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寫關於殺手的小說用受限視角好還是上帝視角
我個人比較喜歡第三人稱,理由有以下幾點: 1. 使用第三人稱比較面面俱到一些,可以突出整篇小說的理論,框架,及內容的真實與趣味感; 2. 這是一篇有點復雜的小說,如果用第一人稱,很容易出現文中的「我」不在的時候,因而不能確切地表達相關人物所需要的行為和心理,而第三人稱很好的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 3. 使用第三人稱邏輯性強,看的時候容易將人置身於其中,讓人覺得,每個人物都是鮮活的; 4. 這篇小說涉及的比較廣,使用第三人稱方便場景轉換,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2. 全知視角與有限視角的小說有哪些
全知式視角即敘述者處於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場景等無不處於其主宰之下,調度之中。這種敘述形式在小說創作的長期使用中,不斷得到豐富,不斷走向完善,曾經產生過不少偉大的偉世之作。
有限視角則是當事人本身敘述,有不知道全局之處.
3. 什麼叫受限視角以及全知視角
1.全知視角:
是在小說創作常用的敘述形式。一般以第三人稱為主。敘述者並無固定視角,像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洞察一切,簡言之即敘述者所知大於作品中人物所知。
2.受限視角:
受限視角分為內視角和外視角。內視角是指敘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的一樣多,敘述者只藉助某個人物的感覺和意識,從他的視覺、聽覺及感受的角度去傳達一切。
外視角是指敘述者對其所敘述的一切不僅不全知,反而比所有人物知道的還要少,他像是一個對內情毫無所知的人,僅僅在人物的後面向讀者敘述人物的行為和語言,他無法解釋和說明人物任何隱蔽的和不隱蔽的一切。
(3)寫小說的限知視角擴展閱讀
有關全知視角,韋勒克、沃倫在《文學原理》中所說:「他可以用第三人稱寫作,作一個『全知全能』的作家。這無疑是傳統的和『自然的』敘述模式。
作者出現在他的作品的旁邊,就像一個演講者伴隨著幻燈片或紀錄片進行講解一樣。」這種「講解」可以超越一切,任何地方發生的任何事,甚至是同時發生的幾件事,他全都知曉。在這種情況下,讀者只是被動地接受故事和講述。
4. 寫小說是以主角的視角去寫,還是以旁觀者的視角
那就要看你是想寫什麼小說了。
總體來說,兩種寫法各有各的優勢。
比如以主角的視專角去寫,比如第屬一人稱描寫或者緊扣某個人物所見所聞的第三人稱,這樣寫能夠更加突出閱讀過程中的代入感,讓讀者能更細致深入地體會主角的感受以及見聞,從而衍生出 「換我我當如何」 的遐想。如果你格外想讓主角成為這個故事主要乃至唯一的推進線索,突出劇情線路的簡明和精要,那麼這種寫法無疑更適合一些。它的缺點在於敘事面窄,沒法以主角視角展現出來的事物可能就無法出現,如果要讓讀者了解大局的話也要多費一番工夫。
旁觀者視角,有時也可以被稱為【上帝視角】,可以以更加廣的面來展現故事情節,以及故事發生的環境。這樣寫的優勢在於它能讓幾條不限於主角的線路同時進行,主角動的時候,各路人馬在同時做出的行動也被讀者盡收眼底。這樣寫的明顯優勢在於故事背景和內容,以及 「這個時刻究竟在發生著什麼」 這樣的問題馬上就能得到答案;缺點則是可能會讓故事缺乏懸念,或者無法突出整體背景下的主要劇情。對於寫作功力不足的作者,這樣的寫法容易導致混亂。
說到底,還是在於你這個作者要給讀者展現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5. 小說的視角問題。我拿第一人稱寫小說,但是寫到一些地方感覺局限性挺大的;拿第三人稱寫的話又不知道怎麼
第一人稱寫小說?現在的小說不是基本都是第三人稱的嗎以上帝視角來寫第一人稱肯定有問題啊第一人稱難度很高的
6. 寫作小說時,視角如何自由轉換
把主角當成自己的孩子,以旁觀者的視角來寫,可能會比較客觀一點
7. 小說的敘述角度: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
全知式視角即敘述者處於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場景等無內不處於其主宰之下,容調度之中。這種敘述形式在小說創作的長期使用中,不斷得到豐富,不斷走向完善,曾經產生過不少偉大的偉世之作。
有限視角則是當事人本身敘述,有不知道全局之處.
8. 在寫小說中,何為上帝視角
也稱萬能視角,網路新詞,是指明明第一人稱的文,卻在第一人稱中大內量出現第三人稱心理活動描容寫,用第三人稱的寫作方式來描寫"我"之外的人物心理活動,好像萬能的上帝一般無所不知。一部小說或者說一部影視作品,是從什麼角度來講故事的?這是文學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視角問題。第一、第二、第三人稱都能用來講故事。不過,第二人稱敘述和人們的閱讀習慣相悖,所以極少被使用。敘事類作品基本上都是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敘述。
9. 小說的寫作視角都有哪些
小說幾種常見的寫作視角。
一、雲端視角
這是一種發展得比較成熟、普遍運用的敘述模式。
其基本特點就在於「全知」,敘述人就像上帝一樣知道故事的全部,彷彿他是站在雲端一樣看天下百姓的活動,洞悉所有人物的一切隱秘,包括其復雜微妙的心理變化。所以我叫它「雲端視角」。就敘述人與作品中人物的關系來看,敘述人可在其中,也可活躍在人物之外,知道他們身上發生的一切而又不想得到他們認同。敘述人高高在上,控制著人物的各種表現。
這種視角切入的優點是自由靈活,敘述人不受時間、空間等的限制,縱橫捭闔,運用自如,人物和事件可以自由表現,並能讓讀者對人物和事件能有一個全面而具體的了解,最大限度地展示社會生活的深度和廣度等等。具體它又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
1.主觀型
特點是敘述者用第一人稱身份或以編著、介紹人身份,直接登場亮相,對故事加以敘述、交代、報道,而且常常通過發表感想與議論來干預敘述的進程。
2.客觀型
特點是敘述人不直接介入作品,不到處發議論,而是以第三人稱來講故事。敘述人隱身於敘述過程之內,使讀者不能直接發現他的存在。
當然以上兩種類型也並不是絕然對立的,有些作品在敘述過程中,也常常交替或混合使用兩種敘事方式。
這種敘事的不足之處在於,因為上帝的存在,他知道的太多,反而讓讀者對其真實性產生懷疑,另外作品的懸念也少了許多。因而這種敘述方式會使參與作品體驗感受的較少,不能使讀者有再創造的樂趣和聯想的能力,限制了讀者「再創作」的慾望。
二、人物視角
是由故事中的一個人物來講述故事,一般也採用第一、三人稱。
第一人稱的敘述,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第三人稱的敘述,人物並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始終粘附於某一個人物身上,以被粘附的這個人的視角來講述,有點傀儡的味道。
這種敘述的特點是講述者只能講述他所感知所認識所理解的一切,會受到其主客觀條件(如氣質、性格、生活經驗、時空范圍等)的限制,因而也叫有限敘事。
人物敘述還有種類型是「變換式」,即敘述人沒有固定,而是根據需要不斷變換人物。如:莫言作品中會經常採用這種變換的方式來使故事發展下去。
另外,由人物敘述的延伸,還有一種特殊類型是「意識流」方式。它試圖最大限度地記錄人物的全部內心活動及其過程,把讀者帶入人物的內心世界,洞悉了人物全部的心靈奧秘,因此作品的情節也多是人物的意識活動。
主要特點:無論是以何人身份來敘述,感覺是在講故事,顯得真實。但受客觀條件的影響,敘述人視角被限制,有些空白還要讀者去填補。這對於喜歡參與作品思考的讀者而言比較適合,也正好彌補了「雲端視角」的不足。但缺陷在於作品中的敘述人無法敘述自己,受敘述人左右,作者又不好出面干涉,要想知道作品中他人的想法,還真得讓讀者自己去猜。另外的不足就是它沒有象雲端視角那樣對全局的全能。
三、純客觀敘事
這種敘述視角的特點是客觀地敘述所見所聞,將人物的表現、生活場景和事件直接展現給讀者。但作者不參與作品中人物的意識與心理分析,不能作主觀評價,只能是客觀地展現情景或現場,而不能深入內部,探測奧秘。由於敘述沒有作者的主觀性,因而它又不是第一人稱的敘事。
這種視角有些象是攝像機,把故事情景直接視頻給讀者,優點是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現實生活的本來面貌,顯得有些象是記實。這種敘述方式真實性強,缺少主體引導,沒有導游之類的幫忙解釋,因而作品的一切進展都需要讀者自己去思考。
正是沒有敘述人的感情投入,尤其缺乏對人的內心世界的感受,過於純客觀,因而作品顯得冷漠,難於調動讀者的情感。
以上幾種常見視角各有長短,實際寫作中不要厚此薄彼,尤其是要寫好長篇小說,往往僅有一個視角是不夠的,只不過根據內容需要,在注意保持敘事角度一致的前提下,取長補短,通過各種視角的轉換,靈活自由地變動敘事角度,則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在幾種人稱的敘述表現上看,第一人稱的敘述,一般都能寫得感情細膩,真切感強,容易讓讀者接受。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而第三人稱的敘述,敘述人掌控作品中人物的一切,在情節發展、渲染氣氛、完整講述故事等方面顯得比較有優勢。
而第二人稱敘述寫作的情況雖較少見,但也是一種子選手視角。由於其有「對話「的味道,在對對象的抒情上表現得很強烈,較多地偏重於對往事的反思,許多外人不知道的事,都可以通過「你」的對話方式表現出來,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運用得當也是值得嘗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