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富蘭克林自傳》——一本越早看越好的書
中學課本上,在雷雨天放風箏的「傻帽」讓我印象深刻,那時我一直掛念著他,害怕他被雷電擊中。
還好,他不僅享有高壽,還活得精彩豐富。18世紀美國傑出的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思想家、文學家、外交家......,他是唯一一個沒有擔任過美國總統卻被印在美元紙幣上的人,美國國父之一 本傑明·富蘭克林。
近幾年流行這樣一句話「為什麼我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如果一本自傳只是講作者的光輝事跡,那是在「秀肌肉」,讓你看著心癢癢,看著看著還有幾分絕望;
如果一本自傳講作者「成功」的方法論和價值觀,有點像「雞湯」,暖暖的,但是未必合適你;
如果一本自傳是在告訴你他的經驗和行為,像一位親切的長者,謙虛又真誠,從這些經驗和行為里給我們總結與提醒,那將是一本好的自傳,哪怕從他眾多經驗中體會到一點,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也會很有幫助。
《富蘭克林自傳》1771年執筆,1788年完成,前後歷時17年之久。富蘭克林真誠謙虛地娓娓道來,想要把自己的精神財富惠及更多的後輩,正如他所說「期待後輩們能在我的經歷里找到一些有用的東西,並對自己有所幫助」。
本書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 正傳
· 正篇續傳、續傳、補編
· 後記和窮查理年鑒
富蘭克林像大多數成功人士一樣,自小在貧窮和微賤中成長,歷經諸多磨難,最終擁有足夠的聲望和財富。
正傳部分主要講述富蘭克林的出身和生平,從10歲小孩摸爬滾打、輾轉成長到成家立業的生活瑣事。在這些生活瑣事的敘述,富蘭克林講述自己的經歷和處理這些事務的方法與思考,雖然看似絮絮叨叨,但是我想我們最需要的也就是這些日常生活中處世接物的准則。正如富蘭克林自己所說「參加私人約會並不必要穿得像赴舞會一樣正式」,在這些「絮叨」里,我們受益頗多。
酷愛讀書
「我自幼喜愛讀書,手中僅有的一點零花錢都用在了買書上」
「迄今我依然為不能讀到更多的好書而深感遺憾 」
富蘭克林沒怎麼上過學,但一直酷愛讀書。自己攢錢買書,熟讀父親的所有書籍;和書鋪學徒打交道借書來看,為了能看更多的書,常常讀到深夜;和哥哥分開伙食,節約餘下時間讀書;為了保持頭腦清醒、思維敏捷,還節制飲食,開始吃素食。富蘭克林對書的需求稱得上如飢似渴。如痴如醉。《天路歷程》、《名人傳》、《計劃書》、《為善論》都是他從小就很喜歡並且讀得很熟的書。
「這些書很可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的思想,以至以後人生中的一些重大決定都受其影響」 。
有一句流行的話這么說: 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最後都會成為你身體和思想的一部分。
讀書對富蘭克林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讀書帶給富蘭克林最初的兩大成果:
· 寫作
· 說話
一、寫作
從小大量有效的閱讀和思考,讓富蘭克林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張,同時有很強的表達欲,曾一度迷戀寫詩歌,也因為收到好評沾沾自喜。後期因喜好與人爭辯,通過信件爭辯開始寫作,並且不斷精進。富蘭克林利用下班和休息時間反復模仿優秀的表達方式,隨時隨地注意訓練構思能力,改進文體,打磨提升寫作能力。
良好的寫作能力給他帶來了很多機遇:
· 結識重要人物
「州長看了我的信,又聽說我年紀很小,感覺很驚訝,誇我是個前途無量的青年人,應該加以鼓勵」
「我的文章偶爾被帕爾默看到了,雖然他嚴正地反對我這本小冊子里的主張,但是他卻從此重視了我,認為我是有些才華的年輕人」
「我的小冊子被萊昂斯看到,他和你賞識我,給我介紹其他一直想見但沒有機會的人物」
因為寫作,富蘭克林結識了很多重要人物,其中不乏著名作家以及政要人物。很多這些重要人物與富蘭克林成為摯交,貫穿富蘭克林的一生,對他的事業和思想起到很大的引導和幫助作用。
· 號召與宣傳
富蘭克林愛讀書,結識了很多愛讀書的青年人,也有富蘭克林發起成立了講讀社,在講讀社裡不僅分享讀書也探討時政問題,隨著辯論越來越深入,內容越積越豐富,會由富蘭克林總結成小冊子進行公開發表。這些發表的小冊子很大程度的影響都時政走向,同時也塑造了富蘭克林的公眾形象,提升了他的公眾威望。
富蘭克林撰寫的《紙幣的性質與需要》收到普通民眾的歡迎,助推了加印紙幣的呼聲,而富人卻因為沒有作家能夠回應這本小冊子,最終以多數投票通過增發紙幣的提案。寫作不僅為民眾爭取到了實際利益,也順便獲得了承印紙幣的業務。這就是寫作帶來的號召與宣傳的力量。
二、說話
富蘭克林對於說話的態度也隨著讀書和思考在不斷發生變化。
第一階段,喜好爭辯
富蘭克林一開始喜好爭辯,喜歡用一些粗暴的反駁和獨斷的理論來爭辯,後來接觸到蘇格拉底的論辯法,改為用謙虛、探究和懷疑的方式進行爭辯,並且把把蘇格拉底論辯法用得巧妙而老練,利用這些技巧,「獲得了很多本不該得到的勝利」,這些辯論使交談變得別扭,不能說服人,也讓原本可以交朋友的地方變成了讓人嫌惡的地方。
「以我所見,凡是喜歡爭論、解釋和辯駁的人總是倒霉的」
第二階段,談話的目的是交流思想、增進感情
讀書開闊了富蘭克林的眼界和思維,在說話辯論上也有更深的體會,執意反詰式的蘇格拉底論辯法繼續使用了幾年後,富蘭克林慢慢意識到談話的目的是交流思想、增進感情。
「談話的目的無非是教誨人或是被教誨,使人愉快或是使人信服,因此我奉勸那些善良的通達事理的人切勿表現出固執傲慢、自以為是的態度,這種態度總是引人反感,讓人厭惡,談話的目的也就無法達到了」
第三階段,真誠
說話談論的技巧終究是嘴皮子功夫,不能對自己帶來實質性增益,只有真誠才能換來真誠。
「我慢慢地開始相信,在人與人交往中,真實、誠懇、淳厚才是獲得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這是三個獨立部分,所講述的主要是富蘭克林在有一定經濟基礎以後,自己的事業以及對社會做出的貢獻。
富蘭克林勤奮、節儉、謙虛、節制,善於觀察勤於思考,喜愛讀書寫作,逐漸結識很多有為青年和重要人物,事業逐步穩定發跡,有更多的資金時間和精力關注自身以外更多的領域。主要包括從政、公益和科技發明。
·從政
富蘭克林善於觀察和思考,遇到公眾問題總是為大家利益著想,利用自己的人脈和寫作能力,號召公眾一起不斷嘗試解決問題,並最終形成制度或者團體。因此在政治上主要做成以下幾大利民事項:
創辦賓大
建立醫院,建立消防隊
市政建設,修道路,改進路燈
參加第二屆大陸會議以及協助《獨立宣言》
積極參加美國憲法的制定工作,並組織了反對奴役黑人的運動
·公益
富蘭克林從小就表現出超強的組織能力和公益意識。他很擅長發現真正讓人民受益的事情,有豐富的召集募捐經驗。他總是從公眾的利益出發,首先爭取關鍵人物的認同,然後寫「小冊子」廣而告之,贏得公眾的認同,他曾為新修學校,修建醫院,修建教堂等進行募捐,都獲得了超出預期的金額。
·科技發明
富蘭克林不僅著眼於時政公益,更著眼於生活細節。
他說「促成人類幸福的不是千載難逢的巨大幸運,而是每天改進的生活細節」。他用行動實踐著這句話。
富蘭克林是探索電學的先驅者之一,曾經作過著名的「風箏實驗」,最早提出電荷守恆定律,揭開雷電現象的秘密,製作了避雷針,正電、負電、導電體、電池、充電、放電等世界通用詞彙都是由他創造。
1773年,富蘭克林所在的費城,木柴即將耗盡,於是他設計了「富蘭克林爐」,被認為是第一台節能爐灶,「富蘭克林爐」循環產生的熱量是普通壁爐的兩倍。
富蘭克林還發明了「玻璃琴」,演奏者通過腳踏板使紡錘中充滿水,用手指摩擦發出不用聲音,據說莫扎特還專門問它寫了兩首曲子。
富蘭克林晚年為了方便拿書,還發明了翻上去可以當梯子使用的座椅。
很遺憾,在自傳還沒有寫完,富蘭克林就與世長辭,這是一本不完整的自傳。《窮查理年鑒》是富蘭克林另外單獨出版的一本書,主要是一些經驗箴言。
富蘭克林自傳不僅是一本越早讀到越好的書,更是一本可以反復閱讀的書,以上只是最表層的梳理總結,只是冰山一角。在他的經歷里,還有很多讓我們眼前一亮,帶給我們啟發,引導我們深思的地方。
希望你遇到它,並且能從中受益。
『貳』 是什麼,讓只上過兩年學的他,逆襲成文壇巨匠
他只上過兩年學,卻是投資大師查理芒格的偶像。他就是本傑明·富蘭克林,那個拿著風箏捕捉雷電的人,也是以為享有盛名的偉大作家。
喬治.華盛頓也這樣贊譽他:「在我的一生中,能讓我佩服的人只有三位,第一位是富蘭克林,第二位也是富蘭克林,第三位還是富蘭克林。」
1706年,本傑明·富蘭克林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因為家庭貧困,他只上了兩年學,就被迫輟學了。起初他在家幫助父母干一些活,在他十二歲那年,到一個印刷廠成了一名學徒工。
很難想像,這樣的他後來會取得非凡的成就。帶著這樣的疑惑,在閱讀《富蘭克林自傳》時,我在書中找到了他在文學上取得成就的答案。
01 愛好閱讀,為寫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富蘭克林自小就喜歡讀書,當學徒期間,工作時間很長,但仍利用業余時間,堅持閱讀。
在印刷廠當學徒時,由於認識了幾個書商的學徒,就常常向他們借書來看。
他看書非常痴迷,常常在自己的屋子裡開夜車趕著讀。書要是晚上借的,第二天一早必然歸還。
後來,有一位精明的生意人,由於經常光顧印刷所,注意到了富蘭克林。這位生意人有很多藏書,他看到富蘭克林特別愛看書,便邀請富蘭克林到自己的圖書室去,好心借給富蘭克林一些書。
除借書讀之外,對特別好的書,他也去買。雖然當學徒幾乎沒有報酬,只有可憐的一點伙食費,他還是省下伙食費,把這些錢拿去買書。買下的書,他在讀的時候,總是勾勾畫畫、圈圈點點。
不管是借書讀還是買書讀,他都不忘把最精彩的字、詞、句、段、名言警句摘抄下來。那些精彩的句子,他不僅摘抄,還會將它們背誦下來。
閱讀,讓富蘭克林彌補了只上過兩年學的遺憾,讓他獲得了知識。他讀過電學、地學、植物學、數學、化學等許多書,光摘抄下來的讀書筆記就有滿滿的好幾筐。大量的閱讀也為他之後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02 拆解優秀作品+刻意練習,終成一代大師
有一次,富蘭克林在印刷廠偶然看到了一卷零散的《旁觀者》。報紙中的文章文筆優美,讓他很受觸動。於是他把報紙買來,反反復復讀了好多遍,可謂愛不釋手。
他暗下決心,自己也要寫出這么優美的文字。有了這種想法,他便選了幾篇文章,把這些文章進行拆解模仿。
他是怎麼拆解優秀文章的呢?
1.將每個句子表達的要旨寫下來
2.先擱置幾天
3.不看原文,用自己的語言詳盡地表達每個要旨,爭取像原來表現的一樣充分,從而再現原文
4.把自己寫的《旁觀者》與原文加以比對
5.發現自己的不足並加以優化
在模仿寫作中,他發現自己詞彙貧乏,或者說不能將一些詞彙運用自如。為了彌補欠缺,於是他又找了一些散文,把它們改寫成詩歌。過上一段時間,等把原來的散文忘在腦後時,他又把詩歌還原成散文。
通過大量的拆解和模仿,富蘭克林的寫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當然,他的寫作並沒有停留在模仿上。在通過拆解與模仿提升寫作水平後,他逐漸探索出自己的寫作風格。26歲時,富蘭克林首次以查理·桑德斯之名出版了他的歷書《窮查理年鑒》,成為當時賓夕法尼亞州的現象級產品,全州幾萬人幾乎人手一冊,終成一代寫作大師。在後來的幾十年中,每年銷售量一萬冊左右,可謂風靡歐美數十年。
他以自己的經歷寫成的《富蘭克林自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美國精神領袖。也是唯一 一位不是美國總統但是頭像被印在美國鈔票上的人。
03 寫在最後
富蘭克林說「讀書是我讓自己享受的唯一樂趣。我不在酒館、賭場或任何游樂場合消磨時光。我仍然兢兢業業、孜孜不倦地埋頭苦幹。」從一貧如洗,到名字被銘刻在美元鈔票上 。從一個印刷廠學徒,成為文壇巨匠。富蘭克林 ,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閱讀和寫作的力量。
『叄』 《富蘭克林自傳》—一本值得反復斟酌的書
《富蘭克林自傳》-一本值得反復斟酌的書
文/雨晴
圖片
名人的成功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名人的奮斗史一向是凡人的教科書,《富蘭克林自傳》就是這樣一本充滿坎坷的人生經歷,更是一本堪比《聖經》的寶藏。
它是一本富蘭克林自己寫的人生自傳。
1 富蘭克林是誰
本傑明·富蘭克林,生於1706年,卒於1790年,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美國政治家、物理學家、共濟會會員,大陸會議代表及《獨立宣言》起草和簽署人之一,美國制憲會議代表及《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簽署人之一 ,美國開國元勛之一 。
同時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他是美國獨立戰爭時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參與了多項重要文件的草擬,並曾出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
進行過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最早提出電荷守恆定律。他還發明了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本傑明·富蘭克林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他曾是美國首位郵政局長。
法國經濟學家杜爾哥評價富蘭克林:「他從蒼天那裡取得了雷電,從暴君那裡取得了民權。」
本傑明·富蘭克林被美國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6名。
以上是網路上對於富蘭克林對人類的貢獻說明。本來想選一些出來,但是發現他是一個神一樣存在的人物,每一句話的背後都有著不可言說的艱辛與功勞。
他的經歷與美利堅民族的成長過程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書中的第一部分,是富蘭克林的創業經歷,從出生到成為富人,創辦印刷廠,他以給兒子寫信的方式輕描淡寫的描述了自己的成長、奮斗和創業史.
他更是敢於「亮醜」,一一述說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對兒子簡述,簡單之中充滿了人生哲理。
兩封信,看似簡單,實則交代了他寫自傳的原因;
第二部分告訴讀者一個方法,即著名的富蘭克林自律十三條;第三部分是對於社會的貢獻:建立消防隊、建教堂、成立費城大學等以及幫助美國成長的過程中的一件件事情以及他的不畏權勢,不因利導的精神。
致富之路借用一個老人的口吻介紹了他的另一本書《窮查理年鑒》中的經典。
圖片
2 富蘭克林成長中的錯誤
富蘭克林是家裡十三個孩子中一個,是最小的一個兒子。在文法學校雖然上了不到一年,但在此期間從班級里的中等生一步一步上升到尖子生。
他遇到難關時,當仁不讓,一般都是孩子王。這成就了他後來的一些偉大成就。
十二歲時,與哥哥簽了契約,在哥哥手下當學徒。十六歲時,開始吃素,利用吃飯時間學習,從而知道飲食節制可以使人頭腦更清楚,領悟更敏捷。
在十七歲的時候,沒有帶任何人的推薦信,也沒有一個認識的人,更是囊中羞澀,但義無反顧的離家出走了。
他的成長中有幾個錯誤:
他的第一個錯誤就是與哥哥有關,在與哥哥的相處中充滿了沖突,但在哥哥的報社遇到困難時,迎難而上,哥哥的烈性子讓他動不動就對富蘭克林拳腳相加,但是哥哥心眼並不壞,後來富蘭克林反思到也許是自己太不懂規矩,太愛惹事了。
第二個錯誤與誠信有關,幫哥哥的朋友費農保管一筆錢,但是卻私自動用了。這是他一生中最早犯的大錯之一。後來他一有能力,立馬還清。這就告誡我們,在人生中,犯錯並不可怕,但需要記得去彌補,在工作和生活中,欠人的東西要及時歸還,這是你做人誠信的來源。
他的第三個錯誤是與一個不斷借他錢的朋友有關,朋友跑路了,托他幫忙照顧妻子,而富蘭克林卻企圖與朋友之妻卿卿我我,動手動腳,因此丟掉一個朋友,但富蘭克林反而覺得甩掉了一個包袱。
這里不對富蘭克林的行為做批判,畢竟年少,但他敢於向兒子說這段經歷,不得不讓我們佩服。至於他因此丟掉這個朋友,反而是幸事,在很多時候告誡我們:朋友是應該有選擇性的,不必費心的去經營每一個與你認識的人的友誼,或許有些是你成長的絆腳石也說不定。
第四個錯誤恐怕就是與里德小姐的愛情了,互相愛慕,並有海誓山盟,但去英國後只寫了一封信說暫時回不來,迫使里德小姐有了一段不幸的婚姻。慶幸的是,在里德小姐的丈夫不知去向之後,富蘭克林一如反顧的娶了里德小姐。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富蘭克林寫到:「她是個賢內助,照看店面,幫了我不少忙,我們齊心協力,事業興旺,互相努力,讓對方幸福。這樣我算盡力改正了那個重大的錯誤。」
富蘭克林的四個錯誤,有對哥哥的愧疚,對誠信的悔悟,對朋友的選擇,對愛情的處理,讓我們從他的錯誤中領悟到人生中一些寶貴的經驗,比如說敢於認錯,敢於補錯;認識到在彌補錯誤的過程中,成長的可能更快。
圖片
3 富蘭克林成長給我的啟示
對於吃飯和助人,他說:擺在面前的無論是佳餚還是糟糠,都無所謂;如果吃飯才一兩個鍾頭,他是不知道自己吃了什麼的。
這讓我想到了,在生活中,要學會吃飯時好好吃飯,睡覺時好好睡覺。這也是當代冥想給我們的最大指引,在一呼一吸中感受身體的變化,感受靈魂的成長,珍惜眼前的一切,用心生活,會感受到幸福的時光。
正如富蘭克林在自傳中說的:「人的幸福,因撞到千載難逢的大運而得者為數寥寥,由日積月累的小惠而生者比比皆是。」
其實助人也是同樣的道理,不一定要做大事,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比如教會一個窮小伙如何刮臉,怎樣保養剃刀,也許你對他一生的快樂所做的貢獻勝於給他一千幾尼。
就好比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又如:「勸善並不教導和指明方法,而是像使徒行傳里的口頭善人一樣,不是給缺衣少食者指明怎樣或者何處可以得到衣食,而只是一味地勸導他們要吃飽穿暖。」教會他一種本領遠遠比給一筆錢更能讓對方快樂,更有意義。
對於反思,他是這么說的:「要使這種反思盡可能的經久不衰,那就是訴諸筆墨。」文字是最經久不衰的東西,經典為何稱為經典,就是因為文字的代代相傳。
反思也一樣,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當心情不好時,就去寫文,用文字進行自己和自己的對話,在第一個輸出和最後一個字輸出時,你的心情可能是截然相反的,而寫的這個過程中,你就已經進行了反思,而且這種反思往往比憑空想像要深刻的多。
對於虛榮,「人大多是不喜歡他人愛慕虛榮,而自己的那顆虛榮心再大也安之若素,然而我無論在哪裡遇到虛榮,總是以禮相待,因為我相信,虛榮對於愛慕者也好,對於他周圍的人也好,往往都是有益無害的。」
虛榮並不是一件壞事,承認虛榮,用好虛榮,讓虛榮成為你前進的動力,看它積極的方面不失為一種絕佳的方法。
對於寫作交談,選幾篇文章,寫出每個句子的要旨,試著用到手的貼切的字眼詳盡的表達每個要旨,爭取像原來表現的一樣充分,從而再現原文。
他知道讀書可以改變一個城鎮或者地區的人的教養,使他們頭腦更靈光。他建立的「共圖社」,每三個月提交一篇自己寫的論文當眾宣讀。
宣讀後的一個禮拜討論,這就逼著成員圍繞不同的題目聚精會神的讀書,這樣才能在發言時刻切中理,以便養成交談的習慣。
在交談中,富蘭克林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說交談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信息或者獲取信息,使人心悅或者使人信服,因此善意明達之人不要用武斷自負的方式說話而是行善的力量減弱。
在共圖社中,富蘭克林與同行之間的交流更是充滿了戲劇性。讓我們知道,很多時候不要用有色眼光看人,對一個人或者他的作品的評價要客觀,不帶主觀主義色彩。
富蘭克林更是教導我們,在與他人意見不同時,不立馬挑明,一開始解說他在某種情況下可能是對的,然後再說出自己的觀點。
善意的交談才可能達到我們的目的,就如我們的線下讀書會,大家可以自由的發表言論,不批評,不指責,這樣讀書會才更有可能持久。當然富蘭克林的這種共讀方法也是當下讀書會可借鑒的一種好方法。
圖片
4 富蘭克林的自律十三法則
大原則是「多設名目,少附概念。」這些美德名目及其規誡如下:
一、節制
飯不可吃脹。酒不可喝高。
二、緘默
於人於己不利的話不談。避免碎語閑言。
三、秩序
放東西各歸其位,辦事情各按其時。
四、決心
決心去做該做的事情,做就做到心想事成。
五、節儉
不花於己於人沒有好處的閑錢,杜絕浪費。
六、勤奮
珍惜時光。手裡總忙有益之事。剪除一切無畏之舉。
七、誠信
不害人,不欺詐。思想坦盪,公正;說話實事求是。
八、正義
不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的行為永不沾邊,利功利民的應盡義務切勿放手。
九、中庸
避免走極端。忍讓化冤讎。
十、清潔
身體、衣著、居所,不許不幹不凈。
十一、平靜
不可為小事、常事或難免之事攪亂了方寸。
十二、貞潔
少行房事,除非為了身體健康或傳宗接代;千萬不可搞得頭腦昏沉,身體虛弱,或者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平靜或聲譽。
十三、謙卑
效法耶穌和蘇格拉底。
富蘭克林要求我們:以上美德養成習慣,但並非全面開花,應一次專注於一項,等完全熟練掌握一項,再試下一項。
富蘭克林建議節制先行,因為它有助於頭腦冷靜,思維清晰;之後是緘默、秩序,再是決心,決心會使人堅定不移的努力獲取隨後的所有美德;
節儉和勤奮可以獲得獨立和富裕,這樣更容易實施誠信和正義,並且每日自查,自查表如下圖所示,這其實就像一個人給花園鋤草,他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莠草鏟盡鋤絕,只能一次鋤一塊。
圖片
圖片
這讓我想起來之前看的《不抱怨的世界》,從而踐行21天不抱怨計劃,真正實施起來是很困難的,手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掉了,富蘭克林能做到可見他自律到什麼程度,而自己的自律確實需要反思。
什麼是自律呢?不是收拾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而是富蘭克林這種,方方面面美德的培養,讓我對自律有了新的認識。
5 富蘭克林身上其它的閃光點
他能屈能伸,對於惡勢力,選擇妥協,因為他相信,跟自己必須朝夕相處的人交惡是愚蠢透頂的。
他人對富蘭克林勤奮的描述:「我離開俱樂部回家時,他還在幹活呢;他的鄰居沒有起床,他又在工作了。」不久就有人幫他,這讓我想到了「人必自助而後天助」。富蘭克林說這段是想讓子孫後代看到他有利的效果時,從而重視「勤奮」這項美德。
在富蘭克林拉贊助時,他提倡發起人要低調,尤其是在你還需要夥伴的有用的計劃時,成全他人更易成事。犧牲眼下的一些虛榮,往後會得到厚厚的回報。
當有人對富蘭克林的實驗結果進行反駁時,富蘭克林並沒有爭辯,他反而在公眾事務之餘下功夫做做新的實驗,他認為耗時間對已經做過的實驗瞎爭論是不明智的選擇。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不爭即是贏」
富蘭克林在自傳中還告訴我們:維持一個人的生命和健康需要的收入微乎其微,大體是這個樣子的:房間十分干凈,沒有什麼傢具,只有一塊墊子,一張桌子,上面擺著一個十字架和一本書,有一把椅子,壁爐上是一幅畫。生活其實有時候就是這么簡單。
富蘭克林患胸膜炎開始康復時,他反而又有點失望,有些遺憾,因為康復之後又要干一些無趣的營生了。這就跟我們有時候生病一樣,有正大光明的理由不去做一些事情,看似簡單的話語,卻道盡人性中的一些本質。
圖片
6 整本書的寫作風格
他沒有用特別華麗的辭藻,而是用朴實親切的語言擺事實,用幽默風趣的口氣講道理。看似輕描淡寫的敘述自己的錯誤,自己的成長經歷,自己在政治上所做的貢獻,實則以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讓讀者細細品悟。
他是朋友眼中的古道熱腸,樂善好施,但他在書中並沒有這么寫,而是對他做的每一件事情,細細敘述,看似平凡,卻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文中有些句子,他沒有給詳盡的解釋,卻讓人思緒萬千,比如:
眼眶子小了,小蛇也看上去像大蟒。
有時候,一個錢少時比錢多時出手更大方,也許是怕被人小瞧的緣故吧!
猶如一個人在霧天行路,他看見走在他身前身後一定距離的人,都裹在霧里,左右兩邊田野里的人也如此;但他眼前的人個個清晰可辨。其實他在別人眼裡也同樣罩在霧里。
捕魚是一種無因的謀殺,因為魚沒有造成也無法造成任何傷害,可以讓人名正言順的屠殺它們。做一個理性的動物倒是一件十分方便的事,因為人想做一件事,它總能使人找出一個或造出一個理由來。
一個人無論才能多高,如果缺德,就不配稱為一個有見識的人。
誰若一次施恩與你,必將二次施恩與你,其樂意之情為受恩於你者所不及也。冤讎宜解不宜結,冤冤相報弊無窮
喝下肚的酒越多,放出口的懇求和許諾也越多。
……
當然還有其它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道理:
人際關系中的真實、誠信、正直對於人生的幸福至關重要。
一個能力尚可的人可以在人類中促進大變革,成就大事業,只要他首先制定一個好計劃,然後剪除一切娛樂活動或者其它分心旁騖的事務,把推行這一計劃當作他唯一的研究和事業。
愛爭長論短的、反駁辯難的人做事一般都不走運,或許有時候他們會獲得勝利,但是永遠得不到友善,而友善顯然對他們更有益處。
人和人之間有天壤之別,年長難保事事謹慎,年幼未必處處唐突。
其實富蘭克林自傳所講述的道理遠遠不止這些,由於自己對政治不感冒,因此政治部分感悟不多,期待第二次閱讀時對政治上有更深的理解,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獲。
不過由此我明白一個道理,只有你自己足夠強大,你才能在這個世界發揮更大的價值,比如改變一項制度,幫助更多的人生活的更好。
就如地球媽媽聯合會的宗旨一樣:讓人類為地球帶來可持續的環境發展、精神的富足、以及公正的社會制度。
再次重申《富蘭克林自傳》絕對值得閱讀,而且是反復閱讀。
作者簡介:雨晴,生活在南方的北方女子,有女漢子的性格,也有南方女子的細膩。愛好寫作的工科女;熱愛環保公益的志願者,愛好閱讀、朗讀的性情女子。微信ID:tingting-860310.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下圖公眾號。每周更文1-2篇,其餘時間更新每日讀書筆記,說不定那句話就觸動你的心靈呢?
圖片
PS:今天年三十,早上先生做了老家的炸雞蛋,此刻我在對早上起來敲完的文字做排版,張先生一邊陪閨女玩,一邊看電視,時不時的惹閨女生氣,我警告張先生,如果再不專心,我要給閨女支招了,張先生趕緊朝我拜拜手,哈哈,完勝,其實我的招很簡單,就是閨女關掉電視就好了。
哈哈,或許這就是生活最好的狀態,我再敲打文字,先生再陪閨女玩游戲
『肆』 富蘭克林資料300字
搜索詞條
本傑明·富蘭克林
更多圖片(44張)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 別名班哲明·富蘭克林.出生於美國麻省波士頓,是美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同時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他是美國革命時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參與了多項重要文件的草擬,並曾出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他還發明了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本傑明·富蘭克林是共濟會的成員,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他曾是美國首位郵政局長。
中文名:本傑明·富蘭克林
外文名:Benjamin Franklin
別名:本傑明·富蘭克林
國籍:美國
出生地:馬薩諸塞州波士頓
出生日期:公元1706年1月17日
逝世日期:公元1790年4月17日
職業:科學家,政治家,外交家,文學家
信仰:基督教(聖公會)
主要成就:用風箏吸引雷電對電進行了探索,領導美國獨立戰爭,參與起草美國《獨立宣言》和憲法
代表作品:《窮查理年鑒》《富蘭克林自傳》
分享
人物生平
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父親若西亞·富蘭克林(Josiah Franklin)生於1657年,是英格蘭北安普頓郡的一個鐵匠家庭之子。母親艾比亞·富爾家(Abiah Folger)則是在1667年時出生於一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學校教師家庭。若西亞·富蘭克林於1677年在英格蘭首次結婚,生下數名兒女後,在1683年舉家離開英格蘭移居波士頓,以售賣雜貨為生。之後他首任妻子去世,再娶的妻子艾比亞在波士頓生下本傑明·富蘭克林。
1706年1月17日,本傑明.富蘭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頓。他的父親原是英國漆匠,當時以製造蠟燭和肥皂為業,生有十七個孩子,富蘭克林是最小的兒子。富蘭克林八歲入學讀書,雖然學習成績優異,但
本傑明·富蘭克林
圖冊 20張
由於他家中孩子太多,父親的收入無法負擔他讀書的費用。所以,他到十歲時就離開了學校,回家幫父親做蠟燭。富蘭克林一生只在學校讀了這兩年書。十二歲時,他到哥哥詹姆士經營的小印刷所當學徒,自此他當了近十年的印刷工人,但他的學習從未間斷過,他從伙食費中省下錢來買書。同時,利用工作之便,他結識了幾家書店的學徒,將書店的書在晚間偷偷地借來,通宵達旦地閱讀,第二天清晨便歸還。他閱讀的范圍很廣,從自然科學、技術方面的通俗讀物到著名科學家的論文以及名作家的作品都是他閱讀的范圍。
正在載入
人物生平
『伍』 書單 | 這5本書中藏著上百億美元的財富——查理·芒格最喜歡讀的傳記
文|蔣顧史
知乎 上有個問題: 如果你被放逐到荒島上,只許帶十本書,你會選擇帶什麼書?
雖然只有十本書可選,但還是有一定的選擇空間,每個人的選擇都能顯示出他的個人志趣。
這個問題的范圍還可以繼續縮小: 如果被放逐到荒島上,只許帶一本書,你會選擇什麼書?
這時候,真正的選擇就來了,一個人選出的這本書,就是他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很多人都會選擇最經典的書,例如,《聖經》《史記》《資治通鑒》,等等。
有人拿這個問題問過英國前事務大臣穆來卿,他的答案很堅決:選一本帶有文學性的傳記。 如果拿這個問題問查理·芒格,他的答案恐怕也會是帶一本傳記,或一本歷史書。 這個答案對查理·芒格來說絲毫不奇怪,這個老頭是一個地道的傳記書迷。 他一年能讀一兩百本傳記,讀傳記對他來說,是閱讀,也是讓自己認識更多偉大的人。很多人探究查理·芒格何以如此智慧、如此成功,只要想想,一個人終日側身於一群遠見卓識者之中,他如果還是一個懵懂混沌的人,反倒讓人奇怪了。
無論是《聖經》《資治通鑒》,還是一本傳記,都是歷史的一部分,人需要緊挨著歷史才能篤定地活下去,這是整個人類內心力量的源泉。查理·芒格深諳此中道理,所以在有人請教他關於未來的智慧時, 他說:「就確定未來而言,沒有比歷史更好的老師……一本30美元的歷史書里隱藏著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答案。」
無獨有偶,和查理·芒格有類似身份的著名投資家比爾·格羅斯也告訴商學院的學生:「我的書房咖啡桌上擺的並不是彼得·林奇的《戰勝華爾街》,而是歷史學家保羅·約翰遜的基本有關19世紀和20世紀的歷史書。」 在這些成功的投資者眼中,投資的手法遠不如在歷史和傳記的故事罅隙中尋找人生的智慧重要。
想通過《查理·芒格傳》了解這個智慧老頭,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了解他讀過哪些書,哪些書把他引入智慧的殿堂。那麼,首先要了解的就是這個瘋狂的傳記迷到底痴迷於哪些傳記作品。 按照查理·芒格的話,一本這樣的書就「隱藏著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答案」,那麼,今天先行跟大家分享的查理·芒格的傳記書單中,至少價值數百億美元。
第一次感覺到書單的含金量如此豐富,寫到這里時,我自己幾乎都要激動起來。
薦丨書 |語
大眾喜愛的暢銷勵志書,能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 查理·芒格的書單里列出的第一本書《富蘭克林自傳》就給了我們一個堅定的答案:一定可以。
《富蘭克林自傳》是一本美國家喻戶曉的暢銷勵志書,是美國人的精神讀本。 它是美國迄今為止最重要、讀者最多的著作之一 。 能獲得如此高的地位,一方面是因為富蘭克林在美國歷史中的影響力,他是美國開國三傑之一,是他爭取到法國的支持,幫助美國擊敗英國殖民者。另一方面,他同時是出版商、記者、作家、發明家,他發明了避雷針,提出過電荷守恆定律。 對他的評價中,最有名的一句是:「他從蒼天那裡取得了雷電,從暴君那裡取得了民權。」
《富蘭克林自傳》用一種近乎絮叨的、拉家常的方式講述自己的一生,追求朴實,不失幽默。 富蘭克林的自我敘述,核心落在自己是依靠自學在各個領域獲得成功,他的人生中始終表現出永不滿足的求知慾和從容不迫的行事風格。 這也是查理·芒格把《富蘭克林自傳》放在自己書單首位的原因。
查理·芒格跟很多美國孩子一樣,很早就讀過這本書, 並始終把富蘭克林當作自己最大的偶像 。查理·芒格一生以自學立身,獲得巨大的成就,在很多方面與這位榜樣高度一致。他們都會未雨綢繆、富有耐心,能嚴格律己,同時也對各種新事物充滿好奇心,藉助閱讀和思考不斷擴展自己的視野,讓自己變成 網路全書式的人物 。
《富蘭克林自傳》中曾羅列出十三條道德戒律: 包括節制、沉默、秩序、決斷,等等,閱讀《查理·芒格傳》時你會發現,查理·芒格忠實地執行了這些戒律,以此來磨礪自己的人生。富蘭克林的自傳並不像後來的人物傳記一樣,一開始就不斷地重復某種偉大的夢想,甚至他會說: 「有沒有夢想不一定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生要不斷地超越自我。」 顯然,這句話,查理·芒格是聽進去了。
薦丨書 |語
如何成為一個富有的人? 首先得像一個富有的人那樣思考問題。 這種思維素質當然不是天生的,所以,我們需要盡可能了解那些富有的人是怎麼思考問題的。富豪並不是那麼容易認識的,像馬雲這樣可以影響時代的人物,都忙著跟各國總統約會,芸芸小民想認識和了解他們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閱讀他們的傳記。
查理·芒格的書單里出現洛克菲勒的傳記,絲毫不讓人驚訝, 從查理·芒格後來所擁有的巨額的財富來看,洛克菲勒這樣的豪富一定給過他某些有益的建議 。
洛克菲勒是一個毀譽參半的人物 ,他1870年創立「標准石油」公司,是整個十九世紀第一個億萬富翁,那個時代的世界首富。但是,這位富可敵國的富豪,平日里卻極為沉默,行事神秘莫測,他的一生在各種角色、傳說,甚至是神話的掩飾下度過。 可以堅信的是,查理·芒格至少從洛克菲勒這里學到了三個優點 : 第一,做事有條不紊、留心細節,盡量絲毫不差; 第二,洛克菲勒比所有的競爭者都更加仁慈,他尊重對手; 第三,洛克菲勒的財富,據說與同時代所有巨富相比,是最不骯臟的 。
洛克菲勒家族的偉大之處不只是巨大的財富,他們為美國貢獻了兩所頂尖大學:芝加哥大學和洛克菲勒大學,今天的聯合國總部大樓,也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物業。 這位一生謹慎,不抽煙喝酒,不賭博好色的豪富勤儉自持,晚年卻捐出了大部分財產,美國富豪樂意把財務回饋社會的風氣,是由他而起的。但就是這樣的人物,卻一直缺乏全面的傳記描述,直到查理·芒格所推薦的這本榮·切爾諾寫的《洛克菲勒:一個關於財富的神話》問世,才算給了眾人一個相對清晰的形象, 這本書被認為是以客觀和優美的筆法寫就,公允、全面地呈現了這位商業巨子的面貌 。
查理·芒格熱愛讀傳記,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是:「如果你一生中總是與那些有遠見卓識的故人交友的話,那麼你將生活得更好,更有教養。這比僅僅講一些大道理強多了。」 洛克菲勒顯然是查理·芒格心目中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人,讀他的傳記,就是和這樣一位影響世界的人成為密友, 對於像查理·芒格這樣一位會讀書的人來說,洛克菲勒能告訴他的絕對不會只是賺錢的秘密 。
03 《我生活的種種模式: 赫爾伯特·A·西蒙自傳》
薦丨書 |語
如果不是芒格推薦,很多人可能不會知道赫爾伯特·A·西蒙這樣真正大牛級別的人物,這樣的人從來都是默默地行事、研究,在世界發展的最深處推動我們的世界變化的。
查理·芒格最重要的論斷之一就是他引用的那句法國名言:「在手裡只有一把錘子的人眼裡,所有的問題都是釘子。」 查理·芒格非常強調一個不斷充實自我的人需要掌握多元的思維模型, 他希望一個追求智慧的人應該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不能閾之於自己感到舒適的某一個小范圍里 。大部分接受過教育的人都只養成一種思維模式,經濟學的、歷史學的、文學的,或者是物理學的,這都是他們手裡的錘子,世界也就是他們眼中的釘子。
查理·芒格希望大家能在堅定自己已知領域的基礎上不斷學習新的觀念,但是他也知道學習新觀念對大多數人來說有多難。 他曾經引用過凱恩斯的話:「介紹新觀念倒不是很難,難的是清除那些舊觀念。」 選擇推薦赫爾伯特·A·西蒙的這本自傳,就能看出查理·芒格的喜好。讀過這本書你就會發現,查理·芒格和西蒙真的有太多相似之處。
赫爾伯特·A·西蒙是一個真正意義的文理通才,1978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 是從行政管理研究入手的,但一路延伸下去,政治科學、經濟學、心理學、管理科學、計算機科學、科學哲學等多個方面都有所建樹,他甚至還開創了人工智慧、認知科學等新學科。這對普通人而言,是過於可怕的一件事。
推薦這本書,查理·芒格更像是要用西蒙來印證自己關於「錘子和釘子」的觀點。 查理·芒格一直在強調,各種重要學科的基本知識和重要論點都應該成為一個讀書人的常識,而這些常識都是幫助我們拒絕愚蠢的重要武器 。這本傳記是西蒙一生的自我梳理,這種真正大師級的人物,文章一定不會難讀,幽默是必備因素,而他們人生中的思考和領悟融合在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中給我們的絕對不是一星半點的喜悅。
這本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疑心會是查理·芒格非常喜歡的,簡直就是在用另一種方式為查理·芒格的「錘子」學說備註: 「生活是經過這個花園或城堡的運動中,隨著你走過的道路經歷著意外和驚奇,想知道(但不是太迫切地)其他的道路會將你帶到何處的一種探索,即尋求解答一種無條理的問題的啟發式探索。如果有目標的話,那些目標也不會對這種探索有很多的指導,不需要在生活之外去總結它。」
薦丨書 |語
其實,查理·芒格的傳記書單中,還有更有趣的內容 ,比如《林登·約翰遜傳》《愛因斯坦:生活與宇宙》《約翰·亞當斯》《比爾·蓋茨與微軟帝國的創建》等等,無奈這些書在國內都沒有出版,那些能用英文自由閱讀的朋友,才是幸福的。 拋開這些書之外,這本安德魯·卡耐基的傳記,也是能夠介紹給大家的 。
我們熟知的卡耐基有兩個 ,一個是寫了包括《人性的弱點》在內的一大批勵志暢銷書的戴爾·卡耐基,這本書長期以來被西方世界當作「社交聖經」來讀, 另一個就是這本傳記的主人「鋼鐵大王」、前世界首富安德魯·卡耐基 。
查理·芒格會推薦這本書,邏輯上跟推薦洛克菲勒大致相當,安德魯·卡耐基和洛克菲勒、摩根等人共同創造了美國的繁華。 他同樣起於微末,依靠驚人的毅力、敏銳的目光和對時機的把握獲得巨額財富和人生的輝煌,讀這樣的傳記,常常會把一個人內心中最微邈的野心勾出來,讓人充滿雞血去想像如何改變世界。 查理·芒格說不定也曾在年輕時被這樣偉大的夢想激勵過。但這本安德魯·卡耐基的傳記給他的讀者的,恐怕不能只是這些難以企及的雞血。
安德魯·卡耐基與洛克菲勒這些同時代的豪富大亨們共同開創了財富回饋社會的先河,通過傳記你會了解, 卡耐基幾乎是在自己事業最巔峰的時期突然選擇減法生活,放棄了所擁有的一切 ,開始過一種恬淡、無私的生活,他也貢獻了一所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並創建卡內基基金會,創辦遍布全球的「卡耐基圖書館」。 有一句與財富有關的警示後人的名言就來自於他:「一個有錢人如果到死還是很有錢,那就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作為投資專家,查理·芒格推薦一本卡耐基的傳記,顯然是妥帖的,財富的創造者能夠給財富的追求者最好的建議,也能提供給財富的投資者們最朴實的智慧, 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然後好好看管它們」居然是卡耐基說的,有很多人一直誤解這是巴菲特的名言。
薦丨書 |語
絕大部分人都會有這樣一段人生經歷,年輕人追求人生的意義,成年後開始追求自身的價值,經歷了人生壯年之後,才會感慨人生。 正常面對繁瑣生活的人,恐怕很少會不斷追問人生的意義,否則會被當作精神病。
這中間有一種例外,就是富豪們。 在已經解決的財務自由,財富可以改變很多人的人生時, 財富的擁有者們突然會陷入一種人生意義的追問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富豪在身家過億之後會墮入宗教的迷思之中。
查理·芒格是個善於思考的人,也同樣不會擺脫這種人生的意義追問,他解決人生意義困惑的方法還是讀書,所以他選擇了這本書 《活出人生的意義》 。
人只有在極端境遇中才可是會追問意義,大部分時候都是渾渾噩噩地消磨自己。 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所遇到的就是極端的生命狀態 ,他是德國猶太人,曾住過奧斯維辛集中營,親眼看著自己的親人死在那裡。 離開奧斯維辛後,文學世界曾經有人宣稱:「奧斯維辛之後,不再有詩。」 但弗蘭克並沒有因為殘酷的經歷放棄世界,他在治療自己精神創傷的同時,創立的自己的精神治療法,以此為更多人排解心理問題。
在集中營里,弗蘭克思考的是:「一個普通囚犯生活在集中營里,會有怎樣的心理歷程?」 由此出發,弗蘭克不斷反躬自問,不斷追問人內心創傷的緣由,並尋找解決的方法。 他給出的尋找生命意義的方法有三:創造和工作,體認價值(比如愛),受苦。這些方法幫助了無數的人,當然也幫助了人生遇到某種困惑的查理·芒格。
一個好的故事能幫助多少人,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查理·芒格能夠熱情地推薦這本寫著維克多·弗蘭克人生經歷和人生追尋的書,他是得到其中的幫助了,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得到幫助。
『陸』 查理·芒格傳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查理·芒格傳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用理想支撐一份報紙
用理想支撐一份報紙「你在患難之日若膽怯,你的力量就微小。」
--《聖經》箴言
芒格家的孩子們從來沒有忘記1977年,爸爸和他的合夥人沃倫·巴菲特買下《布法羅晚報》(Buffalo Evening News)後的那個夏天。小孩子們在他們的湖邊小屋裡急急忙忙地到處收集硬幣,然後跑到湖對岸船塢旁的電話亭里,幫查理把錢扔進投幣電話,好讓他們能繼續討論運營報紙的策略性問題。
「《布法羅晚報》是一筆大生意。在我印象中真的是筆很大的生意。」莫莉·芒格說。
莫莉說隨著巴菲特和芒格收購了這份東部地區知名的報紙,她覺得他們走上了一個更高的平台。他們的眼界更為廣闊,收購范圍從小型的地區性公司擴大到了更有名有姓的資產。從那以後他們開始更傾向於買入廣為人知的公司,當她想跟朋友們解釋爸爸是做什麼的時候就簡單多了。
《布法羅晚報》是運用藍籌印花的備用金賬戶收購的最有影響力的一筆資產,同時也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讓他們非常困擾。
布法羅新聞集團……
『柒』 本傑明·富蘭克林有沒什麼著作
《賓夕尼亞報》、Poor Richard』s Almanack窮查理歷書、The Way to Wealth致富之道;
參與起草《獨立宣言》、《富蘭克林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