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集作者 > 皇帝的稱號寫小說

皇帝的稱號寫小說

發布時間:2021-10-07 09:41:35

❶ 關於皇帝稱號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 - 1521),在位16年(公元1506-1521)。
葬於北京十三陵之康陵。廟號「武宗」,謚號「武宗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父明孝宗朱佑樘,母張皇後。

1505年,孝宗因傷寒加上太醫誤診,錯服葯物,導致病重,最終鼻血不止逝世。明孝宗只有二子三女,其中二子朱厚煒早年夭折。皇長女太康公主也因病去世,所以孝宗只剩下朱厚照這一個兒子,對他十分疼愛,父子二人情感很深。在朱厚照兩歲時就被立為太子。

東宮的隨侍太監中,有八個太監號稱八虎,他們以劉瑾為首,為了巴結日後的新皇帝,每天都進一些奇特的玩具,還經常組織各式各樣的演出,各種體育活動,當時的東宮被人們戲稱為百戲場,試想年幼的武宗如何能抵禦這些東西的誘惑,於是就沉溺於其中,而且終其一生沒有自拔,學業和政事當然也就荒廢了。

孝宗逝世後,十五歲的朱厚照即位,改明年為正德元年。但這並沒有把他從玩樂中拉出來,而是在劉瑾的引導下,玩得越來越離譜。先是在宮中模仿街市的樣子建了許多店鋪,讓太監扮做老闆,百姓,武宗則扮做富商,在其中取樂。後來又覺得不過癮,於是又模仿妓院,讓許多宮女扮做粉頭,武宗挨家進去聽曲、淫樂,後宮搞的烏煙瘴氣,可急壞了當朝的大臣們。

由於弘治時期政治還算清明,給武宗留下了一套非常剛正廉潔的大臣班子,這些人不顧身家性命,聯名上書請求嚴懲八虎,武宗剛剛即位,還缺乏駕馭群臣的能力,見到如此聲勢浩大的進諫,有些支持不住,想與群臣妥協,除掉八虎。但就在千鈞一發之際,老謀深算的劉瑾在皇帝面前聲淚俱下地哭訴使武宗心又軟了下來,第二天他懲治了首先進諫的大臣,內閣成員謝遷、劉健以告老還鄉相威脅,但是被武宗欣然批准,群臣失去了領頭人,只好作罷。就這樣,一場反對八虎的運動,以八虎的最終勝利而告終。

八虎在戰勝了群臣之後,氣焰更加囂張,劉瑾又建立了豹房,裡面有許多樂戶、美女供武宗享用,武宗玩得更加肆無忌憚,劉瑾也靠著武宗的寵幸權傾朝野,但是他忽略了太監內部的爭權奪勢,最終,大太監劉瑾死於了另一個太監張永之手。劉瑾死後,後宮並沒有安定下來,又出了佞臣錢寧、江彬。

武宗的胃口越來越大,他已經不滿足於在京城玩樂,他希望有更廣闊的天空,於是他至國政於不顧,開始西巡。但不久之後,他又看上了一個樂工(當時的職業演員)劉良女,對劉氏寵愛至極,豹房的人都將劉氏稱為劉娘娘。

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蒙古韃靼小王子率五萬兵馬南下,武宗大喜,調集五、六萬兵馬親征。雙方數日內激戰,武宗與士兵同吃同住,極大地鼓舞了明軍士氣。最後,蒙古小王子被迫撤兵,明軍取得了一場難得的勝利,史稱「應州大捷」,《明史》記載明軍死亡五十二人,蒙古軍死亡十六人,武宗親手殺敵一人。此後正德年間蒙古不敢再南下侵犯。武宗封自己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後加封朱壽為「鎮國公」。

由於朝政的荒廢,寧王朱宸濠妄圖效仿永樂帝,趁武宗荒於政事,秘密准備叛亂,並於正德十四年扯旗造反。武宗皇帝並未因此而著急,這正好給了他一個南巡的機會,於是他又打起了威武大將軍朱壽的旗號,率兵出征,可誰知行到半路御使王守仁已經平定了叛亂。這個消息絲毫沒有降低武宗的興致,他又一手導演了一幕鬧劇,他將朱宸濠重新釋放,由自己親自在將他抓獲,然後大擺慶宮宴,慶祝自己平叛的勝利。

之後他就逗留江南肆意玩樂。正德十五年九月六日,武宗在淮安清江浦上釣魚泛舟,由於站腳不穩跌入江中,由於當時已經是九月天氣,江水寒冷,加之武宗已經被女色掏空了身體,這一病就再也沒有起來,武宗一行匆匆回到京城,雖然太醫們盡心治療,可還是沒有挽回武宗的生命,數月之後,武宗病死於豹房,結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由於武宗沒有子嗣,皇位不得不落於皇室旁系之手,孝宗一脈從此結束。

❷ 求架空小說中古代皇帝封號

那你要先搞清楚年號、謚號、廟號的由來

謚號的選定要根據謚法,謚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謚號時選擇。這些字大致分為下列幾類:上謚,即表揚類的謚號,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康」表示「安樂撫民」;「平」表示「布綱治紀」。下謚,即批評類的謚號,如:「煬」表示·好內遠禮」,「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內從亂」等。中謚多為同情類的謚號,如:「憨」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懷」表示「慈仁短折」。 : 根據對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研究表明,至遲到周穆王前後,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謚號的做法已比較多。謚法初起時,只有美謚、乎謚,沒有惡謚。謚號之有善惡,西周共和以後。周厲王是一個貪婪的君,「國人」發動暴動,他逃到彘(今山西霍縣東北),後來就死在那裡。「厲」便是對他予以斥責的惡謚。

先秦時的謚號以用一個字為常,也有用兩三個字的。用一個字的如:秦穆公、晉文公;用兩三個字的如魏安簧王、趙孝成王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議定以「皇帝」作為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同時因謚號的定奪將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故而廢除謚法。他自稱為始皇帝,後世則以數計,如二世、三世等等。漢代又恢復了謚法,而且這一時期謚法制度也日趨嚴密,朝廷中正式設立大鴻臚一職,管理王公列侯的謚法。漢代以後,謚號大多為兩個宇:漢文帝劉恆謚號全名為孝文帝,蕭何謚為文終侯。

唐宋時期是謚法大發展的時期。謚法一方面成為封建帝王尊大謚以美足其虛榮心的工具,同時也成為駕馭群臣的褒貶手段。武則天時開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打破了皇帝一、兩字謚號的舊例,更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上尊號謚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著的時候可以被奉上好幾次尊號。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號為「元聖文神武皇帝」。帝後也可有尊號,後來稱作徽號。如清代同治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後,上徽號為「慈禧」。徽號也可每逢慶典累加,那拉氏的徽號最後積有「慈椿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等十六個宇。宋代皇帝謚號比唐時更加謚美,而且也開後代予大臣謚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實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謚號多以「文」字為榮,終宋之世,謚號為「文」者達一百四十多人,為「武」者僅二十人。

明清時期,謚法內容基本固定下來。首先是各籌級人員的謚號字數固定下來。如明代皇帝謚號為17字,親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碩親王1字,大臣2字。其次,賜謚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要取決於「聖裁」。據統計,西漢到清末,歷代宗室、百官得謚者共10473人,而明代兩代就有5935人,占總數的57%左右。帝王的謚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布,臣下的謚號則由朝廷賜予。

謚號中還有一種私謚,這是有名望的學者、土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謚號。私謚始於周末,到漢代才盛行起來。古代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謚號外,稱呼高官司大臣、學者名流的謚號也是一種尊重的稱呼。有些人的謚號由於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一般認為,廟號始於商代,漢代承襲了這一制度。漢代對於追尊廟號一事是極為慎重的,因此不少皇帝都沒有廟號。但這一制度發展到南北朝時已不太嚴格了,從唐代開始,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更是無帝不」宗」了。

追尊的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自漢代開始,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開國皇帝之後的嗣君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但也有例外,如明代朱橡取代建文帝做了明朝皇帝,他並非開國皇帝,卻廟號明成祖;清人關後的第一任皇帝順治皇帝也非大清的開國皇帝,仍被尊為「世祖」。

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謚號之前,同謚號一道構成歿世帝王的全號。如漢武帝的全號是太宗孝武皇帝,隋文帝的全號是高祖文皇帝。習慣稱呼中,唐代以前對歿世的帝王簡稱謚號,不稱廟號;唐代以後由於尊號的出現,尊號、謚號加在一起很長,不便稱呼,所以又改稱廟號。到了明清兩代,因為每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明英宗除外),所以明清兩代的皇帝習慣上常稱他們的年號。稱年號的皇帝生前也可以稱呼,故而若康熙和乾隆皇帝在世時,稱他們為「康熙帝」、「乾隆爺」,那就不能說是錯誤的,但如稱他們為「聖祖」(康熙廟號)和「高宗」(乾隆廟號),就不對了。

我們在日常談及古代帝王時,如漢武帝、唐太宗、乾隆皇帝等,往往把這些稱謂視為同一概念,其實,其表述是不同的。稱漢武帝是稱其謚號,唐太宗稱其廟號,乾隆皇帝則是稱其年號。
中國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還有廟號、謚號、尊號和年號。這些稱號多見於史書。

1)廟號 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後的趙光義稱太宗。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清朝福臨(順治)稱世祖,玄燁(康熙)稱聖祖。但是在隋以前,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以後,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

2)謚號 謚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跡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貶之意。所謂「謚者,行之跡」,「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謚號有帝王之謚,由禮官議上;有臣屬之謚,由朝廷賜與。還有稱謚,是門徒弟子或是鄉里、親朋為其師友上的謚號。帝王將相之謚在西周時即已出現。秦時曾一度廢除,漢代恢復,直至清末。私謚可能始於東漢,或謂春秋時期已有。民國以後,稱謚在一段時間內仍存在。謚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愛民曰文,克定禍亂曰武,主義行德曰元等,這是美謚;殺戮無辜曰厲,去禮遠眾曰煬,好祭鬼怪曰靈等,這是惡謚;還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懷等。一般人的謚號多用兩字,如岳飛謚曰武穆,海瑞謚曰忠介。

3)尊號 尊號是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片語成

的特殊稱號。或生前所上,或死後追加。追加者亦可視為謚號。尊號一般認為產生於唐代。實際早在秦統一中國之初,李斯等人就曾為當時的秦王政上尊號曰「秦皇」。不過這時的尊號一詞的含義與唐代以後的不甚相同。尊號開始時,字數尚少,如唐高祖李淵的尊號為「神光大聖大光孝皇帝」。越到後來,尊號越長,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稱號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除了廟號「高宗」二字外,其尊號竟有二十餘字之多。

4)年號 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後每個朝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如漢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後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十一個年號。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後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每一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一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在我國古代文獻中,對前代帝王多不稱姓名或尊號,都稱廟號、謚號或年號。一般來說,對隋以前的皇帝多稱謚號,如漢文帝、晉武帝、隋煬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兩朝的皇帝多稱年號,如嘉靖皇帝、唐熙皇帝等。在某些特定場合,也稱其全部名號,即廟號、尊號、謚號的合稱,如前述乾隆的名號。遇到這種全稱,應注意區分其廟號、尊號和謚號。另外,在古籍中,對一些王侯將相知名人也常常不稱其名,而稱其謚號。如稱岳飛作岳武穆,稱海瑞作海忠介,等等。

有關廟號、謚號、尊號和年號的工具書,有清代沈炳震編《廿一史四譜》、清陸費墀編《歷代帝王廟謚年諱謚》、清劉長華編《歷代名臣謚法匯考》及各種「中國歷史紀年表」等。

在學習中,常會遇到關於封建帝王的各種稱謂,如漢武帝、唐太宗、乾隆皇帝等。稱漢武帝是稱其謚號,唐太宗稱其廟號,乾隆皇帝則是稱其年號。
年號: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紀年的名號。年號是從漢武帝開始有的。漢武帝極為的那年(公元前140年),稱為建元元年,第二年稱建元二年,以此類推。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文天祥《指南錄後序》:「是年夏五,改元景炎」,是指南宋端宗極為,改年號為景炎。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如女皇帝武則天在位十四年,前後改元達十二次。明清兩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一個皇帝一個年號,故往往就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如明成祖朱棣在位年號永樂,稱永樂皇帝;清愛新覺羅·弘歷在位年號乾隆,稱乾隆皇帝。
謚號: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謚或謚號。《逸周書·謚法解》:「謚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上古謚號多用一個字的,如周平王(平)、秦穆公(穆);也有用兩個字的,如魏安 王(安 )、趙惠文王(惠文)等。後世帝王謚號多用一字,如漢武帝(武,威強睿德曰武)、隋煬帝(煬,好內遠禮曰煬);其餘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兩字,如文忠公(文忠,歐陽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廟號:封建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特立名號,叫廟號。《宋史·禮志九》:「天資七廟,親廟五,祧廟二……以今十六間為寢更立一祧廟,逐室各題廟號。」《後漢書·明帝紀》:「有司奏上尊廟為世祖。」自漢代起,每個朝代的第一個皇帝一般稱太組、高祖或世祖,以後的嗣君則稱太宗、世宗等。唐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以後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根據以上,編個差不多的就可以啦!

❸ 皇帝有多少種稱號

廟號大部分來源於謚號,並不像《謚法》一樣,廟號沒有一個准確的標准,
首先,謚號始於西周前期,周公旦著書《謚法》,用來對王侯將相的一生做一個高度的評價
表揚的,例如:
經緯天地曰文
布義行剛曰景
威強睿德曰武
柔質慈民曰惠
聖聞周達曰昭
聖善聞周曰宣
行義悅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綱治紀曰平
照臨四方曰明
闢土服遠曰桓
聰明睿知曰獻
溫柔好樂曰康
布德執義曰穆
2.批評的,例如:
亂而不損曰靈
好內遠禮曰煬
殺戮無辜曰厲
3.同情的,例如:
恭仁短折曰哀
在國遭憂曰愍
仁慈短折曰懷
隨著時代的發展,皇權的集中,謚號越來越多,廟號成為皇帝們的必備
從唐代起,皇帝還有尊號,這是生前奉上的。 例如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七年受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乾德元年受尊號為「應天仁聖文武聖德皇帝」。尊號可以上好幾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詞,實際上是阿諛奉承。 也有死後上尊號的,例如唐高祖死後,到天寶十三載上尊號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這種死後所加的尊號也可以說是謚號,這樣,謚號的字數就加多了。 唐以前對歿世的皇帝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不稱廟號,唐以後由於謚號加長,不便稱呼,所以改稱廟號(如唐玄宗、宋太祖)。

❹ 歷代皇帝名字,及稱號。和 時間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嬴政,在他之前沒有「皇帝」,帝王、諸侯王稱天子、國君等。所以,你所說的「商」朝沒有皇帝,「戰國」也沒有皇帝。
但是,盡管如此,中國歷史上的皇帝仍然非常之多,如果一一將他們的名字、稱號和(在位)時間都列舉出來,那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工作量。下面是中國歷史上的從秦朝開始知道清朝的皇帝的基本情況(漢以下不完整):
秦朝
秦始皇嬴政(前247-前221-前210)前247年即秦王位,前221年稱帝。
秦二世嬴胡亥(前210-前207)
秦三世嬴子嬰(前207)前207年9月趙高殺胡亥,去帝號,立子嬰為秦王,10月投降劉邦,在位46天。
漢朝
西漢
漢高祖劉邦(前206-前202-前195)前206年受封漢王,前202年稱帝。
漢惠帝劉盈(前195-前188)
漢前少帝劉恭(前188-前184)
漢後少帝劉弘(前184-前180)
漢高後呂雉(臨朝稱制16年)
漢文帝劉恆(前180-前157)
漢景帝劉啟(前157-前141)
漢武帝劉徹(前141-前87)
漢昭帝劉弗陵(前87-前74)
昌邑王劉賀(前74年)在位27天。
漢宣帝劉詢(劉病已)(前74-前49)
漢元帝劉奭(shì)(前49-前33)
漢成帝劉驁(前33-前7)
漢哀帝劉欣(前7-前1)
漢平帝劉衎(前1-6年)
孺子嬰劉嬰(0)6-8年在皇太子位,沒當皇帝,王莽呼之為「孺子」。
新朝
新朝新始祖高皇帝王莽(8-23)
玄漢
漢延宗更始帝劉玄(23-25)
漢昌宗建世帝劉盆子(25-27)
成家(一作大成或成)
公孫述(25-36)
東漢
漢光武帝劉秀(25-57)
漢明帝劉庄(57-75)
漢章帝劉炟(75-88)
漢和帝劉肇(88-105)
漢殤帝劉隆(105-106)
漢安帝劉祜(106-125)
漢少帝劉懿(125年5月18日-125年12月10日)
漢順帝劉保(125-144)
漢沖帝劉炳(144-145)
漢質帝劉纘(145-146)
漢桓帝劉志(146-167)
漢靈帝劉宏(168-189)
漢少帝劉辯(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
漢獻帝劉協(189-220)
三國

*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
魏明帝曹睿
魏齊王曹芳(邵陵厲公)
高貴鄉公曹髦
魏元帝曹奐
蜀【蜀漢】
漢昭烈帝劉備
漢孝懷帝劉禪

*武烈帝孫堅
*長沙桓王孫策(孫堅子,孫權之兄)
吳大帝孫權
吳會稽王孫亮
吳景帝孫休
吳烏程侯孫皓

西晉
*宣帝司馬懿
*景帝司馬師
*文帝司馬昭
武帝司馬炎
惠帝司馬衷
趙王司馬倫
懷帝司馬熾
愍帝司馬鄴
東晉
元帝司馬睿
明帝司馬紹
成帝司馬衍
康帝司馬岳
穆帝司馬聃
哀帝司馬丕
海西公司馬奕
簡文帝司馬昱
孝武帝司馬曜
安帝司馬德宗
恭帝司馬德文
十九國
成漢
*(成)景帝李特
*(成)秦文王李流
(成)武帝李雄
(成)哀帝李班
(成)幽公李期
(漢)昭文帝李壽
(漢)末主李勢
漢趙
(漢)光文帝劉淵
(漢)梁王劉和
(漢)昭武帝劉聰
(漢)隱帝劉粲
(趙)秦王劉曜
後趙
明帝石勒
文帝石弘
武帝石虎
正帝石世
成帝石遵
仁武帝石鑒
興武帝石祗
冉魏
武悼天王冉閔
惠帝冉智
前涼
*武穆王張軌
昭王張實
成王張茂
文王張駿
桓王張重華
哀王張耀靈
威王張祚
沖王張玄靚
悼王張天錫
涼王張大豫
後涼
*景昭帝呂婆樓
懿武帝呂光
隱王呂紹
靈帝呂纂
後主呂隆
西涼
武昭王李暠
後主李歆
末主李恂
南涼
武王禿發烏孤
康王禿發利鹿孤
景王禿發傉檀
北涼
文王段業
武宣王沮渠蒙遜
哀王沮渠牧犍
高昌王沮渠無諱
河西王沮渠安周
前燕
*武宣帝慕容廆
文明帝慕容皝
景昭帝慕容俊
幽帝慕容暐
後燕
成武帝慕容垂
惠愍帝慕容寶
開封公慕容詳
趙王慕容麟
昭武帝慕容盛
昭文帝慕容熙
西燕
歸帝慕容泓
威帝慕容沖
昌平王段隨
中帝慕容覬
文帝慕容瑤
代帝慕容忠
末帝慕容永
北燕
惠懿帝高雲
文成帝馮跋
昭成帝馮弘
南燕
獻武帝慕容德
末主慕容超
胡夏
*桓帝劉衛辰
武烈帝赫連勃勃
德武帝赫連昌
平武帝赫連定
前秦
惠武帝苻洪
高祖苻健
厲王苻生
世祖苻堅
哀平帝苻丕
太宗苻登
後主苻崇
後秦
武昭帝姚萇
文桓帝姚興
末主姚泓
西秦
宣烈王乞伏國仁
武元王乞伏乾歸
文昭王乞伏熾盤
厲武王乞伏慕末
代國
太祖拓跋猗盧
太宗拓跋普根
世祖拓跋始生
平文帝拓跋鬱律
惠帝拓跋賀傉
煬帝拓跋紇那
烈帝拓跋翳槐
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西蜀
蜀王譙縱
南北朝
南朝

武帝劉裕
少帝劉義符
文帝劉義隆
元帝劉劭
孝武帝劉駿
前廢帝劉子業
明帝劉彧
後廢帝劉昱
順帝劉准

高帝蕭道成
武帝蕭賾
鬱林王蕭昭業
海陵王蕭昭文
明帝蕭鸞
東昏侯蕭寶卷
和帝蕭寶融

武帝蕭衍
臨賀王蕭正德
簡文帝蕭綱
豫章王蕭棟
武陵王蕭紀
元帝蕭繹
閔帝蕭淵明
敬帝蕭方智
後梁
宣帝蕭詧
明帝蕭巋
靖帝蕭琮

武帝陳霸先
文帝陳蒨
廢帝陳伯宗
宣帝陳頊
煬帝陳叔寶
北朝
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
明元帝拓跋嗣
太武帝拓跋燾
南安王拓跋余
文成帝拓跋浚
獻文帝拓跋弘
孝文帝元宏
宣武帝元恪
孝明帝元詡
幼主元釗
孝庄帝元子攸
長廣王元曄
節閔帝元恭
安定王元朗
孝武帝元脩
東魏
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
文帝元寶炬
廢帝元欽
恭帝拓跋廓
北齊
*神武帝高歡
*文襄帝高澄
文宣帝高洋
廢帝高殷
孝昭帝高演
武成帝高湛
後主高緯
安德王高延宗
幼主高恆
范陽王高紹義
北周
*文帝宇文泰
孝閔帝宇文覺
明帝宇文毓
武帝宇文邕
宣帝宇文贇
靜帝宇文衍

隋文帝楊堅
隋煬帝楊廣
隋恭帝楊侑
隋秦王楊浩
隋越王楊侗

唐高祖李淵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唐中宗李顯
唐睿宗李旦
南周(武周)
南周則天大聖皇帝武曌【武則天】
唐朝復辟
唐中宗李顯
唐殤帝李重茂
唐睿宗李旦
唐玄宗李隆基
唐肅宗李亨
唐代宗李豫
唐德宗李適
唐順宗李誦
唐憲宗李純
唐穆宗李恆
唐敬宗李湛
唐文宗李昂
唐武宗李炎
唐宣宗李忱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唐昭宗李曄
唐哀帝李柷[chù]
渤海國
渤海高王大祚榮
渤海武王大武藝
渤海文王大欽茂
渤海前廢王大元義
渤海成王大華興
渤海康王大嵩璘
渤海定王大元瑜
渤海僖王大言義
渤海簡王大明忠
渤海宣王大仁秀
渤海寧王大彝震
渤海雍王大虔晃
渤海厲王大玄錫
渤海赧王大瑋瑎
渤海後廢王大諲撰
五代十國
五代
後梁
太祖朱溫
郢王朱友珪
末帝朱瑱(朱友貞)
後唐
*太祖李克用
庄宗李存勖
明宗李亶
閔帝李從厚
末帝李從珂
後晉
高祖石敬瑭
出帝石重貴
後漢(包括北漢)
高祖劉暠
隱皇帝劉承佑
湘陰公劉贇
世祖劉旻
睿宗劉鈞
少主劉繼恩
英武帝劉繼元
後周
太祖郭威
世宗柴榮(郭威義子,實為郭威妻子柴皇後的侄子,過繼之後改名「郭榮」,所以有些史書中也寫作「郭榮」)
恭帝柴宗訓(有些史書中也寫作「郭宗訓」)
十一國
吳越
太祖錢鏐
世宗錢元瓘
成宗錢弘佐
忠遜王錢弘倧
忠懿王錢弘俶
閩國
太祖王審知
嗣王王延翰
惠宗王延鈞
康宗王昶
景宗王曦
殷帝王延政
荊南(南平)
武信王高季興
文獻王高從誨
貞懿王高寶融
荊南侍中高保勖
荊南侍中高繼沖
南楚
武穆王馬殷
衡陽王馬希聲
文昭王馬希范
前廢王馬希廣
恭孝王馬希萼
後廢王馬希崇
南吳
太祖楊行密
烈宗楊渥
高祖楊渭
讓帝楊溥
岐國
忠敬王李茂貞
桀燕(傑燕)
桀王劉仁恭
燕王劉守光
南唐
烈祖李升
元宗李璟
後主李煜
南漢
*烈宗劉隱
高祖劉岩
殤帝劉玢
中宗劉晟
後主劉鋹
前蜀
高祖王建
後主王衍(王宗衍)
後蜀
高祖孟知祥
後主孟昶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遼太宗耶律德光
遼世宗耶律阮
遼穆宗耶律璟
遼景宗耶律賢
遼聖宗耶律隆緒
遼興宗耶律宗真
遼道宗耶律洪基
天祚帝耶律延禧
西遼
遼德宗耶律大石
感天後蕭塔不煙
遼仁宗耶律夷列
承天後耶律普速完
遼末帝耶律直魯古
遼恭帝耶律屈出律

北宋
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宗趙炅(趙光義、趙匡義)
宋真宗趙恆
宋仁宗趙禎
宋英宗趙曙
宋神宗趙頊
宋哲宗趙煦
宋徽宗趙佶
宋欽宗趙桓
南宋
宋高宗趙構
元懿太子趙旉
宋孝宗趙眘
宋光宗趙淳
宋寧宗趙擴
宋理宗趙昀
宋度宗趙禥
宋恭帝趙顯
宋端宗趙昰
宋帝昺趙昺
西夏
*太祖李繼遷
*太宗李德明
景宗李元昊
毅宗李諒祚
惠宗李秉常
崇宗李乾順
仁宗李仁孝
桓宗李純佑
襄宗李安全
神宗李遵頊
獻宗李德旺
末帝李睍

金太祖完顏旻(完顏阿骨打)
金太宗完顏晟
金熙宗完顏亶
海陵王完顏亮
金世宗完顏雍
金章宗完顏璟
衛紹王完顏永濟
金宣宗完顏珣
金哀宗宛顏守緒
金末帝完顏承麟
元(孛兒只斤氏)
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
元睿宗(監國)孛兒只斤拖雷
元太宗孛兒只斤窩闊台
馬乃真後(稱制)
元定宗孛兒只斤貴由
海迷失後(稱制)
元憲宗孛兒只斤蒙哥
元世祖(薛禪汗)孛兒只斤忽必烈
元成宗(完澤篤汗)孛兒只斤鐵穆耳
元武宗(曲律汗)孛兒只斤海山
元仁宗(普顏篤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元英宗(格堅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泰定帝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
天順帝孛兒只斤阿速吉八
元文宗(札牙篤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
元明宗孛兒只斤和世剌
元寧宗孛兒只斤懿璘質班
元惠宗(烏哈圖汗)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
元昭宗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
元益宗孛兒只斤脫古思帖木兒

明太祖朱元璋
明惠帝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廟號初為明太宗)
明仁宗朱高熾
明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鎮
明代宗朱祁鈺
明憲宗朱見深
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熜
明穆宗朱載垕
明神宗朱翊鈞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檢

李自成,年號永昌
大西
張獻忠,年號大順
南明
安宗朱由崧,年號弘光
紹宗朱聿鍵,年號隆武
昭宗朱由榔,年號永曆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乾隆)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嘉慶)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咸豐)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
清廢帝愛新覺羅·溥儀(宣統)
太平天國
天王洪秀全
幼天王洪天貴福(原名:洪天貴)
中華帝國
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年號洪憲。
註:
1、帝王後括弧內為其在位時間,個別帝王有為王(太子或執政)和為帝的區別;
2、每一朝代的最前面的加*的帝王一般為第一代皇帝追封的帝王,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帝王。
附錄:先秦帝王列表
上古時代
三皇
盤古氏
天皇氏
地皇氏
人皇氏
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女媧氏
神農氏
五帝
黃帝姬軒轅
少昊己摯
玄帝姬顓頊
帝嚳姬夋
帝摯姬摯
唐堯伊祁放勛
虞舜姚重華
夏朝
大禹姒文命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桀帝姒履癸
商朝
成湯子天乙
太丁
外丙
中壬
伊尹
太甲(太宗)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中宗)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高宗)
祖庚
祖甲
廩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紂帝)
周朝
西周
*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發
周成王姬誦
周康王姬釗
周昭王姬瑕
周穆王姬滿
周共王姬繄扈
周懿王姬囏
周孝王姬辟方
周夷王姬燮
周厲王姬胡
周宣王姬靜
周幽王姬宮湦
周攜王姬余臣
東周
周平王姬宜臼
周桓王姬林
周莊王姬佗
周厘王姬胡齊
周惠王姬閬
周王子姬頹
周襄王姬鄭
周王子姬帶
周頃王姬壬臣
周匡王姬班
周定王姬瑜
周簡王姬夷
周靈王姬泄心
周景王姬貴
周悼王姬猛
周敬王姬匄
周王子姬朝
周元王姬仁
周貞定王姬介
周哀王姬去疾
周思王姬叔
周考王姬嵬
周威烈王姬午
周安王姬驕
周烈王姬喜
周顯王姬扁
周慎靚王姬定
周赧王姬延
周惠王姬傑
秦國
秦惠文王嬴駟
秦武王嬴盪
秦昭襄王嬴則
秦孝文王嬴柱
秦莊襄王嬴子楚

❺ 我要寫穿越的小說,不過是架空歷史的,給皇上起一個稱號

景靈帝,哈哈,雲雲又要寫小說啦?祝你文文大火

❻ 關於古代皇帝的稱號。

尊號是中國、朝鮮及日本歷史上皇帝、皇太後在世時的稱呼。一般用於外交、禮儀、祭祀等。皇帝的尊號不需避諱,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不過一般沒有人叫,太長了,比如如唐玄宗的尊號是「開元天地天寶聖文神武孝德應道皇帝」,宋太祖為「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里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比如劉邦和李淵的高祖,明朝朱祁鎮的明英宗
年號是皇帝在世時候的紀年稱呼,比如康熙乾隆洪武永樂。(多數皇帝的尊號中就包含著年號)
謚號不只是皇帝有,一般認為皇帝的尊號或者廟號就是死後的謚號。

❼ 小說里怎樣稱呼在位皇帝

你是上帝視角嗎??上帝視角就隋煬帝啊······第一二視角就陛下·····只有東吳,少數民族政權,宋朝不是喊陛下····

❽ 古代皇帝的稱號

稱號有天子、聖上、皇上、陛下、萬歲、萬歲爺。

1、天子

天子(tiān zǐ):臣民對帝王的稱謂。天子:顧名思義,天之嫡長子。其命源天對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

他們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權,自稱其權力出於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稱天子。

在春秋戰國時期,天子的說法就已經開始出現,但還未成為正統的稱呼,周王朝和各諸侯國依然沿用著大王,漢代以後天子之稱謂始流行。

2、聖上

聖上,指封建時代臣民對在位的皇帝的尊稱,寓意皇帝高高在上,超脫於凡俗。

3、皇上

皇上:即皇帝。皇,古為上天,光明之意,「因給予萬物生機謂之皇」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謂之帝」皇為上,帝為下。

古人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詞則是告訴人們,天地是萬物之主。

皇上到了清朝才成為皇帝的主要稱呼,其他朝代,對皇帝的通用稱呼基本為「陛下」。

4、陛下

「陛下」是對君主的尊稱,秦朝以後只用以稱皇帝。陛為宮殿台階。據東漢蔡邕《獨斷》,謂群臣與天子言,因距離遠,先呼立陛下。側近臣與之言,由彼上達。陛下之稱,即由此而來。

5、萬歲

「萬歲」本意有永遠存在之意,本為臣下對君主的祝賀之辭。今也用為祝頌詞,表達極其贊賞的感情用語口號。在中國封建社會里,「萬歲」一詞是最高統治者的代名詞。

「萬歲」一詞其實沒有被漢代皇帝「獨享」,諸多說法多為後人演義。到了隋朝仍有布衣叫「萬歲」者,如「史萬歲」(京兆杜陵人,隋朝名將。長於騎射,好讀兵書)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因為「萬歲」一詞是當時的時髦語,民間遇到慶賀之事時,人呼「萬歲」是常事,這與當時民間跳「萬」舞有關系。到了宋朝,才真正皇帝專用,不許稱他人為「萬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皇帝

❾ 皇帝的稱號

秦皇-秦始皇-嬴政

漢武-漢武帝-劉邦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趙匡胤

接著一代天嬌,歷史上的一代天驕有很多,成吉思汗是一人,他創立了歷史上最大的中國版圖;當代的是毛澤東,他建立了全新的屬於全中國人的新中國

最後千古一帝(康熙)
「千古一帝」當指秦始皇贏政。在位三十六年,逐滅六國,一統宇內,結束中華的戰國時代,開創封建帝制,並統一文字、度量衡、貨幣,建立郡縣,以三公六卿之制治理國家,使兩千多年的封建經濟、政治、文化得見雛形,澤披後世,因譽之以「千古一帝」。
後世將清康熙帝玄燁亦稱為「千古一帝」,是因為其在位六十一年,卒滅三番、平定大小和卓、威服准葛爾丹、兩勝雅克薩之役、收復台灣,將中國版圖拓至最大,東括庫業島,北抵西伯利亞,西至阿爾泰山以北蔥嶺一帶,實現了漢、藏、滿、蒙、回兩千多年的第一次大團結、大溶合,並開創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最大一個盛世時代「康乾盛世」,前後一百餘年。

❿ 皇帝都有哪些稱號

什麼是皇帝尊號?從秦始皇自稱皇帝以來,皇帝早就由某種名號變成了一種官職,雖然史料中常見以「稱尊號」代指稱帝(即擔任皇帝職務),但這種「尊號」與本文所說的皇帝尊號是不同的。唐代以前,皇帝在世時除了本人姓名和「皇帝」職務,別無名號,死後乃有廟號與謚號。比如《隋書》卷一《高祖紀》的第一句話,是「高祖文皇帝姓楊氏,諱堅,弘農郡華陰人也」[1]。楊堅是姓名,高祖是廟號,文皇帝是謚號。而《舊唐書》卷八《玄宗紀上》的第一句話,是「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諱隆基」[2]。隆基是名,玄宗是廟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是謚號。表面上,除了玄宗的謚號比較繁復以外,隋、唐皇帝制度的形式並無不同。可是事實上,唐玄宗在世的時候,有過五次「上尊號」和「加尊號」的事情:先天二年(開元元年,713)十一月戊子,「上加尊號為開元神武皇帝」;開元二十七年(739)二月己巳,「加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天寶元年(742)二月丁亥,「加尊號為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天寶八載(749)閏月丁卯,「上皇帝尊號為開元天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天寶十三載(754)二月乙亥,「上尊號為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肅宗乾元元年(758),「肅宗與群臣奉上皇尊號曰太上至道聖皇帝」。[3]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間的開元十八年(730),「百僚及華州父老累表請上尊號內請加『聖文』兩字」,玄宗沒有同意[4]。類似唐玄宗這樣,皇帝在任期間發生的所謂「上尊號」和「加尊號」,在皇帝稱謂前面附加制度化的修飾語的情況,兩漢至隋的皇帝制度中,是不存在的。這種制度化的修飾語,就是皇帝尊號。
皇帝尊號又稱皇帝徽號。唐宋尊號與徽號並用,無所區別。如柳宗元於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上《禮部賀冊尊號表》,一邊說「陛下膺受尊號,率土臣子慶抃無窮」,一邊說「唯有徽號,是彰中興,所以上探天心,下極人慾」。[5]元代以後,尊號多施之於皇帝,徽號多施之於母後,不過也經常混用,難作嚴格分別。尊號或徽號,強調的都是陸贄所說的「美名」,只不過這種美名已經制度化了,成為皇帝制度的一部分。
《舊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記陸贄答唐德宗問尊號之言曰:「尊號之興,本非古制。行於安泰之日,已累謙沖;襲乎喪亂之時,尤傷事體。……不可近從末議,重益美名。」[6]胡三省說:「上尊號,事始於開元元年。」[7]胡三省所指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十二月改元開元)十一月戊子,「上加尊號為開元神武皇帝」。顯然胡三省把唐玄宗這一次「加尊號」看作皇帝尊號制度的開端。可是陸贄認為尊號制度的起源要早得多, 「古之人君稱號,或稱皇、稱帝,或稱王,但一字而已;至暴秦,乃兼皇帝二字,後代因之,及昏僻之君,乃有聖劉、天元之號」[8]。聖劉指西漢哀帝建平二年(前6)「號曰陳聖劉太平皇帝」[9];天元指北周宣帝於大象元年(579)「自稱天元皇帝」[10]。漢哀帝改號,周宣帝稱天元皇帝,無疑都是反傳統行為,雖然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但都被後來人否定,被視為離奇怪異之舉,沒有後繼者。而唐代大多數皇帝都採行皇帝尊號,儼然奉為故事和傳統。可以說,皇帝加尊號,是從唐代開始的。當然,正如本文將要論述的,唐代皇帝加尊號,始於唐高宗,盛於武則天,由唐玄宗確立並制度化,進而形成皇帝制度的新傳統。制度化的皇帝尊號,是唐代政治文化的創造性發展,影響後世既深且遠。
制度化的皇帝尊號為什麼出現在唐代呢?我認為,唐代皇帝尊號的制度淵源,在於北亞草原部族、特別是突厥族的可汗號制度。唐代發端的皇帝尊號制度,正是突厥等北方民族政治文化強烈影響下的產物,是唐代政治文化深受外來文化影響的又一個證據。
什麼是可汗號?從柔然社崘稱丘豆伐可汗開始,柔然、高車、突厥、吐谷渾、鐵勒諸部等等北亞民族所建立的汗國,其政治首領皆稱可汗,可汗在任期間,其可汗稱謂前面,都各有一個修飾性名號,這個名號就是可汗號。比如,丘豆伐是社崘的可汗號,沙缽略是攝圖的可汗號[11]。我在《可汗號之性質》一文中已經論證過,早期社會的政治組織,是從名號的分化展開其制度形式的,名號分化為官職與官號,官號與官職相依相伴,而可汗號是官號的最高形態,每個可汗都有可汗號,二者不可分離。這是早期社會的政治體(polity)共有的特徵,而在古代北亞游牧社會的政治體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因此我把可汗號看作北亞草原部族政治文化傳統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此傳統之下,每一個新任可汗經過就職儀式,都會獲得一個專門為他准備的可汗號。可汗號用以表彰可汗特有的品德與能力,因此每一個可汗都有隻屬於他個人的可汗號。雖然後任可汗也可能採用曾經使用過的可汗號,但這是個別的和偶然的行為,理論上可汗號是不能繼承的,可汗號本質上就是為了使擔任可汗的人具備全新的身份,這種身份既是至高無上的,又是唯一的和獨特的。[12]
歷史上,由於漢族中原王朝及其優勢文明的存在,北亞草原部族的發育與進化,不可能避開這一無比強大的文化與政治力量的持續作用,而使北亞部族融合與發展的歷史方向,受到某種命定意味的影響。一波又一波的草原部族進入長城以南的農耕地區,經歷種種歷史運動,最終失去部族面貌,而獲得與農耕地區居民毫無分別的身份(Identity),此乃中國歷史的特徵之一,可謂老生常談。但是,問題還存在著另外一面。在中原王朝的政治和文化持續而強烈地作用於北亞部族時,北亞部族的政治文化傳統,也會在適當的時候,由於某種機緣,而反方向地作用於中原王朝,使中原王朝的政治文化受到影響,由此生發出新的因素,進而形成新的傳統。就本文所討論的可汗號問題而言,我認為,唐代開始的所謂皇帝尊號的制度形式,其歷史淵源,就是北亞部族特別是突厥族的可汗號傳統。試論證如次。
朱熹說:「尊號始於唐德宗,後來只管循襲。」[13]據前引胡三省語,早在唐玄宗時,已屢次加上尊號,唐德宗不過因循故事而已,並非創始人。甚至連唐玄宗也不是創始人。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四「尊號」條:「秦漢已來。天子但稱皇帝,無別徽號。……則天以女主臨朝,苟順臣子一時之請,受尊崇之號,自後因為故事。」[14]封演把皇帝加尊號的起始時間上推到武則天時期,無疑是有充分理由的。武則天在「革唐命」稱帝之前,就已經由皇太後的身份「加尊號曰聖母神皇」[15],稱帝後立即「加尊號曰聖神皇帝」[16],此後又連續加上尊號「金輪聖神皇帝」、「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天冊金輪聖神皇帝」。[17]到神龍元年(705)唐中宗逼武則天傳位後,還「上尊號曰則天大聖皇帝」[18]。雖然武則天臨死時「令去帝號」,改為「則天大聖皇後」,但她的確開創了在位期間一再加上尊號的傳統,對唐代皇帝尊號制度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她之後,唐中宗先「加皇帝尊號曰應天,皇後尊號曰順天」,又「上皇帝尊號曰應天神龍,皇後尊號曰順天翊聖」。[19]唐睿宗雖然沒有加尊號,但在位短暫,唐玄宗即位後,立即恢復了加尊號的傳統,並且經他多次加上尊號的實踐之後,皇帝尊號制度便被後來者視為不可置疑的傳統與故事了。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其帝王部列有「尊號批答」、「尊號冊文」和「冊尊號赦」等幾個門類[20]。可見加上尊號是唐代皇帝政治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方面。
可是,在史事中對皇帝尊號循流窮源,就還要繼續向前追尋。唐高宗上元元年(674),有一個重新確定祖宗謚號的「追尊」事件:「秋八月壬辰,追尊宣簡公為宣皇帝,懿王為光皇帝,太祖武皇帝為高祖神堯皇帝,太宗文皇帝為文武聖皇帝,太穆皇後為太穆神皇後,文德皇後為文德聖皇後。」 [21]這在中國皇帝制度的歷史上是一個重要變化,歷來簡潔的皇帝謚號就此變得十分繁復。後來高宗謚曰「天皇大帝」,應當是由武則天決定的。不過,在武則天之後,中宗謚曰「孝和皇帝」,頗有復古的意味。不久,在玄宗主持下,睿宗謚曰「大聖貞皇帝」,又回到高宗和武則天的老路上了。事實上唐玄宗走得更遠,天寶十三載(754)二月甲戌,玄宗也重新給歷代祖宗尊上謚號:「上高祖謚曰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太宗謚曰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高宗謚曰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宗謚曰中宗太和大聖大昭孝皇帝,睿宗謚曰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22]這是使後來皇帝謚號變得繁復冗長的一個關鍵步驟。唐玄宗為什麼要這么做呢?原來,他是為了先予後取。就在追尊祖宗的第二天,他給自己加上了更加輝煌的「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的尊號。從《唐大詔令集》所載玄宗答蔣慶緒等上尊號表及答裴光庭等上尊號三表,可知他對自用「聖文」二字感到不合適,因為太宗睿宗的謚號里已經用了這兩個字[23]。可見追尊祖宗,不惜改變古制,其實只是為自己道地。和唐玄宗一樣,唐高宗追尊祖宗,也是要先予後取。就在追尊的同一天,他給自己和皇後武氏改變了稱號:「皇帝稱天皇,皇後稱天後。」雖然改變稱號與後來的皇帝加尊號究有不同,但這一改動從性質上看是為了提高高宗夫婦的名望地位,與後來皇帝所加尊號實際上同一軌轍,因此可以說,唐代皇帝加尊號,實以唐高宗改稱天皇為最早。
唐高宗尊為皇帝,天下已無人可與抗禮,為什麼還要改稱「天皇」而畫蛇添足呢?顯然,這次「改稱」,對高宗意義不大。從這次「改稱」中受益的人是武則天。武則天雖然早在永徽六年(655)立為皇後,並且在顯慶四年(659)逼逐長孫無忌,「自是政歸中宮」[24],「權與人主侔矣」[25],但她畢竟只是皇後,她的權力來自高宗,是臨時的和非制度性的,所以得不到制度的保障。麟德元年(664)殺上官儀之後,「上每視朝,天後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26]。武則天這時已經在行使皇權,與皇帝無異。可是其權位的臨時性和非制度性的性質,並沒有改變。從理論上說,一旦高宗去世,長君即位,武則天就自動失去對皇權的佔有。因此,她必須發動某種制度變革,給自己佔有皇權尋求制度保障。上元元年八月的追尊祖宗和改稱天皇、天後,就是這一意圖的體現。不把祖宗提拔上去,高宗夫婦就不好給自己加上「天」這樣的神聖美名;不把高宗推為「天皇」,武後自己的「天後」就沒有著落。天後既是裝飾性美稱,又是超越和凌駕歷代皇後的新的職位,在這個新的稱號下,武後獲得了超越皇後職位的地位和權力,為進一步控制皇權准備了制度的基礎。《資治通鑒》記上元元年這次變革,有「皇帝稱天皇,皇後稱天後,以避先帝、先後之稱」[27],似是唐高宗的詔冊原文。胡三省注曰:「實欲自尊,而以避先帝、先後之稱為言,武後之意也。」[28]可謂得其確解。高宗死後,中宗即位,武則天的權力絲毫不損,還給自己加上超越於皇帝職位的「聖母神皇」的尊號,就因為她獲得「天後」稱號已經很多年了,她的權力早已獲得制度的保障。
改變皇帝稱號,背棄古制,畢竟是怪異不經之舉。雖然唐高宗不憚於「自我作古」[29],武後更是「曠世怪傑」[30],但如此重大的制度變革,必定會有一定的現實依據和靈感源泉。天後之稱,自然是順應天皇而來,那麼天皇呢?我認為,天皇是從「天可汗」而來。自從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四月「西北諸蕃咸請上尊號為天可汗」並得到太宗允可後[31],歷代唐天子一直被「西北諸蕃」稱為天可汗[32],而且唐王朝「降璽書賜西域北荒君長,皆稱為皇帝天可汗」[33]。唐高宗當然也是天可汗,在與「西域北荒君長」的會見儀典和文書往來中,高宗本人既被呼為天可汗,也自稱天可汗。可汗「猶言皇帝」[34],天可汗,不就是天皇帝嗎?北族傳統中,天可汗與天皇帝本無區別。直到耶律阿保機稱帝,「國人呼之『天皇王』」[35];其子耶律德光稱帝前,先「立為天皇王」[36]。天皇王應當就是天可汗的漢譯。劉義棠認為天可汗即Tängri Qaghan一詞之意譯,突厥與回紇之登里可汗者,即天可汗[37]。武則天發動的「改稱」變革,既得到可汗號傳統的靈感啟示,又直接借用「天可汗」稱呼而轉為「天皇」,皇帝尊號制度即濫觴於此。
對於唐太宗接受天可汗稱呼,范祖禹批評道:「太宗以萬乘之主,而兼為夷狄之君,不恥其名,而受其佞,事不師古,不足為後世法也。」[38]他的批評是否可取,這里暫置不論,但他把接受天可汗稱呼視為重要事件,可以說是對唐代政治文化變化的一種洞察。只不過,李淵、李世民父子接受可汗稱號,並不始於貞觀四年。陳寅恪先生在《論唐高祖稱臣於突厥事》一文中,考證李淵起兵之初,曾稱臣於突厥始畢可汗,並接受可汗封號,只是「唐高祖所受突厥封號究為何名,史家久已隱諱不傳」,但比較當時李仲文被突厥封為「南面可汗」,劉武周被封為定楊可汗,梁師都被封為大度毗伽可汗,李子和被封為平楊可汗,則「高祖所受封號亦當相與類似,可無疑也」。[39]《通典》載隋末突厥始畢可汗乘亂而起,稱霸東亞,「中國人歸之者甚眾,又更強盛,勢陵中夏。迎蕭皇後,置於定襄。薛舉、竇建德、王充、劉武周、梁師都、李軌、高開道之徒,雖僭尊號,俱北面稱臣,受其可汗之號。東自契丹,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皆臣之。控弦百萬,戎狄之盛,近代未之有也」[40]。李淵也是稱臣並接受可汗封號者之一。李仲文、劉武周等既臣服突厥,突厥乃封以可汗,可汗必有可汗號,南面、定楊、大度毗伽等等,都是可汗號。只是李淵所受的可汗號,為史臣所遮掩,已無從考知。李世民自稱與突厥有「香火之情」[41],陳寅恪先生感嘆「是太宗雖為中國人,亦同時為突厥人矣」[42]。加拿大學者陳三平(Sanping chen)研究唐代皇權繼承問題時,也強調了李唐皇室的北族文化背景[43]。由此可見,當貞觀四年唐王朝與突厥的政治關系發生顛覆性變化時,唐太宗欣然接受「天可汗」的稱呼,是有深刻的歷史緣由的。天可汗與此前李淵所接受的突厥可汗之間最大的差別,一定是反映在可汗號上。李淵的可汗號雖無可考,想來與南面、定楊、大度毗伽(解事)等大致相仿,足以體現與突厥關系中始畢為君李淵為臣的性質。而現在天可汗的可汗號,則體現了唐與突厥全新的政治關系。
更早被突厥尊為可汗的中原王朝皇帝,是隋文帝楊堅。《隋書》載啟民可汗上隋文帝及隋煬帝表文兩件,上文帝表直稱「大隋聖人莫緣可汗」,上煬帝表提到「已前聖人先帝莫緣可汗存在之日」。[44]皆以莫緣可汗稱文帝,顯然是尊文帝為可汗,其可汗號就是莫緣。莫緣可能是突厥得自柔然的官號[45],谷霽光猜測莫緣即莫何、莫賀之別譯[46],此處用作可汗號,其為美稱,自不待言。根據陳三平的研究,莫賀、莫何、莫賀弗,從語源(Etymology)上看應當來自古伊朗語的Bagapuhr, 原意為「神之子」(son of God),與興起於姬周的「天子」實有共同的遠源,當然這個詞彙傳入草原以後經歷了貶值(devaluation)過程,常常被用作部落酋長的官名[47]。如果這一研究可信,那麼莫何作為名號分化而為官號與官職以後,官職雖然貶值了,官號卻保留了早期的某些意義。隋文帝、隋煬帝對啟民上表中的莫緣可汗受之泰然,不是曾經正式接受過這一稱號,就是默許了突厥一方的如此稱呼。谷霽光認為隋唐兩代天子皆對突厥稱可汗,從而把隋唐國家定性為「二元性帝國」[48]。從柔然侵逼北魏,到突厥凌駕東魏、北齊與西魏、北周,中原政權對柔然和突厥的可汗號制度已經相當了解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北周宣帝自稱天元皇帝,並先後給阿史那氏皇太後上尊號為「天元皇太後」和「天元上皇太後」,就是以仿行突厥可汗號和官號的方式,來向突厥表達和解和改善關系的意向[49]。
因此,北朝後期到隋唐之際,由於突厥汗國與中原政權間復雜多變的關系,兩者間密切的政治接觸帶來了文化交流。對可汗號制度的了解,對突厥所給予的可汗號的接受,使隋唐政治文化受到明顯的和持續的突厥影響。事實上,基於對突厥可汗號制度的了解,隋唐朝廷也以向突厥封授可汗號的方式體現王朝意志。比如:隋文帝拜染干(突利可汗)為意利珍豆啟民可汗[50],隋煬帝賜內降的西突厥處羅可汗為曷薩那可汗[51],唐高宗賜西突厥阿史那彌射為興昔亡可汗、阿史那步真為繼往絕可汗[52],武則天賜步真之子斛瑟羅襲封繼往絕可汗、尋改封竭忠事主可汗[53],又賜突厥默啜為遷善可汗、立功報國可汗[54],唐玄宗冊立突騎施別種蘇祿為忠順可汗[55],等等。隋唐朝廷向突厥賜予體現王朝意志的可汗號,反映中原王朝對於突厥政治文化中可汗職位與可汗號不可分割的聯系,不僅了解,並且還能夠主動加以利用[56]。
皇帝尊號就是在這樣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出現的。只有當唐代朝野人士對天可汗稱號及相關的可汗號傳統基本接受的情況下,唐高宗改稱天皇一事才有條件實現;只有當武則天需要改革以尋求在制度上保障自己權位的時候,唐高宗改稱天皇一事才有可能發生。武則天的政治需要,與突厥政治文化對隋唐的持續影響,這兩個歷史條件的結合,使唐高宗改稱天皇、武後因而改稱天後變成了事實。武則天「革唐命」之後,故技重施,多次加上尊號,無非是為了進一步樹立權威,以震懾現實的和潛在的政治對手。中宗復位後,兩次加上尊號,與韋後欲「仿武曌之前例行事」[57],關系甚大。因此可以說,武則天和韋後時期發生的多次加尊號事件,都有其現實的政治背景,都是為了滿足迫切的政治需求。而中宗給相王李旦「加號安國相王」,給太平公主「加號鎮國太平公主」,也反映了突厥官號傳統對唐朝政治制度的直接影響[58]。睿宗似乎對加尊號這一套做法沒有什麼興趣,如果隨後的玄宗也如睿宗一樣,那麼很可能皇帝加尊號的傳統就此中斷,並成為後人指斥武則天的又一理由。然而玄宗對他祖母的政治方略相當尊崇,對她加尊號的做法也效之不疑[59]。唐玄宗之後,皇帝加尊號已經屬於唐代宮廷政治的故事與制度,並影響及於後世。
封演批評皇帝尊號「允文允武,乃聖乃神,皇王盛稱,莫或逾此。既以為祖父之稱,又以為子孫之號,雖顛之倒之,時有變易,曷曾離此?數代之後,將無所迴避」[60]。這個道理不是很難明白的,但為什麼皇帝尊號傳統還能夠長久維持呢?從根本上說,是皇帝制度下的君臣關系決定的。在觀念上和制度上,君主愈尊,則臣下批評的鋒芒就愈不可能觸及使皇帝顯得尊崇的那些制度和傳統。否定這一制度和傳統的力量,只可能來自個別頭腦清醒的皇帝本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三月乙丑,群臣上疏,鑒於康熙皇帝「以七十歲壽考之聖人,為六十年太平之天子」,建議上尊號「聖神文物欽明浚哲大孝弘仁體元壽世至聖皇帝」。康熙皇帝回答:「從來所上尊號,不過將字面上下轉換。乃歷代相沿陋習,特以欺誑不學之人主,以為尊稱,其實何尊之有?當時為臣下者,勸請舉行,以致後人譏議,往往有之。……這所奏慶賀,無益,不準行。」[61]康熙諷刺歷代尊號「不過將字面上下轉換」,與封演所謂「顛之倒之」,意思一樣。但康熙批評臣下,卻趕不上封演批評皇帝。因為尊號傳統的長盛不衰,決定於皇帝制度下的君臣關系,無論是從起源還是從發展看,使尊號傳統得以維持的動力都來自皇權。
王國維在《遹敦跋》一文中,據西周金文中周穆王生前即稱穆王,聯系相關事例,提出,「周初諸王,若文、武、成、康、昭、穆,皆號而非謚也」,這些號都是「美名」,可見「周初天子諸侯爵上或冠以美名,如唐宋諸帝之有尊號矣」。[62]王國維討論的正是與可汗號傳統同一源流的周代王號和官號問題,他卻敏銳地聯想到了「唐宋諸帝之有尊號」,這真是深具天才的聯想。從周代謚號制度興起,經歷了謚號與官號並存混用時代,到戰國中期謚號已經全面取代官號。也就是說,隨著華夏社會及政治的發展,從官號中分化出來的謚號,慢慢取代了王號與官號,這個過程與集權政治的成長與定型,有著正相關的關系。[63]所以,從漢代到唐初,並不存在皇帝號(即皇帝尊號)。可是,到唐代卻又出現了類似周代王號的皇帝尊號,從華夏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內部邏輯,是找不到合理答案的。正如本文所努力揭示的,答案來自中原政治體與文化體的外部。
探尋尊號制度的起始,我們不能不重視突厥文化對唐代政治的滲透和影響。從進化論的觀點看,可汗號與官號制度,本來是淺化與後進的北亞部族政治文化的古老傳統,隨著其政治體發展階段的提高和政治文化的成熟,這種服務於早期政治組織的制度形式,理應向秦漢魏晉的中國制度靠近。可是歷史進程的復雜性與多樣性,就這樣表現於唐代皇帝尊號制度的形成與延續。在突厥等北方部族與隋唐的關繫上,我們看到了交互影響,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影響都線性地指向歷史進步。

--------------------------------------------------------------------------------

[1]《隋書》卷一《高祖紀》,中華書局標點本,1973年,1頁。
[2]《舊唐書》卷八《玄宗紀上》,中華書局標點本,1975年,165頁。
[3]《舊唐書》卷八《玄宗紀上》、卷九《玄宗紀下》,171頁、210頁、215頁、223頁、227頁、235頁。
[4]《舊唐書》卷八《玄宗紀上》,196頁。
[5]柳宗元:《柳河東集》卷三七,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579頁。
[6]《舊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 3792頁。
[7]《資治通鑒》卷二二九胡注,中華書局標點本,1956年,7389頁。
[8]《舊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 3792頁。
[9]《漢書》卷一一《哀帝紀》,中華書局標點本,1962年,340頁。
[10]《周書》卷七《宣帝紀》,中華書局標點本,1971年,119頁。
[11]《隋書》卷八四《北狄·突厥傳》錄了沙缽略與隋文帝的往來書信,沙缽略信中自稱「伊利俱盧設莫何始波羅可汗」,隋文帝復信中稱對方為「伊利俱盧設莫何沙缽略可汗」,可見始波羅即沙缽略之異寫,也是可汗號全稱的省寫。見《隋書》, 1868頁。《通典》卷一九七:「其勇健者謂之始波羅。」中華書局校點本,1988年,5402頁。沙缽略即始波羅同音異譯,又譯作沙缽羅,車鼻可汗時期有沙缽羅特勤,西突厥有沙缽羅咥利失可汗,皆以勇健為美稱。
[12]羅新:《可汗號之性質》,待刊稿。
[13]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三九,中華書局,1986年,1017頁。
[14]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四,見趙貞信《封氏聞見記校注》,中華書局,1958年,23頁。
[15]《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後本紀》,119頁。
[16]《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後本紀》,121頁。
[17]《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後本紀》,123-124頁。
[18]《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後本紀》,132頁。
[19]《舊唐書》卷七《中宗本紀》,141頁、145頁。
[20]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卷六至卷十,商務印書館,1959年,36-65頁。
[21]《舊唐書》卷五《高宗本紀下》,99頁。
[22]《舊唐書》卷九《玄宗本紀下》,228頁。
[23]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卷六,37頁。
[24]《資治通鑒》卷二○○,6317頁。
[25]《資治通鑒》卷二○○,6322頁。
[26]《舊唐書》卷五《高宗本紀下》,100頁。
[27]《資治通鑒》卷二○二,6372頁。
[28]《資治通鑒》卷二○二,6372頁。
[29]《舊唐書》卷五《高宗本紀下》,109頁。
[30]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0頁。
[31]《舊唐書》卷三《太宗本紀下》,39頁。關於唐太宗接受天可汗稱號的時間,請參看朱振宏《唐代「皇帝·天可汗」釋義》,《漢學研究》第21卷第1期,2003年,413-433頁。
[32]羅香林:《唐代天可汗制度考》,《新亞學報》,1955年,第1卷第1期,後收入羅香林《唐代文化史》,台灣商務印書館,1955年,54-87頁。對羅香林此文的批評,請參看章群《唐代蕃將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年,341-366頁。
[33]王溥:《唐會要》卷七三,中華書局,1955年,1312頁。
[34]杜佑:《通典》卷一九四,5301頁。
[35]葉隆禮:《契丹國志》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2頁。
[36]葉隆禮:《契丹國志》卷二,11頁。
[37]劉義棠:《天可汗探原》,收入劉義棠《中國西域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7年,71-109頁。
[38]范祖禹:《唐鑒》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刻本,1984年,33頁。
[39]陳寅恪:《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97-108頁。有學者(如李樹桐先生)對陳先生的論點提出反駁,不認可唐高祖曾經稱臣於突厥。本文仍然贊成陳先生的意見。請參看王榮全《有關唐高祖稱臣於突厥的幾個問題》,載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第七輯,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224-237頁。
[40]《通典》卷一九七,中華書局校點本,1988年,5407頁。
[41]《舊唐書》卷一九四上《突厥傳上》,5156頁。
[42]陳寅恪:《寒柳堂集》,108頁。
[43] Sanping chen, Succession Struggle and the Ethnic Identity of the Tang Imperial Hous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Series 3, VI, 1996, pp.379-405.
[44]《隋書》卷八四《北狄·突厥傳》,1873-1874頁。
[45]吳玉貴:《突厥汗國與隋唐政治關系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48-150頁。
[46]谷霽光:《唐代「皇帝天可汗」溯源後記》,收入谷霽光《史林漫拾》,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123-125頁。
[47] Sanping Chen, Son of Heaven and Son of God: Interactions among Acient Asiatic Cultures regarding Sacral Kingship and Theophoric Names,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Series 3, 12-3, 2002, pp.289-325. 此文承榮新江教授提示,謹此致謝。
[48]谷霽光:《唐代「皇帝天可汗」溯源》,收入谷霽光《史林漫拾》,116-122頁。

閱讀全文

與皇帝的稱號寫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傳統武俠小說玉扇神劍 瀏覽:979
劉心武有聲小說 瀏覽:35
主角修真歸來的小說 瀏覽:153
虛擬戰士小說好看嗎 瀏覽:810
bl文筆好小說推薦 瀏覽:209
對完美世界小說的評價 瀏覽:13
給老師推薦小說 瀏覽:817
女主臉盲雪崩的小說 瀏覽:811
好看的小說合集百度雲資源 瀏覽:625
重生後她肆無忌憚白摯原小說 瀏覽:46
女主姓丁的都市小說 瀏覽:721
異世界狂想曲小說6插畫 瀏覽:328
主角是胖子的男神系統小說 瀏覽:953
古代女扮男裝才女小說 瀏覽:492
葉芳菲都市小說 瀏覽:423
朋友母親懷上我兒子小說全集 瀏覽:265
阿賓正傳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210
主角是草木化形的小說 瀏覽:575
我的姐姐蘋果短篇小說 瀏覽:449
在線爵跡有聲小說下載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