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學生小小說寫作技巧和範文
一、小小說的文體特點
1、情節單一, 但不單調
情節單一是指小小說在情節提煉上表現為通過敘述一個具體事件來構成單一性情節。事件是構成小小說情節的基本元素。
不過, 並不是生活中所有的事件都能成為組成小小說情節的事件。小小說情節的事件必須滿足這樣三個條件: 第一, 敘述的事件必須完整, 第二, 它必須包含一定的矛盾沖突。第三, 事件必須呈現出一種因果聯系的形態。
例如《三封電報》(美·佚名) :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萊特伴著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獵。不久, 她在家裡接獲弟弟的電報: 「巴布獵獅身死。———佛萊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勝, 回電給弟弟: 「運其屍回家。」三個星期後, 從非洲運來了一個大包裹, 裡面是一個獅屍。她又趕發了一個電報: 「獅收到。弟誤,請寄回巴布屍。」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電: 「無誤, 巴布在獅腹內。———佛萊特。」
(選自《世界微型小說精選簡評集》)
這篇小小說是一家美國雜志以3000 美元的懸獎徵求「文字最簡短, 情節最曲折」的故事的獲得首獎的作品。單一的情節里, 事件完整、有沖突、呈現因果聯系, 這樣, 事件所呈現的面貌就不是簡單、重復而沒有變化了, 因而, 雖然情節單一, 但不顯得單調。
2、性格單純, 但不單薄。
小小說作為小說大家族的一個成員, 塑造人物形象是其主要任務。集中寫一個人物, 通過一個生活片斷突出這個人物的一個性格側面, 便是我們所說的小小說性格描寫的單純性。
著名作家陳建功曾在《北京晚報》發表過一篇題為《娘家人》的小小說。這篇作品人物不多, 但寫活了一個「舅老爺」的形象。一個73 歲的老太太病故了, 而這個76 歲的娘家「舅老爺」來鬧喪。他質問「臨死前⋯⋯吃了什麼葯?」並硬要堅持「開膛驗屍」。
死者的兒子、媳婦、女兒、姑爺們百般侍候, 央求,小心賠不是都毫無效果, 最後還是開膛驗屍才算了結。這個由一個事件(鬧喪) 構成的單一性情節相當准確地突出了這個舅老爺蠻不講理的一個性格側面。
3、結尾驚奇, 但不離奇。
蘇聯作家蘇曼諾夫說: 「藝術的打擊力量要放到最後。」這個論斷特別適用於小小說。小小說單一的情節很難形成一種藝術的跌宕和起伏, 很難產生一種一波三折的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因此, 依靠結尾驚奇(意外結局) 便成為小小說的寫作者解決上述「二難」問題的絕招。
日本著名微型小說作家星新一寫有一篇《人質》。作者在事件的開端給我們描繪了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 一個匪徒搶劫了銀行, 並以一個小孩做人質, 迫使前來追捕的警察為他提供一輛摩托車放他走。那麼, 這個匪徒是否能逃脫? 這個小孩能否獲救? 這就是一個問題, 一個細節, 整個小說都圍繞這個單一、集中的懸念來結構全篇。這個匪徒最終逃脫了, 而結局是那個被當做人質的小孩竟是一個橡皮吹成的假人。小小說的結局大出讀者的意外。
美國作家愛倫·坡寫有一篇小小說《夜歸人》。丈夫從稅務所帶回了巨額公款, 然後要出遠門, 丈夫一再叮囑妻子不要讓任何人進屋。但妻子卻經不住門外一個傷兵的再三懇求, 放他進了屋子。這時, 一個蒙面強盜撬門進屋盜錢, 而妻子和傷兵一起打死了強盜。可是誰也沒有想到, 這個蒙面強盜卻是她的丈夫。這個突轉的情節形成了全篇誰也沒有想到的意外的結局。
如上這種由單一情節的突轉造成的意外結局在小小說中相當普遍地存在, 因而形成了小小說學里的一個特有概念, 即歐·亨利(美國作家, 其小說特別注重設計結尾的意外結局) 結尾。
但這種意外的結局在給人驚奇(出人意料) 的同時, 也在情理之中, 因而就不顯得離奇古怪了。
二、小小說的寫作技巧
1、構思一個核心細節
任何一篇成功的小小說都有作為全篇藝術支撐點的核心細節。所謂核心細節, 就是指小小說的中心情節, 即能夠用一句話概述的主體事件。小小說的創作過程就是讓這個主體事件(核心細節) 不斷地發展、變化和豐富。如1999 年高考全國卷滿分作文《記憶》:
手術室的燈滅了。韓醫生緩步走了出來, 一位打扮新潮的女人馬上迎了上去, 急切地問道: 「醫生,這老、老⋯⋯老太太怎麼樣啦?」韓醫生黯然地搖了搖頭: 「如果再早送來十分鍾, 也許⋯⋯」
話音未落, 走廊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緊張, 三步並作兩步沖到韓醫生面前,聲音嘶啞地問道: 「我媽怎麼樣了? 我媽怎麼樣了?」
韓醫生輕輕答道: 「老人上了年紀, 且失血過多, 我們盡力了。」那男子一聽, 足足愣了半分鍾, 然後猛地抱住了頭, 蹲了下去。他雙手深深地插入了頭發中, 緊緊抓著自己的頭。由於極力控制著自己, 還不至於號啕大哭, 但他全身劇烈地抽動著。
韓醫生正要上前安慰幾句, 那女人已躥到男人面前, 一邊搖著他一邊說: 「你媽死了, 可我們還不知道巨款存摺放在什麼地方, 你快想想辦法, 快呀, 哭有屁用!」男人由於過度悲傷, 並沒理睬女人, 女人只好又拽住韓醫生, 說道: 「醫生, 你能想出好辦法嗎?」韓醫生用手扶了扶寬邊眼鏡, 看了女人一眼,又看了看男人, 說道: 「辦法倒有。老人剛死, 記憶尚存, 我可以進行一次記憶移植的手術, 不過接受者最好與死者有血緣關系。」說完, 韓醫生看了看那個男人。女人一聽這話, 馬上喜笑顏開, 硬將仍處於悲痛中的男人拉進了手術室。
半小時後, 手術完成了。男人臉色陰沉, 慢慢地走出了手術室。女人迎了上去, 笑嘻嘻地問: 「怎麼樣, 知道了嗎?」啪! 一個響亮的耳光打在了女人臉上, 男人停在空中的手在顫抖著, 不知是因為氣憤還是這難得的勇敢。女人正待發作, 男人先吼出了聲:「原來你對我媽這么刻薄! 我不在時你竟總氣她老人家, 還總是以白眼相向! 媽因為我怕你, 又怕破壞我們的感情, 一直忍著沒跟我說。存摺我已經知道在什麼地方了, 但我決定將它捐給希望工程, 這是我媽的心願, 你一分錢也拿不到!」說完, 男人徑直地辦理老人的後事去了。女人捂著臉, 低著頭跑出了醫院。
韓醫生站在手術室門口, 靜靜地看著這一切, 他什麼話也沒說。
這篇小小說的構思可以用俗語「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來概括, 其核心細節是女主人想通過記憶移植得到巨額存款, 卻不料得到了一巴掌。小小說的發展、變化與豐富都是在這個核心細節上演繹的。
2、營造特定的矛盾沖突
在確立了核心細節的內容的同時, 寫作時就要注意以這個核心細節為基點, 衍化一系列的一般細節。
這些一般細節, 有時, 它是核心細節的起因描寫; 有時, 又是核心細節的結局延伸; 有時, 它又是核心細節在發展、演變中的內容補充。正像滾雪球一樣, 球核通過不斷地運行、滾動, 粘起了一層又一層的積雪。球核如果沒有與這一層層的積雪相連就不成其為有內容有形狀的雪球。而這個滾動的過程, 寫作者就要注意有意識地營造一些特定的矛盾沖突, 推動情節的發展與豐富。如2008 年高考全國卷Ⅰ滿分作文《最貴的捐贈》:
在去捐贈的路上, 不少人都沉默著, 人們提著大包小包的衣服、被子, 不說話, 腳步卻在不斷地加快。5·12 , 深深刺痛了人們的心。我拉了拉有些鬆掉的繩子, 嘆了口氣, 轉頭卻撞上了一對母女。母親將
一大床嶄新的被子放在了地上, 低著頭似乎在跟女兒說些什麼。因為好奇, 我放下了我的贈品, 湊了過去。
小女孩漲紅了臉, 手指不停地摩挲著她懷里的洋娃娃, 眼淚不停地打轉。
「發生了什麼事?」我探頭問道。
母親抬起頭, 無奈地看了我一眼: 「你看這孩子,明明說好要把自己最喜歡、災區兒童最需要的東西拿來捐, 可她卻只拿了一個舊得不行的洋娃娃。」
我想道: 「現在的孩子, 真的是⋯⋯」未等我想完, 小女孩開了口: 「可是, 災區的小朋友最需要的⋯⋯我捨不得送給他們呀。」
「有什麼捨不得呀?」母親似乎生氣了, 「地震讓他們失去了那麼多, 你只是捐了一樣東西, 有什麼呢? 媽媽以後再給你買呀。」
「可是, 可是⋯⋯」小女孩擦著眼睛, 小臉越來越紅, 小嘴撅著, 一直說不出話來。
我看不下去, 接著母親的話說: 「是呀小妹妹,災區的小朋友多可憐啊, 他們的家沒有了, 甚至親人也沒有了, 而我們只是把自己身邊的一些東西捐給他們罷了, 即使是你不要了的東西, 也會給他們帶來莫大的幫助呀。」
誰知我剛說完, 小女孩急了, 「什麼不要了呀,那樣東西我一直都要的! 要的!」她跺著腳, 滿臉通紅地說。
「要的也不行, 走, 回家拿去!」母親喊道。小女孩被她媽媽嚇了一跳, 低聲說: 「真的要捐那樣東西嗎?」母親和我認真地點了點頭。女孩咬了一下嘴唇,抬起頭來, 說道: 「那⋯⋯不用回家拿的, 走吧。」
到了捐贈點, 母親把被子拿給志願者後, 低頭對小女孩說: 「你的東西呢?」
小女孩抬頭看著媽媽, 過了好久, 把媽媽拉了過去。
「叔叔,」小女孩對志願者說,「我捐媽媽。」
全場嘩然。
小女孩又一次低下頭, 小聲地哽咽道: 「地震了,好多小朋友沒有了媽媽, 他們好可憐啊。我想, 他們最需要的應該是一個媽媽呀⋯⋯」說著, 眼淚掉到地面, 濺起的灰塵形成了一朵美麗的小花。
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小小說, 其情節單一(可以用「小女孩為災區捐贈」這樣一句話來概括其核心細節) , 但卻通過一步一步地營造矛盾沖突(母親勸小女孩捐洋娃娃, 小女孩摩挲; 我誤會小女孩, 小女孩急得說不出話; 母親要小女孩回家拿, 小女孩遲疑著來到捐贈點) , 讓讀者在關注小女孩的捐與不捐的矛盾沖突中被深深吸引, 小小說的核心細節由此便顯得異常曲折與豐富, 使小小說具有了較高的藝術性。
3、設計巧妙的反轉式結尾
「反轉」指的是小小說結尾部分的情節並不按人們通常的思維形式發展, 而是出人意料地出現了另外一種結局。比如上面提到的《最貴的捐贈》里, 人們通常的思維模式是捐物, 但小女孩卻要捐「媽媽」(人) , 這一反轉, 便給人創造了一種巨大的驚奇效果, 因而使作品瞬間產生了極大的藝術魅力。白小易的小小說《意外》, 寫一個農村青年因為某件非常特殊的事, 拿刀要去找君明算帳。當他趕到堤坡, 正好碰上君明推車失誤, 掉進湍急的河水中。他蹬掉布鞋, 連衣服都沒脫就跳進河中把君明救了起來。由拿刀算賬(可以理解為准備殺人) 到結果是救人, 這種
人物的行為動機和行為結果恰好相反, 便是小小說創作中典型的「反轉式」結尾。2003 年高考全國卷滿分作文《保姆與家教》:
柳靚, 武漢大學社會學教授, 單身母親。就因為是教授, 就因為是單身母親, 柳靚才請了個小學畢業的鄉下妹子當保姆, 一個武漢大學大三學生當家教。
這故事啊, 也就從這里開始⋯⋯你看那鄉下妹子, 圓圓的臉蛋, 小巧的嘴, 一雙水汪汪的眼睛清純著呢,住了那麼個把月, 可把柳靚家裡弄得井井有條, 喜人吶! 柳靚心裡自然歡喜, 大大方方地將所有生活費給了小保姆, 更將她視為自己的親妹妹。
你再瞧那家教, 馬尾高豎, 精神抖擻的, 和柳靚家女兒聊得可火熱呢! 她工作做得不夠好, 那小女孩除了會吐一兩句洋文, 考試總在七八十分徘徊。柳靚正思索著要不要換個家教。
唉, 也怪教授她自己心理作用, 用什麼「分而使力, 用心專矣」, 心理不平衡了吧?!
星期二, 正趕上柳靚的新學年報告會, 這可是全校性的活動, 儀表上不得馬虎。想起假期新買的長裙, 柳靚不禁笑了, 連那個當家教的二十齣頭的姑娘都說穿不出自己那樣的洋氣, 自己都三十四了。就這么想著, 柳靚喜滋滋地從衣櫃里取出長裙, 比劃著⋯
「哎喲!」毫無預警的, 裙子的下擺破了個大洞, 柳靚大驚失色, 這到底會是誰乾的, 好好的一個心情全給破壞了。柳靚無奈地坐到床沿, 眉頭深鎖起⋯⋯
「會是誰呢? 不可能是小保姆, 對, 不可能! 那天她只是怯怯地站在一邊看, 不可能弄壞的。女兒又穿不了這么大的, 肯定是那個小家庭教師。那天, 她看我穿的裙子, 眼睛眨都沒眨過一下, 肯定會是她!」
好像沒經過什麼思維斗爭似的, 柳靚一口咬定是家教弄壞了裙子, 憤然奪門而去⋯⋯
忘說了, 她不是去理論, 而是去講學了。因為,她知道, 下午女兒要補課, 自己又不在家, 家庭教師一定會趁這個機會拿她的衣服, 到時候, 就可以逮個正著。一切照計劃進行著⋯⋯
到家門口了。對了, 就是那個人! 柳靚差點沒沖上去按住她。「等! 等! 等! 等她到家門口, 就捉住她, 我上個月才買的鞋子, 你也穿, 太放肆了吧, 討厭啊!」人一生氣就跟柳教授現在這樣沒風度了, 一個箭步上前, 扳過對方的身子, 驚了———保姆! 她的脖子上還掛了一串教授珍愛的項鏈。
這樣, 我想, 柳靚又可以在學會上發表論文了。
小小說的情節很單一, 可以用「教授抓可能穿自己裙子的人」這樣一句話來概括。其矛盾沖突的營造主要是靠教授內心的活動(一時認為不可能是小保姆, 終又認為是家庭教師; 原本准備去理論, 終又決定逮個正著) 來實現的。教授原本認定穿裙子的一定是家庭教師, 最後扳過對方來的身子卻是保姆, 想的與見到的恰好相反。這一反轉式結尾, 讓人在驚奇中恍然大悟的同時, 更啟示人們對任何事情都不能單憑自己的主觀意願來判斷, 要注重實事求是。由此, 小小說也小中見大, 具有了較高的哲理層次上的意蘊。
『貳』 九年級作文我寫小小說
在這優雅而溫馨的宿舍房裡,剛剛大學畢業夏老師,微笑地批改著孩子們的作文,這是她第二天上班,她很喜歡自己的班級,也很喜歡她的學生們,新穎的思維,完整的字句,讓夏老師很認真很仔細的批閱每一篇作文,時間一秒一秒的流逝。「丁冬,丁冬」,時間老人敲過了十二點響鈴,夏老師越來越疲倦,可是她很滿足,因為她覺得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閃亮的星星,那麼的迷人,那麼的耀眼。她給自己泡了杯綠茶,美美地品嘗著,她拿起紅筆,繼續改完最後一篇作文,翻開個名叫齊馨的同學寫的作文,夏老師忽然覺得這個名字很陌生,似乎班上沒有這個名叫齊馨的學生,她以為是同學們交作業的時候和別班同學的弄混了,再看看班級,的確寫的是初二(1)班,這是自己的學生,夏老師拿起名單表,仔細地查了一遍,也沒有發現這個名字,夏老師翻開作文本,只見作文本上寫的全都是拼音,這是怎麼回事呢?但字很娟秀,夏老師翻譯了第一自然段,發現這個女生文筆優美,樸素,大方,是個學語文的好苗子,可是為什麼她的名字不在班級名單上呢,而且作文全都用拼音代替?夏老師只好打了個電話在校當教導在男友葉主任,她知道葉主任還沒有睡,因為他的工作比自己的更加多,電話哮嘟嘟地響了幾聲,葉主任接了電話,他告訴夏老師這個學生遭到了車禍,目前正在家裡自學,休養。夏老師吃了一驚,她向葉主任要了齊馨的家庭地址,就匆匆地與葉主任掛了電話,她決定明天要親自去拜訪這個學生。
第二天,夏老師上完一天的課,就匆匆地趕去家訪齊馨的情況了。夏老師來到一個裝飾樸素的小公寓,按一下鈴聲好聽門鍾,一位高雅的婦女微笑地站在她面前並和她打招呼,夏老師也微笑地跟這位充滿和藹卻又顯得很擔憂的婦女打招呼,並自我介紹了一下,婦女連忙請夏老師進屋,說自己是齊馨的母親。夏老師進屋放眼瞧了一變,整個家庭擺設溫馨而大方,像齊馨的文筆一樣美好。夏老師問起了齊馨的情況,母親頓時淚水布滿了雙眼,原來齊馨從小就喜愛看書,編寫自己的童話故事,每每寫起作來沒完沒了,完全沉浸在文字的樂趣中,她的語文成績,寫作能力超出了同齡人的能力,而其它科目都是一般的成績,母親焦急了,一次又一次地與齊馨談話,勸她多放些時間在那些成績較一般的科目上,不要只盲目的沉浸在文學中,成績要綜合性的優秀。齊馨聽是聽進去了,嘴裡答應著,可在行動上並沒有多大積極,為此,母女倆爭吵了許多回,但齊馨熱衷的文學程度並沒有減弱,反而更加的迷樂於文學,把心情全都在文字上表達了出來。終於有一天,母親再也沉不住氣了,她把齊馨在文學方面得到的優秀證書,齊馨平時練的書稿,全都扔到了窗外,齊馨哭著跑出外面,一遍又一遍地奔跑穿插於街頭,這天烏雲密布,不一會兒蒙蒙地細雨,路很濕滑,齊馨在過馬路的時候被一輛小卡車撞倒在地上,雖然沒有身體上的殘缺,但腦部因為受到了嚴重的撞擊,失去了她除了文學經歷以外的一切科目的知識,現在就連三四年級的數學知識都難以掌握,醫生說這是齊馨強迫失去這些記憶的。夏老師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安慰了幾句母親,她從精緻的地包包中拿出了齊馨的作文本,大方而娟秀的漢語拼音映在母親的眼前,夏老師問:「既然,齊馨關於這些文學的歷程都記得,為什麼她會用漢語拼音代替文字呢?」母親抹了一下眼淚:「齊馨現在只會一些簡單的漢字,所以她用漢語拼音代替了,而就是因為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齊馨學會了漢語拼音,才迷了書籍,才愛了學作,起初,她的漢語拼音學得一蹋糊塗,語文成績也很一般,其它成績都很棒,在她第一次語文小測試,幾乎每個小朋友都拿了滿分,只有她拿了個66分,而教她語文的是位中年帶眼鏡的女老師,她打的那個「66」分,像一雙眼鏡,老師並沒有鼓勵齊馨,反而批評她學習不認真,放學回來她對著我哭了好久,我輕輕的安慰著她,並且要她學好拼音,齊馨是個要強的孩子,她把那張試卷保存了起來,下決心好好學習漢語拼語,她那段時間真的很努力學習拼音,終於,她的努力為她奪得了成功的光輝,從此,她的拼音測試始終是滿分,就這樣,現在在她腦海里留下的都是熟練的漢語拼音。」夏老師輕輕點了點頭問母親:「還會阻止齊馨熱衷文學寫作嗎?」母親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不阻止了,只要她開心就好。」夏老師剛開口要說些什麼,齊馨忽然從房裡走出來,揉著剛剛睡醒地眼睛,見媽媽坐在那裡,撲在媽媽身上,找撒嬌對母親說剛才她在夢里寫作,她寫了好多好多有趣地故事,大家都很喜歡。」母親輕輕的拍了拍她肩膀,告訴她,旁邊的這位是她的新語文老師,齊馨一下子離開了母親,站了起來,尷尬地跟老師打招呼,並道歉沒有注意到她,夏老師輕輕地笑了笑了,簡單地介紹了一下自己,夏老師仔細地觀察了一下齊馨,打心裡地喜歡這個大方亮麗遙而又帶些任性的女孩,她輕輕地拉過齊馨,讓她做在旁邊,齊馨就在這么近的距離看了看這么年輕而大方地老師,覺得她一定會成為自己的好朋友,好老師,她一定會幫助自己完成文學之夢的。夏老師把剛才想問母親的問題,對著齊馨問了一遍:「齊馨,你閱讀過許多的書籍,懂得的道理很多,老師現在想問問你,除學你喜歡的文學之外,你能告訴我,你還會學其它的更多知識么?齊馨面對老師那雙期待的眼神,仔細地想了想,很確定地告訴老師:「我會,我不但要學好文學,也要學好其它的知識。」夏老師望著她那真誠的眼神,緊緊地握住齊馨地手:「那老師跟你商量一件事,我們再一起努力,努力學好理科好么?齊馨望望母親那擔憂而充滿期待眼睛,看看緊緊握著自己的手,給予力量的夏老師,她點了點頭。母親和夏老師緊緊地摟了摟著齊馨,母親開心得掉下了眼淚,充滿地感激地向夏老師致意。夏老師還承諾會幫齊馨補習,母親也承諾會支持齊馨的文學寫作,也會輔助她補習其它的知識,齊馨在心裡暗暗地下了決定,無論在這條道路多麼地難走,都會努力勇敢地走下去。」因為她有深愛著她的母親和關懷著她的夏老師。只要有愛,有信念,無論什麼樣的困難都是一場有趣地游戲,無論怎樣的心結,只要有愛在,總會溫暖地消失,都會開起一道綻麗,怡人的風景。
『叄』 作文指導小事如何寫精彩ppt 人教版
有些小朋友看見同學寫出一些好文章來,便驚嘆道:「這些內容,我也熟悉的,怎麼我沒能把它們寫出來!」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說穿了,那是因為你缺乏從小事中寫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驚天動地的事情是少見的,一般人所經歷的大多是平凡的、細小的事情。自古以來,好文章數也數不盡,大多寫的也是平凡的、細小的事。《紅樓夢》寫的是封建社會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瑣事,這些生活瑣事在那樣的門第中可以說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義卻是深刻的,成為舉世公認的巨著。
那麼,怎樣從小事中寫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訓練一副見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機能攝像,人的雙眼也能攝像。然而人和照相機畢竟不同,雙眼是帶著感情去選鏡頭的。觀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這樣,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層,發現其中蘊含的深意。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尋找出事情所蘊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盡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還要去挖掘它的本質,弄清它的來龍去脈。這樣,就能有敏感的頭腦和銳利的好眼力,挖掘、尋找出事情中所蘊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寫。
背景就是時代環境,指的是社會變遷和政治動態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發生的背景聯系起來,那就不尋常了。
四、「事」與「意」的榫頭要對得合適。
從小事中寫出深意來,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頭對得不準,往往是主觀上(意)想「深」,客觀上(事)顯得內容單薄。因此,我們在具體寫的時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蘊含的意義時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題目叫《節日的早晨》作文,敘的內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點的情形,結尾是:
吃完早點,我開了院門一看,只見人們穿著美麗的新衣服,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走向熱鬧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產主義明天。
這段話的結尾處,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義的毛病。如果寫好吃早點的情形,體現人民生活水平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將它和「走向光明的共產主義明天」聯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頭就對得不合適了。
總之,我們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對聽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認識它的意義,鑒別它的價值,並把它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寫,就能從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肆』 小小說的寫作技巧有哪些
一、小小說的文體特點
1、情節單一, 但不單調
情節單一是指小小說在情節提煉上表現為通過敘述一個具體事件來構成單一性情節。事件是構成小小說情節的基本元素。
不過, 並不是生活中所有的事件都能成為組成小小說情節的事件。小小說情節的事件必須滿足這樣三個條件: 第一, 敘述的事件必須完整, 第二, 它必須包含一定的矛盾沖突。第三, 事件必須呈現出一種因果聯系的形態。
例如《三封電報》(美·佚名) :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萊特伴著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獵。不久, 她在家裡接獲弟弟的電報: 「巴布獵獅身死。———佛萊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勝, 回電給弟弟: 「運其屍回家。」三個星期後, 從非洲運來了一個大包裹, 裡面是一個獅屍。她又趕發了一個電報: 「獅收到。弟誤,請寄回巴布屍。」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電: 「無誤, 巴布在獅腹內。———佛萊特。」
(選自《世界微型小說精選簡評集》)
這篇小小說是一家美國雜志以3000 美元的懸獎徵求「文字最簡短, 情節最曲折」的故事的獲得首獎的作品。單一的情節里, 事件完整、有沖突、呈現因果聯系, 這樣, 事件所呈現的面貌就不是簡單、重復而沒有變化了, 因而, 雖然情節單一, 但不顯得單調。
2、性格單純, 但不單薄。
小小說作為小說大家族的一個成員, 塑造人物形象是其主要任務。集中寫一個人物, 通過一個生活片斷突出這個人物的一個性格側面, 便是我們所說的小小說性格描寫的單純性。
著名作家陳建功曾在《北京晚報》發表過一篇題為《娘家人》的小小說。這篇作品人物不多, 但寫活了一個「舅老爺」的形象。一個73 歲的老太太病故了, 而這個76 歲的娘家「舅老爺」來鬧喪。他質問「臨死前⋯⋯吃了什麼葯?」並硬要堅持「開膛驗屍」。
死者的兒子、媳婦、女兒、姑爺們百般侍候, 央求,小心賠不是都毫無效果, 最後還是開膛驗屍才算了結。這個由一個事件(鬧喪) 構成的單一性情節相當准確地突出了這個舅老爺蠻不講理的一個性格側面。
3、結尾驚奇, 但不離奇。
蘇聯作家蘇曼諾夫說: 「藝術的打擊力量要放到最後。」這個論斷特別適用於小小說。小小說單一的情節很難形成一種藝術的跌宕和起伏, 很難產生一種一波三折的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因此, 依靠結尾驚奇(意外結局) 便成為小小說的寫作者解決上述「二難」問題的絕招。
日本著名微型小說作家星新一寫有一篇《人質》。作者在事件的開端給我們描繪了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 一個匪徒搶劫了銀行, 並以一個小孩做人質, 迫使前來追捕的警察為他提供一輛摩托車放他走。那麼, 這個匪徒是否能逃脫? 這個小孩能否獲救? 這就是一個問題, 一個細節, 整個小說都圍繞這個單一、集中的懸念來結構全篇。這個匪徒最終逃脫了, 而結局是那個被當做人質的小孩竟是一個橡皮吹成的假人。小小說的結局大出讀者的意外。
美國作家愛倫·坡寫有一篇小小說《夜歸人》。丈夫從稅務所帶回了巨額公款, 然後要出遠門, 丈夫一再叮囑妻子不要讓任何人進屋。但妻子卻經不住門外一個傷兵的再三懇求, 放他進了屋子。這時, 一個蒙面強盜撬門進屋盜錢, 而妻子和傷兵一起打死了強盜。可是誰也沒有想到, 這個蒙面強盜卻是她的丈夫。這個突轉的情節形成了全篇誰也沒有想到的意外的結局。
如上這種由單一情節的突轉造成的意外結局在小小說中相當普遍地存在, 因而形成了小小說學里的一個特有概念, 即歐·亨利(美國作家, 其小說特別注重設計結尾的意外結局) 結尾。
但這種意外的結局在給人驚奇(出人意料) 的同時, 也在情理之中, 因而就不顯得離奇古怪了。
二、小小說的寫作技巧
1、構思一個核心細節
任何一篇成功的小小說都有作為全篇藝術支撐點的核心細節。所謂核心細節, 就是指小小說的中心情節, 即能夠用一句話概述的主體事件。小小說的創作過程就是讓這個主體事件(核心細節) 不斷地發展、變化和豐富。如1999 年高考全國卷滿分作文《記憶》:
手術室的燈滅了。韓醫生緩步走了出來, 一位打扮新潮的女人馬上迎了上去, 急切地問道: 「醫生,這老、老⋯⋯老太太怎麼樣啦?」韓醫生黯然地搖了搖頭: 「如果再早送來十分鍾, 也許⋯⋯」
話音未落, 走廊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緊張, 三步並作兩步沖到韓醫生面前,聲音嘶啞地問道: 「我媽怎麼樣了? 我媽怎麼樣了?」
韓醫生輕輕答道: 「老人上了年紀, 且失血過多, 我們盡力了。」那男子一聽, 足足愣了半分鍾, 然後猛地抱住了頭, 蹲了下去。他雙手深深地插入了頭發中, 緊緊抓著自己的頭。由於極力控制著自己, 還不至於號啕大哭, 但他全身劇烈地抽動著。
韓醫生正要上前安慰幾句, 那女人已躥到男人面前, 一邊搖著他一邊說: 「你媽死了, 可我們還不知道巨款存摺放在什麼地方, 你快想想辦法, 快呀, 哭有屁用!」男人由於過度悲傷, 並沒理睬女人, 女人只好又拽住韓醫生, 說道: 「醫生, 你能想出好辦法嗎?」韓醫生用手扶了扶寬邊眼鏡, 看了女人一眼,又看了看男人, 說道: 「辦法倒有。老人剛死, 記憶尚存, 我可以進行一次記憶移植的手術, 不過接受者最好與死者有血緣關系。」說完, 韓醫生看了看那個男人。女人一聽這話, 馬上喜笑顏開, 硬將仍處於悲痛中的男人拉進了手術室。
半小時後, 手術完成了。男人臉色陰沉, 慢慢地走出了手術室。女人迎了上去, 笑嘻嘻地問: 「怎麼樣, 知道了嗎?」啪! 一個響亮的耳光打在了女人臉上, 男人停在空中的手在顫抖著, 不知是因為氣憤還是這難得的勇敢。女人正待發作, 男人先吼出了聲:「原來你對我媽這么刻薄! 我不在時你竟總氣她老人家, 還總是以白眼相向! 媽因為我怕你, 又怕破壞我們的感情, 一直忍著沒跟我說。存摺我已經知道在什麼地方了, 但我決定將它捐給希望工程, 這是我媽的心願, 你一分錢也拿不到!」說完, 男人徑直地辦理老人的後事去了。女人捂著臉, 低著頭跑出了醫院。
韓醫生站在手術室門口, 靜靜地看著這一切, 他什麼話也沒說。
這篇小小說的構思可以用俗語「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來概括, 其核心細節是女主人想通過記憶移植得到巨額存款, 卻不料得到了一巴掌。小小說的發展、變化與豐富都是在這個核心細節上演繹的。
2、營造特定的矛盾沖突
在確立了核心細節的內容的同時, 寫作時就要注意以這個核心細節為基點, 衍化一系列的一般細節。
這些一般細節, 有時, 它是核心細節的起因描寫; 有時, 又是核心細節的結局延伸; 有時, 它又是核心細節在發展、演變中的內容補充。正像滾雪球一樣, 球核通過不斷地運行、滾動, 粘起了一層又一層的積雪。球核如果沒有與這一層層的積雪相連就不成其為有內容有形狀的雪球。而這個滾動的過程, 寫作者就要注意有意識地營造一些特定的矛盾沖突, 推動情節的發展與豐富。如2008 年高考全國卷Ⅰ滿分作文《最貴的捐贈》:
在去捐贈的路上, 不少人都沉默著, 人們提著大包小包的衣服、被子, 不說話, 腳步卻在不斷地加快。5·12 , 深深刺痛了人們的心。我拉了拉有些鬆掉的繩子, 嘆了口氣, 轉頭卻撞上了一對母女。母親將
一大床嶄新的被子放在了地上, 低著頭似乎在跟女兒說些什麼。因為好奇, 我放下了我的贈品, 湊了過去。
小女孩漲紅了臉, 手指不停地摩挲著她懷里的洋娃娃, 眼淚不停地打轉。
「發生了什麼事?」我探頭問道。
母親抬起頭, 無奈地看了我一眼: 「你看這孩子,明明說好要把自己最喜歡、災區兒童最需要的東西拿來捐, 可她卻只拿了一個舊得不行的洋娃娃。」
我想道: 「現在的孩子, 真的是⋯⋯」未等我想完, 小女孩開了口: 「可是, 災區的小朋友最需要的⋯⋯我捨不得送給他們呀。」
「有什麼捨不得呀?」母親似乎生氣了, 「地震讓他們失去了那麼多, 你只是捐了一樣東西, 有什麼呢? 媽媽以後再給你買呀。」
「可是, 可是⋯⋯」小女孩擦著眼睛, 小臉越來越紅, 小嘴撅著, 一直說不出話來。
我看不下去, 接著母親的話說: 「是呀小妹妹,災區的小朋友多可憐啊, 他們的家沒有了, 甚至親人也沒有了, 而我們只是把自己身邊的一些東西捐給他們罷了, 即使是你不要了的東西, 也會給他們帶來莫大的幫助呀。」
誰知我剛說完, 小女孩急了, 「什麼不要了呀,那樣東西我一直都要的! 要的!」她跺著腳, 滿臉通紅地說。
「要的也不行, 走, 回家拿去!」母親喊道。小女孩被她媽媽嚇了一跳, 低聲說: 「真的要捐那樣東西嗎?」母親和我認真地點了點頭。女孩咬了一下嘴唇,抬起頭來, 說道: 「那⋯⋯不用回家拿的, 走吧。」
到了捐贈點, 母親把被子拿給志願者後, 低頭對小女孩說: 「你的東西呢?」
小女孩抬頭看著媽媽, 過了好久, 把媽媽拉了過去。
「叔叔,」小女孩對志願者說,「我捐媽媽。」
全場嘩然。
小女孩又一次低下頭, 小聲地哽咽道: 「地震了,好多小朋友沒有了媽媽, 他們好可憐啊。我想, 他們最需要的應該是一個媽媽呀⋯⋯」說著, 眼淚掉到地面, 濺起的灰塵形成了一朵美麗的小花。
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小小說, 其情節單一(可以用「小女孩為災區捐贈」這樣一句話來概括其核心細節) , 但卻通過一步一步地營造矛盾沖突(母親勸小女孩捐洋娃娃, 小女孩摩挲; 我誤會小女孩, 小女孩急得說不出話; 母親要小女孩回家拿, 小女孩遲疑著來到捐贈點) , 讓讀者在關注小女孩的捐與不捐的矛盾沖突中被深深吸引, 小小說的核心細節由此便顯得異常曲折與豐富, 使小小說具有了較高的藝術性。
3、設計巧妙的反轉式結尾
「反轉」指的是小小說結尾部分的情節並不按人們通常的思維形式發展, 而是出人意料地出現了另外一種結局。比如上面提到的《最貴的捐贈》里, 人們通常的思維模式是捐物, 但小女孩卻要捐「媽媽」(人) , 這一反轉, 便給人創造了一種巨大的驚奇效果, 因而使作品瞬間產生了極大的藝術魅力。白小易的小小說《意外》, 寫一個農村青年因為某件非常特殊的事, 拿刀要去找君明算帳。當他趕到堤坡, 正好碰上君明推車失誤, 掉進湍急的河水中。他蹬掉布鞋, 連衣服都沒脫就跳進河中把君明救了起來。由拿刀算賬(可以理解為准備殺人) 到結果是救人, 這種
人物的行為動機和行為結果恰好相反, 便是小小說創作中典型的「反轉式」結尾。2003 年高考全國卷滿分作文《保姆與家教》:
柳靚, 武漢大學社會學教授, 單身母親。就因為是教授, 就因為是單身母親, 柳靚才請了個小學畢業的鄉下妹子當保姆, 一個武漢大學大三學生當家教。
這故事啊, 也就從這里開始⋯⋯你看那鄉下妹子, 圓圓的臉蛋, 小巧的嘴, 一雙水汪汪的眼睛清純著呢,住了那麼個把月, 可把柳靚家裡弄得井井有條, 喜人吶! 柳靚心裡自然歡喜, 大大方方地將所有生活費給了小保姆, 更將她視為自己的親妹妹。
你再瞧那家教, 馬尾高豎, 精神抖擻的, 和柳靚家女兒聊得可火熱呢! 她工作做得不夠好, 那小女孩除了會吐一兩句洋文, 考試總在七八十分徘徊。柳靚正思索著要不要換個家教。
唉, 也怪教授她自己心理作用, 用什麼「分而使力, 用心專矣」, 心理不平衡了吧?!
星期二, 正趕上柳靚的新學年報告會, 這可是全校性的活動, 儀表上不得馬虎。想起假期新買的長裙, 柳靚不禁笑了, 連那個當家教的二十齣頭的姑娘都說穿不出自己那樣的洋氣, 自己都三十四了。就這么想著, 柳靚喜滋滋地從衣櫃里取出長裙, 比劃著⋯
「哎喲!」毫無預警的, 裙子的下擺破了個大洞, 柳靚大驚失色, 這到底會是誰乾的, 好好的一個心情全給破壞了。柳靚無奈地坐到床沿, 眉頭深鎖起⋯⋯
「會是誰呢? 不可能是小保姆, 對, 不可能! 那天她只是怯怯地站在一邊看, 不可能弄壞的。女兒又穿不了這么大的, 肯定是那個小家庭教師。那天, 她看我穿的裙子, 眼睛眨都沒眨過一下, 肯定會是她!」
好像沒經過什麼思維斗爭似的, 柳靚一口咬定是家教弄壞了裙子, 憤然奪門而去⋯⋯
忘說了, 她不是去理論, 而是去講學了。因為,她知道, 下午女兒要補課, 自己又不在家, 家庭教師一定會趁這個機會拿她的衣服, 到時候, 就可以逮個正著。一切照計劃進行著⋯⋯
到家門口了。對了, 就是那個人! 柳靚差點沒沖上去按住她。「等! 等! 等! 等她到家門口, 就捉住她, 我上個月才買的鞋子, 你也穿, 太放肆了吧, 討厭啊!」人一生氣就跟柳教授現在這樣沒風度了, 一個箭步上前, 扳過對方的身子, 驚了———保姆! 她的脖子上還掛了一串教授珍愛的項鏈。
這樣, 我想, 柳靚又可以在學會上發表論文了。
小小說的情節很單一, 可以用「教授抓可能穿自己裙子的人」這樣一句話來概括。其矛盾沖突的營造主要是靠教授內心的活動(一時認為不可能是小保姆, 終又認為是家庭教師; 原本准備去理論, 終又決定逮個正著) 來實現的。教授原本認定穿裙子的一定是家庭教師, 最後扳過對方來的身子卻是保姆, 想的與見到的恰好相反。這一反轉式結尾, 讓人在驚奇中恍然大悟的同時, 更啟示人們對任何事情都不能單憑自己的主觀意願來判斷, 要注重實事求是。由此, 小小說也小中見大, 具有了較高的哲理層次上的意蘊。
『伍』 高考作文我准備用小小說的形式,怎樣才能寫好呢
我參加過多次高考抄作文閱卷,給你誠懇的建議,希望你能聽進去。
先問下,你有沒有寫過小小說,有沒有受到過老師的認可或者發表過?如果沒有,為什麼要在高考時候嘗試?
我參加過幾次高考作文閱卷,寫小小說的,要麼是抄襲照搬,要麼是無法自圓其說。試想,在高考有限的時間里,在考場緊張的氛圍里,從審題開始,構想出一篇精彩而原創的小小說,什麼樣的人才有這樣的能力?歐亨利、馬克吐溫也許可以。
你先問問自己有這樣的能力沒有,然後再考慮怎樣寫的問題。
最後交代幾點:
1、小小說不要胡編亂造,要貼近生活。寫神仙鬼怪題材的往往駕馭不好,顯得凌亂。
2、要有點內涵,有點意義。要能有所立意。
3、要注意條理,內在邏輯要能通順,要能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