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寫微小說
微型小說的寫作
微型小說又名小小說,超短篇小說,一分鍾小說。過去它作為短篇小說的一個品種而存在, 後來的發展使它已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其性質被界定為「介於邊緣短篇小說和散文之 間的一種邊緣性的現代新興文學體裁」。阿·托爾斯泰認為:「小小說是訓練作家最好的學 校。」(《論文學》)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著類似超短篇小說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說 這個名字的正式出現,是源於美國。」多數人推崇美國作家歐·亨利(1862—1910) 是創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節生動,筆調幽默。其中《麥琪的禮物》膾灸人口。可以 這么說,超短篇小說具有立意新穎、情節嚴謹、結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內,要概 括出普通小說應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說,微型小說是一種敏感,從一個點、一個畫面、一個 對比、一聲贊嘆、一瞬間之中,捕捉住了小說——一種智慧、一種美、一個耐人尋味的場景, 一種新鮮的思想。
微型小說在寫作上追求的目標是四個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過一千五百個字。因此,構思和行文時必須注意字句的 凝煉,不允許作品中有贅詞冗句。如馬克·吐溫的《丈夫支出帳本中的一頁》。全文只有七 行字,卻具有長篇小說的全部情節。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穎,風格清新。星新一寫作一分鍾小說,就極力追求「新」。他寫道: 「有些評論家把我的小說與美國的超短篇小說(Short-Short)混為一談,這是不妥當的。 我是受了美國超短篇小說的影響。但是沒有完全依靠,而是發揮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 我的小說強調一個『新』字,給讀者以新題材、新知識,甚至讓他們感到驚訝!」(星新一《一 分鍾小說選》)為此,他常常藉助於童話、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過非現實的題材或 現實題材的非現實筆法,反映他在現實生活中的獨特的感覺,表現清新的主題,如他的《保 修》。 當然,微型小說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說作品一樣,有時並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時主題並 非一個,是多元化的,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寫的一篇被稱 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學幻想小說:「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 聲……」就寫得十分別致而耐人尋味。
三、密。指的是結構嚴密。微型小說的作者在結構上,應力求時間、場所、人物都盡可 能地壓縮、集中,使作品結構簡練、精巧,如同微雕工藝品那樣。因此,特別要在選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結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說的特點多半在於一個「奇」字。 中外作家的許多優秀作品就常在結尾處使人拍案叫絕。如邵寶健的《永遠的門》的結尾就出 人意料。
======================================
文無定法——關於微型小說
曾經一時興起寫了一篇小說,結果被批為無病呻吟且缺乏小說基本要素。我不會編故事,但對這個沒有小說基本要素之類的說法還是不服氣。
所謂小說的基本要素不外乎人物、情節、環境。小說的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小說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人物活動的特定環境。小說要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這是最傳統也是最老套的要求。
說到這里我不禁暗暗好笑,想起網路上流傳的一個笑話《「貴族」與「愛情」》。
大學文科教授讓每位同學寫一篇短篇小說,要求小說中必須有「貴族」和「愛情」兩個基本要素。
幾天後,學生們相繼完成了作業。
當教授看了楚峰頭同學的小說後,非常無奈,因為兩個要素都存在,小說內容是:「公主懷孕了。」教授只好讓他再添加一些「幻想」要素。
過了幾天,楚峰頭又把他的「大作」交給了教授:「織女星座的公主懷孕了。」
教授看後非常生氣,遂又令他在加一些「神秘」要素。
這回,楚峰頭的小說變成了:「織女星座的公主懷孕了,是誰乾的呢?」
教授實在忍受不了了,他使出了最後一招兒,那就是讓楚峰頭再增加「宗教」要素。
幾天後,當教授帶著勝利的微笑,看了楚峰頭的小說後,竟把它撕了個粉碎。
「織女星座的公主懷孕了,OhMyGod!是誰乾的呢?」
可見這個所謂要素的說法根本不是評價文章的標准。小說貴在出新,特別是微型小說。但是出新不僅僅是情節的出乎意料,最重要的應該是選材及個性化的情感。而且個性化的范圍應該在陌生化的新奇感之內,不應是晦澀難懂。幾千年的文明發展,無論怎樣翻新總也脫不了一般的情節框架。無論是無意識的認同還是有意識的反叛,總歸是基於同一種心理狀態。挖空心思編來的文章不過是一時的技巧之作,算個游戲罷了,而且通常是大家都覺得實在是太有意思了,然後有意思,然後有意思,然後……就沒了。
為何見書欲喜,見書欲悲,見書以為然?精品的著作總是心血之凝,哪怕作者以為是游戲之作,但其實是在放鬆的狀態下體現出的真實自我。現在一般人學寫小說似乎有這個毛病,比小說家更講究什麼要素的具備,其實那倒可以算做練習的必要,對於小說創作本身是沒什麼作用的。怕的就是連評價者也以這樣的觀點去看。就象時下里似乎人人都可以學畫水墨畫,大眾的參與評價的標准卻反促水墨畫趨向式微,道理是一樣的。
一般說來長篇小說的字數都在20萬以上,短篇小說的字數在幾千字到三萬字以內,中篇小說的字數大約在在三五萬字到十萬字之間,微型小說或者叫小小說、掌篇小說、一分鍾小說,字數一般在二千字以內。我看網上基本上是微型小說。
至於微型小說特點,我不妨偷別人的話來加以說明:
(一)以微知著,以近知遠。人物少,情節簡單。但小而精,微而妙,以少勝多,以微觀反映宏觀。現實感強,迅速輕便,充滿生活氣息,但要寫出藝術境界的「遠」,使人聯類無窮。
(二)博採眾長,不拘一格。廣泛吸取其它文章和藝術體裁的長處,可以稱為「模糊小說」。
(三)取材精確,鏡頭小說。微型小說寫的是面上的一點,這個點是運動展開的,可以稱作影視中的「鏡頭」。一般短篇小說中的倒敘和補敘,在微型小說中要成為瞬間鏡頭的描寫和串連,以免冗長敘述和說明。
(四)寫特殊點,重情緒化。微型小說人物描寫的特點是,寫主要人物的性格的某一側面,或寫主要人物的情緒心態。
如此來看,小說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似乎大多數人對此都有些誤解。第一個特點是其很明顯的見微知著。或者說帶有中國自古以來的微言大義的痕跡,和寓言有相似之處。就是簡單的愛情故事也可以表現人與人之間的鴻溝,哪怕是阿佛洛狄特的魔法也無法彌補深壑。這樣一個簡單的愛與不愛的故事才能升華到整個人類的意義,而不僅僅是風花雪夜。信任不僅是情人間的事,也是在這個社會中生存的一個基石吧!但情緒化心理描述的傾向很難讓一般讀者理解和接受,這又涉及到微型小說的第二個特點,即體裁的模糊性。
有意識地淡化情節,類似於散文化的敘述,大概這就是別人覺得有些小說中缺乏要素的原因吧!但情緒化的描寫恰恰是微型小說的發展趨向。如不被理解的冷漠,用一種混亂的意識流來表達,幻覺與現實的重疊,恰好能夠表現失去理智的思維狀態。但是過於晦澀,組織零亂,這也是這種小說不被理解的原因之一。
大多數人還是遵循著經典的思路,甚至抱著獵奇、尋求刺激的心理來看。藝術一旦成了大家都喜歡的東西就開始沒落了,盡管小說也曾經是那麼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但誰知道今天不被人理解的東西會不會成為明天的經典呢?
所以我還是不多說的妙。
原始定義
微小說又名小小說,超短篇小說,一分鍾小說。 過去它作為短篇小說的一個品種而存在, 後來的發展使它已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其性質被界定為「介於邊緣短篇小說和散文之 間的一種邊緣性的現代新興文學體裁」。阿·托爾斯泰認為:「小小說是訓練作家最好的學校。」一般少於200字。
網路定義
以微博客形式發表的微型小說,是微博客價值延伸的一種生動表現形式,最開始是由網友自發創造出來的微博客的新應用。除了短小精悍、語言簡潔、結局出乎人意料等特點,還具有了140個字以內、隨時與讀者互動的特徵。
「篇幅短小」、「單一性原則」、「人物單純」、「細節精簡」、「情緒簡單」、「時距簡短」、「風格單純」、「語言簡約」。其中篇幅短小,千字左右,是它的外部特徵;選材精、結構巧、含意深,是它的本質特點。 微小說除了具有微型小說或小小說的短小精焊,語言簡潔等特徵,還具有自己獨特之處: 1、字數在140字以內。在字數上有一定限制,從這點上說應該是更短的小小說。 2、結局出乎人意料。結局總是出人意外,超乎常人的想像,具有新意。 3、隨時與讀者互動。因是在網上,讀者可以隨時參與討論,作者也可以隨時回復讀者,與讀者討論
「天馬行空」型
微小說可能並符合常理,可能它只有一句話,或者是作者內心的一個真實想法、一個隱藏的秘密,卻依然能打動讀者。 例如:#微小說##ppmeet#第一年,魔教教主初遇大俠,那人正氣凜然拔劍相向,他冷笑:「偽君子。」第二年,一招之差敗在大俠劍下,求死,那人卻不殺他,他嗤道:「還算君子。」第三年,走火入魔險些喪命,那人傾力相救,他微微皺眉:「的確君子。」第十年,清晨醒來,渾身酸疼,他咬牙大罵枕邊的人:「枉為君子!」
「百折千回」型
短短的140個字的小說,也可以迂迴曲折,把你從小說帶回到現實,又從現實中拉回到小說。 例如:#微小說##ppmeet#「部長,有人來上訪。」「哄出去!」「哄不走啊。」「那就打出去!」……「部長,完了,下手太狠,把人打死了,是一老婆子。」「娘的,給她家五萬,再鬧事再打!」……幾天後,部長老家打來電話。「狗娃呀,你娘前幾天去市裡看你叫人給打死了。人賠了五萬……」
「出人意料」型
在微小說中,雖然文字簡短,但是出人意料的結局,往往讓人眼前一亮,打破俗套是微小說最大的特色。 例如:#微小說##ppmeet#他遇上個妖嬈而富有的女人,被她迷得神魂顛倒。他辭掉工作,背叛了未婚妻,跟這個女人私奔。在飛機上,女人問他,你還記得中學時被你羞辱過的齙牙妹嗎?他一怔,眼前的女人越看越覺得眼熟。是你?他問。女人搖頭冷笑,拜你所賜,她中學畢業後就自殺了。他驚恐,那你是…?女人陰笑,我是她哥。
② 怎麼寫小小說
下面是我從網上查下的,希望對你有用,謝謝!小小說雖然「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要真正把小小說寫好,確實不易。要在生活的海洋中選取一滴水,並要從這滴水中反映出整個海洋,這就要有很強的選擇能力、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長的文章,即使長了,也便於藏藏掖掖,有點敗筆、廢話,就容易遮蓋了。而短的文章,好比白玉盤上放珍珠,瑕疵畢現,一個標點符號點錯,人們也會發現。所以,難就難在這里。當然,世上無難事,就怕有心人。只要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總會做出成績來。任何事物,總有它的「竅門」,或者說經驗。要寫好小小說,了解它的寫作技巧,大概總會有益的。總的來說,寫小小說的技巧可以概括為:選題沙裡淘金;立意一葉知秋;結構巧奪天工;情節出奇制勝;人物畫龍點睛;語言惜墨如金。古人在談到寫文章的要求時,也說要做到「龍頭、熊腰、豹尾」,這也適用於寫小小說。小小說要求開頭造成懸念,扣人心弦,然後居高臨下,勢不可遏,或者投石擊水,一波三折。也可以開頭開門見山,揮斧直取,而後含蓄蘊藉,曲徑通幽。結尾則要求畫龍點睛,水到渠成;或緊急剎車,含蓄有力;或抖包袱,亮底牌;使主題得到升華,出於讀者意料,大吃一驚。小小說的特點 概括來說,小小說的特點集中在一個「小」字,即:短小精悍、小巧玲瓏、以小見大,有人稱為「三小」作品。古人把這類微型藝術的手法叫「縮龍成寸」,可見其高超而難得。通俗來說,小小說是篇幅短、人物少、事件微。在結構方面,它的特點是:奇特新穎的立意、相對完整的情節、出人意料的結尾。從內容方面來說,小小說的特點是新、深、辣。所謂新,就是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寫別人沒有寫過的事,及時發現生活中的新事物、新問題,有強烈的時代感。所謂深,就是作品具有深度,啟迪思想、引人回味,從而使人得到哲理的享受。作品除了要以情動人,還要以理喻人。哲理是情節的內核,它使人震驚,發人深省,引人思考。哲理是作家對生活獨特而深刻的理解,它滲透在情節之中,引導讀者去思考並作出判斷。所謂辣,這包括以情動人,震撼人心;尖刻辛辣,一針見血。
③ 怎樣寫小小說
如何寫小說(轉載)
第一忌諱:無論文筆多麼優美,都不要讓描寫使你的敘述陷入中止。
小說的作者必須牢記這點:不要過分描述任何事情,無論它是特頓山脈,是夕陽,還是懷基基海灘上的斑馬。否則,你敘述的力度就要受到影響,你也將使讀者的注意力出現危險的空白。請記住愛勒莫。雷納德的金玉良言:「我總是力圖去掉那些讀者會跳過去的內容。」讀者的確願意跳過那些無效內容。
第二大忌諱: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來描寫並非重要的環境。
小說家大衛。羅吉曾宣稱:「一部好的小說中的描寫絕不僅僅是描寫。大多數背景描寫的危險在於一連串的漂亮的陳述句和敘述的中斷將讀者推向昏昏欲睡的境地。」請牢記羅吉的格言,將它打在紙條上貼到計算機或打字機前:「一部好的小說中的描寫絕不僅僅是描寫。」
第三點忌諱是:不要在一個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讀者的注意力。這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
第四點忌諱是:不要概括,要具體。
關於寫作忌諱概括化,沒有人比俄國偉大作家契河夫說得更好。他在一封信中,告誡一位作家朋友避免概括化和平常化:「我認為,對於自然的真正描寫應該相當簡略並與主題存在相關性。應該避免落人俗套的描寫,比如,『落日沐浴在黑色海洋的浪花之中,絛紫色的金光一瀉而下』等等。在描寫自然時,要抓住細節,而且要達到這樣一種程度,即使閉上雙眼,也仍能看到你所描寫的場景。
因此,當你坐下來寫作的時候,請記住,不是「一杯飲料」而是「一杯馬丁尼」;不是「一隻狗」而是「一隻長捲毛狗」;不是「一束花」而是「一束玫瑰」;不是「一個滑雪者」而是「一位含苞欲放的年輕少女」;不是「一頂帽子」而是「一隻高頂回角帽」;不是「一隻貓」而是「一隻阿比西尼亞貓」;不是「一支槍」而是「一支0。44口徑的新式自動手槍」,不是「一幅畫」而是一幅「馬奈的『奧林匹亞』」。
將描寫四忌與契河夫的金玉良言合二為一,我們就得到了一條所有好的作者在描寫時都應該遵循的一條規則:要具體!
你要能准確地描繪出一幅幅場景,使人物真實可信,他們在自己國有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中進行著日常工作。——拉威爾•;斯潘塞。
「怎麼才能讓事情看起來真實可信呢?」當一位作家被問及這個問題的時候,實際上是對他的一種贊揚。如果有人進一步對他說:「我好像身臨其境,能夠聽到、嗅到、感覺到這些地方,就像走進了小說的書頁中」,那他給讀者的東西就的確非同尋常了。當我被問及同樣的問題時,我的回答是:「藉助於五種感覺」。一些作者總意識不到應利用讀者的五種感覺來獲取真實感。利用讀者的視覺感受是常見的,但是利用讀者的嗅覺、聽覺(除了在對話中)、觸覺或是味覺又有幾次呢?我從1976年開始寫作,至今仍在我辦公室的牆上保留著五個詞:看、聽、感、嘗、嗅。每當我寫作的時候,都會參照這張表,有意識地寫些帶有氣味的東西。實際上,一些令人作嘔的東西在創造真實感的時候,反而有奇跡般的效果。
想想當一個人打開冰箱的時候,那種腐爛的水果的味道;當一個人剝一隻熊皮的時候,那腐臭的脂肪;當一位婦女在無人服務的加油站給油箱加油的時候,手上會沾滿了汽油味。僅在故事的開頭提及味道是不夠的,在敘述情節時,你還得反復參照那張表。讓我們設想一下,一男一女正在爭論某件事情,男人從門口一直沖到廚房,沖著女人大聲嚷嚷:「我不能再忍受你媽媽和我們住在一起,老太太必須在我回來之前搬走,否則我就離開這個家!」在設置這個場景的時候,我可以讓女人烤制南瓜餅(味道甜美、溫馨,讓人回想像感恩節一樣的快樂時光),但是如果再加上腌制香料和醋的氣味,這個場景就呈現出寓意。我會在某個時刻讓讀者想像這種氣味:「我鄭重警告你,勞拉,有她沒我,有我沒她!」他說著,那樣子就像廚房裡的味道一樣酸。不要忘記,在爭吵的時候,勞拉還一邊往罐子里裝著泡菜。當她在大聲吵嘴的時候,可能會燙傷手,然後把手伸到冷水裡沖洗。當然,她也可能正在往泡菜里倒鹽水,並且灑了一地,然後還要擦乾凈。她還在粗棉布制的圍裙上擦乾她的手。她可以擦拭從額頭(熱熱的,癢癢的)上流淌下來的汗水,她可以一邊叫嚷,一邊揮舞手中的勺子(堅硬的,木柄的),並向男人扔去。這些都會增強視覺效果。當爭吵越演越烈的時候,可能會聽到什麼聲音呢?是不是有條狗溜進來,喝錫制餅盤里的水?
是否有一輛行駛的汽車正在馬路上發出卡嚓卡嚓聲響呢?是不是傳來孩子們在隔壁人家院子里玩耍的聲音?當爐子上的水燒開的時候,是不是在叮當作響呢?水有多麼熱呢?你告訴讀者溫度了嗎?小說中女主角是否在泡菜罐的旁邊放了一杯冰茶或是冰咖啡呢?爭吵以男人氣沖沖地出去而告終,但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此時,女主角是否拿起杯子,痛飲冰咖啡,發覺咖啡很苦,然後做了個鬼臉呢?正如你所看到的,在類似上述的情節中要同時喚起人的五種感覺是有可能的,但是為了能夠做到這一點,情節必須進行精心的安排。絕大多數情節是不能用全這五種感覺的(尤其味覺最難寫進去),但是你可以很容易地喚起讀者的四種感覺,在大多數情節中,起碼可以喚起讀者的三種感覺。當你對小說對白的真實性表示懷疑的時候,就大聲讀出你的對白,假裝你是一名演員,並以電影屏幕和舞台上需要的那種抑揚頓挫的腔調說出你的台詞。如果它聽起來很生硬,不自然,就需要修改。不要忘記,人們用語言所表達出來的思想總是未經加工潤飾的,所以要讓人物說的話短一些。生活中人們總是一個一個地提問題,你小說中的人物也應這樣做,特別是當他們要彼此認識了解的時候。人們在談話中經常嘆息、抿著嘴笑、抓頭、鼓起雙頰以及端詳他們的指甲,你也要讓小說中的人物有這些動作,並讓人們在干工作的時候,繼續他們的談話。
使用收尾語來創造意象。請看下面兩個例子:「你從來就不喜歡我的媽媽!」勞拉大聲嚷道。她「砰」地一聲把水壺放下。「你從來就不喜歡我的媽媽!」勞拉猛地扔下水壺。第二句更增加了緊張程度,讓故事情節更快的向前推進,減掉了多餘的詞語,暗示而不是告訴讀者勞拉正在大聲叫嚷。這就是我所提及的原則的最佳時刻,我正是通過這些原則來衡量我所有的作品的。緊張的時刻所用的詞要少而精。我是從我的英語老師那兒學到這一點的。在我寫第二本書時,有幾個情節我總無法寫下去,但是我找不出原因,我就把手稿給這位老師,請她提出批評和建議。當她告訴我這個規則之後,我就把它應用到我的小說中,結果,一切都變得一目瞭然。
在情節緊張的時候,要採用短小精悍的句子,句子中要採用短詞,少用結束語,要寫得突如其來。當你做到這些的時候,緊張氣氛就可以油然而生了。與此相比,在氣氛比較沉悶的情節中,到處籠罩著寂靜和安寧,此時就要使用較長的句子,較長的詞語,較長的段落,以及更多的結束語。這樣做就會自然緩和緊張氣氛。當你在構思小說時,就要確立寫實的態度。只在通過觀察、思考你才能准確地描繪出一幅幅場景,使人物具有可信性。他們以固有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進行著他們的日常工作。好了,正如我前面說的,味覺是最難寫進小說中的,但是五種中有了四種也不算壞。
應用這五種感覺,利用句子結構來創造或緩慢或緊張的氣氛,這樣你寫出來的小說讀者就不能丟下了,因為它們是那樣真實可信。
抓住興奮點:
對小說家而言,能始終抓住那極具魔力的興奮感就是最大的獎勵。——菲立茲•;惠特尼
在作家的一生中,有許多令人興奮的時刻。如果這些時刻是在經歷了被拒絕和失望之後,那麼將更加令人喜悅。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時刻,第一次聽到編輯對我鼓勵的話語,第一次見到自己的文字被印刷出來,或者第一本自己的小說握在手中時的狂喜。我堅信,對任何一位小說家而言,真正的「興奮之巔」是無處不在的。而且,它還會不斷地涌現,因為我們學會了如何去激發它。我是指當一部新的小說在構想時,腦海中所出現的第一縷閃光時的奇妙時刻。在一個新故事(或小說)的最初構思中不斷閃現時,作者會有一種眩目的感覺,我們通常會覺得這將是自己所寫的最好的作品。
這種奇妙的感受可能常在片刻間出現,我會帶著此種感受度過幾天或幾個星期。這些思想中的閃光聚集著如此多的奇異光彩,好像由於某種魔力而不斷地閃爍著。
於是,我把它們寫下來。我總是很高興地寫出一個又一個故事的開頭,但是偶爾才完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寫出來的東西永遠不如我夢想中的完美,我太心急了,當我發現自己僅僅是給故事開了個頭,必須把它們進行下去的時候,我便失去了興趣。魔力消失了,於是我又不斷地放棄那些故事。
我羨慕那種能夠沿著最初的構想,並把它發展成小說的作家。但是我卻無法一蹴而就,所以我必須在動筆之前,明確寫作的方向。我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保護那些最初的閃光點,並使之繼續閃亮或者再現。我發現自己在寫到30頁左右時,如果仍能保持初始的興奮狀態,我的興趣就會被高度調動起來,直到完成作品。
最初的興奮能持續多久是因書而異的。我先花些時間在筆記本上設計人物,搜集情節中的零碎片段,明確我的寫作方向,或者草草記下腦海中曾涌現過的東西,直到我必須動筆的那一刻到來。那一刻總是在我還沒完全設計好時就來臨了,我從不拒絕那股推動力,至少我可以先為我的故事開個頭。為了獎賞自己,我通常會先寫上幾頁,這對寫作的連續性是有益的,它能隨時幫我回到人物和情節的構想中去。
當我再次翻閱已完成的部分,愉悅的感覺便又湧起,我真想有位讀者能與我一起分享這些優美的文字。我並不期待一下子得到很多,但我的確希望得到贊許和肯定,盡管我知道自己是這些作品的最糟糕的評判者,因為我深陷於創作之中,根本看不到它的缺點
通常我所選擇的讀者都是深諸這套規則的,他會在給我鼓勵的同時又溫柔地來點建議,讓我不至於飄飄然。而我遲早都會再讀一遍第一章,看看經過了思考後是否能改得更好些。對於初學寫作的人而言,過早地請人提出批評意見是危險的,它會使最初的興奮被輕易地澆滅。較為保險的做法是等寫完後再請別人來閱讀和評判。
現在,我不再奢望極度的興奮點能始終延續,我知道它還會再現,令我興奮,激勵我繼續往前走。要知道,幾百頁的故事僅靠一次興奮浪潮的沖擊是不夠的。在寫作過程中,一些絕妙的新想法會使我峰迴路轉,寫出意想不到的轉折之筆,把我再度引向興奮之巔。小說家應該是情緒化的人,倘若我們的寫作成為沒有激情的自覺運動,寫出的小說也一定會平淡無奇。
靜等靈感的突然迸發也是不明智的。寫不下去時,我常問自己:在這種情況下,人物可能會採取什麼意想不到的行動?什麼樣的情節才是既合乎邏輯又出人意料的?我在腦海中過著電影,任靈感的火花不斷地撞擊。
讓我們分析一下小說寫作中常遇到的三種興奮狀況。第一種是最為重要的,即作者對將要描寫的故事的亢奮的感覺;第二種是小說中的人物在發揮某種特殊作用時的體驗。如果你能發現那些促使人物興奮的動力,你就達到了興奮的另一個層次。第三種興奮是有關讀者的。如果你和人物的興致都很高,那麼讀者也將從你的故事中得到滿足感。
作者的目的在於讓讀者和人物同呼吸共命運。但如何令作者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使之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來完成他的小說,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對所寫內容產生厭倦和沒有了長遠計劃是主要的症結。為了保持對寫作的新鮮感,我給自己訂了條規矩,即:不要過多地回頭看自己已完成的部分。當我每天開始寫作時,我只讀最後的幾頁,它給我一種趕緊繼續寫下去的動力。盡管我是多麼想了解已經完成的部分,看一看它究竟怎樣,但我絕不允許自己往前翻看超過5頁以上的部分,哪怕是僅僅一小會兒。
那一時刻還是到來了,當我開始確信我寫出的不過是一堆亂八糟的東西時,我便失去了興趣和信心。於是我乾脆從頭讀起,一直讀到我寫作卡死的地方。然而,它們卻比我料想的要好得多,哈,我又精神抖擻,繼續往下寫。我發現經過這遍瀏覽後,我對人物的理解更加透徹了。在寫小說的過程中這種情況會經常出現。
我自己的辦法是讀書,我和小說進行交流。我讀小說的目的不是為了模仿或得到新思路,而是發現某種情緒。我的注意力在書頁之間漫步,當某些東西忽然觸動我的情弦時,我就可以繼續寫了,因為我已經能把那種情緒傳遞給我的人物了。我把乾巴巴的愛情場景重寫了一遍,這一回效果很好。我還發現了一個可以對付興趣喪失的辦法:給你的腦袋補充新給養。
「焦慮感」是值得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我並不推崇這個帶有負面效應的方法,它僅是一種方式而已。我們可以運用各種方式把興奮傳遞給讀者,並使它不斷增強,以保持思想的最初閃光。對小說家而言,能始終抓住那極具魔力的興奮感就是最大的獎勵。
小說創作中的懸置緊張法:
微型小說之所以能以區區篇幅吸引讀者,訣竅之一,便是在描述中巧妙地運用「懸置緊張法」。「懸置緊張法」又稱懸念、「賣關子」、「設扣子」、「系包袱」等,它是小說的一種既常見又十分重要的技法。車爾尼雪夫斯基是這樣運用「懸置緊張法」的——他在自己的長篇小說《怎麼辦》的序言中說:「我援引小說家所常用的詭計:從小說的中間或結尾抽出幾個賣弄玄虛的場面來,將它們放在開頭的地方,並且給裝上一層迷霧。」在《怎麼辦》中,一開頭就寫羅普霍夫偽裝自殺,這樣處理就引起了懸念,然後再倒敘他過去與薇拉、吉爾沙諾夫的關系,解釋他假自殺的原因。其實,「懸置緊張」不僅可以用在開頭,也可用在中間,甚至可用在結尾。如電影《保密局的槍聲》,結尾的鏡頭是常亮出人意外地開槍打死特務組長,救出劉嘯塵和阿紀,隨後跟著潰逃的國民軍隊走了——常亮究竟是什麼人,影片直到結尾都沒有交代。這種在結尾產生的「懸念」必將引起觀眾的種種推測和聯想。「懸置緊張法」其內容可分為兩類:一是作品中某些人物心裡有「數」,而讀者卻完全「蒙在鼓裡」,讓讀者自己去判斷猜測情節的進展。如《草船借箭》,諸葛亮心裡早已預知天有大霧,可在三日之內「借」到十萬支箭,而讀者卻完全不知,焦急地擔憂著諸葛亮的命運。一是讀者對情節的大部分已了解,而作品中的某些人物卻「蒙在鼓裡」,讓讀者睜大了眼睛看這些人物將如何動作。如《十五貫》中讀者已知是婁阿鼠偷了錢,而作品中的人物除婁阿鼠外,一概不知,於是讀者關切地期待著:這件冤案將如何處置?篇幅較長的小說在運用「懸置緊張法」時,可以在大「包袱」中系小「包袱」,在大「扣子」中結小「扣子」,一環扣一環,一個「懸念」接一個「懸念」,把矛盾沖突推向總高潮。而微型小說篇幅特短,它往往只設置一個小小的「懸念」,描述到結尾時忽然抖開「包袱」,使讀者大吃一驚,從而收到很好的效果。運用「懸置緊張法」,一要注意其真實性,既要「懸」,又不能「玄」,即不能故作玄虛,破壞作品的藝術真實;二要注意緊緊圍繞著主題來「懸置緊張」,如果在枝節上「懸置緊張」,那隻會削弱作品的主題思想。
作家十二戒:
作家十二戒一,忌跟風「不要修真受歡迎就寫修真,三國好看就寫三國。」
二,忌『我』「這就不多說了,對於所有的寫手來說,用第一人稱寫作是大忌」
三,忌流水帳「文章太過簡陋,文中必須多多出現對話,環境的描寫與人物性格的描述」
四,不能抄襲「至少要抄得讀者看不出是抄的,有的人的作品一看就知道是抄尋秦記的劇情」
五,忌文章太短「不要用騙點擊率的方式寫書,一章至少要有四、五千字」
六,忌太哆嗦「拖戲是可以的,但必須要有技巧,不能無限地拖長。要盡力交代一些有用的東西與伏筆,在一些文字上加長文章的長度,但如困技巧不夠不要強行。文章太短不行,太長也不行。要長短適中。」
,忌太雜「比如科幻作品最好不要與武俠合在一起,香滿的那些武俠科幻漫畫是最失敗的。因為他們硬是把武俠與科幻平衡。每一部小說都有其中心的主題,科幻就科幻,武俠在其中出現可以,但起到的作用微不足道,因為是科幻為主題,那幺一切都必須用科學角度去解釋,而不是又科學又武俠。」
八,忌超人「文章中最忌最忌的除了跟風之外,就是使得主角一夜之間成為超人。主角遇到奇遇得到意料序外的能力,可以!但一夜之間得到超強的力量,事後的力量強無可強,那幺你怎寫到終。」
九,忌名稱太多「讀者是不會有耐性去記憶你所例出的地名人名,只能慢慢(很慢很慢)地在文章中交代,給讀者慢慢地消化。如果作者太急,只會使讀者看得頭昏眼花變成了流水帳。」
十,忌例表「題材設定永遠都是給自己看的,不要硬加在文章中,讀者沒有興趣去看你的設定,這樣做就有如提前把一本書的結局說出來,使人失去了看書的味道。」例:魔盜的作者寫魔盜之時沒有任何的設定,在剛始的時候本人看著看著以為是在寫中世紀時的一個貴族故事。最後魔法師突然之間出現了。才啊!地明白到這是一本玄幻作品。給了本人無數的驚奇,而且作者那時至以後很長都沒有出現過更多的魔法師,使得讀者有興趣再看下去,龍什幺的也是最後才慢慢出現,一個個地描述,而不是一次過例出來。換句話說,作者至今才使我明白到這個世界大概是個什幺樣子的,(龍到現在才出現了兩次,妖精見都沒有見過)在我的腦海中用漫長至今的文筆一筆一筆地在本人的腦中將那個世界建築了起來,這是他成功的地方。
十一,忌呢稱「身為一個作者,要盡力站在中立的立場去看去寫,所以在文章中請不要出現不寫出角色全名而為了省事叫她小XXX,阿XXX的情況出現。文章必須給人中立,冷酷的感覺。而呢稱是為了親友之間的親近感而代替名字的稱呼,從來沒有見過那些文筆高超的人用這些妮稱代替角色的名字。你是作者與自己的角色拉親切感干什幺?」
十二,忌上下關系混亂「有很多的作品,主角都是盡力與身邊的角色拉關系」比如:主角命令身邊的大哥去某事時是這樣說的:「某某哥,去幫我把什什什幺給打下來吧。」而不是:「某某某聽令,將XXX給我打下來。」公私無法公明,上下關系混亂,你看全世界哪一個軍隊會戰斗時、工作場合這用這種語氣。這只能表現作者社會經驗不足。
另外一點,很多的作品中作者站在主角一方站得太明顯了,將嚴肅戰爭寫得家斗別扭,有如兒戲。「啊!我來遲一步。那個誰誰竟然把他們全殺光了,留下一點來給我嘛!」「你這好小子,竟然將敵人全打敗了,那我打什幺?也不留下一點給我。」這哪像軍人應說的話!兵~國之大事,生死之地。怎能任由這些主角的親友想怎樣怎様;,軍法哪去了。弄得戰場有如過家家一樣兒戲。——評寫作之得失評寫作之得失第一,對一名作者來說,很多新手都喜歡用我來寫書,或者是說第一人稱,本人不明白為什幺他們會這種想法。像異人傲世錄、商業三國之類的最後都漸漸地轉為用他,第三人稱了。因為這種寫作手法缺點多多,在網上游歷過的人都知道一般情況下用『我』絕寫不出好書,特別對新手而言。因此,使得很多的讀者對『我』來寫書的作者都不帶有好印象,看完第一頁就不看了,除非是入VIP什幺的期望他在之後會改善才忍著看下去。所以,寫書最好不要用我來寫,金庸沒用過這種寫作手法,黃易在大劍師中用過一次就不再用了,而各作者竟然自問能夠比這二位宗師更加厲害,實在佩服。
第二,女人,我不知道這些作者有多少的戀愛經驗,或者是中國現今的市場上男女比例太過離譜,使得書中的主角都失去了一個男人應有的風骨與自尊,任由女人任打任罵,似乎只要有個女朋友就足夠了,就算那女生犯了任何的錯誤我也見不到主角生氣或怎幺樣的,這也太聖人了吧。這種主角一多,啊!那這種主角都失去了自己的性格。特別是一些寫君王的書,君王是絕對不會讓任何人威脅自己的權威,必須做到冷酷無情,有的時候必須放棄自己心愛的女人,做到極度冷血,但很多作者硬要寫成完美愛情故事。去!無論是現實或者是小說世界從來都沒有完美的,因為讀者自己本身都不相信完美的存在,這樣寫不是明著告訴讀者這只是我的妄想嗎?還有,本人是個男人,網上讀者百分之九十都是男性,如果作者們想寫情情愛愛的東西可以考慮去寫愛情小說。本人不認為愛情的因素不應出現在男性讀物中,不過我看到很多的人都將小說中的愛情成份比例調得高得離譜,明明是君王類的小說硬要與情愛拉上關系,鐵血類的非要弄得像過家家,似乎比起國家而言女人更重要。哈!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有的時候必須在女人與國家之間作出選擇,但很多的作者硬是寫成完美結局,好嘛!只愛美人而不愛江山這句話夠經典了吧,是這些讀者們諷刺的寫照,硬要寫成完美是不可能的。還有在很多書中主角都過於心軟,至少我還見不到有打殺女人的事發生,不管那個女人多幺混帳與囂張。唉!武則天的天下了。
更多參考,你看看我吃西紅柿寫的書吧,網路里搜
④ 如何寫小小說
如何寫小小說
不少人想寫小說,但找不對路子,絞盡腦汁也寫不出來。還有一些人動輒萬把字,但一篇也發表不出去。學習微型小說對創作來說是一條「終南捷徑」。阿。托爾斯泰(蘇)說:「小小說,這是訓練作家最好的學校。」這種作用出自於微型小說自身。微型小說優越簡便,篇幅短,費時少,易掌握,可多寫,發表園地多。較快地發表一篇千字小說,對初學者的鼓舞作用是可想而知的。初學者避免步入只是想用鴻篇巨制來一鳴驚人的歧途,以此為起點,向著遠大目標走去。
微型小說,應當說是一種新型文體。我國文壇八十年代興起微型小說。一是讀者多。讀者面廣,各階層都有。二是作者多。業余作者遍及全國,著名作家也大都試作,如王蒙、叢維熙、馮驥才等。三是園地多。各級各類報紙刊物大都發表微型小說,各種徵文競賽活動層出不窮。四是文學理論界開展了討論,同時引起國外文學界的關注。微型小說興起的原因首先是時代需要。現代化建設加快了生活節奏,讀者要求閱讀短文,這就出現相應的文學形式。其次是文學自身發展的需要。短篇小說越寫越長,作為對「長」的針砭,出現開拓新文學領域的「微型小說熱」。微型小說終於成為文學理論及寫作理論開始涉及的新型文學體裁。不過,微型小說在古代已有雛形。如《戰國策》中的一些片斷,如魏晉志人小品和明清筆記小說。特別是《聊齋志異》,共490多篇,最長的4千多字,500字以下140多篇。但其藝術價值卻使蒲松齡與曹雪芹、施耐庵等一起彪炳史冊。我國二三十年代曾經明確提倡。外國微型小說發展很快。莫泊桑、契訶夫的小說中就有一些微型小說。美國作家歐。享利的微型小說名氣較大。日本作家星。新一寫了一千多篇,被稱為「一分鍾小說大師」。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也都大量發表微型小說。微型小說風行世界,方興未艾。
微型小說生命力旺盛,命名雜出,需要確定名稱。常見的有超短篇小說、極短篇小說、一分鍾小說、袖珍小說、微信息小說等,有的在邏輯上仍屬短篇小說,有的只是強調閱讀時間,有的不規范。目前通行的是小小說和微型小說。但小小說名稱過於通俗,而微型小說名稱卻與長、中、短篇小說配稱,有利於文學體裁名稱的標准化。
微型小說是一種通過對細節、場面的描寫,以小見大地表現人物及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它的特點和要求如下:
(一)以微知著,以近知遠。明顯特點是「小」,字數千字左右,人物少,情節簡單。但要小而精,微而妙,以少勝多,並成為社會某一方面的縮影,以微觀反映宏觀。現實感強,迅速輕便,充滿生活氣息,但要寫出藝術境界的「遠」,使人聯類無窮。
(二)博採眾長,不拘一格。微型小說廣泛吸取其它文章和藝術體裁的長處,可以稱為「模糊小說」。①吸收新聞長處,及時敏銳地反映社會生活,適合報紙選載。②吸收影視特長,在同一時間結構起一組生活畫面。如《!—?》,寫在深夜城市中,A司機惡作劇地長時間按喇叭,B將軍被驚醒,C作家打斷思路,D病孩被折磨……③吸收寓言特長,結尾道出哲理。如《傑克和水手》。④吸收小品特長,具有較強的諷刺性。⑤吸收散文特長,多採用第一稱,淡化情節,體現一種思想寄託和藝術追求。如《永遠的蝴蝶》。微型小說還吸收了詩歌、論文、神話、科幻故事等特長,是作者進行藝術探索的廣闊天地。
(三)取材精確,鏡頭小說。短篇小說寫橫斷面如《孔乙己》,盡管只有二千來字,但寫出了一個社會橫斷面,除代表舊時代鄉村知識分子階層的孔乙己外,還有丁舉人、酒店老闆、學徒和看客等各階層人物,孔乙己坎坷的命運也得到反映。微型小說寫的是面上的一點,這個點是運動展開的,可以稱作影視中的「鏡頭」。如《一件小事》,寫的是一件小事,一個場面,三個人物。鏡頭在微型小說中的組成有三種。一是生活一鏡頭,即一個場面。二是組合鏡頭,以一個場面為背景,接連疊印多個局部鏡頭。三是「閃回」鏡頭,用眼前場面帶出以前的鏡頭。一般短篇小說中的倒敘和補敘,在微型小說中要成為瞬間鏡頭的描寫和串連,以免冗長敘述和說明。
(四)寫特殊點,重情緒化。微型小說人物描寫的特點是,寫主要人物的性格的某一側面,或寫主要人物的情緒心態。①一般來說應刻劃出鮮明性格,具體方法是寫性格的閃光點。一是集中一點,突出強調。如《瞎說》,抓住一個教師膽小逢迎這一點。此人見人就笑,「文革」後更善於重復別人的話並連稱「對對」。在一次報告會上,勞模對他謙稱「我那是瞎說」,他應聲附和:「對對,瞎說,瞎說!」引起人們驚詫,他也驚出一身冷汗。二是勾勒輪廓,重在神似。即白描手法,以敘代描,寫人物內在和外在的主要特點。三是顯微放大,誇而不誣。抓住人物特殊點進行誇張,甚至塗上荒誕色彩,只要對准生活的焦點和本質都是可以的。如王蒙的《雄辯證》,醫生說「請坐」,病人卻說「為什麼要坐呢?難道你要剝奪我的不坐權嘛」,如是等等。對「文革」中盛行的強辭奪理、咄咄逼人的「病症」進行了藝術的誇張。契訶夫的《一個小公務員的死》也是這樣。②注重情緒化描寫。這是微型小說創作的一個趨向,反映了西方現代派手法的影響。不重視性格刻劃的傳統寫法,避免明晰性。人物往往只用「他」、「她」等代詞稱呼,寫出來也是縹緲的影子,大都是生活中的平常人。情緒氣氛籠罩全篇,有意識地作深層意識的剖析和細微感覺的刻劃,產生一種朦朧而又深刻的意境。如《永遠的蝴蝶》,沒有描寫事件過程,反復地寫懷戀之情,刻劃細微感覺和幻覺,蘊含著生死、愛情的永恆哲理意味。情緒心態要盡量帶有普遍性。如《那團雲霧》,「他」游黃山買了高價茶葉便敗了游興,即使認識到這種心理的低下也無法快樂,只有在看到同伴也吃了虧時才莫名歡悅,峰頂那團雲霧都不見了。這種情緒心態概括了人們慣熟而又可笑的「阿Q精神」,揭示出人類的劣根性。
對待微型小說的特點及技巧,一要弄通掌握,爭取在理論指導下站在較高起點上進行實踐,二要靈活運用,甚至不去聯系,讓它們在潛意識中隨時起到作用。還可以摹仿。照搬形式、技巧,發揚精華,受到感應,並力求創新,出自己意。上述特點,特別是「博採眾長」中已經具備了微型小說的一些結構要求。以下再列出一種模式,供初學者學習。
⑤ 怎麼寫關於生活的某一個片段的小小說
有時候我們的生活像一本小小說,打開在讀沒有的結束,無論什麼時候,總是有陌生的信息改變著我們的所有。想說一句話,不知道如何開口,想做一件事,不知道怎樣下手。我們的小小說,可以有太多的結局,然而缺少了束縛,想像變得乏味讀也讀不出結束。守望者的經歷似乎讓我們又有了那麼一點自信,用那點自信寫上小說的結尾,事實告訴我們生活就是給的范圍太多,反而成為了毫無目的的探索。
我用心的想,就像在這樣一個靜謐的夜晚,用我的文字寫一篇關於我的小小說,於是我得到的成果就是一無所有!不是太難,而是讓我感到每一個字都不受限制,跳躍著不同的生活途徑。我們可以笑,因為我們要,我們可以哭,因為我們想,我們卻不可以寫自己的小小說,簡簡單單就是因為我們要怎麼,我們想怎麼,我們就去干什麼,那麼這樣的生活結局理所當然的太多,也就理所當然的一無所有。
我不是一個虔誠的宗教信仰者,我可以探尋道教的哲學,我可以推敲佛家的偈語,甚至我可以選擇上帝研究,然而這些依然不能夠給生活這本小小說一個痛快的結束。我想大概出於這些緣由,我也成不了一個虔誠的教徒。我虔誠的信仰是一雙手,無論是寫下我的小小說,還是改變一個布局生活的藍圖,我想既然生活的小小說如此難以結束,那麼只好用最虔誠的手去不斷的試圖描繪一個期待的束縛。
於是乎這本小小說太難了,難倒了幾十億人,我想有一天能夠舉辦一個小小說比賽,題目暫時就叫生活的小小說,因為我都想不到一個比這個更具體的題目。我毅然決然的參加比賽,我的題目:《生活的小小說》,我的內容:「難」。我想我不能得獎,但是我恍然看到了所有的目光都匯聚在這個字上。有時候就是這個預想的總是和現實的唱反調,生活的小小說就只是一種設想和對立的結果的碰撞,而那一系列的火花或許可以幫你窺視一點點小小說的你的內容,無所謂有,無所謂無。
生活的小小說就是太難以估計一個結局,所以我們還在找尋一天又一天自己的記憶,看起來那是一種可以有效地推敲這個結局的依據,可是經驗卻也容易讓人越走越遠。所以我繼續想我的,可是我不知道最後我寫的生活的小小說是如何的荒誕,但我希望可以是我能讀懂的。
⑥ 小小說怎麼寫
微型小說在寫作上追求的目標是四個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過一千五百個字。因此,構思和行文時必須注意字句的 凝煉,不允許作品中有贅詞冗句。如馬克·吐溫的《丈夫支出帳本中的一頁》。全文只有七 行字,卻具有長篇小說的全部情節。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穎,風格清新。星新一寫作一分鍾小說,就極力追求「新」。他寫道: 「有些評論家把我的小說與美國的超短篇小說(Short-Short)混為一談,這是不妥當的。 我是受了美國超短篇小說的影響。但是沒有完全依靠,而是發揮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 我的小說強調一個『新』字,給讀者以新題材、新知識,甚至讓他們感到驚訝!」(星新一《一 分鍾小說選》)為此,他常常藉助於童話、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過非現實的題材或 現實題材的非現實筆法,反映他在現實生活中的獨特的感覺,表現清新的主題,如他的《保 修》。 當然,微型小說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說作品一樣,有時並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時主題並 非一個,是多元化的,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寫的一篇被稱 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學幻想小說:「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 聲……」就寫得十分別致而耐人尋味。
三、密。指的是結構嚴密。微型小說的作者在結構上,應力求時間、場所、人物都盡可 能地壓縮、集中,使作品結構簡練、精巧,如同微雕工藝品那樣。因此,特別要在選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結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說的特點多半在於一個「奇」字。 中外作家的許多優秀作品就常在結尾處使人拍案叫絕。如邵寶健的《永遠的門》的結尾就出 人意料。
⑦ 小小說怎麼寫500字
小小說,小而精巧,小中見大,見微知著。寫小小說就是「螺獅殼里做道場」,應該在「小」字上苦心經營。在高中寫作實踐中,學會運用聯想和想像編寫小小說,能使感覺更敏捷,文筆更凝煉,更有利於培養創造性思維。那麼怎麼寫好小小說呢?
1、人物形象要典型。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小說凸現主題的主要載體。讀者可以通過具體的形象,在人物的喜怒哀樂中深受感染。曲折的命運、激烈的沖突、白描的手法等都是塑造形象的好方法.
例如小小說《清水》,情節很簡單:壽春縣令葉天土清廉如水,三年任職期滿之際,不願驚動百姓,趁天還沒亮,就騎牛出了縣城。走上官道,卻見「黑壓壓的人站滿官道」,原來百姓都自發前來送行。有一老漢捧個杯子走到他面前,請他飲了杯中的清水,因為「它是壽春百姓的心」。葉天士恭恭敬敬接過杯,然後慢慢傾灑在腳下的黃土上,說,這是壽春的水,我不能帶走,就以水代酒敬了壽春的土地吧。葉天士說完,就騎上牛走了,把紛紛亂亂的嗚咽之聲留在了身後。這篇小小說,採用白描手法,巧借葉天士離任時對往事的追憶和一系列的細節描寫。特寫鏡頭,在有限的篇幅內.就把一位廉潔剛正、兩袖清風、愛民若子的清官,塑造得形象生動,躍然紙上,讀來感人肺腑。
2、 選材要以小見大。小小說篇幅短,人物少,情節簡單,要在短小的篇幅中,包含豐富的內容。小小說要想用最少的信息展示豐富的內容,構思時須選准角度,精選細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從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題。它擷取的多半是具有典型意義和概括力的某個場景、某個細節、某個側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幀速寫,一幅剪影,一個鏡頭,幾段妙趣橫生的對話,從而反映時代風雲,所謂「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郁達夫語),考場作文因字數限制更是這樣。要學會精選生活場景,以獨特的眼光去挖掘、透視,以小見大,在故事中折射人生百態,揭示新鮮深刻的思想內涵。
7、結尾要含蓄雋永。小小說的結尾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境界。結尾的精髓在於言有盡而意無窮。在學寫小小說時,對結尾一定要慎重考慮。
這里提示兩種方法:一是藉助神態描寫、環境描寫,從側面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突出作品的主題。二是以解決矛盾、解開懸念來收篇。比如小小說《簽字》,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王局長犯罪事實暴露後,檢察院幹警趕來逮捕他,他卻怎麼也不肯在逮捕證上簽字。王局長的老婆趕緊關上門窗,從口袋裡掏出一個鼓鼓的紅包,塞到丈夫手裡,懇求他接受「這點小意思」,把字「簽了吧」。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王局長捏了捏紅包的厚度後,還真的在剛才堅決不簽的逮捕證上簽了字。原來他早已養成了不見「好處」不簽字的習慣了!這一結尾真是寫絕了。通過藝術誇張、變形,入木三分地為一個貪婪成性,中毒極深的貪官畫了像。
⑧ 小小說怎麼寫(小小說有什麼要求)
大概對話多一點,心理活動也多一點,
時間地點與故事情節無關的話不要版寫,
服裝道具與故事情節權無關的話不要寫。 立意的話最好多從人物語言中體現,絕不能以旁白形式出現。
寫短小的小說,最好剛開始就把故事的矛盾點拋出,然後不要先想過程,先把結尾設計好,中間的東西最後在想,不然寫著寫著就收不住筆了。舉個例子吧
他向她求婚時,只說了三個字:相信我;
她為他生下第一個女兒的時候,他對她說:辛苦了;
女兒出嫁異地那天,他摟著她的肩說:還有我;
他收到她病危通知的那 天,重復地對她說:我在這;
她要走的那一刻,他親吻她的額頭輕聲說:你等我。
這一生,他沒對她說過一次「我愛你」
但愛,從未離開過
第一次見到吸毒的吸血鬼. 酒吧燈光昏暗,他蒼白俊秀的臉被葯物扭曲: 「很罕見?不用葯物,我怎麼度過無邊歲月?」 「你愛人呢?」「死了.」 「為什麼不把她也變成吸血鬼?」 「把人變成怪物,我如何捨得.」 「如果有來世,她還會記得你嗎?」 他潸然淚下,一把抱住我:「怎會記得…」
⑨ 怎樣才能寫好小小說
《小小說選刊》前主編、著名小小說評論家楊曉敏。
楊曉敏認為,要寫好小小說,首先要有回思想內答涵和深度。看生活要有角度和深度,寫作時立意要能打動人。其次,要有好的藝術品位。藝術品位最能顯現作者的情懷和境界。藝術品位是項技術活,包括語言、敘述、起承轉合、伏筆、照應、情節設置、人物刻畫等等。「古往今來創造了無數值得學習的經典,例如《四大名著》《唐詩宋詞》等。從流傳的經典中我們能讀出奧妙,體悟到經典是字字珠璣、令人回味無窮的。」最後,好的小小說要有智慧含量。「提出問題、表現問題,最後解決好問題,才能出精品。」
⑩ 怎麼寫小小說〈以作文的形式〉
一篇小說,大概是一些人物,他們的對話、動作、行為,會造成高低起伏的情節,加上場景輔助,最後有個合理的結局。當然,全篇所寓含的思想意識,就是作者企圖表現的主題塑造鮮活的人物:人物是小說的靈魂,像舞台上的演員,主導著情節的進行。任何小說,都在表現人物的言行風格,或人與人間感情、利益的糾葛;沒有人物,哪有小說?然而,小說人物的選擇或塑造,一定要有特殊性,普通的人是不適合當主角的,就像戲劇中的角色,很少是安分守己的尋常百姓:不是大奸大惡的壞蛋,就是大慈大悲的善士;不是努力奮斗的殘障者,就是游手好閑的富家子……
人物刻劃,最忌說明或形容:「他是天下的善士,經常幫忙別人。」、「她長得像仙女般美麗」,這樣的句子很抽象、無趣。必須具體化,把「幫忙別人」的過程、「美麗」都具體描寫出來。
編造麯折精彩的情節:情節是小說的內容,也是人物演出的「戲」,一般認識不清的人,會誤認「情節」就是「故事」;其實,它們是有點區別的。故事是平面的、單一的,靠敘述即可完成;情節除了故事外,可能需要人物的動作、表情、心理、對話,以及事件和事件的背景(場景),共同構成,所以它顯得立體又復雜。小說是紙上的戲劇,如果一出戲演的是平凡夫妻的平凡事,誰會去觀賞?所以小說裏的愛情都很畸型、變態;很激情、誇張;很不像人間找得到的。由此可見:小說的題材要特殊的,情節要精彩、曲折、懸疑;結局最好出人意外,才能緊緊扣住讀者的心。
我們周遭每天都有許多事件發生,這些事件如果很特殊,我們即可拿來當一篇小說的骨幹,把過去相關的經驗(記憶裏的事件)相連結,然後加上想像再「繪聲繪影」一番,說不定就能「編造」出動人心弦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