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莫泊桑的《項鏈》,作品背景,意義,以及影響
19世紀法國,資本主義社會。
以小見大地反映出當時社會上的人拜金主義、金錢之上的思想主題這篇小說尖銳地諷刺了小資產階級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出乎意料的結尾加深了這種諷刺,又帶有一絲酸楚的感嘆——其中有對瑪蒂爾德的同情。
結構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是線性情節小說,以一個單一連貫的情節故事為主,語義層面上以主人公為了夜會借一掛項鏈為線,按照「真相遲現」的組織原則來結構。在情節序列上是一鏈狀結構,在情節的銜接上是一種鎖鏈式的因果連節,在情節的發展上是層遞式的推進,其線性情節的深層蘊藉著作者對歷史與人性的豐富體驗與思考。
小說中通過瑪蒂爾德這一個人物,描寫了資本主義社會里上、中、下三等人的生活狀況。瑪蒂爾德嚮往的是上流社會的生活,那裡有金碧輝煌的住宅,有精美華貴的衣著和食品,男男女女整天無所事事,以調情取樂,連僕人都是懶洋洋地在客廳里打瞌睡。這是一種不勞而獲、腐朽糜爛的寄生生活。瑪蒂爾德很羨慕這樣的生活,想擠而擠不進去,原因何在呢?就因為她沒有金錢,沒有地位。小說中寫到,她「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裡」,「沒有陪嫁的資產」,因而也就「沒有什麼法子讓一個有錢的體面人認識她,了解她、愛她、娶她」,盡管她長得漂亮也是枉然。在資本主義社會里,沒有金錢,沒有地位,也就沒有前途,沒有一切。婚姻也不例外。在法國,至今還保留著這樣一種風俗,一個待嫁的女子必須有一筆陪嫁費。男方娶親,首先看陪嫁,一個女子如果沒有優厚的陪嫁,那麼,她就找不到有錢有勢的丈夫。瑪蒂爾德沒有陪嫁費,「最後只得跟教育部的一個小書記結了婚」。她的不幸也就是從這里開始的。當然,如果她嫁了路瓦栽之後,安於現狀,不再想入非非,也可能不會發生後來的悲劇。因為在那個社會中,他們的生活也算得上是小康的水平了。路瓦栽有固定的職業,繼承了一筆價值一萬八千法郎的遺產,平時還略有節余,他們雇上一個女傭(雖然那是一個語言習俗不同於巴黎的布列塔尼女人,使喚起來不那麼得心應手),飯菜里還常能有燉肉。總之,是過得去的了。可是,在那種社會風氣下,像瑪蒂爾德這樣的女人,總認為自己的命運不該如此,總想試一試自己的運氣,擠進上流社會。於是,她以現狀為苦,以向上爬為理想,結果踏上了不幸的道路。 在金錢決定一切的資本主義社會里,只認衣衫不認人,人們競相以華美的服飾來顯示自己的富有,寒傖的衣衫只會招來上流社會人們的冷遇和白眼。瑪蒂爾德深知其中奧秘,她懂得:既要參加舞會,爭取這向上爬的「一個好機會」,就必須不惜一切,精心籌辦好自己的服飾,這才借來了那串鑽石項鏈,帶來了不幸的禍種。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瑪蒂爾德的虛榮心和不幸遭遇都不是一種偶然的孤立的現象,而有著為當時社會所決定的必然性。 後來,為了賠償鑽石項鏈,他們簽了成千上萬的借約,從此受到高利貸的盤剝,嘗到了「窮人的艱難生活」。他們辭退了女傭,租賃了一個小閣樓住下。瑪蒂爾德擔負了全家的粗活,每天要為一個銅子與商販們百般爭論。路瓦栽也要在傍晚為商人謄清賬目,在晚上抄寫東西,抄一頁掙五個銅子。十年之後,嬌嫩美貌的瑪蒂爾德變成了粗俗蒼老的婦人,連老朋友都不敢與她相認。這種生活並不算資本主義社會里最底層、最艱難的生活。但是,它與上流社會那種紙醉金迷的生活相比真有天淵之別,使我們看到:在資本主義社會里,貧富懸殊帶來的生活上的差異竟是如此之大,人們一旦落入高利貸的深淵,那就有吃不完的苦頭。莫泊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這些不合理現象,而瑪蒂爾德正是在這樣的社會中,為追求上流社會的奢華而不幸地墜入了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就這個意義上講,莫泊桑對於瑪蒂爾德又不無同情之心。 那麼,莫泊桑對瑪蒂爾德所羨慕的那種奢華生活抱什麼態度呢?小說中對於項鏈這個小道具的描寫是很能說明問題的。這串項鏈是瑪蒂爾德那個有錢朋友的首飾匣子里最出色的寶貝,瑪蒂爾德戴上它就可以在教育部長的舞會上免遭冷遇,出足風頭。它彷彿是上流社會人們的一個符證,是那裡的豪華生活的一個象徵。然而,最後發現那不過是一件騙人的東西,它那耀眼的光彩掩蓋了它的虛假的本質,這個結尾發人深省。人們可以自然地聯想到:瑪蒂爾德那個朋友在富庶的外表下掩藏著何等虛偽的本相;那一夜豪華的舞會上,珠光寶氣,爭嬌斗妍,然而誰知道那裡有幾多真相,幾多偽裝。瑪蒂爾德追求的豪華生活不過如此,整個上流社會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虛偽的名利場!?《項鏈》能透過上流社會表面的豪華威嚴,揭露出它腐朽、虛假的本質,我們不能不嘆服莫泊桑這種敏銳而深刻的社會觀察力。
莫泊桑名作<項鏈>的主題,一般教材和文章都認為是諷刺了資產階級的虛榮心.本篇通過研究莫泊桑的悲觀主義思想及其作品的一般結構,並聯系作品具體分析作者對瑪蒂爾德的態度及瑪蒂爾德自身思想行為的可肯定性,論證了對人生的思考,對命運的哀嘆,才是這部作品的真正主題.
2. 莫泊桑短篇小說的小說意義
莫泊桑講述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小人物,有諾曼底狡猾的農民、慷慨的工匠、受欺凌的女傭、小職員、小店主、小市民,也有比市民還世俗的破落貴紳、富商、工廠主,以及野心勃勃的政客。例如《項鏈》中因愛慕虛榮而毀了一生的小市民,《羊脂球》中,有愛國骨氣的妓女和軟骨頭的富商與鄉紳,在敵人面前的不同表現,《一家子》中為爭取遺產而大打出手的一家人,《兩個朋友》中寧死也不肯將通行口令告訴敵人一對友人,《莫蘭這只公豬》中好色而愚蠢的服裝店老闆……
《瓦爾特·施那夫斯的奇遇》反映了敵軍士兵為了活著寧可當俘虜的厭戰情緒;《俘虜》描寫的是法國婦女機智擒敵的故事。其中內容最豐富、意義最深刻的作品,則是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小說的內容是一個妓女和一些有產者同乘一輛馬車離開德軍佔領區,大家對這個綽號羊脂球的妓女側目而視,但是在由於沿途耽擱而餓得發昏的時候,卻又厚著臉皮吃光了她的一大籃美味食品。馬車在路過一個小鎮時被攔住了,占據該鎮的普魯士軍官要求羊脂球陪他過夜,否則不予放行。車上的工業家、伯爵和商人等為了不影響自己的生意,千方百計地勸說羊脂球為他們作出犧牲,但事後又鄙視她,任憑她陷於孤獨和挨餓的境地。
小說里沒有硝煙彌漫的戰場,也沒有刀光劍影的搏鬥,然而它通過妓女羊脂球被迫向敵人獻身的遭遇,刻畫了各具特色的人物,特別是勾勒了有產者們為了私利而不顧民族尊嚴的丑惡嘴臉。羊脂球自尊自強、不甘屈服,表現了愛國主義的凜然正氣,結果卻被那些偽善的同胞推人火坑。他們為了迫使羊脂球就範,個個巧舌如簧、軟硬兼施,就連道貌岸然的修女也沆瀣一氣。莫泊桑以真實的細節、精練的語言和爐火純青的技巧,使這篇小說構成了一幅戰爭時期法國的社會圖景。作品中的善與惡時時形成不露痕跡的對照,使讀者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戰爭的憎恨、對人民的同情和對所謂上等人的蔑視,因而不愧為在思想性和藝術性兩方面都堪稱楷模的名篇。
莫泊桑描寫小職員生活的短篇小說很多,例如《騎馬》和《項鏈》寫他們為了出風頭而弄巧成拙、自食其果,表現了他們可憐兮兮的虛榮心;《我的叔叔於勒》和《傘》諷刺了這類家庭的寒酸相和勢利眼;《散步》中的小職員數十年如一日地過著單調乏味的生活,最後意識到這一點時不禁悲憤地上吊自盡。這些作品揭露了世態炎涼的社會現實和官僚機構里腐敗昏聵的作風,諷刺了小職員的自私虛榮和爾虞我詐,同時又對他們的刻板生涯寄予了人道主義的同情。
莫泊桑有大量的短篇小說描繪諾曼底農村的生活,它們從各個方面反映了貧苦農民的悲慘遭遇,例如《瞎子》、《繩子》、《窮鬼》等等,其中的主人公都因備受欺凌而死去。《皮埃羅》諷刺了地主婆的吝嗇,《流浪漢》譴責了把好人逼成盜賊的社會風氣。《真實的故事》中的地主玩弄女傭,造成了女主人公絕望地死去的悲劇。也有一些作品表現了農民的狹隘,例如《老人》中的夫婦為了不耽誤農活而希望垂危的老人快點去世,《圖瓦》中的女主人公竟讓因肥胖而中風的丈夫孵雞蛋等等。
除了以上三種主要的題材之外,莫泊桑還從愛情和情慾的角度,描繪了人們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其中《月光》是反對禁慾主義的名篇,寫一個神父在皎潔月光下理解了愛情;《橄欖園》譴責了不負責任的放盪行為,《巴蒂斯特太太》則批判了歧視受辱女子的不良風俗。值得指出的是,妓女的題材在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說里佔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衣櫥》等都反映了妓女的悲慘生活。
3.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非常有深意,你覺得明白了什麼道理
《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這本書是由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寫的。一開始我並不喜歡看這本書,覺得很枯燥,很無聊,這種書有什麼好看的呢?但是,當我再次認真地讀《羊脂球》《菲菲小姐》等一些文章,我就感覺到了作者莫泊桑寫作手法的高超。他用了細膩的描寫讓人情世態真相畢露。每篇文章構思都獨具匠心,讀了引人入勝,讓我彷彿身臨其境。在這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就是《羊脂球》。
讀了這篇文章以後我深有感觸那些擁有高貴身份的人在利益面前很大的變化。那些人需要羊脂球的幫助才能通過關卡,用了花言巧語讓她犧牲換來他們的利益。可是到了羊脂球沒了一絲利用價值以後卻又拋開她不管,展現了他們的虛偽和醜陋。莫泊桑用前後的對比揭露了這些人的假仁假義,和社會上的美與丑。
4. 如何從專業的角度解讀《羊脂球》這本書的文學價值有多高
1.《羊脂球》以1870年的普法戰爭為背景,穿越法國資本主義社會的各個階層,把政治、商業、宗教、社會底層的人們濃縮成一個小社會,以一輛馬車為載體,通過六天的時間線,講述了一個結構完整、極具諷刺意味的故事。生動地反映了這場戰爭中資產階級的貪婪、虛偽、自私和背叛。相比之下,它突出了以「羊脂球」為代表的社會底層人民友誼、正義、愛國、勇敢的崇高精神。
2.以小見大。作家把社會舞台搬到狹窄的車廂里,集中在空間里;整個故事在六天內發展結束,在時間上濃縮。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愛國表演」,一輛馬車彷彿一個小社會。19世紀後期,雖然現實主義作家關注現實並對其進行批判,但仍有一些作家在描寫中關註上層階級或中產階級。然而,對現實敏感的莫泊桑不僅關注社會底層,而且描寫和贊美底層中職業最低的妓女。
5. 《莫泊桑短篇小說選》到底有什麼魅力,它的結局有什麼深意
蓋伊·德·莫泊桑是19世紀法國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在他的一生中,他寫了300多部短篇小說,六部長篇小說和三本游記。他的主要成就是大量的短篇小說。這些短篇小說所達到的藝術水平,不僅在法國文學中是傑出的,在世界文壇上也是傑出的,具有典範意義。因此,有人稱他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
莫泊森一生寫了300多篇短篇小說,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他的小說生動細致,把人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都是用犀利的文筆寫小事情、小人物,生動地展現了當時的社會狀態,讓人讀後回味無窮,發人深省。讀過莫泊森的短篇小說後,我感到幸運的是,我沒有生活在莫泊森描述的社會中。學生們,在空閑時間,讀讀莫泊森的短篇小說。他筆下的主人公也許並不美麗也不富有,故事也不太曲折感人,但卻有力深刻,包羅萬象,像一面世界大事的鏡子。相信你會收獲很多。
6.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歸來》 求詳細分析和評論 作者想表達什麼啊
莫泊桑是風俗畫家,縮寫不想巴爾扎克,一定意在批判,更多是真實人生的片面。在我看,莫泊桑的作品中這一篇旨在表示人生的無常變幻,無定的命運捉弄世人。
7. 莫泊桑短篇小說集 讀後感
開篇便是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主人公無疑是以另一種方式表達了她對侵略者的仇恨和蔑視。羊脂球曾因與普魯士人同住一所旅館為由,拒絕過高尼岱的無理要求,她根本不可能答應侵略者的無恥要求,然而最終她還是為了親愛的「同胞」而屈服。而那些道貌岸然的上流社會的旅伴,在利用她通過了普魯士人的關卡之後,卻徹底的拋棄了她,甚至還嘲笑她的犧牲行為。我憤怒了,想到在開頭,女主人公曾經無私地把自己的食物給大家吃,在結尾卻被大家嘲笑,一點吃的都沒有,只能看著別人吃,我覺得女主人公真的非常可憐。女主人公是一個被出賣了的英雄,一個有著貞德姑娘那樣的堅強意志和愛國熱忱的英雄,那些有錢或有權的「同胞」真像當年他們的祖先出賣貞德一樣,出賣了她而又拋棄了她,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劇。《羊脂球》充分地表達了莫泊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對只顧私利而不顧民族尊嚴的貴族資產者們的寡廉鮮恥的抨擊。
莫泊桑的小說中為數不少是對上流社會的鄙視和厭惡,而對於小資產階級也同樣提出了批判。比如《項鏈》中的羅瓦賽爾夫婦為了參加一次部長舉辦的晚會而葬送了十年的青春。若不是虛榮心作祟,瑪蒂爾徳不會向朋友借項鏈,也不會在丟失項鏈後買一條「完全相同」的賠給朋友而落入高利貸的陷阱,就此開始了十年艱辛的生活。最令人心酸的是瑪蒂爾徳在還清欠款之後偶遇借給項鏈的朋友時那種輕松,自豪的心情。在她看來,為了支撐門面而付出的犧牲終於得到了體現。
《我的叔叔於勒》以於勒叔叔與「我」的家人相遇前後我家人對他的截然相反的態度,提出了「究竟是金錢重要,還是親情重要」的疑問。這些作品都表達了對社會的不滿,也突出了作者是多麼關心國家,以筆來當武器,來訴說社會的不足。
在莫泊桑的筆下,我讀到了他對貴族們寡廉鮮恥的抨擊;對小資產階級愛慕虛榮、羨慕榮華的風氣的諷刺;對資產階級腐化墮落、拜金主義等丑惡風尚的鄙視以及對窮苦人民悲慘命運的同情、對勞動人民優秀品質的歌頌,還有他那濃濃的愛國之情。
從莫泊桑的寫作風格中我也學到了不少。他不是哲人,也不是歷史家。他缺乏巴爾扎克那種深邃的歷史洞察力,更不像他的老師福樓拜那樣縝密細致,也不如左拉的視野那麼寬廣。可他卻有一種非凡的捕捉生活的能力,善於在一般人視而不見的凡人小事中,發掘出帶有本質意義和美學價值的內容,使得自己作品中的文學題材大大豐富了。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精悍深刻,包羅萬象,他的許多文章都非常有趣,讀來非常過癮。課余讀一讀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吧,只花費你幾分鍾的時間,但相信你會有不少收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