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王願堅革命小說全集
1954年開始寫短篇小說。《黨費》、《糧食的故事》、《媽媽》等短篇小說。1956年至1966年,參加了「解放軍30年徵文」——革命回憶錄選集《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有機會系統地學習了黨和軍隊的歷史,接觸到更多老一輩革命者,使他的創作題材更豐富,文筆更洗練。又陸續寫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隊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說。1976年又繼續發表了《路標》、《足跡》等10篇短篇小說。1974年與陸柱國合作改編《閃閃的紅星》為電影文學劇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有:《糧食的故事》、《後代》、《普通勞動者》《王願堅小說選》。1978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編劇、文學部主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美術系主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四、五屆理事。他的優秀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向世界發行,傳記被收入《中國名人詞典》和英國《世界名人錄》等。 王願堅的一生一直致力於小說創作,1974年創作了第一個劇本《閃閃的紅星》,塑造了身處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斗爭正激烈的時刻,潘東子等嚮往參加革命的紅孩子形象。對孩子的內心刻畫深入,幾個孩子的性格鮮明,各具特色,人物語言生動,可愛。形象真實、親切,非常令人難忘。劇作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戲劇性強。 王願堅自1952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其中《黨費》、《糧食的故事》、《支隊政委》等描寫了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斗爭;《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
、《三人行》、《趕隊》等歌頌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英雄事跡;《普通勞動者》、《媽媽》、《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形象。其它還有《早晨》《征途》和改編的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等。近幾年的新作有《足跡》《標准》《草》《歌》等短篇小說,其中《足跡》獲人民文學雜志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王願堅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黨費》,多次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影響深遠。
《燈光》《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普通勞動者》《支隊政委》《後代》《媽媽》 糧食的故事
《趕隊》《珍貴的紀念品》《草》電影《閃閃的紅星》…… 其中他的《七根火柴》,被選入上海兩期課改新教材七年級下學期語文課本第三單元:人貴有精神,第10課。 《草》,被選入蘇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一單元第4課。 《燈光》,被選入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七單元第3課(略讀課文),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三單元:燈光,第11課(略讀課文) ,第52頁到54頁。九年義務教育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19課,第86到88頁。 《七根火柴》,被選入上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3單元第10課 《三人行》被編進,小學冀教版,六年級語文書下冊,第8課
『貳』 王願堅短篇小說創造的藝術特點
王願堅的小說寫得較好的有《黨費》、《糧食的故事》、《媽媽》、《親人》、《三人行》、《七根火柴》、《普通勞動者》、《理財》等等。這些作品大多選取革命戰爭題材,但他的作品中絕少敵我正面沖突的場景,他更著力於展現我方軍民艱苦卓絕的斗爭條件以及它對人的意志的錘煉,可以說他在作品中注重開掘的是英雄人物身上的美好品德、頑強意志所折射出的美。
《黨費》中,在閩粵贛邊區,敵人為破壞我軍的地下群眾組織,採取了「移民並村」活動,加強了對地下革命活動的控制;戰爭也使邊區老百姓物資極度貧困。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黃新守著給山上的戰士准備的一籮筐鹹菜,卻不捨得給自己餓得已有氣無力的女兒吃一根腌豆角。為了保護地下組織的聯絡員「我」,黃新選擇了犧牲自己。《三人行》中的指導員王吉文身負重傷,又只能以幾片車前菜葉充飢,在背小周一人都力不能支的情形下,師長卻命令他再背起一名受傷的士兵,他有過猶豫,但為了多救一條同志的生命,他還是咬緊牙關,接受了任務。他硬是挺著,一次背一人往前,走了十七、八次來回,直至自己傷口迸裂,昏倒在地。《七根火柴》中的那位小戰士,為了給隊伍送七根火柴,他自己在最需要火的時候也沒有動一根火柴,最終他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王願堅雖主要寫的是殘酷堅苦的戰爭,但他的小說卻也充滿了人性美和人情味。他寫出了惡劣的斗爭條件下同志之間締結的濃厚情誼,也注意寫堅強的革命者在親人、同志面前的柔情。《親人》中的曾司令員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後,決定弄假成真,認犧牲了的戰友的父親為親爹,讓那位盼兒心切的老人心靈得到極大的慰藉。《媽媽》中的馮司長對下屬就像親媽媽一樣,當年為了革命的需要,她不得不賣了自己的兒子掙了完成任務所需的船票錢。當二十年後,回國參加祖國建設的兒子找到她時,她是那麼激動,她回想起當年撇下兒子時,自己走十幾步一回頭時內心的酸楚和在漫長的歲月里對兒子的思念,在塑造一位堅強的女革命戰士的同時也寫活了一個柔情似水的母親。《理財》中游擊隊供給部胡部長寧願被大家罵也要將糧食、金銀留到最關鍵的時候使用。看著戰士們只能以野菜充飢,他心疼得整夜流淚,睡不著覺。
王願堅的的小說的篇幅都非常短小,最短的還沒有兩千字。最長的的也不過萬把字,但他小說的情節卻非常生動,故事性強。《普通勞動者》的主題非常簡單,但由於小戰士不認識林部長,在互助勞動中小戰士對將軍的暗中相助,小戰士以聽來的當年紅軍的故事來教導將軍,工地上有人回憶起林師長當年幹活時的豪情卻不知將軍就近在眼前,等等這些情節就顯得非常有趣味性。《糧食的故事》雖敘述的是送糧的事,但裡面的故事性也很強,尤其是當郝吉標在帶兒子一起去送糧的路上遇到了敵人,他以兒子為活誘靶,引開了敵人這一情節設置具有傳奇性且感人至深。這些出色的故事情節使王願堅的小說有較強的可讀性。
『叄』 七根火柴的概括
七根火柴的故事概括如下:
紅軍遠征中,一名掉隊的盧進勇在森林裡遇見了另一名掉隊的同志態大,這位無名的戰士把自己珍藏的7根火柴交給了盧進勇,並囑咐他給戰士們,自己卻犧牲了。最後,盧進勇追趕上了後衛部隊,用一根火柴點燃了草堆,並把剩下的6根火柴交給了指導員帆沒豎。
關於七根察判火柴的故事簡介與來源
《七根火柴》是現在作家王願堅所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最初發表於1958年6月號《人民文學》。
作品細節描寫感人,表現了革命戰士的高尚品格。文章主角不是大量筆墨所寫的盧進勇,而是有高尚品格的無名戰士。
《七根火柴》主題單純、鮮明,結構嚴謹,情節緊湊、集中,篇幅短小精悍等特點,被人們譽為當代短篇小說中短而精的名篇。《七根火柴》作為課文被收錄進中學語文教材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七根火柴》的故事簡介
『肆』 王願堅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1954年開始寫短篇小說。《黨費》、《糧食的故事》、《媽媽》等短篇小說。1956年至1966年,參加了「解放軍30年徵文」——革命回憶錄選集《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有機會系統地學習了黨和軍隊的歷史,接觸到更多老一輩革命者,使他的創作題材更豐富,文筆更洗練。又陸續寫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隊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說。1976年又繼續發表了《路標》、《足跡》等10篇短篇小說。1974年與陸柱國合作改編《閃閃的紅星》為電影文學劇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有:《糧食的故事》、《後代》、《普通勞動者》《王願堅小說選》。1978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編劇、文學部主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美術系主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四、五屆理事。他的優秀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向世界發行,傳記被收入《中國名人詞典》和英國《世界名人錄》等。 王願堅的一生一直致力於小說創作,1974年創作了第一個劇本《閃閃的紅星》,塑造了身處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斗爭正激烈的時刻,潘東子等嚮往參加革命的紅孩子形象。對孩子的內心刻畫深入,幾個孩子的性格鮮明,各具特色,人物語言生動,可愛。形象真實、親切,非常令人難忘。劇作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戲劇性強。 王願堅自1952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其中《黨費》、《糧食的故事》、《支隊政委》等描寫了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斗爭;《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
、《三人行》、《趕隊》等歌頌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英雄事跡;《普通勞動者》、《媽媽》、《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形象。其它還有《早晨》《征途》和改編的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等。近幾年的新作有《足跡》《標准》《草》《歌》等短篇小說,其中《足跡》獲人民文學雜志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王願堅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黨費》,多次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影響深遠。
《燈光》《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普通勞動者》《支隊政委》《後代》《媽媽》 糧食的故事
《趕隊》《珍貴的紀念品》《草》電影《閃閃的紅星》…… 其中他的《七根火柴》,被選入上海兩期課改新教材七年級下學期語文課本第三單元:人貴有精神,第10課。 《草》,被選入蘇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一單元第4課。 《燈光》,被選入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七單元第3課(略讀課文),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三單元:燈光,第11課(略讀課文) ,第52頁到54頁。九年義務教育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19課,第86到88頁。 《七根火柴》,被選入上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3單元第10課 《三人行》被編進,小學冀教版,六年級語文書下冊,第8課
就只有這些了??
----
t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