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冰心的《斯人獨憔悴》一文的賞析!!!!!!!!
冰心是在「五四」精神召喚下最早開始創作活動的一位女作家。冰心說是「『五四』運動的一聲驚雷把我『震』上了寫作的道路」。「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洶涌浪潮和要民主、要進步的時代精神,給冰心巨大的沖擊,激發了她的熱情,陶冶了她的性靈,使她有了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這一同時代與之俱來的進步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是她早期作品思想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她的「問題小說」中體現得更為明顯。
「五四」時期的「問題小說」,是指描寫當時人們所普遍關心的社會問題的小說。冰心的「問題小說」,嚴格說來是指冰心1927年之前寫的小說。這些小說都是冰心參加「五四」運動之後,有所感,有所思,隨手寫下來的。它反映了青年在新舊思想交替時代所遇到的種種苦悶,如報國無門、家庭婚姻、婦女地位,兵士生活等問題。《斯人獨憔悴》便是她的「問題小說」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篇。
這篇小說通過青年學生穎銘、穎石兄弟與父親化卿的矛盾,揭露了封建專制的野蠻丑惡,表現了人民群眾反帝反封建的心聲。小說寫於1919年10月,所反映的也正是前此不久爆發的震撼人心的「五四」運動。主人公穎銘兄弟的遭遇很快引起了當時眾多青年學生的共鳴,因而小說發表三個月以後,就上演了根據它改編的話劇,這不僅僅是一個初登文壇的女學生的殊榮,更說明了小說反映問題的社會性。
從藝術的角度上看,這篇小說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一個豐滿的藝術形象——化卿。在小說中,化卿完全是以一個封建專制家長的身份出現的,但卻絲毫沒有概念化的痕跡,小說對此人表現得很巧妙。首先,作者採用側面烘托的手法來表現人物。小說開頭寫穎石在回家的列車上憑窗而立,「神色非常的沉寂,似乎有重大的憂慮,壓在眉端」,而且「火車漸漸的走近天津」他的神色「也漸漸的沉寂」,這里人物神情的描寫一方面表明穎石為國事擔憂,但更主要的是以此說明隨著火車的漸近家園,他內心的壓力便逐漸加重,暗示了穎石之父——化卿在他心中的威勢。穎石來到家門前,小說著意交代「家門口停著四五輛汽車」,門楣上的電燈明如白晝,兵丁倚槍而立,這便告訴讀者化卿的身份和地位之顯赫,而遠遠傳來的房中打牌的喧鬧聲,又可以說明化卿之流在國難當頭之時,仍在過著紙醉金迷的腐化生活。看到穎石,姐姐穎貞的問話和欲言又止的神情暗示了一場風暴即將來臨。這一切交代從多方面烘託了人物形象,為人物的出場做足了准備。
接下來,小說從正面對人物進行刻畫。作者先從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上直接表現化卿的思想性格。收到校長的來信,他知道兒子參加了愛國運動,對此他先是冷笑,進而稱愛國學生是「血氣之徒」,是「犯上作亂」。當穎石據理分辯,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時,作者用摔在地上的茶杯花瓶的一聲炸裂,打斷了穎石的剖白;接著寫化卿的「臉都氣黃了」。這種「氣」一是擺老子的威嚴,氣兒子竟「索性和我辯駁起來了」,「眼裡沒有父親了」;更主要的是氣穎石剖白的內容。在他看來,中國的國土被日本從德國手裡奪過是理所應當,日本人既已答應與中國「共同管理」,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因而學生的一番行動便是「以怨報德」。這就將一個「道貌岸然,賣國求榮,寡廉鮮恥」的形象活現了出來。
化卿不僅僅在思想上卑劣無恥,在行動上還是帝國主義和反動的封建統治的幫凶。為使兒子束手就範,規規矩矩,他把他們軟禁在家中,不得與外界接觸,剝奪其行動自由。不僅如此,還禁錮他們的思想,扼殺他們的精神。他親自動手搜查他們的書籍,並撕毀各種雜志和印刷品,「登時滿院里紙花亂飛」,簡直是一副喪心病狂的架勢。更有甚者,最後竟然實行經濟制裁,南京學堂通知開學,他不給兒子學費,還斷然宣布:「不必去了,現在這風潮還沒有平息,將來還要搗亂……先做幾年事,定一定性子。」
小說通過這一系列情節的描述,塑造出了化卿這一有血有肉的豐滿藝術形象。他仇視新思想,仇視新事物,認賊作父,賣國求榮,竭盡全力維護封建思想和封建專制,將兒子們的愛國行動看成是以怨報德,就是兒子穿一雙白鞋也被認為是「無父無君」的證據。在他眼裡,兒子沒有獨立的人格,只是他的附屬品,對他應該言聽計從。他時刻擺老子的威嚴架勢,對穎石那種凶神惡煞的態度就是明證。對兒子如此,對待下人則更無好臉色,輕則喝斥,重則打罵。
小說中的化卿,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封建統治階級化表人物。在「五四」時期,這類思想頑固,生活腐化的封建衛道者,比比皆是,因而作者塑造這樣的一個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冰心不願寫劍拔弩張的激烈場面,因而對化卿的粗暴,專橫表現得仍比較含蓄,體現了冰心小說委婉的特色。
與化卿的耀武揚威相對,小說中的兩位正面主人公則顯得軟弱無力。作者採用對比的方式,一方面突出了化卿的粗暴、專橫,一方面也反襯出穎銘兄弟的怯弱無奈。這兩位兄弟雖懷有一腔愛國熱情,但在封建專制化身的父親面前,則處處表現得被動、軟弱,穎石剛一見到化卿就顯得「木強不靈」,進而在父親摔花瓶的威嚇之下「手足都嚇得冰冷」,退到屋角;穎銘一聽說父親生了氣,也只得放下進步工作,趕緊回到家中;看到父親殘忍地撕毀能給他們一點新鮮空氣的印刷品和雜志,他們無可奈何,只有搬來姐姐穎貞去救援;對父親的軟禁,他們絲毫不加反抗,而是一個讀唐詩,澆花種竹,「索性連外面的事情,不聞不問起來」,一個也只能唉聲嘆氣地寫些不敢留著的白話文章,發泄心中的郁悶;最後,當化卿剝奪了他們繼續求學的機會,他們也只有蒙頭大睡或凄惶地低吟「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一任自己「憔悴」下去。
雖說小說沒能像對化卿的塑造那樣,從多側面展示穎銘兄弟的性格,使人物缺少豐富而深刻的內含,但小說仍比較真實地再現了「五四」時期一部分青年的精神面貌。他們既有愛國熱情,但又缺少徹底奮爭的力量和勇氣,因而他們不能像巴金筆下的覺民、覺慧那樣,毅然掙脫家的禁錮,到廣闊的社會中去。因而往往熱情有餘而行動不足,且一旦面臨強大的阻力,便束手無策。正由於小說揭示了封建惡勢力的強大、頑固,反映了愛國精神的被摧殘、扼殺,才使它一發表就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
㈡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的作者和出處
這兩句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出自他的《夢李白二首·其二》。
原詩如下: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譯文:
悠悠雲朵終日飛來飄去,遠方遊子為何久久不至。一連幾夜我頻頻夢見你,情親意切可見對我厚誼。每次夢里你都匆匆辭去,還總說相會可真不容易。你說江湖風波多麼險惡,擔心船隻失事葬身水裡。出門時你總是搔著白首,好象是辜負了平生壯志。京都的官僚們冠蓋相續,唯你不能顯達形容憔悴。誰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你已年高反被牽連受罪。千秋萬代定有你的聲名,那是寂寞身亡後的安慰。
賞析:
公元744年(天寶三年),李杜初會於洛陽,即成為深交。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
杜甫遠在北方只知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還,憂思拳拳,久而成夢,因夢而得《夢立白》二首。
兩首記夢詩,分別按夢前、夢中、夢後敘寫,依清人仇兆鰲說,兩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層,所謂「一頭兩腳體」。(見《杜少陵集詳注》卷七。本篇文字亦依仇本。)上篇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故人吉凶生死的關切;下篇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故人悲慘遭遇的同情。
此後數夜,又連續出現類似的夢境,於是詩人又有下篇的詠嘆。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見浮雲而念遊子,是詩家比興常例,李白也有「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詩句。天上浮雲終日飄去飄來,天涯故人卻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頻頻前來探訪,使詩人得以聊釋愁懷。「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與上篇「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互相照應,體現著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的情誼。其實,我見君意也好,君明我憶也好,都是詩人推己及人,抒寫自己對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歸」以下六句選取夢中魂返前的片刻,描述李白的幻影:每當分手的時候,李白總是匆促不安地苦苦訴說:「來一趟好不容易啊,江湖上風波迭起,我真怕會沉船呢!」看他走出門去用手搔著頭上白發的背影,分明是在為自己壯志不遂而悵恨。「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寫神態;「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是獨白;「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通過動作、外貌揭示心理。寥寥三十字,從各個側面刻畫李白形象,其形可見,其聲可聞,其情可感,枯槁慘淡之狀,如在目前。「江湖」二句,意同上篇「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雙關著李白魂魄來去的艱險和他現實處境的惡劣;「出門」二句則抒發了詩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
夢中李白的幻影,給詩人的觸動太強太深了,每次醒來,總是愈思愈憤懣,愈想愈不平,終於發為如下的浩嘆:「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高冠華蓋的權貴充斥長安,唯獨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獻身無路,困頓不堪,臨近晚年更被囚系放逐,連自由也失掉了,還有什麼「天網恢恢」之可言!生前遭遇如此,縱使身後名垂萬古,人已寂寞無知,夫復何用!「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在這沉重的嗟嘆之中,寄託著對李白的崇高評價和深厚同情,也包含著詩人自己的無限心事。所以,清人浦起龍說:「次章純是遷謫之慨。為我耶?為彼耶?同聲一哭!」(《讀杜心解》)
《夢李白二首》,上篇以「死別」發端,下篇以「身後」作結,形成一個首尾完整的結構;兩篇之間,又處處關聯呼應,「逐客無消息」與「遊子久不至」,「明我長相憶」與「情親見君意」,「君今在羅網」與「孰雲網恢恢」,「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與「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等等,都是維系其間的紐帶。但兩首詩的內容和意境卻頗不相同:從寫「夢」來說,上篇初夢,下篇頻夢;上篇寫疑幻疑真的心理,下篇寫清晰真切的形象。從李白來說,上篇寫對他當前處境的關注,下篇寫對他生平遭際的同情;上篇的憂懼之情專為李白而發,下篇的不平之氣兼含著詩人自身的感慨。總之,兩首記夢詩是分工而又合作,相關而不雷同,全為至誠至真之文字。
㈢ 斯人獨憔悴的作者簡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福建人。1913年全家遷至北京。1918年進協和女子大學(後並入燕京大學)學醫,後改學文學。從1919年9月起,以冰心為筆名寫了許多小說,如《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等,同時創作散文和詩歌。後結集為《繁星》、《春水》。建國後,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的女作家之一。
㈣ 誰知到冰心的《斯人獨憔悴》加上解析更好!
斯人獨憔悴
一個黃昏,一片極目無際茸茸的青草,映著半天的晚霞,恰如一幅圖畫。忽然一縷黑煙
,津浦路的晚車,從地平線邊蜿蜒而來。
頭等車上,憑窗立著一個少年。年紀約有十七八歲。學生打扮,眉目很英秀,只是神色
非常的沉寂,似乎有重大的憂慮,壓在眉端。他注目望著這一片平原,卻不像是看玩景色,
一會兒微微的嘆口氣,猛然將手中拿著的一張印刷品,撕得粉碎,揚在窗外,口中微吟道:
「安邦治國平天下,自有周公孔聖人。」
站在背後的劉貴,輕輕的說道:「二少爺,窗口風大,不要盡著站在那裡!」他回頭一
看,便坐了下去,臉上仍顯著極其無聊。劉貴遞過一張報紙來,他搖一搖頭,卻仍舊站起來
,憑在窗口。
天色漸漸的暗了下來,火車漸漸的走近天津,這二少爺的顏色,也漸漸的沉寂。車到了
站,劉貴跟著下了車,走出站外,便有一輛汽車,等著他們。嗚嗚的響聲,又送他們到家了。
家門口停著四五輛汽車,門楣上的電燈,照耀得明如白晝。兩個兵丁,倚著槍站在燈下
,看見二少爺來了,趕緊立正。他略一點頭,一直走了進去。
客廳里邊有打牌說笑的聲音,五六個僕役,出來進去的伺候著。二少爺從門外經過的時
候,他們都笑著請了安,他卻皺著眉,搖一搖頭,不叫他們聲響,悄悄的走進里院去。
他姊姊穎貞,正在自己屋裡燈下看書。東廂房裡,也有婦女們打牌喧笑的聲音。
他走進穎貞屋裡,穎貞聽見簾子響,回過頭來,一看,連忙站起來,說:「穎石,你回
來了,穎銘呢?」穎石說:「銘哥被我們學校的幹事部留下了,因為他是個重要的人物。」
穎貞皺眉道:「你見過父親沒有?」穎石道:「沒有,父親打著牌,我沒敢驚動。」穎貞似
乎要說什麼,看著他弟弟的臉,卻又咽住。
這時化卿先生從外面進來,叫道:「穎貞,他們回來了么?」
穎貞連忙應道:「石弟回來了,在屋裡呢。」一面把穎石推出去。穎石慌忙走出廊外,
迎著父親,請了一個木強不靈的安。
化卿看了穎石一眼,問:「你哥哥呢?」穎石吞吞吐吐的答應道:「銘哥病了,不能回
來,在醫院里住著呢。」化卿咄的一聲道:「胡說!你們在南京做了什麼代表了,難道我不
曉得!」
穎石也不敢做聲,跟著父親進來。化卿一面坐下,一面從懷里掏出一封信來,擲給穎石
道:「你自己看罷!」穎石兩手顫動著,拿起信來。原來是他們校長給他父親的信,說他們
兩個都在學生會里,做什麼代表和幹事,恐怕他們是年幼無知,受人脅誘;請他父親叫他們
回來,免得將來懲戒的時候,玉石俱焚,有礙情面,等等的話。穎石看完了,低著頭也不言
語。化卿冷笑說:「還有什麼可辯的么?」穎石道:「這是校長他自己誤會,其實沒有什麼
大不了的事情。就是因為近來青島的問題,很是緊急,國民卻仍然沉睡不醒。我們很覺得悲
痛,便出去給他們演講,並勸人購買國貨,盼望他們一齊醒悟過來,鼓起民氣,可以做政府
的後援。這並不是作姦犯科……」化卿道:「你瞞得過我,卻瞞不過校長,他同我是老朋友
,並且你們去的時候,我還托他照應,他自然得告訴我的。
我只恨你們不學好,離了我的眼,便將我所囑咐的話,忘在九霄雲外,和那些血氣之徒
,連在一起,便想犯上作亂,我真不願意有這樣偉人英雄的兒子!」穎石聽著,急得臉都紅
了,眼淚在眼圈裡亂轉,過一會子說:「父親不要誤會!我們的同學,也不是血氣之徒,不
過國家危險的時候,我們都是國民一分子,自然都有一分熱腸。並且這愛國運動,絕對沒有
一點暴亂的行為,極其光明正大;中外人士,都很贊美的。至於說我們要做英雄偉人,這也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在學生們,在外面運動的多著呢,他們的才幹,勝過我們百倍,就是
有偉人英雄的頭銜,也輪不到……」這時穎石臉上火熱,眼淚也幹了,目光奕奕的一直說下
去。穎貞看見她兄弟熱血噴薄,改了常態,話語漸漸的激烈起來,恐怕要惹父親的盛怒,十
分的擔心著急,便對他使個眼色……
忽然一聲桌子響,茶杯花瓶都摔在地下,跌得粉碎。化卿先生臉都氣黃了,站了起來,
喝道:「好!好!率性和我辯駁起來了!這樣小小的年紀,便眼裡沒有父親了,這還了得!」
穎貞驚呆了。穎石退到屋角,手足都嚇得冰冷。廂房裡的姨娘們,聽見化卿聲色俱厲,
都擱下牌,站在廊外,悄悄的聽著。
化卿道:「你們是國民一分子,難道政府裡面,都是外國人?若沒有學生出來愛國,恐
怕中國早就滅亡了!照此說來,虧得我有你們兩個愛國的兒子,否則我竟是民國的罪人了!」
穎貞看父親氣到這個地步,慢慢地走過來,想解勸一兩句。化卿又說道:「要論到青島
的事情,日本從德國手裡奪過的時候,我們中國還是中立國的地位,論理應該歸與他們。況
且他們還說和我們共同管理,總算是仁至義盡的了!現在我們政府里一切的用款,那一項不
是和他們借來的?像這樣緩急相通的朋友,難道便可以隨隨便便的得罪了?眼看著這交情便
要被你們鬧糟了,日本兵來的時候,橫豎你們也只是後退,仍是政府去承當。你這會兒也不
言語了,你自己想一想,你們做的事合理不合理?是不是以怨報德?是不是不顧大局?」穎
石低著頭,眼淚又滾了下來。
化卿便一疊連聲叫劉貴,劉貴慌忙答應著,垂著手站在簾外。化卿罵道:「無用的東西
!我叫你去接他們,為何只接回一個來?難道他的話可聽,我的話不可聽么?」劉貴也不敢
答應。化卿又說:「明天早車你再走一遭,你告訴大少爺說,要是再不回來,就永遠不必回
家了。」劉貴應了幾聲「是」,慢慢的退了出去。
四姨娘走了進來,笑著說:「二少爺年紀小,老爺也不必和他生氣了,外頭還有客坐著
呢。」一面又問穎石說:「少爺穿得這樣單薄,不覺得冷么?」化卿便上下打量了穎石一番
,冷笑說:「率性連白鞋白帽,都穿戴起來,這便是『無父無君』的證據了!」
一個僕人進來說:「王老爺要回去了。」化卿方站起走出,姨娘們也慢慢的自去打牌,
屋裡又只剩姊弟二人。
穎貞嘆了一口氣,叫:「張媽,將地下打掃了,再吩咐廚房開一桌飯來,二少爺還沒有
吃飯呢。」張媽在外面答應著。
穎石搖手說:「不用了。」一面說:「哥哥真個在醫院里,這一兩天恐怕還不能回來。
」穎貞道:「你剛才不是說被幹事部留下么?」穎石說:「這不過是一半的緣由,上禮拜六
他們那一隊出去演講,被軍隊圍住,一定不叫開講。哥哥上去和他們講理,說得慷慨激昂。
聽的人愈聚愈多,都大呼拍手。那排長惱羞成怒,拿著槍頭的刺刀,向哥哥的手臂上扎了一
下,當下……哥哥……便昏倒了。那時……」穎石說到這里,已經哭得哽咽難言。穎貞也哭
了,便說:「唉,是真……」穎石哭著應道:「可不是真的么?」
明天一清早,劉貴就到里院問道:「張姐,你問問大小姐有什麼話吩咐沒有。我要走了
。」張媽進去回了,穎貞隔著玻璃窗說:「你告訴大少爺,千萬快快的回來,也千萬不要穿
白帆布鞋子,省得老爺又要動氣。」
兩天以後,穎銘也回來了,穿著白官紗衫,青紗馬褂,腳底下是白襪子,青緞鞋,戴著
一頂小帽,更顯得面色慘白。進院的時候,姊姊和弟弟,都坐在廊子上,逗小狗兒玩。穎石
看見哥哥這樣打扮著回來,不禁好笑,又覺得十分傷心,含著眼淚,站起來點一點頭。穎銘
反微微的慘笑。姊姊也沒說什麼,只往東廂房努一努嘴。穎銘會意,便伸了一伸舌頭,笑了
一笑,恭恭敬敬的進去。
化卿正卧在床上吞雲吐霧,四姨娘坐在一旁,陪著說話。
穎銘進去了,化卿連正眼也不看,仍舊不住的抽煙。穎銘不敢言語,只垂手站在一旁,
等到化卿慢慢的坐起來,方才過去請了安。化卿道:「你也肯回來了么?我以為你是『國爾
忘家』的了!」穎銘紅了臉道:「孩兒實在是病著,不然……」化卿冷笑了幾聲,方要說話
。四姨娘正在那裡燒煙,看見化卿顏色又變了,便連忙坐起來,說:「得了!前兩天就為著
什麼『青島』『白島』的事,和二少爺生氣,把小姐屋裡的東西都摔了,自己還氣得頭痛兩
天,今天才好了,又來找事。他兩個都已經回來了,就算了,何必又生這多餘的氣?」一面
又回頭對穎銘說:「大少爺,你先出去歇歇罷,我已經吩咐廚房裡,替你預備下飯了。」化
卿聽了四姨娘一篇的話,便也不再說什麼,就從四姨娘手裡,接過煙槍來,一面卧下。穎銘
看見他父親的怒氣,已經被四姨娘壓了下去,便悄悄的退了出來,徑到穎貞屋裡。
穎貞問道:「銘弟,你的傷好了么?」穎銘望了一望窗外,便捲起袖子來,臂上的綳帶
裹得很厚,也隱隱的現出血跡。穎貞滿心的不忍,便道:「快放下來罷!省得招了風要腫起
來。」
穎石問:「哥哥,現在還痛不痛?」穎銘一面放下袖子,一面笑道:「我要是怕痛,當
初也不肯出去了!」穎貞問道:「現在你們幹事部里的情形怎麼樣?你的缺有人替了么?」
穎銘道:
「劉貴來了,告訴我父親和石弟生氣的光景,以及父親和你吩咐我的話,我哪裡還敢逗
留,趕緊收拾了回來。他們原是再三的不肯,我只得將家裡的情形告訴了,他們也只得放我
走。
至於他們進行的手續,也都和別的學校大同小異的。」穎石道:
「你還算僥幸,只可憐我當了先鋒,冒冒失失的正碰在氣頭上。
那天晚上的光景,真是……從我有生以來,也沒有捱過這樣的罵!唉,處在這樣黑暗的
家庭,還有什麼可說的,中國空生了我這個人了。」說著便滴下淚來。穎貞道:「都是你們
校長給送了信,否則也不至於被父親知道。其實我在學校里,也辦了不少的事。不過在父親
面前,總是附和他的意見,父親便拿我當做好人,因此也不攔阻我去上學。」說到此處,穎
銘不禁好笑。
穎銘的行李到了,化卿便親自出來逐樣的翻檢,看見書籍堆里有好幾束的印刷品,並各
種的雜志;化卿略一過目,便都撕了,登時滿院里紙花亂飛。穎銘穎石在窗內看見,也不敢
出來,只急得悄悄的跺腳,低聲對穎貞說:「姊姊!你出去救一救罷!」穎貞便出來,對化
卿陪笑說:「不用父親費力了,等我來檢看罷。天都黑了,你老人家眼花,回頭把講義也撕
了,豈不可惜。」一面便彎腰去檢點,化卿才慢慢的走開。
他們弟兄二人,仍舊住在當初的小院里,度那百無聊賴的光陰。書房裡雖然也壘著滿滿
的書,卻都是制藝、策論和古文、唐詩等等。所看的報紙,也只有《公言報》一種,連消遣
的材料都沒有了。至於學校里朋友的交際和通信,是一律在禁止之列。穎石生性本來是活潑
的,加以這些日子,在學校內很是自由,忽然關在家內,便覺得非常的不慣,背地裡咳聲嘆
氣。悶來便拿起筆亂寫些白話文章,寫完又不敢留著,便又自己撕了,撕了又寫,天天這樣
。穎銘是一個沉默的人,也不顯出失意的樣子,每天臨幾張字帖,讀幾遍唐詩,自己在小院
子里,澆花種竹,率性連外面的事情,不聞不問起來。有時他們也和幾個姨娘一處打牌,但
是他們所最以為快樂的事情,便是和姊姊穎貞,三人在一塊兒,談話解悶。
化卿的氣,也漸漸的平了,看見他們三人,這些日子,倒是很循規蹈矩的,心中便也喜
歡;無形中便把限制的條件,鬆了一點。
有一天,穎銘替父親去應酬一個飯局,回來便悄悄的對穎貞說:「姊姊,今天我在道上
,遇見我們學校幹事部里的幾個同學,都騎著自行車,帶著幾卷的印刷品,在街上走。我奇
怪他們為何都來到天津,想是請願團中也有他們,當下也不及打個招呼,汽車便走過去了。
」穎石聽了便說:「他們為什麼不來這里,告訴我們一點學校里的消息?想是以為我們現在
不熱心了,便不理我們了,唉,真是委屈!」說著覺得十分激切。穎貞微笑道:「這事我卻
不贊成。」穎石便問道:「為什麼不贊成?」穎貞道:「外交內政的問題,先不必說。看他
們請願的條件,哪一條是辦得到的?就是都辦得到,政府也決然不肯應許,恐怕啟學生干政
之漸。這樣日久天長的做下去,不過多住幾回警察廳,並且兩方面都用柔軟的辦法,回數多
了,也都覺得無意思,不但沒有結果,也不能下台。我勸你們秋季上學以後,還是做一點切
實的事情,穎銘,你看怎樣?」穎銘點一點頭,也不說什麼。穎石本來沒有成見,便也贊成
兄姊的意思。
一個禮拜以後,南京學堂來了一封公函,報告開學的日期。弟兄二人,都喜歡得吃不下
飯去,都催著穎貞去和父親要了學費,便好動身。穎貞去說時,化卿卻道:「不必去了,現
在這風潮還沒有平息,將來還要搗亂。我已經把他兩個人都補了辦事員,先做幾年事,定一
定性子。求學一節,日後再議罷!」穎貞呆了一呆,便說:「他們的學問和閱歷,都還不夠
辦事的資格,倘若……」化卿搖頭道:「不要緊的,哪裡便用得著他們去辦事?就是辦事上
有一差二錯,有我在還怕什麼!」穎貞知道難以進言,坐了一會,便出來了。
走到院子里,心中很是游移不決,恐怕他們聽見了,一定要難受。正要轉身進來,只見
劉貴在院門口,探了一探頭,便走近前說:「大少爺說,叫我看小姐出來了,便請過那院去
。」
穎貞只得過來。穎石迎著姊姊,伸手道:「鈔票呢?」穎貞微微的笑了一笑,一面走進
屋裡坐下,慢慢的一五一十都告訴了。兄弟二人聽完了,都半天說不出話來,過了一會,穎
石忍不住哭倒在床上道:「難道我們連求學的希望都絕了么?」穎銘眼圈也紅了,便站起來
,在屋裡走了幾轉,仍舊坐下。穎貞也想不出什麼安慰的話來,坐了半天,便默默的出來,
心中非常的難過,只得自己在屋裡彈琴散悶。等到黃昏,還不見他們出來,便悄悄的走到他
們院里,從窗外往裡看時,穎石蒙著頭,在床上躺著,想是睡著了。穎銘斜倚在一張藤椅上
,手裡拿著一本唐詩「心不在焉」的只管往下吟哦。到了「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
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似乎有了感觸,便來回的念了幾遍。穎貞便不進去,自己又悄悄的回來,走到小院的門
口,還聽見穎銘低徊欲絕的吟道:
「……滿京華,斯人獨憔伴!」
收入小說集《去國》
㈤ 冰心小說 斯人獨憔悴
冰心是在「五四」精神召喚下最早開始創作活動的一位女作家。冰心說是「『五四』運動的一聲驚雷把我『震』上了寫作的道路」。「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洶涌浪潮和要民主、要進步的時代精神,給冰心巨大的沖擊,激發了她的熱情,陶冶了她的性靈,使她有了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這一同時代與之俱來的進步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是她早期作品思想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她的「問題小說」中體現得更為明顯。
「五四」時期的「問題小說」,是指描寫當時人們所普遍關心的社會問題的小說。冰心的「問題小說」,嚴格說來是指冰心1927年之前寫的小說。這些小說都是冰心參加「五四」運動之後,有所感,有所思,隨手寫下來的。它反映了青年在新舊思想交替時代所遇到的種種苦悶,如報國無門、家庭婚姻、婦女地位,兵士生活等問題。《斯人獨憔悴》便是她的「問題小說」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篇。
這篇小說通過青年學生穎銘、穎石兄弟與父親化卿的矛盾,揭露了封建專制的野蠻丑惡,表現了人民群眾反帝反封建的心聲。小說寫於1919年10月,所反映的也正是前此不久爆發的震撼人心的「五四」運動。主人公穎銘兄弟的遭遇很快引起了當時眾多青年學生的共鳴,因而小說發表三個月以後,就上演了根據它改編的話劇,這不僅僅是一個初登文壇的女學生的殊榮,更說明了小說反映問題的社會性。
從藝術的角度上看,這篇小說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一個豐滿的藝術形象——化卿。在小說中,化卿完全是以一個封建專制家長的身份出現的,但卻絲毫沒有概念化的痕跡,小說對此人表現得很巧妙。首先,作者採用側面烘托的手法來表現人物。小說開頭寫穎石在回家的列車上憑窗而立,「神色非常的沉寂,似乎有重大的憂慮,壓在眉端」,而且「火車漸漸的走近天津」他的神色「也漸漸的沉寂」,這里人物神情的描寫一方面表明穎石為國事擔憂,但更主要的是以此說明隨著火車的漸近家園,他內心的壓力便逐漸加重,暗示了穎石之父——化卿在他心中的威勢。穎石來到家門前,小說著意交代「家門口停著四五輛汽車」,門楣上的電燈明如白晝,兵丁倚槍而立,這便告訴讀者化卿的身份和地位之顯赫,而遠遠傳來的房中打牌的喧鬧聲,又可以說明化卿之流在國難當頭之時,仍在過著紙醉金迷的腐化生活。看到穎石,姐姐穎貞的問話和欲言又止的神情暗示了一場風暴即將來臨。這一切交代從多方面烘託了人物形象,為人物的出場做足了准備。
接下來,小說從正面對人物進行刻畫。作者先從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上直接表現化卿的思想性格。收到校長的來信,他知道兒子參加了愛國運動,對此他先是冷笑,進而稱愛國學生是「血氣之徒」,是「犯上作亂」。當穎石據理分辯,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時,作者用摔在地上的茶杯花瓶的一聲炸裂,打斷了穎石的剖白;接著寫化卿的「臉都氣黃了」。這種「氣」一是擺老子的威嚴,氣兒子竟「索性和我辯駁起來了」,「眼裡沒有父親了」;更主要的是氣穎石剖白的內容。在他看來,中國的國土被日本從德國手裡奪過是理所應當,日本人既已答應與中國「共同管理」,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因而學生的一番行動便是「以怨報德」。這就將一個「道貌岸然,賣國求榮,寡廉鮮恥」的形象活現了出來。
化卿不僅僅在思想上卑劣無恥,在行動上還是帝國主義和反動的封建統治的幫凶。為使兒子束手就範,規規矩矩,他把他們軟禁在家中,不得與外界接觸,剝奪其行動自由。不僅如此,還禁錮他們的思想,扼殺他們的精神。他親自動手搜查他們的書籍,並撕毀各種雜志和印刷品,「登時滿院里紙花亂飛」,簡直是一副喪心病狂的架勢。更有甚者,最後竟然實行經濟制裁,南京學堂通知開學,他不給兒子學費,還斷然宣布:「不必去了,現在這風潮還沒有平息,將來還要搗亂……先做幾年事,定一定性子。」
小說通過這一系列情節的描述,塑造出了化卿這一有血有肉的豐滿藝術形象。他仇視新思想,仇視新事物,認賊作父,賣國求榮,竭盡全力維護封建思想和封建專制,將兒子們的愛國行動看成是以怨報德,就是兒子穿一雙白鞋也被認為是「無父無君」的證據。在他眼裡,兒子沒有獨立的人格,只是他的附屬品,對他應該言聽計從。他時刻擺老子的威嚴架勢,對穎石那種凶神惡煞的態度就是明證。對兒子如此,對待下人則更無好臉色,輕則喝斥,重則打罵。
小說中的化卿,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封建統治階級化表人物。在「五四」時期,這類思想頑固,生活腐化的封建衛道者,比比皆是,因而作者塑造這樣的一個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冰心不願寫劍拔弩張的激烈場面,因而對化卿的粗暴,專橫表現得仍比較含蓄,體現了冰心小說委婉的特色。
與化卿的耀武揚威相對,小說中的兩位正面主人公則顯得軟弱無力。作者採用對比的方式,一方面突出了化卿的粗暴、專橫,一方面也反襯出穎銘兄弟的怯弱無奈。這兩位兄弟雖懷有一腔愛國熱情,但在封建專制化身的父親面前,則處處表現得被動、軟弱,穎石剛一見到化卿就顯得「木強不靈」,進而在父親摔花瓶的威嚇之下「手足都嚇得冰冷」,退到屋角;穎銘一聽說父親生了氣,也只得放下進步工作,趕緊回到家中;看到父親殘忍地撕毀能給他們一點新鮮空氣的印刷品和雜志,他們無可奈何,只有搬來姐姐穎貞去救援;對父親的軟禁,他們絲毫不加反抗,而是一個讀唐詩,澆花種竹,「索性連外面的事情,不聞不問起來」,一個也只能唉聲嘆氣地寫些不敢留著的白話文章,發泄心中的郁悶;最後,當化卿剝奪了他們繼續求學的機會,他們也只有蒙頭大睡或凄惶地低吟「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一任自己「憔悴」下去。
雖說小說沒能像對化卿的塑造那樣,從多側面展示穎銘兄弟的性格,使人物缺少豐富而深刻的內含,但小說仍比較真實地再現了「五四」時期一部分青年的精神面貌。他們既有愛國熱情,但又缺少徹底奮爭的力量和勇氣,因而他們不能像巴金筆下的覺民、覺慧那樣,毅然掙脫家的禁錮,到廣闊的社會中去。因而往往熱情有餘而行動不足,且一旦面臨強大的阻力,便束手無策。正由於小說揭示了封建惡勢力的強大、頑固,反映了愛國精神的被摧殘、扼殺,才使它一發表就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
2011-8-9 20:14:57
㈥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這是誰寫的
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
㈦ 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的小說
兩個家庭
斯人獨慌悴
秋雨秋風愁煞人
去國
離家的一年
冬兒姑娘
相片
西風
小桔燈
空巢
冰心經典作品: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現代才女作家文叢
作者:冰心 著 出版社:當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9-1 ISBN:7801156404 字數:360000 印次:1 版次:1 紙張:膠版紙 定價:24.8 元當當價:12.4 元節省:12.40 元鑽石vip價:12.40 元
目錄
散文
閑情
往事(一)
往事(二)
新年試筆
寄小讀者
再寄小讀者
我的母親
我的教師
我的奶娘
我的同班
我的同學
我的學生
我的房東
默廬試筆
力構小窗隨筆
丟不掉的珍寶
櫻花贊
我的祖父
我的父親
施者比受者更為有福
我的故鄉
詩歌
繁星
春水
紙船
鄉愁
雜感
談巴金的《隨想錄》
我請求
我嗚咽著重新看完《國殤》
開卷有益
談孟子和民主
世紀印象
小說
兩個家庭
斯人獨慌悴
秋雨秋風愁煞人
去國
離家的一年
冬兒姑娘
相片
西風
小桔燈
空巢
㈧ 斯人獨憔悴是長篇小說嗎
是短篇小說。冰心作。
這篇小說通過青年學生穎銘、穎石兄弟與父親化卿的矛盾,揭露了封建專制的野蠻丑惡,表現了人民群眾反帝反封建的心聲。小說寫於1919年10月,所反映的也正是前此不久爆發的震撼人心的「五四」運動。主人公穎銘兄弟的遭遇很快引起了當時眾多青年學生的共鳴,因而小說發表三個月以後,就上演了根據它改編的話劇,這不僅僅是一個初登文壇的女學生的殊榮,更說明了小說反映問題的社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