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說題目是《意外》作者喬紫,求全文
意 外
喬紫
汪建國駕駛的汽車在行駛到距目的還有十三公里的地方突然熄火了。他瞅了瞅身旁正呼呼大睡的父親一眼,把頭探出車窗外看了看漸漸發黑的天空,便小心翼翼地試著發動了幾次,但汽車只是空響就是不肯窩.
汪建國沒辦法,只好寄希望於父親,他在用手去推父親的時候,感覺自己的手在顫顫地抖。
「爸,醒醒,車壞了,你醒醒……」
汪建國的父親醒來的時候,聽完汪建國結結巴巴的敘述,什麼也沒說。他伸手試著發動汽車,車卻連響也懶得響了。汪建國的父親用一種極其復雜的目光瞪了兒子一眼,拿著一張破席子和工具箱下了車。汪建國看見父親把席子鋪在車頭下的地上,然後鑽了進去。很快,他聽見車底下傳出了刺耳的金屬撞擊聲。
這時的汪建國覺得沒什麼事情可做,便將腦袋探出車窗外,觀察起附近的景色來。他發覺這里似乎是個不太好的地方。路兩旁是高而瘦的泡桐樹。再往開去,便是生長著農作物的田地,借著黃昏里太陽發出的最後一點光亮,他看見遠處有幾塊紅色的屋頂從黑壓壓的樹叢間露出來。
車底下,金屬與金屬碰擊的聲音在繼續……
汪建國就是在這時看見那個白衣少女的。最先,他從反視鏡里看見有一個白點點迅速地飄過來。當那個白點點漸漸變大時,他看清了那是一個騎著白色自行車的少女。汪建國感覺好像在哪裡見過這個美麗的少女。但他知道這種可能性等於零。因為這是他第一次跟著父親跑長途,並且是第一次到這個地方來。
白衣少女從汪建國的汽車旁經過時,扭頭看了坐在駕駛室里的汪建國一眼,那表情好像是很奇怪這輛車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停在這種地方。她過去之後,遺留在空氣中的香水的氣味使汪建國用力翕了幾下鼻子。
看著白衣少女漸漸遠去的背影,汪建國心裡不禁有些悵然。
他的目光被白衣少女的背影牽引著,越牽越長。接下來發生的一切,令汪建國猝不及防。他看見那少女距自己的車約兩百米遠的時候,從路旁的地里竄出一個人,那人將少女掀下車來,往田地里拖……汪建國很快就明白那人想干什麼了。他叫了聲「不好」,手下意識地朝汽車電門的鑰匙伸去,引擎轟響起來,汽車向前沖去。與此同時,汪建國聽見在引擎的轟響聲中,車底下傳出一聲極其可怕的慘叫。
「壞了!」這句話是從汪建國的心底發出來的。
鎖
應著名美術評論家葉蘇之邀,年輕的畫家孔志決定赴內蒙古進行為期一周的寫生活動。
在臨行的前幾天里,他從菜場和商店裡買回了足夠一個人吃十天的蔬菜以及肥皂、牙膏和蠟燭之類的日用品,用一隻碩大無比的牛仔包將這些東西背回家。他坐在沙發上,看著嬌美如花的妻子馬麗把這些東西分別放進冰箱、衛生間和廚房裡。這時,他的目光無意間碰到了那扇單薄的門,年輕的畫家孔志驀然意識到自己忽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於是,他去商店買了一隻很大很重的鎖回來,花了近二十分鍾,將鎖牢固地安裝在門上。在用起子擰鎖上的螺釘的時候,他感覺還有一把起子在自己的心裡掘進。
臨走的前夜,年輕的畫家孔志躺在床上跟他嬌美如花的妻子說了半宿的話。
他說,現在這個城市的社會治安不太穩定,我明天就要去內蒙古了,你一個人在家裡我實在不放心,想來想去,只好委屈你幾天,在這幾天里,你就在家裡哪兒也別去……年輕的畫家孔志極力將這些話說得委婉些,再委婉些。他不想傷害自己的妻子,他要給妻子留下尊嚴,這是活著的資本。
第一天一早,年輕的畫家孔志就將他嬌美如花的妻子鎖在了屋裡,然後乘飛機離開了這座城市。那隻大鎖令他走得很是放心,他不再擔心妻子馬麗趁自己不在家時與她那個傳說中的情人幽會。
應該說,年輕的畫家孔志的那次內蒙古之行是很有收獲的。
在短短的七天時間里,他畫了兩幅油畫、四幅素描和二十一幅速寫。葉蘇先生對他的畫技和勤奮大為贊賞,表示願意為他寫一篇評介文章,並允諾文章寫完後會在一家權威性的美術雜志上發表。
年輕的畫家孔志在一個下著細雨的傍晚回到了家裡。他看見那隻大鎖仍完好無損地掛在門上。他的臉上露出一絲苦澀的笑意。打開門,年輕的畫家孔志看見嬌美如花的妻子馬麗正坐在床上看電視。他對著妻子擠出一個表示親昵的笑容,只有他自己才明白,那笑容里依然隱藏著難以言說的苦澀。
就在這個夜晚,年輕的畫家孔志的妻子馬麗向他提出離婚,她的果決讓年輕的畫家孔志感到驚訝感到憤怒和無可奈何。在與妻子離婚後的某一天里,年輕的畫家孔志看見從前的妻子馬麗和一個個頭很高的男人肩並肩走在大街上。孔志認識那個男人,他知道那男人是一個手藝非常出眾的修鎖匠。
Ⅱ 魯迅小說。風波 的全文
風波⑴
臨河的土場上,太陽漸漸的收了他通黃的光線了。場邊靠河的烏桕樹葉,乾巴
巴的才喘過氣來,幾個花腳蚊子在下面哼著飛舞。面河的農家的煙突里,逐漸減少
了炊煙,女人孩子們都在自己門口的土場上波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
這已經是晚飯的時候了。
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搖著大芭蕉扇閑談,孩子飛也似的跑,或者蹲在烏桕樹
下賭玩石子。女人端出烏黑的蒸乾菜和松花黃的米飯,熱蓬蓬冒煙。河裡駛過文人
的酒船,文豪見了,大發詩興,說,「無思無慮,這真是田家樂呵!」
但文豪的話有些不合事實,就因為他們沒有聽到九斤老太的話。這時候,九斤
老太正在大怒,拿破芭蕉扇敲著凳腳說:
「我活到七十九歲了,活夠了,不願意眼見這些敗家相,——還是死的好。立
刻就要吃飯了,還吃炒豆子,吃窮了一家子!」
伊的曾孫女兒六斤捏著一把豆,正從對面跑來,見這情形,便直奔河邊,藏在
烏桕樹後,伸出雙丫角的小頭,大聲說,「這老不死的!」
九斤老太雖然高壽,耳朵卻還不很聾,但也沒有聽到孩子的話,仍舊自己說,
「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這村莊的習慣有點特別,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歡用秤稱了輕重,便用斤數當作
小名。九斤老太自從慶祝了五十大壽以後,便漸漸的變了不平家,常說伊年青的時
候,天氣沒有現在這般熱,豆子也沒有現在這般硬;總之現在的時世是不對了。何
況六斤比伊的曾祖,少了三斤,比伊父親七斤,又少了一斤,這真是一條顛撲不破
的實例。所以伊又用勁說,「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伊的兒媳⑵七斤嫂子正捧著飯籃走到桌邊,便將飯籃在桌上一摔,憤憤的說,
「你老人家又這么說了。六斤生下來的時候,不是六斤五兩么?你家的秤又是私秤,
加重稱,十八兩秤;用了准十六,我們的六斤該有七斤多哩。我想便是太公和公公,
也不見得正是九斤八斤十足,用的秤也許是十四兩……」
「一代不如一代!」
七斤嫂還沒有答話,忽然看見七斤從小巷口轉出,便移了方向,對他嚷道,
「你這死屍怎麼這時候才回來,死到那裡去了!不管人家等著你開飯!」
七斤雖然住在農村,卻早有些飛黃騰達的意思。從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鋤
頭柄了;他也照例的幫人撐著航船,每日一回,早晨從魯鎮進城,傍晚又回到魯鎮,
因此很知道些時事:例如什麼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麼地方,閨女生了一個
夜叉之類。他在村人裡面,的確已經是一名出場人物了。但夏天吃飯不點燈,卻還
守著農家習慣,所以回家太遲,是該罵的。
七斤一手捏著象牙嘴白銅斗六尺多長的湘妃竹煙管,低著頭,慢慢地走來,坐
在矮凳上。六斤也趁勢溜出,坐在他身邊,叫他爹爹。七斤沒有應。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說。
七斤慢慢地抬起頭來,嘆一口氣說,「皇帝坐了龍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的道,「這可好了,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
七斤又嘆一口氣,說,「我沒有辮子。」
「皇帝要辮子么?」
「皇帝要辮子。」
「你怎麼知道呢?」七斤嫂有些著急,趕忙的問。
「咸亨酒店裡的人,都說要的。」
七斤嫂這時從直覺上覺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為咸亨酒店是消息靈通的所
在。伊一轉眼瞥見七斤的光頭,便忍不住動怒,怪他恨他怨他;忽然又絕望起來,
裝好一碗飯,搡在七斤的面前道,「還是趕快吃你的飯罷!哭喪著臉,就會長出辮
子來么?」
太陽收盡了他最末的光線了,水面暗暗地回復過涼氣來;土場上一片碗筷聲響,
人人的脊樑上又都吐出汗粒。七斤嫂吃完三碗飯,偶然抬起頭,心坎里便禁不住突
突地發跳。伊透過烏桕葉,看見又矮又胖的趙七爺正從獨木橋上走來,而且穿著寶
藍色竹布的長衫。
趙七爺是鄰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這三十里方圓以內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
問家;因為有學問,所以又有些遺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聖嘆批評的《三國志》
⑶,時常坐著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他不但能說出五虎將姓名,甚而至於還知道黃忠
表字漢升和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後,他便將辮子盤在頂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嘆
息說,倘若趙子龍在世,天下便不會亂到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見今天的
趙七爺已經不是道士,卻變成光滑頭皮,烏黑發頂;伊便知道這一定是皇帝坐了龍
庭,而且一定須有辮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險。因為趙七爺的這件竹布長衫,
輕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來,只穿過兩次:一次是和他嘔氣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時候,
一次是曾經砸爛他酒店的魯大爺死了的時候;現在是第三次了,這一定又是於他有
慶,於他的仇家有殃了。
七斤嫂記得,兩年前七斤喝醉了酒,曾經罵過趙七爺是「賤胎」,所以這時便
立刻直覺到七斤的危險,心坎里突突地發起跳來。
趙七爺一路走來,坐著吃飯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點著自己的飯碗說,「七爺,
請在我們這里用飯!」七爺也一路點頭,說道「請請」,卻一徑走到七斤家的桌旁。
七斤們連忙招呼,七爺也微笑著說「請請」,一面細細的研究他們的飯菜。
「好香的菜乾,——聽到了風聲了么?」趙七爺站在七斤的後面七斤嫂的對面
說。
「皇帝坐了龍庭了。」七斤說。
七斤嫂看著七爺的臉,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經坐了龍庭,幾時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總要大赦罷。」七爺說到這里,聲色忽然嚴厲
起來,「但是你家七斤的辮子呢,辮子?這倒是要緊的事。你們知道:長毛時候,
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
七斤和他的女人沒有讀過書,不很懂得這古典的奧妙,但覺得有學問的七爺這
么說,事情自然非常重大,無可挽回,便彷彿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聲,
再也說不出一句話。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正在不平,趁這機會,便對趙七爺說,「現
在的長毛,只是剪人家的辮子,僧不僧,道不道的。從前的長毛,這樣的么?我活
到七十九歲了,活夠了。從前的長毛是——整匹的紅緞子裹頭,拖下去,拖下去,
一直拖到腳跟;王爺是黃緞子,拖下去,黃緞子;紅緞子,黃緞子,——我活夠了,
七十九歲了。」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語的說,「這怎麼好呢?這樣的一班老小,都靠他養活
的人,……」
趙七爺搖頭道,「那也沒法。沒有辮子,該當何罪,書上都一條一條明明白白
寫著的。不管他家裡有些什麼人。」
七斤嫂聽到書上寫著,可真是完全絕望了;自己急得沒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
伊用筷子指著他的鼻尖說,「這死屍自作自受!造反的時候,我本來說,不要撐船
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進城去,滾進城去,進城便被人剪去了辮子。從前是絹
光烏黑的辮子,現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這囚徒自作自受,帶累了我們又怎麼說
呢?這活死屍的囚徒……」
村人看見趙七爺到村,都趕緊吃完飯,聚在七斤家飯桌的周圍。七斤自己知道
是出場人物,被女人當大眾這樣辱罵,很不雅觀,便只得抬起頭,慢慢地說道:
「你今天說現成話,那時你……」
「你這活死屍的囚徒……」
看客中間,八一嫂是心腸最好的人,抱著伊的兩周歲的遺腹子,正在七斤嫂身
邊看熱鬧;這時過意不去,連忙解勸說,「七斤嫂,算了罷。人不是神仙,誰知道
未來事呢?便是七斤嫂,那時不也說,沒有辮子倒也沒有什麼丑么?況且衙門里的
大老爺也還沒有告示,……」
七斤嫂沒有聽完,兩個耳朵早通紅了;便將筷子轉過向來,指著八一嫂的鼻子,
說,「阿呀,這是什麼話呵!八一嫂,我自己看來倒還是一個人,會說出這樣昏誕
胡塗話么?那時我是,整整哭了三天,誰都看見;連六斤這小鬼也都哭,……」六
斤剛吃完一大碗飯,拿了空碗,伸手去嚷著要添。七斤嫂正沒好氣,便用筷子在伊
的雙丫角中間,直紮下去,大喝道,「誰要你來多嘴!你這偷漢的小寡婦!」
撲的一聲,六斤手裡的空碗落在地上了,恰巧又碰著一塊磚角,立刻破成一個
很大的缺口。七斤直跳起來,撿起破碗,合上檢查一回,也喝道,「入娘的!」一
巴掌打倒了六斤。六斤躺著哭,九斤老太拉了伊的手,連說著「一代不如一代」,
一同走了。
八一嫂也發怒,大聲說,「七斤嫂,你『恨棒打人』……」
趙七爺本來是笑著旁觀的;但自從八一嫂說了「衙門里的大老爺沒有告示」這
話以後,卻有些生氣了。這時他已經繞出桌旁,接著說,「『恨棒打人』,算什麼
呢。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這回保駕的是張大帥⑷,張大帥就是燕人張翼德
的後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萬夫不當之勇,誰能抵擋他,」他兩手同時捏起空
拳,彷彿握著無形的蛇矛模樣,向八一嫂搶進幾步道,「你能抵擋他么!」
八一嫂正氣得抱著孩子發抖,忽然見趙七爺滿臉油汗,瞪著眼,准對伊沖過來,
便十分害怕,不敢說完話,回身走了。趙七爺也跟著走去,眾人一面怪八一嫂多事,
一面讓開路,幾個剪過辮子重新留起的便趕快躲在人叢後面,怕他看見。趙七爺也
不細心察訪,通過人叢,忽然轉入烏桕樹後,說道「你能抵擋他么!」跨上獨木橋,
揚長去了。
村人們獃獃站著,心裡計算,都覺得自己確乎抵不住張翼德,因此也決定七斤
便要沒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對人談論城中的新聞的時候,就不
該含著長煙管顯出那般驕傲模樣,所以對七斤的犯法,也覺得有些暢快。他們也仿
佛想發些議論,卻又覺得沒有什麼議論可發。嗡嗡的一陣亂嚷,蚊子都撞過赤膊身
子,闖到烏桕樹下去做市;他們也就慢慢地走散回家,關上門去睡覺。七斤嫂咕噥
著,也收了傢伙和桌子矮凳回家,關上門睡覺了。
七斤將破碗拿回家裡,坐在門檻上吸煙;但非常憂愁,忘卻了吸煙,象牙嘴六
尺多長湘妃竹煙管的白銅斗里的火光,漸漸發黑了。他心裡但覺得事情似乎十分危
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計畫,但總是非常模糊,貫穿不得:「辮子呢辮子?丈八
蛇矛。一代不如一代!皇帝坐龍庭。破的碗須得上城去釘好。誰能抵擋他?書上一
條一條寫著。入娘的!……」
第二日清晨,七斤依舊從魯鎮撐航船進城,傍晚回到魯鎮,又拿著六尺多長的
湘妃竹煙管和一個飯碗回村。他在晚飯席上,對九斤老太說,這碗是在城內釘合的,
因為缺口大,所以要十六個銅釘,三文一個,一總用了四十八文小錢。
九斤老太很不高興的說,「一代不如一代,我是活夠了。三文錢一個釘;從前
的釘,這樣的么?從前的釘是……我活了七十九歲了,——」
此後七斤雖然是照例日日進城,但家景總有些黯淡,村人大抵迴避著,不再來
聽他從城內得來的新聞。七斤嫂也沒有好聲氣,還時常叫他「囚徒」。
過了十多日,七斤從城內回家,看見他的女人非常高興,問他說,「你在城裡
可聽到些什麼?」
「沒有聽到些什麼。」
「皇帝坐了龍庭沒有呢?」
「他們沒有說。」
「咸亨酒店裡也沒有人說么?」
「也沒人說。」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龍庭了。我今天走過趙七爺的店前,看見他又坐著念書
了,辮子又盤在頂上了,也沒有穿長衫。」
「…………」
「你想,不坐龍庭了罷?」
「我想,不坐了罷。」
現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給他相當的尊敬,相當的待遇了。到夏天,
他們仍舊在自家門口的土場上吃飯;大家見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
過八十大壽,仍然不平而且健康。六斤的雙丫角,已經變成一支大辮子了;伊雖然
新近裹腳,卻還能幫同七斤嫂做事,捧著十八個銅釘⑸的飯碗,在土場上一瘸一拐
的往來。
一九二○年十月。⑹
□注釋
⑴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年九月《新青年》第八卷第一號。
⑵伊的兒媳:從上下文看,這里的「兒媳」應是「孫媳」。
⑶金聖嘆批評的《三國志》:指小說《三國演義》。金聖嘆(1609—1661),
明末清初文人,曾批註《水滸》、《西廂記》等書,他把所加的序文、讀法和評語
等稱為「聖嘆外書」。《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羅貫中所著,後經清代毛宗崗改編,
附加評語,卷首有假託為金聖嘆所作的序,首回前亦有「聖嘆外書」字樣,通常就
都把這評語認為金聖嘆所作。
⑷張大帥:指張勛(1854—1923),江西奉新人,北洋軍閥之一。原為清朝軍
官,辛亥革命後,他和所部官兵仍留著辮子,表示忠於清王朝,被稱為辮子軍。一
九一七年七月一日他在北京扶持清廢帝溥儀復辟,七月十二日即告失敗。
⑸十八個銅釘:據上文應是「十六個」。作者在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致
李霽野的信中曾說:「六斤家只有這一個釘過的碗,釘是十六或十八,我也記不清
了。總之兩數之一是錯的,請改成一律。」
⑹據《魯迅日記》,本篇當作於一九二○年八月五日。
輸入:諸葛不亮
Ⅲ 天降巨富陸原,這個小說的作者是不是發生了什麼意外啊怎麼一個星期都不更新一下
根據貼吧的消息,管理員說作者暫時沒有精力寫這本小說,百還請諒解,暫停更新或不更新,可能1個星期更新1章,又或者1個月更新一章;2020年1月1日起繼續1天1章。
《天降巨富》為黑岩閱讀網簽約作者「陸原居」原創小說,首發、獨家簽約於黑岩閱讀網。《天降巨富》作者陸原居明顯打破了這一點,沒有俗套的人物設定,而是頗為新穎地採用了新人設,一個大家族的孩子陸原被禁止使用身份,多年的貧困生活後突然恢復身份帶來的一系專列矛盾,繼而推動情節一步步向前發展。
從主角性格上講,可以明顯看出作者在刻意避免與時下都市類網路小說主角性格的趨同。屬甚至於主角陸原身上還帶著優柔寡斷的一種特質,同時也正是這樣的性格使得作品與普通人間的距離被拉近了,當然也使得小說中的矛盾出現地恰到好處,情節發展自然。
男性屌絲 Luyuan實際上是一位有錢的人,但由於家回庭對著裝不佳和磨練的要求,他遭到各種指控拒絕,被女友拋棄。 在此期間,找到了真愛,並遇到了美麗的女人雲絲·周雲(真實身份也是一個生活在民間的大女孩,類似於諸葛的慣例)。在試用期結答束後,他重新獲得了財富控制權。他在各種場合都羞辱了自己的前女友和前女友。 前女友懇求被拒絕。陸原和周雲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磨難,他們被分開了。
隱婚天降巨富
隱婚天降巨富由作者蘇蘇蘇如意著作,類型是一本現代言情小說,小說簡介為:
蘇貝打死也不會想到,臨時抓了個「司機」結婚,抓到的竟然是堂堂陸氏集團的掌權人陸赫霆。婚後,她帶著雙胞胎認真工作養家糊口。丈夫是司機有什麼關系?她這娛樂圈女王的名號不是白來的,自己選的男人,自己養得起!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娛樂圈最神秘矜貴的男人,戴著跟自己同款的婚戒。她才知道,自己的婚戒,竟然是價值過億的限量版!陸爺垂眸輕笑:「好巧,我們還有同款雙胞胎兒子。」
Ⅳ 求恐怖小說《崩潰》全文(作者:李西閔)
http://book.gougou.com/search?search=%e5%b4%a9%e6%ba%83&restype=3&sortby=8&suffix=1&page=2&id=10000001&f=0&r=0&ty=0&b=0&pattern=0&al=
這里有很多同名的書~~
不知道哪個是樓主需要的~~
呵呵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吧
Ⅳ 求原文及作者
一個女人的愛情觀 張曉風
忽然發現自己的愛情觀很土氣,忍不住笑了起來。
對我而言,愛一個人就是滿心滿意要跟他一起「過日子」,天地鴻蒙荒涼,我們不能妄想把自己擴充為六合八方的空間,只希望彼此的火燼把屬於兩人的一世時間填滿。
客居歲月,暮色里歸來,看見有人當街親熱,竟也視若無睹,但每看到一對人手牽手提著一把青菜一條魚從菜場走出來,一顆心就忍不住惻惻地痛了起來,一蔬一飯里的天長地久原是如此味永難言啊!相擁的那一對也許今晚就分手,但一鼎一鑊里卻有其朝朝暮暮的恩情啊!
愛一個人原來就只是在冰箱里為他留一隻蘋果,並且等他歸來。
愛一個人就是在寒冷的夜裡不斷在他杯子里斟上剛沸的熱水。
愛一個人就是喜歡兩人一起收盡桌上的殘餚,並且聽他在水槽里刷碗的音樂——事後再偷偷地把他不曾洗干凈的地方重洗一遍。
愛一個人就有權利霸道地說:「不要穿那件衣服,難看死了。穿這件,這是我新給你買的。」
愛一個人就是一本正經地催他去工作,卻又忍不住躲在他身後想搗幾次小小的蛋。
愛一個人就是在撥通電話時忽然不知道要說什麼,才知道原來只是想聽聽那熟悉的聲音,原來真正想撥通的,只是自己心底的一根弦。
愛一個人就是把他的信藏在皮包里,一日拿出來看幾回、哭幾回、痴想幾回。
愛一個人就是在他遲歸時想上一千種壞可能,在想像中經歷萬般劫難,發誓等他回來要好好罰他,一旦見面卻又什麼都忘了。
愛一個人就是在眾人暗罵:「討厭!誰在咳嗽!」你卻急道:「唉,唉,他這人就是記性壞啊,我該買一瓶川貝批杷膏放在他的背包里的!」
愛一個人就是上一刻鍾想把美麗的戀情像冬季的松鼠秘藏堅果一般,將之一一放在最隱秘最安妥的樹洞里,下一刻鍾卻又想告訴全世界這驕傲自豪的消息。
愛一個人就是在他的頭銜、地位、學歷、經歷、善行、劣跡之外,看出真正的他不過是個孩子—好孩子或壞孩子——所以疼了他。
也因此,愛一個人就是喜歡聽他兒時的故事,喜歡聽他有幾次大難不死,聽他如何淘氣惹厭,怎樣善於玩彈珠或打「水漂漂」,愛一個人就是忍不住替他記住了許多往事。
愛一個人就不免希望自已更美麗,希望自己被記得,希望自己的容顏體貌在極盛時於對方如霞光過目,永不相忘,即使在繁花謝樹的冬殘,也有一個人沉如歷史典冊的瞳仁可以見證你的華采。
愛一個人總會不厭其煩地問些或回答些傻問題,例如:「如果我老了,你還愛我嗎?」「愛。」「我的牙都掉光了呢?」「我吻你的牙床!」
愛一個人便忍不住迷上那首白發吟:
親愛的,我年已漸老
白發如霜銀光耀
唯你永是我愛人
永遠美麗又溫柔……
愛一個人常是一串奇怪的矛盾,你會依他如父,卻又憐他如子;尊他如兄,又復寵他如弟;想師從於他,跟他學,卻又想教導他把他俘虜成自己的徒弟;親他如友,又復氣他如仇;希望成為他的女皇,他唯一的女主人,卻又甘心做他的小丫鬟小女奴。
愛一個人會使人變得俗氣,你不斷地想:晚餐該吃牛舌好呢,還是豬舌?蔬菜該買大白菜,還是小白菜?房子該買在三張犁呢,還是六張犁?而終於在這份世俗里,你了解了眾生,你參與了自古以來匹夫匹婦的微不足道的喜悅與悲辛,然後你發覺這世上有超乎雅俗之上的情境,正如日光超越調色盤上的一樣。
愛一個人就是喜歡和他擁有現在,卻又追憶著和他在一起的過去。喜歡聽他說,那一年他怎樣偷偷喜歡你,遠遠地凝望著你。愛一個人便是小別時帶走他的吻痕,如同一幅畫,帶著鑒賞者的朱印。
愛一個人就是橫下心來,把自己小小的賭本跟他合起來,向生命的大輪盤去下一番賭注。
愛一個人就是讓那人的名字在臨終之際成為你雙唇間最後的音樂。
愛一個人,就不免生出共同的、霸佔的慾望。想認識他的朋友,想了解他的事業,想知道他的夢。希望共有一張餐桌,願意同用一雙筷子,喜歡輪飲一杯茶,合穿一件衣,並且同衾共枕,奔赴一個命運,共寢一個墓穴。
前兩天,整理房間時,理出一隻提袋,上面赫然寫著「孕婦服裝中心」,我愕然許久,既然這房子只我一人住,這只手提袋當然是我的了,可是,我何曾跑到孕婦店去買衣服?於是不甘心地坐下來想,想了許久,終於想出來了。我那天曾去買一件斗篷式的土褐色短褸,便是用這只綠袋子提回來的,我是的確闖到孕婦店去買衣服了。細想起來那家店的模樣兒似乎都穿著孕婦裝,我好像正是被那種美麗沉甸的繁殖喜悅所吸引而走進去的。這樣說來,原來我買的那件寬松適意的斗篷式短褸竟真是給孕婦設計的。
這裡面有什麼心理分析嗎?是不是我一直追憶著懷孕時強烈的酸苦和欣喜而情不自禁地又去買了一件那樣的衣服呢?想多年前冬夜獨起,燈下乳兒的寒冷和溫暖便一下涌回心頭,小兒吮乳的時候,你多麼希望自己的生命就此為他竭澤啊!
對我而言,愛一個人,就不免想跟他生一窩孩子。
當然,這世上也有人無法生育,那麼,就讓共同作育的學生,共同經營的事業,共同愛過的子侄晚輩,共同譜成的生活之歌,共同寫完的生命之書來作他們的孩子。
也許還有更多更多可以說的,正如此刻,愛情對我的意義是終夜守在一盞燈旁,聽轟聲退潮再復漲潮,看淡紫的天光愈來愈明亮,凝視兩人共同凝視過的長窗外的水波,在矛盾的凄涼和歡喜里,在知足感恩和渴切不足里細細體會一條河的韻律,並且寫一篇叫《愛情觀》的文章。
Ⅵ 小說《一個很猛mm被甩以後》的原文作者是誰
作者抄的網名叫在路上
http://blog.sina.com.cn/u/4bc89fe301000bcu
Ⅶ 冰心小說全集往事原文
往事
作者:冰心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無可比擬!彷彿萬一,只能說是似娟娟的美女,雖是照人的明艷,卻不飛揚妖治;是低眉垂袖,瓔珞矜嚴。
流動的光輝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松林是一片濃黑的,天空是瑩白的,無邊的雪地,竟是淺藍色的了。這三色襯成的宇宙,充滿了凝靜,超逸庄嚴;中間流溢著滿空幽哀的神意,一切言詞文字都喪失了,幾乎不容凝視,不容把握!
今夜的林中,決不宜於將軍夜獵─那從騎雜沓,傳叫風生,會踏毀了這平整勻纖的雪地;朵朵的火燎,生寒的鐵甲,會繚亂靜冷的月光。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於燃枝野餐─火光中的喧嘩歡笑,杯盤狼藉,會驚起樹上穩棲的禽鳥;踏月歸去,數里相和的歌聲,會叫破了這如怨如慕的詩的世界。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於愛友話別,叮嚀細語─凄意已足,語音已微;而那抑鬱纏綿、作繭自縛的情緒,總是太「人間的」了,對不上這晶瑩的雪月,空闊的山林。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於高士徘徊,美人掩映─縱使林中月下,有佳句可尋,有佳音可賞,而光霧凄迷之中,只容意念迴旋,不容人物點綴。
我倚枕百般回腸凝想,忽然一念回轉,黯然神傷……今夜的青山只宜於這些女孩了,這些病中倚枕看月的女孩子!
假如我能飛身月中下視:依山上下曲折的長廓,雪色侵圍闌外,月光浸著雪凈的衾愁,有如絲的鄉夢,有幽感,有澈悟,有祈禱,有懺悔,有萬千種話……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疊到千百回,世事從頭減去,感悟逐漸侵來,已濾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懷。這時縱是頑石鈍根,也要思量萬事,何況這些思深善懷的女子?
往者如觀流水——月下的鄉魂旅思:或在羅馬故宮,頹垣廢柱之旁;或在刀里長城,缺堞斷階之上;或在約旦河旁;或在麥加城裡;或超渡萊茵河,或飛越洛璣山;有多少魂銷目斷,是耶非耶?只她知道!
來者如仰高山——久久的徘徊在困弱道途之上,也許明日,也許今年,就揭卸病的細網,輕輕的試叩死的鐵門!
天國泥犁,任她幻擬:是泛入七寶蓮池?是參謁白玉帝座?是歡悅?是驚怯?
有天上的重逢,有人間的留戀,有未成而可成的事功,有將實而仍虛的願望;豈但為我?牽及眾生,大哉生命!
這一切,融合著無限之生一剎那頃,此時此地的,宇宙中流動的光輝,是幽憂,是澈悟,都已宛宛氤氳,超凡入聖——萬能的上帝,我誠何福?我又何辜?……
《往事》 (冰心)
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里看蓮花了——但故鄉的園院里,卻有許多:不但有並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
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園里乘涼。祖父笑著和我說:「我們園里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中添了你們三個姊妹。大家都喜歡,說是應了花瑞。」
半夜裡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飄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兒,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緊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裡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的傾側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並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的打著,只能在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動——
母親呵!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Ⅷ 為啥課文作者都是已逝去的現代文學作者沒資格嗎
因為是他們的作品
具有教育意義
含義深刻
現在人的作品
達不到那個水平
所以才不選用的
只是個人見解
僅供參考
Ⅸ 下文的作者及原文
《荷葉詠》
作者:鄭伯琛
陣陣沁人心脾的清香從湖上飄來,愈往前走便愈分明地看出湖上的那一片墨綠。啊,到了,荷花洲!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星羅棋布玉立婷婷的荷花。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帶雨,皎皎無瑕;怒放的,嫩蕊搖黃;含苞的,妖羞欲語。再加上綠蓋疊翠,青盤滾珠,好一幅迷人景色。
我在一塊大青石上坐下,凝神思索,古人許多詠荷的詩句紛至沓來……是啊,荷花!多少人贊美過你,描繪過你,把許多美麗的名稱賦予了你啊。荷花除了叫蓮花外,還被稱為菡萏、芙蓉、芙蕖、藕花、水芝、水芸、澤芝、水旦、水華、玉環等。我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彼澤之陂,有蒲菡萏」的句子。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中曾幻想「集芙蓉以為裳」。魏晉時的曹植以荷花的美形容過他理想中的洛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綠波」。唐朝的李白曾以荷花表達愛情,他的《折荷有贈》寫道:「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佳人采雲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白居易則描繪了荷花不輕不慢,不容褻玩的品格:「薔薇帶刺攀應懶,菡萏生泥玩亦難。」另外,不少詩人或取其清新,或取其艷麗,寫過許多秀麗如畫的佳句。如楊萬里的「想得薰風端午後,荷花世界柳絲鄉」;蘇軾的「荷背風翻白,蓮腮雨退紅」等。至於用荷花形容美女的也不在少數。不過,也有一個例外,就是用荷花比喻男子。《唐書·楊再思傳》載:昌宗以容貌幸,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蓮花,非也;正謂蓮花似六郎耳。其巧諛無恥,類如此,這是褻瀆蓮花的例子,千古以來,此事被人們傳為笑談。魯迅曾借用這典故嘲諷某位無恥文人曰:「難得蓮花似六郎」。大概除了這一特殊的例外,在我國古典文學中便都是歌詠荷花的了。這些歌詠不但散見於許多詩篇或其他作品中,而且專門給荷花「立傳」的也不少。曹植寫了《芙蓉賦》,把荷花推為群芳之首;唐朝的王勃,對前人許多賦芙蓉的作品全不滿意,特意寫了一首《采蓮賦》,其實也未見佳;倒是周敦頤的《愛蓮說》值得一提。這篇散文,字數不多,但卻寫出了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特殊性格。在眾多詠荷的作品中,不算獨樹一幟,只是這篇佳作出自宋朝理學祖師爺周敦頤老先生之手,未免使人覺得遺憾……
忽然,一陣涼風吹來,一陣清香襲來,田田荷葉輕輕搖盪,把顆顆「珍珠」傾入湖中。我的聯想中斷了。看著眼前的景象,一個奇異的念頭油然而生,而且夾雜著一絲隱隱的不平之氣。我大膽地設想:如果去掉這些荷葉將會怎麼樣?如果只剩下一枝枝光桿荷花,煢煢孑立,景色還能這樣迷人么?從美學意義上看,荷葉是美的一個組成部分,失去了這部分也就失去了美。再從生物學的意義上看呢,沒有葉子便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便絕對長不出這些漂亮的荷花以致蓮蓬和藕。難道那些荷葉就不值得歌頌么?難道它們只能作為一種陪襯出現在古人的詩中么?
看啊,這些荷葉,墨綠、渾圓、厚重,多少年來默默無言地居於人們強加給它們的「陪襯」地位,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盛夏時候,它們從不與人爭風,反而象把把團扇把陣陣清香送來。這是一種多麼朴實無華的品格!它們又是無私的,久旱初雨就象天降甘霖,可是這珍珠一樣寶貴的水啊,它們一點一滴都不沾唇,它們總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來,那該是留給湖中魚兒的吧!當風雨襲來時,它們緊密團結,連成一片,不怕風摧雨壓,就是身子翻過來也忘我地護持著朵朵荷花;當烈日吐火時,它們個個撐起翠蓋,擋住炎熱,靜靜地看著蔭涼處的魚戲蝦游。它們襟懷坦盪,外直中通,日月都能囊括在心中,蟲豸從來不敢侵身。當人們把荷葉從莖都掐斷時,千絲萬縷連著根,那是它們不忘湖塘養育之恩的證明。
荷葉對人類很有益處的。作為葯材,它可去熱清火,這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作為特殊的包裝材料它不怕水浸、不怕油污,在紙張缺乏和塑料產生以前,它曾起過不小的作用。《陳書·孔奐傳》就有這樣的記載:「仍令奐多營麥飯,以荷葉裹之。」另外,用荷葉煮成的荷葉粥,碧綠馨香,清爽可口……它本身有用,而且幫助生長了於人類有用的蓮蓬和藕。它本身美,而且創造了荷花的美。但最吸引我的不在這些,也不在荷葉的自然美。最吸引我的是荷葉的精神美。誠然,它不象荷花,它沒有什麼艷稱、佳號。荷葉、蓮葉,如此而已。當人們指點、欣賞著荷花甚至忘記它的存在時,它從不計較什麼;不爭名,不求利,不出風頭,不論地位,它總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戰斗。是啊,古人的詩賦中從沒專門歌頌過它,但離開它,便使一切詠荷名作的產生成為不可能。它的風格不但深深感染著我,而且給我許多啟示。這湖中的美景是誰創造的呢?遠處的青山是誰染綠了的呢?那金碧輝煌的亭台樓閣是誰蓋起來的呢?這大地上的一切美好事物是誰培育出來的呢?朋友,你能說出他們的名字嗎?過去的史書上很少記載,古代的詩篇中也很少贊頌。他們象荷葉一樣,只有兩個最簡單的名稱:人民、群眾。可是,荷葉的風格就深深蘊含在他們之中。荷葉的風格不就是人民的偉大精神的象徵?
我愛荷葉,故作荷葉詠。
(選自1979年3月3日《中國青年報》)
鄭伯琛(939——1979),北京人。曾任北京師范學院文藝理論課講師,多年來一直從事教學工作。粉碎「四人幫」以後,開始致力於各類散文的寫作。他的散文,在藝術上雖然一時未能達到圓熟精妙的境地,可那銳敏的思想,飽滿的熱情,豐富的文學史知識,已引起讀者的注意。《荷葉詠》,尤為人們所稱許。不料,就在他才華乍露的時候,白血症的急遽惡化奪走了他的生命。但願《荷葉詠》的長遠流傳,使人們也能常常念及它的作者。
《荷葉詠》,是一篇詠物寄志的散文。
Ⅹ 讀了契訶夫的《出事》,整片小說有什麼寓意嗎希望看過這篇小說的人講解一下,謝謝
這篇主要講的就是喝酒誤事,簡直是俄國人的真實寫照,都知道伏特加是撒旦的血,但就是忍不住喝,喝到誤了前程丟了性命,連殺人越貨都搞砸,可就是管不住自己。要知道,許許多多俄國人的悲劇都跟酒脫不了干係,這就是他們人性的弱點中的弱點。契訶夫戳到了痛點中的痛點,含笑帶淚,大部分俄國人讀完都說不出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