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一部小說,貌似修真仙俠類的。主人公在上學,在家裡救了一個狐狸。然後去西藏修真,有個龍虎山道教的女
就是家裡養個狐狸精 作者是唐川 男主叫李雲東 是不動明王轉世 至於幫他的那個女的是紅凌
㈡ 斷情逐妖記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斷情逐妖記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斷情逐妖記最新章節TXT----- 道者,涵乾括坤,其本無名,論其無,則影響猶為有;論其有,則萬物尚為無焉。
※※※
大江之東的雲錦山,又稱為龍虎山,上有道教祖師的正一元壇所在,又及是道門正宗的天師道印劍符籙傳道所在之根本之地。
是以龍虎山歷魏、晉、唐、宋,代有褒崇,論及山川之勝,宮宇之麗,人物之繁,仙跡之異,道行之神,爵望之顯,實是道家洞天福地之首。
龍虎山上的天師府,紅牆深院,彤壁朱扉,神道合居,八卦鋪地,天師府的府門坐北朝南,高大寬闊,面河而立,氣勢雄偉。門前庭院正中鑲嵌著八卦太極圖。正是:「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府門上一對抱柱楹聯:「麒麟殿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明明白白的說出天師即是「神仙」又是「宰相」的雙重顯赫地位。
天師府中,豫樟成林,蔭翳蔽日,鳥棲樹頂,環境堪幽。只因道教興起於山澤草莽之間,道家追求超凡脫俗、清靜無為境界,因此天師府內不知植了多少奇花名木,以增秀色,暗寓這里是人間仙境、……
需要別的再問
㈢ 求修道小說。本人對道家修道養生,打坐煉丹非常仰慕,求此類小說和文學作品。
道家功是道家學者和道教門徒所習練的功法。道家功以道教文獻《道藏》中記載的功法為主體體系,在我國氣功諸流派中,道家功最具民族特色,是我國氣功的優秀代表和唯一可以和佛家功媲美的流派之一。 道家功祖述老莊,《道德經》說:「虛其心,實其腹」,「專氣致柔,能歸嬰兒乎」。道教循之,創胎息法。唐代司馬承幀又提倡「存想」,即存我之神,想我之身,達到入靜之境,且用意念導氣運行,這是後來「金液還丹」、「大小周天」等功法的濫觴。 道家功以長生為目的,主要有正一、全真兩大派,兩大派分若干宗派,兩大派外也還有若干小派。各派在其功理、功法方面也各具特色。盡管如此,無論何宗何派其修持功夫都以煉養陰陽、性命雙修為第一要義,都以返樸歸真,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都以延年益壽和長生不老為最終目的。 道家功的理論體系,沒有佛家那樣嚴謹,也不像佛家那樣對氣功名詞、概念予以詮釋。加之道家功理多用隱語,導致很多名詞涵義、概念含混不清。晉代之後,許多道教學者在理論改革時吸收、借鑒了佛家功法理論,道家功才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 道家功非常注重個人的實踐,數千年來,為了尋找行之有效的功法,許許多多的道士付出了畢生的精力。據說五代道士呂洞賓為練開天目穴,進行了極其悲壯的實驗,三千弟子死去八百。可以說,道家功法體系就是在不斷吸取這些人的實踐經驗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道家初期的功法比較簡單,除老子倡導的守一法再就是莊子宣揚的心齋、坐忘、踵息、吹噓呼吸和熊經鳥伸之類的仿生導引功。道教成立後,出於宗教目的吸收了許多古老的養生術和所謂「仙術」,並在總結古老氣功的基礎上創編了一些具有道教特色的功法後,道家功日益豐富多彩,成為氣功史上的一條主流。
編輯本段基本功法介紹
道家
早期修煉功法的內容,主要有心齋、坐忘、緣督、導引、吐納、聽息、踵息、守靜、存想、守一、辟穀、服食、房中、行炁、胎息、外丹、內丹等等,下面作以簡明介紹: 心齋 心齋,「齋」即清心之義,心齋指內心清虛寧靜。最早出自《莊子·人間世》:「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意思是說:大道至虛至靜,因此人心應當清虛寧靜,以合大道。所以中華道家所講的真正齋法,不是外表吃素謂之齋,乃指內在的心裡干凈,這也是中華道家修養的高妙義諦之所在。 坐忘 坐忘,即靜坐忘身。見《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意思是說:肢體廢去不動,聰明免去不用,離開形體去掉思慮,心同於無所不通之大道,就叫做坐忘。道家這時的坐法,不是後來佛教的盤腿打坐法,而是坐於杌上或席地而坐。 緣督 緣督,指遵循中道,或雲運行督脈。見於《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為徑,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意思是說:遵循中道(或運行督脈)作為途徑,就可以做到保養身體,可以做到完善生命,可以做到奉養親人,可以做到盡享天年。後世修煉中的任督周天,即依此作為理論根據。 導引 導引,即導行肢體,以通經絡。《莊子。刻意》雲:「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意思是說:象熊一樣攀援樹木而自懸,如鳥一樣展翅而伸腿,這是為了長壽的需要,是導引鍛煉、保養身體,象彭祖長壽的這一類人的愛好。在三國時華陀所傳之五禽戲,即屬中華道家之導引法。 吐納 吐納,指吸進清炁,而呼出濁氣。《莊子。刻意》雲:「吹噓呼吸,吐故納新。」意思是說:用呼吸之法,吐出濁氣,而吸人清炁。這就是中華道家修煉的調息之法。後文築基煉炁之吐納法,即淵源於此。 聽息 聽息,又稱「聽炁」。指靜中用炁聽呼吸,以凝神合道。見《莊子·人間世》:「無 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炁。」意思是說,不要用耳朵去聽呼吸,要用心去聽呼吸;又不要用心去聽呼吸,要用炁去聽呼吸。因為這時心與炁 打成一片,心已在炁中了,所以不用心聽而用炁聽。這種方法,也是中華道家調息入靜的一種。聽息法的目的,最後是要達到無心而聽炁;世俗流傳的數息法,最後 還是有心在數息。比較而言,用「聽息法」比用「數息法」,更為容易入靜,而且入靜的層次更深。 踵息 指內呼吸功深,而達於踵。據《莊子·大宗師》:「古 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意思是說:古代修道的人,他們睡覺不會做夢,他們醒來不會憂愁,他們吃 東西不求厚滋味,他們的呼吸很深很深。有道之人的呼吸,可以由內直接到達腳後跟;平常之人的呼吸,只能夠由外到達於咽喉。這是修道人所用的內呼吸,與平常 人所用的肺呼吸,決不相同。一般人用深呼吸,炁機最多隻能到達丹田;而有道真人的呼吸,卻可以直接到達足後跟,可見古代修煉的真人,已經具備很深的修煉功 夫。 守靜 守靜,即收心求靜以守之。源出《道德經》:「歸根日靜,靜日復命。」意思是說:歸到生命的根本,就是人靜,入靜之後,生命可以得到回復。成為後世中華道家修煉學的重要義理。《太平經》雲:「求道之法靜為根。」 存想 存想,又稱存思、存神。即內聚精神,不使外游。《天隱子》日:「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存想的意思,原來是存想自己身上的神靈。因為道家認為人身各處,都有神靈統領,存想這些神靈,就能使其守在自己身上,從而可使生命牢固,做到長生久視。中華道家最早的主要修煉經典《黃庭經》,其中所述即為存神法。 守一 守一,即守心一處,或守一於道。《莊子·在宥》雲:「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意思是說:我守心一處,而處於身內陰陽二炁的和諧之中。守心一處,或可大之而守於道,或可小之而守於竅。後世道家修煉之中的守規中法、守丹田法、守祖竅法、守會陰法等等,即來自於此。 辟穀 辟穀,又稱斷谷、絕谷、斷食、辟糧、絕粒、休糧、斷糧等。辟穀約可分為五種類型:1.不食五穀雜糧,即米面之類。2.不食人間煙火,即不吃熟食。3.不食油鹽,中華道家又稱為「上清齋」。4.禁絕一切食物,專門服炁。5.服用葯物,代替食物。辟穀的目的,一是為了清潔內臟,從而達到凈化內炁的效果。一是為了休息腸胃,從而達到治癒身體某些疾病的效果。一是為了解決住山修煉之時,避免斷糧之後造成困境。 服食 服食,又稱為「服餌」,指服食葯物或外丹。《服炁精義論》日:「諸葯以代於谷,使炁味兼致臟腑而全也。」服食有時是為了服用葯物,以達到幫助修煉的某些效用;有時是為了代替飲食,以解決因為吃飯帶來的負擔;有時是為了服用外丹,以堅固自己的形體。但是服用外丹,必須有充足的內修作為根基,才能降伏其性,不為所制。 房中 房中,古代又稱房內、房中術、御女術、黃赤之道、閨闈之道等。其術源於遠古時期的生殖崇拜。房中原是古代道家和神仙家研究房事禁忌和卻病延年之衛生術。中華 道家不講禁慾,而講寡慾。《漢書·藝文志》日:「樂而有節,則和平壽考。」《抱朴子》日:「其大要在於還精補腦之一事耳。」道諺日:「若要不老,還精補 腦。」後世因為此術易遭毀謗,道教遂而不傳。但是許多古代道家關於房內的書籍,今日還有保留。值得一提的是,中華道家人元丹法,絕非等同於房中術,有人大 肆宣揚房中為人元修煉,是屬偽道。 行炁 行炁,亦稱引炁、運炁、通炁、逼炁、閉炁等。指調動體內真炁,以通經脈。《抱朴子內篇》說:「初學行炁,鼻中引炁而閉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聞其出 入之聲,常令人多出少。」意思是說,開始學習行炁的方法,從鼻孔引炁閉住,然後引入身體內部,但是都不要讓耳朵聽到呼吸出入的聲音,經常要做到進炁多而出 少。這里也是閉炁的一種方法。 胎息 胎息,即如胎兒般以肚臍呼吸,直至用毛孔呼吸。高層次丹道的胎息,指與天地同其呼吸。《雲芨七簽》日:「人能依嬰兒在母腹中,自服內炁,握固守一,是名胎息。」意思是說:人能按照嬰兒在母親腹中時的呼吸方法,自我服用內炁,攥拳握固(如嬰兒一般以餘四指攥住大拇指,叫做握固),守心一處,這種方法名為胎息。胎息是道家內呼吸的重要目標,最後精炁神歸於丹田一處,即可結丹。 外丹 外丹,又稱煉丹術、金丹術、燒煉法、黃白術、地元丹法、地元神丹等。指用爐鼎等器具,燒煉金石草木,煉成神丹,以為修煉之用。《抱朴子內篇》雲:「夫金丹之 葯物,煉之愈久,變化愈妙。……服此二葯,煉人身體。」外丹的方法,大約有兩種:一是黃白術,又稱點金術,是用礦物質煉成黃金白銀,以充道財;一是地元外 丹,即神丹,即是為了服食之用,以求長生。 內丹 內丹,指以人身三寶精、炁、神作為葯物,在體內修煉成丹。筆者認為,內丹的修煉方法應當早於外丹,試看《莊子》所載廣成子教導軒轅黃帝的一席話,即屬高層次的內丹法。但其名稱,乃與內丹相對而言,在隋朝時羅浮煉士蘇元朗昭示之,見《羅浮山志》:「(元朗)乃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內丹矣。」推測內丹開始流傳較為隱秘,由蘇元朗著書始才顯露於世。至唐末出現鍾離權、呂洞賓所倡之「鍾呂金丹道」,內丹學說遂逐漸形成完整系統,自後流傳久遠,成為中華道家修煉法之主流。 中華道家修煉學,就是在以上眾多修煉方術的基礎之上,經過歷代修煉家的不斷發展完善,終於形成博大精深的完整體系,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既已光輝於遠古,亦必照耀於未來! (註:「炁」,在道家修煉之中指先天之炁或體內陽炁,以區別於空氣、呼吸之氣或體內陰氣。)
編輯本段代表性功法詳解
道家功有守一、吐納、導引、行氣、存神、坐忘、心齋、還精、辟穀、踵息、胎息、內丹、太極拳、八卦掌等,其中守一、導引、胎息、存神、內丹最有代表性。 守一: 所謂守一,即指意守一處,是一種通過反觀內省達到調和形神的內修功夫。守一法始於先秦,〈〈道德經》中的「抱元守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至柔」,〈〈莊子》的「我守其一,以處其和」,「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皆為道家守一法之濫觴。老子認為,守一可以有效地入靜,入靜又可以保養人體真氣,使人長生久視,還能「體內達外」,獲取道的真諦,故應「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道教奉老莊為本教始祖,同時繼承了道家守一法,《太平經》明確指出:「守一之法,為萬神根本」。「人有一身,與精神常合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則凶。……常合即為一,可以長存也。……故聖人教其守一,言當守一身也。」《太平經》還指出守一之法百日為小靜,二百日為中靜,三百日為大靜,大靜成功後「此神可睹」。 守一法雖然簡單,卻是道家意守功最基本的方法,後世一切以意守為主的功法,或多或少都包含「守一」的內容。 胎息: 道家功中有很多注意呼吸鍛煉的動靜相兼的功法,其中胎息法是道教徒們最喜歡習練的功法之一,從史料記載看,很多著名道士都練過此功。 胎息即閉息。相傳道家的胎息功源於仿生龜息氣功,到漢代才演變為胎息。《後漢書。王真傳》:「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李賢注曰:「習閉氣而吞之,名曰胎息,習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胎息屬道家密宗,是種極緩慢而深沉的呼吸,故也稱潛呼吸。由於此功技術性很強,非有師父傳授才能修煉。據說胎息功練成後「謂之大定」,可達到食氣和辟穀的神奇境界。 內丹: 唐代以前,道教主要以外丹實現肉體的不死和飛升。唐代後,外丹衰落內丹興起,煉氣結丹成了道教徒主要修持功法和追求的最高境界。 道教內丹功把煉氣結丹分為四個修煉階段: 1.築基。即練好身體,達到精足、氣滿、神旺的「三全」境界,為煉丹創造必要條件。 2.煉精化氣。即將精與氣合煉而成氣,達到「三歸二」。 3.煉氣化神,即將氣與神合煉,使氣歸神,達到「二歸一」。 4.煉神還虛,即「練一還無」達到與道合真的最高境界。道教傳說內丹術練到此境界,能在體內產生形狀「大如雞蛋」光輝燦爛的金丹。 運功路線:由尾椎向上至百會,再由百會至丹田。 呼吸法:吸氣時鼓腹,呼氣時收腹。 內丹功是道家功中最高級、最嚴謹的功法。
編輯本段門派與種類
(資料來自榔梅道派網站) 道家功法非常之多,我們概括歸納為若干門類。這些門類古已有名稱的,晝沿用古稱;古時未有名稱或名稱不確切者,由我們冠之以名稱。由於尊重門派的規矩,對有些功法只介紹入手練法,而不披露後面的內容。 道家功法包括道教未成立前,為道家所修煉之功法及道教成立之後寓於道教中的氣功。道家氣功或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練養派,通過不同的練功方法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以達到長生久視,返璞歸真;另一類是符派,用畫符、掐訣、念咒等方法來達到治病健體的目的。符派本屬正一派的一部分,我們把正一派中的修煉功法劃歸練養派中,將符的內容單獨列為另一大類。 練養派 練養派可分為自然無為法門、周天法門、服氣法門和導引法門四種門類。 一、自然無為法門(又稱清靜法門) 這一門派主張最根本的清靜無為,屬於老子所講的 「 常無欲以觀其妙 」 和莊子所講的 「 純素之道,唯神是守 」 。它不管形體,不管氣,練就是把人的生命活動與大自然統一起來。其中又有不同層次的功法。 (一)純自然無為法。 (二)清靜觀光法(又稱觀光法)。 (三)性光法(又稱清靜性光法)。 (四)玄關法(又稱直入玄關法)。 (五)心齋法(又叫聽息法)。 (六)自然周天法門。 (七)守中法。 二、周天搬運法門 練氣功的人把真氣沿經絡循行一周,稱為周天。一般將真氣沿任、督二脈循行稱為小周天。小周天加上循行四肢為大周天。即氣從丹田到會陰後,從一側腿內側下至湧泉,從腳趾經腳掌外側上至尾閭,再從另一側腿下,上來之後沿督脈上至大椎後,從一側臂下,下來後再從另一側臂下,回至大椎穴後繼續沿督脈上頭部,然後沿任脈下。周天搬運法的特點是用呼吸催動或用意念調動體內真氣按周天路線運行,練氣修脈,使內氣充足,經脈通暢,精、氣、神合一,最後達到高級境界。 可分為卦爻周天、經脈周天和意念周天三大類型。一般而言,卦爻周天是從精入手,煉精化氣;經脈周天是從氣入手,使丹田真氣入於經脈;意念周天從神入手,用意念搬運體內混元之氣。三者都要以清靜為前提。 三、服氣法門 四、導引法門 對於上述四大類練養法門,古人認為周天法門是道家正宗,清靜法門是道家精華。但曲高和寡,練清靜法門的人很少。服氣法門和導引法門則被視為旁門。我們從人體生命科學來看,認為這些功法都是好的。至於道家正宗的周天功門派很多,有北派和南派兩派。北派屬清修,一個人自己修;南派主雙修,講陰陽和合。北派在中國內地佔統治地位,南派為秘密傳授,北派稱南派為泥丹法,其實南派並非都是泥水丹法。 符派 符,是道教常行之法,符指畫符, 指印木之圖文,認為是通神之靈文,用以禳災祛病與練功。道家有三山符 之稱,上清 出於茅山,靈寶 出於閣皂山,正一 出於龍虎山。 符 派並非專技畫符和掐訣、念咒。符 派中也有練練養法門的,依其功法分別歸入周天法門和清靜法門里。專技符咒者按其祖傳功法,有特殊練氣功的的內容,不像祝由科完全不練功。符 派練得最多的功法是凝神法、存神法和假想法(這些功法有些練養派也練)。 凝神法是把意念和目光放在體內的某一部分或體外的某一事物上。在體內的多為建里穴、鼻尖,更多的是外眼角;在體外的多為燈、球。看體外之物,要求瞪著眼睛不眨眼地看。開始練瞪眼看時,眼睛會有發癢、流淚等不舒服感,以後便會慢慢消失。練久了小如針尖大的東西可以視若很大,甚至一望無邊;也可以什麼東西都看不見。它的機理是:集中精神看久了,大腦皮層反就累了就不去反應,大腦也就入靜了,體內氣機便發生變化。 存神法是把意念放在體內某一臟腑上,把它作為一個神存於體內。凝神法與存神法本是兩個不同之功法,但常被混淆,將凝神法稱為存神法。符 派也有練存神法的,但不如練凝神法的多。 假想法是用意念假想某一事物,然後意守住它。假想之事物,有自己設想的,也有老師事先灌輸的。
編輯本段修真入門
道家功法[1],從北五祖、南五祖,至七真師祖,已有一套完整的性命雙修功法,既是金液還丹,也是九轉還丹法。其功理功法是以陰陽的造化,用清、濁、動、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的原理,以順逆顛倒之法。順去生人,逆來生仙。生仙也有十月懷胎,三年乳哺,九年調嬰。丹經有雲:「煉己無限,修仙有程。」煉己者即是從築基到煉己,期限不定,而因人而異。修仙有程者,即是十二年,稱為一紀飛升。修仙節次有九:一築基,二得葯,三結丹,四煉己,五還丹,六溫養,七脫胎,八得玄珠,九赴瑤池。初三節煉精化氣,可為人仙。中三節煉氣化神,可為地仙。後三節煉神還虛,可為天仙。如築基未能復成強健之體時,不能得葯。不明三候,無結丹友,未以特定周天運數時,豈能結丹。煉己未熟,不能還丹。溫養功行未滿,不能脫胎,脫胎後須經七七四十九,三年乳哺,九年調嬰。修丹每節功成,各有印證。結丹有成時:是人仙,是羅漢,金剛不壞體。無漏盡通,出現六候,毫光四射,外腎不舉,陽關一閉生命長。還丹溫養成聖胎時:已入大定,是地仙,是菩薩,具無四相,自行辟穀,胎息。手無六脈,發白重黑,齒落重生。脫胎得玄珠後:是天仙,身外有身,天人合一,具有六神全通的特異功能。有志斯道者,應明白這一修煉過程與效驗,但也應具備有四大條件:法、財、侶、地,才能有力地完成此項金丹大道諸功果。
編輯本段修真理論基礎介紹
修真者,借假修真也。藉此四大假合之肉身,修成吾金剛不壞之真身。古今天下,沒有不死的肉身,只有永恆的法身。所謂:本來真性號金丹,四大為爐煉作團。 肉體者,四大假合矣,雖曰父母恩賜,然父精母血本為凡俗之物,數十年後焉能不壞?何為四大?地、水、風、火,是也。地構成骨胳肌肉和臟腑,水構成身中之血液,風構成呼吸系統,火則構成身中之恆常體溫。 修真又分現實修真及小說修真。小說修真的名詞和境界不具備任何可行性,僅為小說家言,供人娛樂。 通過燒煉金丹,服食來達到長生的外丹術已逐漸沒落。現修真界主要以金丹大道的內丹學,即丹道為主流,講究修煉神氣。 老子道德經曾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丹道即三返二、二返一、一合於道。其名詞為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後又增添煉虛合道、虛空粉碎一說)即精氣神的返還過程。又因人精氣不足,又創出補足精氣的練精化氣,使人從後天補虧達到先天,以便開始修煉。 唐末五代以來,以內丹說理解《參同契》的流派逐步壓倒外丹派,成為仙學的主流。著名內丹學家鍾離權、呂洞賓、崔希范、陳朴、陳摶、施肩吾、劉玄英、張伯端等以內丹仙學度人,奉《周易參同契》為丹經之祖,《參同契》作為仙家修煉秘典的價值被社會所公認。當時內丹仙學已發展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開始形成一些各具特色的門派。這些內丹門派皆遠溯黃帝、彭祖、王喬、赤松,依託老子。 一派自稱傳自關尹子(唐代封文始真人),故稱文始派。另一派自稱傳自東華紫府少陽帝君王玄甫(漢代人),故稱少陽派。文始派以虛無為本,以養性為宗,法本《老子》、《莊子》、《文始真經》,屬最上一乘虛無大道,虛極靜篤,大徹大悟,盜天地虛無之真機,頓超直入,齊是非,同人我,進入無天無地的混沌境界,修性而兼修命。少陽派主張性命雙修煉養陰陽,以有為法而至於無為法,分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諸步驟,次第分明,門派繁衍甚廣。 自唐末五代以來,少陽派有鍾離權、呂洞賓、陳摶、麻衣道者、火龍真人、劉操、張伯端等大開法門,歷經宋、金、元、明、清幾個朝代,逐漸形成南宗、北宗、中派、東派、西派、青城派、伍柳派等門派。因而內丹仙學中有以文始派最高,以少陽派最大的說法。另有元、明間張三豐真人,綜合了文始派和少陽派之所長,創三豐派(又稱隱仙派),既不執於有為,又不執於無為,於陰陽栽接中創一清凈法門,兼具南宗和北宗的特點。 這些眾多的門派,從功法上講,略分三類,其一是陰陽雙修的栽接法門,其二是清凈孤修的靜坐法門,其三是陰陽栽接派和清凈孤修派的結合體。 根據門派不同,所持論調各不相同,每個人的情況又不同,功法亦千變萬化。 世俗修真門派以東派、西派、南派、北派、中派]劃分,隱世門派為古仙派。(古仙亦有分別,此處不便多述)簡而言之,修真方法無人引路不可私自修習,否則後患無窮,如今慕仙之士也要防止上當受騙。
望採納。
㈣ 求幾本道教或者道教的經典文獻。其他派流的也行!
南華真經
道德真經
度人經
龍門心法
通玄真經
沖虛真經
文始真經
http://www.chan.com/jiaojingdian/1/ 很不錯的網站
㈤ 想到出家當道士,比如到龍虎山,具體有什麼要求,請知道的指導一下
到龍虎山出家當道士要求如下:
1、愛國愛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誠實守信,服從管理,吃苦耐勞,好學上進,有良好的職業操守。
2、身體健康,須有鷹潭市當地醫院出具的入職體檢合格的證明,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3、道研人員要求:文史哲專業研究生以上學歷,年齡25-40歲,有道教專著或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過道教論文者優先(正式錄用後可解決事業編制)。
4、道樂人員要求:精通民族樂器,年齡18-40歲,有從事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年齡可適當放寬)。
聘用程序
1、請應聘人員下載應聘表格,並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認真填寫,註明應聘崗位。
2、將表格通過郵件發送到[email protected],郵件標題註明「應聘」二字及應聘崗位。
3、龍虎山道協根據需求,電話通知應聘人員面試及筆試。
工資待遇
試用期半年,根據崗位、學歷發放相應生活補助,試用期滿後根據工作需求、工作表現、道教業務學習程度等決定是否留用。
龍虎山道教文化
龍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在鷹潭貴溪縣(今貴溪市),仙人張巨君主之。龍虎山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張道陵於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後,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歷代天師華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世襲道統63代,
奕世沿守1800餘年,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上清宮和嗣漢天師府得到歷代王朝無數次的賜銀,進行了無數次的擴建和維修,宮府的建築面積、規模、布局、數量、規格創道教建築史之最。
龍虎山在鼎盛時期,建有道觀80餘座,道院36座,道宮數個,是名副其實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國。
龍虎山地區在道教興盛時,先後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個道庵,其繁榮景象可見一斑。然自漢至今,桑海靡常,多數宮觀早已廢圮,保存者唯有天師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龍虎山
㈥ 道教龍虎山
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正一道歷代天師都居此地,世襲道統六十三代,沿守1900餘年。他們多次得到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最高時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之一。龍虎山地區在道教興盛時,先後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個道庵,其繁榮景象可見一斑。
第四代天師張盛還歸龍虎山,修治祖天師玄壇及丹灶故址,每歲以三元日登壇傳籙。這一時期的龍虎山正一道處於一種隱居深山、潛心修煉,充實改造教義思想的階段,並沒有在社會上產生廣泛的影響,特別是沒有得到上層社會的信奉和肯定。當時道教內部有以寇謙之為首的「北天師道」和由葛洪、陸修靜等創立的「南天師道」,還有魏華存夫人創立的茅山上清派,形成了龍虎山、閣皂山、茅山鼎立的局面,合稱「三山」。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改良、革新教義思想,正一道教完成了由民間道教向官方道教的歷史性轉變,其影響從唐朝開始顯露出來。唐朝皇帝推崇道教,自稱為道祖老子的後裔,確立了道教的皇宗地位,在此背景下,龍虎山正一道得到了皇權的扶植。天寶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親自召見第十五代天師張高,命其在京師置壇傳籙,賜給金印,免去天師家族的各種稅賦,而且在京師專門設立了「授籙院」。唐玄宗還親自冊封張天師為「太師」,著《祖天師贊》。唐肅宗時詔降香幣,建醮於龍虎山。武宗時召見二十代天師張諶「命以見官不拜」,賜金帛在山修殿宇、御書「真仙觀」。公元860年,又命天師建金籙大醮,公元865年,冊封祖天師「三天扶教輔玄大法師」。經過唐朝歷任統治者大力扶植,龍虎山正一道迅速發展,社會影響日益擴大。
兩宋以後,龍虎山正一道得到進一步發展,天師的地位有了實質性的提高。皇帝不僅命天師統領三山道教,而且還向天師詢問治國之策。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改龍虎山真仙觀為上清觀,龍虎山上清鎮的名字就出自這里。大中祥符八年(1015),真宗冊封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為真靜先生,開皇帝為在職天師賜號之先河。此外,宋真宗還在京師為張天師設立授籙院,並賜帑銀在龍虎山擴建上清觀。 至北宋末年,社會危機重重,宋徽宗認為道教有濟世救國之效,多次召見張繼先天師,除向天師求長生不老之術外,還問及時政。徽宗賜號張繼先為虛靖先生,並於1105年賜建府第。這也開了官方給天師賜建府第之先河。
南宋時,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也深受皇帝器重,理宗嘉熙三年(1239),賜張可大號觀妙先生,提舉三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主領龍翔宮。這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從此,龍虎山、閣皂山、茅山三山道教皆歸天師掌管,張天師成為由皇帝誥封的道教正一派領袖,天師府成為了江南道教的活動中樞。
元至明朝,正一道繼續發展。宋朝末年,元世祖遣使臣王一清入龍虎山,向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密求符命。世祖建立元朝後,召見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命其主領江南道教,仍賜銀印。武宗即位時,召第三十八代張與材入覲,「特授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賜金印」。元朝統治者對天師道的扶持幾乎是代代相傳,基本上每位帝皇對天師世系都有封贈。有元一代,正一道教地位顯赫,受到了皇權的認可崇奉,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道教中的領導地位。入明之後,太祖朱元璋稱帝之前,就曾派遣使者詣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請發上天文書,授以「天運有歸」符命,以製造君權神授的輿論氛圍。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授張正常正一嗣教真人,永掌天下道教事,賜銀印,秩視二品,設僚佐,曰贊教,曰掌書,定為制。天師出入皆驛馬車船,待遇極高。朱元璋還賜銀重修天師府第,為歷代天師撰寫贊詞。正統二年(1437)正月,明英宗賜宴第四十五代天師張懋丞,並特召聖人後裔衍聖公同宴,各賜蟒衣、朱履,進一步確定了「南張北孔」兩大世家的格局。四十六代天師張元吉於成化三年(1467)所受的封號達25個字,從四十七代到五十代天師的婚娶禮儀都由皇帝主持,皇族閨秀碑許配給天師。 清朝初期至雍正年間,朝廷對正一道教仍是寵幸不替。五十二代天師張應京碑敕封為正一嗣教真人,掌天下道教事。雍正九年,還曾經賜帑銀十萬兩,大修龍虎山宮觀殿宇,購置良田贍養道眾。
其後至民國年間,正一道逐漸走向衰落。清道光帝以後,取消了天師入京朝覲制度等等。
㈦ 龍虎山是道教那一派的
龍虎山是道教的正一道派,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正一道歷代天師都居此地,世襲道統六十三代,沿守1900餘年。他們多次得到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最高時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之一。龍虎山地區在道教興盛時,先後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個道庵,其繁榮景象可見一斑。
第四代天師張盛還歸龍虎山,修治祖天師玄壇及丹灶故址,每歲以三元日登壇傳籙。這一時期的龍虎山正一道處於一種隱居深山、潛心修煉,充實改造教義思想的階段,並沒有在社會上產生廣泛的影響,特別是沒有得到上層社會的信奉和肯定。當時道教內部有以寇謙之為首的「北天師道」和由葛洪、陸修靜等創立的「南天師道」,還有魏華存夫人創立的茅山上清派,形成了龍虎山、閣皂山、茅山鼎立的局面,合稱「三山」。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改良、革新教義思想,正一道教完成了由民間道教向官方道教的歷史性轉變,其影響從唐朝開始顯露出來。唐朝皇帝推崇道教,自稱為道祖老子的後裔,確立了道教的皇宗地位,在此背景下,龍虎山正一道得到了皇權的扶植。天寶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親自召見第十五代天師張高,命其在京師置壇傳籙,賜給金印,免去天師家族的各種稅賦,而且在京師專門設立了「授籙院」。唐玄宗還親自冊封張天師為「太師」,著《祖天師贊》。唐肅宗時詔降香幣,建醮於龍虎山。武宗時召見二十代天師張諶「命以見官不拜」,賜金帛在山修殿宇、御書「真仙觀」。公元860年,又命天師建金籙大醮,公元865年,冊封祖天師「三天扶教輔玄大法師」。經過唐朝歷任統治者大力扶植,龍虎山正一道迅速發展,社會影響日益擴大。
兩宋以後,龍虎山正一道得到進一步發展,天師的地位有了實質性的提高。皇帝不僅命天師統領三山道教,而且還向天師詢問治國之策。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改龍虎山真仙觀為上清觀,龍虎山上清鎮的名字就出自這里。大中祥符八年(1015),真宗冊封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為真靜先生,開皇帝為在職天師賜號之先河。此外,宋真宗還在京師為張天師設立授籙院,並賜帑銀在龍虎山擴建上清觀。 至北宋末年,社會危機重重,宋徽宗認為道教有濟世救國之效,多次召見張繼先天師,除向天師求長生不老之術外,還問及時政。徽宗賜號張繼先為虛靖先生,並於1105年賜建府第。這也開了官方給天師賜建府第之先河。
南宋時,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也深受皇帝器重,理宗嘉熙三年(1239),賜張可大號觀妙先生,提舉三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主領龍翔宮。這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從此,龍虎山、閣皂山、茅山三山道教皆歸天師掌管,張天師成為由皇帝誥封的道教正一派領袖,天師府成為了江南道教的活動中樞。
元至明朝,正一道繼續發展。宋朝末年,元世祖遣使臣王一清入龍虎山,向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密求符命。世祖建立元朝後,召見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命其主領江南道教,仍賜銀印。武宗即位時,召第三十八代張與材入覲,「特授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賜金印」。元朝統治者對天師道的扶持幾乎是代代相傳,基本上每位帝皇對天師世系都有封贈。有元一代,正一道教地位顯赫,受到了皇權的認可崇奉,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道教中的領導地位。入明之後,太祖朱元璋稱帝之前,就曾派遣使者詣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請發上天文書,授以「天運有歸」符命,以製造君權神授的輿論氛圍。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授張正常正一嗣教真人,永掌天下道教事,賜銀印,秩視二品,設僚佐,曰贊教,曰掌書,定為制。天師出入皆驛馬車船,待遇極高。朱元璋還賜銀重修天師府第,為歷代天師撰寫贊詞。正統二年(1437)正月,明英宗賜宴第四十五代天師張懋丞,並特召聖人後裔衍聖公同宴,各賜蟒衣、朱履,進一步確定了「南張北孔」兩大世家的格局。四十六代天師張元吉於成化三年(1467)所受的封號達25個字,從四十七代到五十代天師的婚娶禮儀都由皇帝主持,皇族閨秀碑許配給天師。 清朝初期至雍正年間,朝廷對正一道教仍是寵幸不替。五十二代天師張應京碑敕封為正一嗣教真人,掌天下道教事。雍正九年,還曾經賜帑銀十萬兩,大修龍虎山宮觀殿宇,購置良田贍養道眾。
其後至民國年間,正一道逐漸走向衰落。清道光帝以後,取消了天師入京朝覲制度等等。
㈧ 誰有道教龍虎山早晚課經文MP3的
我有武當版,和青羊宮版的,要嗎?視頻也有的。
㈨ 龍虎山的道教文化是怎樣的
自從宋徽宗建造了天師府之後,張道陵的後嗣也逐步受到了朝廷重視,龍虎山的正一道便開始興盛起來。在宋代期間,宋王朝在龍虎山建造了大量宮觀。一是舊有幾座宮觀得到了擴建和賜額;二是新建了大批宮觀,宋代新建的宮、觀、庵和院近20座。
其中,有建於1056年至1063年間的凝真觀。1102年至1106年間的靜應觀和祈真觀。1107年至1110年間的靈寶觀。1119年至1125年宣和年間的逍遙觀。1208年至1224年間的金仙觀等。
另外,宋代還建有雲錦觀、仙隱觀、歸隱庵、蒙谷庵和天樂道院等。
在這個時期,龍虎山正一道掌教的是張道陵的第二十四代至第三十五代後嗣。從第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開始,每代天師都曾被詔面聖,並被賜予「先生」稱號。
其中,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和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最得朝廷恩寵。
在1104年,宋徽宗召見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張繼先與宋徽宗相談甚歡,於是宋徽宗賜號張繼先為「虛靖先生」。
第二年的12月,張繼先回到了龍虎山。這次面聖,張繼先的父親和兄長全都被賜予了爵位。而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先後被封為「正應先生」和「仁靜先生」。這些都表現出當時宋王朝對龍虎山道教的支持和重視。
正是因為宋王朝的支持,在宋代初期龍虎山便成為與江蘇茅山和江西閣皂山並立的三山符籙之一。
後來經過200年至元代,龍虎山的正一道便躍居成為了三山符籙之首。此時,龍虎山正一道達到了鼎盛時期。
在龍虎山正一道的鼎盛時期,掌教的是張道陵第三十六代至第四十一代後嗣。
從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起,每代天師均被元王朝封為天師或真人,讓他們主領江南道教。至第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時,朝廷更封他為正一教主,讓他主領三山符籙。也正是因此,龍虎山道教成為了諸符籙派之首。
在這期間,龍虎山出現了大批著名道士。這些德高望重的道士一部分被輸送到了大都燕京,由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的弟子張留孫組成了一個規模較大的龍虎山道教支派玄教,用來主領江南廣大地區的道教事務。
例如,張留孫,又稱張宗師,是張宗演弟子,被元世祖忽必烈授以江南諸路的道教都提點之職。剩下的道士則留在了龍虎山,管理山上的道教事務。其中也不乏傑出的道士。李宗老,達觀院道士,是著名玄教道士吳全節的老師。在1264年至1294年間被授江東道教都提點,主持本山上清宮。吳元初,龍虎山高士,就學於道教學者雷思齊,所著詩文集為《元元贅稿》,元代著名學者、詩人虞集為之作敘說:
元初服黃冠以自隱,無所營於時,故無所爭於人,交遊天下名士,詩文往來,皆一時之盛。其言溫而肆,清而容,雜而不厭,幾於道者之乎?
張彥輔,龍虎山道士,精繪事,元代著名學者、詩人虞集曾為其所作《江南秋思圖》賦詩。另外,在此時期,元王朝還對龍虎山道教宮觀進行了修正。它除了對龍虎山原有宮觀進行了修葺以外,又新建了大批的道教宮觀。
據元代散文家元明善和清代正一道道士婁近垣所寫的兩本《龍虎山志》中的不完全統計,新建的宮、觀、庵和院多達37座。這些道教宮觀大部分都是由元世祖忽必烈建於1264年至1294年間,有文惠觀、乾元觀、會真道院、望仙道院、八卦庵、止止庵、太極庵、西華道院、東山道院、雲山道院和瑤峰道院等。
在宋元兩代,龍虎山道教發展極為迅速,其中大部分道觀都是在這兩個時期建立起來的。但是這些建築後來因為遭到了天災兵火,大多被毀,後存留下來的僅有天師府一座,上清宮、正一觀等宮觀都是後來重修的。
但是,從那些被毀的道教宮觀遺址上,可以看出當時道教文化的繁榮和昌盛。
龍虎山之所以成為「道教第一仙境」,也是有其必然性的。龍虎山在風水學上,堪稱是獨一無二的經典。風水最看重的就是理想環境的選擇,而風水的理想環境主要由山和水構成,其中尤以水為生氣之源。
石為山之骨,水為山之血脈,兩者本身就是有機融合的,更何況龍虎山的山水暗合了道教太極陰陽教理,所以龍虎山成為道教祖庭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
㈩ 龍虎山道教是正一道還是全真道
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正一道歷代天師都居此地,世襲道統六十三代,沿守1900餘年。他們多次得到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最高時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之一。龍虎山地區在道教興盛時,先後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個道庵,其繁榮景象可見一斑。
第四代天師張盛還歸龍虎山,修治祖天師玄壇及丹灶故址,每歲以三元日登壇傳籙。這一時期的龍虎山正一道處於一種隱居深山、潛心修煉,充實改造教義思想的階段,並沒有在社會上產生廣泛的影響,特別是沒有得到上層社會的信奉和肯定。當時道教內部有以寇謙之為首的「北天師道」和由葛洪、陸修靜等創立的「南天師道」,還有魏華存夫人創立的茅山上清派,形成了龍虎山、閣皂山、茅山鼎立的局面,合稱「三山」。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改良、革新教義思想,正一道教完成了由民間道教向官方道教的歷史性轉變,其影響從唐朝開始顯露出來。唐朝皇帝推崇道教,自稱為道祖老子的後裔,確立了道教的皇宗地位,在此背景下,龍虎山正一道得到了皇權的扶植。天寶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親自召見第十五代天師張高,命其在京師置壇傳籙,賜給金印,免去天師家族的各種稅賦,而且在京師專門設立了「授籙院」。唐玄宗還親自冊封張天師為「太師」,著《祖天師贊》。唐肅宗時詔降香幣,建醮於龍虎山。武宗時召見二十代天師張諶「命以見官不拜」,賜金帛在山修殿宇、御書「真仙觀」。公元860年,又命天師建金籙大醮,公元865年,冊封祖天師「三天扶教輔玄大法師」。經過唐朝歷任統治者大力扶植,龍虎山正一道迅速發展,社會影響日益擴大。
兩宋以後,龍虎山正一道得到進一步發展,天師的地位有了實質性的提高。皇帝不僅命天師統領三山道教,而且還向天師詢問治國之策。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改龍虎山真仙觀為上清觀,龍虎山上清鎮的名字就出自這里。大中祥符八年(1015),真宗冊封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為真靜先生,開皇帝為在職天師賜號之先河。此外,宋真宗還在京師為張天師設立授籙院,並賜帑銀在龍虎山擴建上清觀。 至北宋末年,社會危機重重,宋徽宗認為道教有濟世救國之效,多次召見張繼先天師,除向天師求長生不老之術外,還問及時政。徽宗賜號張繼先為虛靖先生,並於1105年賜建府第。這也開了官方給天師賜建府第之先河。
南宋時,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也深受皇帝器重,理宗嘉熙三年(1239),賜張可大號觀妙先生,提舉三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主領龍翔宮。這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從此,龍虎山、閣皂山、茅山三山道教皆歸天師掌管,張天師成為由皇帝誥封的道教正一派領袖,天師府成為了江南道教的活動中樞。
元至明朝,正一道繼續發展。宋朝末年,元世祖遣使臣王一清入龍虎山,向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密求符命。世祖建立元朝後,召見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命其主領江南道教,仍賜銀印。武宗即位時,召第三十八代張與材入覲,「特授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賜金印」。元朝統治者對天師道的扶持幾乎是代代相傳,基本上每位帝皇對天師世系都有封贈。有元一代,正一道教地位顯赫,受到了皇權的認可崇奉,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道教中的領導地位。入明之後,太祖朱元璋稱帝之前,就曾派遣使者詣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請發上天文書,授以「天運有歸」符命,以製造君權神授的輿論氛圍。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授張正常正一嗣教真人,永掌天下道教事,賜銀印,秩視二品,設僚佐,曰贊教,曰掌書,定為制。天師出入皆驛馬車船,待遇極高。朱元璋還賜銀重修天師府第,為歷代天師撰寫贊詞。正統二年(1437)正月,明英宗賜宴第四十五代天師張懋丞,並特召聖人後裔衍聖公同宴,各賜蟒衣、朱履,進一步確定了「南張北孔」兩大世家的格局。四十六代天師張元吉於成化三年(1467)所受的封號達25個字,從四十七代到五十代天師的婚娶禮儀都由皇帝主持,皇族閨秀碑許配給天師。 清朝初期至雍正年間,朝廷對正一道教仍是寵幸不替。五十二代天師張應京碑敕封為正一嗣教真人,掌天下道教事。雍正九年,還曾經賜帑銀十萬兩,大修龍虎山宮觀殿宇,購置良田贍養道眾。
其後至民國年間,正一道逐漸走向衰落。清道光帝以後,取消了天師入京朝覲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