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書摘10000/119《秋水》
《秋水》 莫言
《秋水》收集了莫言1985年到1998年間的慎團脊創作,這部短篇小說集以莫言自身的鄉村記憶或閉為基礎,主要描繪了鄉土生活的貧窮、苦難。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出生於山東省高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莫言因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復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
在《秋水》這部小說集中,更讓人體會到的是不同人的人性。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難用是非善惡確定的朦朧地帶。作品只要准確地、生動地描寫了這個充滿矛盾的朦寬滲朧地帶,就超越了政治而成為了優秀文學。
Ⅱ 好看的短篇小說 1萬字以下
《冷情抄夫君》
《秋襲水映塵》
《痴戀情狂》
《木玉成約》
《幽蘭》和《畫眉》
《憐姬》
《捆愛》,《姐夫》
《情不能醒》、《銀一兩》
1.《落落清華》高幹文~
2.《佳期如夢》
3.《半是蜜糖半是傷》高幹文
4.《何所冬暖》
5.《趁年華》一開始可能有點看不懂,但是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這本書非常非常好看~
Ⅲ 莫言的短中長篇小說
長篇小說(11部)
小說 發表時間
《紅高粱家族》 1987年
《天堂蒜薹之歌》 1988年
《十三步》 1988年
《酒國》 1993年
《食草家族》 1993年
《豐乳肥臀》 1995年
《紅樹林》 1999年
《檀香刑》 2001年
《四十一炮》 2003年
《生死疲勞》 2006年
《蛙》 2009年
中篇小說(27篇)
《透明的紅蘿卜》(1985年) 《球狀閃電》(1985年)
《金發嬰兒》(1985年) 《爆炸》(1985年)
《秋水》又名《流水》(1985年) 《築路》(1986年)
《歡樂》(1987年) 《紅蝗》(1987年)
《你的行為使我恐懼》(1989年) 《父親在民夫連里》又名《野種》(1990年)
《懷抱鮮花的女人》(1991年) 《白棉花》(1991年)
《紅耳朵》(1991年) 《戰友重逢》(1991年)
《幽默與趣味》(1992年) 《模式與原形》(1992年)
《夢境與雜種》(1992年) 《牛》(1998年)
《三十年前的一場長跑比賽》(1998年) 《長安大道上的騎驢美人》(1998年)
《師傅越來越幽默》(1999年) 《我們的七叔》(1999年)
《藏寶圖》(1999年) 《野騾子》(1999年)
《司令的女人》(1999年) 《掃帚星》(2001年)
《變》(2009年)
短篇小說集
《白狗鞦韆架》 《與大師約會》
Ⅳ 莫言的《秋水》
一直以來很喜歡讀小說,常被小說中的情節、人物所打動。甚至有時候讀完幾天以後,還深深沉浸在其中。
後來,我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要讀小說,主要讀什麼?
直到有一天,我讀到一句話「我們讀小說很容易陷入到一個故事邏輯當中,即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但是在我看來,對於大眾小說而言,故事的邏輯是第一位的,但是對於文學性小說而言,故事卻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人物和讀過之後的精神感受。」
我便知道我閱讀的方向是對的。
正如讀川端康成的長篇小說《雪國》,短篇小說《伊豆的舞女》,單論故事情節其實都沒有啥出彩之處,而印象最深刻的就在於能讓你感受到高於故事層面的精神享受。
讀莫言的《秋水》如果試圖去解析黑衣人,紫衣人,白衣人三者的關系,以配叢及故事的來龍去脈,那麼等於就是用大眾小說的視角去解讀文學作品,這是很難解釋的通的,而且作者也絕對不容許你通過小說裡面的蛛絲馬跡來辨別裡面的關系,這樣一來,他的作品就變成了推理小說,對於他來說無異於自取其辱。
吸引我讀下去的是故事的開頭,「爺爺死的非常體面,面色紅潤,栩栩如生,令人敬仰不止跡乎。」這一段話是對爺爺的神態描寫,這樣的描寫肯定是一個正面人物,也將死亡描寫的如此美妙,緊緊地抓住了我的心,但是第二段中寫道:「據說爺爺年輕時殺死三個人,放起一把火,拐著一個姑娘,從河北保定府逃到這里,成了高密東北鄉最早的開拓者。」這一段充滿了神秘色彩,與他的其他作品一樣,有一種魔力,吸引著我去讀完。在這種神奇怪誕的人物和情節中,我進入一種幻覺;在一種超自然的現象和一些現實主義的場面中,我體會到了一種既離奇又現實的真切的體驗。
這種人鬼難分幻覺和現實相混的手法,便是他的夢幻現實主義手法。
《秋水》是他早期創作的12篇短篇小說合集,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是他短篇小說精品系列的第二本,這些作品包括《大風》《枯河》《秋水》《白狗鞦韆架》《老槍》《斷手》《罪過》《斷手》《草鞋窨子》《棄嬰》《飛艇》《蒼蠅.門牙》《愛情故事》等。
他的作品寫的多是發生在山東高密東北鄉的傳奇。他在小說中構造了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天馬行空般的敘述,陌生化的處理,塑培州櫻造出神秘的對象世界,帶有明顯的先鋒色彩。
但是他的作品在獲得應有的贊揚以後,卻變成了許多人對他的諷刺與嘲諷。甚至這些反對者中還不乏一些學者,作家。例如,就在莫言獲得諾獎的次年,由現代文學博士、教授李斌、陳桂婷二人聯合出版的《莫言批判》發行,書中直言莫言,在文學創作上存在著不小的失誤,更是羅列了九大罪狀。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莫言的作品中充斥著一些對中國人性問題的鞭撻,這種描寫是極其過分的。
我認為,文學作品存在的意義其實就是在藝術再造的同時,讓我們提高自我,去避免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世界名著《飄》里一樣有著美國南北戰爭種族問題的描述,這本書並沒有被封禁。瑪格麗特米切爾也沒有比低毀,他仍然被稱的上是名著。
莫泊桑的《羊脂球》裡面,通過對名叫羊脂球的妓女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反襯出《羊脂球》雖然身份卑微,但懷有一顆愛國之心。小說的結尾與開頭連成一起,深刻地揭示了法國慘敗的真正根源,那就是法國不僅有投降派,而且還有各種形形色色的帶頭革命派,假革命派存在。這揭露人性的醜陋,同樣使他的作品成為了名作。
他回答那些嘲諷者的語言,也是我們想說的。正如他所說,最好的說話方式就是他的寫作,他說他的話都寫進自己的作品裡,用嘴說出的話,隨風而散,用筆寫出的話永不磨滅。
我照樣在他的《秋水》當中,體會到了他的現實又幽默,赤裸裸的語言。直接的描寫和毫不避諱的口吻向我們訴說,看上去奇幻又符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