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集作者 > 血玉螭龍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血玉螭龍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時間:2021-09-27 15:36:10

❶ 男主是鬼的言情小說好看的有哪些誰能告訴我

1、《上錯墳遇到鬼》 作者:蕶亂。

內容簡介

一切的一切皆是因為一個不小心燒錯了墳,很不幸的是被鬼纏上後,不得不穿越進了……

*****某鬼語錄*****

當某人把某鬼,裝在垃圾袋裡扔出去時,某鬼很鄙夷的暗爽「鬼是識路的,你扔不掉我的……」

當某人譴責某鬼人性泯滅得太快時,某鬼很認真的瓣了會手指後「我活了三百九十九年,死了四百年,應該是鬼性比人性強……」

當某人拒絕帶某鬼出門時,某鬼很幽怨嘆息「我太孤獨了,太寂寞了,應該找個找個鬼伴回來陪我解悶……」

當某人和某鬼搶電視看怒罵某鬼太把自己當人物時,某鬼很一本正經的數落著「老把我當人看,我都不把自己當人看……」

當某鬼終於為某人做了一件好事而感動時,某鬼大笑三聲「不用感動,我從你身上多吸點血就補回來了……」

當某人很懷疑某鬼的話時,某鬼豎三指對天「我以人格作擔保……」

當某人在清晨的枕頭邊發現某鬼時,某鬼可憐兮兮辯解「我只是很懷念做人的感覺,溫故一下而已……」

2、《男主是只鬼》 作者:一枚銅錢

內容簡介

蕭可剛到小島上的時候,發現這里不僅有一宅子的鬼怪,還有一個,千年前被人剖心的將軍。

3、《千年殤》又名:《鬼差》 作者:十七

內容簡介

要離開了,我才驀然醒悟。這場穿越,不過是場陰謀;這場邂逅,不過是個意外;我和他,從相識、相知到相戀,再到被他無情地羞辱、折磨……

是的,是時候回家了;從此,我與他,便是兩個時空的距離;那是生與死,也無法觸及的遙遠……

4、《猛鬼夫君》 作者:正常的神經病

內容簡介

「宋瑤,孩子的心,我要了。」當我不顧一切時,萬萬沒有想到,他所做的一切竟然是為了喚醒那個陪她沉睡千年的女人!

逐漸顯露第三類特徵的我,難道說,故事的開始,就不會是巧合?「宋瑤,最初,孩子不會出現在你的腹中;只是到最後,除了你,別的女人我都不想碰。」

5、《亡夫看著呢》 又名:《貓夫君》 作者:小姑子

內容簡介

她生在驅鬼世家,卻是個無神論者,無意中撿到的黑貓沒想到是早已盯上她的……喂!黑貓!再蹭就告你非禮!別以為你搖搖尾巴就可以遮掩你毛茸茸的貓爪在哪裡!

❷ 最近寫一本小說,在此徵求一些招式功法名稱,尤其是佛門越多越好,道門和魔門,還有一些普通武學。

道門:戰神皇拳、蛟龍絕殺、蒼龍吼。魔門:九重煉獄、魔神附體、魔吞天地、魔神降臨。佛門:不動獅王印、不滅法王印、金剛怒魔拳

❸ 推薦幾本好看的言情小說!JAR版的!手機可以看到的!最好是都市黑幫!穿越言情!

淺草茉莉的書寫得都挺好,比如《相思話梅》《男奸女賊》 淺草茉莉 姚常焰,柳如松 斗氣冤家,帝王將相 赤焰皇朝 架空 單行本, 書架
《銀一兩》 淺草茉莉 朱戰楫,銀一兩 一見鍾情,一往情深 古代,金陵皇朝 金陵 單行本, 書架
《意外當上世子妃》 淺草茉莉 裘償謙,毛威龍 冰塊男VS活潑女 古代 大陸 三龍斗冤家 1, 書架
《莫名成了將軍妻》 淺草茉莉 湛青,洪小妞 設計成婚,婚後戀愛 古代 大陸 三龍斗冤家 2, 書架
《天生就是皇後命》 淺草茉莉 裘翊辭,香隱 帝王將相,相愛不自知 古代,架空 架空 三龍斗冤家 3, 書架
《天子棄妃》 淺草茉莉 冷幕奇(葛爾道奇),綠心 離宮後妃,一往情深 古代 京城,大漠 三龍斗冤家 外傳, 書架
《一見鍾情的禍水》 淺草茉莉 蘇采棠,喬小綠 患得患失,情有獨鍾 現代 台灣 單行本, 書架
《暗帝的眷寵(卷一)》 淺草茉莉 公孫謀,鴛純水 勾心鬥角,宮廷傾軋 古代,唐朝 京城 純純之水, 書架
《暗帝的眷寵(卷二)》 淺草茉莉 公孫謀,鴛純水 情有獨鍾,宮闈傾軋 古代,唐朝 長安 純純之水, 書架
《嗆愛無敵之女傭萬萬歲》 淺草茉莉 柯帛仁,郝希望 主人VS女傭 現代 台灣 單行本, 書架
《二進禮堂的尤物》 淺草茉莉 艾蒙,希爾頓,邵麗致 離婚後戀愛 現代 台灣 單行本, 書架
《暗帝的女兒(上)》 淺草茉莉 冶冬陽,公孫謹 日久生情,情深意重 古代,唐朝 京城 單行本, 書架
《暗帝的女兒(下)》 淺草茉莉 冶冬陽,公孫謹 破鏡重圓,銘心刻骨 古代,唐朝 京城 單行本, 書架
《前夫好難為》 淺草茉莉 明經生,楊水墨 誤會重重 現代 台灣 書架
《丫頭(上)》 淺草茉莉 宋連祈,李數兒 古代 大陸 單行本, 書架
《丫頭(下)》 淺草茉莉 宋連祈,李數兒 古代 大陸 單行本, 書架
《人妻》 淺草茉莉 顏敏申,衣玉露 歡喜冤家,情有獨鍾 古代 大陸 單行本, 書架
《三分欺人的惡少》 淺草茉莉 李衡陽,古寧恩(古心寧) 別後重逢 現代 台灣 單行本, 書架
《人妻》 淺草茉莉 顏敏申,衣玉露 古代 單行本, 書架
《嗆愛無敵之總裁沒地位》 淺草茉莉 柯帛仁,郝希望 主人VS女傭 現代 台灣 嗆愛無敵, 書架
《蛟龍》 淺草茉莉 贏政,曲奴兒 強取豪奪 古代,秦朝 大陸 九龍璧 1, 書架
《丫頭(上)》 淺草茉莉 宋連祈,李數兒 丫鬟與少爺 古代 大陸 單行本, 書架
《丫頭(下)》 淺草茉莉 宋連祈,李數兒 丫鬟與少爺 古代 杭州城 單行本, 書架
《應龍》 淺草茉莉 辛明綬,金小管 情有獨鍾,婚後生活 現代 台灣 九龍璧 2, 書架
《螭龍》 淺草茉莉 永璂,嘉樂 後知後覺,至死不渝 古代 大陸 九龍璧, 書架
都好看
明曉溪的《烈火如歌II》 明曉溪 玉自寒,戰楓,雪,烈如歌 一女三男,糾纏不清,仿武俠 古代 江湖,烈火山莊 單行本, 會有天使替我愛你》 明曉溪 尹堂曜,小米 青春校園,陰錯陽差 現代 聖榆學院 單行本, 書架
《小魔女的必殺技》 明曉溪 千夜薰,小泉 天王巨星vs超級狗仔,斗氣冤家 現代 日本 單行本,
《烈火如歌I》 明曉溪 玉自寒,戰楓,雪,烈如歌 一女三男,糾纏不清 古代 江湖,烈火山莊 單行本, 書架
《泡沫之夏》 明曉溪 洛熙,尹夏沫 青春校園 現代 書架
《旋風少女》 明曉溪 戚百草
夠你看的了吧,不夠再跟我說,我經常看小說的

❹ 求玄幻小說里的魔獸名字!!

1。 狌々:獸,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食之善走。

2。 鹿蜀:獸,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佩之宜子孫。

3。 旋龜:獸,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

4。 鮭:魚,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冬死而復生,食之無腫疾。

5。 類:獸,其狀如狸而有髦,自為牝牡,食者不妒。

6。 犭尃訑:獸,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佩之不畏。

7。 尚付:鳥,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食之無。

8。 九尾狐:獸,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比較熟悉的怪物)。

9。 灌灌:鳥,其狀如鳩,其音若呵,佩之不惑。

10。赤鱬:魚,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鴦鴛,食之不疥。

11。狸力:獸,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見則其縣多土功。

12。鴸鳥:鳥,其狀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土。

13。長右:獸,其狀如禺而四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比較熟悉的怪物)。

14。猾囗:獸,其狀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蟄,其音如斫木,見則縣有大繇。

15。彘:獸,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是食人。

16。患:獸,其狀如羊而無口,不可殺也。

17。蠱雕:獸,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比較熟悉的怪物)。

18。瞿如:鳥,其狀如而白首,三足、人面,其鳴自號也(比較熟悉的怪物)。

19。虎蛟:魚,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痔。

20。鳳凰:鳥,其狀如雞,五采而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比較熟悉的怪物)。

21。鯖魚:魚,其狀如鮒而彘毛,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

22。顒:鳥,其狀職梟,人而四目而有耳,其鳴自號也,見則天下大旱。

南山三次經過依次所見之神:鳥首龍身、龍首鳥身、人面龍身 。

西山經卷二。

1。[左羊右咸]羊:獸,其狀如羊而馬尾,其脂可以已臘。

2。 蟲渠:鳥,其狀如山雞,黑身赤足,可以已暴。

3。 肥囗:蛇,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4。 赤鷩:鳥,可以御火。

5。 蔥聾:獸,其狀如羊而赤鬣(比較熟悉的怪物)。

6。 鴖:鳥,其狀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7。 鱧魚:魚,其狀如鱉,其音如羊。

8。 肥遺:鳥,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食之已癘。

9。 豪彘:獸,其狀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

10。囂:獸,其狀如禺而長臂,善投。

11。橐[上非下巴]:鳥,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冬見夏蟄,服之不畏雷。

12。溪邊:獸,其狀如狗,席其皮者不蠱。

13。櫟:鳥,其狀如鶉,黑文而赤翁,食之已癭。

14。犭嬰如:獸,其狀如鹿而白尾,馬足人手而四角。

15。數斯:鳥,其狀如鴟而人足,名曰數斯,食之已癭。

16。[上敏下牛]:獸,其狀如牛,而蒼黑大目。

17。鸚鵡:鳥,狀如鴞,青羽赤喙,人舌能言(比較熟悉的怪物)。

18。鸓:鳥,其狀如鵲,赤黑而兩四足,可以御火。

19。鸞鳥:鳥,其狀如翟而五采文,見則天下安寧。

20。朱厭:獸,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見則大兵。

21。白豪:其狀如蜂,大如鴛鴦。

22。多羅羅:鳥,是食人(比較熟悉的怪物)。

23。蠻蠻:獸,其狀鼠身而鱉首,其音如吠犬,其狀如鳧,而一翼一日,相得乃飛,見則天下大水(比較熟悉的怪物。

24。欽丕:鳥,化為大鶚,其狀如雕而墨文曰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鵠,見則有大兵。

25。鼓:神,獸後變鳥,其狀如人面而龍身,亦化為鵕鳥,其狀如鴟,赤足而直喙,黃文而白首,其音如鵠,見即其邑大旱。

26。文鰩魚:魚,狀如鯉里,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則天下大穰。

27。招司:神,其狀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徇於四海,其音如榴。

28。天神一:神,其狀如牛,而八足二首馬尾,其音如勃皇,見則其邑有兵。

29。陸吾:神,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比較熟悉的怪物)。

30。土螻:獸,其狀如羊而四角,是食人。

31。欽原:鳥,其狀如蜂,大如鴛鴦,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

32。鶉鳥:鳥,是司帝之百服。

33。[左魚右骨]魚:魚,其狀如蛇而四足,是食魚。

34。天神二:其神狀如人而豹尾。

35。西王母:神,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比較熟悉的)。

36。狡:獸,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音如吠犬,見則其國大穰。

37。勝遇:鳥,其狀如翟而赤,其音如錄,見則其國大水。

38。白帝少昊:神(比較熟悉的)。

39。猙:獸,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比較熟悉的怪物)。

40。畢文:鳥,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譌火(比較熟悉的怪物)。

41。天狗:獸其狀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比較熟悉的怪物)。

42。彳敖彳因:獸,其狀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是食有。

43。鴟:鳥,一首而三身,其狀如樂。

44。耆童:神,其音常如鍾磬。

45。帝江:神,基狀如黃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渾敦無而目,是識歌舞。

46。紅光:神。

47。訁雚:獸,其狀如狸,一目而三尾,其音如{大集}百聲,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癉。

48。鵸余:鳥,其狀如烏,五采而赤文,三首六尾而善笑,服之使人不厭,是自為牝牡,食之不疽,又可以御凶。

49。當扈:鳥,其狀如雉,以其髯飛,食之不眴目(比較熟悉的怪物)。

50。白狼、白虎、白鹿:獸。

51。白雉、白翟、鴞:鳥。

52。光鬼:神,其狀人面獸身,一足一手,其音如欽。

53。冉遺之魚: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觀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

54。交:獸,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

55。窮奇:獸,其狀如牛,蝟毛,音如獆狗,是食人(比較熟悉的怪物)。

56。嬴魚: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比較熟悉的怪物)。

57。鰠魚:魚,其狀如囗魚,動則其邑有大兵。

58。[上如下魚]魮之魚:魚,其狀如覆銚,鳥首而魚翼,音如磬石之聲,是生珠玉。

59。孰湖:獸,其狀馬身而鳥翼,入面蛇尾,是好舉人。

60。囗:鳥,其狀如鴞而人面,蜼身犬尾,其名自號也,見則其邑大旱。

經過西山之見神, 人面馬身(十神),人面牛身(七神)、人面龍身、羊身人面 。

北山經卷三1。 滑魚:魚,其狀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

2。 水馬:獸,其狀如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3。 雚疏:獸,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可以辟火。

4。 囗魚:魚,其狀如雞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鵲,食之可以已憂。

5。 何羅之魚: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

6。 孟槐:獸,其狀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7。 習々之魚: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皆在羽端,其音如鵲,可以御火,食之不癉。

8。 [左鹿右霝]羊:獸。

9。 蕃:鳥。

10。橐駝:獸。

11。窩:鳥,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12。耳鼠:獸,其狀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飛,食之不採,又可以御百毒。

13。孟極:獸,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是善伏,其鳴自呼。

14。幽鴳:獸,其狀如禺而文身,善笑,見人則卧,其鳴自呼。

15。足訾:獸,其狀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馬虒,見人則呼,其鳴自呼。

16。:鳥,群居而朋飛,其毛如雌雉,其鳴自呼,食之已風。

17。諸犍:獸,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善吒,行則銜其尾。

18。白鵺:鳥,其狀如雉,而文首、白翼、黃足,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19。那父:獸,其狀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詨。

20。竦斯:鳥,其狀如雌雉而人面,見人則躍,其鳴自呼也。

21。旄牛:獸,基狀如牛,而四節生毛。

22。長蛇: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比較熟悉的怪物)。

23。柝鳩、屍鳩:鳥。

24。赤鮭:魚。

25。窺窳:獸,其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26。市々之魚:魚,食之殺人。

27。巢魚:魚,其狀如鯉而雞足,食之已疣。

28。山魈:獸,其狀如犬而人面,善投,見人則笑,其行如風,見則天下大風(比較熟悉的怪物)。

29。諸懷:獸,其狀如牛,而四角、人、耳、彘耳,基音如鳴雁,是食人。

30。鮨魚:魚,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嬰兒,食之已狂。

31。肥遺:與某種鳥同名,這次是蛇,一首兩身,見則其國大旱。

32。狕:獸,其狀如豹而文首。

33。閭麋:獸。

34。鮆魚:魚,其狀如囗而赤麟,其音如叱,食之不驕。

35。孛馬:獸,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好象獨角獸)。

36。狍鴞:獸,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37。獨囗:獸,其狀如虎,而白身犬首,馬尾彘鬣。

38。[左冒右鳥]:鳥,其狀如烏,人面,宵飛而晝伏,食之已曷。

39。居暨:獸,其狀如囗而赤毛,其音如豚。

40。囂:與某種獸同名,這次是鳥,其狀如誇父,四翼、一目、犬尾,其音如鵲,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41。[左馬右軍]:獸,其狀如囗羊而四角,馬尾而有距,善還,其名自詨。

42。囗:鳥,其狀台鵲,白身、赤尾、六足,是善驚,其鳴自詨。

43。人魚:魚,其狀如[左魚右帝]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痴疾(比較熟悉的怪物)。

44。天馬:獸,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鳴自詨(比較熟悉的怪物)。

45。鶌鶋:其狀如烏,首白而身青、足黃,其名自詨,食之不飢,可以已寓。

46。飛鼠:獸,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比較熟悉的怪物)。

47。領胡:獸,其狀如牛而尾,其頸囗,其狀如句瞿,其鳴自詨,食之已狂。

48。象蛇:鳥,其狀如赤雉,而五采以文,是自為牝牡,其名自詨(比較熟悉的怪物)。

49。臽父之魚:魚,其狀如鮒魚,魚首而彘身,食之已嘔。

50。酸與:鳥,其狀如蛇,而四翼、六目、六足,其鳴自詨,見則其邑有恐。

51。鴣[左上羽左下白右鳥]:鳥,其狀如烏而白文,食之不灂。

52。黃鳥:鳥,其狀如梟白首,其鳴自詨,食之不妒。

53。精衛:鳥,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比較熟悉的怪物)。

54。東々:獸,其狀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後,其鳴自詨。

55。橐囗:獸。

56。鶹:鳥。

57。師魚:魚,食之殺人。

58。獂:獸,其狀如牛而三足,其鳴自詨。

59。羆:獸,其狀如麋,其川在尾上。

60。蒲夷之魚:魚。

61。朋蛇: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見則其邑大旱。

三次經過北山依次所見之神:人面蛇身、馬身人面(二十神)、彘身人面(十四神)、彘身而八足蛇尾(十神)。

東山經卷四。

1。 鱅鱅之魚:魚,其狀如梨牛,其音如彘鳴。

2。 從從:獸,其狀如犬,六足,其鳴自詨。

3。 (此蟲)鼠:其狀如雞而鼠毛,見則其邑大旱。

4。 箴魚:魚,其狀如囗,其喙如箴,食之無疫疾。

5。 鱤魚:魚。

6。 之魚:魚。

7。 無名獸:獸,其狀如誇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見則天下大水。

8。 [左蟲右庸]:魚,其狀如黃蛇,魚翼,出入有光,見則其邑大旱。

9。 狪々:獸,其狀如豚而有珠,其鳴自詨。

10。軨々:獸,其狀如牛而虎文,其音如欽,其鳴自詨,見則天下大水。

11。珠鱉魚:魚,其狀如囗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無癘。

12。犰狳:獸,其狀如菟而鳥類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其鳴自詨,見則螽蝗為敗(汗!到南美洲了)。

13。朱獳:獸,其狀如狐而魚翼,其鳴自詨,見則其國有恐。

14。囗鶘:鳥,其狀如鴛鴦而人足,其鳴自詨,見則其國多土功。

15。獙々:獸,其狀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鴻雁,見則天下大旱(飛狐?!昏)。

16。蠪侄:獸,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17。峳々:獸,其狀如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獆狗,見則其國多狡客。

18。絜釒句:鳥,其狀如鳧而鼠尾,善登木,見則其國多疫。

19。囗胡:獸,其狀如麋而魚目,其鳴自詨。

20。寐魚:魚。

21。囗鮪:魚。

22。鮯々之魚:魚,其狀如鯉。而六足鳥尾,其名自詨。

23。精精:獸,其狀如牛而馬尾,其鳴自詨。

24。猲狙:其狀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是食人。

25。鬿譽:鳥,其狀如雞而白首,鼠足而虎爪,亦食人。

26。鱃魚:魚,其狀如鯉而大首,食者不疣。

27。茈魚:魚,其狀如鮒,一首而十身,其臭如蘪蕪食之不費。

28。薄魚:魚,其狀如鱣魚而一目,其音如歐,見則天下大旱。

29。當康:獸,其狀如豚而有牙,其鳴自詨,見則天下大穰(這不就是野豬或者非洲的疣豬嗎?)。

30。[左魚右骨]魚:魚,其狀如魚而鳥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鴛鴦,見則天下大旱(已經在西山出現過了)。

31。合囗:獸,其狀如彘而人面。黃身而赤尾,其音如嬰兒,食人,亦食蟲蛇,見則天下大水。

32。蜚:獸,其狀如牜而白首,一目而蛇尾,行水則竭,行草則死,見則天下大疫(比較熟悉的怪物)。

四次經過北山依次所見之神:人身龍首、獸身人面載觡、人身而羊角。

中山經卷五。

1。 [左上革左下夫右能]:獸,其狀如囗鼠而文題,食之已癭。

2。 豪魚:魚,狀如鮪,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癬。

3。 飛魚1:魚,其狀如鮒魚,食之已痔衕。

4。 朏朏:獸,其狀如狸,而白尾有鬣,養之可以已憂。

5。 鶡:鳥。

6。 鳴蛇: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

7。 化蛇:獸,其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見其邑大水(比較熟悉的怪物)。

8。 蠪蚔:獸,其狀如彘而有角,其音如號,食之不眯。

9。 馬腹:獸,其狀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比較熟悉的怪物,小時候看《山海經》印象最深的怪物,一直覺得從模樣上來說應該叫「馬虎」)。

10。夫諸:獸,其狀如白鹿而四角,見則其邑大水。

11。駕鳥:鳥。

12。鴢:鳥,其狀如鳧,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

13。飛魚2:魚,其狀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

14。[上鹿下言]:獸,其狀如貉而人目。

15。犀渠:獸,其狀如牛,蒼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16。犭頡:獸,其狀如獳犬而有鱗,其毛如彘鬣。

17。[左鳥右大]:鳥,其狀如錄,食之已墊。

18。麖:獸。

19。驕蟲:神,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驕蟲,是為螫蟲,實惟蜂蜜之廬,其祠之。

20。鴒[左要右鳥]:鳥,狀如山雞而長尾,赤如丹火而青喙,其鳴自呼,服之不眯。

21。旋龜:龜,其狀鳥首而鱉尾,其音如判木。

22。修辟之魚:魚,狀如黽而白喙,其音如鴟,食之已白癬。

23。無條/黃棘:獸,黃華而不實,服之不字。

24。三足龜:龜,食者無大疾,可以已腫。

25。鯩魚:魚,黑文,其狀如鮒,食得不睡。

26。[左月右上關右下魚]魚:魚,狀如鱖,居逵,蒼文赤尾,食者不癰,可以為瘺。

27。[左魚右帝]魚:魚,狀如囗蜼而長距,足白而對,食者無蠱疾,可以御兵。

28。文魚:魚。

29。鮫魚:魚。

30。[上單左下蟲右下蟲]圍:神,其狀如人面,羊角虎爪,恆游於睢漳之淵,出入有光。

31。白鷮:鳥。

32。計蒙:神,其狀人身而龍首,恆游於漳淵,出入必有飄風暴雨(就是一種龍神)。

33。涉[上單左下蟲右下蟲]:神,其狀人身而方面三足。

34。[左矛右勺]:獸。

35。豕鹿:獸。

36。良龜:龜。

37。[上魚下黽]:魚。

38。夔牛:獸。

39。[左執右魚]魚:魚。

40。竊脂:鳥,狀如鴞而赤身白首,可以御火。

41。犭也狼:獸,其狀如狐,而白尾長耳,見則國內有兵。

42。猨蜼:獸。

43。跂踵:鳥,其狀如鴞,而一足彘尾,見則其國大疫(比較熟悉的怪物)。

44。雍和:獸,其狀如蝯,赤目,赤喙,黃身,見則國有大恐。

45。耕父:神,常游清泠之淵,出入有光,見則其國為敗。

46。鴆:鳥,其狀如雉,恆食蜚。

47。嬰勺:鳥,其狀如鵲,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共鳴自呼。

48。青耕:鳥,其狀如鵲,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可以御疫,其鳴自叫。

49。獜:獸,其狀如犬,虎爪有甲,善駚[左分右牛}],食者不風。

50。犭戾:獸,其狀如囗{音匯,蝟的意思},赤如丹火,見則其國大疫。

51。狙如:獸,狀如鼣鼠,白耳白喙,見則其國有大兵。

52。犭多即:獸,其狀如膜大,赤喙、赤目、白尾,見則其邑有火。

53。梁渠:獸,其狀如狸,而白首虎爪,見則其國有大兵(比較熟悉的怪物)。

54。[左鳥右只]鵌:鳥,其狀如烏而赤足,可以御火。

55。聞獜:獸,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見則天下大風。

56。於兒:獸,其狀人身而身操兩蛇,常游於江淵,出入有光。

57。蓐:獸,其狀如龜,而白身赤首,是可以御火。

58。熏池:神。

59。[左鬼右申]武羅:神,其狀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齒,而穿耳以鐻,其鳴如鳴玉。

60。吉神泰逢:神,其狀如人而虎尾,是好居於萯山之陽,出入有光。泰逢神動天地氣也。

經過中山依次所見之神:人面而鳥身、人面獸身、豕身而人面、鳥身而人面、馬身而龍首、龍身而人面、彘身人首、鳥身而龍首 。

海外南經卷六。

1。 比翼:鳥,在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省略另一種所在地說法, 以下皆是(比較熟悉的怪物)。

2。 羽民(國):人,在其東南,其為人長,身生羽(看過《鏡花緣》的人應該都了解)。

3。 畢方:鳥,在其東,青水西,其為鳥人面一腳 。

4。 二八神:神,連臂,為帝司夜於此野,在羽民東,其為小人頰赤肩,盡十六人。

5。 訁雚頭或訁雚朱(國):人,其為人人面有翼,鳥喙,方捕魚。

6。 厭火(國):獸(其實是長得像黑色猴子的人),獸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又見《鏡花緣》, 只要是某國的基本上在《鏡》中都有出現)。

7。 三苗或者三毛(國):人,在赤水東,其為人相隨。

8。 [「載」字中的「車」換「至」](國):人,在其東,其為人黃,能操弓射蛇。

9。 貫匈(國):人,在其東,其為人匈有竅。

10。交脛(國):人,在其東,其為大交脛。

11。不死民:人,在其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

12。歧舌(國):人,《山海經》中沒有過多介紹,《鏡花緣》里有介紹。

13。三首(國):人,在其東,其為人一身三首。

14。周饒(國):人,在東,其為人短小,冠帶。

15。長臂(國):人,在其東,捕魚水中,兩手保操一魚。

16。南方祝融:神,獸身人面,乘兩龍。

17。南山:地方,自此山來,蟲為蛇,蛇號為魚。

18。結匈(國):人,在其西南,其為人結匈。

19。昆侖虛:地方,在其東,虛四方(中國古代把昆侖山視為神明居住的山,但也有「古昆侖」即是現在的非洲一說)。

海外南出現神明:二八、羿、鑿齒、(帝堯、帝嚳、吁咽、文王均葬於狄山又名湯山)、南方祝融(海外南地理上似印度尼西亞或者西非至南非)。

海外西經卷七。

1。 滅蒙:鳥,在結匈國北,為鳥青,赤尾。

2。 夏後啟:神,於大樂之野儛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

3。 三身(國):人,在夏後啟北,一首而三身。

4。 一臂(國):人,在其北,一臂、一目、鼻孔。

5。 黃馬虎文:獸,一目而一手。

6。 奇肱(之國):人,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

7。 奇肱之鳥:鳥,頭,赤黃色,在其旁。

8。 刑天:神,形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9。 女祭、女戚(國):人,在其北,居兩水間,戚操[左魚右旦],祭操俎。

10。次鳥:鳥,人面,居山上,一曰維鳥,青鳥、黃鳥所巢,其色青黃,所經國亡。

11。丈夫(國):人,在次鳥北,其為人衣冠帶劍(這個國名取得真有意思)。

12。女丑:屍,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終於出現鬼怪了)。

13。巫咸(國):人(多為巫師),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

14。並封:獸,在巫咸東,其狀如彘,前後皆有首,黑。

15。女子(國):在巫咸北,兩女子居,水周之(女兒國又是什麼?!)。

16。軒轅(國):人,在此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在女子國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17。窮山:地方,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軒轅之丘,其丘方,四蛇盯繞。

18。此諸夭:地方(非常好的一個地方,人神鳥獸共居不互犯),人,兩手操卵食之,兩鳥居前導之。

19。龍魚:魚,居在其北,狀如鯉。

20。白民(國):人,在龍魚北,白身披發。

21。乘黃:獸,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22。長股(國):人,在雄常北,披發,一曰長腳。

23。西方蓐收:神,左耳有蛇,乘兩龍。

海外西出現神明:夏後啟、刑天、西方蓐收(海外西地理上似古巴比倫一帶)。

海內南經卷十。

1。 伯慮國、離耳國、雕題國、北朐國皆在郁水南(沒有詳細介紹,汗!)。

2。 梟陽(國):人,在北朐之西,其為人人面長唇,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手操管。

3。 兕:獸,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比較熟悉的,應該就是犀牛的一種)。

4。 兕兕知人名:獸,其為獸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汗!好奇怪的名字,一開始我以為就是「兕兕」)。

5。 犀牛:獸,其狀如牛而黑。

6。 窫窳:獸,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狀如龍首,食人。

7。 氐人(國):人,在建木西,其為人人面而魚身,無足(乾脆叫「人魚國」吧) 。

8。 巴蛇: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蛇能吃象, 那有多大~)。

9。 旄馬:獸,其狀如馬,四節有毛。在巴蛇西北,高山南。

10。匈奴之國、開題之國。列人之國並在西北(書越到後面就越簡單化處理了,汗!).。

海內南出現神明:孟塗(海內南地理上指今兩廣地帶,古代巴國屬地)。

海內西經卷十一。

1。 貳負與貳負之臣「危」:神,殺窫窳。

2。 大澤:地形,方百里,群鳥所生及所解。

3。 雁門山:地形,雁出其間,在氐國西。

4。 後稷:神,葬於此,山水環之。

5。 流黃酆氏(國):人。

6。 東胡(國):人。

7。 夷人(國):人。

8。 貊(國):人,在漢水東北,地近於燕,滅之。

9。 孟鳥:鳥,文赤、黃、青,東鄉。

10。開明:神/獸,守百神之所在之九門,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昆侖上。

11。樹鳥:鳥,六首。

海內西出現神:後稷、開明(海內西地理上大致是現在的四川以西 )。

海內北經卷十二。

1。 三青鳥:鳥,為西王母取食。

2。 戴勝:鳥(這種現在還有,比較熟悉的,不過古代可能指另一物種)。

3。 吉量:獸,文馬,縞身朱{髟鼠},目若黃金,乘之壽千歲。

4。 鬼(國):人,貳負之屍北,為物人面而一目。

5。 大行伯:人,把戈。

6。 如犬:獸,青,食人從首始。

7。 窮奇:獸,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首始,所食被發,在犬北,又名從足(又見窮奇。與西山經中描寫得稍有不同)。

8。 大蜂:昆蟲,其狀如螽。

9。 朱蛾:昆蟲,其狀如蛾。

10。蟜:昆蟲,其為人虎文,脛有囗。

11。闒非:獸,人面而獸身,青色。

12。據比之屍:人,其為人折頸披發,無一手。

13。環狗:獸,其為人獸首人身,又名蝟,狀如狗,黃色。

14。襪:獸,人身黑首從目。

15。戎:人,人首三角。

16。騶吾:獸,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采畢具,尾長於身,乘之日行千里(哦~這不是某某的騎獸嘛~)。

17。冰夷:神,人面,乘兩龍。

18。王子夜之屍:屍,兩手、兩股、胸、首、齒,皆斷異處(好…好慘)。

19。大蟹:不知道是地名還是物種,在海中。

20。陵魚:魚,人面,手足,魚身,在海中。

21。大戎(國):人,又名犬封國,狀如犬。

海內北出現神明:西王母、貳負之屍、冰夷、宵明與燭

❺ 我最近在寫部小說,需要上古洪荒異獸7種要名字及一些大概介紹

四神
【朱雀】
鳳凰在中國來說,是一種代表幸福的靈物。它的原形有很多種。如錦雞、孔雀、鷹鷲、鵠、玄鳥(燕子)等等...又有說是佛教大鵬金翅鳥變成的。鳳凰神話中說的鳳凰是有雞的腦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頸、魚的尾、有五色紋。又請鳳是有五種品種,以顏色來分的:紅是鳳、青是鸞鳥、白是天鵝、另有黃和紫的鳳凰又可說是朱雀或玄鳥。朱雀是四靈之一,也和其它三種一樣,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總稱:井、鬼、柳、星、張、翼、軫。聯想起來就是朱雀了。朱為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故名鳳凰。它也有從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鳥一樣,故又叫火鳳凰。

【玄武】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祖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白虎】
在中國,白虎是戰神、殺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而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

【青龍】
青龍,亦作「蒼龍」,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自黃帝授命於天,威澤四方,龍就成為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中國的象徵,而比較明確的定形是在漢代,從大漢朝開始,龍就被確定為皇帝的象徵與代表。在東方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須、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話里,龍更像是長翅膀的蜥蜴。

四靈
【麒麟】
麒麟,亦作「騏麟」,簡稱「麟」,古代傳說中的仁獸、瑞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 被稱為聖獸王。且是神的坐騎。

【鳳凰】
大家很熟悉的神鳥了,頭像雞,頷像燕,頸像蛇,胸象鴻,尾像魚。五德之鳥。
據《爾雅·釋鳥》郭璞注,鳳凰特徵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倫,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安寧。」。《山海經·圖贊》說有五種像字紋:「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龜】(4靈之一)

【龍】
龍是中國神話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傳說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後成為皇權象徵,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

四凶
【檮杌】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猛獸。
相傳是北方天帝顓頊的兒子,它還有名字叫做傲狠,難訓,由這幾個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為了。和窮奇一樣,檮杌後來也成了四凶之一。

【窮奇】
據《山海經?海內北經》所載,指窮奇外貌像老虎,長有一雙翅膀,喜歡吃人,更會從人的頭部開始進食,是一頭凶惡的異獸。可是,同樣在《山海經》中,〈西山經〉一篇卻提到窮奇的另一種形象,該篇中的窮奇,外貌像牛,長著刺蝟的毛發,與〈海內北經〉所述者有很大的差別。不過二者都是喜歡食人的凶獸,這方面則沒有分別。

【混沌】
。《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渾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

【饕餮】
傳說中的一種貪殘的怪物。古代鍾鼎彝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以為裝飾。《呂氏春秋·先識》:「 周 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狼惡,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強者奪老弱者,畏羣而擊單,名曰饕餮。」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二六:「 紹聖 初,先人官 長安府 ,於西城 漢高祖 廟前賣湯餅民家,得一白玉奩,高尺餘,遍刻雲氣龍鳳,蓋為海中神山,足為饕餮,實 三代 寶器。」

除了古代神獸外,游離與古書之外的上古神獸也為人所稱道
【水麒麟】
品性仁慈、妖力強大的生物,諳悟世理,通曉天意,可以聆聽天命,王者的神獸。

【赤焰獸】
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本是神農氏後裔,

【白澤】
昆侖山上的神獸,著名的神獸,渾身雪白,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很少出沒,除非當時有聖人治理天下,才奉書而至。 (另一說法是白色的馬)

【重明鳥】
堯在位七十年,有積支之國,獻明鳥,一名雙晴言在目。

【畢方】
一種鳥,型狀如鶴,一足,有紅色的紋和白喙。

龍生九子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明代一些學人筆記,如陸容的《菽園雜記》、李東陽的《懷麓堂集》、楊慎的《升庵集》、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芸》等,對諸位龍子的情況均有記載,但不統一。

版本一:
好重者:贔屓(音畢喜),最喜歡背負重物,所以背上馱一塊石碑.
好望者:鴟吻(音吃吻),最喜歡四處眺望,常飾於屋檐上.參見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上的裝飾小獸
飸餮(音滔帖),最貪吃,能吃能喝,常飾於鼎的蓋子上。因它能喝水,也有裝飾在橋欄板的,防止大水將橋淹沒。
生性好殺者:睚眥(音牙自),嗜殺喜斗,常飾於兵器刀環,劍柄.
狴犴(音畢岸),最憎惡犯罪的人,所以常飾於監獄的門楣上.
好煙火者:狻猊(音酸泥),性好煙火,常飾於香爐蓋子的蓋鈕上.
好水者:趴蝮(音八夏)位於橋邊的最喜歡水,常飾於石橋欄桿頂端。在後門橋的四個角上趴蝮,造型非常優美。
性情溫順者:椒圖,最反感別人進入它的巢穴,常飾於大門口。
好鳴者:蒲牢,最喜歡音樂和吼叫,常飾於大鍾的鍾紐上。

版本二:
1、贔屓(bi,xi):形似龜,好負重。一沖在各地的宮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見到其背負石碑的樣子。在龍子的各類說法中贔屓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
2、螭吻(chi,wen):喜歡東張西望,經常被安排在建築物的屋脊上,做張口吞脊狀,並有一劍以固定之。
3、蒲牢(pu,lao):有搖滾氣質,愛好音樂,也愛吼叫。古代樂器編鍾頂上就用它來裝飾,寺廟大鍾上的鍾鈕上也可見到他的身影。
4、狴犴(bi,an):掌管刑獄。常被裝飾在死囚牢的門楣上,因其形狀似虎,所以民間又有虎頭牢的說法。
5、狻猊(suan,ni):身有佛性,喜好香火,於香爐蓋上可見。而且狻猊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在供奉文殊菩薩的寺廟中均可見到。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上還建有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為龍的五子,所以廟名為五爺廟,在當地影響頗大。一沖曾游過此廟,香火極為旺盛。
6、饕餮(hao,tie):美食主義者,性貪吃。夏商時期出土的青銅器上經常可見饕餮紋,為有首無身的猙獰怪獸。
7、睚眥(ya,zi):性情兇殘易怒,喜歡爭殺。民間成語"睚眥必報"所講即為此物。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環上上面可以見其雕像,以加強殺氣。
8、淑圖(shu,tu):形似螺蚌,性情溫順,有點自閉症。所以將他安排在門上銜著門環,免得宵小光顧。
9、貔貅(pi,xiu):在南方及東南亞一帶都稱其為龍的第九子,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深為賭徒所喜。澳門賭場便擺了一隻玉貔貅,予意嘴大吃四方,只掙不賠。

版本三:
龍生九子古時民間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的傳說。但九子是什麼,說法也不同。《中國吉祥圖說》謂:
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樂,蹲立於琴頭;
老二叫睚眥(ya zi),嗜殺喜斗,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
老三叫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
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鍾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五子狻猊(suan ni),形如獅,喜煙好坐,倚立於香爐足上,隨之吞煙吐霧;
六子霸下,又名XX(bi xi),似龜有齒,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
七子狴犴(bi ga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八子負質,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老九螭(chi)吻,又名鴟尾或鴟(chi)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龍子之贔屓

龍子之嘲風

龍子之螭吻

龍子之負屓

龍子之蒲牢

龍子之囚牛

龍子之狻猊

龍子之睚眥

其它

【獬豸】
古代神裁製度下產生的著名神獸,又被稱為「法獸」。根據《論衡》和《淮南子?修務篇》的說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樣貌大致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發,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有一隻獨角,據傳角斷者即死,有被見到長有雙翼,但多數沒有翅膀。擁有很高的智慧,能聽懂人言,對不誠實不忠厚的人就會用角抵觸。後世常將普通羊飼養在神廟,用來代替獬豸

【鬼車】
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此疑為個例)
《三國典略》、《嶺表錄異》、《正字通》、《古風》有載。

【鑿齒】
人形獸,齒長三尺,其狀如鑿,下徹頷下,而持戈盾(應有一定智能)。曾為羿於壽華之野射殺。
《山海經(海外南經)(大荒南經)》、《淮南子(本經訓)》有載。

【橫公魚】
生於石湖,此湖恆冰。長七八尺,形如鯉而赤,晝在水中,夜化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烏梅二枚煮之則死,食之可卻邪病。
《神異經(北方荒經)》有載。

【狴犴】
又叫xian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yu訟之事,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yu門上。虎是威猛之獸,可見狴犴的用處在於增強監yu的威嚴,讓罪fan們望而生畏。

【九尾狐 】
省稱「九尾」,亦稱「九尾禽」。傳說中的異獸。居青丘之山,食人。其說始見於先秦,至漢傳為瑞祥之獸,象徵王者興。又,天下太平則現,象徵王者子孫繁息。
《南山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耳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白虎通》:「德至鳥獸則九尾狐見。」

【吼】
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 《偃曝餘談》有載。

【三足烏】
中國古代的太陽精靈、也被看作太陽運行的使者。中國古代傳說太陽中居住著三足烏,人們敬仰太陽,三足烏也被作為祥瑞的象徵來崇拜。據說由於三足烏一共有十隻,不停地在天空中運轉,導致地上遭受旱災和灼熱的煎熬。堯帝命令後羿將所有三足烏射殺,結果後羿射落九隻、留下一隻,從此太陽只有一個並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說法稱三足烏是服侍西王母的精靈。

【夔】(kui)
《山海經·大荒經》記載: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傳說中國東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體和頭象牛,但是沒有角,而且只有一條腿,渾身青黑色。據說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鳴般的叫聲,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會引起暴風。在黃帝和蚩尤的戰爭中,黃帝捕獲了夔,用它的皮製作軍鼓,用它的骨頭作為鼓槌,結果擊打這面鼓的聲響能夠傳遍方圓500里,使黃帝軍士氣大振、蚩尤軍大駭。
夔與天地同生 世上只有三隻 以上是第一隻 第二隻乃秦始皇所殺 但秦始皇沒有黃帝的功業 所以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沒那麼神奇了。

【化蛇】
水獸。人面豺身,有翼,蛇行,聲音如叱呼。招大水。《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

【英招】
人面馬身,有虎紋,生鳥翼,聲音如榴。號稱是替天帝看花園的神,但看起來充其量不過是只神獸而已。《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當康】
有牙的小豬狀,因叫聲而得名。可以預見豐年。《山海經(東次四經)》有載。

【飛廉】
鹿身,頭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說其為風伯。但我覺得應該是操縱風力大氣的神獸更合理。《楚辭(離騷)》有載。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幾種龍

【應龍】1.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2.古代傳說中善興雲作雨的神。
《辭源》說「應龍」是有翅膀的千年龍,五百年的被稱為角龍。龍是不凡之物,壽命奇長,應龍更是龍中之貴(當然,也有人認為應龍可指遠古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國——應龍氏和應國)。我國偉大詩人屈原在《天問》中,對應龍如何幫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劃出一條江河引洪水入大海等奇事表示不解。

【螭龍】天成軒
關於螭龍有兩種說法:一說中國傳說中的龍的來源之一。也稱蚩尾,是一種海獸,漢武帝時有人進言,說螭龍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議置於房頂上以避火災;二說是龍九子中的二子,古書中雲:「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形體似獸,習性好張望或好險,成為今日廟宇殿頂、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龍或屋上的獸頂、殿角的走獸,也可壓火災。)根據以上的說法,螭龍的原形應該是我們生活中的壁虎。
這種龍的特點是無鱗有鰭

【蛟龍】
又如:蛟虯(蛟與虯。虯:古代傳說中一種有角的小龍。亦泛指水族);蛟螭(蛟龍。螭:傳說為蛟龍之屬的一種動物);蛟兕(蛟龍與兕牛)
又有古書說是無角龍
蛟,龍屬。無角曰蛟。――《韻會》
主流看法是無角龍

【虯龍】
拼音 qiú lóng
解釋 1.古代傳說中的有角無須的小龍。屈原《天問》:「虯龍負熊」。宋《瑞應圖》:「龍馬神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長頸骼,上有翼,修垂毛,鳴聲九音。有明王則見。」虯龍則是傳說中的瑞獸,「神馬」,「馬八尺以上為龍」,「兩角者虯」。

【燭龍】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又名燭陰,也寫作逴龍。人面龍身,口中銜燭,在西北無日之處照明於幽陰。傳說他威力極大,睜眼時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閉眼時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今文化史家認為,燭龍為北方龍圖騰族的神話,其本來面目應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蛻變而來。其產生晚於女陰崇拜時代。
《山海經.大荒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又《海外經》:「鍾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鍾山下。」參閱龔維英《原始崇拜綱要》。
《楚辭.天問》:「西北辟啟,何氣通焉?日安不到,燭龍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逴龍赦只。」
燭龍在雁門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面龍身而無足。(《淮南子·地形訓》)
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郭璞注《大荒北經》燭龍引《詩含神霧》①)
《萬形經》曰:太陽順四方之氣。古聖曰:燭龍行東時肅清,行西時 ,行南時大 ,行北時嚴殺。(《易緯乾坤鑿度·卷上》)
《海外經》:「鍾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鍾山下。」
諸說大同小異,顯系本自《海外經》和《大荒經》。

❻ 小說完美世界中的太古五毒是哪些

純血生靈
純血生靈多棲居於太古神山,大多天生強大,一旦長大成年,實力就會自動水到渠成,一般純血生靈成年後都可以到達尊者境界,其祖先至少都是天神。養老保險查詢
貔貅:極強大兇猛而好戰的異獸,強大無比,但亦有血脈不純的後裔,遍布山林
狻猊:強大的太古凶獸,形似獅子,喜煙好坐
朱雀:太古神鳥,四靈之一
白虎:太古神獸,屬西方之金,主殺伐
犼:似犬,喜食人,是上古先民祭拜的一種神明,純血的犼被稱為真犼,血脈稀薄的後裔有黑犼等,混血後裔有豹犼等
金翅大鵬:異鳥,又稱迦樓羅,最強大的禽類之一
麒麟:上古神獸,混血後裔有火雲麟等
吞天雀:太古魔禽之一
青天鵬:太古魔禽之一
朱厭:太古神猿一種,白頭赤足,懂七十二變和三頭六臂之術。石村收留有一頭混血朱厭,綽號「毛球」
虯龍:有角小龍,真龍的近親,有後裔黃金穿山甲等
螭龍:無角小龍,真龍的近親
檮杌:四凶之一,人面虎足豬口
饕餮:凶獸,以貪食著稱
窮奇:四凶之一,似虎似牛
椒圖:形似螺蚌,性好閉,傳為龍子
螭吻:龍頭魚身,口潤嗓粗而好吞,傳為龍子
猰貐:食人凶獸,紅身似牛,人臉,馬足
白玉龍象:通體潔白晶瑩,符文密布,祖獸為小西天的護教聖獸
裂天魔蝶:渾身斑紋皆神秘符號,號稱雙翅一震,可撕裂萬里青天
應龍:有翅千年神龍,堪比真龍,為上古神靈之一
三足金烏:太古神禽,體含熱力,死後可化為紅日
太陰玉兔:太古神獸,死後可化為銀月,與三足金烏齊名
畢方:天階太古魔禽,似鶴而獨腿,為火災之兆
狴犴:形似虎,象徵牢獄,傳為龍子
諸犍:人面豹身,牛耳一目,蛟尾,尾長有力,能負山嶽,能發巨聲。行走時銜尾,休息時盤尾
虛空獸:上古神獸,其皮毛擁有非凡的神通,煉成寶具後可以隱藏於天地間
鸞鳥:與鳳凰並列的神禽,有五色鸞鳥、青鸞等
二禿子:被石昊自光繭中捉出的禿毛怪鳥,自稱為一尊神明,來歷神秘
鯤鵬:太古十大最強凶禽猛獸之一,可魚可鳥,為最強鵬類
鴻鵠:即白鳳,曾有一隻鴻鵠禽聖指點過當代吞天雀,卻在氣血衰敗時被吞天雀吞食
九頭蛇:具九頭的神蛇
碧魔黑瞳蛛:太古五毒之一,有異種曰金蛛,無毒,太古時有一金蛛成就天神位,為魔靈湖始祖
睚眥:龍首豺身,有仇必報,傳為龍子
八珍雞:太古八珍之一,肉質極鮮美的異雞,每半月可產下含有很強葯性的卵
龍鯉:太古八珍之一,靈性強烈,葯用價值極高
炎蟒:紅色凶蟒,號稱炎魔神
蛟龍:真龍的近親,有灰蛟、真蛟等種類,北海有灰蛟號灰蛟尊者
真龍:太古十大最強凶禽猛獸之一
不死神凰:太古十大最強凶禽猛獸之一,可簡稱神凰,有絕技飛凰爪等
上古遺種
所謂遺種,就是指純血生靈的混血後裔,即便血脈不純凈,憑著斑雜的血脈傳承,一樣可以修行到很高的境界,堪比王侯。
火雲雀:異種神雀,性烈,是朱雀的後裔
惡魔猿:黑色凶猿,王者背生肉翼
火牛:通體赤紅的巨牛,蒼莽山脈中有火牛號離火牛魔
青鱗鷹:龐大的凶鷹,有太古魔禽血脈,常以巨象為食。石村寄養雛鷹三隻,分別名為大鵬、小青、紫雲
五色孔雀:強大的孔雀,能使用五色神光之力
肥遺:太古遺種,形如怪蛇,通體赤紅,一首兩軀,六腿四翅,鱗甲森森,通曉火道寶術
鱗馬:太古天馬的後代,全身生鱗片的馬,變異種頭上生角,被稱為獨角獸。石昊捕得一頭獨角獸代步,稱之為小白
紫雲貂:紫貂首的猛禽
土行龍:狀若穿山甲,生有蛟龍頭的生物,可從大地汲取力量
神蟻:太古神蟲的後裔,有大力,結群而居,通常為古銅色,銀白為其中強者
碧羽象鳥:象頭綠羽的通靈怪鳥
碧鱗豹:擁有碧綠鱗片的豹子
黃金獸:太古神山中出沒的生物,是侍候純血凶獸的仆從,接近半血神獸
刺獸:蛟頭蝟身鱷尾的巨獸
黃金獅子:獅族的巔峰群落,強者可生出九頭,種族寶術為獅吼功與無畏獅子印
金睛龍角獅:鹿角青鱗的金眼獅子
離火神蠶:通體赤紅如玉,近乎透明,體外繚繞火焰,可以蠶絲殺人於一念間
銀天狼:又稱嘯月天狼,闊口獠牙,頭生獨角,形似一頭狼,但卻長有鱷魚尾,且肋生雙翅
閃電犬:通體發光挾閃電的巨犬
火炎魚:天生與火精相通,孕有火符的群居魚類;有變種陽魚,號稱可居於太陽之中。上古曾有火炎魚成神,欲與海神爭權至全族被封印,至當代重現
紫晶魚:紫鱗龍須,可以尾直立而行的怪魚,體含紫晶
人魚:北海半人半魚生物,數量眾多,以美麗著稱。上古曾有強者成神
狼象:狼頭象鼻的青色巨獸
龍鱗雀:渾身半鱗半羽的紫色巨鳥
玄龜:玄武的後裔,強大的異龜
赤獒:通體火紅的奇獒
玄犀:異種犀牛
銀翅螳螂:巨大的螳螂,可用作吸引陽魚的餌料
紫貂:通體紫光的大貂
普通禽獸
土龍:山林中的巨大凶獸,形似蜥蜴。
五色雀:身具五色的異鳥,類似家禽。
火虎:山林中的紅色異虎
龍角象:此象之身堅硬如鐵,鐵矛難破,一雙龍角鋒利如鑽刀,能將巨石輕易粉碎。
夔獸:獨腳異獸,聲如巨雷,若在近前,可將人活活震死。
飛蟒:水桶粗細,肋生雙翼可飛行的蟒蛇,有時從山林之上撲殺而下
雙頭火犀:通體赤紅的雙頭犀牛,犀角中有真血保留,吃其肉可使得人筋骨皮膚結實如鐵塊。
樹豬:山林中常見的一種野豬。
泥牛:森林部族蓄養的家畜之一
六足駝:有六條腿的駱駝
月犀:渾身潔白似雪的犀牛
蛟魚:形似蛟的魚類
彪:虎的變異後代,能夠飛行。因長相怪異而被母虎拋棄,幾乎不可能活下來,萬一有倖存者並長大,便會凶威驚山林,吞食各種猛獸。
血貂:通體如血,生有雙翼的異貂
雕熊:身如人熊,生有雕翅
斑紋虎蟲:虎頭大蟲,軀如斑蠶
斑麟鳥:鷹隼類的一種具鱗大鳥
狽:狼的變種,前肢極短,需要趴伏在巨狼背上。但修煉強大後生出羽翼,將能夠飛行
蛟:無角之龍,不如真龍強大
雪麟豹:周身生有潔白勝雪鱗片的豹子
冰原象:生活在冰原之上的巨象
羽虎:周身生羽之虎
龍須魚:口邊生龍須的大魚,以金鱗為良種。體內蘊有靈精,對幼童有大補益
五色雞:綽號「小鸞鳥」,形如鸞,食之可治療筋骨斷裂
龍筋蛇:凶蛇,其筋可健骨
赤羽鶴:渾身血紅的凶鶴
毒蛟:介於蛟和蛇之間的生物,頭生獨角,口中有劇毒
蛟豹:蛟頭豹身的生物
三足龍鳥:生有三足卻無法飛行的大鳥
火靈雀:靈禽,以肉味美著稱
紫駝:紫色的駱駝
黃金羊:通體金黃的雙頭羊
蝠龍:形似翼龍的巨大蝙蝠,寶術為一種音波攻擊
碧玉鳥:軀如碧玉的大鳥
龍蚯蚓:巨大的蚯蚓,形似龍
海奴:黑翎碧眼的大型海鳥,亦可潛水,為一些海中生靈充當哨兵
海魔:人身蛟尾有肉翅的海生生物,有獠牙,能噴吐藍色符文,因群居而可怕,北海有一位海魔尊者

這是完美世界裡所有的異獸了
望採納~~

❼ 洪荒小說中有哪些強大的風,火,水,雷

都天神雷,滅世神雷,紫霄神雷,造化神雷,三清神雷,五行神雷,陰陽神雷,混元神雷。

❽ 我要寫修真小說,涉及中國龍的問題

龍的分類

有螣蛇沒有腳而能飛(見《荀子•勸學》);有鱗的叫蛟龍,有角的叫螭龍,無角的叫虯(均見《離騷》洪補引《廣雅》)。有翅膀的叫應龍(《天問》王注)。蛟龍,螭龍,虯,應龍,都不是龍的正統.龍的正統叫做蒼龍!在中國商周戰國青銅器上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不同種類的龍。

《論衡》則說:「龍之像,馬首蛇尾。」還有的說龍的形狀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駝的頭,兔的眼,蛇的頸,蜃[shè甚]的腹,魚的鱗,鹿的腳掌,鷹的爪子。《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了龍的形象,比最初的龍越來越復雜,被綜合進去的圖騰也越來越多,說明它在不斷豐富發展。

關於五爪龍、四爪龍、三爪龍:

元以前的龍基本是三爪的,有時前兩足為三爪,後兩足為四爪。實例可參見唐、宋、元的瓷器紋飾。明代流行四爪龍,清代則是五爪龍為多。

周朝「五爪天子、四爪諸侯、三爪大夫」

民間「五爪為龍,四爪為蟒」的說法形成於清代,主要作為皇帝與下臣服裝上紋飾的差別,皇帝穿」龍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但這只是名稱上的差別而已,從龍的形式上來講無論龍和蟒都是四足蛇類,形狀無差異。

[龍螭虯蛟蟠虺夔]

虺:是一種早期的龍,以爬蟲類——蛇作模特兒想像出來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是龍的幼年期,曾出現在西周末期的青銅器裝飾上,但不多。

虯:一般把沒有生出角的小龍稱為虯龍,是成長中的龍。故古文獻中注釋:「有角曰虯,無角曰龍。」另一種則說幼龍生出角後才稱虯。兩種說法雖有出入。但都把成長中的龍稱為虯。還有的把盤曲的龍稱為虯龍,唐代詩人杜牧在《題青雲說》詩中就有「虯蟠千仞劇羊腸」之句。

蟠螭是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是一種沒有角的早期龍,《廣雅》集里就有「無角曰螭龍」的記述。對蟠螭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黃色的無角龍,另一種是指雌性的龍,在《漢書·司馬相如傳》中就有「赤螭,雌龍也」的注釋,故在出土的戰國玉佩上有龍螭合體的形狀作裝飾,意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漢之際,青銅器、玉雕、銅鏡或建築上,常用蟠螭的形狀作裝飾,其形式有單螭、雙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種。或作銜牌狀,或作穿環狀,或作卷書狀。此外,還有博古螭、環身螭等各種變化。

蛟:一般泛指能發洪水的有鱗的龍。相傳蛟龍得水即能興雲作霧,騰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來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關於蛟的來歷和形狀,古典文獻中說法不一,有的說「龍無角曰蛟」,有的說「有鱗曰蛟龍」。而《墨客揮犀》卷三則說得更為具體: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至數丈,多居於溪潭石穴下,聲如牛鳴。倘蛟看見岸邊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繞之,使人墜水,即於腋下吮其血,直至血盡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有周處入水三天三夜斬蛟而回的故事。蛟可能是鱷魚。

角龍:指有角的龍。據《述異記》記述:「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角龍便是龍中之老者了。

應龍:有翼的龍稱為應龍。據《述異記》中記述:「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在禹治洪水時,神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此神龍又名為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應龍的特徵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生翅的揚子鱷。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火龍:是以火懾勢的龍。全身有紫火纏繞,凡有火龍經過之處,則一切物體均被燒焦。

蟠龍:指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在我國古代建築中,一般把盤繞在柱上的龍和裝飾庄樑上、天花板上的龍均習慣地稱為蟠龍。在《太平御覽》中,對蟠龍又有另一番解釋:「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於海。有毒,傷人即死。」把蟠龍和蛟、蛇之類混在一起了。

青龍:為「四靈」或「四神」之一,又稱為蒼龍。我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將天上的若干星星分為二十八個星區,即二十八宿,用以觀察月亮的運行和劃分季節,並把二十八宿分為四組,每組七宿,分別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青、紅、白、黑四種顏色以及龍、鳥、虎、玄武(龜蛇相交)四種動物相配,稱為「四象」或「四宮」。龍表示東方,青色,囚此稱為「東宮青龍」。到了秦漢,這「四象」又變為「四靈」或「四神」(龍、鳳、龜、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來愈濃。現存於南陽漢畫館的漢代《東宮蒼龍星座》畫像石,是由一條龍和十八顆星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組成的,這條龍就是整個蒼龍星座的標志。漢代的畫像磚、石和瓦當中,便有大量的「四靈」形象。

魚化龍:是一種龍頭魚身的龍,亦是一種「龍魚互變」的形式,這種形式我國古代早已有之。《說苑》中就有「昔日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的記載,《長安謠》說的「東海大魚化為龍」和民間流傳的鯉魚跳過龍門,均講述了龍魚互變的關系。這種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現,並在歷代得到發展。1970年代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過"C"型玉龍,後經考古勘查確認該玉龍屬於距今約5000多年的紅山文化遺物。

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45號墓發現了蚌塑龍虎,考古和碳-14測定墓葬的年代在距今6500年前左右。據學者李學勤、馮時等考證,45號墓發現的蚌塑龍虎與中國傳統天文學中的四象有密切的聯系。

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紅褐色石塊堆砌的「龍形堆塑」。該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龍形堆塑」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條石龍,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

(有文章稱,山西省吉縣柿子灘石崖上有一幅距今達一萬年的魚尾鹿龍岩畫,當是龍的最早的雛形。這幅岩畫未見發表,其面目如何,還不得而知。)龍」雖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譯為「dragon」,但西方文化中的「dragon」與中國傳統的龍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徵意義都分別甚大。西方的「dragon」一般帶有邪惡的意味,與東方的瑞獸完全不一樣。當初將中國的龍翻譯做為dragon的人,就像是給聖人與殺人犯取相同的名字,但其實兩者並無關聯,讓一個對中華文化不了解的西方人看到中國人崇拜龍的行為會讓西方人產生中國人喜好崇尚邪物的負面印象。為了避免這種混淆,有學者提出,把「龍」的英文翻譯改為發音與漢語接近的「loong」。以「犭」或「飛」於「龍」字結合為新字代替現在的龍,但目前尚未得到廣泛認可。

史書記載伏羲氏時,有龍呈瑞,因而以龍紀事,創立文字。

《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

《竹書紀年》記載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

《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的記載;《拾遺記》也說:舜時,「南潯之國獻毛龍,一雌一雄,放置豢龍之宮,至夏代,豢龍不絕,因以命族」。說明夏朝盛行著飼養龍的習俗和以龍作氏族集團的族名。某些古書中記載:為夏朝統治者養龍的人姓劉,未可考!

《易.坤》:「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左傳•昭十九年》:「鄭大水,龍斗於時門之外洧淵」

《禮•禮運》:「鱗鳳魚龍,謂之四靈」

《莊子•列禦寇》:「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驪龍頷下。」

閱讀全文

與血玉螭龍小說全文免費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野外艷遇小說閱讀 瀏覽:826
小說古代封面無字 瀏覽:479
天才風身小說全集 瀏覽:990
買絲襪少婦小說全集 瀏覽:712
穿越到古代農家的帶空間小說 瀏覽:642
都市奇緣翠微小說網 瀏覽:668
小說幺六小說網 瀏覽:616
最新法師小說排行榜 瀏覽:925
霸道總裁纏上小甜妻小說下載 瀏覽:831
主角會易容的都市小說 瀏覽:836
小說蓮花的作者 瀏覽:311
重生古董收藏類小說 瀏覽:253
點滴寫的小說 瀏覽:483
穿越小說男主字夜白女主秦悅 瀏覽:419
說說你最喜歡的小說男主角 瀏覽:890
緋色異聞錄小說結局 瀏覽:490
穿越系統後宮懷孕小說 瀏覽:366
穿越古代種田發家致富的小說 瀏覽:435
沈素秋程大川小說免費 瀏覽:232
那部小說中女主中是楊淑妃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