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愛國的誓言
愛國誓詞 我愛祖國的每一縷陽光,我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我愛祖國的每一座山峰,我愛祖國的每一條小溪,我愛祖國黃皮膚黑眼睛的同胞,我愛祖國悠久輝煌的歷史,我愛祖國燦爛無比的文化,我愛祖國那親切的聲音,我愛祖國那書寫我名字的方塊字.不論我身在何地、人在何處,我身上始終流淌著祖國的血液——生不能改,死不能變.為了這一切,我用我的生命承諾,我用我的榮譽宣誓:我愛我的祖國!
『貳』 被譽為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是哪本著作
《孫子兵法》列《武經七書》之首,成書於春秋戰國時代,為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兵書,世界公認現存最早的「兵學聖典」。至今雖已歷經兩千餘年,但因其內容博大精深,理論高度概括,實踐層出不窮,對現今社會中各層次仍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時至今日,《孫子》一書已以近30種文字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傳。我國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孫子兵法》的作者是中國古代大軍事家孫武。孫武生活的時代正是新舊交替的時期,列國紛爭的形勢讓他去思索和總結戰爭規律。經過多年努力,他終於完成了《孫子兵法》一書。在書中, 孫武全面地論述了戰爭觀、 戰爭中的戰略、 戰術和治軍原則等方面的問題。孫武把政治、外交、心理等因素都綜合到戰爭中,具有現代「總體戰」的某些特點。對於各種戰術以及選將、練軍,甚至如何運用間諜等,他都有精湛的論述。 《孫子兵法》是世界公認的現存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被譽為「兵學鼻祖」 ,對現代戰爭仍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叄』 中國的建國誓言是什麼
愛國創新包容厚德
『肆』 魯迅先生的愛國誓言是什麼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伍』 別了,我愛的中國,中作者的希望和誓言是什麼
你問的《別了,我愛的中國》是鄭振鐸寫得文章嗎,如果是的話我想他的希望和誓言應該是中國能將帝國主義的侵略者驅逐出中國的領土(希望),若那時他回來時帝國主義的侵略者還未被驅逐出去他將帶著先進的技術創造出的先進的戰鬥武器加入到勇士的隊伍中將他們驅逐、毀滅(誓言)。文章片段:
然而,我終將在這大時代中工作的,我終將為中國而努力,而貢獻我的身、我的心。我離開中國,為的是求得更好的經驗,求得更好的戰斗的武器。暫別了,暫別了,在各方面斗爭著的勇士們,我不久將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們當中來!
當我歸來的時候,我希望這些帝國主義的軍艦都不見了,代替他們的是懸掛著我們的國旗的偉大的中國艦隊。如果它們那時候還沒有退出中國海,還沒有被我們趕出去,那麼,來,勇士們,我將加入你們的隊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驅逐它們,毀滅它們!
這是我的誓言!
『陸』 《共產黨宣言》原稿是哪國文字
馬克思和恩格斯於1848年2月21日倫敦發行,語種為德語
『柒』 《中國共產黨宣言》出自誰的手筆
《中國共產黨宣言》出自李大釗之手.
《中國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是中國早期共產主義組織於1920年11月制定的一份重要文獻。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這個文件「不是原件,是從蘇共中央移交給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檔案中選出來的。是根據英文稿又譯成的中文稿」《「一大」前後》(一),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頁。。該文件最早刊登在中共中央辦公廳1958年6月編印的《黨史資料匯報》第一號上,只標注了時間,沒有署名。1989年出版的《中共中央文件選集》收入該文件,並註明是由張國燾翻譯的。20世紀80年代初,黨史界開始有人把該文件的起草歸於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以下簡稱「上海組織」),或由陳獨秀起草、主持起草,此後幾成定論,一些權威黨史著作也沿用此說。參見《中國共產黨歷史》第1卷上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頁;《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19.5—2005.12),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6頁;王樹棣:《論陳獨秀在建黨中的作用》,《陳獨秀評論選編》(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42頁。本文通過史料分析和思想觀點比較分析,認為《宣言》不是上海組織的成員擬寫的,而是來自北京的早期共產主義組織的文件。經過比對陳獨秀和李大釗同時期文章,可知《宣言》中的觀點和用語習慣與李大釗相同,而陳獨秀則與之大相徑庭。
『捌』 土地的誓言作者背景
《土地的誓言》是男作家端木蕻良所寫,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戰爭正處於十分艱苦的階段,流亡在關內的東北人依然無家可歸。
作者懷著難以抑制的思鄉之情寫下了這篇文章。表明了作者即使犧牲也要保衛祖國,使祖國得到解放,願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衛祖國的感情。
《土地的誓言》是當代作家端木蕻良創作的一篇散文。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文章中作者抒發了對國土淪喪的壓抑之情、以及對故鄉的深深眷戀。
此文的結構看似復雜,實則線索清晰,結構簡單。兩段文字一氣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傾瀉,在結構上有如雙峰對峙,又宛若對仗工整的一副長聯。
端木蕻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原名曹漢文(曹京平),遼寧省昌圖縣人。曾任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江南風景》、《大江》,短篇小說集《土地的誓言》、《憎恨》、《風陵渡》,童話《星星記》,京劇《戚繼光斬子》、《除三害》,評劇《羅漢錢》、《梁山伯與祝英台》及長篇歷史小說集《曹雪芹》等,影響卓著,為世人所流傳。
同時,文章《土地的誓言》被錄用為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科書第7課和魯教版六年級下冊第16課。
『玖』 誓言今生改編自哪部小說
該劇人物和劇情均改編自已經解密的國家安全檔案,並非小說
『拾』 獨立宣言是誰寫的
獨立宣言是一份於1776年7月4日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
《美國獨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為北美洲十三個英屬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顛王國獨立,並宣明此舉正當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陸會議(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於費城批准,這一天後成為美國獨立紀念日。宣言之原件由大陸會議出席代表共同簽署,並永久展示於美國華盛頓特區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當中。此獨立宣言為美國最重要的立國文書之一。《獨立宣言》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前言,闡述了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闡述政治體制思想,即自然權利學說和主權在民思想;第三部分歷數英國壓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條條罪狀,說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拿起武器的,力爭獨立的合法性和正義性;第四部分,也就是在宣言的最後一部分,美利堅庄嚴宣告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