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集作者 > 苗疆故事小說全集

苗疆故事小說全集

發布時間:2021-01-14 21:17:08

❶ 找一部恐怖小說,或者是一個恐怖故事,關於苗族的。

南無袈裟理科佛 這個作者的小說 苗疆蠱事 苗疆道事 苗疆蠱事2

❷ 迷羊小說中苗疆王和悟塵的故事

還沒看過~

❸ 急 ~求一些苗族的短篇民間傳說故事

百褶裙的傳說:
古老的年代,我們苗家沒得裙子,婦女穿的是粗布縫綴的褲子,褲腳很大,差不多一隻褲腳裝得下斗把米。那時候,有一座一眼看不到邊際的大森林,終年被綠葉覆蓋著,象一個綠色的大海。森林裡白天看不見太陽,夜晚看不見月亮,一年四季黑地麻哈的。豺狗老豹的腳印密密麻麻地布滿了森林,沒得哪個獵人敢進去打獵。

大森林裡有個黑咕隆咚的朝天洞,洞里有石盆、石碗、石凳、石床,家裡所有的用具樣樣俱全。洞里住著個兒大八大的猴子精,它是大森林中野獸的王子。它的嘴巴象山洞,耳朵象兩個小簸箕,四隻腳有難桿那麼粗。它時常出來搶走大森林附近寨子上長得美貌的姑娘,弄到朝天洞里去糟蹋,折磨死後就吃掉。人們真是拿它沒有辦法!

靠著大森林,住著一個寨子。寨子里有一家老倆口,生了一個姑娘,取名叫「兜花」。兜花姑娘長得十分美貌,她的臉盤活象天上的月亮,眼睛活象兩汪清亮的井水,嘴唇活遠近近的寨子。後生們背上弓箭,帶著鋒利的鋼刀進了大森林。一天、兩天···老倆口掰著手指頭數著。看看七、八天過去,後生們一個二個都垂頭喪氣的轉來了。他們有的臉上留著和猛獸搏打的傷痕,有的一去就沒有再回來。不用問他們準是沒有找著姑娘。

老倆口悲傷得很!他們只得打發人去請彌公彌婆,打算一個月後還不見姑娘回來就為她做滿場。正在這時,大門被抓得嘎嘎作響,接著傳來大聲的狗叫。老倆口感到驚奇,急忙開門出去看。只見那天跟隨姑娘出門的那條黃狗站在門前,嘴裡叼著姑娘那隻亮晃晃的銀項圈。它周身血糊糊的,身上、頭上、腿上到處留下被猛獸抓傷的痕跡,那身黃毛全被血染紅了。老倆口看見銀項圈,什麼都明白了:姑娘準是被猴子精抓去了,這是叫黃狗回來送信!老倆口傷心地嚎陶大哭。

原來兜花姑娘是被猴子精抓去的。那天她正在掏豬草,突然天被這得一片昏暗,活象一座山坡倒下來。猴子精賊牙咧嘴地向她撲來,把她抓進了朝天洞。

兜花姑娘在朝天洞里受盡了折磨。猴子精天天叫她挑水給它喝,它每天要喝很多水,沉重的石桶壓得她直不起腰。猴子精還叫她每天烤一隻它在森林裡捉到的野豬給它吃,晚上就叫她站在床邊給它抓背,它的虱子實在多。要是兜花姑娘稍為慢了點,猴子精就用樹條蘸水來抽打她,每次都打得她鮮血淋淋,還不準她哭,兜花姑娘被折磨得皮包骨頭,快要病倒了。她實在忍受不了這種折磨,每天到深夜就偷偷地啼哭,想念著爹媽。一天,黃狗嗅著她的氣味來到了朝天洞。她便把銀項圈摘下來,叫黃狗叼回去送信,好叫爹媽快來救她。

一天深夜,兜花姑娘服侍猴子精睡下又偷偷地啼哭。她哭啊哭啊,眼淚大顆大顆地滾下來,浸濕了衣裳,不知什麼時候哭睡著了。她夢見一個白鬍子老公公。自鬍子老公公很可憐她,對她說:「姑娘,你要逃出去,就到森林裡去找松脂。猴子精每天中午都要坐在朝天洞外的一塊大石頭上曬太陽找虱子。你把很多松脂塗在那塊大石頭上,猴子精坐上去就起不來了。那時你就可以回家和你的親人團聚。」

兜花姑娘牢記住白鬍子老公公的話,每天猴子精出去後她就走出朝天洞到大森林裡找松脂,把松脂從松樹上一滴一滴地摳下來,慢慢聚集著,天天都是這樣。多少次她累昏了過去,差點從高高的樹幹上摔下來,可是她忍受住了。她不停地摳啊樞啊,指甲殼全磨掉了,手指淌出血來。她又用牙齒咬…·『·一天天過去,一月月過去,兜花姑娘忍受了一切痛苦,終於聚集了很多松脂。她把松脂塗在那塊大石頭上,猴子精坐下去就被粘住了。它暴躁地掙啊掙啊,吼聲如雷,震得山搖地動,可是怎麼也起不來,一直坐著不能動彈。據說現在猴子屁股上有殷紅的一塊,就是那時被粘掉了一塊皮。

兜花姑娘帶上她的傘逃出了朝天洞。她在大森林裡走啊走,餓了吃野果,渴了舔露水,累了宿在樹上,預防著豺狗老豹的襲擊。她在大森林裡整整走了一個月,哪樣苦頭都吃盡了,最後終於走出了大森林。她的衣服褲子全被掛破了,肌肉露在外面。她害羞這樣回去見爹媽,站在一口井邊看著自己的模樣發愁。她猛然想起手中的傘,急忙將傘把拆掉,罩住下半身。這樣一來,她發覺自己變得那樣美麗了,那色彩鮮艷的傘看上去就象井中開著一朵俄吶花,好看得很:她歡歡喜喜地走回家。

兜花姑娘和爹媽團j聚了,到家後她施展她的生花巧手,用布仿照著傘的樣子縫制了一條百褶裙。姑娘們看見感到很新奇,都用布仿照著做。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慢慢傳遍了遠遠近近的寨子。

❹ 苗疆道事和苗疆蠱事是真實的故事嗎

都不是抄真實故事,是玄幻小說襲。

《苗疆道事》講述的是陳志程和七個朋友(七劍)的故事。內容涉及狐仙、修道、妖魔鬼怪……等,這樣的故事,在我們這個物質世界裡是不存在的。

拓展資料

南無袈裟理科佛

原名陸恪,國內著名懸疑作家,巫蠱文化風潮的研究者和領頭人。2012年磨鐵中文網「最佳作者」、「最暢銷作品」獲得者,2013年網路十大作品獲獎人,代表作《苗疆蠱事》於2012年11月9日發表於天涯「蓮蓬鬼話」連載至今。

❺ 苗疆道事和苗疆蠱事講的是一個故事嗎

不是同一本書,蠱事是苗疆系列第一部,道事是第二部。如果按時間順序,道事先,蠱事後。主角不同,不過兩本書的內容均有聯系。

❻ 南無袈裟理科佛苗疆三部曲是那三部

《苗疆蠱事》、《苗疆道事》、《苗疆蠱事2》。

劇情如下:

1、《苗疆蠱事》:巫蠱之禍,自西漢起延續幾千年,屢禁不止,直至如今,國學凋零,民智漸開,在大中國,唯鄉野之民談及,許多「緣來身在此山中」的人都不知不曉不聞。我會告訴你我就是一個來自苗疆的養蠱人么?

2、《苗疆道事》:一百年前是李道子、屈陽和洛十八的時代,一百年後,左道一出,天下誰能與之爭鋒?而在這百年之間,卻是翻天覆地的年代,這裡面有著什麼人,在演繹著何等的慷慨悲歌呢?

3、《苗疆蠱事2》:寧靜的日子因為養雞場中一個特殊的蛋失蹤而被打破,養雞專業戶離奇失蹤,能夠孵化鳳凰的蛋也悄然不見。天山大戰中失去功力的陸左,與苗疆小夥伴再次踏上尋找同伴的征程,然而在這一起事件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大陰謀呢?

(6)苗疆故事小說全集擴展閱讀

角色簡介:

1、小妖:修羅彼岸花成精,陸左的小夥伴之一,夜郎國大祭司的女兒,性格火爆,外表是一個身材爆好的小蘿莉,擁有麒麟胎妖身,善用青木乙罡,與怪力。

2、金蠶蠱:陸左的「寵物」、本命蠱,與虎皮貓大人同為肥胖界的難兄難弟,得名肥蟲子,是萬蠱之王。可以飛出體外,外表就像一根肥肥的蠶,背上長了一對翅膀。

3、瑞雪:曾中降頭術被陸左所救,對陸左有好感,同樣兼修道蠱二門,師傅為羅恩平、蚩麗妹,實力不俗,多次與「左道」一起執行任務。

❼ 苗族有哪些故事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牯藏節」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祀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極少。

傳統地講,苗族對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認為是一種靈性的體現,因而對其頂禮膜拜,酒肉祭供。其中比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巨石(怪石)、岩洞、大樹、山林等。此外,苗族認為一些自然現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語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兩詞並用。多數情況下,鬼被認為是被遺棄或受委屈的靈魂和工具所變成的,常給人類帶來災難、病痛、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謂東方鬼、西方鬼、母豬鬼、弔死鬼、老虎鬼等,被稱為惡鬼。而有靈性的自然現象常被認為是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魂、棉神、風神、雷神、雨神、太陽神、月亮神等。對於善鬼、惡鬼,苗族人的祭祀之法亦不同。對善鬼有送有迎,祭祀較真誠,對惡鬼則須賄賂哄騙直至驅趕使之遠離。

在許多地區,苗族還認為自然界存在許多精怪。比如牛在廄內以糞便蓋身或在廄內打轉、將糞踩成圓圈,豬吃豬仔或躺在食槽里,鴨吃鴨蛋,老虎進田,遇到兩蛇交尾,母雞發出公雞的鳴叫等均屬出現了相應的精怪。

在一些苗族地區,人造物崇拜有土地菩薩、土地奶、家神、祭橋、水井等。土地菩薩苗語叫土地鬼,一般由幾塊石頭壘成,土地屋多為木製或用三塊石板搭成,極為簡陋,設於寨旁路口處或大路邊行人休息處。家神信仰存在於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設立「家神」偶像。祭橋流行於黔東南大部分地區。龍也是各地苗族的崇拜和祭祀對象。

圖騰崇拜方面。東部地區許多苗族與瑤族共同崇拜盤瓠(一種神犬)。他們世代傳說著「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盤瓠視為自己的始祖。中部地區一些苗族認為他們的始祖姜央起源於楓木樹心,因而把楓樹視為圖騰。另有一些地區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為自己的圖騰崇拜對象。

普遍地,祖先崇拜在苗族社會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們認為祖先雖然死去,其靈魂卻永遠與子孫同在,逢年過節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飲食也要隨時敬奉祖先。許多地區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祭祖盛典,在湘西有「敲棒棒豬」、「椎牛祭祖」,黔東南有「吃牯臟」,黔中地區叫「敲巴郎」,黔西北、滇東北有打老牛習俗。其中,黔東南的吃牯臟至今盛行不衰,最為典型。吃牯臟亦稱祭鼓節、鼓社節、鼓藏(牯臟)節,以宗族(鼓社)為單位,每七年或十三年舉行一次。他們認為祖先的靈魂寄居中在木鼓裡,祭鼓就是敲擊木鼓召喚祖先的靈魂來享用兒孫的供品。主祭者稱為牯臟頭,祭品牯臟牛是專門為此而飼養的。每屆祭祀活動前後延續三年之久。

大多數苗族人虔信巫術。主要的巫術活動有過陰、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還有蠱術等。巫術活動由巫師主持。巫師大多是非職業化的。他們在前述各種原生性崇拜和巫術活動中起著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師還兼任寨老。巫師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還能講述本宗支的譜系、本民族重大歷史事件和遷徙來源的路線,熟悉各種神話傳說、古歌古詞和民間故事,有的巫師還兼有歌師和舞師的職能。所以說,巫師是苗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的傳承人,在苗族社會中充任知識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師還掌握一定的醫術,懂得一些草葯,在為人驅鬼的同時,輔以科學的醫葯手段。

除了這些傳統信仰之外,自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傳教士深入我國內地傳教,在滇黔川交界地區、貴州凱里、湖南沅陵等地區有一些苗族群眾皈依了基督教,在滇東南有少數苗族信仰天主教。尤其是滇東北、黔西北一帶的基督教信仰曾經勢頭強盛,影響極大。外國傳教使團或者傳教士們在苗族地區開設了許多的中小學校、醫療機構、甚至實施了一些經濟發展項目,對於苗族社會的進步、政治地位的改善起到了不可抹滅的作用。著名的牧師有安順的黨居仁、柏格理、張道慧、王樹德等,前二者均殉職苗區。

新中國建立之後,基督教、天主教的影響一度衰微,近年有一定的復甦的趨勢。但是,現在基督教、天主教實行「三自」,與1950年以前的基督教信仰在社會組織、社會影響甚至信仰內容方面都有許多的不同。

國外的苗族,在越南、寮國有少數苗族信仰天主教。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苗族也有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寮國、泰國的苗族也受佛教文化的影響。盡管如此,在他們的社會中,傳統的祖先崇拜、靈魂觀念等仍在很大程度上的保留。

❽ 衛斯理故事苗疆系列是從哪個故事開始的

從《蠱惑》開始

但《蠱惑》是衛開始接觸苗疆的開始,苗疆的故事有《蠱惑》、《毒誓》、《探險》、《繼續探險》、《烈火女》、《禍根》。

Oliver說的是《毒誓》吧?

❾ 苗族的故事

編輯本段[民族簡介]
史料載,為蚩尤部族後,蚩尤者,炎帝屬也,於炎黃一統後背而南下,入百越進入今天的湖南、廣西、雲南一帶居住。
苗族(Miao nationality ),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總人口為: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雲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區)。 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出產水稻、玉米、穀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除此,還蘊藏著豐富的木材資源和礦產資源。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從事農業稻作。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雲南)。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原先無民族文字,2 0 世紀5 0 年代後期創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節日較多,較隆重的節日有過「苗年」、「四月八」、「龍船」節等。
苗族曾經自稱「牡」、「蒙」、「摸」、「毛」,有的地區自稱「嘎腦」、「果雄」、「帶叟」、「答幾」等。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
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沒有文字,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帶,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旱稻。包穀,蕎子,薯類和豆類,經濟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種麻,自己紡織.苗族人民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如古歌,詩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蘆笙舞最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剪紙、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編輯本段[宗教習俗]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祭鼓節」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視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極少。
傳統地講,苗族對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認為是一種靈性的體現,因而對其頂禮膜拜,酒肉祭供。其中比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巨石(怪石)、岩洞、大樹、山林等。此外,苗族認為一些自然現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語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兩詞並用。多數情況下,鬼被認為是被遺棄或受委屈的靈魂和工具所變成的,常給人類帶來災難、病痛、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謂東方鬼、西方鬼、母豬鬼、弔死鬼、老虎鬼等,被稱為惡鬼。而有靈性的自然現象常被認為是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魂、棉神、風神、雷神、雨神、太陽神、月亮神等。對於善鬼、惡鬼,苗族人的祭祀之法亦不同。對善鬼有送有迎,祭祀較真誠,對惡鬼則須賄賂哄騙直至驅趕使之遠離。
在許多地區,苗族還認為自然界存在許多精怪。比如牛在廄內以糞便蓋身或在廄內打轉、將糞踩成圓圈,豬吃豬仔或躺在食槽里,鴨吃鴨蛋,老虎進田,遇到兩蛇交尾,母雞發出公雞的鳴叫等均屬出現了相應的精怪。
在一些苗族地區,人造物崇拜有土地菩薩、土地奶、家神、祭橋、水井等。土地菩薩苗語叫土地鬼,一般由幾塊石頭壘成,土地屋多為木製或用三塊石板搭成,極為簡陋,設於寨旁路口處或大路邊行人休息處。家神信仰存在於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設立「家神」偶像。祭橋流行於黔東南大部分地區。龍也是各地苗族的崇拜和祭祀對象。
圖騰崇拜方面。東部地區許多苗族與瑤族共同崇拜盤瓠(一種神犬)。他們世代傳說著「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盤瓠視為自己的始祖。中部地區一些苗族認為他們的始祖姜央起源於楓木樹心,因而把楓樹視為圖騰。另有一些地區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為自己的圖騰崇拜對象。
普遍地,祖先崇拜在苗族社會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們認為祖先雖然死去,其靈魂卻永遠與子孫同在,逢年過節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飲食也要隨時敬奉祖先。許多地區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祭祖盛典,在湘西有「敲棒棒豬」、「椎牛祭祖」,黔東南有「吃牯臟」,黔中地區叫「敲巴郎」,黔西北、滇東北有打老牛習俗。其中,黔東南的吃牯臟至今盛行不衰,最為典型。吃牯臟亦稱祭鼓節、鼓社節、鼓藏(牯臟)節,以宗族(鼓社)為單位,每七年或十三年舉行一次。他們認為祖先的靈魂寄居中在木鼓裡,祭鼓就是敲擊木鼓召喚祖先的靈魂來享用兒孫的供品。主祭者稱為牯臟頭,祭品牯臟牛是專門為此而飼養的。每屆祭祀活動前後延續三年之久。
大多數苗族人虔信巫術。主要的巫術活動有過陰、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還有蠱術等。巫術活動由巫師主持。巫師大多是非職業化的。他們在前述各種原生性崇拜和巫術活動中起著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師還兼任寨老。巫師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還能講述本宗支的譜系、本民族重大歷史事件和遷徙來源的路線,熟悉各種神話傳說、古歌古詞和民間故事,有的巫師還兼有歌師和舞師的職能。所以說,巫師是苗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的傳承人,在苗族社會中充任知識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師還掌握一定的醫術,懂得一些草葯,在為人驅鬼的同時,輔以科學的醫葯手段。
除了這些傳統信仰之外,自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傳教士深入我國內地傳教,在滇黔川交界地區、貴州凱里、湖南沅陵等地區有一些苗族群眾皈依了基督教,在滇東南有少數苗族信仰天主教。尤其是滇東北、黔西北一帶的基督教信仰曾經勢頭強盛,影響極大。外國傳教使團或者傳教士們在苗族地區開設了許多的中小學校、醫療機構、甚至實施了一些經濟發展項目,對於苗族社會的進步、政治地位的改善起到了不可抹滅的作用。著名的牧師有安順的黨居仁、柏格理、張道慧、王樹德等,前二者均殉職苗區。
新中國建立之後,基督教、天主教的影響一度衰微,近年有一定的復甦的趨勢。但是,現在基督教、天主教實行「三自」,與1950年以前的基督教信仰在社會組織、社會影響甚至信仰內容方面都有許多的不同。
國外的苗族,在越南、寮國有少數苗族信仰天主教。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苗族也有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寮國、泰國的苗族也受佛教文化的影響。盡管如此,在他們的社會中,傳統的祖先崇拜、靈魂觀念等仍在很大程度上的保留。
編輯本段[民族歷法]

苗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國最早定居的民族之一。
遠古時期,苗族文化科技十分發達,從近期發掘的苗族古歷足見一般。苗族古歷,豐富了中國與世界歷法體系。
據中國著名天文學專家陳久金教授考證:苗族有古歷體系。迄今為止,還沒有他人能夠推算、編寫出苗族古歷,筆者欲予嘗試。
據筆者考證:中國苗族古歷體系屬陰陽歷,以太陽歷為主。
苗族古歷以十二生肖記時、日、月、歲,一歲365.25日,陽歷平歲365日,閏歲366日。
每歲分為動月、偏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其中1、3、5、7、9月5個月為月長日,每月31日;動月、偏月、2、4、6、8、10月等7個月為月短日,每月30日。
以「冬至」為歲首、年首、節首、氣首,屬中國歷法「子正人統」。
一歲分「冬至」(陽旦)、「夏至」(陰旦)兩個年節,「冬至」前一日為苗歷大年。
一歲分冷季、溫季、熱季三季,分上半歲和下半歲,每半歲中冷季、溫季、熱季各占兩個月,一歲中冷季、溫季、熱季各佔4個月。
上半歲由「冷漸熱」,下半歲由「熱漸冷」,歲歲循環往復。4歲1閏,附加值為1日,閏在動月,亦即歲首,閏月31日。
苗歷10月的最後一日為除夕夜(「冬至」前一日)。
動月的第一個子日、丑日、寅日分別為天歲節、地歲節、人歲節。因此,有「歲首初日不出門」的苗習。
苗歷除使用十二生肖記時、日、月歲外,還用1、2、3、4、5、6、7、8、9、10、自然數相輔助記時、日、月、歲,為老人祝壽:「祝120歲高壽」。
十二生肖來源,與中國遠古十二個氏族有關。用十二生肖記時、日、月、歲,一歲分12個月,一日分12個時辰,歲、月、日、時固定不變,日按十二生肖相記,循環使用。建制以「建」作日首,固定循環使用。
二十七宿與苗族九卦有關。
苗族先民還用所住房屋的相應方位與十二生肖輔助記時、日、月、歲,將一日分為夜、晨、晝、昏4個時段,與十二生肖相配記為「大門口、堂屋、左屋、屋後、右屋、屋頂」,觀測日出日落。陰歷從月圓到下一輪月圓為1 個月,每月分27宿。陰歷平歲358日,閏歲387日。動月、偏月為月短日;1—10月為月長日。月長日30日,月短日29日,閏月29日。苗族古歷不論陽歷或陰歷均在歲鼠、歲辰、歲申置閏,每4歲一閏,閏動月。苗族古歷體現了「一分為三、三位一體」的苗族生成哲學觀和「九卦」立體思維觀(即前後、左右、上下、表裡、中或東、南、西、北、中、東南、西南、西北、東北)。
苗族先民崇拜「日、月、星」,視三光為純潔之至。
苗族先民認為組成宇宙萬物的原生物質為雷、龍、夔三種(意譯為水、火、氣),記為「三專」;「五行」分別依次為光、氣、水、土、石。大堯(亦稱鬼谷先生)歸順黃帝(自稱天子),大夔妹嫘祖(雷祖)嫁給黃帝為妻後,大堯為討黃帝之好改九卦為八卦(漢書稱伏羲制八卦,有誤),改一分為三(陽、陰、不陽不陰)為一分為二(陽、陰),改立體思維為平面思維。將十干支與十二生肖結合創天干、地支、六十甲子(漢書有此記載)。改27宿為二十八宿。將五行按平面方位及所產之物改為金、水、木、火、土(西、北、東、南、中),同時與金、水、木、火、土星、日、月相配創七曜歷。《七曜歷日》乃我國現存最早的歷書。
中國苗族古歷與古埃及歷同屬太陽歷,但比距今6200年的埃及歷還要早3800多年,每歲365日,4年一閏;不同的是古埃及歷閏年的附加日為6天,苗族古歷閏歲的附加值為1日。苗族古歷與太陽回歸年長度365.25日一致,天狗周期為1460歲,准確率高。
中國苗族古歷對遠古苗民從事農業生產(主要是水稻生產)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民間亦曾應用於擇吉。(詳見石啟貴的《湘西苗族實地考察報告》)。
中國苗族古歷的使用時限,上溯至少可達一萬年,下限是光緒三十三年(即公元1907年)。據《永綏直隸志》記載:「父子遞傳,以鼠牛虎馬記年月,暗與歷書合。」(清•楊瑞珍撰,同治七年刻本)清•董鴻勛撰,光緒三十三年鉛印本《古丈坪廳志》也有同樣的記載。根據珍藏於北京博物館《乾隆六十年苗匪檔》內的原始奏摺和被捕苗族首領的「供單」以及當年參予鎮壓起義的人士編著的史書或地方誌記載:商定鳳凰、乾州、永綏、松桃四廳起義日期為乾隆六十年二月初六(農歷)。據吳添半在「供單」中解釋說,這一日是苗年的正月初一(苗歷陰歷年),把起義日子定為這一日,取去舊還新之意。後因泄密,提前於正月十八日(農歷)起義。這是史書記載與苗族古歷有關的重大歷史事件。
中國苗族古歷與聯合國公布的「未來日歷方案」(詳見於《資料卡片》1988年第二期《未來的日歷》,新華社內蒙古分社主辦)有異曲同工之妙合。苗族古歷比現行公歷、陰歷每月的日數單一,且閏法簡單,易於掌握和運用。
中國苗族古歷體系表明十二生肖、七曜歷和二十七、二十八宿均產生於中國,後傳入巴比侖、印度等國。由此可見:中國苗族古歷是中國歷法之母,也是世界歷法之母。
苗歷的月份與節氣對應見下表:
苗歷十二月與二十四節氣表月份
生肖 建制 節氣 季節 11月
鼠 子 冬至、小寒 冷季 12月
牛 丑 大寒、立春 冷季 1月
虎 寅 雨水、驚蟄 溫季 2月
兔 卯 春分、清明 溫季 3月
龍 辰 穀雨、立夏 熱季 4月
蛇 巳 小滿、芒種 熱季 5月
馬 午 夏至、小暑 熱季 6月
羊 未 大暑、立秋 熱季 7月
猴 申 處暑、白露 溫季 8月
雞 酉 秋分、寒露 溫季 9月
狗 戌 霜降、立冬 冷季 10月
編輯本段[民族節日]

苗族是一個富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節慶獨特鮮明。苗族傳統節慶按功能含義分為:⒈農事活動節慶;⒉物質交流節慶;⒊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慶;⒋祭祀性節慶;⒌紀念性、慶賀性節慶。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丑日是地歲節,第1個丑日至第2個丑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個丑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交流、男女社交節(漢籍稱為三月三街節)。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漢籍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其中小端午節後來為紀念苗族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羋姓),亦稱屈原節、歌師節。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漢籍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大麥熟)。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夏至日,陰旦? 冢

閱讀全文

與苗疆故事小說全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gl冰山受古代小說 瀏覽:301
在哪可以寫小說加好友 瀏覽:851
風月司聞txt小說下載 瀏覽:84
完美世界熱血小說網 瀏覽:810
車上艷遇的系列小說閱讀目錄 瀏覽:973
深圳廣播電台有聲小說 瀏覽:205
安德森小隊玄幻小說 瀏覽:739
好看的無女主基情四射的小說 瀏覽:697
神奇寶貝王者登錄小說全集免費 瀏覽:848
完本奇遇武俠小說 瀏覽:761
血劍吟小說全集免費 瀏覽:903
那樣芬芳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593
很寵很寵寵人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416
長篇好看靈異小說 瀏覽:26
現代人穿越在混沌認識盤古的小說 瀏覽:877
穿越小說打包下載完本 瀏覽:555
哪裡可以寫兒童小說 瀏覽:51
穿越重生禁忌戀小說合集下載 瀏覽:57
干絲襪兒媳小說閱讀 瀏覽:785
末世重生成龍的小說 瀏覽: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