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生惡人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天生惡人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天生惡人
作者:胡不歸
引言
更新時間2005-6-5 3:26:00 字數:232
對於人性問題,自古至今就有聖賢為此著言立說爭論不休。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荀子《性惡》篇
荀子對"性"做了兩條最基本的規定:1.性是由陰陽相合而生,是人生而自然的,人性本於天道自然。2.性雖人生而具有,非人力之所能為,然而通過後天的積習修為,可以發生質的轉化,這就是荀子人性論中的"化性起偽"觀點。
人之初,是無謂什麼善良或邪惡的罷?
不然,我要說的,是一個天生就是惡人的故事。
告知大家
更新時間2007-7-13 1:08:00 字數:74
收藏這本書的兄弟們。我現在正在構思新書,希望大家繼續保持收藏,等我新書出來了我自會發個公告告知大家。
嘿嘿。讓我再一次帶給大家一次驚喜吧!
推薦一本書
更新時間2007-8-6 22:11:00 字數:71
汗!!特意硬給朋友拉出來!!推薦他的書下。
這周的三江:女主播愛上我書號:132893
大家多多支持不歸帶他說聲謝謝了!!
請假條
更新時間2007-12-30 1:11:00 字數:1
,
推薦
更新時間2008-2-9 10:27:00 字數:12
推薦一本好書《貌似禁書》
懇請支持
更新時間2008-2-24 13:05:00 字數:11
本人的《風暴》懇請支持
第一章 惡源 第一節 祈福
更新時間2005-6-5 3:29:00 字數:3132
溫暖柔和的春風象情人間的關懷,無微不至地……
② 佛經哪些詞彙可以作為寫玄幻小說的資料
佛教基本的詞彙如下:
《普賢行願品》裡面的詞彙也很多,可以找來看看
12、三法印: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
1) 諸行無常 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
2) 諸法無我 是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沒有我的實體;
3)涅槃寂靜 是說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凡符合此三原則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
13、 四聖諦:苦、集、滅、道
1) 苦諦:
a、生苦:初出母胎,冷風割體,煩惱業力,眾苦交集;
b、老苦:顏衰色變,體力減退,舉止言行,皆不如意;
c、病苦:四大不調,精神欠和,身心受病,苦痛無安;
d、死苦:五蘊分散,神識相離,茫然自失,業境現前;
e、愛別離苦:親族朋友,名位權利,一切愛樂,離失之時;
f、求不得苦:一切榮樂,可愛諸事,心生慾望,求之不得;
g、怨憎會苦:怨家仇人,及諸事物,相遇會見,心生不安;
h、五陰熾盛苦:身(色)心(受想行識)無常,變易熾盛。
2)集諦(無明):
a、 貪:名利財色,一切貪欲;
b、 嗔;嗔恚忿恨,嫉忌不平;
c、 疾:事理不明,迷暗愚昧。
3) 滅諦:
無明煩惱,集諦業斷,我法執除,貪嗔痴盡,生死解脫,眾苦雲消,得寂滅境,安住涅
槃。
4) 道諦:即八正道
其中,四諦里又分迷界與悟界兩因果。「苦」是迷界果,「集」是迷界因,「滅」是悟界果,「道」是悟界因;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
14、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緣起,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
1) 無明:貪、嗔、痴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
2) 行:造作諸業;
3) 識:業識投胎;
4) 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
5) 六入: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
6) 觸:出胎與外境接觸;
7) 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
8) 愛:對境生愛欲;
9) 取:追求造作;
10) 有: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
11) 生:再受未來五蘊身;
12) 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
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業、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
15、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16、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17、三學:戒、定、慧
18、二諦:真諦、俗諦
19、三福:1)、人天福 / 孝敬 慈悲 身善 口善 意善
2)、二乘福 / 三皈 自性三寶 住持三寶 嚴持戒律之精神和原則
3)、大乘福 / 發菩提心 先斷煩惱再度眾生 / 深信念佛必定成佛 / 讀誦大乘 / 勸進行者
20、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21、四無量心:慈、悲、喜、舍
22、六和敬 :見和同解 / 戒和同修 / 身和同住 / 口和無諍 / 意和
同悅 / 利和同均
23、 六度 :布施 ——財富 聰明 健康 / 持戒 / 忍辱 / 精進 / 禪定 /
般若
25、三資糧:信、願、行
26、四大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
27、四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28、三藏
何謂三藏?即是經藏、律藏、論藏,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精通三藏,並能以三藏自利化他者,尊稱為三藏法師,如姚秦鳩摩羅什,唐玄奘等。試略談其義:
一、經藏。梵語素怛纜,或曰修多羅,華言契經,佛所說之經典,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有關佛陀教說之要義大都屬於經藏。
二、律藏。梵語毗奈耶,華言調伏,亦翻善治。佛所制定之律儀,善能調治眾生之惡,調伏眾生之心性,有關佛所制定教團之生活規則,皆屬於律藏。
三、論藏。梵語阿毗達磨,華言對法,又翻無比法。對佛典或經義加以議論,化精簡為詳明,以決擇諸法性相。為佛陀教說之進一步發展,後人以殊勝智慧加以組織化、體系化的論議解釋,均屬於論藏。
三藏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三藏:四阿含經為經藏,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為律藏。六足發智論為論藏。依大智度論說法,三藏屬小乘教專稱,但依據攝大乘論說法,大乘亦有三藏。華嚴經等為經藏,梵網經等為律藏,阿毗達磨為論藏。
37、佛教八宗
1)、禪宗:直指人心,即生見性成佛,不執著禪定而不離禪定
2)、密宗:以心物一元之原理,大開方便,提倡肉身成佛
3)、唯識(法相):建立一切,說八識如來藏等,接引畏空眾生
4)、天台:三止三觀,建立如來禪方便程序
5)、華嚴:華藏世界重重無盡,世界一切清靜...
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
6)、三論:否定否定,破人法執
7)、成實:三心、二諦、二空
8)、凈土:佛我互感,信心而往生
(註:以上所答,為祖龍樹菩薩之八宗)
③ 找小說!!!!!為了不讓女友變妲己,他進皇宮想讓紂王精盡人亡
多情醫仙,主角穿越後發現女友也穿越了,且女友是妲己,為了女友自己進宮,又推到了很多女人
④ 怎樣算是人
【詞典解釋】
漢語詞典解釋
詞語:人生
注音:rén shēng
釋義:①人的生存和生活:人生道路|幸福的人生。②中篇小說。路遙作。1982年發表。高加林高中畢業後一心想離開農村,後因叔父的關系當了縣委通訊幹事。他拋棄了深愛著他的農村姑娘劉巧珍,而與縣廣播站播音員黃亞萍相愛。不久,他「走後門」當幹部的事被人告發,只得回鄉勞動,他和黃亞萍的關系也告結束。
《佛學大詞典》解釋
(一)指人中之化生。即於成劫之初,欲界有情世間之成立。〔長阿含經卷二十二、俱舍論卷十二〕(參閱『劫初』2815)
(二)指人之降生於世、人之生命。般泥洹經卷上(大一·一七七上)謂:『惟人生,無不有苦。』(參閱『七惟』105)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解釋
(術語)鞞婆沙論問曰雲:何知人中有化生?答曰:劫初人也。朱子亦嘗言及,其雲佛經說初生人雲雲,今見阿含經。世界初成,光音天人下來,各有身光,飛行自在。因地肥香美,取食多者,即失神足,體重無光,日月始生。因貪食故,地肥滅沒,復生婆羅。婆羅滅沒,復生粳米。食彼米故,方分男行、女相行、不凈行,雲雲是也。見余冬序錄。
【闡述】
人生是什麼?人生,一個朴實而深刻的字眼,人生是一個為自己而創造的過程;人生是一個讓自己發光發熱的瞬間。人生如書,一本深沉厚重的書,一本一輩子才能寫完,讀完的但並非所有的人都能寫好,讀懂的書。
嬰兒在產房裡的第一聲啼哭便是書的序言,書的名字就是嬰兒的名字。隨著時間的流逝,小生命在慢慢長大,人生之書也漸漸成篇,其中有過輝煌,也有暗淡,有成功的足跡,也有歪斜的腳印,歡愉跟淚水同在,激情與失落共存。
寫好、讀好人生這本書,需要奉獻自己的全部甚至寶貴的生命。著名的科學家居里夫人,為了 『把人生變成一個科學的夢,然後再把夢變成現實』,在實驗室里耗盡了她所有的精力,終於發現了釙和鐳兩種放射性元素,實現了她人生科學的夢。世人景仰的英雄奧斯特洛夫斯基,以他無悔的人生,詮釋了人生的真諦。『人生是最美好的,就是在你生命停止時,也能以你創造的一切為人民服務』。從『清貧』的方誌敏到甘做『小小螺絲釘』的雷鋒,從『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譚嗣同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焦裕祿,無數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為國為民嘔心瀝血,卻將個人的安危得失拋之腦後。他們無須置身事外、逃避現實,更不屑於在故弄玄虛的吟唱中顯示清高,對人生信仰的不懈追求和對名利得失的淡然處之,構成了他們既光輝、偉大而又平凡、真實的人生,他們之所以能不慕虛榮,淡泊名利,甘於奉獻,是因為有著較常人更高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千千萬萬像這樣獻身的人和像這樣活著的人,他們真不愧是把人生這本書寫好了、讀懂了、讀精了。
如今,面對市場經濟的茫茫大海,一些游戲人生的人,由於對人生的迷惘和困惑,把人生當成一場戲。他們說戲是人寫出來的,角色是人扮出來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看似真,實是假,以假亂真。對人生這本書不屑一顧,生活中,在金錢和物慾的引誘下,自甘墮落,自覺或不自覺的誤入了歧途,造成終身的遺憾。
我們每個人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都在不知不覺中寫自己的人生,也在不知不覺中讀自己的人生。無論是工人、農民、還是知識分子、機關幹部,盡管職業不同、崗位不同,但所從事的事業都是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人生價值不能以你是否是科學家、作家和領導者來衡量,環衛工人清掃馬路,他給我們的城市帶來了優美潔凈的環境,這就是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平凡中體現出偉大。畢竟當科學家、作家和領導者的是少數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抱著一顆平常心,正確對待個人的得失名利,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拿得起放得下,在平凡的崗位上去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
在自然界這個復雜的環境中,我們每個人都在掙扎中撰寫自己的人生。人生這本書,你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都要非寫不可的、非要讀不可的,而且非要寫好,讀好不可的。
【人生守則】
1.你將獲得一具軀殼。
不管你喜不喜歡,在人世的這段時間,這個身體都屬於你。
2.你必須接受學習的過程。
你將到一所稱為「生活」的學校當全職學生,每天你都會有機會學習到不同的課程;有些課程會讓你覺得興致盎然,有些或許會被你評為枯燥乏味。
3.在人間,沒有所謂的「犯錯」,只有「經驗」。成長是一個「錯了再試」的過程,「失敗」的經驗和「成功」的經驗一樣可貴。
4.你必須徹底學會每個教訓。
如果你不受教,那麼每個教訓將會一再重復,直到你學會為止。一旦學會了,才能繼續下個學習。
5.學無止境。
生命的每個歷程都有必須學習的課程。所謂「活到老,學到老」。
6.珍惜已擁有的。
沒到手的一定比到手的稀奇,但不一定比到手的更好。
7.你會從他身上看到自己。
你會去愛某人,是因為你在他身上見到自己的可愛之處;恨某個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8.你的一生全憑你自己決定。
你有所需的一切資源及工具,要如何利用,全看你自己的本事及抉擇。
9.答案存在你心中。
你心中藏有對生命疑問的答案,只要你傾聽內心的聲音,信任自己的直覺,必能得到解答。
10.你將會忘記上述的規則。
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隨時記起這些規則。
11.人生很短暫,沒有很多的時間去等待。只有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爆發出來,才可以說是活過了一次。
12.13.人生中有很多的不如意,沒有什麼。時間會洗滌舊的痕跡,相信吧!快樂的日子終究會來臨。
【路遙小說】
《人生》——路遙成名作
真正奠定路遙創作基礎的作品是《人生》。當路遙年輕時不停地奔波在城市與鄉村時,他最為熟悉的生活即是「城市交叉地帶」,充滿生氣和機遇的城市生活對於象他那樣的身處封閉而又貧困的農村知識青年構成了一種雙重的刺激,不論在物質還是在精神上。路遙思考並理解了這一現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洶涌而來的種種沖擊中,他提出了農村知識青年該如何作出選擇。
早在大學讀書時,路遙閱讀了大量的經典名著,並對新中國的文學成就進行了一翻巡視,他發現以前的小說帶有某種臉譜化的傾向,正如兒童眼中將電影中的人物形象簡單分為「好人」和「壞蛋「,而人的思想是復雜的、多變的,絕對不能將復雜的人性這樣簡單的劃分,這種思考體現在《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身上。
《人生》發表於1982年,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構成了它的時空背景。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構架。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高加林正是作者著力塑造的復雜的人物。他身上既體現了現代青年那種不斷向命運挑戰,自信堅毅的品質,又同時具有辛勤、朴實的傳統美德。他熱愛生活,心性極高,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關心國際問題,愛好打籃球,並融入時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親那樣忍氣吞聲、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現實與他心中的理想總是相差極遠,正是這樣反差構成了他的復雜的性格特徵。當他高中畢業回到村裡後當上了民辦小學的教師時,他很滿足這個既能體現他的才能而又對他充滿希望的職業,但是好景不長,他就被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頂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當他失意無奈,甚至有些絕望的時候,善良美麗的農村姑娘劉巧珍闖進了他的生活,劉巧珍雖然沒有文化,但是卻真心真意地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的愛質朴純真,她以她的那種充滿激情而又實際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熾烈的愛。而實際上她所得到的愛從一開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對於高加林來說只是在他失意時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當機遇再次降臨到了高加林身上,他終於抓住了這次機會,重新回到了城市。
城市生活給了高加林大顯身手的機會,又讓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與巧珍相比,黃亞萍無疑是位現代女性,她開朗活潑,卻又任性專橫,她對高加林的愛熾烈大膽又有一種征服欲。高加林的確與她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有相同的知識背景,又有許多感興趣的話題,當他們倆口若懸河、侃侃而談時,高加林已經進入了一種艱難的選擇之中。當高加林隱隱地有了這種想法時,他的念頭很快便被另一種感情壓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親切可愛的臉龐,想起了巧珍那種無私而溫柔的愛。當巧珍帶著狗皮褥子來看他時,他的那種難以言說的復雜的感情一下子表現了出來。在經過反復考慮後,他接受了黃亞萍的愛,可同時意味著這種選擇會無情地傷害巧珍,當他委婉地對巧珍表達了他的這種選擇後,巧珍含淚接受了,但她卻並沒有過多地責怪高加林,反而更擔心高加林以後的生活,勸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淚水卻在臉上刷刷地淌著。
但是好夢難圓,高加林進城這件事終於被人告發了,他要面對的是重新回到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如同過眼雲煙難以挽留了。他難以承受這份打擊更難以面對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減少了狂熱而又冷靜的反省,接受了德順爺爺的一翻話,而後一下子撲倒在黃土地上。
路遙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話:
人生的道路雖然慢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這段話的確可以作為《人生》這篇小說的一個註解。
簡析
本文將以第二章第一節第三點(性格)和第二節第四點(經驗積累)分析 路遙 寫作中的智能結構和基本能力。
當代作家路遙( 1949——1992 ,陝西人)出生於陝北黃土高原的窮苦農民家庭,很早就失去母愛和父親支撐,離開生身之地,過繼到外地同樣窮苦的伯父家,心靈受到雙重的苦痛折磨。少年時代一系列窮困、飢餓、歧視、自卑、憤慨、奮斗、挫折等錘煉著他:考試的落第,飢餓中被迫吃嗟來之食,被人戲弄的屈辱,文革時的狂熱與理想風帆的折損,回鄉後的孤獨苦悶,與北京下鄉知青的失敗的戀愛,當然也有真正的友情、鄉情的溫暖。這段生活經歷不僅磨礪了他的性格,而且錘煉了他的心理特質,同時也成為路遙小說的基本素材。少年路遙在特殊時代的特殊自然與文化環境中所經歷的一切,形成了未來作家路遙的性格:自卑情結和苦難情結對肉身的雙重蹂躪。路遙沉重的生存壓力與接踵而來的精神創傷使路遙走向自卑,而強悍狂放、沉鬱爭勝的西北風沙鑄就的性格,又迫使他對自卑進行超越,從而改變自身的屈辱狀態。於是,路遙通過文學創作,不自覺地把這種超越自卑情結和苦難情結的心靈投射到他心愛的主人公高加林、孫少平等向命運挑戰的抗爭者身上,也就是說,這些主人公或者圍繞主人公發生的各種事件,大都具有路遙自身的體悟和經驗,從而完了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一段燦爛揪心的神話。代表作《人生》、《平凡的世界》影響了整整幾代人。《平凡的世界》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這也是對英年早逝的路遙超越苦難和自卑的最好褒獎。
他通過苦難來寫人的人格尊嚴、道德激情,面對苦難的不屈的精神力量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內在熱情。在苦難面前始終強調人的強健的生存意志和樂觀的生存態度,乃是路遙的人生本質。路遙用一種對生活的質朴而博大的愛,來包容苦難、超越苦難。在《人生》中,高加林受盡各種屈辱,他發誓要離開農村。後來通過關系進入縣城做通訊幹事,為了前途,他決定背叛愛情。而這對巧珍來講,意味著毀滅性的精神打擊。「所有的人都一致認為,劉立本的二女子這下子算徹底毀了:她就是不尋短見,恐怕也要成個神經病人。因為誰都知道,這事對一個女孩子意味著什麼;更何況,她對高玉德的小子是多麼地迷戀啊!」但是,巧珍找到了值得為之繼續活下去的理由,找到了愛情之外的值得留戀的美好的東西:「 她留戀這個世界;她愛太陽,愛土地,愛勞動,愛清朗朗的大馬河,愛大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她應該活下去!她要勞動!她要在土地上尋 找別的地方找不到的東西!」
同時路遙把人們內心的苦楚、卑怯、憤恨、歡樂與喜悅都刻畫得異常真實,如《人生》中加林民辦教師的被替換,他與巧珍的愛情,加林拉糞與張克南他媽沖突等莫不如此。《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很快蹲下來,慌得如同偷竊一般,用勺子把盤底上混合著雨水的剩菜湯往自己的碗里舀。鐵勺刮盤底的嘶啦聲像炸彈的爆炸聲一樣令人驚心。血湧上了他黃瘦的臉,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盤底,濺了他一臉的菜湯。他閉住眼。緊接著,就見兩顆淚珠慢慢地從臉頰上滑落下來——唉,我們姑且就認為這是他眼中濺進了辣子湯吧!」(路遙著:《平凡的世界》第 5 頁)但是,孫少平仍堅持認為:「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他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職業的高低與貴賤,不能說明一個人生活的價值。恰恰相反,他現在倒很『 熱愛'自己的苦難。通過這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歷經千辛萬苦而釀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關於苦難的學說'。」 孫少平在可怕的飢餓中忍受著「困難」的煎熬,甚至自卑、屈辱和誤解,然而卻依然堅守自己的「清白」和「 尊嚴」,即使餓得「 心火繚亂」,也絕不隨便偷別人的瓜果和「莊稼」充飢。
困窘、屈辱的苦難體驗給路遙留下了深刻的情感記憶,因而其作品貯滿了對於人生苦難的獨特感受,形成了路遙作品所獨有的苦難情結。因而在他的作品中灌注了關於人生苦難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形成了路遙小說獨有的苦難意識,並在苦難的磨礪中主動地建構高尚的人格和追求理想的人生。而筆下的主人公高加林、孫少平似乎是作家路遙自己的另一替身或者影子。
所以,進行文學寫作,寫作者必須把自己的切身體驗融入到筆下那鮮活的人物形象中去,充分調動各種寫作經驗,才能使文本精益求精。
關於人生的哲學闡述
人生,顧名思義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展現過程。之所以人們對人生有不同的看法,是因為個人的經歷、受教育程度、讀的書聽的事都不同的緣故。任何自身對每個人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他不知道在嬰幼兒時期他怎樣形成了不同的人格,不知道伴隨著他的成長整個人類社會運轉到了哪個階段,不知道當他邁入校園、社會的時候會遇到什麼人、什麼事,不知道自己最終會和誰共度一生,不知道自己會有怎樣的後代子孫,不知道自己死後是否還有感覺。但這些信息都是可以通過思考和學習獲得的。人生並無所謂苦和樂,苦樂都只是人的感受而已,這些感受是人的人格、性格、心智模式決定的,是可以轉化的。我的教育觀是,人的品質才是教育的重點,只有具備堅強和理智的品質,人與人之間才能更加和諧融洽地相處,人生也才會顯得更加有意義。人生對於個人是體驗性的,也是抽象的,是由分分秒秒組成的,也是由某些不連續的事件構成的。人生的意義,對於個人來說,是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這個價值包括個人對於人類整體這個物種的繁衍延續的價值,也包括個人實現在其社會中的地位獲得認同和尊重的價值。我所認同的樂觀精神是這樣的:我知道我必將死去,化為宇宙之中的微不足道的塵埃,但我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因為我被人愛也愛過人,也因為我努力奮斗過,為理想拼搏過,為失去痛苦過,為獲得欣喜過,失落過,寂寞過,孤獨過,憤怒過,憎恨過,我可以是一個唯物主義者,是斯多葛派,是伊壁鳩魯主義者,是犬儒主義者,是黑格爾主義者,是費邊主義者,是後現代主義者,等等,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知道我的人生使命,知道我所應且能夠通過努力做到些什麼,人生是一次旅程,它的目的地不是墳墓,而是每一次的邂逅,每一次的激情迸發,每一次的努力後的獲得,失去我,地球仍將旋轉,但也有可能不再旋轉,這些都並不重要,關鍵是我知道我想做什麼,知道我該怎麼對待發生在我身上我身邊的所有事情,是的,我並不悲觀,努力未必有獲得,人是必死的,這都是,至少在我的有生之年,必然的,我承認這些,但我不會放棄努力,因為活著的每一分鍾我都是實實在在地存在著感受著的。
⑤ 佛雲「大道三千…」的全文
佛雲: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佛又雲: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
佛還雲: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心身自在。
佛雲: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處。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人,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所憐憫。是名知足。
佛雲: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不復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磐。是名少欲。
佛雲: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閑居。
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是故當舍己眾他眾,空閑獨處,思滅苦本。
若樂眾者,則受眾惱,比如大樹,為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
世間縛著,沒於眾苦,比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
是名遠離。
佛雲: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
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
生值佛世難;忍心忍欲難;
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真(惱)難;
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
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欲難;
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
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
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
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佛雲: 人從愛生憂,從憂生怖。
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佛雲:財色於人,人之不舍,比如刀刃有蜜,
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佛雲:人系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
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
情愛於色,豈憚驅使,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
故日: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佛雲:愛欲之人,
猶如執炬逆風而行,
必有燒手之患。
佛雲: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
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佛雲: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
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佛雲: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
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佛雲: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
唾不至天,還從己墜;
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墜自身。
賢不可毀,禍必不已。
佛雲: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
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
飯一持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
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
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
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
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
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
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佛雲: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
言無言言;修無修修。
會者近爾,迷者遠孚。
言語道斷,非物所拘。
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佛雲: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
比如蜜汁,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佛法精妙,大道三千,皆有佛緣,我佛慈悲,度化有緣人。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