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集作者 > 鄉土小說水葬的作者

鄉土小說水葬的作者

發布時間:2021-01-15 16:17:59

㈠ 緊急!!!小說<水葬>是如何渲染這場悲劇的藝術氛圍的.

在轟轟烈烈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從貴州這個偏遠省份走出來的作家可謂寥若晨星。而蹇先艾的存在無疑讓我們感到些許欣慰。盡管,「地域性」是其作品的一個重要傾向,但他顯然不是一個為地域所限宥的作家,在文壇高手如雲的二三十年代(上世紀),他出道不久便贏得了全國性的聲譽。時至今日,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及其小說讀本中,蹇先艾和他的小說仍然不可或缺。可以說,他是貴州上世紀上半葉取得成就最高的作家。

蹇先艾的成名不得不歸功於他的小說《水葬》。小說寫的是一個青年因為偷竊行為被村人處以極刑(水葬)的故事。這樣的處置在村人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了這「天經地義」的習俗背後的野蠻:母親掛慮著她的兒子,等待著兒子的歸來,卻不知她的兒子已葬身水底。小說沒有再往下寫。我們不難想像,當這位母親知道真相後她的心情將是怎樣。作品彰顯出兩重的悲劇———兒子的慘死和母親等待的無望,彰顯出兩重的人性————殘酷和憐愛。其實,從中我們還可以看出「群眾」(村人)的可怕,也可以說是人性的可怕————假「道德」之名,既可以獲取道德之名(伸張正義),暗地裡又獲取了近乎本能的施虐之快———以群體強大的力量在個人無安全之虞的情況下毀滅了一個從生理上(僅一個人)和心理上(有負罪感)無從反抗的個體。這顯然是一種不道德的「道德」。另外,圍觀的看客(正如魯迅筆下的看客)也一樣經驗著看的滿足————不僅是冷漠,而是在看的過程中同樣宣洩著施虐的快感。正因為殘忍的存在,我們才感受到晦暗中母愛的光芒。我以為,文本的內涵不僅指向對舊習俗、對精神麻木的批判,而且是對深層人性的揭示和批判。鑒於此,《水葬》不僅是蹇先艾的成名作,亦應視為其代表作。魯迅對《水葬》有一段著名點評:「但如《水葬》,卻對我們展示了『老遠的貴州』的鄉間習俗的冷酷,和出於這冷酷中的母性之愛的偉大,———貴州很遠,但大家的情境是一樣的。」這一中肯的點評無疑擴大了蹇先艾的知名度。

《在貴州道上》是蹇先艾另一篇代表性作品。作家以冷靜的筆調刻劃了貴州山道的險峻、山民生活的困苦及其蒙昧的精神狀態。人與環境均屬於或處於一種特別而極端的狀況,讀後留給人們的印象自然極為深刻。

作為一名有代表性的「鄉土文學」作家,蹇先艾與其他同時代的「鄉土文學」作家一樣,在寫作中,往往是在關於鄉土的敘事中來表達時代主題的(某種意義上可說是師承魯迅,響應「文研會」倡導的表現)。時代變化導致寫作主題的變化,先是「反封建」的主題,後是「抗戰」主題。這樣的主題對於當時的大部分作家來說是共同的,而蹇先艾小說的意義在於,他將這樣共同的主題融入了他獨特的鄉土世界———即貴州(黔北),這是一個有別於都市的世界,同時亦有別於其它鄉土作家的鄉土。而且,蹇先艾在其作品中自覺地、竭力地張揚其鄉土的特殊性,以獲得屬於他的「地域性」(於外界而言就可達到一種「陌生化」的效果),以此確立其寫作個性(我們知道,沒有個性的寫作是沒有多大價值的)。———這或許就是蹇先艾的寫作策略,具體地說,他的策略表現為:有意識地選用黔北方言,加入風土人情的描寫以突出地方色彩,對崎嶇山路及天氣進行渲染等等。

盡管,有時表現時代的主題,會顯示出一個作家的社會責任感,但是,時代的主題往往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復存在,表現時代主題的作品也往往會因此而削減其魅力。因此,現在來看蹇先艾的小說,其意義也許更在於文體之上。同其他同時代的許多作家一樣,蹇先艾在20世紀下半葉的寫作,基本上是對意識形態的圖解,甚至根據當時的意識形態對自己過去的作品進行改寫。這已不僅是蹇先艾個人的悲哀,而是那一代作家共同的悲哀,或者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罷。

閱讀全文

與鄉土小說水葬的作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二女主是對立面的小說 瀏覽:2
重生小說中父親承包一座山 瀏覽:929
男主心機的現代小說 瀏覽:41
修真小說完本長篇完結小說免費下載 瀏覽:299
被雷劈後穿越小說 瀏覽:98
高質量文筆好的輕松小說推薦 瀏覽:162
絲襪總裁車震小說閱讀 瀏覽:54
類似重生之婦來歸小說 瀏覽:649
重生之一生一世花小說 瀏覽:67
特種兵在都市同類型的小說嗎 瀏覽:721
紫之夢寫tfboy小說大全 瀏覽:618
男主叫帝什麼女主會變身小說 瀏覽:465
女主警察給男主開罰單的小說 瀏覽:784
古代小說女強重生 瀏覽:260
玄幻小說男主副業 瀏覽:884
顧北女主小說 瀏覽:844
孫悟空都市游小說 瀏覽:348
女主被家人背叛的小說 瀏覽:645
小說主角末世重生撿到快遞君 瀏覽:900
有沒有刺客的小說排行榜 瀏覽: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