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集作者 > 丞相今天上朝了嗎小說全文閱讀

丞相今天上朝了嗎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時間:2021-11-29 11:16:15

❶ 無鹽娘娘txt全集下載

無鹽娘娘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正文 第三章 夜夢
一日,齊宣王雖升了早朝,卻一反常態,始終悶悶不樂。
大臣們雖然奇怪卻誰也不敢出聲,笑話,這個時候,在晏丞相不在朝的時候,誰敢亂說話,不怕被殺頭嗎?
於是乎,整個銀安殿里,陷入了一陣詭異的安靜之中。
最先打破這陣沉默的,還是齊宣王自己。
看了看滿朝文武努力屏住呼吸的樣子,齊宣王田橫終於問出了今天上朝後的第一句話:「怎麼不見晏嬰上殿?」
這句話一問出口,滿朝文武更加不敢出聲了,晏丞相鬧失蹤也不是一次兩次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大王怎麼今天才想到問?
再說了,大王一向是最了解晏丞相的為人了,丞相失蹤是為了回師傅那裡陪他寶貝的小師弟,也已經是眾所周知的秘密了。
但是大王問出來的問題是一定要有人回答的,於是,眾人的眼神一致投向了倒霉的殿頭官的身上。
殿頭官硬著頭皮上前回話:「回大王,晏丞相要人在大王問起他在哪裡的時候,說他目前身患重病,不能上朝。」這樣總不能算他欺君了吧,他只是負責傳話。
「那……

❷ 文言文閱讀

原文: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yuè)。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譯文: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說:「我想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你一定要答應我啊!」安陵君說:「大王給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換小的土地,很好;(雖然這樣)但是,我從先王那接受的封地,願意始終守護它,不敢交換!」秦王(聽後)不高興。安陵君因此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卻不聽從我,這是為什麼?況且秦國滅了韓國亡了魏國,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現在我用十倍於安陵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是看不起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並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裡接受封地並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更何況僅僅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你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屍體倒下百萬,鮮血流淌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平民發怒嗎?」秦王說:「平民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突然撲到宮殿上。他們三個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怒氣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凶吉的徵兆。(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使屍體倒下兩人,血流不過五步遠,天下百姓都要穿喪服,今天就是這樣了。」說完(唐雎)拔出劍站起來。
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怎麼到了這種地步呢?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會滅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只因為有先生您啊!」

❸ 當代學生2010 九屆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36-70篇翻譯

36.田單復國之戰
燕軍已經使齊國其他城邑全都投降了,只有莒城和即墨沒有攻下。燕國率軍向東圍困即墨。城中共同推舉田單,擁戴他做將軍。過了不久,燕昭王死了。惠王即位,與樂毅有隔閡。田單聽說它,對燕國施用反間計,揚言說:「樂毅害怕被殺而不敢回去,不過用繼續攻打齊國做幌子,實際是想聯合即墨和莒的守軍,自己來做齊王。齊人沒有歸附,所以暫且緩攻即墨以等待王齊之事。齊人所害怕的,是只怕別的將領來了,那樣即墨城就毀滅了。燕王以為這是對的,使騎劫代替樂毅。
田單命令城裡百姓每家吃飯的時候必須在庭院中擺出飯菜來祭祀他們的祖先,飛鳥都吸引得在城內上空盤旋,並飛下來啄食物。燕人對此感到奇怪,田單因此揚言說:「這是有神人下來教導我。」於是揚言說:「我只害怕燕軍將所俘虜的齊國士兵割掉鼻子,並把他們放在燕軍前面的行列來同齊軍作戰,即墨(會因此而)被攻下了。」燕人聽說了它,按照田單散布的話去做。城中的人看見齊國那些投降燕軍的人都被割掉鼻子,都憤怒,堅守害怕被活捉。田單施用反間計說:「我害怕燕軍挖掘我們城外的墳墓,侮辱我們的祖先,當會為此感到痛心。」燕軍挖掘全部的墳墓,焚燒死屍。即墨人從城上望見,都流淚哭泣,都想出戰,怒氣自然比原來大了十倍。
田單知道士兵激起了鬥志,可以用於作戰了,令披甲的士兵埋伏,使老弱婦幼登城,派遣使者向燕約定投降,燕軍都高呼萬歲。田單又收集百姓的黃金得到千鎰,命令即墨的富豪贈給騎劫,說:「即墨立刻投降,希望不要擄掠我同族的妻妾,令他們安居。」騎劫非常高興,答應他。燕軍由此而更加鬆懈。
田單於是在城內收集到一千多頭牛,叫人做了深紅色綢衣給牛穿上,上面畫著五顏六色的龍形花紋,把鋒利的尖刀綁在牛角上,把淋了油脂的蘆葦扎在牛尾上,再給蘆葦梢點火燃燒。在城牆上挖數十個洞,夜晚放開牛,壯士五千人跟隨在牛的後面。牛尾灼熱,憤怒地沖向燕軍。牛尾上有火把,明亮耀眼,燕軍看見狂奔的火牛全身都是龍紋,被它沖撞的不是死就是傷。五千人因含著枚攻擊燕軍,而城中擂鼓吶喊追擊燕軍,老弱都擊打家中各種銅制器具製造聲響,聲音震天動地。燕軍非常驚懼,失敗逃走。齊人接著誅殺對方的將領騎劫。燕軍混亂奔走,齊人追殺逃跑敗北的人,所經過的城邑都背叛了燕國,重新回到齊國的懷抱。

37.戇子記
梅莊主人在翰林院供職。他有三個奴僕:一個聰明,一個老實,一個憨直。 一天,同在翰林院的官員們到梅莊主人家小聚,酒喝得正暢快時,主人說:「我們興致也差不多了,哪兒有歌伎來給我們助酒呢?」聰明的僕人馬上回答說:「有。」接著他又擔心憨直的僕人會有話說,就告訴主人,找個別的理由把他支使出去,叫老實的僕人看門,而他親自去請歌伎。歌伎還沒有來,憨直的僕人已經辦完事回來了,看見兩個人懷抱琵琶來到門口,就驚訝地問:「為什麼到這里來?」聰明人說:「這是奉主人的命令。」憨直的人厲聲說道:「我在這里當僕人十多年,從沒見過這樣的人進出,一定是主人喝醉了酒吩咐的!」他揮動拳頭把歌伎趕了出去。客人們鬧哄哄地散了席,主人感到對不起他們。 一天夜裡,主人燃燭飲酒,校勘書籍。天氣寒冷,酒瓶已經喝空了,臉上還沒發紅,聰明人用目光示意老實人再去買酒。老實人在路上碰見了憨直的人,憨直的人奪下酒瓶,回來規勸主人說:「今天喝二瓶,明天喝三瓶,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買多了酒會損失錢財,喝多了酒會傷害身體,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呀!」主人勉強點頭同意他的話。 不久,主人改任御史。早晨上朝前,書童為主人舉著燈,燈油倒出來弄臟了主人的朝服,聰明的人跺著腳說:「不吉利!」主人很生氣,叫老實人用棍子打書童,憨直的人上來阻止老實人,並說:「我曾聽您說:古時有羹湯弄臟了朝衣、蠟燭燒著了胡須都不動聲色的人,您能說卻不能做嗎?」主人把怒氣轉到憨直的人身上,說:「你是想賺得直言敢諫的名聲呢?還是想用私惠來討好呢?」憨直的人回答道:「恩惠是您施予的,我哪裡有呢!我奉獻愚忠,您卻說我賺取直言的名聲!您現在身居掌管糾察的官職,將來跪在天子腳下,和天子爭論是非,在朝廷上和大臣們爭議興革利弊,把失去官位看作是棄破草鞋一般,甘心降職流放就像是樂於歸鄉一樣,您也是為了賺取直言的名聲才這樣做嗎?別人也會認為,您是為了賺取直言的名聲才這樣做嗎?」主人說不出話來,向他道歉,但心裡卻很記恨這人。從此聰明人整天窺察憨直的人的過錯,引誘老實人一同挑撥離間,勸主人趕走憨直的人。 正逢主人獲罪坐牢,諂害沒有成功。沒多久,主人奉命戍守邊疆,出牢來整理行裝。這時聰明人已經逃走了,老實人也竭力請求到別家去做僕人,憨直的人卻捋起袖子上前說:「這是我們主人報效祖國的時候,也正是我們報答主人的時候啊!我願意去!」他忙著買馬、造車、製作帳篷、准備干糧,跟著主人去邊疆。於是主人嘆息著說:「我原來認為聰明的人和老實的人有作用,現在才知道聰明的人有作用卻不能任用,憨直的人倒是可以任用的;老實人可以任用卻實在沒有作用,倒是憨直的人有作用啊。」 主人把憨直的人收養為兒子,取名「戇子」。

景公納晏子諫
梁丘據死了,齊景公召見晏子並告訴他說:「梁丘據對我既忠誠又熱愛,我打算讓他的喪事辦的豐裕些,讓他的墳墓建得高大些。」晏子說:「請問梁丘據對您的忠 誠和熱愛的表現,能說給我聽聽嗎?」齊景公說:「我喜好的玩物,主管的官員沒能夠為我備辦好,而梁丘據把他自己擁有的玩物供我享用,因此知道他忠誠。每每 刮風下雨,夜間找他,他一定問侯我,因此知道他熱愛我。」晏子說:「我應對(您的話),就會獲罪;不應對,就沒有用來事奉君王您的,怎敢不應對呢!我聽到 過這樣的說法,臣子(的心思)專門用在他的君王身上,叫做不忠;兒子(的心思)專門用在他的父親身上,叫做不孝。事奉君王的原則是,勸導君王親近父兄,對 群臣以禮相待,對百姓施加恩惠,對諸侯講信用,這叫做忠。做兒子的原則是,要鍾愛他的兄弟,(把這種愛心)施加到他的父輩身上,對子侄們慈愛仁惠,對朋友 誠實守信,這叫做孝。如今四境以內的人民,都是君王你的臣子,可是只有梁丘據竭盡全力愛護您,為什麼愛您的人這樣少呢?四境以內的財富,都是您所擁有的, 卻只有梁丘據用他的私財對您盡忠,為什麼盡忠的人這樣少呢?梁丘據阻塞群臣,蒙蔽君王,恐怕太厲害了嗎?」齊景公說:「好啊!沒有你,我不知道梁丘據達到 這樣的地步了。」於是停止了修造高大墳墓的勞役,廢除了厚葬的命令,讓主管的官員依據法制各負其責,讓群臣指出君王的過失進行諫諍。因此官員沒有無法運用 的法律條文,臣子沒有難以表達的忠誠,而百姓非常高興。

孟嘗君用雞鳴狗盜之客
齊閔王二十五年(前299),終於又派孟嘗君到了秦國,秦昭王立即讓孟嘗君擔任秦國宰相。臣僚中有的人勸說秦王道:「孟嘗君的確賢能,可他又是齊王的同宗,現在任秦國宰相,謀劃事情必定是先替齊國打算,而後才考慮秦國,秦國可要危險了。」於是秦昭王就罷免了孟嘗君的宰相職務。他把孟嘗君囚禁起來,圖謀殺掉孟嘗君。孟嘗君知道情況危急就派人冒昧地去見昭王的寵妾請求解救。那個寵妾提出條件說:「我希望得到孟嘗君的白色狐皮裘。」孟嘗君來的時候,帶有一件白色狐皮裘,價值千金,天下沒有第二件,到秦國後獻給了昭王,再也沒有別的皮裘了。孟嘗君為這件事發愁,問遍了賓客,誰也想不出辦法。有一位能力差但會披狗皮盜東西的人,說:「我能拿到那件白色狐皮裘。」於是當夜化裝成狗,鑽入了秦宮中的倉庫,取出獻給昭王的那件狐白裘,拿回來獻給了昭王的寵妾。寵妾得到後,替孟嘗君向昭王說情,昭王便釋放了孟嘗君。孟嘗君獲釋後,立即乘快車逃離,更換了出境證件,改了姓名逃出城關。夜半時分到了函谷關。昭王後悔放出了孟嘗君,再尋找他,他已經逃走了,就立即派人駕上傳車飛奔而去追捕他。孟嘗君一行到了函谷關,按照關法規定雞叫時才能放來往客人出關,孟嘗君恐怕追兵趕到萬分著急,賓客中有個能力較差的人會學雞叫,他一學雞叫,附近的雞隨著一齊叫了起來,便立即出示了證件逃出函谷關。出關後約摸一頓飯的工夫,秦國追兵果然到了函谷關,但已落在孟嘗君的後面,就只好回去了,當初,孟嘗君把這兩個人安排在賓客中的時候,賓客無不感到羞恥,覺得臉上無光,等孟嘗君在秦國遭到劫難,終於靠著這兩個人解救了他。自此以後,賓客們都佩服孟嘗君廣招賓客不分人等的做法。

與黃瓊書
聽說你已經渡過了伊水洛水,快到萬歲亭了。難道不正是事情有了轉機,將順應王命嗎?因為孟子說過:「伯夷狹隘,柳下惠傲慢不恭敬。」所以流傳說:「不做伯夷也不學柳下惠,能不能折衷呢?」大概這就是君子立身處世所重視的,確實順遂自己的心願,隱居在山谷之中,打算效仿巢父和許由,這樣也可以。如果想要輔佐政事救助百姓,現在正是時候。自從有百姓以來,治理清明的少而處於亂世的多,必定要等待像堯舜那樣的聖明之君,這是有意志有節操的人,但終究沒有時機。 常常聽說品行高潔如玉石之白者,最容易受到污損;性情剛直卓而不群的人,往往容易橫遭物議。高雅如《陽春》這樣的曲子,能應和的一定很少,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最近魯陽的樊君,被朝廷徵召剛到的時候,朝廷隆重的築壇設座席,如同對待神明一般。雖然沒有很特殊的才能,但是他言行表現的節操,也沒有很大的缺損。但是四處散布誹謗,隨著時間而減少的人,難道不是看到聽到的怨恨深重、名聲太顯赫嗎?近來徵召如胡元安、薛孟嘗、朱仲昭、顧季鴻等人,它們的功績事業都沒有初中的地方。所以民間都議論那些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其實純粹是沽名釣譽。希望先生您推廣深遠的謀略,讓眾人都贊嘆佩服,一舉洗刷這話的恥辱。

畢其忠
魏文侯請所有士大夫喝酒,叫他們都說說自己。也可以討論君王的智慧。到了任座,任座說:「您是不民主的君王。得到中山不用它封賞自己的弟弟,卻用來封賞自己的兒子,因為這個原因您是不民主的。」文侯不高興,從他的臉色上可以看出。任座離開座位,出去了。第二個輪到翟黃,翟黃說:「您是個賢德的君王。我聽說賢德的君王的臣子說話都很直接。現在任座說話直接,所以看出您是賢德的。」文侯高興的說:「可以這樣反過來推測嗎?」翟黃說:「為什麼不可以呢?我聽說忠臣死於他的忠誠,不敢死在離君王很遠的地方,任座一定還在門外。」翟黃到門外看了看,任座在門外,所以文侯命人招他進來。任座進門時,文侯走下台階迎他進門,最後將任座視為上賓。文侯如果不是因為翟黃,差點就失去了一個忠臣啊。順著君主的心意來顯視自己是賢德的大臣,難道只有翟黃嗎?

柳敬亭傳
柳敬亭是揚州府泰州人,原姓曹。十五歲時,(因為)蠻橫兇悍,刁鑽不講道理,觸犯刑法,應當處死刑,(因此他)改姓柳,逃到盱眙城裡,給人們說書。那時(他說書)已經能使市民佩服、感動。很久以後,到了江南,松江府有個叫莫後光的讀書人見了他,說:「這人機智靈活,可以幫助他,用他的演技出名。」於是對柳敬亭說:「說書雖是低微的技藝,但也必須勾畫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情態,熟悉各地方的風土人情。要象春秋時楚國優孟那樣以隱言和唱歌諷諫,而後才能達到目的。」柳敬亭回到家裡,聚精會神,專心致志,用心練習,反復推求。過去一個月,(他)前往莫後光處,莫(對他)說:「你說書,能夠使人歡樂喜悅,大笑不止了。」又過了一個月,莫(對他)說:「你說書,能使人感慨悲嘆,痛哭流涕了。」又過了一個月,莫後光不禁贊嘆地說:「你說書,還沒有開口,哀傷、歡樂的感情就先表現出來了,使聽眾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說書的技藝達到了精妙的程度。」於是柳敬亭就到揚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去說書),名聲顯揚於達官貴人之中。在豪華大廳的盛大集會之上,在悠閑亭榭的獨坐之中,(人們)爭著請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藝,沒有不從內心感到滿足,說他演得好的。
寧南侯左良玉渡江南下時,安徽提督社宏域想結交左良玉,介紹柳敬亭到(左良玉的)府署。左良玉惋惜與柳敬亭相見太晚,讓柳敬亭參與決定重要秘密軍務。軍中官員也不敢以說書人的身份來看待柳敬亭。左良玉沒有讀過書,所有公文,都是部下文人立意謀篇,煉字煉句,引古證今,努力寫成,(可是)左良玉都不滿意。而柳敬亭耳朵經常聽到的,口裡經常說的,從僻陋里巷俗語常談中得來的,倒沒有不合左良玉之意的。(柳敬亭)曾奉命到南京,當時南明朝中群臣都敬畏左良玉,聽說他派人來,上下沒有誰不以恭敬之禮接待(他),宰相以下的官吏都讓柳敬亭坐在向南的尊位上,稱呼他柳將軍,柳敬亭也沒有什麼不安的表現。那些街市上往日和柳敬亭很親近互稱你我的市民,在路邊私下說:「這人是過去和我們一起說書的,如今他竟這樣飛黃騰達了!」
不久,南明朝庭覆滅,左良玉也死了。柳敬亭的資財差不多花光,又象昔日一樣貧困,於是又開始走上街頭,重操舊業。柳敬亭既然在軍隊里的時間很長,那些蠻橫狡詐、不守法紀的人,殺人犯法、改名換姓、逃亡在外的人,流離失所、悲歡離合、國破家亡的事,(他)都親眼見過,而且各地的方言,大眾的愛好和崇尚,都是他所熟悉的。(因此他)每講一詞一語,讓人聽起來,有的象刀槍劍戟碰撞,帶甲騎兵突然沖出,颯颯作響,騰空而起;有的象狂風怒號,苦雨泣訴;有的象鳥鵲悲鳴,群獸驚駭,使人立即產生亡國之恨,聽不清伴奏的樂聲。(他的藝術造詣)已大大超過了莫後光所說的那種境界了。

南冠楚囚
晉景公見到「楚囚」鍾儀,他問別人道:「兵器庫里那個頭戴南方式帽子的人是誰?」隨從回答說:「那人是鄭國轉送來的楚囚」。景公對這個被關押了兩年,還仍然帶著自己國家帽子的人,十分感佩。他下令把鍾儀釋放出來,並立即召見,以示撫慰。期間,晉景公問起鍾儀的家世,鍾儀回答:「我的先世是職業樂師。」景公當即要他奏樂,鍾儀拿起琴,演奏起楚國的樂曲。景公有些不高興地又問:「你知道楚共王這人怎樣?」鍾儀回答說:「這不是小人所能知道的。」拒不評論楚共王的為人和其他的事。
晉國大夫文子知道後說:「這個楚囚,真是既有學問,又有修養,彈的是家鄉調,愛的是楚君王,有誠有信,不忘根本。這樣的人,應該放他回去,讓他為晉楚兩國修好起一些作用。」景公採納了文子的意見,放了鍾儀。鍾儀回到楚國後,如實向共王轉達了晉國願意與楚國交好的意願,並建議兩國罷戰休兵。共王採納了鍾儀的意見,與晉國重歸於好。

44.田饒事魯哀公
田饒(人名)侍奉魯國的國君哀公,但是不被重視。田饒對哀公說:「我將要離開您而象鴻鵠那樣遠飛啦。」哀公說:「什麼意思啊?」田饒說:「您難道沒看見那雞嗎?頭上戴冠的是有文採的;腳後面有距(雞腳後突出的似腳趾)的是孔武有力的;敵人在敢前去打鬥的是勇敢;看見食物招呼別的雞是仁;守夜不會忘記報時那是信用。雞雖然有這五種優點,您還是每天用它煮湯喝,為什麼呢?因為它們離得很近啊。而鴻鵠一飛千里遠,落到您的園林水池中,吃您的魚鱉,啄食您的豆粟作物,(也)沒有那五種優點,您還是看重它,原因是它來自遠方。我請求象鴻鵠那樣遠飛去了。」哀公說:「停!讓我寫下你說的話。」田饒說:「我聽說吃了食的人,不會毀壞食物的容器;在樹下庇蔭的人,不會折斷樹的枝條。有學士不用,還寫下他的話干什麼呢?」於是離去前往燕國了,燕國委任他當宰相。

唐玄宗出逃
乙未(十三日),天剛發亮,玄宗只與楊貴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信宦官、宮人從延秋門出發,在宮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孫都棄而不顧,只管自己逃難。玄宗路過左藏庫,楊國忠請求放火焚燒,並說:「不要把這些錢財留給叛賊,」玄宗心情凄慘地說:「叛軍來了沒有錢財,一定會向百姓徵收,還不如留給他們,以減輕百姓們的苦難。」這一天,百官還有入朝的,到了宮門口,還能聽到漏壺滴水的聲音,儀仗隊的衛士們仍然整齊地站在那裡,待宮門打開後,則看見宮人亂哄哄地出逃,宮里宮外一片混亂,都不知道皇上在那裡。於是王公貴族、平民百姓四齣逃命,山野小民爭著進入皇宮及王公貴族的宅第,盜搶金銀財寶,有的還騎驢跑到殿里。還放火焚燒了左藏大盈庫。崔光遠與邊令誠帶人趕來救火,又召募人代理府、縣長官分別守護,殺了十多個人,局勢才穩定下來。崔光遠派他的兒子去見安祿山,邊令誠也把宮殿各門的鑰匙獻給安祿山。

玄宗一行經過便橋後,楊國忠派人放火燒橋,玄宗說:「官吏百姓都在避難求生,為何要斷絕他們的生路呢!」於是就把內侍監高力士留下,讓他把大火撲滅後再來。玄宗派宦官王洛卿先行,告訴郡縣官作好准備。到吃飯的時候,抵達咸陽縣望賢宮,而王洛卿與咸陽縣令都已逃跑。宦官去徵召,官吏與民眾都沒有人來。已到了中午,玄宗還沒有吃飯,楊國忠就親自用錢買來胡餅獻給玄宗。於是百姓爭獻粗飯,並參雜有麥豆,皇孫們爭著用手抓吃,不一會兒就吃光了,還沒有吃飽。玄宗都按價給了他們金錢,並慰勞他們。眾人都涕泣流淚,玄宗也禁不住哭泣。這時有一位名叫郭從謹的老人進言說:「安祿山包藏禍心,陰謀反叛已經很久了,其間也有人到朝廷去告發他的陰謀,而陛下卻常常把這些人殺掉,使安祿山奸計得逞,以致陛下出逃。所以先代的帝王務求延訪忠良之士以廣視聽,就是為了這個道理。我還記得宋作宰相的時候,敢於犯顏直諫,所以天下得以平安無事。但從那時候以後,朝廷中的大臣都忌諱直言進諫,只是一味地阿諛奉承,取悅於陛下,所以對於宮門之外所發生的事陛下都不得而知。那些遠離朝廷的臣民早知道會有今日了,但由於宮禁森嚴,遠離陛下,區區效忠之心無法上達。如果不是安祿山反叛,事情到了這種地步,我怎麼能夠見到陛下而當面訴說呢!」玄宗說:「這都是我的過錯,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然後安慰了一番郭從謹,讓他走了。不一會兒,管理皇上吃飯的官吏給玄宗送飯來了,玄宗命令先賞賜給隨從的官吏,然後自己才吃。玄宗命令士卒分散到各村落去尋找食品,約好未時集合繼續前進。快半夜時,到了金城縣,縣令和縣民都已逃走,但食物和器物都在,士卒才能夠吃飯。當時跟隨玄宗的官吏逃跑的也很多,宦吏內侍監袁思藝就借機逃走了。驛站中沒有燈火,人們互相枕藉而睡,也不管身份的貴賤。王思禮從潼關趕到後,玄宗才知道哥舒翰被俘,於是就任命王思禮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命令他立刻赴任,收羅散兵,准備向東進討叛軍。

龔遂治渤海郡
漢宣帝劉詢即位,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渤海及其鄰郡年成不好,盜賊紛紛出現,當地郡守無法捉拿制服。皇上想選拔善於治理的人,丞相御史推薦龔遂可以勝任,皇上任命他做渤海郡太守。當時龔遂已經70多歲了,被召見時,由於他個子矮小,宣帝遠遠望見,覺得跟傳聞中的龔遂不相合,心裡有點輕視他,對他說:「渤海郡政事荒廢,秩序紊亂,我很擔憂。先生准備怎樣平息那裡的盜賊,使我稱心滿意呢?」龔遂回答說:「渤海郡地處海濱,距京城很遠,沒有受到陛下聖明的教化,那裡的百姓被飢寒所困,而官吏們不體貼,所以使您的本來純潔善良的臣民偷來您的兵器,在您的土地上玩玩罷了。您現在是想要我用武力戰勝他們呢,還是安撫他們呢?」宣帝聽了龔遂的應對,很高興,就回答說:「既然選用賢良的人,本來就是想要安撫百姓。」龔遂說:「我聽說治理秩序混亂的百姓就如同解紊亂的繩子,不能急躁;只能慢慢地來,然後才能治理。我希望丞相御史暫時不要用法令條文來約束我,讓我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不呈報上級而按照最有效的辦法處理事情。」宣帝答應了他的要求,格外賞賜他黃金物品派遣他上任。 龔遂乘坐驛車來到渤海郡邊界。郡中官員聽說新太守來 了,派出軍隊迎接。龔遂把他們都打發回去了。然後下達文件命令所屬各縣:全部撤銷捕捉盜賊的官吏;那些拿著鋤頭、鐮刀等種田器具的都是良民,官吏們不得查 問;拿著兵器的才是盜賊。龔遂獨自乘車來到郡府,郡中一片和順的氣氛,盜賊們也都收斂了。渤海郡又有許多合夥搶劫的,聽到龔遂的訓誡和命令,當即散夥了, 丟掉他們手中的兵器弓箭,而拿起了鋤頭鐮刀,盜賊這時都平息了,百姓安居樂業。龔遂於是就打開地方的糧倉,賑濟貧苦百姓,選用賢良的地方官吏,安撫養育百 姓。

其他的見下面這個網址~
http://wenku..com/view/b48805f5f61fb7360b4c654a.html

❹ 求賢兔文打包

「敏兒,起床了,要早朝了!」熟悉而又有點溫柔(?)的呼喊攪進晟敏的夢里。
「赫在,別吵,今天是星期天!」晟敏扒開在自己身上推桑的爪子。
「敏兒,二更了,要趕早朝了!」下一秒,晟敏身上的被子被無情地掀開。
「李赫在!」晟敏一躍而起繼而HLL地愣住,面前地赫在一身藍色地長衫,頭發盤成發髻,多餘地部分垂在胸前,拉拉赫在的前襟,「赫在,你COSPLAY啊?料子不錯……」
「昨天又熬夜了么?現在還不清醒,我的名字都能叫錯,我是恩赫!」赫在推推晟敏的頭,扭頭沖外面喊,「來人啊!主子還不清醒!動作要快!」
一群女人鬧哄哄地沖了進來,晟敏反射性地摟住被子遮住自己,看清楚她們的正體時嘴巴都呈O型,一群漂亮的女人個個穿著素色的長衫,頭發盤著好看的發髻。端著臉盆的端著臉盆,拿著毛巾的拿著毛巾,拿著衣服的拿著衣服……
「這是干什麼啊?」晟敏甩了甩胸前的長發...呃?我剛才,甩了什麼?頭發!OH,NO!是頭發!晟敏拉扯著自己的頭發,好痛!
"我也COSPLAY?"晟敏看向面前的赫在.面前的赫在制止住他拉扯頭發的手.晟敏皺著眉頭扭頭打量起周圍的環境來,呃……雕花大床,木門紙窗石桌,活脫脫地古裝戲拍攝現場……
"動作快些,不要讓主子趕不上早朝!"那個恩赫一聲令下,站在床邊的女人們集體向晟敏撲了過來...
一陣拉扯之間,一聲惡吼震徹天地...
"媽媽呀!我穿越了!"
ORZ無數次……
第一章
身經百戰看過無數言情武俠小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接受了自己已經穿越了的事實的我們的小敏哥此時正坐著小轎子打著哈欠一搖一晃地往皇宮趕去,就像那個赫在,哦不,是恩赫說地那樣,他要去早朝,真新鮮!就是這個早朝地時間沒有安排好,這外面還是烏漆麻黑一片就要合著這么點點月光去早朝...晟敏掏出順手帶出來的小銅鏡,借著月光整了整儀容,這個官服真氣派!還能去早朝看樣子還是個不小的官兒,我李晟敏果然即使在古代也是風流倜儻智慧與美貌的天作之合...呃...就是這個頭發有點長...不對,是太長了,有點像女人...= =
在一邊的恩赫透過轎子邊上的小窗看著對著小銅鏡自我陶醉地主子有點想笑,今天他主子從一起來開始就不正常,叫錯自己的名字不說,開始發楞,接著興奮,在院子里轉了好幾個圈,出門前居然囑咐管家把整個屋子裡的素色格調都換成粉色的...恩赫一想到自己也有可能穿粉色長衫就從內心深處感到一陣惡寒...
晟敏在轎子上搖得都要吐了,好不容易停下來恩赫敲著轎子告訴他已經到了.晟敏幾乎是從轎子上跳下來的,這轎子搖晃起來真得是煎熬啊煎熬...稍微整理一下衣服,一扭頭就看見身後那一大片華麗奢侈的國家保護文物.紅牆金瓦,真是...好俗氣啊!但是真的好奢侈好奢侈,而且做工好精緻好精緻哦!
"主子,該進去了!"恩赫提醒.
"啊?你不進去嗎?"晟敏扭頭對恩赫說.
"我怎麼能進去,你快些進去!"恩赫苦笑,"我們在此候著,你一出來就能看見我們了."
"哦!"晟敏點點頭.
恩赫擔心地看著晟敏朝宮門還被長衫絆了好幾次,哭笑不得地看著今天格外可愛的背影,在他進了皇宮以後終於鬆了口氣.卻只見他的主子走了幾步猛然停下,扭頭問宮門守衛...
"大哥,請問一下在哪裡早朝?"
恩赫在那一瞬間有種吐血的沖動...
早朝啊早朝,晟敏順著侍衛指示的方向越走越茫然,開始思考著一個很嚴重很嚴重的問題,這個早朝能不能遲到的?
皇帝肯定不會等著他的,要是遲到了肯定不會只是被罰站廁所……難不成要砍頭?滿門抄斬?OH!MY GOSH!晟敏提著官服開始在還未天亮的皇宮里盡情狂奔起來~
媽媽呀!我要到哪裡去早朝啊!!!
想著自己的腦袋,晟敏在到處都長得一樣的皇宮里飛奔~

宮女甲:那是李丞相?
宮女乙:今個又有什麼加急的事情吧?
宮女甲:他已經兜了三個圈了……
ORZ……
晟敏飛奔了是多分鍾,摔了無數次,華麗的官服早就被他蹭的灰濛蒙的,天還沒亮,順勢一屁股在地上坐下,完了,這找不到就要被砍頭了~!想著想著乾脆腿一伸,號啕大哭起來……

「丞相,你這是?」來人看見一大早的丞相就坐在宮里,肩膀還一抽抽的哭,很是奇怪。
回頭看見兩個人站在身後,提著燈籠的一臉慈祥,年紀一大把還沒有鬍子,晟敏想了一下,這個就是傳說中的太監吧……
「大叔!我迷路了!帶我去早朝!!」晟敏一把抱住那個公公的腿。
「皇上,這……」那公公扭頭看著身後的人。晟敏順勢望了過去,喲!是個帥哥,有鼻子有眼的,長得又高又年輕,穿得黃澄澄的,完全顛覆平日史書上看到的那些大腹便便的皇帝形象。
「皇上!」晟敏跳起來一把握住小皇帝的手,嚇了公公和那小皇帝一跳,「碰到你真好,我迷路了,我們一起去早朝!」
「愛卿你說你迷路了?」小皇帝好笑地看著晟敏,「嘿嘿,朕還以為又是那個邊疆燃起來了戰火呢,一早在這兒碰見愛卿……平日里諫言的時候也沒見你迷過路啊!」
「那不是我的事情,你帶我去就是!我可不想被你砍頭!」晟敏說。
小皇帝覺得不對勁,什麼都不對勁,完全不是那丞相的作風,也沒多說只顧著往大殿趕,一路上晟敏東看看西看看,拉著小皇帝問東問西還時不時被長袍絆倒。小皇帝只覺得搞笑,平時嚴肅得像他爹樣的丞相今個吃錯葯了還是昨晚給雷劈了?嘟著小嘴巴整袍子的樣子,還真有點,可愛……可愛?小皇帝甩甩頭,大步向前。
「慢點慢點!你那長袍穿得怎麼就這么帥氣,我怎麼就搞著破衣服不定?」晟敏拉住小皇帝的衣角,扯著糾結的袍子。
小皇帝看著掛在身上的小爪子嘴角一陣抽搐。
「丞相!這樣不合禮數!」公公連忙上前扒開晟敏的小爪子。
「哦,早說啊~」晟敏松開手,繼續整著袍子。
「愛卿,你覺得朕的菀心姐姐公主怎麼樣啊?」小皇帝繼續走著,問。
「不認識~」晟敏想都不想地說。
「恩?」皇帝回頭來看著晟敏。
「啊?哦!好,好極了!」晟敏回過神來,說。
「那朕把公主許配給你如何?」小皇帝看著晟敏嘟著小包子臉。
「不要,我還年輕的很,這么早就跳進婚姻的墳墓里,我不幹~」
「丞相年紀較我還略長幾歲,如今五皇子都已經出世了,你還沒娶妻成家,這怎麼能說年輕?」小皇帝問。
「你都有五個孩子啦?那我也不幹,我要堅持晚婚晚育!」晟敏撇撇嘴。
「那是什麼?」
「政策,保證孩子質量的。」晟敏說著。
終於到了大殿,晟敏遠遠的就看見了那個熟悉的身影,毫不憂郁地沖著那個堅實的背影撲了過去。
「強仁哥啊!」晟敏就這樣HLL地掛在了大將軍金英雲的脖子上,嚇壞了一干文武百官……那個掛在金英雲身上的物體是平日里屢次跟金英雲於邊疆問題沖突拉破臉的丞相么?
「強仁哥這皇宮太大了我都找不到路,摔了很多次,你看這里這里……」
所有人下巴都HLL地跌到地上,在自己不注意的時候這對死對頭居然和好了?那是不是自己應該主動向另外一派示好才是上策?
「丞相自重,本將軍的名字是金英雲!」英雲也驚訝地看著晟敏。
「對了,忘記了,我穿越了,跟玩COSPLAY似的,跟強仁長得真像!」晟敏看了看英雲,「那你告訴我我應該站哪裡?」
「那!」英雲一臉嚴肅地指著自己對面,臉陰得很難看,這個丞相,居然一早就調侃自己!
小皇帝也很郁悶,他也不喜歡早朝,除了李丞相跟英雲每天為了邊疆的問題爭得面紅耳赤就是各官員無聊枯燥的報告,但是今天似乎很新鮮,平時一上朝就精神抖擻的丞相今天伴著官員的匯報旁無他人地打起了瞌睡。像別人一樣站著,小腦袋卻一點一點的,微微嘟著小嘴,臉蛋也紅撲撲的。小皇帝覺得好笑,乾脆專心關注起丞相來,平時不苟言笑一臉正直,跟自己永遠只會談論政治問題,縱使無數次聽說過丞相是個傾國傾城的美人也不想多看一眼,今天看起來,確實不假,皮膚分嫩嫩的不像男子,柔美的五官在臉上簡直是完美的存在。只見他身子輕輕搖晃著,差點朝旁邊栽去,小皇帝差點就要從龍椅上跳起去扶了,但是屁股剛剛離開龍椅,就看到他自己清醒了過來,黑漆漆的眼珠子提溜提溜地四下望瞭望,擦了擦嘴邊的口水,作嚴肅狀,看著小皇帝不禁笑出了聲。
「皇上?」匯報的官員看著小皇帝。
「沒什麼,你繼續!」小皇帝清了清嗓子。
匯報的官員繼續念下去,明明是反映民間疾苦的奏章,這皇上的笑點是什麼?
沉悶的早朝終於結束了,晟敏伸了伸懶腰,真是比上課還累,難為這些古人了。把手上的板子插到腰間轉身要走,小皇帝突然叫住了他。
「李愛卿,今天天氣甚好,不如一同去御花園走走,吟詩作對?」小皇帝今天心情好,直接握著晟敏的手邀請他。
「吟詩作對?皇上,我要回去了,赫在還在外面等著我呢!」晟敏說。
「赫在是何人?」小皇帝問。
「我弟弟,跟親弟弟一樣親的弟弟。」
「比朕還重要?」小皇帝想了想,問。
「不重要也不能讓人家乾等在外面啊。我明天再來吧!」晟敏好笑地看著小皇帝,孩子啊孩子,這小皇帝也就是一孩子。
「明日不用早朝。」小皇帝說。
「還有假放?真好,那我明天睡飽了再來找你!」晟敏拉起小皇帝的手,勾勾小指,「說定了,我明天要是沒有穿回去我就來找你玩!」
看著晟敏三步一回頭的揮手。小皇帝叫過身邊的公公。
「去跟貴妃說,明天同她的賞花改期,明天我要同李丞相商議國事……」

第二章
「主子,回來啦!」東熙拉開簾子,晟敏就迫不及待地跳下來。這轎子再多坐一分鍾就要吐了,我李晟敏難道是天生不能享福的命?
「神童哥真有辦事效率!」晟敏頗有成就感地看著滿院子的粉紅色,眼睛裡直放光,看不見一邊的恩赫,嘴角高頻率的抽搐著……
「主子,我的名字是東熙,東熙啊……」管家提醒著。
「哦,忘記了,穿越了……這好不穿越一個,周圍的人還是長得這么沒創意。」晟敏小聲嘀咕著。= =
「主子,浙江的巡撫送了個孿童過來。」東熙小心翼翼地俯在晟敏耳邊說。
「孿童?」晟敏翻著眼睛想了一下,好象就是古時候的MB……
皺著眉頭走進院子里,難道原來的這個人,有那什麼龍陽之好?
「恩赫啊!」晟敏想起一件比這個孿童更重要的事情,「我叫什麼名字?」
「啊?主子的名字是李敏兒。」恩赫一臉不解。
呃……惡寒,這個名字真娘們,不過這個名字好象在哪裡聽過……晟敏在大腦的記憶里挖掘著這個名字……挖掘挖掘挖掘ING……
「啊!是他!」晟敏叫了出來。李敏兒不就是第四冊歷史書上111頁提到過的那個年輕丞相嗎!難怪今天早朝都叫他叫丞相……我怎麼穿到他身上來了?歷史上李敏兒以美貌才智聞名,我真的是這個STYLE的?嘖嘖嘖嘖,連個穿越都看中了我李晟敏的美貌與英明神武……那個小皇帝叫什麼來著,趙奎賢吧?對,就是趙奎賢,我這歷史課代表也不是白當的!
正得意著,一眼就看見了大廳里坐著的那個身影,幾乎要奔過去的晟敏立刻恢復理智,這是穿越這是穿越,那又是一張沒有創意的臉……嘖嘖嘖嘖!看他那小樣,緊張吧?衣角都快揉爛了,那小臉紅通通的跟蘋果一樣可愛,那你那嬌羞可人的樣子!晟敏笑著按住他的下巴,抬起他的臉蛋,看著他那一汪深邃的眼睛,一模一樣哦,和我親愛的弟弟李東海真的一模一樣哦!可是我那個弟弟得了多動症,一點都不親我還鄙視我,冤枉啊冤枉!回想著自己親熱不足鄙視有餘的弟弟,晟敏連連搖頭。回過神來再看那孩子,居然眼睛裡盈滿了淚水。
「呀!別哭啊,東海!」晟敏連忙抽出小手絹幫那孩子擦淚水。上次看見東海哭,是十年前還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
「謝謝丞相」那孩子行禮。
多麼有禮貌的孩子!晟敏簡直要淚奔了。東海要是有你一半乖巧,我就省心了省心了!
「你叫什麼?」
「回大人,草民叫狗子。」
呃,狗子?= =還可以更惡俗一點……
「誰給你取的名字?你不是浙江巡撫的義子嗎?」晟敏問。
「草民出身卑微,名字也應當卑微……」
「誰說的!拖出去!」晟敏摟過狗子,「咱不取狗子那麼沒創意的名字,也不取李東海那麼沒有創意的名字,從今天開始你就跟我姓叫李小海吧!」
「謝大人賜名!」現在開始叫小海的狗子,行禮道謝。
哈哈哈哈!李東海!在現代你鄙視我叫你小海穿越了我就要叫個夠!嘿嘿!嘿嘿!仰天長笑三聲,我愛穿越!
「小海啊!你真乖!」晟敏摸摸小海的臉蛋,「去把臉上這些脂粉洗掉,別弄得真的跟個MB一樣。」
「是!」小海乖巧地點點頭。小鹿一樣的眼睛看著晟敏。
晟敏突然扭頭看著呈痴傻狀的恩赫,是吧,原來你們從穿越開始就有一腿!
「恩赫啊,小海真好看!」晟敏說。
恩赫點頭點得就像雞啄米。
「恩赫,口水掉了。」
恩赫回過神來擦擦嘴邊,什麼也沒有,扭頭憤怒地對上晟敏……八卦的眼神= =
「你為何這樣看著我?」恩赫心虛地問。
「看,灰機……」晟敏抬頭指著天上。恩赫抬頭,晟敏的手掌重重地砸在恩赫的後腦勺上。死猴子!色眯眯的,要是跟我搶這個無比乖巧的李東海你就死定了!

穿越的第一個晚上。
太陽開始慢慢下沉的時候,晟敏坐在院子里一邊喝著茶,一邊看著天邊漸漸消沉的那抹橙色嘆息。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恩赫拍了拍晟敏的肩膀,「主子不要再為落日傷感。」

傷感?傷感死了!晟敏欲哭無淚,雖然穿越很新鮮,但是面對這落日的消沉,一個灰常灰常無聊的夜晚即將浮現在他的面前,這註定是一個沒有電燈沒有電腦沒有電視的夜晚!
不可避免的夜晚終於來臨了…
看著面前桌子上那一盞搖搖晃晃地油燈,晟敏忍住幾次想叫恩赫開燈的沖動在房裡不停地踱步。
「不夠亮么?我再加幾根蠟燭。」恩赫看著晟敏留戀在小油燈上的眼神,又加幾根蠟燭。
晟敏趴在桌上看著那一片漂搖的燭火頓感無力…
「夠亮了!」扯起一絲標準的傻笑,恩赫看著晟敏,「我們開始吧!」
「干什麼?」
「干什麼?敏兒,當然是干我們每天都會做的啊!」恩赫歪著頭說。
你看你看!都叫上敏兒了…難道穿越了我還跟這個死猴子有一腿?每天都會做的?OH!NO!哈幾麻!晟敏下意識抱緊自己的身子。
「來吧!」恩赫說。
「那個,在此之前我問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晟敏弱弱地舉起手。
「你問啊!」恩赫在桌邊坐下。
「我們,到底誰攻誰受?」晟敏吞了口口水,問。要是你還是個攻我就一棍子打死你!
「什麼?攻受?我們歷來都是一起學習啊!」
「什麼?我們還互攻互受?」晟敏吼,太震撼了!完全SHOCK!(某布自我聲明,其實我是恩敏飯...= =)
「我們先把昨日未完的結束吧!」恩赫說著起身,走向床邊。
「啊……那個……昨天干什麼了,我們?」晟敏一下子語無倫次來。
「看樣子敏兒昨日熬夜看了這本詩集,今天我們就接著你看的開始吧!」恩赫拿起床頭的詩集,回頭。
「那個,只是讀書而已?」晟敏問。
「呵呵,敏兒以為是什麼?」恩赫笑著說。
原來,只是一起看書啊!晟敏傻笑一下。= =我是耽美漫畫看太多了有錯覺了么?
「恩赫啊!」晟敏腦子一轉,拉著恩赫的手,「今天不知道怎麼頭暈得很!今天就休息一下吧!」
「敏兒頭暈?怎麼回事?」恩赫上前撫撫晟敏的額頭,「今個兒是有些不對勁…」
「什麼不對勁?」
「哪都不對勁…」
「呃…那恩赫說我是什麼樣的人?」
恩赫看著一臉探究地看著自己的晟敏,嘴角抽搐了一下…
「文靜,慈祥…」
「恩赫。」
「恩?」
「我們通常用慈祥來形容中年以上的人。」
「那用什麼形容詞?」
「有親和力。」
「哦,那就有親和力,睿智,美麗…」
「那今天的我有什麼不同?」
「你一天就完全變了…沒規沒矩,邏輯紊亂,遇事沖動,學識淺薄…」
行!全被你發現了…恩赫你說話還真跟李赫在一樣直接!= =晟敏感覺到自己額頭的青筋在高頻率跳

❺ 丞相今天又不上朝小說by伊一然全文閱讀txt,要免費的

鏈接:

提取碼:pjli

《丞相今天又不上朝》是連載於雲起書院、紅袖添香的一部古代言情類網路小說,作者是伊一然。

❻ 尋求文言文助讀翻譯,急,在線等

12、歐陽詢揣摩古碑
唐代歐陽詢,有一天騎馬趕路,無意中看到一塊古碑。原來是晉代著名書法家索靖書寫的,他駐馬瀏覽,看了很久後離開。他走離古碑幾百步又返回來,下了馬站在碑前觀察,等到疲乏,又鋪開皮衣坐下來觀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離去

13、文徵明習字
文徵明監貼寫《文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准,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寫過它,不怕麻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緻美好

14、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從此以後就地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一到夜裡,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裡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琅琅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凶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安陽的韓性聽說,覺得他與眾不同,將他收作學生,學成了博學多通的儒生

15、孫權喻呂蒙讀書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您現在擔任要職,不可以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為借口推辭了。孫權說:「我難道要您研究經典成為博士嗎?只要您廣泛閱讀,見識從前的事情罷了,您說事務繁多,哪裡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讀書,自己覺得有很大的收獲。」於是呂蒙開始學習。到了魯肅經過尋陽,跟呂蒙一道議論軍事,非常驚訝地說:「您現在的才幹謀略,不再是當年吳地的阿蒙!」呂蒙說:「讀書人離別三日,就應該重新別眼相看。大多數哥為什麼這么遲才改變看法呢!」魯肅於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辭別

16、陸游築書巢
我的屋子裡,有的書堆在木箱上,有的書陳列在前面,有的書放在床上,抬頭低頭,四周環顧,沒有不是書的。我的飲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傷,憂愁,憤怒,感嘆,不曾不與書在一起的。客人不來拜訪,妻子子女不相見,而刮風,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氣)變化,也不知道。偶爾想要站起來,但雜亂的書圍繞著我,好象積著的枯樹枝,有時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於是就自己笑自己說:「這不是我說的鳥窩嗎?」於是邀請客人走近看。客人開始不能夠進入,已進屋的,也不能出來,於是(客人)也大笑著說:「確實這象鳥窩

17、董遇談「三餘」勤讀
有個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卻說:「必須在這之前先讀百遍。」意思是:「讀書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顯現出來了。」求教的人說:「苦於沒時間。」董遇說:「應當用『三餘』。」有人問「三餘」的意思,董遇說:「冬天是一年的農余時間(可以讀書),夜晚是白天的多餘時間(可以讀書),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餘

18、智永與「退筆冢」
智永住在吳興永欣寺,多年學習書法,以後有十瓮寫壞的毛筆頭,每瓮都有幾擔(那麼重)。來求取墨跡並請寫匾額的人多得象鬧市,居住的地方的門檻因此被踏出窟窿,於是就用鐵皮包裹門檻,人們稱之為「鐵門檻」。後把筆頭埋了,稱之為「退筆冢

19、匡衡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20、張溥與「七錄齋」
張溥小的時候就很好學,所讀的書必然要手抄下來,抄完了,朗誦過了,就焚燒掉,然後又抄,像這樣六、七此才算完。右手拿筆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繭。冬天手的皮膚都凍皺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熱水裡浸好幾次。後來把他讀書的房間稱為「七錄」……張溥寫詩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問他索取詩文,他不起草,當著客人面寫作,一會兒就寫好了。因為這個,他的名聲在當時最響

21、晉平公炳燭而學
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年近七十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師曠回答說:「為什麼不炳燭而學?」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戲弄其君主的呢?」師曠回答說;「我怎敢戲弄我的君主呢!我聽說過:年少時喜歡學習,好像是太陽剛剛出來時的陽光;壯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正
午的陽光,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點燃蠟燭照明時的光亮。點燃蠟燭照明,比摸黑走路哪個好呢?」平公說:「好啊

22、高鳳專心致志
高鳳,字文通,家裡把種田作為職業。妻子曾到田地(工作),在庭院里曬麥,讓高鳳看守著雞。正值天下著暴雨,高鳳拿著竹竿誦讀經書,沒有發覺雨後地上的積水使麥流走了。妻子回來感到驚訝詢問,高鳳才醒悟過來

23、葉廷珪與《海錄》
我年輕時非常喜歡學習,四十多年,不曾放開書卷,拿著它吃東西嘴裡覺得香甜,疲倦時用它當枕頭。士大夫家有與眾不同的書,借來的沒有不讀的,讀的沒有讀完全篇不會終止。常常怨恨沒有錢財,不能全部抄寫。在那麼多書里,分出幾十大冊,選擇其中有用的親手抄下來,取名為《海錄》。

24、為人大須學問
唐太宗對房玄齡說:「做人非常需要學習與求問。我過去因為許多凶敵沒有平定,東征西討,親自參與軍事,沒有空暇讀書。近來,到處安靜(沒有紛亂),人在殿堂,不能親自拿著書卷,(就)命令別人讀給我聽。做國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書里。古人說:『不學習,一無所知,處理事情只有煩惱。』不只是說說,回想年輕時的處事行為,很是覺得不對

25、任末好學勤記
任末十四歲,學習沒有固定的老師,背著書箱不怕路途遙遠,危險困阻,常常說人如果不學習,那麼憑什麼成功呢。有時靠在林木下,編白茅為小草屋,削荊製成筆,刻劃樹汁作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讀書,昏暗(的話)就綁麻蒿來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寫在他的衣服上,來記住這件事。一同求學的人十分喜歡他的勤學,更用干凈的衣服交換他的臟衣服。不是聖人的話不看。快死時告誡說:「人喜歡學習,即使死了也好象活著;不學的人,即便是活著,也是庸碌無能

26.王充市肆博覽
王充少年時死了父親,家鄉人都說他對母親很孝敬。後來到了京城,在太學學習,拜扶風班彪為師。王充愛好廣泛,瀏覽而不拘泥於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窮沒有書,經常去逛洛陽街上的書店,看人家所賣的書,看一遍就能背誦,於是,(不久)就 廣泛地搞通了眾多流派的各家學說。後來回到家鄉,退居在家教書。

27.歐陽修"三上"作文
錢思公雖然出身富貴,但很少有別的愛好。在西京洛陽時,曾對官府中的下屬官員說:(我)平生只喜歡讀書,坐著就讀經史,躺著就讀各類雜記,上廁所的時候就讀小辭,都從未有片刻不拿書的。謝希深也說,宋公垂一樣在史院,每當去廁所,一定夾著書前往。背誦的聲音琅琅,遠近都能聽見,他的好學就像這樣。我所以告訴希深說:「我生平所寫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就是馬上時,床上時,廁所里時。只有這時才可以構思罷了。」

28.林逋論學問
求學的人提問,不光要聽師長的論說,還一定要了解他們治學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還要實踐師長所教誨的事。這其中,既能向師長請教、又能跟朋友探討,是求學的人最實在的事情。這是因為學習是為了學習做人的道理,提問是為了弄清學習中的疑難。作為一個人不能不學習,學習就當然不能不提問。

29.歐陽修誨學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製成器物;(如果)人不學習,(也就)不會懂得道理。然而玉這種東西,有(它)永恆不變的特性,即使不琢墨製作成器物,但也還是玉,(它的特性)不會受到損傷。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就會發生變化。(因此,人們如果)不學習,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從而變成品行惡劣的小人,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30.王安石傷方仲永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 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裡見到他,(他已經) 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已經)才能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

31李存審出鏃教子
李存審出生於家境貧寒,地位低微的家庭,他常常告誡自己的孩子說:「你父親年輕時提著一把劍到鄉里去,四十年裡面,地位達到將軍宰相,這當中脫離危難,險境,得以生存(的情況)不只一次,拔出箭頭的也有數百次.」因此將拔出的箭頭交給兒子,命令他收藏起來,說:「你們出生在富貴人家,應當知道你父輩是像這樣起家的.」 李存審出身貧窮沒有地位,他常常訓誡他的孩子們說:「你們的父親年輕時只帶一柄劍離開家鄉,四十年了,地位到達將相之高,在這中間經過萬死才獲得一次生存的險事絕不止一件,剖開骨肉從中取出的箭頭共有一百多個。於是,把所取出的箭頭拿出給孩子們看,吩咐他們貯藏起來,說:「你們這些人都出生在富貴之中,應當記得你們的父親當年起家時就是這樣艱難啊。」

32貪污者不得歸本家
包孝肅公(包拯謚號)包拯在家訓中有這樣一段話:「後代包家子孫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貪污財物罪而撤職的人,都不允許回歸老家;死了以後,也不允許葬在家族祖墳上。如不繼承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孫後代。」原文共有三十七個字。在家訓後面簽字時又寫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塊上,把刻石豎立在堂屋東面的牆壁旁,用來曉喻包家後代子孫。」原文又有十四個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兒子。

33陶母責子退鮓
東晉陶侃年輕時當過潯陽縣的小吏,專門監管魚壩。一次,他派人將一罐干魚送給母親品嘗,沒料到陶母不但令差役送回干魚,而且寫信責備他:「你做官,拿官府的東西送給我,不僅不能給我帶來好處,卻反給我增添了憂慮。陶侃讀畢母親來信,愧悔交加,無地自容。自此以後,嚴母訓導銘刻在心。其後為官四十年,勤慎吏職,始終如一。

34.諸葛亮"誡子書"
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鍛煉的,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朴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 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如果沒有堅
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欲放盪、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節操高尚。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願時曰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於社會,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里,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

35陸游家訓
後輩中鋒芒畢露的人最容易變壞,倘若有這樣的人,做父兄的應當引以為憂,而不可以高興。一定要經常認真地嚴加管教,令他們熟讀儒家經典和諸子百書,訓導他們做人必須寬容、厚道、恭敬、謹慎,不要讓他們與輕浮淺薄之人來往和相處。這樣經過十多年,志向和情趣自然養成。要不然,可以憂煩的事情決非一件。我這是給後人防止過錯的良言規戒,各位都要謹慎地對,不要留下後悔的遺恨

36. 孟母三遷
過去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氏守節。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足辟]踴痛哭這樣的事。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歷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

37. 曾子殺彘
曾子(孔子的弟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兒 子跟著她哭。他的母親說:「你回去,回來給你殺豬(吃)。」 妻子從集市回來,曾子(正)准備抓豬來殺。 妻子制止他說:「不過是跟孩子的戲言嗎。」曾子說:「孩子不能欺騙啊。孩子什麼都不懂,是向父母學習的啊,聽父母的教導的。今天你欺騙他,是教導他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相信他的母親了,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於是煮豬肉(吃)。

38. 子路受教
孔子對子路說:「你有什麼喜好?」子路回答說:「 我喜歡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這方面。以你的天賦,再加上學習,怎麼會有人趕上呢?」子路說:「南山有一種竹子,不須揉烤加工就很筆直,削尖後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東西天賦異秉又何必經過學習的過程呢?」孔子說:「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頭磨得銳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遠嗎?」子路聽後拜謝說:「真是受益良多。」

39. 孔子因材施教
子路問:"聽到了就實行起來嗎?"孔子說:"有父兄在,怎麼能夠聽到了就隨便實行起來?"冉有問:"聽到了就實行起來嗎?"孔子說:"聽到了就實行起來。"公西華問孔子:"仲由問『聽到了就實行起來嗎',您說『有父兄在';冉求問『聽到了就實行起來嗎',您說『聽到了就
實行起來'。我有些不明白,大膽來問問您。"孔子說:"冉有做事往往畏縮不前,因此我鼓勵他;仲由的勇氣一人抵幾人,敢於作為,所以我讓他慎重。"

40. 墨子怒責耕柱子
墨子嚴厲責罵他的門徒耕柱子,耕柱子很難過,覺得受到很大的委屈,抱怨地說:「為什麼我沒有比別人犯更多的錯誤,卻是遭到老師這樣大的責難」,墨子聽到之後便說:「假使要駕駛馬和牛上太行山,如果是你,你是要鞭打馬還是要邊打牛?」耕柱子回答:「我當然要鞭打馬」墨子便問:「你為什麼要鞭打馬而不鞭打牛呢?」耕柱子回答:「因為馬而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而牛卻沒有這項特質」墨子說:「我責罵你正因為你像馬不像牛,值得批評呀!

41、唐太宗賜絹懲順德
右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接受他人贈送的絲絹,事情被發覺後,唐太宗說:「順德確實是對國
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倉庫的財物,他為什麼貪婪到這地步呢?」因為吝惜他有功
績,不懲罰他了,不過在大殿中贈送絲絹幾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說:「順德違法接受財物,
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麼還再送他絲絹?」唐太宗說:「他是有人性的,獲得絲絹的侮辱
,超過了接受刑罰。如果不知道慚愧,就是一隻禽獸了,殺了他又有什麼益處呢

42、陳萬年教子諂諛
陳萬年病了,把兒子陳咸叫到床前。教他讀書,教至半夜,陳咸瞌睡,頭碰到了屏風。陳萬
年很生氣,要拿棍子打他,訓斥說:「我口口聲聲教你,你卻睡去,不聽我講,為什麼?」
陳咸趕忙跪下,叩頭說:「爹爹的話,我都曉得,大抵教兒子對上司要拍馬屁、討好啊,如
此而已!」陳萬年沒有再說話

43、錢大昕默坐觀弈
我在朋友家看下棋,一個客人屢次戰敗,我嘲笑他計算得不好,想讓他換個地方放棋子。認
為他是及不上我的。過一會兒。客人請我和他下棋。我認為贏他是很容易的。剛剛下了幾個
棋子,客人的形勢已經領先。棋局將近一半時,我的思維更加艱苦,而客人的智慧還有餘。
下完棋數棋子,客人勝我十三個子。予臉很紅,沒辦法說一句話。之後再有人叫我去看下棋
,我就只是一直安靜的坐著

44、王荊公旁聽文史
王荊公介甫,退居金陵。一天,他頭裹一塊絹,拄著手杖行走,獨自游覽山寺,遇見幾個人
在那裡高談闊論文史,議論紛紛。王安石坐在他們旁邊,沒人注意到他。有一個客人慢慢問
他說:「你也懂得文書?」王安石含糊的應答。人家再問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說:「
我姓王,叫安石。」那群人惶恐,慚愧的低著頭離開

45、大樹將軍馮異
馮異為人處事謙虛退讓,不自誇。出行與別的將軍相遇,就把馬車駛開避讓。軍隊前進停止
都有標明旗幟,在各部隊中號稱最有紀律。每到一個地方停下宿營,其他將軍坐在一起討論
功勞時,馮異經常獨自退避到樹下,軍隊中稱他為「大樹將軍」。等到攻破邯鄲,要重新安
排各將領任務,沒人都有被分配隸屬,士兵們都說願意跟隨大樹將軍。光武帝因為這個而贊
揚他

46、顏回不遷怒不貳
顏回二十九歲,頭發全白了,過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傷心,說:「自從我有了顏回,學
生們(以顏回為榜樣)更加親近我。」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
?」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
樣的錯誤。不幸年紀輕輕死了,現在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了

47、曾參不受魯君邑

曾子穿著很破舊的衣服在耕田,魯國的國君派人要封給他一塊采邑,曾子堅決不受。再送來
,曾子還是不受。使者說,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別人獻給你的,你為什麼不受。
曾子說,我聽說,接受別人饋贈的人就會害怕得罪饋贈者;給了人家東西的人,就會對受東
西的人顯露驕色。那麼,就算國君賞賜我的采邑而不對我顯露一點驕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
得罪他嗎?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孔子說,曾參的話,是足以保全他的節操的

48、賢妻桓少君

渤海鮑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兒,字少君。鮑宣曾經跟隨少君的父親學習,少君的父親為他
的清貧刻苦而驚奇,因此把女兒嫁給了他。(少君出嫁時)嫁妝陪送得非常豐厚,鮑宣不高
興,就對妻子說:「你生在富貴人家,習慣穿著漂亮的衣服和裝飾,可是我實在貧窮低賤,
不敢擔當大禮。」妻子說:「我父親因為您修養品德,信守約定,所以讓我拿著毛巾梳子(
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聽從您的命令。」鮑宣笑著說:「(你)能這樣,這是我
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數退回了那些侍從婢女服裝首飾,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漢代貴族
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長衫),與鮑宣一起拉著小車回到家鄉。(她)拜見婆母禮節完畢後,
就提著水瓮出去打水,修習為婦之道,鄉里的人對她非常稱贊

49、魏徵論自製

唐太宗問魏徵說:「觀察近來和古代的帝王,有傳承帝位十代的,有傳承帝位一兩代的,也
有自己得到天下自己又失去天下的。我常常心懷憂慮的原因(是),或者害怕撫慰養育人民
不能得到適當的方法,或者害怕心中產生驕傲懈怠的情緒,高興憤怒超過了限度,卻不知道
自己(已經超過限度了),您可以為我說出這個情況,(我)應當把您的話當作準則。」魏
征回答說:「喜愛慾望高興憤怒的情緒,聖賢之人和普通人是一樣的,聖賢之人能夠克制它
,不讓它超過限度,普通人放縱它,(喜愛慾望高興憤怒的情緒)多到失去適當的限度……
希望陛下常常能自我剋制,來確保能夠善終的美德,那麼千秋萬世就永遠仰賴您了

50 呂蒙正不記人過

呂蒙正相公不喜記人過。初參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於簾內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耶?」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令詰其官姓名
,蒙正遽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同。蒙正曰:「一知其名,則終身不能復忘,固不如無知也。不問之,何損?」時人皆服其量。呂蒙正先生不喜歡記著別人對他的犯下的錯。當初剛任參知政事的時候,上朝時,有一個朝廷官員在簾內指著他說:「這樣的粗陋之人也能夠 參與朝政嗎?」蒙正假裝沒有聽到走了過去。他的同事很憤怒,讓人詢問那位官員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朝事結束後,他的同事心中 仍然憤憤不平,後悔沒有追問到底。蒙正說:「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麼我終身不能再忘了他,還不如不知道。沒有查詢他的姓名,又有什麼損呢?」當時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氣量。

51.石勒不計前嫌

後趙王石勒請武鄉有聲望的老友前往襄國,同他們一起歡會飲酒。當初,石勒出身貧賤,與李陽是鄰居,多次為爭奪漚麻池而相互毆打,所以只有李陽一個人不敢來。石勒說:「李陽是個壯士,爭漚麻池一事,那是我當平民百姓時結下的怨恨。我現在廣納人才,怎麼能對一個普通百姓記恨呢?」於是急速傳召陽,同他一起飲酒,還拉著他的臂膀開玩笑說:「我從前挨夠你的拳頭,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隨後任命李陽做參軍都尉。

52.韓信受辱胯下

有一次,在淮陰城裡賣肉的少年中間,有一個人瞧不起韓信,當中侮辱他說:「雖然你長得高大,喜歡帶著刀劍,但其實是個膽小鬼。」這個少年還當著大家羞辱韓信說:「你不怕死,就來刺我;你怕死,就從我的褲襠底下鑽過去!」這時,韓信仔細的打量了對方一番,二話不說,就臉朝地,從那人的胯下爬了過去。於是,即使上的人都恥笑韓信,認為他是個膽小鬼。

53 世評華歆王朝

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就感到很為難。王朗卻說:" 幸好船還寬敞,為什麼不可以這么做(讓他上來)呢
?" 一會兒敵兵要追上來了,王朗想拋棄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 剛才我所以猶豫,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接納了他來船上託身,哪裡能因為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 於是就想剛才一樣繼續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劣。

54 周處改過自新

周處年少時,為人凶惡武斷,被鄉里人視為禍害。此外,義興水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轉來轉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百姓將他們並稱為「三害」,而三害當中周處尤其厲害。有人勸周處去殺死猛虎蛟龍。實則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後只剩下一個。周處聽後立即上山刺殺了猛虎,又跳入水中與蛟龍搏鬥。蛟在水中或浮或沒,漂流出數十里遠。周處緊緊追擊。經過三天三夜,百姓們都以為蛟龍和周處一並死了,輪番互相慶賀。而周處竟殺死蛟龍,破水而出。聞聽鄉人以為自己已死,表示慶賀的事,才知大家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萌生悔改之意。於是到吳地尋找陸機、陸雲這兩位當時東吳的名士。周處把全部情況都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修身改過,可歲月已荒廢了,怕最終一事無成。」陸雲說:「古人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擔憂好名聲得不到傳揚呢?」周處於是努力改過,終於成為一名忠臣孝子。

55 齊宣王好諛

齊宣王喜愛射箭,喜歡別人說他能夠使用強弓,其實他用的弓只不過三石。他在大臣面前顯示弓,大臣們都拉著弓試一試,都只拉到滿弓的一
半,都說:"此弓不少於九石,除了大王誰能用它?"齊宣王非常高興。但是,宣王用的不過是三石的弓,而他一輩子都以為自己用了九石的弓。三石是真實的,九石是虛名。宣王喜歡的是虛名而失了真實。

56

陳寔在鄉間,以平和的心對待事物。百姓爭著打官司時,陳寔判決公正,告訴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後沒有埋怨的。大家感嘆說:「寧願被刑罰處治,也不願被陳寔批評。」當時年成不好,民眾沒有收成,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裡,躲在房樑上。陳寔暗中發現了,就起來整頓衣服,讓子孫聚攏過來,正色訓誡他們說:「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勵。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養而形成,於是到了這樣的地步。樑上君子就是這樣的人!」小偷大驚,從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誠懇認罪。陳寔慢慢告訴他說:「看你的長相,也不像個壞人,應該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這種行為當是由貧困所致。」結果還贈送二匹絹給小偷。從此全縣沒有再發生盜竊。

57 蕭何追韓信

韓信又多次和蕭何談天,蕭何也很佩服他。漢王的部下多半是東方人,都想回到故鄉去,因此隊伍到達南鄭時,半路上跑掉的軍官就多到了幾十個。韓信料想蕭何他們已經在漢王面前多次保薦過他了,可是漢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把此事報告漢王,就徑自去追趕。有個不明底細的人報告漢王說:「丞相蕭何逃了。」漢王極為生氣,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兩天,蕭何回來見漢王,漢王又是生氣又是喜歡,罵道:「你逃跑,是為什麼?」蕭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來的是誰?」蕭何說:「韓信啊。」漢王又罵道:「軍官跑掉的有好幾十,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這是撒謊。」蕭何說:「那些軍官是容易得到的,至於象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漢中王,當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再也沒有可以商量大計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罷了。」

❼ 急求大綱推薦名著語段閱讀訓練題.看清楚了,是語段的哦!

這個是新題型,暫時應該是沒有的.不過我建議你可以看下主要情節,記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應該對你有幫助的.

❽ 2009第八屆古詩文閱讀大賽專輯初中文言文閱讀訓練70篇

48、曾子不受賜:
曾參穿破衣服耕作,魯國國君派人前往請他做官,給他一座城邑,對他說:"請用這座城邑(的收入)來為您改善穿戴."曾子沒有接受,反復前往,他也不接受.使者對他說:"您不是向別人要求,是別人獻給您的,為什麼不接受呢?"曾子說:"我聽說,接受別人的東西就會怕他,給予別人東西的就會在別人面前驕橫.即使您國君有恩賜,不對我驕橫,我難道能怕他嗎?"最終也沒有接受.
47、工之僑為琴:
工之僑得到了很好的桐木,經過砍削後做成了一架琴,裝上弦,彈了一下,它的發聲和共鳴好極了,像金玉的聲音一樣清亮動聽。工之僑自認為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它呈現給太常寺。(太常寺的主管人)讓最優秀的樂師來看看,大家都說:「這不是古琴。」把琴退給了工之僑。 工之僑帶著琴回到了家,(兄)請漆工幫著出主意,在琴面繪制了斷裂的紋理;又請刻字工幫忙,在琴上刻了古代的款識,(然後)裝在匣子里埋起來。過了一年(才)把它挖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去賣)。(恰好)一個大官從集市路過,看見了這架琴,用一百金買了下來,並把它獻給朝廷。樂官們傳遞著看了(以後),都說:「這可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 工之僑聽到了,慨嘆地說:「這樣的世道真可悲啊!難道只是這架琴(有這樣的遭遇)嗎?(各種各樣的事情)沒有一件不是這樣的啊!」
46、嘔心瀝血:
李長吉長得纖瘦,雙眉相連,長手指,能苦吟詩,能快速書寫。常常帶著一個小書童,騎著弱驢,背著又古又破的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寫下來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來,他的母親讓婢女拿過錦囊取出裡面的草稿,見寫的稿子很多,就說:「這個孩子要嘔出心肝才算完啊!」
43、寇準讀書:
開始時,張詠在成都做官,聽說寇準做了丞相,就對自己的僚屬說:「寇準是少見的人材,只可惜他處世方法不足。」等到寇準到陝{也就是陝西一帶)做官去的時候,正趕上張詠從成都被罷官回來,寇準很恭敬的升帳,款待張詠。張詠要走的時候,寇準送他一直送到郊外,寇準問他:「您有什麼可以教導我的啊?」張詠慢慢的說:「《霍光傳》不能不看啊。」寇準沒有領會到他的意思,回去以後拿出《霍光傳》來看,看到裡面有「不學無術」這句話的時候,(才明白過來)。笑著說:「張詠就是這么說我的啊!」
41、魯國之法:
魯國法律規定,能從鄰國贖回被擄作奴僕的魯國人的公民,可以從國庫支取報酬和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贖回了奴僕,回來之後卻推讓、拒絕領取報酬和獎金。孔子責怪他做錯了,因為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贖回奴僕了。
40、李陵答蘇武書:
自從投降匈奴,直到今天,身處窮困之中,獨自坐著,憂愁痛苦,一天到晚沒有什麼好看的,只見到外族的人,穿著皮製臂套、住著氈帳來抵禦風雨,吃著帶臊味的肉、喝著乳漿,來充飢解渴,抬眼想說說笑笑,誰能和我共同歡樂?邊地冰層發黑,土地凍裂得十分厲害,只聽見使人悲哀的北風發出蕭條的聲響。寒秋九月,塞外草枯,夜裡睡不著覺,側耳遠聽,胡笳相互響著,牧馬悲叫,長吟悲嘯,野獸成群,邊地各種聲音四處響起,早晨坐著聽到這些聲音,不知不覺眼淚都流出來了。唉呀子卿!我李陵的心難道與眾不同,能夠不傷心嗎?
39、害群之馬:
有一次,黃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見賢人大隗(wei)。方明、昌寓在座一左一右護衛,張若、他朋在前邊開路,昆閽(hun)、滑稽在車後隨從。他們來到襄誠原野時,迷失了方向,七位聖賢都迷路,找不到一個人指路。 這時,他們正巧遇到一個放馬的孩子,便問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嗎?」 孩子說:「當然知道了。」 「那麼你知道大隗住在那裡嗎?」 那孩子說:「知道」 黃帝說:「這孩子真叫人吃驚,他不但知道具茨山,還知道大隗住在那裡。那麼我問你,你是否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呢?」 孩子說:「治理天下,就象你們在野外邀游一樣,只管前行,不要無事生非,把政事搞得太復雜。我前幾年在塵世間游歷,常患頭昏眼花的毛病。有一位長者教道我說:「你要乘著陽光之年,在襄城的原野上邀游,忘掉塵世間的一切。現在我的毛病已經好了,我又要開始在茫茫世塵之外暢游。治理天下也應當像這樣,我想用不著我來說什麼。」 黃帝說:「你說的太含糊了,究竟該怎樣治理天下呢?」 「治理天下,和我放馬又有何不同呢?只要把危害馬群的馬驅逐出去就行了。」 黃帝大受啟發,稱牧童為天師,再三拜謝,方才離開。
38、更渡一遭:
從前,有人捉得一隻甲魚,想煮來吃,又不肯擔當殺生的惡名。於是用旺火燒得鍋里的水鼎沸,在鍋上橫架一根細竹子作為橋,然後跟甲魚商量說:「你能渡過這橋,我就給你生路。」甲魚知道主人是在使用詭計騙殺自己,就費勁精力、謹慎地像螃蟹一樣艱難地爬行,總算勉強爬到了盡頭。主人又說:「你能渡過這橋,真是太好了!再給我渡一次,我要看看仔細。」
37、陳述古辨盜:
陳述古密直,曾在建州浦城縣當過縣令。當時,有家富戶被盜,丟失了不少物件,告到官府,捉住了幾個人,但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強盜。陳述古就哄他們說:「某寺里有一口鍾,非常靈驗,它能把真正的強盜辨認出來。」於是,就打發人去把這口鍾迎到縣府衙門來。接著,把囚犯們引來站在鍾的前面,當面告訴他們說:「沒有做強盜的摸這鍾就沒有聲音,做了強盜的一摸就會發出聲音。」陳述古親自率領同事們向鍾禱告,態度很是嚴肅,祭祀完了,用圍幕把鍾圍起來。然後暗暗派人用墨汁塗鍾,塗了好久,才叫那些囚犯一個個地把手伸進那圍幕里去摸鍾。摸了一會兒,叫他們把手拿出來檢驗,只見手上都有墨跡,獨有一個囚犯手上沒有,這就是真正的強盜,因為他怕鍾發出聲音,所以不敢去摸。經過審訊,這個強盜立即承認了犯罪事實。
36、校人欺子產:
從前有人向鄭國子產贈送活魚,子產命校人養在池中,校人把魚做熟了,回來說:「剛開始那些魚看起來很疲累的樣子,少過一會就懶洋洋的了,很自如地就死去了。」子產說:「算是找到了應該到的地方,找到了應該到的地方啊!」
校人出來就說:「誰說子產智慧?我既然已經做熟了吃掉,他還說:「找到了應該去的地方,找到了應該去的地方」
所以對君子可以用恰當有道的方法來欺騙他,但卻很難用不道的方法來迷惑他。
35、多言何益:
子禽向老師請教道:「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答道:「蝦蟆、青蛙,白天黑夜叫個不停,叫得口乾舌疲,可是沒有人去聽它的。你看那雄雞,在黎明按時啼叫,天下震動,人們早早起身。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重要的是話要說得切合時機。」
34、東野稷敗馬:
東野稷憑駕駛馬車的技術向庄公自薦,(他駕駛馬車)前進、後退時(車輪壓出的痕跡)都符合尺畫的(一樣筆直),左右拐彎(的車痕)都符合圓規劃出來的(一樣圓)。庄公覺得綉出的花紋都不會超過(這車輪印精緻),就讓他駕車按原印跑一百次再停。顏闔碰見東野稷正在駕駛,就進見庄公上奏道:「東野稷的馬肯定要失敗的。」庄公假裝沒聽見沒有理會。不久,東野稷果然因為失敗走了。(這時)庄公(問顏闔)說:「您怎麼知道他會失敗?」(顏闔)說:「他 的馬力氣用完了,還強行求全,所以說會失敗。」
33、燭鄒亡鳥:
齊景公喜歡打鳥,派燭鄒管養鳥的事,結果鳥卻跑了。景公大怒,命令官吏殺掉燭鄒。晏子說:「燭鄒有三條罪狀,請讓我一條一條地指出他的罪狀,然後再殺掉他。」景公說:「可以。」於是把燭鄒叫來在景公面前數他的罪過,說:「燭鄒!你替我們君主主管養鳥卻讓鳥跑了,這是第一條罪狀;使我們國君因為鳥的緣故殺人,這是第二條罪狀;讓諸侯聽到了這件事,認為我們國君重視鳥卻輕視人才,這是第三條罪狀。已經數完了燭鄒的罪狀,請景公殺掉他。」景公說:「不要殺了,我已經領受你的教育了。」
32、饒州神童:
北宋元豐年間,饒州有位神童,叫朱天賜,因從小就能熟讀經書而做了官。於是,當地所有有孩子的人家全都逼著家裡的小「神童」熟讀《五經》。但孩子生性好玩,不肯好好背記。父母們把這些神童一個個都放進竹籃,吊上樹梢,使其玩耍不成。不少家長還請來家教,孩子背完一經,先生就能得到孩子父母的若干銅鈿,作為酬勞和獎勵。結果,饒州的許多孩子因為不具備神童的料性而被活活逼死。
30、吳郡陳遺:
吳郡人陳遺,在家裡非常孝順。他母親喜歡吃鍋巴,陳遺在郡里做主簿的時候,總是收拾好一個口袋,每逢煮飯,就把鍋巴儲存起來,等到回家,就帶給母親。後來遇上孫恩賊兵侵入吳郡,內史袁山松馬上要出兵征討。這時陳遺已經積攢到幾斗鍋巴,來不及回家,便帶著隨軍出征。雙方在滬瀆開戰,袁山松打敗了,軍隊潰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澤地帶,沒有吃的,多數人餓死了,唯獨陳遺靠鍋巴活了下來。當時人們認為這是對他純厚的孝心的報應。
29、汗不敢出:
鍾毓、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翻譯: 鍾毓、鍾會在少年時期就有美名。鍾毓十三歲時,魏文帝曹丕聽說這兩個孩子的聰慧名聲,就對他們的父親鍾繇說:「可以叫這兩個孩子來見我。」於是奉旨進見。鍾毓臉上有汗,魏文帝問:「你臉上為什麼有汗?」鍾毓回答:「戰戰惶惶,汗出如漿。」鍾會臉上沒出汗,文帝又問:「你為什麼不出汗?」鍾會回答:「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28、孔子過而不式:
楚國討伐陳國,陳國的西門被打壞,楚人就讓投降的陳國百姓來修繕。孔子經過這里沒有對人們行式禮(軾禮:在車上對車下的人行的一種禮節)。子貢手持轡頭問孔子說:「《禮》上說,遇到三人就應該下車,遇到兩人就應該行式禮。現在陳國修城門的人很多,您卻不行式禮,為什麼呢?」孔子說:「自己的國家滅亡了都不知道,這是不聰明;知道了卻不反抗,這是不忠於國家;國家滅亡了自己不去殉死,說明他們沒有勇氣。修城門的人雖然多,卻沒有一個能做到我說的其中一點的,所以我不對他們行式禮。」《詩》說:「憂心悄悄,慍於群小。」這里小人成群,憑什麼受我的行禮呢!」
27、勾踐困於會稽:
勾踐固守在會稽的時候,悵然感嘆道:「難道我就這樣固守在這里一輩子嗎?」吳王夫差赦免越國以後,越王勾踐回到越國,於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著苦膽,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抬頭就能看見苦膽,吃時也親口嘗嘗苦膽。勾踐還常常自言自語地說:」你忘記了吳越在會稽這一仗的恥辱了嗎?「越王勾踐親自參加田間勞動,他的夫人親自織布,吃飯時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種顏色的華美衣服,屈己禮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來訪的賓客,救濟貧窮的人,慰問死者家屬,與老百姓同甘共苦。
26、柳慶問飲:
後周柳慶,起初在後魏做官,充任雍州別駕。有個商人攜帶黃金二十斤,前往京都長安進行交易,借人房屋居住。每有出行,都是自己掌管著鑰匙。沒多久,房門關鎖如常,而金子卻全部丟失了。商人以為是房主人偷的,遂報官,房主人被送到縣衙審訊逼問,遂自誣承認。柳慶知道後覺得可疑,便召商人訊問:「你的鑰匙常放在什麼地方?」回答說:「常自己帶著。」柳慶又問道:「曾經與人同夜過嗎?」回答說:「沒有。」又問道:「曾經與人一同喝過酒嗎?」回答說:「前些時曾於一個僧人兩度歡聚暢飲,酒醉而白晝昏睡。」柳慶說:「房主人只是因為拷打而自誣的,並不是盜。那個僧人才是真盜哩!」便派吏卒去逮捕僧人,僧人已經攜金逃跑了。後來捉住僧人,所失的金子如數追回。
25、勉諭兒輩:
由節儉變得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進入節儉卻困難了。如果思考得到(這些東西)的艱難,(就)不敢輕易的浪費使用(了).一餐吃肉喝酒,可以做幾天的粗茶淡飯;一匹綢緞,可以置辦幾件平常的衣服.不餓不冷就夠了,何必貪圖吃好穿好呢?經常在有好東西的時候想著吃不上飯的時候,不要等到沒有東西吃的時候來想有好東西吃的時候,那麼子子孫孫就會常常享受溫飽了.
24、一軸鼠畫:
東安有一個讀書人擅長做畫,作了一幅題材為老鼠的畫,獻給縣令。縣令開始不知道愛惜它,很隨意地把這幅畫掛在牆壁上。每天早晨走過掛畫的地方,發現那幅鼠畫總是落在地上,多次掛上去多次落下地。縣令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時候縣令起來察看,發現畫又落在地上,並且有一隻貓蹲在畫的旁邊。等到縣令把畫拿起來,貓就跟著跳起來追趕那幅鼠畫。縣令就用這幅畫來試其他的貓,結果沒有一隻不是這樣的。到這時候,才知道這幅鼠畫是畫得很逼真的,值得愛惜。
23、林逋論學問:
求學的人提問,不光要聽師長的論說,還一定要了解他們治學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還要實踐師長所教誨的事。這其中,既能向師長請教、又能跟朋友探討,是求學的人最實在的事情。這是因為學習是為了學習做人的道理,提問是為了弄清學習中的疑難。作為一個人不能不學習,學習就當然不能不提問。
22、牧童捉小狼:
有兩個牧童進山發現狼窩,窩里有兩只小狼。於是牧童把小狼捉住,分別爬上一棵相距數十步的樹。不一會兒,大狼回來了,進窩發現小狼不見了,非常張皇失措。牧童在樹上扭小狼的蹄、耳,讓它痛嚎。大狼聽到後,抬頭看見這樣,十分憤怒,跑到樹下,狂叫不已,還用爪子抓樹皮。這時候另一個牧童在另一棵樹上如法炮製,令小狼痛嚎。大狼聽見聲音,到處張望,發現小狼;於是不顧這邊的狼崽,轉而奔至另一棵樹下,象剛才那樣狂叫撕抓。第一棵樹上的牧童又讓小狼哀號,大狼又轉身撲過去。從頭到尾,大狼嘴裡沒有停止過嚎叫,腳下沒有停止過奔跑,這樣來回數十次,跑得也慢了,聲音也小了;再過一會,大狼奄奄一息,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動彈。牧童於是從樹上爬下來,湊近一看,原來它已經氣絕身亡。
19、君子之言:
君子的話少而真實,小人的話多而虛假。君子的學習,傳入耳中,記在心裡,從自身做起。君子的治事,從一些不易看到的地方開始,最終使人不能趕上。君子考慮幸福往往不能周全,但思考禍患卻百倍於思考幸福。君子在領受財物時要看對象,施與財物時卻不選擇人。君子的充實如同空虛一樣,有如同沒有一樣。
15、范仲淹罷宴:
范仲淹鎮守邠州時,閑暇的時候帶領下屬和官員登上城樓准備酒宴,還沒有舉起酒杯,看見數十個穿著孝服的人正在籌辦裝殮之物。他馬上派人去詢問,是客居在外的讀書人死在了邠州,將要埋葬在近郊。下葬時入殮的衣服、棺材外面的套棺都沒有準備。范仲淹很傷感,立即撤掉了酒席,重重地救濟了他們,讓他們能完成裝殮這件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嘆甚至有感動的流下眼淚的人.
14、晉人好利:
有個貪財的晉國人,去逛市場。碰到東西就去搶,說這個東西可以吃,這個可以穿,這個我可以(收藏?),這個我可以用」,拿了就走。管理市場的官吏追出來要錢,這個晉國人說,我剛才利慾熏心,頭腦發熱,好象全世界的東西本來就都是我的,不知道是他的東西了。不如你給我,我如果以後發了財再還你錢。管市場的官生氣了,用鞭子抽打他,把他拿的東西奪回來走了。一邊有人譏笑他,晉人伸手指著他罵道:「世上的人比我還要貪財的,往往想方設法用陰謀搶奪財物,我還只不過是白天去搶,不是比他們強多了么?有什麼好笑的?」
13、邴原泣學:
邴原幼時喪父,幾歲時,從書塾經過,(聽見書聲琅琅)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小孩子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那些讀書的,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一來羨慕他們有雙親,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傷,因此而哭泣罷了。"老師憐憫地說:「你這么可憐,那就去讀書吧!」邴原說:「沒錢交學費」老師說:「你如果立志讀書,我願意免費教你,不收學費。」邴原於是進了學堂學習,學習異常努力。才一個冬天,就讀熟了《孝經》和《論語》。
12、何梅谷之妻:
何梅谷是鄱陽人。他的老伴卻特別信佛,每天從早到晚要念上一千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何梅谷不讓她念,她不聽。何梅谷擔心這會在文人中成為笑柄。有一天,他叫「夫人」,老伴答應了;他又叫,老伴又答應了;他還叫,老伴開始生氣了,不再理他;何梅谷更來勁了,連著又叫了幾聲,老伴大怒道:「跟叫魂似的,沒完沒了,真煩人。」何梅谷說:「我才叫這幾遍,你就顯得不耐煩了,觀音菩薩一天之內被你呼喊百遍,怎能不怨怒你呢?」老伴頓時省悟,從此再也不每天念觀世音了。
11、齊人有好獵者:
齊國有個喜歡打獵的人,很長時間都捕不到獵物,回家就覺得愧對妻子孩兒,出門就覺得對不住知己朋友,於是,他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就以為是獵狗能力差,想要買好狗。有人說:「你應該努力耕作。」獵人問:「為什麼呢?」,那人不回答。獵人暗暗思忖,莫非是要我努力耕田,有了收獲,就有錢買到好狗了吧?於是他就開始努力耕地,很快,家裡就富裕起來,家裡富裕了就能夠買到好狗,於是他所捕到的獵物,也比其他人家更多。並不僅捕獵是這樣的,所有的事都是這樣的。
10、管莊子刺虎:
有兩只為爭吃一個人而打起來的老虎,管莊子想要刺死它們。管與止住他說:「老虎,是兇猛暴戾的動物;人,是它們的美食。現在這兩只老虎因爭吃人而互相爭斗,小的一定會死,大的一定會受傷。你等這兩只老虎受傷後再刺殺他們,就能一下子殺死兩只老虎了。不用費殺死一隻老虎的力氣,就贏得一下子殺死兩只老虎的名聲。」
9、反裘負芻:
魏文侯出去遊玩,看到一個路人反穿著皮衣背著柴。魏文侯說:「為什麼反穿著皮衣背著柴?」
回答說:「我愛惜皮衣上的絨毛。」魏文侯說:「你不知道里皮磨壞了,那麼毛就沒地方附著了嗎?」
8、欲食半餅喻:
譬如有人因為餓了,一口氣吃了七枚煎餅。吃到六枚半的時候,便覺得飽了。這人懊惱後悔起來,抬手打著自己,說:「我現在飽了,是因為吃了這半個餅,前面的六個餅子,都白白浪費了。知道吃了這半個餅就能飽了,應先吃它才是。」
7、不記人過:
呂蒙正先生,不喜歡記著別人犯下的錯。剛任參知政事的時候,上朝時,有一個朝廷官員在簾內指著他說:「這樣的人也能夠參與朝政嗎?」蒙正假裝沒有聽到走了過去。他的同事很憤怒,讓人詢問那位官員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下朝以後,那個同僚仍然憤憤不平,後悔沒有追問到底。蒙正說:「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麼我終身不能再忘了他,還不如不知道。(況且)不予追究,對我來說又有什麼損失呢?」當時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氣量。
6、王充博覽:
王充少年時死了父親,家鄉人都說他對母親很孝敬。後來到了京城,在太學學習從業的本領,拜扶風班彪為師。王充愛好廣泛,瀏覽而不拘泥於某些段落和句子。(王充)家裡貧窮買不起書,就常常到京城洛陽的店鋪游覽,看人家所賣的書,看一遍就能背誦。時間長了,於是(他)廣泛地弄通了眾多流派的學說。
5、顏回好學;
顏回二十九歲,頭發全白了,過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傷心,說:「自從我有了顏回,學生們更加親近我。」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喜愛學習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顏回不幸年紀輕輕死了,現在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了。」
4、樊重樹木:
樊重曾經想製作器物,他就先種植梓材和漆樹。當時的人們都對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幾年之後,梓樹和漆樹都派上了用場。過去那些恥笑他的人,現在都向他借這些東西。這說明種植樹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諺說:「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種谷;做十年的打算,不如種樹。」說的就是這件事呀!
3、教學相長:
雖然有美味的佳餚,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極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了以後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了以後才知道自己理解的不透。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後才能嚴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處,然後才能勉勵自己奮發上進。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
2、農夫毆宦:
曾經有農夫用驢馱著木柴到城裡去賣,遇到一個官吏聲稱王宮中要這些(木柴),就只給了他幾尺絹,又向他索取門戶稅,仍然強要驢送這些木柴到宮內。農夫開始哭泣,把所得到的絹還給官吏。(官吏)不肯接受(他的絹),(並且)說:「你必須讓驢把柴送到宮中。」農夫說:「我有父母親、妻子兒女,等著賣柴的錢後,才能有飯吃。現在我把我的柴給你,不拿報酬就回去,你還不願意,我只有一死而已了!」於是就毆打了官吏。
1、魯人徙越:魯人自己善於編草鞋,他的妻子善於織白絹,有一天他們想要搬到越國去。有人就對他們說:「你去那裡必定會窮的!」魯人問:「為什麼?」那個人就說:「你們編了麻鞋是給人穿的,可是越國人都是光著腳走路的。你們織了白絹是給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國人是披頭散發不戴帽子的。憑你們的長處,可是去到一個用不著這種長處的國家,想用用不上,怎麼不會窮呢?」

閱讀全文

與丞相今天上朝了嗎小說全文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差評師收壽衣小說叫什麼名字 瀏覽:487
溫瑞安的小說txt 瀏覽:953
重生之干物女的逆襲櫻華小說 瀏覽:130
小說閱讀網作者福利怎樣 瀏覽:912
求2819小說全文 瀏覽:865
看不需內存免費小說 瀏覽:729
主角姓許的風水小說 瀏覽:399
好看的小說推薦完結推理小說 瀏覽:633
十二張美人皮有聲小說下載 瀏覽:662
都市奇緣69小說網 瀏覽:926
都市獵魔人小說 瀏覽:149
男主角有個養成系統的小說 瀏覽:401
古代姓龍的將軍的小說 瀏覽:507
經典鑒寶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02
三男一女現代小說有那些 瀏覽:628
神控天下小說排行榜Ek巧克力 瀏覽:474
免費穿越小說煞妃很囂張 瀏覽:478
玉兒有聲小說 瀏覽:528
小說斬情絲正版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986
超級廢柴的主角玄幻小說 瀏覽: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