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集作者 > 小說家巴金寫的什麼

小說家巴金寫的什麼

發布時間:2021-10-03 08:09:14

① 巴金先生寫的《家》的主要內容

1、主要內容:
巴金作品《家》描寫的是「五四」之後,成都地區一個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潰的故事。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個月時間里,揭露了封建專制制度封建專制制度的罪惡,撕開了在溫情關系掩蓋下的大家庭的勾心鬥角,暴露了所謂「詩禮傳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無恥,也描寫了新思潮聽喚醒的一代青年的覺醒和反抗,從而宣告了這個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潰的命運。 覺新;屈服於封建專制制度沒有反抗意識。 覺民;與琴結婚,敢於反抗封建專制制度。 梅,喜歡覺新,但屈服封建專制制度,最後因傷心而病故。 鳴鳳 ,內心渴望愛情卻又不敢表達出來,很無奈。
寫的是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小說寫了覺新、覺民、覺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寫了幾對年輕人——覺新與錢梅芬、李瑞珏,覺民與琴,覺慧與鳴鳳之間的戀愛、婚姻糾葛,寫了他們不同的遭遇;寫了學生請願,覺慧被關禁閉,兵變驚亂,鳴鳳、梅芬、瑞珏相繼慘死,覺民逃婚,覺慧出走。控訴了封建制度對生命的摧殘,歌頌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爭以及民主主義的覺醒。
2、作品影響:
新文學問世以來,以揭露舊家庭舊禮教為題材的創作很多,但以長篇系列小說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規模,對封建家族在現代逐步走向崩潰過程做系統深入描寫的,《家》以及《春》《秋》還是第一次,在現代文學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3、作者簡介: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男,漢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無黨派人士。1999年6月9日,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以8315號小行星發現者的身份向國際小行星中心申報,經國際天文聯合會下屬的小天體命名委員會的批准,該小行星被命名為「巴金星」。
30年代是巴金小說創作的第一個高峰期。這期間,他先後完成的長篇小說有《死去的太陽》、《海底夢》、《砂丁》、《春天裡的秋天》、《雪》(即《萌芽》)、《新生》、「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在這些作品中,「激流三部曲」代表了他此時創作的最高成就。30年代,巴金還創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說,其中短篇小說集有《復仇》、《光明》、《電椅》、《抹布》、《將軍》、《沉默》、《神·鬼·人》、《沉落》、《發的故事》等。巴金的短篇小說題材非常廣泛,涉及的生活面也很寬。它們廣泛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傾訴了民眾的呼聲。

② 巴金《家》主要講的什麼

有關巴金的小說《家》的論述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的代表作,它包括《家》(1931年在《時報》連載,1933年5月開明書店初版)、《春》(1938年3月開明書店初版)、《秋》(1940年4月開明書店初版)。作品通過一個大家庭的沒落,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崩潰及其罪惡;也描寫了革命思潮激盪下的年青一代,歌頌了他門的覺醒和抗爭。 作品以「五四」新思潮沖擊下的四川成都為背景,寫了豪門高氏的腐敗和潰爛。表面上它是詩書傳家,歷代為官,實則家內各房之間明爭暗鬥。家中以高老太爺和克明為代表,維護封建禮法,壓制一切新生事物,不惜犧牲青年的幸福和前途。作者歌頌了青年的反抗精神,鞭撻和批判了封建家族的罪惡。 《激流三部曲》以《家》為代表,以其強大的感染力和批判精神,曾教育和激勵過無數青年走上革命之路。在《家》里,作者描寫了眾多的青年男女的形象,表現了他們的壓抑、反抗和斗爭。高家三兄弟是作者著力描寫的人物。 大哥覺新,是《家》中第一個重要人物,是作者著力塑造的主人公。在封建制度、封建禮教的熏陶和毒害下,覺新失掉了反抗精神。他善良、待人誠懇,受過新式教育,在他心中善惡和是非的界限是清楚的。但他不敢反抗,用「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對待一切。覺新與表妹錢梅芬戀愛,就因為兩位母親在牌桌上斗氣,錢母用拒婚來做報復手段,便扼殺了這段戀情。對此,覺新並不反抗,父親為他訂了李家的親事,他只能點頭表示順從,然後回房蒙頭大哭。他不反擊,也不想反抗,只悲悼自己的命運。然後結了婚,忘掉了另一個少女。在這個大家庭里,誰都可以在覺新身上出氣。兩個弟弟做了祖父、叔伯父不高興的事,便責罵覺新,命令他去管教弟弟,他便按長輩的話去做。如覺慧參加學生運動,被祖父訓斥,覺慧分辯了兩句,祖父便叫來覺新,加以訓斥,並叫他看管弟弟。覺慧對此不眼,依然要出門去,覺新也沒有辦法,只是說:「結果不過是我多挨幾次罵就是了。」在哥哥的感比下,覺慧同意暫不出門。覺新是舊禮教下的受害者,值得同情;但同時他又扮演了一個舊制度維護者的角色。他的不抵抗,再典型不過的是瑞珏的死。祖父死後,陳姨太為了「復仇」,造出了「血光之災」的迷信說法,不許瑞珏在家裡生小孩。雖然覺新覺得是「一個晴天霹靂」,但還是和平地接受了,沒有一句反抗的話。盡管兩個弟弟極力反對,多方勸阻,覺新還是把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去,不敢承擔「不孝」的罪名。瑞珏就是這樣死了,被封建迷信斷送了生命。對於兩個弟弟,覺新是愛之甚深的。他的性格也是復雜的。諸如覺民的逃婚,覺慧的離家出走,他都曾暗中支持。覺新是以巴金的大哥為原型塑造的形象,作者對他充滿了愛和同情。 覺民和覺慧,則是家庭的兩個叛逆者,兩個人道主義者,是高家兩個出門不肯坐轎子的人。他們接受「五四」民主精神,敢於反抗家庭,反抗封建的束縛,有正義感,為爭取民主自由而斗爭。在婚姻問題上,覺民不像大哥那樣逆來順受、任人擺布,敢幹自己決定戀愛和結婚。與琴相愛,這在當時是相當大膽的,用逃婚抗拒包辦婚姻,使祖父屈服,為他解除婚約。最後,得到個人的幸福,不像覺新和梅那樣成為悲劇,表現了覺民的反抗精神。覺慧更為勇敢,他參加學生運動,辦刊物,宣傳「五四」精神。反對大哥的「作揖哲學」和「無抵抗主義」,在這高家的封建堡壘里,他「不顧忌,不害伯,不妥協」,是民主力量的代表,最後離開家庭,表示與腐朽、反動的大家庭決裂。 如果加以比較,就會發現,覺民與覺慧的性格上,有很大差異。覺民更為成熟,辦事也更為冷靜、沉著。例如,在逃婚的前前後後,周密安排,取得成功。覺慧則更為激烈,更為熱情,雖然不乏幼稚的表現,他畢竟是高家最富斗爭性和反抗精神的人物。他是作品中第二個主要人物,是作者筆下新思想的代表。比起覺慧來,覺民的心胸不夠寬闊,對劍雲的冷淡,帶有妒忌的味道。沉浸在和琴的愛戀中,對周圍有些冷淡,連民主運動也很少參加。而覺慧則更熱情坦誠,勇於斗爭,有時不免急躁,但那年青人的激情,最為可貴。他最富正義感,全力幫助覺民的逃婚,對於祖父的惱怒、三叔的教訓、繼母的央求、大哥的勸說,都不動搖,終於使覺民取得斗爭的勝利。表現了覺慧性格中可貴的方面。覺慧與鳴鳳的戀愛這件事,反映了覺慧性格的一個方面。寫覺慧與鳴鳳的感情,小說中極為細膩真實。開始,覺慧頭腦中出現了兩個少女的面影,認為「這簡直不是愛,不過好玩罷了」。

滿意請採納

③ 巴金寫的《家》的內容是什麼

故事發生在辛亥革命以後。長江上游某大城市有個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館。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爺,封建專制,頑固不化。長房長孫覺新,為人厚道,卻很軟弱,原與梅表姐相愛,後屈從於老太爺之命而與李瑞珏結婚。覺新的胞弟覺民、覺慧積極參加愛國運動。

從而和馮公館的馮樂山成了死對頭。覺慧愛上聰明伶俐的婢女鳴鳳,但馮樂山卻指名要娶鳴鳳為妾,鳴鳳堅決不從,投湖自盡。老太爺又為覺民聘定了馮樂山的侄孫女,但覺民與琴久已相愛,在覺慧的鼓勵下,覺民離家出走。老太爺的四子克安、五子克定,皆酒色之徒。

在外胡鬧事發,以致闔家不寧。繼又發生家產之爭,老太爺在氣憤中去世,陳姨太以封建邪說為由,強迫瑞珏去鄉間分娩,致使瑞珏難產而死。至此,覺新才有所覺醒,而覺慧則毅然脫離家庭,投身革命。

(3)小說家巴金寫的什麼擴展閱讀:

家是巴金創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取材於中國的一個封建的大家庭,通過這個大家庭的沒落與分化來描寫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潰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盪,這部作品奠定了巴金在中國文壇中的巨匠地位。

作者介紹: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巴金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運動後,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斗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後撰寫的《隨想錄》,內容朴實、感情真摯,充滿著作者的懺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

作者嗜書如命的故事:

巴金愛書,在文化圈內是出了名的。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據了,但是省吃儉用,他還是要買書。一天,一向依著他的蕭珊實在忍不住對他說:「家裡已經沒有什麼錢了。」不知道家裡到底有沒有錢。

日子能不能過下去的巴金說道:「錢,就是用來買書的。都不買書,寫書人怎麼活法?」第二天,他又帶著孩子們去逛書店了。

④ 巴金寫的作品都有什麼

巴金著作書目

《滅亡》(中篇小說)1929,開明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理論)與克剛等合著,1927,上海民鍾社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
《霧》(「愛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新中國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
《春天裡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
《雨》(「愛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又名《激流》)1933,開明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代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
《巴金自傳》(傳記)1934,中華
《電》(「愛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良友
(《霧》、《雨》、《電》合訂為《愛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點滴》(散文集)1935,開明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
《憶》(回憶錄)1936,文生
《發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生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生
《短簡》(散文集)1937,良友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O,開明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馮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無題》(散文集)1941,文生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生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生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良友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生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衛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談契河夫》(理論)1955,平明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堅強的戰士》(散文集)1957,少兒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兒
《—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報告文學)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文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
《李大海》(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夢》(中短篇小說合集)1979,人文
《煙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隨想錄》(散文集)1979,香港三聯
《巴金中短篇小說選》(上下冊)1980,四川人民
《巴金選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隨想錄》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
《巴金選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1981,香港三聯
《探索與回憶》(《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選集》(1-10卷,小說、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創作回憶錄》(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選》(上下冊)1982,浙江人民
《憶念集》(散文集)1982,寧夏人民
《真話集》(《隨想錄》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聯
《巴金論創作》(理論)1983,上海文藝
《巴金散文選》1983,文聯
《文學回憶錄》與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隨想錄》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聯
《童年的回憶。(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願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
《心裡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齊)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
《當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

⑤ 巴金寫了哪些小說

巴金作品總目

創作集: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理論,與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鍾社

《滅亡》(中篇小說),1929,開明書局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書店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書局

《霧》(「愛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年,新中國書局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書局

《春天裡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書店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書局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書局

《雨》(「愛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 良友圖書公司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書局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代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店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書局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書局

《巴金自傳》(傳記),1934,第一出版社

《電》(「愛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 良友圖書公司

《點滴》(散文集),1935,開明書店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書店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印書館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印書館

《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合集)1936, 良友圖書公司

《憶》(回憶錄),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發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短簡》(散文集),1937, 良友圖書公司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書店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書店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O,開明書店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火》(共三部,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書店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無題》(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 良友圖書公司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書店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書店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生活書局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民文學出版社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保衛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民文學出版社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學出版社

《談契河夫》(理論),1955,平明出版社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堅強的戰士》(散文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報告文學),1958,中國青年出版社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學出版社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出版社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出版社

《李大海》(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出版社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藝出版社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海的夢》(中短篇小說合集),1979,人民文學出版社

《煙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學出版社

《隨想錄》(散文集),1979,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中短篇小說選》(上下冊),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選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學出版社

《探索集》(《隨想錄》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選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1981,香港三聯書店

《探索與回憶》(《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選集》(1—10卷,小說、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散文集),1982,人民文學出版社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巴金散文選》(上下冊),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憶念集》(散文集),1982,寧夏人民出版社

《真話集》(《隨想錄》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論創作》(理論),1983,上海文藝出版社

《巴金散文選》1983,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文學回憶錄》(與老舍等合著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病中集》(《隨想錄》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聯書店

《童年的回憶。(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願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藝出版社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出版社

《心裡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出版社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出版社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學出版社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當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出版社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出版社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書店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出版社

《隨想錄》(散文集), 1987 ,三聯書店

《巴金散文精編》,1991 ,浙江文藝出版社

《巴金書信集》, 1991 ,人民文學出版社

《域外小說》,1992 ,上海文藝出版社

《憶》(回憶錄),1994 ,中國華僑出版社

《短簡》,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再思錄》(散文集),1995 ,上海遠東出版公司

《巴金自傳》,1995 ,江蘇文藝出版社

《十年一夢》,1995 ,人民日報出版社

《中華散文珍藏本叢書·巴金卷》,2001,人民文學出版社

《中國國外獲獎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雲南人民出版社

譯文集:

《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阿里斯著,1927,民鍾社

《麵包略取》(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書店;又名《麵包與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獄中與逃獄》(回憶錄),俄國克魯泡特金著,與李石曾合譯,1927,廣州革新書局

《薇娜》(短篇小說、劇本合集),波蘭廖·抗夫著,與李石曾合譯,1928,開明書店

《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上下編,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書店

《為了知識與自由的緣故》(短篇小說集),俄國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個賣魚者的生涯》(傳記),義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蒲魯東的人生哲學》(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前夜》(劇本),波蘭廖·抗夫著,1930,上海啟智書局

《丹東之死》(劇本),蘇聯A·托爾斯泰著,1930,開明書店

《草原故事》(短篇小說集),蘇聯高爾基著,1931,上海馬來亞書店

《秋天裡的春天》(長篇小說),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開明書店

《過客之花》(劇本),義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開明書店

《自傳》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書店

《獄中記》(傳記),美國柏克曼著,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俄國虛無運動史話》(史話),俄國斯特普尼亞克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門檻》(短篇小說集),俄國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夜未央》(劇本),波蘭廖·抗夫著,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告青年》(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37,美國舊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個家庭的戲劇》(傳記,又名《家庭的戲劇》),俄國赫爾岑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叛逆者之歌》(詩集),俄國普式庚等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父與子》(長篇小說),俄國屠格涅夫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遲開的薔薇》(短篇小說集),德國斯托姆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處女地》(長篇小說),俄國屠格涅夫著,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散文詩》(散文詩集),俄國屠格涅夫著,1945,文化生活出版社

《快樂王子集》(童話、散文詩合集),英國王爾德著,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回憶托爾斯泰》(回憶錄),蘇聯高爾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回憶屠格涅夫》(回憶錄),俄國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草原集》(短篇小說集),蘇聯高爾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說集》俄國屠格涅夫著(與肖珊合譯),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巴金譯文全集》,1997,人民文學出版社

(王珞整理)

中國網 2003年

⑥ 巴金寫哪些文章

《第四病室》、《隨想錄》、《長生塔》、《還魂草》、《死去的太陽》等

一、《第四病室》

一部日記體小說。1944年5月、6月間巴金住進貴陽中央醫院三等病房,他便以此為背景,虛構了一個姓陸的青年因病,住進了國民黨政府開辦的醫院的第四病室,陸姓青年見到工人、農民、城市貧民在病室中一個接一個地死去了。巴金在《後記》中說,第四病室「可以說是當時中國社會的縮影」。

二、《隨想錄》

一本現代雜文,作者是巴金。巴金在晚年寫下了在當代中國產生巨大影響的《隨想錄》,以此來履行一個知識分子應盡的歷史責任,從而達到了文學和思想的高峰。

三、《長生塔》

巴金兒童文學作品的選集。收入《長生塔》、《塔的秘密》、《隱身珠》、《能言樹》、《還魂草》等五篇作品。它們以童話的形式反映現實生活,諷刺時弊,寓言式地揭露了當時的政權是「建築在沙上的樓台」;對正義、善良、勇敢、反抗給予了贊頌。作品情節單純,適合兒童閱讀。特別是其中包容了中外文學傳統的優秀質素,小讀者可以從中受到純正的文學熏陶和道德教育。

四、《還魂草》

巴金的短篇小說集《還魂草》:1942年4月,由重慶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短篇小說集《還魂草》,其中的代表作品《還魂草》,就直接描寫了巴老在沙坪壩互生書店樓上的一段生活。

五、《死去的太陽》

以五卅慘案為背景。主人公吳養清目睹了南京路上的大屠殺。他熱血沸騰,義憤填膺。他受上海學生會的委派到南京活動。南京的工人和學生攜手罷工罷課。他在南京外交後援會上遇見了少年時代青梅竹馬的女友程慶芬,七年分別,程已與別人訂婚。

這次重逢二人才發現彼此相愛很深。痛苦中程悒鬱而死,吳養清卻渡過了感情的波瀾。工人教育了他,王學禮這些革命者的犧牲精神感動了他,他在實際斗爭中走向成熟。他覺得王學禮並不曾死去,他不過是一個死去的太陽,「依然會和第二天的黎明同升起來,以它底新生的光輝普照人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巴金

⑦ 巴金小說《家》寫作背景是什麼

寫作背景:
長篇小說《家》以20年代初期中國內地城市四川成都為背景,真實地寫出了高家這個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爛、潰敗的歷史。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國封建社會和家族制度的縮影。從表面看,高家「一家人讀書知禮、事事如意」,家庭內部尊卑有序,禮法森嚴;但實際上,在這個大家族中處處都充滿著激烈的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為了爭奪家產,陳姨太、克安、克定等打著維護家族榮譽和高老太爺的招牌,耍盡了花招。他們先是鬧「鬼」,嚇死了老太爺,接著又鬧「避血光」,害死了瑞珏;他們很清楚是軍閥混戰,導致商場被毀,但卻硬逼覺新賠償股票的損失,並且在老太爺屍骨未寒時大鬧分家。除此而外,這個封建大家庭揮霍奢侈的寄生生活,還造就了一代整日只會揮霍無度,過著窮奢極欲糜爛生活的「敗家子」,這在高家「克」字輩人物身上顯得尤為突出。如高老太爺最喜歡的五兒子克定,不但嫖、賭、抽大煙、玩小旦樣樣精通,而且還騙取妻子的金銀首飾去當賣,在外面私設公館,蓄妓取樂。
作品在揭露這個封建家庭罪惡的同時,還側重表現了封建制度、封建禮教對青年一代的摧殘和迫害。覺新和梅本是青梅竹馬、真誠相愛的一對戀人,只是因為雙方母親在牌桌上有了摩擦,就兒戲般地拆散了這對情侶,使梅在痛苦的折磨中悲哀寂寞地離開了人間。瑞珏是在陳姨太之流鬧「血光之災」的邪說中喪命的,她和梅一樣,也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被封建禮教摧殘的除了梅和瑞珏外,還有在高家做丫頭的鳴鳳、婉兒等。鳴鳳只有17歲,就被高老太爺當做一件禮物送給了「死教會」的老惡棍、年已花甲的馮樂山做小,結果這位年僅17歲的少女被逼得走投無路,投湖自盡了。然而,鳴鳳的死卻沒有使這場悲劇完結,丫頭婉兒又很快被高家用來替代鳴鳳,繼續著人生的悲劇。
作品還表現了以覺慧為代表的一代覺醒了的青年同這個罪惡家族的斗爭。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響,一方面在社會上積極參加宣傳革命思想的學生運動,一方面在家庭內部和封建勢力、封建禮教展開勇猛的戰斗,最後,他們真正敲響了這個封建大家庭的喪鍾。
《家》是一部思想相當深刻的現實主義力作,作品通過以覺慧為代表的青年一代與以高老太爺為代表的封建腐朽勢力的激烈斗爭,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和家族制度的腐敗與黑暗,控訴和揭示了大家族和舊禮教、舊道德的罪惡以及吃人本質,並且揭示了其必然滅亡的歷史命運。同時,作品還以極大的激情歌頌了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抗爭以及他們與罪惡的封建家庭的決裂。

⑧ 巴金《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感謝邀請

巴金,魯迅之後的大文學家。在享有盛譽的諸多作家中,巴金是我敬重的幾個人之一。

一是「巴金先生作品中的人物屬於一群真實的青年,而他的讀者也屬於一群真實的青年。他的心燃起他們的心。他的感受正是他們悒鬱不宣的感受」——李健吾語

巴金晚年出版隨筆集《再思錄》、整理出版《巴金全集》(16卷)、《巴金譯文全集》(10卷)等。由於在思想上和文學上的突出成就,也由於在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道路探索上的典型性,80年代以後一直成為學術界研究中國20世紀文學和知識分子道路的重要對象,自1989年起,全國共召開過四屆巴金國際研討會,出版過十幾種研究年譜、傳記和理論專著。

⑨ 作者巴金都寫過什麼文章

《童年的回憶。(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願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藝出版社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出版社

《心裡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出版社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出版社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學出版社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當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出版社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出版社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書店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出版社

《隨想錄》(散文集), 1987 ,三聯書店

《巴金散文精編》,1991 ,浙江文藝出版社

《巴金書信集》, 1991 ,人民文學出版社

《域外小說》,1992 ,上海文藝出版社

《憶》(回憶錄),1994 ,中國華僑出版社

《短簡》,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再思錄》(散文集),1995 ,上海遠東出版公司

《巴金自傳》,1995 ,江蘇文藝出版社

《十年一夢》,1995 ,人民日報出版社

《中華散文珍藏本叢書·巴金卷》,2001,人民文學出版社

《中國國外獲獎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雲南人民出版社

譯文集:

《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阿里斯著,1927,民鍾社

《麵包略取》(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書店;又名《麵包與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獄中與逃獄》(回憶錄),俄國克魯泡特金著,與李石曾合譯,1927,廣州革新書局

《薇娜》(短篇小說、劇本合集),波蘭廖·抗夫著,與李石曾合譯,1928,開明書店

《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上下編,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書店

《為了知識與自由的緣故》(短篇小說集),俄國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個賣魚者的生涯》(傳記),義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蒲魯東的人生哲學》(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前夜》(劇本),波蘭廖·抗夫著,1930,上海啟智書局

《丹東之死》(劇本),蘇聯A·托爾斯泰著,1930,開明書店

《草原故事》(短篇小說集),蘇聯高爾基著,1931,上海馬來亞書店

《秋天裡的春天》(長篇小說),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開明書店

《過客之花》(劇本),義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開明書店

《自傳》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書店

《獄中記》(傳記),美國柏克曼著,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俄國虛無運動史話》(史話),俄國斯特普尼亞克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門檻》(短篇小說集),俄國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夜未央》(劇本),波蘭廖·抗夫著,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告青年》(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37,美國舊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個家庭的戲劇》(傳記,又名《家庭的戲劇》),俄國赫爾岑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叛逆者之歌》(詩集),俄國普式庚等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父與子》(長篇小說),俄國屠格涅夫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遲開的薔薇》(短篇小說集),德國斯托姆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處女地》(長篇小說),俄國屠格涅夫著,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散文詩》(散文詩集),俄國屠格涅夫著,1945,文化生活出版社

《快樂王子集》(童話、散文詩合集),英國王爾德著,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回憶托爾斯泰》(回憶錄),蘇聯高爾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回憶屠格涅夫》(回憶錄),俄國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草原集》(短篇小說集),蘇聯高爾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說集》俄國屠格涅夫著(與肖珊合譯),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巴金譯文全集》,1997,人民文學出版社

⑩ 巴金寫了哪些作品

【個人作品】
中長篇小說
《滅亡》《小說月報》第20卷第1期,上海開明書店1929年10月初版
《家》上海開明書店1933年5月初版
《春》上海開明書店1938年8月版
《秋》上海開明書店1940年9月初版
短篇小說集
《復仇集》上海新中國書局1931年8月初版、《光明集》上海新中國書局1932年12月版
《電椅集》上海新中國書局1933年2月初版、《抹布集》北京星雲堂書店1933年4Yl初版
《將軍集》上海生活書店1934年8月初版、《沉默集》上海生活書店1934年10月初版
散文合集
《海行》、《旅途隨筆》、《巴金自傳》、《點滴》
《生之懺悔》、《憶》、《短簡》、《控訴》
《夢與醉》、《旅途通訊》、《感想》、《黑土》
文學譯著
《薇娜》上海開明書店1928年6月初月初版
《為了知識與自由的緣故》上海新宇宙書店1929年10月初版
《骷髏的跳舞》上海開明書店1930年版
【巴金簡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有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運動後,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斗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後撰寫的《隨想錄》,內容朴實、感情真摯,充滿著作者的懺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
【人物影響】
半個世紀以來,巴金以自己的言論和藝術創作熱情地參與中國現代文化建設。主要表現在:在「文學的目的就是為了使人變得更好」的思想指導下,創作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和奴性人格的藝術典型以「立人」,從「說真話」到「寫真實」以一貫之於他的全部人生經歷和創作活動中,他多次強調「我說我寫作如同在生活,又說作品的最高境界是寫作同生活的一致,是作家同人的一致,主要的意思是不說謊。」同時巴金還貢獻了以「兩個一致」的典型化方法和「比較象活人」的性格真實的現實主義美學理論;追求真實,在《隨想錄》中一遍遍地虔誠而痛苦地懺悔,剖析自己的靈魂,猛烈地批判封建倫理道德、深挖國人靈魂中的奴性,以人格的魅力參與現代倫理文化的建設。他所提供的帶有強烈主觀性、抒情性的中、長篇小說,與茅盾、老舍的客觀性、寫實性的中、長篇小說一起,構成了現代文學第二個十年中、長篇小說的藝術高峰,而巴金小說所創造的「青年世界」是 30 年代藝術畫廊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巴金也因此為擴大現代文學的影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貢獻。

閱讀全文

與小說家巴金寫的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原本免費小說 瀏覽:735
喜歡你電競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656
異能gl小說完結小說下載 瀏覽:50
穿越軍事完結版小說排行榜 瀏覽:957
男頻男主青春校園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51
重生末世之時光包工頭小說 瀏覽:255
名字叫異能小說 瀏覽:619
小說重生史前巨鱷 瀏覽:44
蘇姓小說名字有哪些 瀏覽:504
紫青悠txt小說 瀏覽:34
秦始皇演義有聲小說 瀏覽:726
愛在春天之藍鳳萍同人小說 瀏覽:781
重生總裁有肉的小說 瀏覽:302
重生之翡色撩人小說 瀏覽:506
天局小說網盤下載 瀏覽:964
吳世勛同人韓娛小說完結 瀏覽:710
推薦女主貌美如花小說 瀏覽:375
女尊完結穿越小說男生子 瀏覽:143
關於重生題材的小說 瀏覽:204
一位阿哥和鳳凰的短篇小說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