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集作者 > 評價村上春樹寫小說的方式

評價村上春樹寫小說的方式

發布時間:2021-09-30 13:03:01

『壹』 如何評價村上春樹

長處:驚人的氣氛渲染能力和想像力,不錯的冷幽默,細節鋪陳和狀態勾勒筆法出色,敏銳,恐怖的堅持。
不足:在駕馭大長篇時不如小短篇出色,實際上許多長篇都由短篇補綴而成。

太過流行對他不是阻礙。金庸、大仲馬、《紅樓夢》、莎士比亞流行成那樣,對他們的偉大有阻礙嗎?
2

村上春樹不算很日本。論到「和風」,谷綺潤一郎、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們都比他風味濃郁。村上春樹是個很美式的小說家,公認的翻譯腔重。生活方式上,他讀大學期間搞爵士樂酒吧,29歲才出道寫小說,又搞翻譯,著名的跑步狂人。很美式。他大學畢業很晚,26歲了吧。在《計程車上的吸血鬼》里,他曾自嘲過「大學上了七年之久」。大學期間他一直在混爵士酒吧,後來和太太結婚了就貸款500萬日元開酒吧,直到30歲關張。那段時間,他各類通宵生活極多。這段生活,在《且聽風吟》、《1973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里都有描寫。《國境以南太陽以西》里,男主角乾脆就是開爵士酒吧的。

作者:張佳瑋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0529718/answer/1539624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村上春樹很欣賞美國作家,屢次提到菲茨傑拉德、雷蒙德·錢德勒和雷蒙德·卡佛。實際上在我看來,這也是他致敬的三大對象,早年風格的影響人。

村上春樹在他作品裡,不只一次提到菲茨傑拉德。《且聽風吟》里,談及他虛構的「哈特費爾德」,說其戰斗姿態時,就列了菲茨傑拉德做比照。《挪威的森林》里,渡邊和永澤已經把菲茨傑拉德列到經典地位了。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許多部分都可以看作對菲茨傑拉德的致敬,尤其末尾離開爵士酒吧,上長途車看海岸燈滅,「一切一去杳然,無人可捕獲」那一段,風味和《了不起的蓋茨比》結尾經典的海灘獨白絕似。在《且聽風吟》、《1973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前半段,村上春樹一直在半重復菲茨傑拉德的一個主題。菲茨傑拉德在告別他的南方,村上春樹在告別他的海邊故鄉(《尋羊》里被填埋了的海、「宇宙飛船」號彈子球機)、「20年代」和過往記憶。
村上春樹1979年寫完《且聽風吟》,1980年《1973年的彈子球》。如上所述,都還偏小清新的年代,但已經開始出現「被過去時光吸噬進黑暗之中」的警覺感。同時期的短篇,1981年《義大利面之年》、《四月一個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這種「個人情懷+回憶」的路數,非常老練了。

1982年《下午最後的草坪》已經露出一些陰暗,對那個阿姨不存在的女兒房間的打量,滲透著陰森味道。1983年《燒倉房》,對「黑暗暴力吞噬掉世上不被注意的人」這點,他開始點到了。也就是這年,《尋羊冒險記》出版。而且細想的話,《燒倉房》還可以提示到《舞舞舞》裡面「被消失」的女孩們。

然後,他開始從靜觀派往行動派變化——在我看來,《舞舞舞》里雪的父親,那個先寫青春小說,然後變成行動派的牧村拓,有一點他自嘲的意思。
村上春樹說他喜歡雷蒙德·錢德勒。他說他讀了十幾遍《漫長的告別》。2006年親自把這書譯成日文了。
實際上,對照《舞舞舞》和《漫長的告別》,有個顯而易見的細節。《舞舞舞》里主角被「漁夫」和「文學」倆警察帶去訊問的經典黑色幽默段落,可以類比《漫長的告別》里,特里·倫諾克斯剛失蹤時,倆警察闖到馬洛家來敲門的情節——根本就是致敬段落。
《舞舞舞》和《漫長的告別》里,同樣富貴,但同樣對之厭倦不堪,喜歡沒事來找主角喝酒發牢騷的五反田和特里·倫諾克斯,嗅來也有幾分像的。
村上春樹自己也說過,《1973年的彈子球》寫完後,他有過選擇。然後就是《尋羊冒險記》里。在我看來,這多少有點,從菲茨傑拉德轉向錢德勒。《且聽風吟》和《1973年的彈子球》風格類似,清新、悒鬱,略微有他後來招牌的「彼側之空虛」的意境了,但大多還是在和流逝的時間對抗。清澈秀雅派。《尋羊》和《舞舞舞》,主角行動起來,開始有類偵探小說的意思,各類村上春樹式的想像力、黑色幽默和比喻也出來了。《尋羊》和《舞舞舞》里的主角,不是個省油的燈,冷幽默,到處溜達,有對抗,有碰撞,有錢德勒的馬洛味。如果讀村上春樹小說的英譯本,再對照錢德勒,感覺尤其明顯。
其實林少華老師真譯得不著力處,就是這里。這個階段開始,村上春樹短段落減少,大篇幅陳述獨白或描寫周遭的長段落增多,所以顯得林少華老師的譯筆雖然文章錦綉,但略粘,靈活干練的勁和那股冷笑話吐槽勁,就少了。

村上春樹喜歡卡佛的事盡人皆知。「極簡主義」也被說成爛話題了。想一點其他的。
卡佛很有趣的一點。《大教堂》和《真跑了那麼多英里嗎》這兩篇,都有一個極有趣的傾向。從現實,逐漸過渡到一個近虛空的情境。《大教堂》結尾尤其如此,盲人慢慢把現實感抽離掉,反客為主,一切進入了他的虛空領域。實際上,卡佛悼念他父親的那篇文,結尾大家都開始念「雷蒙德」也有類似觀感。
(科塔薩爾的短篇也類似,但他更喜歡從一個極端過渡到另一個極端,而非停在虛空)
村上春樹喜歡描寫一個玄空的彼側世界,這一點,是他和卡佛最像的。

村上春樹的小說里,常有兩個女性。一個溫柔年長性格偏內向,一個活潑年少而且常神神叨叨。比如:
《挪威的森林》:抑鬱的直子,春鹿般的綠子。
《舞舞舞》:嫻靜的由美吉,通靈到神異的雪。
《世界盡頭和冷酷仙境》:29歲的圖書館大胃姑娘,一身粉紅17歲的胖女郎。
《奇鳥行狀錄》:失蹤的太太,神神叨叨的笠原MAY。
諸如此類。
前者基本代表過去的年代、已故的人,而且連接著黑暗(比如,由美吉連接著羊男,失蹤的太太連接著她可怕的哥哥,直子和木月),是暗之彼側。而後者相對代表著陽光爛漫的生之世界。

所以我有個推論。《1973年的彈子球》,雙胞胎女郎基本代表了那個活潑年少神神叨叨的搭花茬姑娘,而那個溫柔年長性格內向的姑娘則是——彈子球機。在那段故事裡,彈子球機基本起著聯系70年代初少年時光的作用。最後,當主角見到彈子球機並與之對話時,小說真正的核心話題才出現。

在面對這兩個姑娘時,主角一般會睡那個溫柔年長性格內向的,而不睡後一個——雖然和綠子也有幾次箭在弦上。大體上,村上春樹似乎想用「與過去的女人睡覺」來完成「與過去的連接」。
所以,《國境以南,太陽以西》里,主角最後還是和島本睡了。《海邊的卡夫卡》里,田村卡夫卡基本是做了半亂倫式的思想沖激。

他小說里,女性和男主角的關系分兩類。在成熟性女主角面前,男主角顯得呆萌不靠譜(《困》、《舞舞舞》裡面對由美吉的時刻);在活潑小女生面前,男主角顯得應變不足(《舞舞舞》裡面對雪的時候)。這是他造包袱的好手段:兩人關系裡,總有一個特別胸有成竹,一往無前;另一個猶豫顧忌,遲遲疑疑。最典型的,就是《再襲麵包店》了。

另一個傾向:
他小說里,真正參與到劇情中的人,基本都比他聰明。接話茬神神叨叨的姑娘個個都比他伶俐,不必再提。而他擅長描寫「現實得令人恐懼的反派」,而且描寫出他們的黑暗魅力。比如《尋羊冒險記》里的秘書,比如《世界盡頭和冷酷仙境》里的小個子,比如《舞舞舞》里的牧村拓,比如《奇鳥行狀錄》里的牛河。他們的作派,普遍有這種潛台詞:
「喂喂,大家都是混口飯吃的,都是成年人了,何必拐彎抹角呢。我也不想刻意偽善,但就這樣直接把事情說清楚比較好吧!」

他的大多數小說,其實都可以歸納為一個類似的故事:
一個「不合時宜」的,守舊的,懷念著早年故鄉海灘風景和故友的,不喜歡大城市現實主義冷酷面貌的,性格獨立的,愛耍冷幽默的主角
VS
一個黑暗的、現實的、狡猾的、龐大的、吞噬時光的、帶有死亡陰影的、填海造陸把一切美好舊時代事物吃掉的、資本式的、暴力的,大傢伙的捉迷藏游戲。

(《且聽風吟》里的流逝時光和戰爭陰影,《彈子球》里的虛空時光和新別墅區,《尋羊》里的羊,《舞舞舞》里貫徹始終的死亡陰影,《鳥》里的綿谷升及他身後剝皮鮑里斯的陰影,《海邊的卡夫卡》里把中田強行變笨而且始終侵襲他身體的黑暗,都是那樣一個"大傢伙」)

更進一步的猜想:
村上春樹和他父親的關系,眾所周知,不是太好。而他小說里的父親形象,經常顯得功利、世俗、龐大、黑暗、和戰爭相關。村上春樹對女性尤其是年長女性的態度,比對男性態度好得多。《海邊的卡夫卡》里,田村卡夫卡間接弒父。我覺得,這可以當做他的另一個隱喻:他很抵制約定俗成的、專制的父權——那個「大傢伙」。

在我看來,村上春樹的最聰明處:
他擅長一兩人之間的對話,很擅長氣氛的描摹,所以他描寫「正常世界過渡到彼側世界的幽暗」時非常隨心所欲。所以無論他的篇幅多麼長,三人以上的對話其實很少。這也是後期他主角必須到處活動的原因:主角是書膽,得串起一切來。而且,他非常擅用比喻。他的比喻需要的不是精準,而是極強的畫面感。所以他的小說有非常細碎亮麗的鏡頭感,「如空中所見西奈半島般橫無際涯的飢餓」,「靜得像沉在湖底」,之類。加上他一邊不斷說自己很尋常,一邊惡意賣萌的猛加吐槽(這也是林少華老師譯得不算好的一點),很容易讓人覺得:

這個獨善其身的、偶爾有小傷感但大體冷幽默的、懷舊美好抵制按部就班社會的、對政治和戰爭及龐大機器抱著反感的、偶爾賣萌玩象徵的、想像力泛濫的傢伙,在跟一個龐大獃滯黑暗的對手捉迷藏。在偏長的小說里,他經常被對手搞得很壓抑;但若干極短篇小說里,對手既不夠可怕,互相折騰起來也無傷大雅——所以,他的極短篇小說,比如《夜半蜘蛛猴》里那些,格外歡樂。

『貳』 村上春樹的創作特點

首先,村上小說的結構、寫作手法以及語言風格雖有明顯的西化痕跡,但透過這些時髦的外包裝,不難發現其意識、意趣、情致的深處,仍受到浸染佛禪哲理的「無常觀」、日本固有信仰的幽冥觀、儒家的部分道德倫理觀、物我一體、悲喜與共的自然觀以及由此生發的悵惘孤寂、豁達或無奈之感或多或少的影響。這也是通篇貫徹的悲憫與拯救意識的基石。
其次,村上作品中情調的經營、細節的刻劃對人物內心世界的關注和凸現(盡管沒有對他人的心理描寫)仍然是日本式的。日本文學一個最主要的傳統特點就是委婉細膩,富於陰柔之美,善於用小場景、小情節、小道具來傳達人物豐富多變、細小微妙的心理感受、情趣和意緒,營造出令人心旌搖曳的傷感、悲憫和韻味綿長的藝術情調。在村上筆下,這樣的情調、韻致、氛圍可謂隨處可見,而且經營得出神人化,曲盡其妙。作者自己也說過:「我的確非常喜歡日常生活中無所謂的細節性風景,非常喜歡觀察各種各樣的人是怎樣通過這些細節同世界發生關系,以及這些無關緊要的瑣事是怎樣得以發生的,我對此非常有興趣」。
再次,村上雖然刻畫的是游弋於社會主流或主體人群之外的「邊緣人」,但邊緣人的感受和心理未必就是邊緣感受,邊緣心理。不錯,村上筆下的主人公幾乎都不去公司上班,不求出人頭地,不想陞官發財,更沒有什麼遠大理想,只是蜷縮在自己的小房間里喝啤酒、聽音樂、看外國小說,但這個小房間並非與世隔絕,只是與外部世界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罷了。而他那特立獨行的自尊與傲骨、應付浮燥駁雜世界的淡泊與從容,對物質利益的漠視與超脫,以及對世俗和市儈的反感和拒斥,卻正是我們這個時代和社會所缺少的寶貴的東西。日本文學評論家島森路子說過:「是我又不是我,是現實又非現實,是虛構又非虛構,精神視野中有而現存世界中無卻又與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通—村上春樹一直在寫這樣的東西,這樣的現代神話」。「……這似乎既是作家個人的世界觀,又是我們這個時代共通的感性」。一言以蔽之,村上寫出了邊緣人的社會意義。惟其如此,才有可能引起廣大讀者,包括主流讀者的共鳴。
作者說他討厭日本傳統小說特別是「私小說」,那種亂糟糟濕漉漉黏糊糊的家庭關系、親屬關系和人事關系。這首先表現在對政治機構、權力技術、官僚體制的無視和戲弄,村上最蔑視這些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存在,甚至對自己賴以生活其中的「高度資本主義化」的現代都市也從未心滿意足;其次表現在他一向以完全平等的姿態對待每一個人並同其保持距離。村上從不接近任何人,不寫人與人之間利益的糾葛、不允許主人公涉足他人的精神疆域和私生活禁地,甚至不描述「我」以外之人的心理活動。也就是說,在村上作品中,主體遠離客體,從而在更高的層次上把握客體。
村上春樹盡管骨子裡是日本式的,但其視角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化了的。他往往用非日本的視角來審視、把握、感受日本社會的一切,用一種非日本的語言來潔問日本的當代話語。舉個簡單例子,小說主人公看的哲學書是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文學作品是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塞林格的《麥田守望者》、托馬斯·曼的《魔山》、赫爾曼·黑塞的《在輪下》;聽的音樂自然清一色是西方的;就連在醫院看護奄奄一息的病人講的都是古希臘悲劇里的人物。說來有趣,恐怕正因為村上的切入視角是西方的(至少不是純日本的),也才使得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外國讀者覺得他的小說不像地道的日本小說而愛不釋手。
現實世界與虛構世界的一體化。村上小說中經常出現類似寓言、神話等離奇荒誕的情節,如《尋羊冒險記》、《舞!舞!舞!》中的鼠和羊男,《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中的「世界盡頭」,《奇鳥行狀錄》中的zos房間等一系列情節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純屬虛構的夢幻般場景竟那般歷歷在目,栩栩如生,而現實世界卻如虛擬物,了無生機。
村上是通過使現實世界虛無化、使虛無世界現實化來進人事物的本質的,他籍此重新構築現實世界,卻又強調新的世界的虛無化本質,並在這一基礎上把握存在的本質,把握自己意識的根。在村上那裡,任何世界都歸結為意識,而意識的根即是意識自己。

『叄』 村上春樹寫作有哪些特點

日本現代作家和翻譯家。出生在京都,在當國語教師的父親的影響下,閱讀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尤其受美國現代文學影響較大。1975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演劇科,之後一邊經營一家爵士咖啡廳,一邊利用業余時間寫作。1979年因為《且聽風吟》(一譯《聽風的歌》)一舉成名。1981年開始成為職業作家。到目前為止共推出長篇小說,短篇小說和隨筆等40多部,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引起了一股「村上熱」。他的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發條島年代記》、《舞!舞!舞!》、《尋羊歷險記》和《海邊的卡夫卡》等。他的作品語言別具特色,充滿爵士樂的節奏,抒情風格濃郁。被有的評論家推舉為最具都市感受性、最能掌握時代特質與節奏的作家。

『肆』 你如何評價村上春樹這位作家

村上春樹的名聲在日本宣揚開來。他的文學天賦可見一斑。很努力,但是天賦尚缺,或許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很難到達頂尖的狀態,且過程會比較辛苦。如果是天賦加上不斷地努力,那成果,一定非常棒。當然,村上春樹的成功,不止是因為他在文字方面的天賦,更得益於他良好的寫作習慣。

『伍』 如何評價村上春樹的小說

村上春樹的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郁沉重的迴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答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其作品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廣泛知名度。
村上春樹,日本現代著名小說家,生於京都伏見區。
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亦擅長美國文學的翻譯,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陸』 村上春樹的寫作風格

村上春樹至29歲起才開始寫小說,在過去七年內曾經想寫什麼卻什麼也寫不出來。首作《且聽風吟》寫作動機源於某日觀賞職棒球賽時於外野席喝啤酒,看到養樂多隊洋將大衛·希爾頓(John David Hilton)擊出一支二壘安打後的所見光景。村上稱這是「一種契機刺激了心中的某種不尋常東西」讓他投入寫作。爵士樂對村上春樹寫作風格的形塑有極大影響。「若沒有迷醉於音樂,我可能不會成為小說家。」每日早晨四點起便進行寫作,至上午十點前終止當日的寫作工作。「我沒有一天不寫作。隨筆也好,翻譯也罷。總是要寫些什麼。」

作品風格:文字精煉,看似輕松其實不然

『柒』 如何評價村上春樹的小說知乎

如何評價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這本小說?

更多「挪威的森林」討論 · 1.1 萬條

熱議 | 如何評價《挪威的森林》一書?
5 個回答
朴至
朴至
想當博物學家的磚工。
關於這本書的書評和相關評價其實都已經太多了,連這本書開篇就有恐怕最了解村上春樹的中國讀者——譯者林少華老師的評價文字,其他人能再談的,無非是自己的閱讀感受而已。

拋開書中的性不談,(這可能也是最初吸引很多人的因素)。我個人認為村上春樹小說其實風格都極其相似。是那種一讀下去,能大概猜到誰是作者的作品。而村上小說中的男主人公大多幾乎是類似的,那種相似感會讓你覺得很多本村上小說男主角都是同一個人(甚至就是村上春樹年輕時的自己?)

大概將近十年前我讀到《挪威的森林》,四年前在他落選諾貝爾獎後我曾經寫到:

時常在想,能夠活得像村上小說中的人那樣瀟灑,此生足也。每天不必為生活操勞,不必為朋友分心,不必為愛情煩惱。聽音樂,喝啤酒,看小說。不用電話,幾乎與世隔絕。偶爾寫一兩封信,開頭就寫上「恕不客套」。時常出遊,在海邊邊喝啤酒邊看海,像是等人的樣子……

即使不能在現實中那樣過,讀小說的時候也會有這種感覺的,沉浸在村上的世界中,不會郁悶。

以上就是我當初閱讀村上小說時的感受,那時我還是高中生,除了應付讀書考試,還沒有現在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但我至今依然覺得那時候的感受是准確的,即使是最近看了《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之後。村上春樹可能已經把那種單純無聊而又愛胡思亂想的小男生形象刻畫到深入人心了。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小說中線條和故事比較明確的一部愛情小說了,用腰封上的話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純愛小說」。我至今印象最深的段落,是渡邊在黑暗中看見直子裸體的段落。當你夜深人靜讀到這些段落時,小說的代入感是非常強的。如果你能忍受一個中年男人看似簡潔明了,卻又絮絮叨叨的寫如何邊煮義大利面邊吹口哨,邊聽義大利歌劇《賊喜鵲》,然後跟女生談論哲學、歐美文學,講出一大串99%的人都沒聽過的名字,那你不妨讀一讀村上春樹。

『捌』 村上春樹作品特點

村上春樹作品特點:

1、村上小說的結構、寫作手法以及語言風格雖有明顯的西化痕跡,但不難發現其意識、意趣、情致的深處,仍受到浸染佛禪哲理的「無常觀」、日本固有信仰的幽冥觀、儒家的部分道德倫理觀、物我一體、悲喜與共的自然觀以及由此生發的悵惘孤寂、豁達或無奈之感或多或少的影響。

2、村上作品中情調的經營、細節的刻劃對人物內心世界的關注和凸現(盡管沒有對他人的心理描寫)仍然是日本式的。日本文學一個最主要的傳統特點就是委婉細膩,富於陰柔之美,善於用小場景、小情節、小道具來傳達人物豐富多變、細小微妙的心理感受。

3、通過使現實世界虛無化、使虛無世界現實化來講人事物的本質的,他藉此重新構築現實世界,卻又強調新的世界的虛無化本質,並在這一基礎上把握存在的本質,把握自己意識的根。在村上那裡,任何世界都歸結為意識,而意識的根即是意識自己。

(8)評價村上春樹寫小說的方式擴展閱讀:

村上作品為何能一直在國內讀者中受到熱捧,村上自己曾解讀,「故事有趣」和「文體具有普世性滲透力」。而作為長期翻譯村上作品的譯者,林少華總結主要有兩點:

首先是符合中國社會轉型期以城市青年為主體人群在情感和心靈上的需要。人們生活富裕了,人際溝通不暢等原因卻帶來孤獨感、失落感、無奈無力等時代社會病,年輕人需要獲得一種釋放。

林少華認為,當下國內一些作家的作品卻很難滿足城市青年的這種需求。「它們要麼是燈紅酒綠的場面,要麼是光怪陸離的題材,缺乏心靈上的溝通與滲透。恰在這個時候,村上春樹的作品『乘虛而入』了。」

林少華認為,村上春樹作品中別具一格的語言風格,也是其吸引人的獨特之處。「文學貴在陌生美。村上作品的語言與其他日本作家,甚至一些歐美作家都是不同的,滿足了當下大批城市青年人亟須獲得這種審美愉悅的需求。」

『玖』 有關村上春樹的評價

村上春樹與日本內向派文學 Murakamiharuki and the Japanese Introversion Literature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 2006年02期
於泳 , 曹志明 , YU Yong , GAO Zhi-ming

村上春樹長篇小說的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Cunshang Chunshu's Novels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1年04期 鍾旭

村上春樹:文化混雜現象的表現者 Haruki Murakami:A Representative of Cultural Hybridity <<外國文學研究 >> 2003年05期 吳雨平

村上春樹與日本"內向代"文學的異同 A Comparative Study of Haruki Murakami and Japanese "Introversion" Literature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 2006年04期曹志明

試論日本當代文學的憂郁性 On the Melancholy of the Japa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日本研究 >> 2006年02期 黃志傑

在後現代的迷宮中飄盪--村上春樹小說的後現代性闡釋
loating in the Post-modern Labyrinth--A Post-modern Reading of Novels by Murakami Haruki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2005年02期 龔莉紅 , GONG Li-hong

論日本現代文學1987年的"轉型"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Japanese Modern Literature in 1987 <<日本研究 >> 2007年03期黑古一夫 , 劉立善

《挪威的森林》的象徵色彩Symbolical colors in Norwegian Wood<<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2002年06期葉崗 , YE Gang

從村上作品看日本文學的西學東漸 <<世界文化 >>2006年12期 周勇

也談村上春樹的創作Mulakami Haluki's Creative Writing: A Discussion <<日本學論壇 >> 2001年03期 馬軍

從《挪威的森林》看村上春樹的孤獨感 <<日語學習與研究 >>2003年04期 張俏岩 , 宿久高

命歸何處--《挪威的森林》文化意蘊之闡釋
Where Would Their Lives Go--Exploration on Cultural Connation of Norwegian Wood <<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年01期
李滿 , LI Man

寫在青春的邊緣上--析<挪威的森林>暢銷之原因Concerning with the Edge of Youth-Analyze the reason that why" Norwegian Forest" sells well <<黃石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 2003年01期 周淑茹

挪威的森林》與後現代語境下文學主題的探討 <<學術交流 >>2007年10期 趙薇

自我與現實的悲劇性沖突——解讀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The Tragic Conflict between Self and Realities——An Interpretation on Haruki Murakami's Norwegian Wood <<河池學院學報 >>2 007年03期 黃必輝

文明的壓抑與壓抑的文明--談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中的"超理性意識"Depression of the Civilization and the DepressedCivilization--Talk about "Super Reason Consciousness" in" the Forest of Norway" by CUN Shangchunshu <<商洛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 2005年02期楊皓翔 , 李麟 , YANG Hao-xiang , LI Lin

『拾』 如何評價村上春樹的作品

村上春樹的作品就像在《挪威的森林》里游盪,迷茫憂郁,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有時候也並不想找,只是去看前面隱約可見的風景而已,沒有目的也沒有目標,像在秋風中飄浮的落葉,也許打個旋,也許偶然下降,但外力的作用更大於本身的力量。

閱讀全文

與評價村上春樹寫小說的方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點滴寫的小說 瀏覽:483
穿越小說男主字夜白女主秦悅 瀏覽:419
說說你最喜歡的小說男主角 瀏覽:890
緋色異聞錄小說結局 瀏覽:490
穿越系統後宮懷孕小說 瀏覽:366
穿越古代種田發家致富的小說 瀏覽:435
沈素秋程大川小說免費 瀏覽:232
那部小說中女主中是楊淑妃 瀏覽:382
作者帥的飛起寫的小說 瀏覽:964
現代搞笑有聲小說 瀏覽:950
玄幻小說霸氣的武功名稱 瀏覽:756
恐怖小說完結女主文 瀏覽:934
在哪能看小說不嫁總裁嫁男僕 瀏覽:43
御姐總裁億gl小說 瀏覽:621
類似硃砂女主的小說 瀏覽:37
好看十大修真小說排行榜 瀏覽:761
漩渦同人小說 瀏覽:218
統一全球的歷史穿越小說 瀏覽:939
重生成動物在都市的小說排行榜 瀏覽:620
三體科幻小說網 瀏覽: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