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師大四年級上冊《落花生》課文原文內容
我們家的後園有半畝空地。母親說:「讓它荒著怪可惜的,你們那麼愛吃花生,就開辟出來種花生吧。」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獲了。
母親說:「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獲節,請你們的父親也來嘗嘗我們的新花生,好不好?」母親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還咐附就在後園的茅亭里過這個節。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父親說:「你們愛吃花生嗎?」
我們爭著答應:「愛!」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姐姐說:「花生的味兒美。」
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
我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也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人沒有好處的人。」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貳』 落花生的作者簡介
許地山(1893年2月出生於台灣,1941年8月病逝),筆名落花生,中國現代作家。1917年,考入燕京大學文學院。1921年,與矛盾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1923年,先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宗教學。1927年,回到中國後先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執教。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綴網勞蛛》、《解放者》、散文集《空山靈雨》等。
『叄』 《落花生》一文的作者是誰,體裁是什麼,按什麼順
《落花生》一文的作者是:許地山。
體裁是:敘事散文。
按照「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的順序來寫的。
《落華生》散文是中國現代作家許地山的作品。這是一篇敘事散文,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
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情景,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3)落花生寫的小說擴展閱讀:
敘事性散文指以記人敘事為主,又洋溢著濃厚抒情氣氛的散文。以對人和事物的具體敘述和描繪為其突出特色,同時表現作者的認識和感受。
它側重於從敘述人物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質,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因素。它在表現手法上與小說相似,但不象小說那樣用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一般地講,敘事散文的取材有三類:
1、取材於歷史故事,學生在塵封的歷史深處追尋那些能夠體現文化底蘊、彰顯人文精神的歷史人物,捕捉那些曠古文明的碎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翻作新聲,發掘其嶄新的歷史價值與意義。
2、來源於現實生活的那些極能夠觸動人靈魂內核的動人故事,它們中有的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有的動人心魄,震山撼海;有的發人深思,啟人心智;有的促人警醒,幡然醒悟。
3、取材是文山探寶,書海尋珍,於古今中外的名著抑或民間故事之中尋找創作源泉,釋放才情,張揚文采。或從中采擷一段動人故事;或乾脆對書中人物直接點評;或故事新編,花樣翻新……不一而足。
《落花生》作為一篇記敘散文,它取材於現實生活的故事,運用對話寫人記事。在平淡如水的記敘中,蘊涵了殷殷的深情。
收獲花生的夜晚,妻子兒女、父母昆仲姊妹,數人圍坐一屋,品嘗著自己親手勞動種植的花生,一燈如豆,言歡意愜,這是一幅多麼令人神往而又回味不已、充滿著溫馨氣息的闔家歡樂圖。這里有慈母的愛,嚴父的情,兄姊的寬厚,小弟的聰穎。
從這里,當母親的可以尋到子女的拳拳寸草心,做父親的可以覓得妻子的溫柔,兒女的厚愛;做兒女的也不難體味出父每天高地厚一般的養育之恩。
總之,任何人都可以從中領會到家庭的溫暖,天倫的樂趣。父親與膝前兒女們親切的閑談,熱烈的討論,家常的絮語,品評著人世間一件最常見而又微小的事物。沒有慷慨激昂的陳辭,也無闡幽發微的「春秋」大義,看似平淡無奇,卻包含了人世間所有父親望子成人的殷殷深情。
『肆』 《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落花生》散文,從一粒花生映照出人生。許地山對生命意義的追尋與獨特理解是他作品中最動人的亮點。文章的主旨是散文中的「我」領悟並揭示出來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花生深埋土中不為人所識,花生以自己的「犧牲」而使自己「有用」。
「無我」故能破除對物質的貪戀,「有我」方能主動選擇與承擔自己的責任,使犧牲成為可能。愛既「有我」又「無我」,以「有我」來實現「無我」的愛兼有著博大與慈悲的境界。
「落花生精神」以出世的態度來入世。一方面保持銳意的進取之心,一方面又保持平和的生存態度;一方面積極地去做一個有用的人,一方面也明白人的命運被限定。許地山一生都在求索著人生的密碼與終極目的,也在行動中表明自己的赤子之心。
(4)落花生寫的小說擴展閱讀
《落花生》散文是中國現代作家許地山的作品。這是一篇敘事散文,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情景,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
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許地山(1893年2月出生於台灣,1941年8月病逝),筆名落花生,中國現代作家。1917年,考入燕京大學文學院。1921年,與茅盾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1923年,先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宗教學。
1927年,回到中國後先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執教。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綴網勞蛛》、《解放者》、散文集《空山靈雨》等。
『伍』 許地山有哪些作品
《空山靈雨》、《綴網勞蛛》、《危巢墜簡》、《道學史》、《印度文學》、《落花生》、《春桃》、《國粹與國學》等。
1、《空山靈雨》
《空山靈雨》是許地山唯一的一本散文集,也是「現代小品文的最初成冊的書」,而這個集子的名字競爭恰巧就概括了許地山的寫作風格——質朴、清麗,又充滿哲學和宗教的氣息。
「空」與「靈」的韻味境界,是《空山靈雨》在藝術上的獨特造詣。不少作品都帶著若隱若現、迷離惝恍的朦朧,灑脫超逸的語言蘊含著頗費咀嚼的玄理思辨,巧妙的比喻、隱喻,豐富的想像,奇特的構思和某種小說化傾向,別有一番藝術魅力,
2、《綴網勞蛛》
《綴網勞蛛》短篇小說集,作者是許地山,於1922年發表,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講述童養媳尚潔逃離婆家後與長孫可望結為夫妻,後遭遺棄,到馬來半島獨自為生。長孫知錯,將尚潔接回,自己則去檳榔嶼贖罪。作品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異域情調。
3、《春桃》
《春桃》是現代作家許地山所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作品原載於1934年《文學》三卷一號上,後收在《危巢墜簡》小說集里。
《春桃》寫了主人公春桃在一次戰亂後的遭遇。在與結婚才一天的丈夫失散了四五年之後,她與另一個相依為命的落難者建立起了真正的感情,但就在此時她的前夫出現了,而且失去了雙腿,淪為乞丐。
他們在這難解的矛盾面前,幾經波折,終於建立起了新的關系。促使他們結合在一起的是在共同的悲慘命運面前的相互體諒和依存。
《春桃》在藝術上顯得圓潤而朴實,生活情態描繪的逼真和人物內心活動刻畫的細微,表現了作家的藝術功力。
4、《國粹與國學》
本書收錄了許地山在逝世前一年於《大公報》連載的13篇議論文章,涵蓋宗教、文物、語文三個領域。宗教部分主要論述儒、儒學、儒教之間的關系;醫學和道教的關系。
宗教對婦女的態度等問題。文物部分既有對器物、制度等的考證,對禮俗的議論,也有對香港考古工作的記述。
語文部分除《國粹與國學》這篇文章外,主要討論的是漢字改革問題。《國粹與國學》則提出了作者對"國粹"的定義,並討論了國學的價值和路向等問題。
5、《落花生》
《落華生》散文是中國現代作家許地山的作品。這是一篇敘事散文,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
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情景,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
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許地山
『陸』 《落花生》的作者是誰
《落花生》的作者是許地山。許地山字地山,筆名落華生,出生於台灣台南。籍貫廣東揭陽。畢業於燕京大學。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
是上世紀20年代問題小說的代表人物之一,1922年2月10日,在《小說月報》上發表的短篇小說《綴網勞蛛》,為其早期的代表作。代表作品有有《花》《落花生》《危巢墜簡》《空山靈雨》等。
《落花生》其他情況簡介。
《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情景,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柒』 《落花生》是誰寫的
《落花生》是中國現代作家許地山的作品。這是一篇敘事散文。本文中,我整理了這篇散文的相關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許地山生逢甲午戰敗中被割讓給日本的台灣變亂時期,父親當時率部奮力抵抗日侵,不敵而敗,年幼的許地山卻對這份國恨家仇感到了刻骨銘心的痛,之後隨父親遷居回大陸福建。
19歲時,家境拮據,許地山開始自謀生活。21歲那年由於家道貧苦,不得不赴離家甚遠的緬甸仰光任教, 在仰光的三年時間里,遠離親人和故鄉的許地山,經歷了種種艱辛。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正在燕京大學讀書的許地山寫文章、開會、演講,在示威遊行中沖鋒在前,不畏強幕,成為反帝反封建的先鋒戰士。
我們家的後園有半畝空地,母親說:「讓它荒著怪可惜的,你們那麼愛吃花生,就開辟出來種花生吧。」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施肥,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獲了。
母親說:「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獲節,請你們父親也來嘗嘗我們的落花生,好不好?」母親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還吩咐就在後園的茅草亭過這個節。
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父親說:「你們愛吃花生么?」
我們爭著答應:「愛!」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姐姐說:「花生的味兒美。」
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
我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一樣,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許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贊堃,字地山,筆名落華生(古時「華」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貫廣東揭陽。生於台灣一個愛國志士家庭。許地山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五四」時期新文學運動先驅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碩果。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文學院,1926年畢業並留校任教。期間與瞿秋白、鄭振鐸等人聯合主辦《新社會》旬刊,積極宣傳革命。
以上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落花生》的相關內容,感謝閱讀。
『捌』 《落花生》是誰寫的
許地山(1893~1941) 現代作家、學者。名贊堃,字地山,筆名落花生。祖籍廣東揭陽,生於台灣台南一個愛國志士的家庭。回大陸後落籍福建龍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學,曾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合辦《新社會》旬刊。1920年畢業時獲文學學士學位,翌年參與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1922年又畢業於燕大宗教學院。 1923~1926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和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宗教史、哲學、民俗學等。回國途中短期逗留印度,研究梵文及佛學。1927年起任燕京大學教授、《燕京學報》編委,並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兼課。1935年因與燕大校長司徒雷登不合,去香港大學任教授。抗日戰爭開始後,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常務理事,為抗日救國事業奔走呼號,展開各項組織和教育工作。後終因勞累過渡而病逝。
許地山於1921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命命鳥》,接著又發表了前期代表作小說《綴網勞蛛》和具有朴實淳厚風格的散文名篇《落花生》。他的早期小說取材獨特,情節奇特,想像豐富,充滿浪漫氣息,呈現出濃郁的南國風味和異域情調。他雖在執著地探索人生的意義,卻又表現出玄想成分和宗教色彩。2O年代末以後所寫的小說,保持著清新的格調,但已轉向對群眾切實的描寫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寫得蒼勁而堅實,《春桃》和《鐵魚底鰓》便是這一傾向的代表作。他的創作並不豐碩,但在文壇上卻獨樹一幟。作品結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說集《綴網勞蛛》、《危巢墜簡》,散文集《空山靈雨》,小說、劇本集《解放者》、《雜感集》,論著《印度文學》、《道教史》(上),以及《許地山選集》、《許地山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