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性的枷鎖》具有明顯的自傳色彩,書中的故事是他的親生經歷嗎
《人性的枷鎖》是著名作家毛姆的半自傳體小說,這本書是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基礎,經過改編而成的,所以書中的主人公所經歷的事情和他的心路歷程,基本就是作者毛姆的親身經歷。書中的故事也就是作者自己的故事。
『貳』 《追風箏的人》講述的是作者童年發生的真實故事么
《追風箏的人》不是作者童年發生的故事。
《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該書偏重個人的情節,從阿米爾與他父親僕人兒子哈桑的親密友誼開始,這段感情成為貫穿全書的脈絡。
《追風箏的人》通過對風箏的表述,隱喻了主人公在歷經各種挫折、磨難後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內心的坦誠,撫平了心靈的創傷,最終得以頓悟,人性得以成熟的過程。風箏這一象徵體在促成結構完整的同時,進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題,創造出內容上的藝術美感。
《追風箏的人》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lxg4m437MLJu8jE2ZwflIw
『叄』 《最後一課》是不是根據作者的親身經歷寫的
不是,,
《最後一課》是都德在普法戰爭後國土被侵犯後,靈魂的釋放,,
其實當時的德國人侵略者根本沒有他描寫的這么誇張。。。這也算是文學作品的特點吧。。允許胡亂杜撰。。
而《於勒》這篇就更是杜撰的啦,,因為莫泊桑寫了那麼多短篇小說,不可能偏偏都是真實經歷吧,,只可能是作者在現實中抽取了一些東西作為材料而已。。
我大字很慢,,,你還是看到點給分哈。。
『肆』 《林海雪原》講的是什麼樣的故事
該小說主要講述了1946年冬天,國民黨在東北地區成立了「中央先譴軍」。這對當地百姓的工作、生活都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我軍和當地人民經過激烈交鋒,殲滅全部匪徒,取得了剿匪的全面勝利的故事。
《林海雪原》一直被視作「革命通俗小說」的典型代表,並被譽為「新的政治思想和傳統的表現形式互相結合」的光輝典範,它更是整個「十七年文學」發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說作品。
(4)作者的親身經歷小說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曲波以前從未從事過文學創作,但當年為革命獻身的戰斗英雄們時刻活在他的心中。當他在醫院治療養傷的時候,曾無數次地講過戰友們的故事,也曾無數次地講過林海雪原的戰斗。這些故事,尤其是楊子榮的英雄事跡,使聽者無不動容,無不驚嘆,而且從中獲得了某種力量。講來講去,他便產生了強烈的創作慾望。
作者簡介
曲波(1923—2002),現代作家。山東黃縣人。1938 年參加八路軍,歷任文化教員、指導員等職。1943 年人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44 年起任八路軍大隊政委、團政委、政治處主任等職。
1950 年因傷轉業。歷任機車車輛製造廠黨委書記兼第一副廠長、設計院副院長、鐵道工業部總局副局長等職。1956 年起,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林海雪原》《山呼海嘯》《橋隆飆》等。
『伍』 想知道一些小說作者的名字或書的名字 她(他)寫的小說是真實的事情或者是親身經歷的長篇故事
如果你是80後或者90後的話,我想你會喜歡 獨木舟 的書。她的所有所有文章寫的都是她真是的故事,她寫了一本長篇小說《深海里的星星》講的是她在長沙高中所經歷的愛情。她的故事結局都不是很圓滿,很少有歡喜的結局。但看著又不會過於虐心。我想你看了之後一定會喜歡的。O(∩_∩)O~
『陸』 有哪些小說是由作者的親身經歷而改編的
《挪威的森林》,渡邊和村上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孤獨。至於場景,像這種現實類的幻想作品,肯定會有很多是親生經歷過的,並且這些經歷化作印在骨子裡思想和感受,才能寫出這樣深刻共鳴的作品。
『柒』 請列舉一些作者根據親身經歷寫成的當代著名小說
曲波的<<林海雪原>>
『捌』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嗎
是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創作出的小說,小說嘛,為了達到文學效果肯定有虛構的地方。
有真實的部分,也有虛構的部分。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自傳性的小說,小說中的許多故事都來自於作者的親身經歷,因此讀來更加真實可信,親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於生活事實,對人物和情節作了大量典型化處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一樣,對自傳體小說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個在布爾什維克黨的培養下,在革命烽火和艱苦環境中鍛煉出來的共產主義新人的典型形象。保爾又是以作者自己為原型塑造出來的帶有自傳性質的典型形象,作家是以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真情實感為基礎來描寫保爾的。
建議去看下這個網路知識http://ke..com/view/19536.htm
『玖』 簡愛里的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嗎
是的。
本書的內容和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親身經歷大致相同。所以《簡·愛》是作者的自傳,或者更准確的說這應該是一部自傳成分很濃的小說。這本書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出生於英國北部一個鄉村牧師的家庭,母親很早就因病去世,丟下她們五姊妹。
三年後,八歲的夏洛蒂·勃朗特和兩個姐姐就給先後送進了一所「慈善學校」。1825年一場流行性傷寒使全校85名學生病倒了45名。夏洛蒂·勃朗特的兩個姐姐也因病回家治療,不久後也因病相繼死去。
而病魔的種子也在夏洛蒂·勃朗特以及妹妹艾米莉紮下了根,回家後的姐妹兩繼續讀書學習。幾年後,夏洛蒂·勃朗特為了生存當起了家庭教師。可她去的兩家人的孩子都因為嬌生慣養而蠻橫無理,而一點不把夏洛蒂·勃朗特放在眼裡。
生氣的夏洛蒂幾乎失去了信心,這時她來到了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對她很好,而她也愛上了這戶人家的主人威·梅·薩克雷先生。最終夏洛蒂·勃朗特與威·梅·薩克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9)作者的親身經歷小說擴展閱讀
《簡·愛》創作背景
作者創作《簡·愛》時的英國已是世界上的頭號工業大國,但英國婦女的地位並沒有改變,依然處於從屬、依附的地位,女子的生存目標就是要嫁入豪門,即便不能生在富貴人家,也要努力通過婚姻獲得財富和地位,女性職業的惟一選擇是當個好妻子、好母親。
以作家為職業的女性會被認為是違背了正當女性氣質,會受到男性的激烈攻擊,從夏洛蒂姐妹的作品當初都假託男性化的筆名一事,可以想見當時的女性作家面臨著怎樣的困境。而《簡·愛》就是在這一被動的背景下寫成的。
『拾』 你看過哪些小說是作者親身經歷
很多小說是自傳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