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傅雷簡介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號怒庵,生於原江蘇省南匯縣下沙鄉(今上海市浦東新區航頭鎮),中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的重要締造者之一。
早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他翻譯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等名家著作。20世紀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譯巴爾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貢獻,被法國巴爾扎克研究會吸收為會員。
其有兩子傅聰、傅敏,傅聰為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的鋼琴家,傅敏為英語教師。
(1)傅雷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傅雷人物觀點
對於八股文風,傅雷這樣說道,「一個知識分子不善於思考,不勇於思考,感覺不靈敏,好奇心不強,就不稱其為知識分子,更談不到鑽研學問。何況思想懶惰與感覺麻痹還牽涉到遇事認真負責的問題,從而牽涉到人生觀與世界觀。」
對於藝術,人生,傅雷這樣說到,「先做人,其次做藝術家,再次做音樂家,最後做鋼琴家」。
對於孤獨,傅雷這樣對傅聰說到,「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你永遠不要害怕孤獨,你孤獨了才會去創造,去體會,這才是最有價值的。」
2. 傅雷一生翻譯法國文學和學術著作多少種
傅雷的譯作多為法國文豪巴爾扎克和羅曼·羅蘭的名著。15卷《傅雷譯文集》,共五百多萬字,是中國翻譯史上空前的巨著。此外,傅雷還是一位傑出的美術批評家。24歲的他就譯出了《羅丹藝術論》這樣不朽的名著。26歲的傅雷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講課時,寫出了《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文章不僅分析了一些繪畫、雕塑名作,更觸及了哲學、文學、音樂、社會經濟和歷史背景等等,足見其知識之淵博,多藝兼通。在《貝多芬傳》里,傅雷以一位音樂鑒賞家的角度用「自己的筆與貝多芬心靈相通,在與命運的搏鬥中彼此呼應」。其翻譯的作品強調「神似」,即「翻譯應當像臨畫一樣,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認為「理想的譯文彷彿是原作者的中文寫作」,並要求文字「譯文必須為純粹的中文,無生硬拗口的毛病」。(此即翻譯三原則:「信」、「達」、「雅」,也就是「讓閱讀者信服」、「文筆要練達而流暢」和「字句要通俗而文雅,但忌粗俗之字句」。)
《亞爾培薩伐尤》,上海駱駝書店,1946年,1949年;
《歐也妮·葛朗台》,三聯書店出版,上海,1949年;
《高老頭》,駱駝書店,1946年;三聯書店,上海,1950年。
《貝姨》,平明出版社,上海,1951年,1954年;
《邦斯舅舅》,平明出版社,上海,1952年,1953年;
《夏倍上校》,平明出版社,上海,1954年;
《於絮爾·彌羅埃》,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56年,1958年;
《攪水女人》,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62年,1979年;
《都爾的本堂神甫》、《比哀蘭德》,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
《幻滅》,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78年;
《婦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長沙,1987年;
《賽查·皮羅多盛衰記》,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78年,1989年;
《巴爾扎克全集》(第五卷:人間喜劇:風俗研究,私人生活場景5),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86年);
《巴爾扎克全集》(第六卷:人間喜劇:風俗研究,外省生活場景1),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86年);
《巴爾扎克全集》(第七卷:人間喜劇:風俗研究,外省生活場景2),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86年);
《巴爾扎克全集》(第十一卷:人間喜劇:風俗研究,巴黎生活場景21),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88年 );
《巴爾扎克全集》(第十三卷:人間喜劇:風俗研究,外省生活場景4),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88年);
《巴爾扎克全集》(第十四卷:人間喜劇:風俗研究,外省生活場景5),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89年);
梅里美[編輯]
《嘉爾曼》(附《高龍巴》),平明出版社,上海,1953年,1954年。
羅曼·羅蘭[編輯]
《約翰·克里斯朵夫》,商務印書館,上海,第1卷1937年;第2~4卷,1941年。平明出版社,重譯本第1冊,1951年;第2~4冊,1953年。
《貝多芬傳》,刊於《譯報》1934年第1期;重譯本:上海駱駝書店,1946年,附《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一文。
《米開朗基羅傳》,商務印書館,1935年。
《托爾斯泰傳》,商務印書館,1935年。
《論莫扎特》,刊於《外國名作曲家研究》第2集。
伏爾泰[編輯]
《老實人》,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55年。
《查第格》,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56年。
《伏爾泰小說選》,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80年。
丹納[編輯]
《藝術哲學》,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
莫羅阿[編輯]
《人生五大問題》,商務印書館,1936年
《戀愛與犧牲》,商務印書館,1936年
《服爾德傳》,商務印書館,1936年
其他譯作[編輯]
《聖揚喬而夫的傳說》,《華胥社文藝論集》1930年
丹納《藝術論》第1編第1章,《華胥社文藝論集》
屠格涅夫等散文詩四首,《藝術旬刊》,1932年10月至1933年1月
George Lecomte《世紀病》,1932年《晨報》
《高爾基文學生涯四十周年》、《精神被威脅了》和《一個意想不到的美國》,1932年
拉洛倏夫谷格言二十六則;1932年
斐列浦·蘇卜《夏洛外傳》,「自己出版社」,1933年
幸福之路(羅素)
短篇小說《夢中》,1926年1月《北新周刊》第13、14期。
短篇小說《回憶的一幕》,1927年1月《小說世界》第15卷第4期
《法行通信》15篇,1928年《貢獻旬刊》第1、2卷各期。
《塞尚》,1930年10月《東方雜志》第27卷,第19號
《薰琹的夢》,《藝術旬刊》第1卷第3期,1932年。
《現代法國文藝思潮》、《研究文學史的新趨向》、《喬治·蕭伯納評傳》、《從「工部局中國音樂會」說到中國音樂與戲劇底前途》、《現代青年的煩悶》,《時事新報》「星期學燈」專欄,1932年10月至次年5月
《現代中國藝術之恐慌》、《文學對於外界現實底追求》等文章四篇,《藝術旬刊》,1932年;
《雨果的少年時代》,《中法大學月刊》第8卷第2期,1935年12月
《論張愛玲小說》,《萬象》5月號,1944年
《所謂反美親蘇》,《觀察》第2卷第24期,1947年
《獨一無二的藝術家莫扎特》,1956年《文藝報》第14期
《與傅聰談音樂》,連載於《文匯報》,1956年。
《評<春種秋收>》,1957年《文藝月報》1月號。
《閑話新年》,《文匯報》,1957年1月1日。
《翻譯經驗點滴》,《文藝報》第10期,1957年
3. 有哪些歌頌父親,表達父愛的短篇小說或者名著
《父子的世界》羅伯特.M.皮爾西格
《我與父輩》 閻連科
《我愛你,爸爸》考夫
《傅雷家書》 傅雷
《聆聽父親》 張大春
《父親》 梁曉聲
《我愛你,爸爸》 (英)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