的短篇小說《祝福》的原文是什麼
魯迅的短篇小說祝福的原文是什麼不大清楚
Ⅷ 《祝福》選自魯迅先生的哪個小說集
《祝福》選自魯迅先生的小說集《彷徨》。
《祝福》是民國時期文學家魯迅創作的短篇小說,寫於1924年2月7日,最初發表於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東方雜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號上,後收入小說集《彷徨》。
《祝福》是魯迅小說代表作之一,從不同角度表達出了封建社會對人們思想的約束和制約,導致了祥林嫂悲慘命運的出現。通過祥林嫂和富人們完全不同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用富人的生活熱鬧忙碌來烘托祥林嫂的悲慘和痛苦,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題和思想。
這篇文章語言最大的一個特點是簡練而又傳神,特別是描寫祥林嫂的外貌變化,作者善用白描的手法,通過描寫祥林嫂的眼睛,為讀者展現了主人公內心世界的變化。向讀者展示了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劇命運的幾個過程,也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樣一步步被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絕境的,也是對罪惡的封建社會的無聲的控訴。
其次,《祝福》的語言不但簡潔凝練而且深刻。最後,作者用個性化的語言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個鮮活的,典型的人物形象:「我真傻,真的......」。作者通過祥林嫂對眾人的傾訴,通過祥林嫂和柳媽的對話,通過祥林嫂和「我」的對話,寫出了祥林嫂的精神創傷,這正是魯迅思想的深刻性表現: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的可怕。
(8)祝福小說全文擴展閱讀
20世紀20年代,正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時期。魯迅以極大的熱情歡呼辛亥革命的爆發,可是不久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後,帝制政權雖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卻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封建社會的基礎並沒有徹底摧毀,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他們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觀念、封建禮教仍然是壓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在個人對社會的責任感驅使下,1924年2月7日魯迅先生創作了這篇小說。
1949年,以「陝甘寧教育廳」編撰的《中等國文》為藍本修訂了一套臨時課本,在這一版本中收錄了《祝福》。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語文教材中均有《祝福》這篇文章。
1956年,小說《祝福》由夏衍改編為電影搬上熒幕。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桑弧導演,白楊主演;《祝福》在不同時期,被改編為不同版本的話劇。
Ⅸ 魯迅小說全集祝福人物介紹
祥林嫂是一個受盡封建禮教壓榨的窮苦農家婦女。丈夫死後,狠心的婆婆要將她出賣。她被逼出逃,到魯鎮魯四老爺家做傭工,受盡鄙視、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搶走,並且拿走了她在魯四老爺家打工的所有工錢,然後賣到賀家成親。賀老六是個純朴忠厚的農民,很快又有了兒子阿毛,祥林嫂終於過上了安穩日子。然而命運多舛,賀老六因傷寒病復發而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經受雙重打擊的祥林嫂,喪魂落魄,猶如行屍走肉,於是,走投無路的她只能去再次投奔到魯四老爺家。可是人們還說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門檻「贖罪」,不然到了「陰間」還要受苦。她千辛萬苦積錢捐了門檻後,依然擺脫不了人們的歧視。最後,她沿街乞討,在魯鎮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聲中,慘死在街頭。但是,人們非但沒有可憐她,還都罵她是一個謬種。
2、賞析
《祝福》這篇小說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對封建的必要性。
3、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