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集作者 > 作者菜科寧全部小說

作者菜科寧全部小說

發布時間:2021-11-10 18:28:26

⑴ 作者李星華,祁念曾,肖復興,柯岩,戴維科寧斯,曹植,王昌齡的著名作品。

李星華《回憶父親李大釗》《十六年前的回憶》。
祁念曾

河南洛陽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共黨員。曾任《紅旗》雜志社記者
,陝西某高校中文系副教授,《惠州晚報》總編輯,現任深圳商報社新聞研究室主任、高級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學生時代,曾以《大學生進行曲》、《校園的路》等詩歌作品傳誦一時。近年來,出版詩集《人生之戀》、《春天的歌》、《站立的河流》,散文集《紅燭之歌》、《藝術家的腳步》,長篇報告文學《千秋業》,論文集《新時期文學》、《新聞探索與實踐》等。作品曾多次獲獎 ,並入選《中國新詩選》、《朗誦詩選》、《新時期詩歌選萃》《名家欣賞》和全國統編的語文課本。

肖復興簡介

北京人,1982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
現任《人民文學》雜志社副主編
主要經歷

已出版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報告文學集、散文隨筆集和理論集80餘部。曾有長篇小說「青春三部曲」《早戀》、《一個女中學生的日記》、《青春迴旋曲》,報告文學《和當代中學生對話》、《和當代中學生通信》。近著有《音樂筆記》、《音樂的隔膜》、《聆聽與吟唱》、《浪漫的喪失》、《紙的生命》、《遙遠的含蓄》等。曾經獲得過全國以及北京上海優秀文學獎多種。《音樂筆記》獲首屆冰心散文獎。《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嚮往奧運》、《荔枝》、《銀色的心願》、《尋找貝多芬》等篇入選大中小學課本。

柯岩
原名馮愷。廣東南海人。中共黨員。大學畢業。1949年後歷任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創作員,中國作家協會專業作家,《詩刊》副主編,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書記處書記、主席團成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委員會委員,多所高等院校教授,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國第八、九屆人大代表。曾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49年開始發表作品。196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專著《小兵的故事》、《柯岩兒童詩選》,抒情詩《周總理,你在哪裡》、《雷鋒》、《中國式的回答》,報告文學《奇異的書簡》、《船長》、《癌症 死亡》,戲劇劇本《相親記》、《記著啊,請記著……》,中短篇小說《高壓氧艙》、《道是無情》,長篇小說及電視連續劇劇本《尋找回來的世界》、《他鄉明月》,電視系列劇本《僅次於上帝的人》、《柯岩文集》(6卷)等40餘部。部分作品選入課本及輔導教材並譯成英、法、德、日、俄、西班牙、朝鮮等國外文版本。
30餘家高等院校聯合曾出版《柯岩研究專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曾出現《柯岩研究文集》,多種作品多次獲全國性大獎。

戴維·科寧斯
20世紀初的美國作家,曾經采訪過哈伍德教授,因表現出色,被派去采訪著名的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並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啟示,寫了一篇名字為《走向生活》的文章。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三國魏傑出詩人。曹操第三子,

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後失寵。建安十六年(

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曹丕稱帝後,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曹丕死後,曹

丕的兒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願,最後憂郁

而死,年四十一歲。

文學史上的建安時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時間。這時期的文學,以詩歌的成就最

為顯著。有不少作品能從漢樂府民歌中吸取養料,反映出社會的動亂和人民流離失所

的痛苦,體現了要求國家統一的願望,辭情慷慨,語言剛健。後人以「建安風骨」稱

譽這些作品俊逸剛健的風格。但有些篇章表現了消極出世的思想。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創作,以曹丕即帝位為界,分為

前後兩期。前期有少數作品出社會動亂和自己的抱負,詩的基調開朗、豪邁。如《白

馬篇》、《送應氏》等。後期作品則反映其所受壓迫的苦悶的心情,部分詩篇參雜較

濃厚的消極思想。其詩善用比興手法,語言精煉而詞采華茂,比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詩歌的成就,對五言詩的發展頗有影響。也善辭賦、散文。他的《洛神賦》抒情優美

,富於神話色彩,影響甚大,是建安時期抒情小賦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

求自試表》等。

王昌齡(六九八-約七五七),字少伯,長安人。開元十五年(七二七)進士,官汜水尉、校書郎,後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安史之亂後,回到故鄉,為刺史閭丘曉所殺。他與詩人王之渙、高適、岑參、王維、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齡以擅長七絕而名重一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他善於把錯綜復雜的事件或深摯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煉和集中,使絕句體制短小的特點變成優點:言少意多,更耐吟詠和思索。他的邊塞詩充滿了積極昂揚的精神,鄉思和送別之詩,節奏明快,而抒情風格更以誠摯深厚見長。現存詩一百八十餘首,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⑵ 埃爾溫·柯尼格少校

埃爾溫·柯尼格少校(Erwin Konig) 德國345 由於本電影由威廉姆,克雷格小說《兵臨城下》改編,所以都是歷史上的真人。

⑶ 戴維 科寧斯

1920年8月18日,美國憲法第19號修正案正式生效,賦予了婦女選舉權,美國第一夫人的作用因此變得日益重要。隨著大眾傳媒業,尤其是電視的發展,第一夫人更是像明星一樣受人矚目。從此之後,無論是否得到人們的喜愛,第一夫人們都構成了美國政治體系和選舉機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為公眾人物,第一夫人們的一舉一動都引人注目。她們與普通人最大的區別也許正

如她們中的一位曾經說的那樣:在魚缸中生活4年或者8年。

的確,她們是一群具有特殊社會地位的女人,她們嫁給了美國最有權勢的男人。伴隨著權力與榮譽,她們不僅是白宮的女主人,也是萬眾矚目的政治人物;她們不僅是社會活動家也是時尚的領導者。

本文選取了從二戰前後到現在的幾位美國第一夫人進行描述,因為她們不僅有著鮮明的個性和魅力,同時,她們與自己的總統丈夫一起,經歷並書寫著美國的歷史。

埃莉諾·羅斯福對丈夫的不忠容忍了29年

埃莉諾·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的妻子,是位一共當了4個「任期」的第一夫人。正是埃莉諾賦予了「第一夫人」這個詞彙真正光彩照人的含義,使得第一夫人成了美國政治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外,埃莉諾還保持了一個記錄:對丈夫的不忠容忍了29年!

埃莉諾長得並不漂亮,高高的顴骨、敦厚的鼻翼、突出的牙床加上180厘米的身高,使她在歷來以美貌著稱的美國第一夫人中顯得有些特殊。毋庸置疑,她的一部分吸引力在於她是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但埃莉諾最特殊的地方是她的個性魅力,她以女性少有的獨立、冷靜、寬容、豁達的心態輔佐了政績顯耀的羅斯福總統。

幼年時的埃莉諾內向、少語、靦腆而又十分憂郁,不願與人溝通。15歲時,埃莉諾被祖母送到了位於英國倫敦附近的「阿倫斯伍德」女子高中就讀。不久後,在祖母家的一次家庭聚會上,她見到了她的未來丈夫,也是她的遠房表哥羅斯福。1905年3月17日,在叔叔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見證下,灰姑娘實現了她的夢想,嫁給了她英俊瀟灑、博學多才的王子,同時也走上了美國第32任總統夫人之路。當年,埃莉諾20歲,羅斯福23歲。

在兩人結婚13年後,埃莉諾發現了她的丈夫、當時的海軍副部長與他的女秘書露西·默瑟的曖昧關系,兩人的夫妻關系實際上就此結束了。埃莉諾提出離婚,但羅斯福不同意,因為在那時,離婚就等於「政治上的自殺」。

他們的一個兒子埃利奧特1973年披露,盡管默瑟的事沒有造成羅斯福與埃莉諾離婚,但從根本上改變了他們的夫妻關系:「他們從此再也不是丈夫和妻子之間的關系了,但達成了今後互相尊重的協議,這是一種非常親密的組合,但再也不是身體意義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了。」

打消了離婚念頭的埃莉諾選擇了隱忍退讓,直至丈夫拉著情人的手去世,埃莉諾也沒有在外人面前流露出怨言。

傑奎琳·肯尼迪光彩照人的悲情一生

傑奎琳的風格是如此鮮明、充滿智慧、富有創造性。從她入住白宮成為肯尼迪夫人,到嫁給希臘船王亞力士多德·歐納西斯,傑奎琳在每一個年代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成為美國人眼中永遠的第一夫人。

帶著些許的哀怨神秘與古典高雅,傑奎琳出現在了美國人民面前,富裕的家庭塑造了她高貴的內涵,風姿綽約、時尚前衛的她不久便成了全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婦女效仿的對象。

自從傑奎琳·肯尼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這個女子不平凡的一生,富裕的家庭塑造了她高貴的內涵。父親的指引,使她打少女時代起就知道如何做能夠吸引住男性,尤其是成功男性的目光。雖然童年時父母的離異使她一度自閉,被同學謔稱為「難以接近的怪人」,但是繼父帶來的巨額財產又使她比以前更加奢侈、更加叛逆。

她喜歡挑戰性的事物,因此她最愛騎馬,同時她也喜歡約會,尤其是同時與不同類型的男生約會,因為她把這看成是挑戰與鍛煉自己社交能力的一種機會。終於,她結識了整整大她12歲的肯尼迪,並成為了美國第35任總統夫人。

由於經常陪伴丈夫出席各種社交場合,風姿綽約、時尚前衛的傑奎琳不久便成了全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婦女效仿的對象。

然而,鏡頭前迷人的總統夫人並不能拴住總統的心,剛剛結婚兩個月,她的總統丈夫就與女秘書有了關系,而在她懷孕時,丈夫正在一個已離異的女人身邊。丈夫所做的一切,對於一個妻子來說是多麼的殘忍,然而多年來,她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所有的男人在情場上都是英雄,我愛我的丈夫。」她自己心裡很清楚,她是深愛著她的丈夫的。直到1963年11月22日清早,肯尼迪在達拉斯被刺殺。沒人知道她當時的心情,就像沒有人能了解日後她會下嫁希臘船王一樣,她選擇了沉默。

1968年10月20日,傑奎琳和歐納西斯在天蠍島的一個小教堂內舉行了婚禮,那年歐納西斯68歲,而傑奎琳只有39歲。這場婚姻摧毀了傑奎琳的名譽,甚至有小道報紙尖銳地寫道:「傑奎琳嫁給了空頭支票。」

1994年5月19日,傑奎琳在自己的家中離開了人世。那一年,她64歲。

盡管傑奎琳在白宮的時光只有短短的1000餘天,但是在美國人的心中,她早已經是無可替代的白宮女主人,那個引導時尚潮流、冷靜而又有些神秘的第一夫人。

南希·里根一切為了愛

南希·里根很難和諧、靈活地應付諸種狀況,但是,她知道如何在適當的場合保持沉默,在批評與非議中,她依舊以第一夫人的儀態較為完整地站在了民眾面前。而他與里根的美滿婚姻也成為一段廣為人知的「白宮經典」。美國前總統羅納德·里根於2004年6月5日去世,最悲傷的莫過於與他相濡以沫的夫人南希。自稱「全球最佳丈夫」的美國前總統里根,確實名不虛傳,人們從他寫給南希的情書中不難體會到他對她的至情至愛。

1963年他寫給妻子的信說:「當你熟睡時,你蜷曲的拳頭就放在頦下,很多個黎明破曉的清晨,我就躺在你身邊,看你。我怕弄醒你,但又不禁輕輕地撫摸你。」

里根是惟一一位離過婚、當過演員的美國總統,而他的妻子———南希也是眾多第一夫人中最為本性的一位。她古板、保守而又十分真實。

幼年時,南希父母惡劣的婚姻關系使得南希與父親的關系逐漸疏遠,最後在她繼父的領養下,與生父脫離了父女關系,童年的遭遇使得她一直以來渴望一個和諧美滿的家。

南希的母親是一名演員。南希從小就在母親的熏陶下對藝術產生了興趣,並成為米高梅公司的一名電影演員。做演員期間,南希結識了伊里莎白·泰勒、克拉克·蓋博等許多業界的精英,但結識名人的增加並未使她的知名度有所提升。為此,南希一度非常苦惱。但自從認識了里根,她的困惑不見了,與里根的結合使她完全放棄了自幼鍾情的演藝事業。她曾經說:「自從與里根結合後,我的生命才剛剛開始。」

南希是一個很理性的女人,雖然她並不是特別聰明。因為在多數的社交場合和協助丈夫的政務處理上,她並不能和諧、靈活地應付諸種情況,以至於眾多美國民眾與新聞媒體對這位第40任美國第一夫人未表示出太多的好感。但是,南希卻知道如何在適當的場合保持沉默,雖然她極為在意公眾對她的看法。但是在批評與非議中,她依舊以「第一夫人」的儀態站在了民眾面前。

南希同樣是一個追求時尚、崇尚美感的女人。但由於個性的差異,她並未如傑奎琳一樣為美國婦女普遍接受。女人們批評她的奢華與品位,男人則不滿她「協助」總統過多參政。但南希作為第一夫人是稱職的,正是因為有了她,里根婚後52年的生活極為規律與安逸。

希拉里·柯林頓為政治而生

希拉里·柯林頓在美國一直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人物。紐約一位政治觀察家丹·格林伯格曾評價道:「對於希拉里,人們或愛或恨,但絕沒有中間路線。」

在希拉里的狂熱追隨者眼中她是一位勇敢的妻子、一位性感的女人、一位充滿智慧的女強人。而在她的政敵眼中,希拉里則是一個虛偽狡詐、老於世故和政治伎倆的女人。但是無論是她的政敵還是狂熱追隨者都不得不折服於她的公眾影響力。而且根據種種跡象表明,她也許是最有可能成為美國第一位女總統的候選人。

希拉里·柯林頓是美國的第42任總統比爾·柯林頓的夫人。當年「萊溫斯基事件」使全世界的人們對這位飽嘗「背叛」滋味的女人充滿同情,但是,對政治滿懷激情的這位前第一夫人,在政治上的成就又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甚至,很多人在想,如果希拉里不是女性,那她很有可能取代柯林頓,成為美國總統。可以說,希拉里,就是為政治而生的一個人。

希拉里的父母十分注重對希拉里獨立、組織協調等方面能力的培養。15歲時,希拉里對政治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在成為耶魯大學的高材生後,她結識了當時的同學、日後的丈夫柯林頓。由於共同的政治愛好,兩人牽手走到了一起。

柯林頓競選總統之時,希拉里憑借著敏銳的思想、高度的政治敏感為柯林頓做了大量的競選准備工作。為了配合丈夫的總統競選,希拉里接受朋友們的建議,一改往日干練女強人的形象,換上長裙,剪掉劉海,使自己看起來具有足夠的親和力。然而,這種外表上的改變並不能真正掩飾住希拉里內心那種自立、自強而具有的那種堅韌而又強勁的勢頭。

當1998年爆出的「萊溫斯基事件」使柯林頓顏面掃地、面臨彈劾的時候,希拉里果敢而又堅決地走了出來,站在了丈夫的身邊。也許他們更適合做的是「合作性的夥伴」,而不是生活中的夫妻。也正是從那以後,這位極具政治天賦與遠大理想的女性開始了她向著權力巔峰的挑戰與進攻。

勞拉·布希支持率高過丈夫

勞拉·韋爾奇·布希用耐心與真愛感化了布希這位曾流連於燈紅酒綠的花花公子;並用賢惠與溫柔使丈夫戒掉了嗜酒的惡習。勞拉不喜歡過多干預政治,更不喜歡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但是堅強自信的她卻又時刻令自己在眾人面前光芒四射。

勞拉1946年11月4日出生在得克薩斯州石油小鎮米德蘭德,那裡是布希家族的傳統「勢力范圍」。勞拉的爸爸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建築商和地產商,勞拉是家裡的獨生女。

31歲那年,她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布希。他們倆從認識到1977年結婚只花了3個月時間,當時的布希還是一個花花公子,夢想就是當個石油工人,成天就知道開著跑車,喝得天昏地暗。

究竟是什麼讓勞拉看上了當時還是花花公子的布希呢?勞拉痛快地回答說:「他的幽默感和充沛的精力。還有跟他

呆在一起時無限的快樂。我們倆的個性確實很不一樣,但我覺得我和他恰恰是屬於互補型的那一類。」

正如勞拉所說的一樣,她與布希是互補的一對,她用她的耐心與真愛感化了這位曾流連於燈紅酒綠的花花公子;她以她的賢惠與溫柔使丈夫戒掉了嗜酒的惡習。布希在接受采訪時曾說:「我要感謝我的妻子,是她讓我明白了人生的真愛,並且能夠時刻提醒我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她使我的生命充滿意義,使我的人生變得平和。」

勞拉·布希是一位低調的女性。無論是丈夫當得克薩斯州州長時,還是在競選總統的過程中,她都不願過多地參加公眾活動,而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家庭生活。結婚的時候,她曾親口對布希說,不願在公開場合代表他作政治性的發言,但是另一方面,她更是一個尊重家庭、以丈夫為中心的妻子,當布希決心競選總統時,她在背後鼎力協助,屢次亮相,憑借自己的魅力征服了許多選民,使丈夫在總統選舉中一舉獲勝。但是,在整個過程當中,勞拉不想成為全國聚焦的人物,她只知道,要當總統的是她的丈夫而不是她。(張霄羽)
回答者:cargem - 經理 四級 3-15 20:24

摘要: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妻子——安娜·埃莉諾·羅斯福是一位不同尋常的第一夫人,她不是以傳統的白宮女主人的形象,而是作為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被載入歷史史冊的。埃莉諾·羅斯福之所以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其關鍵因素之一是她與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婚姻關系。
關鍵字: 安娜·埃莉諾·羅斯福,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婚姻

安娜·埃莉諾·羅斯福是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妻子,她作了12年的第一夫人,創了美國歷史之最。埃莉諾·羅斯福是一位不平凡的第一夫人,她的政治和社會活動、獨立意識、公開講話及作家生涯都是其他第一夫人無法相比的(甚至在美國20世紀的婦女中都找不到與她相比的人)。在此期間,埃莉諾從本質上改變了白宮女主人的傳統形象,成為各種社會活動的積極倡導者、政治活動的熱情參與者、丈夫事業的有力支持者和政治合作夥伴,這種現象是前所未有的,並為後來的第一夫人們所效仿。埃莉諾熱愛政治,並在這一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她的這一成就與她的婚姻狀況是密不可分的,本文擬從五部分來論述這一關系。自從1905年與富蘭克林結為夫妻後,埃莉諾就與政治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富蘭克林逐漸向政治權力巔峰努力期間,她對政治也產生了興趣,並開始參與政治活動。對此,她說:「我總是從我應該做些什麼這個角度來考慮一切事情,而很少根據我的個人願望。因此,我對政治產生了興趣。妻子的義務就是要與她丈夫的興趣愛好保持一致,不管丈夫喜歡的是政治、書籍或某一種菜餚。」 [1](p.92)因此,作為一名政治家的妻子,埃莉諾全力支持丈夫的一切活動。1910年,她支持丈夫競選成功,當選為紐約州達奇斯縣的參議員,丈夫的勝利促使埃莉諾與政治的關系日益加深。通過參加更多的政治活動,埃莉諾逐漸學會了正確評價各種各樣的人和復雜的社會關系,漸漸懂得政治是如何真正起作用的。同時,這些活動豐富了埃莉諾的頭腦,使她感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促使她更加積極地參與政治活動。1912年,埃莉諾第一次參加了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使她對政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年,富蘭克林由於幫助威爾遜競選成功而被任命為海軍助理部長,政治前途一片光明。此時,埃莉諾認為自己更應該助丈夫一臂之力,當好他政治上的助手。

一、1905年—1918年:初涉政壇時期

在表面看來,他們的婚姻是很完美的,一個主外——從事政治;一個主內——協助丈夫,夫唱婦隨,可謂珠聯璧合。盡管這樣,他們的婚姻還是出了問題。1918年,埃莉諾發現丈夫愛上了一個名叫露茜·佩吉·梅瑟的女人,當時她極為震驚,感到心灰意冷。婚姻出現危機主要由於他們的性格不同。富蘭克林自信、有魅力和社交能力;而埃莉諾則真誠、正直,講原則、講理想。這些品格當初使他們相親相愛,結合在一起,而如今,這些品格已經蛻變成他們沖突的根源。但他們都不會為對方改變自己,所以經過十幾年的共同生活之後,他們的婚姻出現了裂痕。露茜事件極大地打擊了埃莉諾做妻子的自尊心,她突然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茫然,她說:「此時此刻,我的整個世界翻了個底朝天,我平生第一次真正地面對自己,面對我周圍的一切,面對我的世界。」[2](p.19)這個事件使得羅斯福夫婦的親密夫妻關系從此結束,而被政治上和事業上的合作關系所取代。對此,他們的兒子吉米·羅斯福評價道:「為了社會地位、孩子和未來,他們同意繼續他們的婚姻,但是作為事業合作夥伴,而不是丈夫和妻子。」[3](pp.11~12)他們的婚姻繼續著,但對埃莉諾來說,這是一條嶄新的路,這意味著她得到了某種解脫,再也不用一味地迎合富蘭克林的需要了,她可以將寶貴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所感興趣的事業之中,而不是局限於丈夫的政治活動范圍之內。
這是埃莉諾初涉政壇的時期。在婚姻危機之前,雖然她已開始參與政治,但她從來沒有從中獲得滿足,而且那時她無法突破一個年輕妻子的傳統角色,無法擺脫習慣勢力和丈夫對她的約束。但自從發現了丈夫的婚外情後,她就可以同他建立一種新的不同於以往的夥伴關系,可以自由地追求新的成功之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逐漸放棄過去並獲得自信的過程,一個逐漸與丈夫建立起平等的政治夥伴關系,同時擁有自己政治事業的過程。

二、1919年—1932年:奮勇登攀時期

雖然埃莉諾與富蘭克林在性格上差別很大,但他們卻是一對配合默契的政治夥伴。婚姻危機過後,他們依然在為政治事業奔波。1920年,埃莉諾參加了富蘭克林競選副總統的活動。在競選中,她在許多問題上顯示出了自己獨特的敏銳性和縝密的分析能力,她在此期間表現出來的政治才幹使輿論界和政界開始對她刮目相看。天有不測風雲,富蘭克林在1921年患上了脊髓炎,並一度陷入了絕望。對埃莉諾來說,這無疑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她知道,惟一能讓丈夫振作起來的辦法就是讓他繼續留在政壇,因為他是決不會甘心在有生之年過默默無聞的生活的。而且她認為,政治需要的是一個人的頭腦、智慧、口才、應變之術、治國之道,身體則在其次。由於丈夫的疾病,埃莉諾的生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她與他的關系更密切了,先是作為他的護理人,後來又作為他政治上的代言人,代替他到各地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作為民主黨的一員,埃莉諾參加了民主黨州委員會婦女部的工作,於1922年春天發表了她的第一個政治性演講。1924年,埃莉諾作為民主黨婦女部的負責人參加了艾爾弗雷德·史密斯競選紐約州州長的活動。她在競選中表現出來的組織和管理才能給職業政治家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史密斯想藉助她的力量為1928年總統競選助選。這一系列活動的結果,使埃莉諾在丈夫接受民主黨紐約州州長提名時,比她丈夫在民主黨內更有影響力。對這一段經歷,埃莉諾後來回憶說:「我丈夫的疾病迫使我最終要自力更生,這個病使我對於他的、我的和孩子們的生活態度發生了變化。」 [4](p.108)埃莉諾把1921年到1922年間的那個冬季描繪為對她生命的最嚴重的考驗,她經受住了考驗,並逐漸成為政壇上的一顆新星。
1928年,富蘭克林在埃莉諾的幫助下當選為紐約州州長。從富蘭克林癱瘓到當選為紐約州州長的7年裡,埃莉諾的政治貢獻和出色的組織才能使她成了紐約有重大影響力的政治家之一,她的務實精神在民主黨內及婦女政治組織中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紐約時報》對她的影響大肆宣揚,稱她是「具有政治頭腦和號召力的女人」[5](p.557)。作為州長夫人,一方面,埃莉諾擁有自己的事業;另一方面,她在政治上支持和幫助丈夫。在富蘭克林任紐約州州長的四年中,埃莉諾和富蘭克林學會了在政治上互相幫助,而接近於一種兩個政治家間的專業合作。
1930年,埃莉諾在記者面前公開評論了自己的婚姻,她認為一個妻子要起三種主要作用,即伴侶、母親和管家人,其中第一種作用最為重要。她說:「今天,我們知道,一切都取決於妻子與丈夫之間的私人伴侶關系是否融洽。」[1](p.142)她強調相互尊敬是一樁美滿婚姻的基本要素,同時一個婦女應該發展她自己的興趣愛好。根據這一點,自露茜事件之後,埃莉諾與富蘭克林之間的政治夥伴關系已成為美國人印象最深的事件之一。到1932年時,埃莉諾已經在她與丈夫的關系方面經歷了好幾場危機,每一場危機都威脅到她的尊嚴,但她經受住了這些考驗,變得更加堅強、更加自信,促使她在政治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這是埃莉諾奮勇登攀的時期。由於富蘭克林的婚外情,埃莉諾與他的關系一度緊張。但1921年富蘭克林的疾病卻拉近了兩人的距離。為了保住丈夫的政治生命,埃莉諾開始公開參加各種政治活動,成了他政治上的代言人。這一系列活動使埃莉諾的政治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並得到了政界人士的一致承認和贊賞。在為共同事業進行的奮斗中,他們的夫妻間關系變得日益融洽和諧起來。在四年的州長夫人生涯中,埃莉諾成為富蘭克林的「耳目」,向他匯報各地的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使埃莉諾在政治上日漸成熟起來,為她12年的第一夫人生涯做了充分的准備。

三、1933年—1945年:人生巔峰時期

1932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第32任總統,埃莉諾由此成為美國第一夫人。總統夫人的權利給她展示了一個新的更為廣闊的用武之地,她要利用第一夫人的特殊地位從事她所信奉的事業,迎接時代的挑戰。她說:「人們感到在毫無目的地前進,我們都置身於洪流之中,誰也不知道將在何處上岸。在我看來,重要的是我們對於可能發生的事情所持的態度。我們必須以樂觀的精神心甘情願地承擔和大家分擔可能出現的不測,勇敢地去迎接未來。」 [1](p.156)1933年—1945年是美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埃莉諾順應時代的要求,一改傳統第一夫人的形象,積極地參與各種政治和社會活動,代替總統履行了許多重要的政治職能,在戰勝經濟危機和德國法西斯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把埃莉諾這個時期的政治活動分兩個階段,即「新政」時期(1933—1941年)和美國參加二戰時期(1941—1945年)。
(一)「新政」時期。1929年—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使美國經濟嚴重衰退,失業人數劇增,社會動盪不安。為了克服危機,富蘭克林上任伊始就宣布實行「新政」。埃莉諾也在尋找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目標,希望作為第一夫人為美國人民戰勝危機貢獻力量。從州長官邸搬進白宮,埃莉諾逐漸表現出更多的獨立性。她說:「在結婚初期,我的生活模式大部分是我婆婆的模式。後來是由孩子們和富蘭克林製成的模式。當最後一個孩子進入寄宿學校以後,我開始想做一些我想做的事,用我自己的思想和能力去實現我的目標。」 [6](p.261)她的目標是什麼?首要的目標當然是支持丈夫當好總統。此外,她也有個人的側重面,即婦女平等權利、黑人民權、青年問題,在這些方面她走在丈夫的前面,也走在全國的前面。
埃莉諾是她那個時代美國婦女的象徵。作為第一夫人,她一直在為美國婦女獲得平等的權利而奮斗。在成為第一夫人的第二天,她就先於丈夫召開了自己的記者招待會,而且只允許女記者參加。由此,她也成了第一個利用媒體的總統夫人。埃莉諾要通過這種方式向她那個時代的美國證明,婦女不僅僅只關心家庭問題,她們對一切問題都有自己的觀點。在「新政」期間,對於許多社會問題的解決,如青年人失業問題、幫助千百萬貧困家庭、緩和種族矛盾等,她的意見和提供的信息都起了重大的作用。在這期間,埃莉諾和富蘭克林的政治夥伴關系不斷加強,他們討論共同關心的政治問題,探討國家局勢,交換對於立法和行政問題的意見,談論政治和道德價值等,這既是他們共同的事業,同時也成了他們夫妻恩愛的源泉。由於埃莉諾出外旅行比丈夫方便,因此她經常代替他出行,向他提供有關世界各地情況的私人報告。埃莉諾僅在1933年就外出旅行4萬英里,第二年是6.8萬公里,人們稱她是「飛行的第一夫人」[4](p.113)。埃莉諾為30年代的「新政」做出了重要貢獻,如果說富蘭克林是「新政」的「頭腦」的話,那麼埃莉諾則是「新政」的「心臟」,他們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對此,邁拉·G·古廷寫道:「埃莉諾·羅斯福對總統決策的影響比她前面的任何一位第一夫人都要大。她屬於她丈夫的政府,並經常作為他的良心在發揮作用,特別是涉及『新政』的時候。」[4](p.118)
到1940年時,埃莉諾已當了八年的第一夫人。在這八年中,她每天早上從6點鍾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為社會事業盡職盡責地操勞,成為丈夫最重要的助手和合作夥伴。她知道她的工作受到了成千上萬人的尊重,而最關鍵的是受到了富蘭克林的尊重。
在1940年的總統競選中,埃莉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地捲入政治中。由於國際局勢的影響,富蘭克林史無前例地參加了第三屆總統競選。迫於當時的國際形勢,富蘭克林很容易獲得了提名,但是許多代表反對他挑選的競選夥伴亨利·華萊士。由於種種原因,富蘭克林未能親自去會場向代表們做說服工作,埃莉諾就被請去代表他講話,總統候選人的妻子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講話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埃莉諾督促代表們將所有的個人利益融化於國家利益之中,她在會上說:「你們不能把這次提名看做平常時期的平常提名。今天,美國人民必須意識到我們正在面臨著一個極其嚴峻的局勢。」[7](p.8)「未來的四年對總統來說將是困難的,因此他需要一個他所信賴的,能協助他工作的人。這個人就是華萊士。」 [2](p.190)她的講話扭轉了大會的局勢,最後華萊士獲得了提名。埃莉諾在富蘭克林的第三次競選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甚至有人認為,如果沒有埃莉諾的幫助,富蘭克林能否打破美國175年的歷史傳統還得另當別論。
(二)二戰時期。在二戰期間,作為一個母親和第一夫人,埃莉諾一方面把四個兒子全部送到海外作戰,另一方面鼎立協助總統,帶領全國各階層人民投入反法西斯戰爭。在戰爭期間,埃莉諾繼續堅持「新政」,認為美國不能因為戰爭而放棄「新政」,因為「新政」也是一場戰爭,一場針對經濟蕭條的戰爭。她依舊在為婦女的利益四處奔波,提倡婦女走出家門,走進工廠,支援戰爭,號召婦女參政,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為此,埃莉諾督促建立特別的社會服務機構,來減輕在職母親們的負擔,同時,要求公司堅決執行戰爭勞工委員會及「同工同酬」的新政策。在捍衛並支持婦女進入工廠勞動的運動中埃莉諾遠遠地走在時代的前面。

⑷ 戴維·科寧斯

20世紀初的美國作家,曾經采訪過哈伍德教授,因表現出色,被派去采訪著名的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並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啟示,寫了一篇名字為《走向生活》的文章。

⑸ 作者李星華,祁念曾,肖復興,柯岩,戴維科寧斯,曹植,王昌齡的資料。

李星華是李大釗的女兒,她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

祁念曾

河南洛陽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共黨員。曾任《紅旗》雜志社記者
,陝西某高校中文系副教授,《惠州晚報》總編輯,現任深圳商報社新聞研究室主任、高級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學生時代,曾以《大學生進行曲》、《校園的路》等詩歌作品傳誦一時。近年來,出版詩集《人生之戀》、《春天的歌》、《站立的河流》,散文集《紅燭之歌》、《藝術家的腳步》,長篇報告文學《千秋業》,論文集《新時期文學》、《新聞探索與實踐》等。作品曾多次獲獎 ,並入選《中國新詩選》、《朗誦詩選》、《新時期詩歌選萃》《名家欣賞》和全國統編的語文課本。

肖復興簡介

北京人,1982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
現任《人民文學》雜志社副主編
主要經歷

已出版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報告文學集、散文隨筆集和理論集80餘部。曾有長篇小說「青春三部曲」《早戀》、《一個女中學生的日記》、《青春迴旋曲》,報告文學《和當代中學生對話》、《和當代中學生通信》。近著有《音樂筆記》、《音樂的隔膜》、《聆聽與吟唱》、《浪漫的喪失》、《紙的生命》、《遙遠的含蓄》等。曾經獲得過全國以及北京上海優秀文學獎多種。《音樂筆記》獲首屆冰心散文獎。《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嚮往奧運》、《荔枝》、《銀色的心願》、《尋找貝多芬》等篇入選大中小學課本。

柯岩
原名馮愷。廣東南海人。中共黨員。大學畢業。1949年後歷任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創作員,中國作家協會專業作家,《詩刊》副主編,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書記處書記、主席團成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委員會委員,多所高等院校教授,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國第八、九屆人大代表。曾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49年開始發表作品。196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專著《小兵的故事》、《柯岩兒童詩選》,抒情詩《周總理,你在哪裡》、《雷鋒》、《中國式的回答》,報告文學《奇異的書簡》、《船長》、《癌症 死亡》,戲劇劇本《相親記》、《記著啊,請記著……》,中短篇小說《高壓氧艙》、《道是無情》,長篇小說及電視連續劇劇本《尋找回來的世界》、《他鄉明月》,電視系列劇本《僅次於上帝的人》、《柯岩文集》(6卷)等40餘部。部分作品選入課本及輔導教材並譯成英、法、德、日、俄、西班牙、朝鮮等國外文版本。
30餘家高等院校聯合曾出版《柯岩研究專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曾出現《柯岩研究文集》,多種作品多次獲全國性大獎。

戴維·科寧斯
20世紀初的美國作家,曾經采訪過哈伍德教授,因表現出色,被派去采訪著名的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並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啟示,寫了一篇名字為《走向生活》的文章。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三國魏傑出詩人。曹操第三子,

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後失寵。建安十六年(

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曹丕稱帝後,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曹丕死後,曹

丕的兒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願,最後憂郁

而死,年四十一歲。

文學史上的建安時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時間。這時期的文學,以詩歌的成就最

為顯著。有不少作品能從漢樂府民歌中吸取養料,反映出社會的動亂和人民流離失所

的痛苦,體現了要求國家統一的願望,辭情慷慨,語言剛健。後人以「建安風骨」稱

譽這些作品俊逸剛健的風格。但有些篇章表現了消極出世的思想。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創作,以曹丕即帝位為界,分為

前後兩期。前期有少數作品出社會動亂和自己的抱負,詩的基調開朗、豪邁。如《白

馬篇》、《送應氏》等。後期作品則反映其所受壓迫的苦悶的心情,部分詩篇參雜較

濃厚的消極思想。其詩善用比興手法,語言精煉而詞采華茂,比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詩歌的成就,對五言詩的發展頗有影響。也善辭賦、散文。他的《洛神賦》抒情優美

,富於神話色彩,影響甚大,是建安時期抒情小賦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

求自試表》等。

王昌齡(六九八-約七五七),字少伯,長安人。開元十五年(七二七)進士,官汜水尉、校書郎,後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安史之亂後,回到故鄉,為刺史閭丘曉所殺。他與詩人王之渙、高適、岑參、王維、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齡以擅長七絕而名重一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他善於把錯綜復雜的事件或深摯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煉和集中,使絕句體制短小的特點變成優點:言少意多,更耐吟詠和思索。他的邊塞詩充滿了積極昂揚的精神,鄉思和送別之詩,節奏明快,而抒情風格更以誠摯深厚見長。現存詩一百八十餘首,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⑹ 戴維·科寧斯的資料

20世紀初的美國作家,曾經采訪過哈伍德教授,因表現出色,被派去采訪著名的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並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啟示,寫了一篇名字為《走向生活》的文章。

2、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933—1945),一直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孚眾望和受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惟一連任4屆總統的人,從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時為止,任職長達12年。曾贏得美國民眾長達7周的高支持率,創下歷史記錄。

3、埃莉諾·羅斯福 埃莉諾·羅斯福(1884—1962)聯合國外交家,人道主義者,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夫人,當時世界上最受人敬佩的婦女之一。她是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曾在英格蘭求學。1905年與其遠房堂兄富蘭克林結婚。1945年羅斯福總統去世後,杜魯門總統任命她為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曾任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主席。她對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的起草和通過起了重要作用。
《走向生活》是由美國作家戴維科寧斯所作的。說的是20世紀初的美國作家,曾經采訪過哈伍德教授,因表現出色,被派去采訪著名的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他提出了一個自認為別具一格的問題,可得到的卻是意料之外的答案,所以他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啟示,寫了一篇名字為《走向生活》的文章。
作者倡導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走向生活,廣交朋友。 」和一個陌生人會晤並開始一種關系,這是生活中最令人感興趣的。」這是羅斯福夫人說的一句話,這句話含義深刻,應當細細咀嚼。它是說生活中充滿了偶然,人生是由一連串的經歷組成的,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是一種由不認識到認識的逐步發展的,這也是一個人投入新的生活,擴大社會生活的開端。所以,要放開生活的懷抱,擁抱生活,珍視老朋友,結交新朋友,只有這樣,生活才會有意義,你才會過得快樂,過得幸福。

20世紀初的美國作家,曾經采訪過哈伍德教授,因表現出色,被派去采訪著名的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並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啟示,寫了一篇名字為《走向生活》的文章。

2、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933—1945),一直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孚眾望和受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惟一連任4屆總統的人,從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時為止,任職長達12年。曾贏得美國民眾長達7周的高支持率,創下歷史記錄。

20世紀初的美國作家,曾經采訪過哈伍德教授,因表現出色,被派去采訪著名的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並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啟示,寫了一篇名字為《走向生活》的文章。

2、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933—1945),一直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孚眾望和受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惟一連任4屆總統的人,從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時為止,任職長達12年。曾贏得美國民眾長達7周的高支持率,創下歷史記錄。

3、埃莉諾·羅斯福 埃莉諾·羅斯福(1884—1962)聯合國外交家,人道主義者,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夫人,當時世界上最受人敬佩的婦女之一。她是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曾在英格蘭求學。1905年與其遠房堂兄富蘭克林結婚。1945年羅斯福總統去世後,杜魯門總統任命她為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曾任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主席。她對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的起草和通過起了重要作用。
20世紀初的美國作家,曾經采訪過哈伍德教授,因表現出色,被派去采訪著名的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並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啟示,寫了一篇名字為《走向生活》的文章。

2、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933—1945),一直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孚眾望和受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惟一連任4屆總統的人,從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時為止,任職長達12年。曾贏得美國民眾長達7周的高支持率,創下歷史記錄。
回答者:huhuanzhen - 助理 二級 3-21 22:05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夫人:安娜.埃莉諾·羅斯福。以下是這位「羅斯福夫人」的相關資料:
埃莉諾·羅斯福(1884—1962)聯合國外交家,人道主義者,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夫人,當時世界上最受人敬佩的婦女之一。她是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曾在英格蘭求學。1905年與其遠房堂兄富蘭克林結婚。1945年羅斯福總統去世後,杜魯門總統任命她為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曾任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主席。她對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的起草和通過起了重要作用。
1905年,富蘭克林·羅斯福與安娜結婚。結婚當時的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還在任職期間,總統親自參加了他們的婚禮。(因為安娜是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他們婚後共有五子一女。

戴維·科寧斯:20世紀初的美國作家,曾經采訪過哈伍德教授,因表現出色,被派去采訪著名的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並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啟示,寫了一篇名字為《走向生活》的文章。
埃莉諾·羅斯福(Roosevelt, Eleanor)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妻子——安娜·埃莉諾·羅斯福是一位不同尋常的第一夫人,她不是以傳統的白宮女主人的形象,而是作為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被載入歷史史冊的。埃莉諾·羅斯福之所以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其關鍵因素之一是她與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婚姻關系。
她作了12年的第一夫人,創了美國歷史之最。埃莉諾·羅斯福是一位不平凡的第一夫人,她的政治和社會活動、獨立意識、公開講話及作家生涯都是其他第一夫人無法相比的(甚至在美國20世紀的婦女中都找不到與她相比的人)。在此期間,埃莉諾從本質上改變了白宮女主人的傳統形象,成為各種社會活動的積極倡導者、政治活動的熱情參與者、丈夫事業的有力支持者和政治合作夥伴,這種現象是前所未有的,並為後來的第一夫人們所效仿。
20世紀初的美國作家,曾經采訪過哈伍德教授,因表現出色,被派去采訪著名的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並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啟示,寫了一篇名字為《走向生活》的文章。

2、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933—1945),一直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孚眾望和受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惟一連任4屆總統的人,從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時為止,任職長達12年。曾贏得美國民眾長達7周的高支持率,創下歷史記錄。

3、埃莉諾·羅斯福 埃莉諾·羅斯福(1884—1962)聯合國外交家,人道主義者,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夫人,當時世界上最受人敬佩的婦女之一。她是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曾在英格蘭求學。1905年與其遠房堂兄富蘭克林結婚。1945年羅斯福總統去世後,杜魯門總統任命她為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曾任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主席。她對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的起草和通過起了重要作用。
埃莉諾·羅斯福(1884—1962)聯合國外交家,人道主義者,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夫人,當時世界上最受人敬佩的婦女之一。她是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曾在英格蘭求學。1905年與其遠房堂兄富蘭克林結婚。1945年羅斯福總統去世後,杜魯門總統任命她為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曾任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主席。她對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的起草和通過起了重要作用。
1905年,富蘭克林·羅斯福與安娜結婚。結婚當時的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還在任職期間,總統親自參加了他們的婚禮。(因為安娜是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他們婚後共有五子一女。

戴維·科寧斯:20世紀初的美國作家,曾經采訪過哈伍德教授,因表現出色,被派去采訪著名的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並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啟示,寫了一篇名字為《走向生活》的文章。
埃莉諾·羅斯福(Roosevelt, Eleanor)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妻子——安娜·埃莉諾·羅斯福是一位不同尋常的第一夫人,她不是以傳統的白宮女主人的形象,而是作為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被載入歷史史冊的。埃莉諾·羅斯福之所以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其關鍵因素之一是她與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婚姻關系。
她作了12年的第一夫人,創了美國歷史之最。埃莉諾·羅斯福是一位不平凡的第一夫人,她的政治和社會活動、獨立意識、公開講話及作家生涯都是其他第一夫人無法相比的(甚至在美國20世紀的婦女中都找不到與她相比的人)。在此期間,埃莉諾從本質上改變了白宮女主人的傳統形象,成為各種社會活動的積極倡導者、政治活動的熱情參與者、丈夫事業的有力支持者和政治合作夥伴,這種現象是前所未有的,並為後來的第一夫人們所效仿。
自從1905年與富蘭克林結為夫妻後,埃莉諾就與政治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富蘭克林逐漸向政治權力巔峰努力期間,她對政治也產生了興趣,並開始參與政治活動。對此,她說:「我總是從我應該做些什麼這個角度來考慮一切事情,而很少根據我的個人願望。因此,我對政治產生了興趣。妻子的義務就是要與她丈夫的興趣愛好保持一致,不管丈夫喜歡的是政治、書籍或某一種菜餚。」 因此,作為一名政治家的妻子,埃莉諾全力支持丈夫的一切活動。1910年,她支持丈夫競選成功,當選為紐約州達奇斯縣的參議員,丈夫的勝利促使埃莉諾與政治的關系日益加深。通過參加更多的政治活動,埃莉諾逐漸學會了正確評價各種各樣的人和復雜的社會關系,漸漸懂得政治是如何真正起作用的。同時,這些活動豐富了埃莉諾的頭腦,使她感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促使她更加積極地參與政治活動。1912年,埃莉諾第一次參加了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使她對政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年,富蘭克林由於幫助威爾遜競選成功而被任命為海軍助理部長,政治前途一片光明。此時,埃莉諾認為自己更應該助丈夫一臂之力,當好他政治上的助手。
一、1905年—1918年:初涉政壇時期
在表面看來,他們的婚姻是很完美的,一個主外——從事政治;一個主內——協助丈夫,夫唱婦隨,可謂珠聯璧合。盡管這樣,他們的婚姻還是出了問題。1918年,埃莉諾發現丈夫愛上了一個名叫露茜·佩吉·梅瑟的女人,當時她極為震驚,感到心灰意冷。婚姻出現危機主要由於他們的性格不同。富蘭克林自信、有魅力和社交能力;而埃莉諾則真誠、正直,講原則、講理想。這些品格當初使他們相親相愛,結合在一起,而如今,這些品格已經蛻變成他們沖突的根源。但他們都不會為對方改變自己,所以經過十幾年的共同生活之後,他們的婚姻出現了裂痕。露茜事件極大地打擊了埃莉諾做妻子的自尊心,她突然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茫然,她說:「此時此刻,我的整個世界翻了個底朝天,我平生第一次真正地面對自己,面對我周圍的一切,面對我的世界。」這個事件使得羅斯福夫婦的親密夫妻關系從此結束,而被政治上和事業上的合作關系所取代。對此,他們的兒子吉米·羅斯福評價道:「為了社會地位、孩子和未來,他們同意繼續他們的婚姻,但是作為事業合作夥伴,而不是丈夫和妻子。」[他們的婚姻繼續著,但對埃莉諾來說,這是一條嶄新的路,這意味著她得到了某種解脫,再也不用一味地迎合富蘭克林的需要了,她可以將寶貴的精力投入自己所感興趣的事業之中,而不是局限於丈夫的政治活動范圍之內。
這是埃莉諾初涉政壇的時期。在婚姻危機之前,雖然她已開始參與政治,但她從來沒有從中獲得滿足,而且那時她無法突破一個年輕妻子的傳統角色,無法擺脫習慣勢力和丈夫對她的約束。自從發現丈夫的婚外情後,她就可以同他建立一種新的不同於以往的夥伴關系,自由地追求新的成功之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逐漸放棄過去並獲得自信的過程,一個逐漸與丈夫建立起平等的政治夥伴關系,同時擁有自己政治事業的過程。
二、1919年—1932年:奮勇登攀時期
雖然埃莉諾與富蘭克林在性格上差別很大,但他們卻是一對配合默契的政治夥伴。婚姻危機過後,他們依然在為政治事業奔波。1920年,埃莉諾參加了富蘭克林競選副總統的活動。在競選中,她在許多問題上顯示出了自己獨特的敏銳性和縝密的分析能力,她在此期間表現出來的政治才幹使輿論界和政界開始對她刮目相看。天有不測風雲,富蘭克林在1921年患上了脊髓炎,並一度陷入了絕望。對埃莉諾來說,這無疑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她知道,惟一能讓丈夫振作起來的辦法就是讓他繼續留在政壇,因為他是決不會甘心在有生之年過默默無聞的生活的。而且她認為,政治需要的是一個人的頭腦、智慧、口才、應變之術、治國之道,身體則在其次。由於丈夫的疾病,埃莉諾的生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她與他的關系更密切了,先是作為他的護理人,後來又作為他政治上的代言人,代替他到各地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作為民主黨的一員,埃莉諾參加了民主黨州委員會婦女部的工作,於1922年春天發表了她的第一個政治性演講。1924年,埃莉諾作為民主黨婦女部的負責人參加了艾爾弗雷德·史密斯競選紐約州州長的活動。她在競選中表現出來的組織和管理才能給職業政治家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史密斯想藉助她的力量為1928年總統競選助選。這一系列活動的結果,使埃莉諾在丈夫接受民主黨紐約州州長提名時,比她丈夫在民主黨內更有影響力。對這一段經歷,埃莉諾後來回憶說:「我丈夫的疾病迫使我最終要自力更生,這個病使我對於他的、我的和孩子們的生活態度發生了變化。」 埃莉諾把1921年到1922年間的那個冬季描繪為對她生命的最嚴重的考驗,她經受住了考驗,並逐漸成為政壇上的一顆新星。1928年,富蘭克林在埃莉諾的幫助下當選為紐約州州長。從富蘭克林癱瘓到當選為紐約州州長的7年裡,埃莉諾的政治貢獻和出色的組織才能使她成了紐約有重大影響力的政治家之一,她的務實精神在民主黨內及婦女政治組織中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紐約時報》對她的影響大肆宣揚,稱她是「具有政治頭腦和號召力的女人」。
作為州長夫人,一方面,埃莉諾擁有自己的事業;另一方面,她在政治上支持和幫助丈夫。在富蘭克林任紐約州州長的四年中,埃莉諾和富蘭克林學會了在政治上互相幫助,而接近於一種兩個政治家間的專業合作。1930年,埃莉諾在記者面前公開評論了自己的婚姻,她認為一個妻子要起三種主要作用,即伴侶、母親和管家人,其中第一種作用最為重要。她說:「今天,我們知道,一切都取決於妻子與丈夫之間的私人伴侶關系是否融洽。」她強調相互尊敬是一樁美滿婚姻的基本要素,同時一個婦女應該發展她自己的興趣愛好。根據這一點,自露茜事件之後,埃莉諾與富蘭克林之間的政治夥伴關系已成為美國人印象最深的事件之一。到1932年時,埃莉諾已經在她與丈夫的關系方面經歷了好幾場危機,每一場危機都威脅到她的尊嚴,但她經受住了這些考驗,變得更加堅強、更加自信,促使她在政治上取得更大的成功。這是埃莉諾奮勇登攀的時期。由於富蘭克林的婚外情,埃莉諾與他的關系一度緊張。但1921年富蘭克林的疾病卻拉近了兩人的距離。為了保住丈夫的政治生命,埃莉諾開始公開參加各種政治活動,成了他政治上的代言人。這一系列活動使埃莉諾的政治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並得到了政界人士的一致承認和贊賞。在為共同事業進行的奮斗中,他們的夫妻間關系變得日益融洽和諧起來。在四年的州長夫人生涯中,埃莉諾成為富蘭克林的「耳目」,向他匯報各地的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使埃莉諾在政治上日漸成熟起來,為她12年的第一夫人生涯做了充分的准備。
三、1933年—1945年:人生巔峰時期
1932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第32任總統,埃莉諾由此成為美國第一夫人。總統夫人的權利給她展示了一個新的更為廣闊的用武之地,她要利用第一夫人的特殊地位從事她所信奉的事業,迎接時代的挑戰。她說:「人們感到在毫無目的地前進,我們都置身於洪流之中,誰也不知道將在何處上岸。在我看來,重要的是我們對於可能發生的事情所持的態度。我們必須以樂觀的精神心甘情願地承擔和大家分擔可能出現的不測,勇敢地去迎接未來。」1933年—1945年是美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埃莉諾順應時代的要求,一改傳統第一夫人的形象,積極地參與各種政治和社會活動,代替總統履行了許多重要的政治職能,在戰勝經濟危機和德國法西斯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把埃莉諾這個時期的政治活動分兩個階段,即「新政」時期(1933—1941年)和美國參加二戰時期(1941—1945年)。
(一)「新政」時期。1929年—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使美國經濟嚴重衰退,失業人數劇增,社會動盪不安。為了克服危機,富蘭克林上任伊始就宣布實行「新政」。埃莉諾也在尋找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目標,希望作為第一夫人為美國人民戰勝危機貢獻力量。從州長官邸搬進白宮,埃莉諾逐漸表現出更多的獨立性。她說:「在結婚初期,我的生活模式大部分是我婆婆的模式。後來是由孩子們和富蘭克林製成的模式。當最後一個孩子進入寄宿學校以後,我開始想做一些我想做的事,用我自己的思想和能力去實現我的目標。」 她的目標是什麼?首要的目標當然是支持丈夫當好總統。此外,她也有個人的側重面,即婦女平等權利、黑人民權、青年問題,在這些方面她走在丈夫的前面,也走在全國的前面。埃莉諾是她那個時代美國婦女的象徵。作為第一夫人,她一直在為美國婦女獲得平等的權利而奮斗。在成為第一夫人的第二天,她就先於丈夫召開了自己的記者招待會,而且只允許女記者參加。由此,她也成了第一個利用媒體的總統夫人。埃莉諾要通過這種方式向她那個時代的美國證明,婦女不僅僅只關心家庭問題,她們對一切問題都有自己的觀點。在「新政」期間,對於許多社會問題的解決,如青年人失業問題、幫助千百萬貧困家庭、緩和種族矛盾等,她的意見和提供的信息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這期間,埃莉諾和富蘭克林的政治夥伴關系不斷加強,他們討論共同關心的政治問題,探討國家局勢,交換對於立法和行政問題的意見,談論政治和道德價值等,這既是他們共同的事業,同時也成了他們夫妻恩愛的源泉。由於埃莉諾出外旅行比丈夫方便,因此她經常代替他出行,向他提供有關世界各地情況的私人報告。埃莉諾僅在1933年就外出旅行4萬英里,第二年是6.8萬公里,人們稱她是「飛行的第一夫人」。埃莉諾為30年代的「新政」做出了重要貢獻,如果說富蘭克林是「新政」的「頭腦」的話,那麼埃莉諾則是「新政」的「心臟」,他們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對此,邁拉·G·古廷寫道:「埃莉諾·羅斯福對總統決策的影響比她前面的任何一位第一夫人都要大。她屬於她丈夫的政府,並經常作為他的良心在發揮作用,特別是涉及『新政』的時候。」到1940年時,埃莉諾已當了八年的第一夫人。在這八年中,她每天早上從6點鍾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為社會事業盡職盡責地操勞,成為丈夫最重要的助手和合作夥伴。她知道她的工作受到了成千上萬人的尊重,而最關鍵的是受到了富蘭克林的尊重。
在1940年的總統競選中,埃莉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地捲入政治中。由於國際局勢的影響,富蘭克林史無前例地參加了第三屆總統競選。迫於當時的國際形勢,富蘭克林很容易獲得了提名,但是許多代表反對他挑選的競選夥伴亨利·華萊士。由於種種原因,富蘭克林未能親自去會場向代表們做說服工作,埃莉諾就被請去代表他講話,總統候選人的妻子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講話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埃莉諾督促代表們將所有的個人利益融化於國家利益之中,她在會上說:「你們不能把這次提名看做平常時期的平常提名。今天,美國人民必須意識到我們正在面臨著一個極其嚴峻的局勢。」「未來的四年對總統來說將是困難的,因此他需要一個他所信賴的,能協助他工作的人。這個人就是華萊士。」 她的講話扭轉了大會的局勢,最後華萊士獲得了提名。埃莉諾在富蘭克林的第三次競選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甚至有人認為,如果沒有埃莉諾的幫助,富蘭克林能否打破美國175年的歷史傳統還得另當別論。
(二)二戰時期。在二戰期間,作為一個母親和第一夫人,埃莉諾一方面把四個兒子全部送到海外作戰,另一方面鼎立協助總統,帶領全國各階層人民投入反法西斯戰爭。在戰爭期間,埃莉諾繼續堅持「新政」,認為美國不能因為戰爭而放棄「新政」,因為「新政」也是一場戰爭,一場針對經濟蕭條的戰爭。她依舊在為婦女的利益四處奔波,提倡婦女走出家門,走進工廠,支援戰爭,號召婦女參政,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為此,埃莉諾督促建立特別的社會服務機構,來減輕在職母親們的負擔,同時,要求公司堅決執行戰爭勞工委員會及「同工同酬」的新政策。
在捍衛並支持婦女進入工廠勞動的運動中埃莉諾遠遠地走在時代的前面。在戰爭期間,埃莉諾擔任了公民權益保護辦公室副主任這一官方職務,這是有史以來美國第一夫人第一次擔任官方職務。埃莉諾認為公民權益保護不僅意味著要管理防護掩體和醫院,還要照料私人房屋、幼兒園和休假設施以及強化社會道德。但她的這種觀點遭到保守人士的批評,迫於各方的壓力她提出了辭職。對此,她說:「我認識到,像我這樣的人在政府中工作是很不明智的。」在這之後,埃莉諾參加了推動美國向歐洲難民兒童開放門戶的運動,同時又致力於接收逃往美國的難民,尤其是猶太難民。1941年,由於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的西海岸掀起了反美籍日僑的浪潮。為了遏制這種浪潮,埃莉諾勸告人們不要對無辜的市民進行無端的懷疑,而應該保護公民自由。埃莉諾還一直致力於消除軍隊中的種族歧視。
在戰爭期間,為民主與和平而戰的美國黑人士兵,在軍隊中卻因為種族原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埃莉諾認為民權尤其是美國黑人的權力是美國民主的試金石,如果沒有美國黑人的民主,那美國就不存在真正的民主,所以她不斷地對美國陸海軍的官員們施加壓力,促使在軍隊中廢除種族歧視。在戰爭期間,陸海軍的種族政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戰爭結束時,只需邁出重要的一步,就可以確保黑人士兵的真正平等。這重要的一步終於在1948年實現了,杜魯門總統頒布了9981號行政命令,結束了軍隊中的種族隔離。對此,埃莉諾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戰爭期間,埃莉諾在外交領域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富蘭克林雖然身為三軍統帥,但由於身體的殘疾,不能經常外出,所以,埃莉諾常常代替他行使這一職能,曾多次出訪。例如,1942年,她訪問了英國,看望在那裡作戰的美國盟軍。這次訪問非常成功,記者查莫斯·羅伯茲撰文說:「與其他曾經訪問英國的美國人相比,羅斯福夫人給英國人民帶來了更多真正的理解精神。」1943年,埃莉諾看望了在南太平洋作戰的美國士兵,並且訪問了美國的盟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她的個性在這次旅行中得到了最為感人的反映。作為一位老練的政治家,她的魅力征服了記者、士兵、議員、主婦、農民和工廠的工人們,她對美好世界的描繪喚起了人們的憧憬。

⑺ 《大衛詩篇(第二部)》孟來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大衛詩篇(第二部)》孟來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雪沒完沒了的下,捷列伊克塔河上的冰層在整個三月份毫無動靜。建了一半的水電站就這么一連幾個月孤零零地凍結在河上,羅斯托夫的技工與工程師遲遲不到。事實上,區委書記馬科寧探聽到的說法是,總工程師在討論會上跟莫斯科來的代表吵起來了。
「連烏拉爾河的支流都算不上,外加四個月的冰凍期!讓您想像的水庫去見鬼吧,隨便找條別的河!」
北高加索有無數河流,但是水庫必須建在這里。馬科寧習慣性摸著颳得很乾凈的下巴,憂傷地看了一眼左臂空盪盪的袖管。
斯捷潘.馬科寧在國內戰爭里失去了一條胳膊,因此提前退伍,沒能升到和他資歷相稱的圈子裡去。不過即便如此也讓他在地方上與眾不同,年年的十月革命節,他都在受邀去莫斯科觀禮的名單上,甚至被請到布瓊尼的私人別墅參加高層聚會。這張短短的名單近些年來發生了可怕的變動,有些曾經和斯大林以「你」相稱的人永遠消失了,可是馬科寧的名字雷打不動,安如泰山。
馬科寧的低落情緒只持續了幾分鍾,他深信憂……

閱讀全文

與作者菜科寧全部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娛小說女主sunny 瀏覽:31
神農都市小說 瀏覽:922
男主成為魔帝重生都市的小說 瀏覽:15
童林傳有聲小說百度 瀏覽:298
虐戀總裁的換心新娘小說46 瀏覽:241
言情小說中狗血的情節有哪些 瀏覽:380
中考閱讀小說題目 瀏覽:741
短篇束縛調教性奴小說全集 瀏覽:872
女主一言不合就炫富小說 瀏覽:252
初戀逆轉系統快穿小說 瀏覽:385
重生修真小說完結排行 瀏覽:477
養成搶奪小說現代 瀏覽:356
他是嬌病灰姑娘短篇小說 瀏覽:651
男主和女兒肉小說全文閱讀全文 瀏覽:1000
近十年50部最受歡迎網路小說排行榜 瀏覽:152
天涯十大小說排行榜百度雲 瀏覽:576
修真小說最強排行榜 瀏覽:808
如何購買小說霸道總裁求抱抱 瀏覽:437
蜜秘花園小說免費閱讀答案 瀏覽:845
寫做愛的小說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