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幾部頂級玄幻小說
卡徒:有點小YY
但是還是可以接受,而且方想寫的很好。天王:都市異能,我很喜歡的類型,跳舞大神的書。每晚一個離奇故事:短篇恐怖的神作~山墳鬼母:異能+恐怖,蠻特別的書。今夜哪裡有鬼:有點小耽美。。。驅魔人:很感人的恐怖故事……王牌進化:游戲、街機類的穿越。
B. 傳說的鬼母的故事誰知道
鬼子母神——護法二十諸天之一。又稱為歡喜母或愛子母。古代王舍城有佛出世,舉行慶賀會。
五百人在赴會途中遇一懷孕女子。女子隨行,不料中途流產,而五百人皆舍她而去。女子發下毒誓,來生要投生王舍城,食盡城中小兒。後來她果然應誓,投生王舍城後生下五百兒女,日日捕捉城中小兒喂之。釋迦聞之此事,逐趁其外出之際,藏匿她其中一名兒女。鬼子母回來後遍尋不獲,最後只好求助釋迦。釋迦勸她將心比心,果然勸化鬼子母,令其頓悟前非,成為護法諸天之一。
又名「暴惡母」、「歡喜母」。在中國民問將她當作送子娘娘供奉。在佛寺中,造像為漢族中年婦女,身邊圍繞著一群小孩,手撫或懷抱著一個小孩。
但是在日本
九子鬼母是其中一個愛神的代表
九子鬼母 Hariti, 中譯名訶梨帝母。在日本大多稱作鬼子母神。被認為是印度的財富之神俱比羅的妻子或母親。豐產訶母性的象徵,據說哺育多達500個孩子。
(據說此後作為子安觀音成為安產和小孩子的守護神。)
關於那個感人的故事,應該就是佛把鬼母的孩子藏起來,鬼母哀求佛把孩子還回來,佛說:「你有五百個孩子,少了一個還這樣哀傷。別人只有一個孩子,你還把他們搶來吃掉,別的母親會怎樣哀傷呢?」於是鬼母懺悔,不再做惡。
以下是資料:
Hariti, 中譯名訶梨帝母。在日本稱作鬼子母神。被認為是印度的財富之神俱比羅的妻子或母親。豐產訶母性的象徵,據說脯育多達500個孩子。
在佛教故事裡,說她為了撫養這些孩子偷竊人類的孩子殺死作為食物。佛祖將500個孩子中最小的那個藏了起來,於是她發狂般地到處尋找。佛祖對她說:「你有500個孩子,失去一個都這么悲痛,那些失去了唯一孩子的母親們,又會如何感受呢。」因此而將她感化,此後作為子安觀音成為安產和小孩子的守護神。
在東京的雑司ヵ谷、入谷兩地的鬼子母神很有名。母親們在這里獻上石榴作為供奉(傳說她不再偷盜孩子以後,用石榴來喂養自己的500個孩子),祈求平安。
佛經上說,有個魔女羅剎,生育五百子,號「九子鬼母」,嗜食人間嬰兒血肉,被佛陀以神通抱走其中一子,魔女羅剎呼天搶地,哀嚎擂心,痛哭如得急心瘋似的,最後望見佛陀全身放光,現慈父相,手中正抱著魔女羅剎之子,於是跪地祈求歸還,佛陀乃因緣度化魔女,而成正道。
鳩盤婆,又名九子鬼母,原本是專食人子的恐怖鬼神,後來佛祖將九子鬼母的一個小孩藏了起來,鬼母為之心急如焚,當她像瘋了一般找尋愛子的下落時,佛祖才抱著孩子出現在她的面前,並對其言之失去自己的小孩,會讓她感到如此心痛,而鬼母吃了那麼多的小孩,那些喪子的父母又作何感想呢? 九子鬼母聽了佛祖的開示,遂為之大撤大悟,從此投入佛祖座下。
1.本名訶梨帝。譯曰歡喜。以為五百鬼子之母,故雲鬼子母。(參見:訶梨帝),增一阿含經二十二曰:『降鬼諸神王,及降鬼子母,如彼啖人鬼。』初為惡神,後歸於佛為護法神。金光明經三曰:『訶利帝南鬼子母等,及五百神,常來擁護聽是經者。』最勝王經八曰:『敬禮鬼子母,及最小愛兒。』
2.佛說鬼子母經,一卷,失譯人名。說鬼子母,食人之子,佛隱其愛子,以濟度之,使擁護三寶。然較毗奈耶雜事三十一所說稍疏略。
3.她和羅剎是不同滴. 羅剎娑,羅叉婆。女曰羅叉私(Ra%ks!asi)。惡鬼之總名也。譯為暴惡可畏等。按羅剎本為印度古民族之名稱。至雅利安人。遂成為畏惡之名詞。又謂羅剎男。黑身朱發錄眼。羅剎女。為絕美之婦人。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剎娑,或言阿落剎娑,是惡鬼之通名也。又雲羅叉娑,此雲護者,若女則名啰叉私。舊雲啰剎,訛略也。』慧琳音義二十二曰:『啰剎娑,梵語食人惡鬼都名也。』法華玄贊二曰:『夜叉,此雲勇健。(中略)羅剎雲暴惡,亦雲可畏。彼皆訛音,梵語正雲葯叉羅剎娑。』梵語雜名曰:『羅剎,梵名羅(引)察娑。』慧琳音義二十五曰:『羅剎此雲惡鬼也,食人血肉,或飛空或地行,捷疾可畏也。』玄應音義十八曰:『羅剎或雲啰叉娑,此雲護王,若女則名啰叉 .
C. 神話故事中九子鬼母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物請告訴我她的一些故事(詳細具體)
九子鬼母,傳說中的萬鬼之母,能產天地鬼,每日產九鬼。事實上鬼母只會吃掉先天靈力不足的鬼子以補充消耗的元神,強健的留下來擴展其在冥界的勢力。
冥界最初生成時,只是天地間至穢至濁的怨念集結,毫無秩序可言,大小眾鬼相互吞噬,越是兇殘的怨靈,實力越為強大,最終突起了一批「先天諸鬼」,因相互間皆無法吞噬對方,反而沉靜下來,重新制定了冥界的法統與秩序
。
魍魎
,
古代傳說中的山川精怪;鬼怪。《孔子家語·辨物》:「木石之怪夔魍魎。」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
如是我聞一》:「鵂鶹歲久能人語,魍魎山深每晝行。」參見「
罔兩
」、「
蝄蜽
」、「
魑魅魍魎
」。2.疫神。傳說
顓頊
之子所化。
漢
蔡邕
《獨斷》:「帝
顓頊
有三子,生而亡去為鬼。其一者居
江水
,是為瘟鬼;其一者居
若水
,是為魍魎;其一者居人宮室樞隅處,善驚小兒。」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
六:「昔
顓頊氏
有三子,死而為疫鬼:一居
江水
,為瘧鬼;一居
若水
,為魍魎鬼;一居宮室,善驚人小兒,為小鬼。」
D. 鬼子母神是護法二十諸天之一,她有什麼故事
我第一次知道鬼子母神的故事是在《靈魂擺渡》這部網劇中看到的。鬼子母神也被人們稱之為鬼母,她是護法十二諸天之一。這個神袛起源於佛教的故事之中,她的中文翻譯名稱就是訶梨帝母。她也是嬰兒和小孩子的保護神,實際上她是一個有愛心的神袛。在她背後還有一個悲慘的故事,也正是這個故事,讓她成為護法十二諸天之一。後來,女子頓悟之後,就再也沒有殺害小孩子了,而且她見到別人的孩子都非常愛護。之後女子改邪歸正,修煉成了十二諸天之一,成為孩子的守護神。之後在民間也有很多人供奉鬼子母神,讓她保護自己的孩子們。因此,鬼子母神的形象大都是身邊有很多小孩子圍繞的,而且在日本國內,鬼子母神也被人們封為最高的神袛之一。
E. 《鬼吹燈》小說中的鬼母究竟為何物
小說《鬼吹燈》系列開啟了一扇神秘之門,以盜墓者的奇詭經歷,為讀者展現了一段段引人入勝的探險故事。小說中屢次提到了「鬼母」是一個神秘的存在。歷代「鬼母」輪回轉世,最後一代「鬼母」是精絕古城的女王。「鬼母」生前是西藏魔國的祭祀者,死後葬於九層妖塔之中,其眼睛具有一種神奇的能力,稱為「魔眼妖瞳」,是足可以匹敵於佛眼的第六種眼睛,所謂「佛眼無邊,魔眼無界「」。
《鬼吹燈》中提到的「鬼母」,想必引起很多人的好奇。「鬼母」到底是否曾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她的眼睛是否真是魔眼?下面,由我來為大家揭秘「鬼母」藝術形象的由來。
佛經上記載過一個故事,鬼母本名訶梨帝,護法二十諸天之一,原本是專吃小孩的恐怖鬼神,她自己有五百個孩子,她為了撫養這些孩子偷竊人類的孩子殺死後作為食物。佛祖不忍,施展神通將鬼母的其中一個小孩藏了起來,鬼母心急如焚尋找卻遍尋不見,這時佛祖抱著孩子出現在鬼母面前,並開釋她,「你自己失去了一個小孩就如此心痛,而你吃了那麼多的小孩,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同樣也是如此這般的心痛。」鬼母聽了佛祖的開示,終於徹悟,從此投入佛祖座下。
增一阿含經二十二曰:『降鬼諸神王,及降鬼子母,如彼啖人鬼。』初為惡神,後歸於佛為護法神。
上世紀90年代,西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整理羅布林卡文物時,發現了兩幅《西藏鎮魔圖》,這兩幅圖完全一樣。畫面構思極為巧妙,將藏地描述為一個鬼母卧倒的形象。藏地傳說,整個西藏地形形像鬼母,為防止魔女作惡,文成公主依據風水學說建造了許多寺廟,鎮住魔女,防止魔女作惡。畫面上,女魔呈頭東腳西仰卧,其心臟在西藏中心首府拉薩,布達拉宮鎮住女魔心骨;填平卧塘湖,並在其上修建了大昭寺,供奉神像,鎮住女魔心骨。修建鎮魔十二寺,世稱十二神廟,以鎮女魔四肢關節,據說這是制伏女魔的十二顆釘子。
作者天下霸唱創造鬼母這個形象,應當是融合了佛經故事與藏地的傳說而成。「鬼母」所在的惡羅海城,本就在西藏。在書中引入這一神秘形象,結合故事發生的地點,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F. 古代鬼怪的小說
戰國時代的鬼怪書主要有:
《歸藏》
《黃帝說》(40篇)
《汲家瑣語》
《穆天子傳》
《山海經》(郭璞注)
《禹本紀》
《伊尹說》(27篇)
……
兩漢時期的鬼怪書主要有:
《漢武洞冥記》(郭憲著,四卷六十則)
《漢武故事》(班固著,存一卷)
《漢武內傳》(班固著,存一卷)
《括地誌》
《列仙傳》
《神仙記》
《神異經》(東方朔著,一卷)
《十洲記》(東方朔著,一卷)
《蜀王本紀》
《徐偃王志》
《玄黃經》
《虞初周說》(943篇)
《異聞記》
……
六朝時期的鬼怪書日益增多,主要有:
《博物志》(張華著,400卷)
《集靈記》(顏之推著)
《旌異記》(侯白著)
《列異傳》(魏文帝著,3卷)
《靈鬼志》(荀氏著)
《靈異記》
《冥祥記》(王琰著,10卷)
《齊諧記》(東陽無疑著,7卷)
《神仙傳》
《神異記》(王浮著)
《拾遺記》(王嘉著,10卷)
《述異記》(祖沖之著,2卷)
《搜神後記》(陶潛著,10卷)
《搜神記》(干寶著,20卷)
《續齊諧記》(吳均著,1卷)
《宣驗記》(劉義慶著)
《研神記》
《異林》(陸氏著)
《異苑》(劉敬叔著,存10卷)
《幽明錄》(劉義慶著,30卷)
《冤魂志》
《甄異傳》(戴祚著)
《志怪》(祖台之著)
……
唐代的鬼怪小說得以發展,主要有:
《博異志》
《補江總白猿傳》(1卷)
《傳奇》(裴鉶著)
《獨異志》
《古鏡記》(王度著)
《河東記》
《集異記》
《秦夢記》(沈亞之著)
《湘中怨》(沈亞之著)
《續玄怪錄》(李復言著,10卷)
《宣室志》
《玄怪錄》(牛僧孺著,10卷)
《異夢錄》(沈亞之著)
《遊仙窟》(張文成著,1卷)
《酉陽雜俎》(段成式著,20卷)
《酉陽雜俎續集》(段成式著,10卷)
《枕中記》(沈既濟著,1篇)
《周泰行記》(韋瓘著)
……
宋代的鬼怪故事主要有:
《太平廣記》(344種,含鬼40卷)
《稽神錄》(徐鉉著,6卷150事)
《江淮異人錄》(吳淑著,3卷)
《乘異記》(張君房著)
《括異志》(張師正著)
《洛中紀異》(秦再思著)
《幕府燕閑錄》(畢仲詢著)
《睽車志》(郭彖著,5卷)
《夷堅志》(洪邁著,420卷)
《唐太宗入冥記》
金元時期的鬼怪作品有:
《潮海新聞夷堅續志》
《誠齋雜記》
《續夷堅志》
《子不語》
……
明代神魔小說等作品盛行,主要有:
《汴京勼異記》
《封神傳》(許仲琳著,100回)
《後西遊記》(6卷40回)
《剪燈新語》
《剪燈余話》
《三寶太監西洋記》(羅懋登著,100回)
《涉異志》
《四游記》(吳元泰《上洞八仙東游記傳》、余象斗《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傳》、楊志和《西遊記傳》)
《松窗夢話》
《西遊補》(董說著,16回)
《西遊記》(吳承恩著,100回)
《續西遊記》
《庚巳編》
《語林》
……
清代鬼怪小說則主要有:
《池上草堂筆記》(梁恭辰著,24卷)
《遁窟讕言》(王韜著,12卷)
《耳食錄》(樂均著,12卷,《二錄》8卷)
《耳郵》(俞樾著,4卷)
《後聊齋志》(王韜著)
《蕉軒摭錄》
《客窗偶筆》(金捧閶著,4卷)
《聊齋志異》(蒲松齡著,8卷431篇)
《里乘》(許奉恩著,10卷)
《六合內外瑣言》(黍食余裔孫,20卷)
《覓燈因話》
《平妖記》
《三異筆談》(許元仲著,4卷)
《淞濱瑣話》(王韜著,12卷)
《淞隱漫錄》(王韜著,12卷)
《挑燈新錄》
《聞見異辭》(許秋垞著,2卷)
《昔柳摭談》(馮起鳳著,8卷)
《洗愁集》(鄒徶?卷)
《諧鐸》(沈起鳳著,10卷)
《新齊諧》(袁枚著,24卷,續10卷)
《夜譚隨錄》(和邦額著,12卷)
《夜雨秋燈錄》(宣鼎著,16卷)
《翼駒稗編》(湯用中著,8卷)
《蟫史》(屠紳著)
《印雪軒隨筆》(俞鴻漸著,4卷)
《螢窗異草》(浩歌子著,3編12卷)
《影談》(管世灝著,4卷)
《右合仙館筆記》(俞樾著,16卷)
《閱微草堂筆記五種》(紀昀著,《灤陽消夏錄》6卷、《如是我聞》4卷、《槐西雜志》4卷、《姑妄聽之》4卷、《灤陽續錄》6卷)
唐杜青荑《奇鬼傳》,唐鄭哲的《才鬼記》,無名氏的《靈怪志》,宋無名氏的《鬼董》,李清的《鬼母傳》,還有《述異志》等等。
G. 推薦幾部好看的電子書。
2.《斗羅大陸》
作者:唐家三少/異世大陸
3.《盤龍》
作者:我吃西紅柿/西方奇幻
6.《神墓》
作者:辰東/異世大
10.《冰火魔廚》
作者:唐家三少/魔法校園
15.《幻神》
作者:雲天空/玄幻小說
16.《七界傳說》
作者:心夢無痕/古典仙俠
17.《中國龍組》
作者:風華爵士/都市異能
18.《大魔王》
作者:逆蒼天/異世大陸
19.《星獸王》
作者:8難/星際戰爭
20.《凌駕異界》
作者:任生平/異世大陸
21.《寸芒》
作者:我吃西紅柿/奇幻修真
22.《琴帝》
作者:唐家三少/魔法校園
23.《空速星痕》
作者:唐家三少/異術超能
24.《惟我獨仙》
作者:唐家三少/古典仙俠
25.《善良的死神》
作者:唐家三少/西方奇幻
26.《九鼎記》
作者:我吃西紅柿/玄幻魔法
27.《天魔神譚》
作者:手槍/玄幻魔法
28.《長生界》
作者:辰東/玄幻魔法
29.《兵王》
作者:漠北狼/歷史軍事
30.《陽神》
作者:夢入神機/其他類型
31.《凌天傳說》
作者:風凌天下/恐怖靈異
32.《人間冰器》
作者:闞智/都市言情
33.《九天訣》
作者:小小蝦米/武俠修真
34.《魔法學徒》
作者:藍晶/玄幻魔法
35.《少林武僧在異界》
作者:特別白/異世大陸
36.《誅仙》
作者:蕭鼎/玄幻魔法
37.《劍噬天下》
作者:乘風御劍/玄幻魔法
如果我說的感覺不錯
請給一個滿意答案
先謝謝了!!
H. 九子鬼母的民間傳說人物
古代王舍城有佛出世,舉行慶賀會,五百人在赴會。途中遇一懷孕女子,女子隨行,不料中途流產,而五百人皆舍她而去。女子發下毒誓,來生要投生王舍城,食盡城中小兒。後來她果然應誓,投生王舍城後生下五百兒女,日日捕捉城中小兒食之。釋迦聞之此事,逐趁其外出之際,藏匿她其中一名兒女。鬼子母回來後遍尋不獲,最後只好求助釋迦。釋迦勸她將心比心,果然勸化九子鬼母,令其頓悟前非,成為護法諸天之一。
又名「暴惡母」、「歡喜母」。在佛寺中,造像為漢族中年婦女,身邊圍繞著一群小孩,手撫或懷抱著一個小孩。
但是在日本九子鬼母是其中一個愛神的代表
九子鬼母 Hariti, 中譯名訶梨帝母。在日本大多稱作鬼子母神。被認為是印度的財富之神俱比羅的妻子或母親。豐產訶母性的象徵,據說哺育多達500個孩子。(據說此後作為子安觀音成為安產和小孩子的守護神。)
關於那個感人的故事,應該就是佛把鬼母的孩子藏起來,鬼母哀求佛把孩子還回來,佛說:「你有五百個孩子,少了一個還這樣哀傷。別人只有一個孩子,你還把他們搶來吃掉,別的母親會怎樣哀傷呢?」於是鬼母懺悔,不再做惡。
以下是資料:
Hariti, 中譯名訶梨帝母。在日本稱作鬼子母神。被認為是印度的財富之神俱比羅的妻子或母親。豐產訶母性的象徵,據說脯育多達500個孩子。
在佛教故事裡,說她為了撫養這些孩子偷竊人類的孩子殺死作為食物。佛祖將500個孩子中最小的那個藏了起來,於是她發狂般地到處尋找。佛祖對她說:「你有500個孩子,失去一個都這么悲痛,那些失去了唯一孩子的母親們,又會如何感受呢。」因此而將她感化,此後作為子安觀音成為安產和小孩子的守護神。
在東京的雑司ヵ谷、入谷兩地的鬼子母神很有名。母親們在這里獻上石榴作為供奉(傳說她不再偷盜孩子以後,用石榴來喂養自己的500個孩子),祈求平安。
佛經上說,有個魔女羅剎,生育五百子,號「九子鬼母」,嗜食人間嬰兒血肉,被佛陀以神通抱走其中一子,魔女羅剎呼天搶地,哀嚎擂心,痛哭如得急心瘋似的,最後望見佛陀全身放光,現慈父相,手中正抱著魔女羅剎之子,於是跪地祈求歸還,佛陀乃因緣度化魔女,而成正道。
鳩盤婆,又名九子鬼母,原本是專食人子的恐怖鬼神,後來佛祖將九子鬼母的一個小孩藏了起來,鬼母為之心急如焚,當她像瘋了一般找尋愛子的下落時,佛祖才抱著孩子出現在她的面前,並對其言之失去自己的小孩,會讓她感到如此心痛,而鬼母吃了那麼多的小孩,那些喪子的父母又作何感想呢? 九子鬼母聽了佛祖的開示,遂為之大撤大悟,從此投入佛祖座下。
1.本名訶梨帝。譯曰歡喜。以為五百鬼子之母,故雲鬼子母。(參見:訶梨帝),增一阿含經二十二曰:『降鬼諸神王,及降鬼子母,如彼啖人鬼。』初為惡神,後歸於佛為護法神。金光明經三曰:『訶利帝南鬼子母等,及五百神,常來擁護聽是經者。』最勝王經八曰:『敬禮鬼子母,及最小愛兒。』
2.佛說鬼子母經,一卷,失譯人名。說鬼子母,食人之子,佛隱其愛子,以濟度之,使擁護三寶。然較毗奈耶雜事三十一所說稍疏略。
3.她和羅剎是不同滴. 羅剎娑,羅叉婆。女曰羅叉私(Ra%ks!asi)。惡鬼之總名也。譯為暴惡可畏等。按羅剎本為印度古民族之名稱。至雅利安人。遂成為畏惡之名詞。又謂羅剎男。黑身朱發錄眼。羅剎女。為絕美之婦人。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剎娑,或言阿落剎娑,是惡鬼之通名也。又雲羅叉娑,此雲護者,若女則名啰叉私。舊雲啰剎,訛略也。』慧琳音義二十二曰:『啰剎娑,梵語食人惡鬼都名也。』法華玄贊二曰:『夜叉,此雲勇健。(中略)羅剎雲暴惡,亦雲可畏。彼皆訛音,梵語正雲葯叉羅剎娑。』梵語雜名曰:『羅剎,梵名羅(引)察娑。』慧琳音義二十五曰:『羅剎此雲惡鬼也,食人血肉,或飛空或地行,捷疾可畏也。』玄應音義十八曰:『羅剎或雲啰叉娑,此雲護王,若女則名啰叉。
九子鬼母
傳說中的萬鬼之母,能產天地鬼,每日產九鬼。流落在人界的奇書《述異錄》上說其朝產而夕食之,事實上鬼母只會吃掉先天靈力不足的鬼子以補充消耗的元神,強健的留下來擴展其在冥界的勢力。
冥界最初生成時,只是天地間至穢至濁的怨念集結,毫無秩序可言,大小眾鬼相互吞噬,越是兇殘的怨靈,實力越為強大,最終突起了一批「先天諸鬼」,因相互間皆無法吞噬對方,反而沉靜下來,重新制定了冥界的法統與秩序。
九子鬼母正是「先天諸鬼」之一,因其每日產九鬼,是以得名。數千年來,鬼母除去自身食掉的鬼子,亦領有近百萬之眾的大小諸鬼,在無數惡鬼橫行的冥界牢牢佔有一席之地。
I. 鬼母擊缽圖的傳說
關於西藏地形是女魔仰卧之形的傳說還要追溯到公元七世紀文成公主進藏的時候。吐蕃當時正是佛法初興之時,它從多方面吸收外來的佛教文化。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赤尊公主先後同藏王松贊干布聯姻,分別從本國帶來釋迦牟尼佛像等佛物進藏就是吐蕃當時接受佛教文化的重要標志。寺廟是安置佛像、傳播佛教思想的主要地方,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但是尼泊爾赤尊公主在宮前修建寺廟不成,於是以重金禮請唐文成公主為其推測建寺地址。據說「文成公主依據中原的《八十種五行算觀察法》來細推觀察,而知道雪域西藏的地形,儼若羅剎魔女仰卧的形狀」。而且進一步勘察得知,拉薩卧塘湖即女魔的心血,三山乃魔女的心竅和脈絡、繞木齊(小昭寺)為龍神所居,魯浦(葯王山東崖下的查拉魯浦)為黑惡龍棲息地,達瓦澤獨干毒樹下是鬼魅及非人所居處,東南的一處地熬,狀如大象上陣等等。於是先調理拉薩及其附近的風水,鎮住女魔的心血要害,在布達拉宮山上已修建了王宮,鎮了女魔的心骨。尼紀赤尊依照文成公主的推算。以山羊駝山,填平卧塘湖,在其上建大昭寺,供奉佛像。經過綜合治理,使拉薩具足了八吉祥之相。然後著手在衛藏四茹修建鎮魔十二寺,以鎮女魔四肢關節,普稱鎮壓女魔膨體的十二神廟,據說這是制狀女魔的十二不移之釘
先在衛藏四茹建四鎮邊寺:即在約茹女魔的左肩上建昌珠寺。地在今山南地區乃東縣昌珠區。地處雅隆河東岸,據說原為水池,水裡有妖魔作怪。藏王松贊干布變化神通,化作大鵬剪除水怪,水塘乾涸,在此建昌珠寺今猶存,建築規模宏大,寺內文物很多,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伍茹女魔的右肩上建噶澤寺,地在今拉薩以東墨竹工卡縣境秀絨河與馬曲河匯合處,馬曲河東岸。據劉立千先生考證,這里原有兩座古廟 ,一是松贊干布王紀芒薩赤姜所建,屬於四鎮邊大寺之一。一是赤松德贊王時蓮花先生大師收伏毒龍令其發誓保護佛法而為之修廟供祀。也有人認為,塘迦是鎮邊寺廟之一,後宏期為魯梅所重建。在茹拉女魔的左足上建仲巴江寺,仲巴江或譯仲巴傑,變譯章巴炯,地在今日喀則地區拉孜與彭錯林交界處、古屬茹拉,今在拉孜縣境。位於雅魯藏布江之東。在葉茹女魔的右足上建藏昌寺(仗章寺),地在今日喀則南木林縣東南土布加地方的雅魯藏布江北岸。以上為鎮肢或鎮邊四大寺。根據勘察,「若尚不能剋制『女魔』,需再修四大重鎮神廟」。即在女魔左肘上建洛扎昆廷寺,亦譯空廳寺,今名洛扎拉康。地在今山南洛扎縣境夏曲河與怒曲河匯合處。其南面接近不丹山。據稱,洛扎拉康是一個木頂的朴實且散亂的建築,後經擴建而宏偉,但依舊保持了其簡朴的特點。在工布女魔的右肘上建布曲寺,地在今林芝地區林芝縣布久區。該寺在鐵虎年(1930年)大地震中遭受嚴重破壞,後奉命修復,然建築和壁畫藝術今非昔比。在女魔的左膝上建江扎東哲寺,譯作頓拉康,地在今日喀則地區仲巴縣境。在女魔右膝上降真格傑寺(意為茲雲宏善寺)地在今日喀則地區吉隆縣南部,靠近中尼邊界處。以上四寺史稱鎮節或再鎮邊四寺。接著根據推算,又修建四鎮翼寺。即在康區女魔左掌心上建隆塘卓瑪寺,地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鄧柯縣境。據說是延清弭約(即西夏)工匠建造。在女魔右掌心上建朋塘吉曲寺。據劉立千先先生考證,朋塘是不丹中部的地名,吉曲為河流名,從洛扎西部門當戶對出,經過洛扎西南角的麥拉嘎俊山而流入不丹的朋塘。此廟在朋塘的吉曲河畔,故名朋塘吉曲寺。據說是延請吐火羅的匠師興建。在女魔的左足心上建蔡日喜鐃卓瑪寺,地在今拉達克地區境內,原為西藏轄地。在女魔的右足心上建倉巴弄倫寺,地在藏北草原,系延請霍爾工匠建造。以上史稱鎮翼四寺。共為十二鎮魔寺。這些鎮魔寺只是鎮伏女魔的主要寺廟。為了改變一些惡劣風水,完善八吉祥的征相,在女魔身上還修建了許多小調,佛塔等。例如,藏史載稱,為了對治「地水風火」四大災害,在東方修建了噶曲、岡曲、林曲三廟;在西方修建谷郎、興昆二廟;在南方修建了郎卓、林塘二廟;在北方修建格日、巴日二廟等等。從《西藏鎮魔圖》上的寺廟位置看,女魔是頭東腳西而卧,其心臟在西藏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拉薩,這樣的構圖是合理的,安排是恰當的。其地理范圍不僅包括了衛藏四茹,而且部分地超出了現在的區域境界。鎮魔圖的東邊到達四川藏區鄧柯,南接不丹,西至拉達克,北邊包括羌塘草原。當然,傳說畢竟是傳說,它與歷史有著一定的聯系,但同史實尚有一定的距離。西藏畫師根據傳說繪成的《》也必然與西藏地形圖不盡相同。既然要畫成魔女的形象,就不可能同地形圖完全吻合。所以鎮魔圖上的寺廟位置僅是示意,不會十分准確,有的甚至有錯位的可能。羅剎魔女,在許多人看來那都是惡鬼的代名詞。而且佛書也說:「羅剎是惡鬼之通名也。」羅剎女乃「食人之鬼女也。」佛書所列羅剎女很多,有所謂八大羅剎女、十大羅剎女、七十二羅剎女、五百羅剎女等。都把羅剎女的形象描繪得十分猙獰可怖,說她們是青面獠牙,血盆大口,是吃人肉;喝人箅的餓鬼。總之,羅剎女是非鎮壓不可的凶神,不鎮伏,西藏沒有安寧的日子,然而展開《西藏鎮魔圖》一看,魔女雖然長著長長的指甲和兩顆外突的門牙,但其形象並不那麼可怖。相反,魔女畫得異常豐滿,有脈有肉,似乎血液還在流動。而又帶一點曲線之美,雖然說不上什麼「絕美婦人」,但也並不讓人十分厭惡。當然,誰也說不清羅剎魔女的原形是什麼樣的。《西藏鎮魔圖》中的魔女形象,只是憑著畫師的靈感想像出來的。俗話說畫鬼容易畫人難嘛,從嚴沒人見過的事物畫出來最像,畫成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畫好了,得到人們認可,後人便照樣畫葫蘆。西藏傳說中有兩個重要的羅剎女,一個是同西藏人的起源有著密切關系的岩羅剎,它後來與觀音菩薩點化的獼猴相戀結合,繁衍出數百萬藏族男女,成為西藏人始祖母,受到人們的東道和景仰。另一個就是養育了西藏人民的羅剎女魔,成為哺育西藏人成長壯大的大地母親。這兩種羅剎女在形象上都是丑惡的魔類,似是而非在心靈上卻是人們親近和崇拜的偶然。所以畫師在構思這幅《 》的時候是頗費匠心的,既要表達魔女的形態,又要迎合人們崇奉的心理狀況。看來,這幅清初唐卡的作者通過他精心的設計和嫻熟的繪畫技法,已經達到了這兩者的高度統一和結合,成為一幅思想內容和繪畫技法都很完美的絕妙物民間藝術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