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舊中國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國取得的成就有了哪些新的了解老師讓我們寫100到400。
新中國取得的成就:
1、2008年北京奧運會。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Games of the XXIX Olympiad),又稱2008年北京奧運會,2008年8月8日晚上8時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舉辦。
2、香港回歸。
香港回歸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在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事件。
3、澳門回歸。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葡萄牙共和國結束統治澳門的歷史事件。
4、中國婦女人權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的法律法規和制度機制進一步完善,為婦女人權事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保障。特別是消除就業性別歧視,婦女就業選擇更加多元、創業之路更加寬廣。
5、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面建成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這是黨中央在科學研判世情國情基礎上,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新時期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作出的重大部署。
舊中國所受的屈辱:
1、《璦琿條約》。
又稱《璦琿城和約》,是俄羅斯帝國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和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於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璦琿(今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簽定的不平等條約。
2、《中俄天津條約》。
《中俄天津條約》是1858年(咸豐八年)6月13日清朝與沙皇俄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與《中美天津條約》、《中英天津條約》和《中法天津條約》構成了《天津條約》的主體。
㈡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不急你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三個人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是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不可飛揚跋扈,目中無人,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學習別人的長處
㈢ 每天放學回家,我總是不恥下問,向當高中教師的爸爸請教解題的好方法
這句話是有問題的,因為不恥下問,是指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而你的父親按正常來說,應該是學識高於你的,所以應該是每天放學回家,我總是虛心求教,向當高中教師的爸爸請教解題的好方法
㈣ 我們要主動向同學,老師,家長等身邊的人不恥下問怎麼改
這句話本身就是有一定問題的
不恥下問這個詞,其實是能力強的人向能回力不強的人問問題,代表的意思答就是說,我不會在乎自己的臉面,更注重學問的重要性,會像不如自己的人問問題,而不會覺得丟人
這句話中,同學是其次,但老師和家長是長輩,應該予以尊重
所以在改動時,應該是——我們要主動向同學、老師、家長等身邊的人謙虛好問,這樣才代表了自己的誠意
㈤ 下面的成語使用對嗎1、他經常向老師請教,真是不恥下問。2、他躺在床上,連篇累牘的思緒總是難以排除。
不對啊
1不恥下問是向比自己學問或年齡低的人請教的意思。換勤而好學
2連篇累牘是說看書時的聚精會神等等,思緒能連篇累牘嗎?換連綿不斷
㈥ 老師喜歡不恥下問的學生 對不對呢
並不是都這樣的,根據我的經驗和了解,大體有2類這樣「不恥下問」的學生:第一類,基礎好學習積極性高,喜歡問問題,這一類是老師很喜歡的,因為不懂就問可以提高成績,老師當然喜歡;第二類,有些學生很積極很好問,但是並沒有什麼效果的那種,只是想讓老師覺得他很積極主動,老師反倒不怎麼喜歡。不恥下問要建立在問了要懂,要理解 有成果,重質量而不是數量。
㈦ 成語「不恥下問」的對象可否是老師或者比自己學歷高的人
成語「不恥下問」的對象是老師或者比自己學歷高的人,也包括自己在內。因內為沒有一個人是完全掌容握所有學問的,如果自己有不懂的東西,能夠虛心、不怕丟面子向比他地位低下的人請教,這個人才能越來越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識,才能更加受人尊重。
㈧ 昨天過的異常屈辱 求開解 我在國外讀大學 然後我有一篇論文被老師認為涉嫌抄襲 因為用軟體查 其中一
是因為你的行為確實違背常理還是因為你是黃皮膚的身份?在哪兒都會有不公正內的待遇的,步入社容會以後更常見,還是得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這樣的事就會減少。加油吧,讓自己變的從容寬容,不被別人擾亂自己的心境。
㈨ 我是一個女孩,我初中時被老師趕出門外,而且我因為學習不好,經常遭受屈辱,和父母的責怪丟了很大的面子
做心理暗示是提高自信的方式,你甚至有空都可以做在你的頭腦里去想像跟你的朋友們同事們友好相處,每天試著做會讓你受益
㈩ 全國學校老師學生以蘋果為恥!以國產機為自豪驕傲!露出國產機藏好蘋果
你好,這樣的情況很多,隨著工業分工不同,應該抵制在國外生產的手機,支持國內生產的手機,這樣才是理性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