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人說孔子一生沒有寫過一部書,只能稱為教育家,這句話說的對嗎
孔子不是小說家,所以他沒有寫書是正常的,但他是一位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偉大教育家,這是毋庸置疑的。
坦率地說,我對孔子從來沒有好的評價。
正因為如此,我從來沒有系統地讀過《論語》和《三字經》。
⑵ 孔子為什麼沒有自己的著作
《論語》記述了孔子一生的言論和觀點,但絕對不是孔子的著作,而是由其弟子整理而成。我曾經在慕課上瀏覽過一門叫做《神韻詩學》的課程,講師是某大學教授王小舒,他出版了自己的書籍《神韻詩學》。區區一位大學老師都有自己的著作,並且向後世講述,被稱為萬世師表的孔子卻沒有自己的著作,這是為何?
說孔子,大約沒有人不承認他的文化地位,甚至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的儒家思想,曾多年作為統治階級的正統思想而存在。這里所謂的儒家思想大多來自關於孔子的《論語》中,而《論語》和孔子的親密關系又和孔子自己的著作有較大的區別。因為凡是著作都有局限性,受時空的限制,但無著作的思想流傳卻會隨著時代的流傳越來越完善。
《論語》的形式是記錄,載入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這種哲學式的言論又不是誰都可以讀懂,需要學者專家去解讀,解讀自然難免帶上個人的傾向。正如西方人對莎士比亞名作《哈姆雷特》的評價一樣,一千個人解讀《論語》,就會出現一千個不同的孔子。
一千個《哈姆雷特》是怎麼出現的?莎士比亞塑造了一個性格和命運上都極其復雜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有的人同情哈姆雷特,有的人批判哈姆雷特,也有的人既同情又批判,從主人公的復雜性上可以窺見莎士比亞其人是一個智者。
孔子具有這種智慧,並且比這種智慧更高。
凡是著作都有自身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過了一定的時間段,經典也會成為糟粕,可是思想卻不同。譬如大同思想,無論是什麼社會,什麼時代,他都是經典,都不會被人們唾棄,他遵從著基本的真善美。
孔子無著作恰好避免了陷入被歷史批判的泥潭,真正的思想和智慧是永恆的。孔子留給我們的正是思想,而不是隨時可能被時代摒棄的著作。只要有人類社會,就會有思想存在,孔子的思想就會被拿來討論,於是孔子便是永恆的孔子,孔子的智慧雖然不是聖人的智慧,但一定是永久性的。
⑶ 孔子寫的什麼書對後世產生了影響
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並兼具思想家和教育家的雙頭銜,他對後世的影響也是較之深的。我不知道孔子的具體書籍有什麼,但可以根據同孔子的仁說和禮說相聯系,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的學說綿延於中華千年已久,他精髓的學說業已深入人心,在現世,他的學說不但可以用來做人,治理國家,同時在搞好邦交方面也表現出了極為可觀的效應作用。
⑷ 孔子寫過哪些書
1、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詩》《書》《禮》《樂》,序《周易》(稱《易經》十翼,或稱易傳),撰《春秋》。後人合稱之為《六經》。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蘊涵著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學著作,這是從先秦孟、荀到兩漢馬、班諸家一致的看法。兩漢以後,今文經學衰微,學者多受古文經學門戶之見的影響,開始視《春秋》為歷史學著作,並由此引發了長期以來聚訟紛紜的《春秋》性質之爭。
2、相傳孔子作有《去魯歌》《蟪蛄歌》《龜山操》《盤操》《猗蘭操》《將歸操》《獲麟歌》等詩歌。這些詩歌多載於《樂府詩集》,可信度不高。
孔子主要成就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 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為基礎,以立人極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孔子
⑸ 孔子編寫的書有哪些
一、《詩》《書》《禮》《樂》《春秋》《周易》《大學》《中庸》
《論語》是他弟子在他死後編的。
二、人物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國家的祖先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⑹ 孔子為什麼刪詩書
孔子晚年能順利歸魯,得益於他的弟子。
魯哀公七年,吳與魯在於鄯會盟,魯國被迫進獻厚禮,吳國還要求魯國的執政大臣季康子去朝見,幸虧子貢從中交涉,才免受屈辱。第二年,吳國攻打魯國,又是以有苦為首的七百勇士誓死抵抗,才打退吳兵。魯哀公十一年,冉求率領 "季氏之甲"擊退齊軍,立了戰功,深得季康子賞識。冉求極力向季康子推薦孔子。季康子便派人帶了重禮迎孔子回國。
孔子回魯以後,魯哀公和季康子以「國老」之禮相待,並向他請教治國之道。但季康子的施政方法卻與孔子的政治思想完全相背。季康子對魯國盜賊眾多表示擔憂,向孔子求教如何治 "盜",孔子卻說:"如果你自己沒有貪欲,那麼即使給予獎賞也不會去偷盜。"這實際是諷刺季康子的窮奢極欲。
魯哀公十四年,齊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國相田常殺死了齊國君王簡公。以下犯上,以巨弒君,這是孔子最不能容忍的大逆不道。所以他拜見了魯哀公,請求出兵伐齊。但魯哀公卻說:"齊強魯弱,怎麼能去討伐呢?"讓他去找執政的季康子商量。
季氏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均與孔子政見不和,又經常受到孔子的批評和諷刺,當然不會理睬孔子。
孔子由於一再在政治上遭受冷遇,在晚年便把全部精力用在文化教育事業上,努力搜集和整理古代文獻,作為教授弟子的課本。
孔子時期,周室衰微,禮樂敗壞,《詩》、《書》等典籍殘缺不全。孔子追溯夏、商、周三代的禮儀制度,重新編成 《書傳》,上起唐堯、虞舜之時,下至秦穆公時期,按歷史時序排列史事。考察了夏、殷以來禮制增減的情況後,孔子說:"從此之後,即使過了百代,禮制的增減情況都可以把握,不外乎是文彩和質朴的交替。周朝借鑒夏、殷兩朝的禮制而確定自己的禮儀制度,真是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禮制。"《書傳》、《禮記》都是孔子編訂的。
古代留下來的 《詩》有上千篇,孔子刪去重復的部分,選取可以用於禮儀教化的篇章,共三百零五篇,所以《詩經》又稱 "詩三百"。孔子將這些詩全部配樂、禮樂制度從此才得以稱述,使得王道完備,六藝齊全。在編著 《詩》時,孔子闡發了他的文學觀念:"《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這既符合統治階級的正統思想,又規定了中國整個封建社會的文學創作方向,另外,他還提出"興、觀、群、怨"的詩學理論,闡釋文學的社會功能,對後世具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孔子晚年喜好 《易》經,反復研讀,以至於 "韋編三絕",就是把串竹簡的皮繩都磨斷了三次。作為《易》的組成部分的 "十翼",即解釋經文的傳文,有人說是孔子所作,有人說是後人假託孔子之名作的,但都與孔子有關。
《春秋》一本是魯國的編年史,孔子對其進行加工訂正。據說在寫作《春秋》時,孔子該寫就寫,該刪就刪,連子夏等人都不能插嘴。孔子說:"後世人知道我孔丘是因為《春秋》,而怪罪我孔丘也是因為《春秋》。"
可以說,在先秦時代所有的學派和學者當中,孔子在保存、整理古代文獻方面,作出的貢獻最大。他對保存中華民族的古代文化遺產,具有不朽的功績。這些文獻,如 《詩》、《書》、《禮》、《樂》,後來都被孔子作為教學內容傳授給弟子。
然而厄運並沒有放過他。孔子六十九歲那年,他的獨生子孔鯉死了,老年喪子,乃是一大哀事。第二年,孔子最喜愛的弟子顏淵也死了,孔子悲痛不已。再下一年,在衛國當官的子路在宮廷斗爭中被株連,慘死於衛國政變。
獨子和兩個心愛的弟子相繼死去,使孔子在感情上遭到重大打擊,他在子路遇害的次年,就在悲痛的境遇中病倒了,從此一病不起。
一天,他強撐著,拄著拐杖到戶外散心,子貢來看望他。孔子深情地說:"賜,你怎麼來得這么晚啊?"接著又嘆息著唱道:"泰山就要崩塌了!樑柱就要折斷了!哲人就要凋謝了!"一邊唱一邊潛然淚下。接著,他又對子貢說:"天下失去常道已經很久了,沒有人能遵循我的主張。夏人死後棺木停放在東面的台階,周人死後棺木停放在西面的台階,殷人死後棺木停放在廳堂的兩柱之間。昨天傍晚,我夢見自己坐在兩柱之間受人祭奠,我本來就是殷人啊。"七天後,孔子與世長辭。
孔子享年七十三歲,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己丑日去世。
孔子逝世後,魯哀公致以表示哀悼的誄詞,然而這些身後榮辱對孔子又有何意義
⑺ 孔子寫了那些書
孔子說自己是「述而不著」,最有名的《論語》,也是由弟子編纂而成,可以說,孔子沒有什麼作品。
孔子是一位「儒」,是「儒家」創建人。劉歆說儒家「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六經就是《易》、《詩》、《書》、《禮》、《樂》(今佚)、《春秋》(魯國編年史,起自公元前722年,訖於公元前479年即孔子卒年)。這些經的性質由書名就可以知道,唯有《易》是例外。《易》被後來儒家的人解釋成形上學著作,其實本來是一部卜筮之書。
孔子與六經的關系如何。傳統學術界有兩派意見。一派認為,六經都是孔子的著作。另一派則認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易》的注者,《禮》、《樂》的修訂者,《詩》、《書》的編者。
可是事實上,無論哪一經,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連編者也不是。可以肯定,在許多方面他都是維護傳統的保守派。他的確想修訂禮樂,那也是要糾正一切偏離傳統的標准和做法,這樣的例子在《論語》中屢見不鮮。再從《論語》中關於孔子的傳說來看,他從來沒有任何打算,要親自為後代著作什麼東西。還沒有聽說當時有私人著作的事。私人著作是孔子時代之後才發展起來的、在他以前只有官方著作。他是中國的第一位私人教師,而不是中國的第一位私人著作家。
⑻ 為什麼論語不是孔子寫的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書,我想除了現代人寫日誌,沒人會用文字記錄自己的言行,更不用說寫成書了,論語創作的初衷是為了紀念孔子,才會收錄了那麼多關於他的言行和思想。
⑼ 孔子編寫史書,為啥叫春秋不叫冬夏呢
在中國上古時期的社會,一年只有兩個季節:春和秋,當時的冬、夏並不作為季節的名稱。所以到了後來,人們也通常會用春秋來表示一年的時間,也泛指歲月和光陰。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並把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襄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