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明明有白話但為什麼寫文章時還要用文言文
這個是有深層次的原因的。古代發現的文字,最早的有刻在甲骨上的,或者在鼎上的等等,後來就開始在獸皮上刻字,這個時期,文字還是非常簡單的,一個字就要表達一個完整的事件,並且記錄也太費力。後來文字慢慢豐富,統一,秦統一文字是以極大的進步,然後開始在布帛、竹簡上寫上文字,但是這些原材料依然來之不易,懂得文字的人也不多。
後來,紙張被發明了出來,最開始發明的紙張並不能在上面書寫,經過了長時間的改進,才適合進行記錄,但是在那個時代,科技的發展落後、原始,紙張依然是奢侈品,所以文章大多還是在竹簡上寫的多,並且,古人使用的是毛筆,再怎麼蠅頭小楷,也是要佔用相當的地方,但是因為面積在那裡放著呢,一篇不長的文章,寫的竹簡就要堆滿一張桌子了,表述依然是極盡簡略。古人的智慧在什麼時候都是不落後於任何時代的。不少的大文豪也用簡略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是卻流傳千古。生產力的低下,古人的智慧,文章的流傳,在古代,需要長篇大論的白話,只需要幾十個字就能完美表述。
以上這些僅代表個人看法,希望幫助到你。
② 為什麼古代的短篇小說都不用文言寫的
如果古代都用文言文寫了,那些留傳下來的方言,白話肯定沒有什麼意義了,
生活就是要有意思嘛。
③ 想當寫手必須要讀和背誦文言文嗎
個人感覺古文學習非一朝一夕之事,細水長流,貴在積累,如果你感到困惑,只說明你積累得還不夠。在下的經驗是三個字:看,讀,抄。其中以抄最重要。
④ 為什麼不要用古文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文言在發展的過程中相對穩定,與口語(即白話)越來越分道揚鑣,這會使語言的便利性和實用性大打折扣。在文言與白話脫離過多的情況下(特別是詞彙和語法),人們如果想進行書面語的創作,就必須先系統地學習文言文,腦袋裡要有兩套完全相差甚遠的語言系統,這無疑對書面語的寫作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第二,文言文本身的缺點,最初也算是一個優點,就是語言簡潔,有時簡潔得讓人無法正確理解其中的含義。這一點可以從文言的一個特點入手進行分析:文言以單音詞為主。例如「安」這個字,文言中有「安定」「安撫」「奉養」等等眾多的意思,我們現在稱之為一詞多義。反推之,這所有的意思都可以用一個單音節詞「安」來表示,這邊是文言文簡潔的地方。文言發展的最初時期,語言的含義相對來說不那麼豐富,單音節詞完全可以滿足當時表達的需要,每一個詞對應的含義也相對較少。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語言的表達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由於後代文言始終是模仿先秦或者兩漢時期的文章,所以詞彙量並沒有發生較大的變化,也就是說詞的總數也不會增加得太快太多。如果不能通過大量增加詞語的方法來增強語言的表達能力的話,人們便會不斷地將相近或者有關聯的意義合並在一個詞中,便出現了大量的一詞多義的現象。這種一味地增加一個詞語的含義的方法也會造成一個問題——壹個詞地意思變得越來越模糊。最終不僅不能很好的增強語言的表達能力,甚至還會削弱。
第三,白話具有文言不可比擬的優點,最終代替了文言成為了書面語。在白話中,雙音節詞佔主要地位,這使語言的表達能力大大增強,在書寫同義詞方面更加地精準(例如「安定」「安全」「安慰」「安心」)。同時,白話文是以當下人們的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形式,人們在寫作的時候不必採用另一套漢語系統,這是白話文的便利和實用之處。
⑤ 我寫一本發生在古代的小說,用文言文寫你們會看嗎
文言文我只懂一點。
如果你寫古代小說可以適當加入一些人物稱呼的文言,如:令尊,內子,令堂……
其他語句最好還是用白話文,不然沒多少人看的懂。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
⑥ 我寫一個古文的時候我不知道名字要不要帶書名號
這個不用寫,但如果你把它的名字用於作文等之中,就要加書名號
⑦ 求中國古代對於寫小說的要求和訣竅。
寫古言或許文筆要求較好一點,這畢竟不是現代的嘛。首先你要有非常大的古文閱讀量,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初中文言文多讀多記是個好時候,也不要局限於課本,多背古詩詞元曲宋詞大有用處)。再者,古言也不要太文言文化了,現在大家還是喜歡通俗一點的文。
寫言情小說嘛,第一要情節,第二要文筆,第三要特別帥氣男主。這三個必不可少啊。靠這三樣再對文章淺描勾畫,應該就差不多了。
你也說到了取名字,這也是個學問,。說個真心話,我作為一個看了無數古言的讀者,現在聽到了名字里帶什麼什麼兒的就反感(比如:靈兒,夕兒什麼什麼的),這種名字太大眾太配角了。名字對於人物的勾畫很重要,他通常會反映出一個角色的特點和性格。所以取名字要慎重。名字的詩詞畫意也是必不可少的。這還是需要你的古詩詞文的閱讀量了。
還有關於人物的描寫。光是運用成語(玉樹臨風氣宇軒昂等等)是不夠的,你需要在字里行間對人物的神態、衣著、外貌……進行描寫。要有一些突出的特點去襯出人物,這樣才可以把人物寫活。
再說古言里那些風花雪月的詩詞。古言的詩詞以「婉約派」為主,有些詩詞不應景就會形成艷詞俗曲。關於這方面我實在無法教你什麼技巧,寫詩是需要靈性的。不過我可以提醒你一下,些事最主要的要和你文章相關,切記搬弄字詞。
鋪陳華麗的古言不少有。像《且試天下》《蘭因璧月》,各種描寫十分強大,作者對古文的功底十分深厚,你不妨抽時間看一看,去注意作者的各種描寫。而且,這個文人物性格分明,值得你去好好琢磨。
也有一些文風綿延溫婉的文,如《錦衾寒》,說真的,這本書是我看的第一篇古言,從一定程度上給了我不少的啟蒙。這個文情節人物設置或許你感覺俗套,但是內容是真真不俗的。作者的文學功底也很深厚。另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你也可以看一下,去借鑒。
如果你說你現在沒多少時間讀什麼書,那麼我勸你從長計議,寫小說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文字的歷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作者不看書就寫一篇好書也是不可能的。
有一個很大的閱讀量這才是前提。
⑧ 大部分用文言文寫小說,包括人物語言,動作,情景描寫都用文言文寫好不
如果你文言文 特別好!你完全可以用文言文來表達的
⑨ 玄幻小說一定要寫的跟文言文一樣嗎
不用,安照我們現在的來寫就好了,可以適當添加一些古文的字眼,也可以不添。
⑩ 用文言文寫歷史小說,可以嗎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幾部小說,如《金瓶梅》《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等,都不是用文言文,而是當時的白話文寫的。可見,小說這種文學樣式,從一開始就選擇了白話文這種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
現在有人要用文言文寫小說,那是個人意願,無人干涉,當然是可以的。
問題是:1、現在真的有人能熟練運用文言文寫作嗎?
2、寫出來會有人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