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嘉誠究竟是怎麼創業的
78歲的李嘉誠,值得國人學習、了解的地方很多,只要你有這個希望。在本期的報道專題中,《北京青年》周刊匯集了李嘉誠研究學者、在港傳媒人士、市場分析師等相關人士,抽絲撥繭,力圖為讀者展示一個「大眾文化營造的幻想世界」之外的真實李嘉誠。 第一桶金:塑膠花,僅僅是塑膠花。
背景:20世紀40年代中期,塑膠工業在歐美發達國家興起。香港作為全方位開放的世界自由貿易港,市面上很快就出現了從歐美輸入的塑膠製品。塑膠製品易成型,質量輕,色彩豐富,美觀適用,能夠替代眾多的木質或金屬製品。塑膠有易老化、含毒性等缺點,但這些缺點,被人們追趕時髦的風氣所湮沒。時至今日,塑膠製品仍大行其道。
1950年夏,李嘉誠在筲箕灣創立長江塑膠廠。他取「長江」的廠名,來自「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盪萬里」——足見他長江般的雄心大志。
每個人的創業故事都不一樣,第一桶金是最吸引人的話題,面對李嘉誠的成功,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不解:靠塑膠花的銷售,就真的可以成為億萬富豪?沒錯,僅僅依靠塑膠花,李嘉誠已經躋身香港巨富行列。 周兆晴:我們分析李嘉誠,無法忽略的是他的頭腦和審時度勢,這是中國人的良好傳統,未雨綢繆。李嘉誠「塑膠花」的發展也不是一步到位,在他創業初期,香港的塑膠及玩具廠已有三百多家,長江廠只是其中經營狀況良好,但缺乏特色的一家。長江廠出口的塑膠玩具,跟同業並無多大區別,只是款式有細微變化而已。此時,李嘉誠開始設想今後的問題——1957年,世界大戰已經結束十年多,西方國家步入經濟快車道,對生活品位的追求與日俱增,李嘉誠的工廠迅速轉型——主攻塑膠花生產。
塑膠花實際上是鮮花翻版,上世紀50年代是一個追求與尷尬並存的年代——有限的生活水平和膨脹的想法、追求,塑膠花就像一個轉軌時代的完美替代品,迅速佔領著香港甚至全球市場。
周兆晴:50年代李嘉誠做的事情,現在已經有了很好的傳人——就像浙江商人,比如眾所周知的「打火機」出口,這兩者有很大的可比性,大規模生產、大規模批發銷售、出口貿易,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共同點就是塑膠花與打火機的技術含量都很低。
1957年開始的幾年中,李嘉誠靠批發貿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膠花出口商、製造商,關鍵的一點是:他已經不僅僅是為了香港,或者為了街坊而生產,他的產品遠銷歐美。 端木:50年代末是戰後香港發展史上第一個黃金期,轉口貿易的蓬勃和貼牌製造商身份使香港市面出現欣欣向榮景象。塑膠花生產廠家其實很多,長江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間,在「商圈」看來,塑膠花就算做到再大的名氣也不過就是小販,而無法真正進入「企業界」,所以當時稱呼李嘉誠為「塑膠花大王」,多少還有些輕視的感覺。
李嘉誠知道依靠塑膠花出口絕非長久之計,缺乏技術含量的產品在生命力上永遠都不會長久,他企盼著人生一次變革。 轉型伊始:李嘉誠的60年代 背景:香港情況很特殊,地勢不僅狹小,而且多山。有限的土地,無限的需求,加之港府採取高地價政策,寸土寸金,房貴樓昂。1951年,香港人口才過200萬,20世紀50年代末,數量逼近300萬。人口增多,不僅是住宅需求量的增多,因本埠經濟的持續發展,急需大量的辦公寫字樓、商業鋪位、工業廠房。香港長期鬧房荒,房屋的增加量總是跟不上需求量。
生產塑膠花,只是李嘉誠賺錢的手段,是他基業的原始積累。他的最終目的,是充分展示人生的價值,看看一個人的能量究竟有多大!跑得有多遠!
端木:以香港為例,在今天,百億身價的超級巨富,90%是地產商或兼營地產的商人。可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並非如此,大富翁分散在金融、航運、地產、貿易、零售、能源、工業等諸多行業,地產商在富豪家族中並不突出。這同時意味著,房地產不是人人看好的行業。
1958年,李嘉誠在繁盛的工業區——北角購地興建一座12層的工業大廈。1960年,他又在新興工業區——港島東北角的柴灣興建工業大廈,兩座大廈的面積,共計12萬平方英尺。
周兆晴:李嘉誠此時表現出成功商人穩健的一面,資金再緊,李嘉誠寧可少建或不建,也不賣期房或加速建房進度;他盡量不向銀行抵押貸款,或會同銀行向用戶提供按揭。現在看起來這幾乎有些保守,因為他的營利重點放在收租物業。
讀者看到這里會不會同樣驚嘆於李嘉誠的保守:期房買賣、銀行抵押按揭幾乎是地產界不二法門,在李嘉誠眼中卻成了危機的伏筆,當然,這樣的表態需要巨大的財力後盾撐腰,「塑膠花大王」絕非浪得虛名。
收租物業,雖不可像發展物業(建樓賣樓)那樣牟取暴利,卻有穩定的租金收入,物業增值,時間愈往後移,愈能顯現出來。
端木:60年代初期興建的大廈現在還有很多,甚至在中環這樣的黃金地帶時不時還可以見到古舊老樓,四十多年來,物業不斷增值,租金收入穩步提高,這些大廈的業主成為最有保障的一批人。
在上世紀60年代的前五年,李嘉誠雙管齊下,塑膠花生意日益做大,地產投資穩健升值,一個更大的理想逐漸成型。
1965年,35歲的巴菲特開始顯露頭角,他投資的「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開始私募基金,而他個人財富總額達到400萬美金;1965年,30歲的傑克·韋爾奇竟然是李嘉誠的同行,一名通用電氣(GE)塑膠事業部普通員工;1965年,10歲的比爾·蓋茨正在西雅圖的公立小學就讀三年級;1965年,邁克·戴爾出生;1965年,37歲的李嘉誠身家過億,世界知名,蓋茨家餐桌上擺放的塑膠花也許就是出自李嘉誠的工廠…… 周兆晴:市場與企業的專業人士們多少存在著誤區和失職。熟讀偉大的比爾·蓋茨、巴菲特和韋爾奇,對於華人企業家們並不是全部功課——如果不研究李嘉誠,我們用什麼強有力的經驗去支持未來融入全球化背景的成長? 黃金年代:從商販到巨鱷 背景:1969年10月,美國總統尼克松在聯合國大會上公開表示:願與中共談判。隨後私下傳話中國,可放鬆長達二十年之久的禁運政策。1971年1月,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同年7月,尼克松派基辛格博士訪華,與周恩來、毛澤東會面——香港的轉口貿易地位將會進一步加強。香港經濟界恢復了對香港前途的信心,百業轉旺,對樓宇的需求激增。
在這股風起雲涌的炒風中,李嘉誠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買空賣空是做生意的大忌,投機地產猶如投機股市,「一夜暴富」的後面,往往就是「一朝破產」。
端木:1966年和1967年的香港人生活動盪,這與世界格局及中國內地大背景有關,倒閉潮、擠兌潮一時間席捲本港,這就像大浪淘沙,一些資質平庸的小企業被淘汰掉,在此時大舉進軍地產業需要膽識和大局意識。 李嘉誠堅定地以長期投資者的面目出現在地產界;同時,他又是長期投資者中的保守派。他一如既往地在港島新界的新老工業區尋購地皮,營建廠房。他盡可能少依賴銀行貸款,有的工業大廈完全是靠自籌自有資金建造。公司下屬的塑膠部經營狀況良好,盈利可觀。
摘自《李嘉誠傳》:「文化大革命」開始波及香港。「中共即將武力收復香港」的謠言四起,香港人心惶惶,觸發了自二戰後第一次大移民潮。移民以有錢人居多,他們紛紛賤價拋售物業,擁有數個地盤、物業的李嘉誠憂心忡忡。他不時聽廣播,看報紙,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保留香港現狀,實際上對中共大有好處。中共並不希望香港局勢動亂。」經過深思熟慮的李嘉誠,毅然採取驚人之舉:人棄我取,趁低吸納。
亂極則治,否極泰來。大規模移民潮雖漸息,而移居海外的業主,仍急於把未脫手的住宅、商店、酒店、廠房賤價賣出去。李嘉誠認為這是拓展的最好時機,他把塑膠盈利和物業收入積攢下來。他將買下的舊房翻新出租,又利用地產低潮,建築費低廉的良機,在地盤上興建物業。
周兆晴:隨著政治格局的寬松,李嘉誠事業進入快車道,大概在1971年前後,他已經把事業重點完全轉移到地產行業。
此時,香港百業復興,地產市道轉旺。有人說李嘉誠是賭場豪客,孤注一擲,僥幸取勝。只有李嘉誠自己清楚他的驚人之舉是否含有賭博成分。他是這場地產大災難中的大贏家,但絕非投機家。
端木:香港人都知道的一件小事,李嘉誠在將主業轉行到地產之後,他並沒有關閉曾經的塑膠花生產廠房,雖然上世紀70年代塑膠花出口已經衰落,甚至開始賠錢,但他長期將這個工廠保存,一來那是李嘉誠創業之根本;二來是他對曾經同甘共苦創業同事的一個交代。 李嘉誠從來不是一個缺乏責任感的人。 成就超人:
我們對這個超人到底了解多少?
背景:1971年,李嘉誠成立長江地產有限公司。1972年,香港股市一派興旺,李嘉誠認准時機,將長江地產改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騎牛上市,成為「華資地產五虎將」之一。從此,李嘉誠在香港地產股市大展拳腳。
按照一般人的邏輯方式,李嘉誠很有錢,而且已經有錢很多年了。
書店裡,的確擺滿了李嘉誠題材的出版物,看看那些書名,例如:孫子兵法與李嘉誠商場布局、贏遍天下的終極商道、財富狀元賺大錢的秘訣、白手起家的層層突破、給中國學生的11條忠告……它們惟一的共同之處是,塑造著「首富」、「超人」、英雄和導師的形象。李嘉誠的傳奇人生:從窮困少年到「塑膠花大王」,從地產大亨到股市超人,從世界碼頭霸主到新經濟先鋒……他呈現在大眾文化的幻想世界裡,培育了成千上萬的忠誠「擁躉」。在這個「所有行業都是娛樂業」的時代,李嘉誠成為娛樂文化元素的一部分。
當然,娛樂明星效應自有其市場價值,李嘉誠本人行事低調,個人品牌卻價值連城。房子,只要是李嘉誠做的就比較好賣;股票投資,李嘉誠的判斷力如巴菲特一樣令人信賴;在3G的漫長冬季,他得到許多中小投資者始終如一的支持,換了別人做3G恐怕早已關門大吉。
當您將李嘉誠的人生當作童話故事來閱讀時,您有沒有想過問一句:為什麼?
周兆晴:在我的研究中,成就李嘉誠一生大事的轉折絕對不是由塑膠花領域進軍地產行業,而是80年代初期成功收購和記黃埔。從策略層面考慮,如果業務全為地產投資,集團盈利就會純粹被地產相關因素所影響,例如政府規劃和賣地政策等。這樣的投資,經濟景氣時固然盈利理想,但是一旦好景不再,集團承受的打擊就會相當沉重,甚至會有財務危機。
和記黃埔主營項目與地產不太沾邊:貨櫃碼頭、運輸、零售、製造……最重要的一點:李嘉誠再也不是塑膠花大王或者地產商人,他的觸角已經進入到市面的各個領域。
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整個長和系(長江實業同和記黃埔)便開始進軍海外市場,海外業務范圍包括能源、地產、電訊、零售和貨櫃碼頭等,投資地區以香港為基地延伸到中國內地,北美,歐洲及亞太其他地區。 周兆晴:長和系積極地走國際化道路,除了順應業務規模擴張的需要,更主要的是通過業務全球化來分散其投資風險。不同的市場受經濟周期影響會不同,行業競爭程度也不同,市場發展階段也會有先有後,長和系就利用這種地域上的差異來增加其投資的靈活性並降低所承受的風險,確保整體回報始終都令人滿意。
在香港,作為一個地產富豪,李嘉誠已經成為了城市英雄,他甚至就是這個城市的光榮與夢想。與此相對應的是,雖然內地近年來誕生了不少地產富豪,但從純經營技巧的角度看,獲得認可的寥寥無幾,這還不用說「地產暴利」下的道德質疑。
周兆晴:李嘉誠的範本意義不在於他又賺了多少錢,而在於他獲得這些財富的博弈技巧。從這一點上說,內地地產商們向李嘉誠學習的東西其實很簡單,但又很難學。 3G豪賭:挑戰新經濟領域
背景:和黃目前已在英國、義大利、中國香港地區、澳大利亞、奧地利、丹麥和瑞典推出了3G業務,在全球共有超過1000萬2G客戶和超過103.8萬3G客戶,其中英國約36.1萬、義大利約45.5萬、香港約3.65萬。目前每日3G用戶增長量超過一萬——這一切牢牢確立了和黃全球3G領導者的地位。
從塑膠花到地產,再到上世紀80年代購並重組和記黃埔,邁向國際化。在港口、電訊、零售、地產、基建及能源等產業領域成為世界級的行業領導者。上世紀90年代,李嘉誠轉戰新經濟。在3G、互聯網、媒體、制葯等高新產業領地搶占制高點。
上述題材作為故事來讀,人們耳熟能詳。但是,如果做企業管理的專題研討,我們幾乎沒有思想准備。比如,長實、和黃地產做到香港最大的地產集團,業務還拓展至內地、海外,那麼戰略與營運方面有何獨到之處,為什麼看不到深入的分析文章甚至專著呢?
周兆晴:屈臣氏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近年來的版圖擴張令歐洲人深為震驚,在內地發展也很迅速,但是,現在別指望讀到一本關於屈臣氏的書,連一篇系統分析的論文也難找到。
很多人都認為,3G將是李嘉誠最後一個需要攻克的堡壘,畢竟他已經年近八十,「退休」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對手們也在看著他,3G的冬天據說很漫長,李超人的一世英名是不是就會毀在3G上?
端木:在使用尋呼機的時代,和記黃埔的業務就已經在香港開展得有聲有色,目前香港四大移動通訊商中,和記黃埔地位至尊且無法動搖,但是3G業務的開展卻並不是很順利。李澤楷在網路泡沫時代的圈錢行為引發公眾不滿,這也抵消了一些香港人對李嘉誠的好感。
由於電信業先期投資巨大的特點,在未來電信市場的爭奪中,是否有足夠的耐心不追求眼前利潤、精心培育市場,將會成為成功的關鍵之一。
周兆晴:李嘉誠很有耐心,他收購屈臣氏二十年,前十年銷售業績一直不能令人滿意,他卻靜靜等待著零售業的春天,等待著內地零售業市場的開放,這裡面有兩個決定性因素——深謀遠慮和財力支持。3G也可能是等待,但說實話,我個人也不看好這一項目,如果失敗,那將是李嘉誠一生最大的一個敗筆——但是他輸得起。
李嘉誠之所以被稱為「超人」,就是因為他輸得起——他那些看似大膽的「豪賭」,背後都是以他長期信守的戰略假設和道德原則做支撐,旁觀者看是驚濤駭浪,也許他是閑庭信步。
從20世紀50年代塑膠廠(說是塑膠車間更恰當一些)的小老闆,到21世紀初世界商界巨鱷,個中變遷真是只有「超人」兩字可以概括。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宴請國外的生意夥伴,席間,談到中國企業家話題,外國朋友說,我們很推崇中國的李嘉誠。但是,很困惑:「你們為什麼不研究李嘉誠?」中國人當然予以反駁:列舉了現在書店可以看到的琳琅滿目的關於李嘉誠的書。然而,外國朋友搖頭說:那些書都不是專業的研究。他還說,在他們國家,對李的研究比中國人做的深入很多。
李嘉誠是一部曠世傳奇,他白手起家成為華人首富,給人們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但是,我想外國朋友的意思是,作為世界級的企業家,李嘉誠並沒有得到專業立場的解讀。
周兆晴:香港娛樂圈「星」光燦爛,有兩位「圈外人」卻獲得比大牌明星還要高的「明星效應」。一位就是李嘉誠,另一位是原《明報》老闆、武俠小說家金庸。不過,這種家喻戶曉的明星效應,明顯阻礙了人們對兩位高人的專業研判,對於他們成就的認識恐怕還需要幾代人。 端木:我是一個香港人,我們無法想像沒有李嘉誠的生活,說誇張些,600萬香港人每時每刻都在為他積累著財富,交通、電訊、電燈、零售……想來想去,除去仰鼻呼吸之外,他幾乎約束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李嘉誠面前比爾·蓋茨顯得有些投機。
李嘉誠用幾十年去做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如果這是一場「經營策略」的在線游戲,他已經可以拿到最高積分;事實上這一切真的很像「游戲」,原因在於其「教科書般」的完美。
中國企業家應當仔細研讀一下李嘉誠,以期重建責任和誠信為基石的商業文化,而那正是李先生多年來一直呼籲的:「過去的六十多年,滄海桑田,但我始終堅持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直、真誠、同情心,憑仗努力和蒙上天的眷顧,循正途爭取到一定的成就。」除去可以量化的財富之外,我們對李嘉誠的了解是否還可以更多一些呢? 李嘉誠: 全面滲透港人生活在香港,「李嘉誠」三個字代表了一個白手起家的傳奇,亦代表了心繫故鄉的潮州人精神。環繞李嘉誠身邊的故事多不勝數,有贊揚的,亦有責難的。他創立的商業王國,生意涉及各行各業,「拚命」從每個香港人口袋中賺取金錢,但另一方面,生活節儉的他又往往不惜一擲千金,捐出大筆款項給醫院和教育機構,令不少香港和內地人受惠。有人欣賞他,以他為人生奮斗的目標,但亦有人不滿他,認為李家王國隻手遮天,為所欲為,而更多香港人同時帶有這兩種互相矛盾的復雜心情,既愛又妒。
說實在的,李嘉誠旗下的生意業務,已滲入香港每個家庭,地產、能源、電訊、零售……許多人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李超人」的客戶。筆者的五兄弟姐妹,就有三個住在李嘉誠企業龍頭「長江實業集團」興建的住宅,而筆者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多半購自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集團」的百佳超級市場,就算是每晚照著小兒做工課的燈火,也是來自他旗下「香港電燈公司」供應的電力。換句話說,香港人每月賺來的,或多或少貢獻給了他,難怪有人崇拜他,也有人埋怨他賺了香港人太多的錢。
但無論如何,有關他的新聞,即使是無關痛癢的花邊消息,總會吸引香港人的注意。他說的每句話,盡管閑話家常,亦經常會成為報章的頭條。他在公眾場合中的一言一行,都是鎂光燈追逐的焦點。他每年主持長實集團的業績演示文稿會,變相成為他個人的記者招待會,傳媒關心他對政治問題的看法,健康,乃至私人生活,多於集團本身的業績。
背負「李嘉誠」三個字,即使做善事也不一定事事順利。去年他捐出10億港元給香港大學做教研用途,校方為答謝他,決定將港大醫學院冠上李嘉誠的名字,結果引起部分醫學院學生和畢業生的反對。
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前身是香港西醫書院,孫中山正是該書院的第一屆畢業生,近百年來醫學院都沒有冠名,今次校方在未有充分咨詢下便將百年老店的招牌送給了李嘉誠,有畢業生在報章上刊登廣告反對,表面上是批評校方做法錯誤,實際上則不滿李嘉誠沾了醫學院的光。
其後,李嘉誠表示不會因部分港大校友反對而放棄港大醫學院給予他的冠名。校方最終亦將醫學院改名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今次事件引起這么強烈的反彈,可說是因李嘉誠的盛名而起。有人認為,以李嘉誠的條件應該捐出更多錢,而校方要答謝他的話,找一座新大樓為他冠名便可。
自從李嘉誠晉身香港首富,生意越做越大之後,媒體便給他一個不知是褒是貶的綽號:「李超人」,而他兩個兒子——長實集團副主席李澤鉅和電訊盈科集團主席李澤楷,則分別被封為「小超人」和「小小超」,這反映出李氏家族在香港確實擁有很大的影響力。
香港人羨慕李嘉誠,但名人也有名人的痛苦。一個普通人,雖然沒有李嘉誠的財富,卻擁有無價的自由。李嘉誠坐擁過千億港元財富,卻買不到自由的天地,他和家人走到任何一處地方,都有保鏢貼身跟隨,其妻子庄月明的墓也有賊人打注意,企圖盜墓。他們的家庭生活,特別是李嘉誠的紅顏知己和再婚問題,更成為了大眾茶餘飯後的話題。 年屆七十八的李嘉誠至今未言退休,他一直走著一條不平凡的路,在香港的政經界呼風喚雨,許多人都以他惟馬首是瞻。再者,李嘉誠對於許多香港人趨之若鶩的金錢,卻有一番見解,他說過:「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B. 《家》中人物的簡介 名言 評論
簡介
主要情節與主題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他長篇系列小說《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中最成功的一部,也是現代文學中描寫封建大家族興衰史的優秀長篇。它深刻揭示了封建專制主義和封建家族制度的特徵、弊端和罪惡,指出了它必然滅亡的命運,是抨擊封建專制制度的一座豐碑。 《家》中的故事發生於「五四」前後,當時中國社會正處於一個風起雲涌、激烈動盪的歷史轉折時期。背景是中國當時還很封閉的內地——四川成都。那裡有一個官僚地主階級的大家族——高公館,公館中除了老太爺,還有五房分支。小說主要以長房中的三兄弟:覺新、覺民、覺慧的故事為主,以各房以及親戚中的各種人物為緯,描繪出一幅大家族生活的畫面,集中展現了封建大家族生活的典型形態,也真實地記錄了一個封建大家族衰落、敗壞以至最後崩潰的歷史過程。新文學問世以來,以揭露舊家庭舊禮教為題材的創作很多,但以長篇系列小說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規模,對封建家族在現代逐步走向崩潰過程做系統深入描寫的,《家》以及《春》《秋》還是第一次,在現代文學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小說寫了覺新、覺民、覺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寫了幾對年輕人——覺新與錢梅芬、李瑞珏,覺民與琴,覺慧與鳴鳳之間的戀愛、婚姻糾葛,寫了他們不同的遭遇;寫了學生請願,覺慧被關禁閉,兵變驚亂,鳴鳳、梅芬、瑞珏相繼慘死,覺民逃婚,覺慧出走……通過這些故事,作家批判的鋒芒不僅指向舊禮教,更指向作為封建統治核心的專制主義,其所描述的戀愛婚姻悲劇的真正意義,也不只是主張自由戀愛,而是喚醒青年「人」的意識,啟迪與號召他們與封建家庭決裂。在作者看來,覺慧與婢女鳴鳳的戀愛悲劇,覺新與錢梅芬、李瑞珏之間的婚姻悲劇,其根源都在於他們追求幸福愛情、婚姻的願望與封建禮教以及封建專制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是舊的家族所代表的專制制度,扼殺了他們的幸福和生命。巴金寫這部小說,目的在於他要以筆為武器,對這個「垂死的制度」,喊出「我控訴」: 我寫《家》的時候,我彷彿在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面掙扎。我陪著那些可愛的年輕生命歡笑,也陪著他們哀哭。我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去,我好像在挖開我的記憶的墳墓,我又看見了過去使我的心靈激動的一切。在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常常被逼著目睹一些可愛的年輕生命橫遭摧殘,以至於得到悲慘的結局。那個時候我的心由於愛憐而痛苦,但同時它又充滿詛咒。我有過覺慧在他的死去的表姊(梅)的靈前所起的那種感情,我甚至說過覺慧在他哥哥面前所說的話:「讓他們來做一次犧牲品吧。」一直到我在1931年年底寫完了《家》,我對於不合理的封建大家庭制度的憤恨才有機會傾吐出來。所以我在1937年寫的一篇「代序」中大膽地說:「我來向這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I』accuse(我控訴)。」我還說,封建大家庭制度必然崩潰的這個信念鼓舞我寫這部封建大家庭的歷史,寫這一個正在崩潰中的地主階級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歡離合的故事。我把這個故事叫做《激流三部曲》,《家》之後還有兩個續篇:《春》和《秋》。 第五單元家族的記憶《家》我不要單給我們的家族寫一部特殊的歷史。我所寫的應該是一般的資產階級家庭的歷史。這裡面的主人公應該是我們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見到的。我要寫這種家庭怎樣必然地走上崩潰的路,逼近它自己親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寫包含在那裡面的傾軋、斗爭和悲劇。我要寫一些可愛的青年的生命怎樣在那裡面受苦、掙扎而終於不免滅亡。我最後還要寫一個叛徒,一個幼稚的然而大膽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要他給我們帶進來一點新鮮空氣,在那舊家庭裡面我們是悶得緩不過氣來了。 (選自巴金《關於〈家〉十版改訂本代序——給我的一個表哥》) 巴金是在五四運動的直接影響下成長起來的,正像他自己後來所回憶的那樣,當時「我如飢似渴地搶購各種新文化運動的刊物,一句一行地吞下去,到處寫信要求人給我指一條明確的出路,只要能推翻舊的,建設新的,就是赴湯蹈火,我也甘願……我們是五四運動的產兒,是被五四運動的年輕英雄們所喚醒、所教育的一代人。」可以說,是「五四」給了他一雙看世界的眼睛。而他自己的家族故事則為他提供了一個有聲有色的背景和一個豐實的材料庫。正是通過講述這樣一個「小社會」在1919—1924年間的故事,巴金錶達了他作為一個「五四運動的產兒」的不無矛盾的社會觀和文化觀。 一方面,小說描寫了高家四代人的生活,並將他們設置為新舊兩大陣營。一邊是以高老太爺、馮樂山、高克明、周伯濤以及高克安、高克定為代表的老一輩統治者,他們專橫顢頇,虛偽頑固,是儒家倫理道德的化身以及小說中所有不幸的製造者,而以高覺民、高覺慧為代表的年輕一代則以叛逆者的形象構成與父(祖)輩的尖銳對立: 他(覺慧)把祖父的瘦長的身子注意地看了好幾眼。忽然一個奇怪的思想來到他的腦子里。他覺得躺在他面前的並不是他的祖父,這只是整整一代人的代表。他知道他們,這祖孫兩代,是永遠不能夠了解的。但是他奇怪在這個瘦長的身體裡面究竟藏著什麼東西,會使他們在一處談話不像祖父和孫兒,而像兩個敵人。 這一場景成為小說中人物關系的一個頗有意味的象徵。人生道路與價值觀念的不同自然是二者之間最大的分歧,但在小說中,道德風貌的高下被認為是區分兩代人的最大標志。接受「五四」新思想的年輕一代代表著正義、良知,而老一代則代表著虛偽無恥和殘忍邪惡,二者善惡分明。小說中總是立足於年輕人的敘述視角將這一理念詮釋得淋漓盡致。這些都鮮明地體現了作者立足於「五四」新文化、全面批判和否定封建家族
制度以及傳統的儒家思想觀念的價值立場。由這種立場出發,小說猛烈地抨擊「巫師捉鬼」和「血光之災」的封建迷信,對喪禮和婚禮繁瑣的風俗也大加嘲諷,斥之為「滑稽」。「從情緒上來說,這部小說是一張控訴狀,寫出了舊家庭制度的一切罪惡,如愛情的不自由、個性的壓抑、禮教的殘忍、長者的絕對權威和衛道者的無恥。」見羅成琰、閻真《儒家文化與20世紀中國文學》,《文學評論》2000年第1期。而配合著這種情緒,小說採用了一種相當感情化和色彩化的語言,書中人物常常以情感誇飾的直白句如「我痛苦……我控訴……」來形容他們的心理狀態,表達他們的個人心緒,從而使這種個人宣洩變成一種社會抗議行為。而所有其他復雜的人生情緒都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從歷史角度來看,這一種情感化色彩化的語言形態是在激進的反傳統反專制的30年代文化心態下形成的,但同時它又成為這一種文化心態能夠延續和發展的基本載體。」見許子東《巴金與「青年革命心態」》,載《當代小說閱讀筆記》,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頁。 這樣一種情節模式正是現實生活的矛盾在文學中的反映。《家》所誕生的時代,正是古老的中華民族在內憂外患、落後挨打的形勢下尋求自強自立、重建文明的時期。但是自鴉片戰爭以來,洋務運動對富國強兵的追求,維新變法改革制度文化的努力,皆相繼歸於失敗。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但卻流於形式,中國社會陷入更加混亂失序的局面。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看來,在於中國自身,正是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傳統阻礙著中華民族走向強盛。中國要想擺脫落後的命運,必須與這個傳統徹底決裂。而這種決裂只有通過對傳統的全盤否定和極力醜化才能實現。因此,在他們的筆下,傳統成了罪魁、元兇、魔鬼、食人者。「啟蒙思想家們幾乎一開始就被安置在替辛亥革命補理論課,為民主共和制所象徵的意識形態尋找價值合法性的角色位置上。」見許紀霖、陳達凱《中國現代化史》第321頁。但是一個民族的歷史傳統是不可能輕易消失的,它必然會與新興力量產生尖銳的對立和沖突。而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往往會轉彎抹角地凝結為意識形態領域的對立觀念,意識形態中的對立觀念又勢必表現為作品形式結構上的特點。《家》中父子對立的結構模式正是現實中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之間矛盾的具象化,而小說中子一代的出走與封建家長的死亡、封建大家族的崩潰,正是對這一矛盾的想像態解決。 《家》這種講述家族故事的模式在啟蒙主義話語中非常典型,它對後來的家族小說創作起了極強的示範作用。對傳統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批判和徹底否定也成為這類小說一個持久而強大的主題。像端木蕻良的《科爾沁旗草原》、路翎的《財主底兒女們》、茅盾的《霜葉紅似二月花》都是如此,而《家》中父子對立的結構模式也被或多或少地繼承下來。
主要藝術特色
(1)、抒發真摯濃郁的激情:《家》只求與青年讀者情緒溝通,不求深刻雋永,傾向單純、熱情、坦率,以情動人,情感汪洋恣肆,語言流水行雲,雖然有時少有錘煉,不耐咀嚼,整體上卻有一股沖擊力,能滲透讀者的心。 (2)、意蘊豐富的日常生活細節描寫 (3)、舒緩自然、生活化的結構 :《家》在結構上借鑒了《紅樓夢》的寫法,以覺慧和鳴鳳的戀愛以及覺新與瑞珏、梅芬之間的糾葛作為情節發展的主線,全面交織而展示了高公館的衰亡過程。 (4)、樸素、自然、流暢的語言風格 《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連續性的長篇,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翻譯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藝術成就最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籲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鮮明的一面旗幟。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和起著巨大的作用。
C. 李嘉誠靠什麼起的家
14歲的李嘉誠被迫輟學走上社會謀生。李嘉誠先在舅父庄靜庵的中南鍾表公司當泡茶掃地的小學徒。李嘉誠到這里之後,學到的第一個功夫就是察言觀色,見機行事。[3]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李嘉誠被調入高升街的一間鍾錶店當店員,學會了鍾表裝配修理技術。
1947年,李嘉誠因不願長期寄人籬下,便到一家五金廠當推銷員,開始了香港人稱之為「行街仔」的推銷生涯。1948年,由於出色的推銷成績,20歲的李嘉誠便升任塑料花廠的總經理。
1950年,年僅22歲的李嘉誠用平時省吃儉用積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灣創辦長江塑膠廠。「長江」取意於「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盪萬里」。辦廠初期,曾經出過質量事故,李嘉誠在表妹庄月明的鼓勵之下度過了難關。
D. 近年來優秀的管理者有那幾個他們的管理理念是怎樣的
近年來優秀的管理者及其管理理念:1.35歲的劉迅是陝西奧威科技礦產有限公司董事長,2001年,他通過技術移民取得了加拿大綠卡,把妻子和兒子帶到了溫哥華。
2.中國紅蜻蜓集團董事長錢金波移民則是為了子女教育。
3.36歲的王路現在是CNET——全球第五大IT專業網站——的全球副總裁,海外留學的經歷使他比別人擁有更多的機會.
4.台灣企業家蔡萬才,國泰集團負責人,世界知名富豪。
5.中國馳名商標「兩岸咖啡」是世界知名中外合資,餐飲連鎖企業,由浙江知名女企業家金梅央女士為追求更大的咖啡理想和更好的服務理念,投資創立的咖啡西餐連鎖品牌。
6.龐玉良
創立的林德集團是世界知名的物流服務供應商,服務網路覆蓋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城市。龐玉良認為,聰明的企業家要學會規避貿易壁壘。比如服裝,可以把領子、袖子做好,作為半成品運出去,在帕希姆機場的保稅工貿園再加工成成品,打上「Made in Germany」的標牌,產品就可以在歐盟通行無阻。龐玉良把全國各地的航空貨物先集運到鄭州,然後38個小時運到烏魯木齊,而烏魯木齊至帕希姆的航線是中國到歐洲最近的航線,這樣大幅度降低「中國製造」走出去的物流成本。龐玉良猛在奇思大膽,如何打破貿易壁壘,中國出口商以己之力、行銷全球。
花費10億人民幣購買了德國帕希姆機場100%的股權
7.
78歲的李嘉誠,值得國人學習、了解的地方很多,只要你有這個希望。在本期的報道專題中,《北京青年》周刊匯集了李嘉誠研究學者、在港傳媒人士、市場分析師等相關人士,抽絲撥繭,力圖為讀者展示一個「大眾文化營造的幻想世界」之外的真實李嘉誠。 第一桶金:塑膠花,僅僅是塑膠花。
背景:20世紀40年代中期,塑膠工業在歐美發達國家興起。香港作為全方位開放的世界自由貿易港,市面上很快就出現了從歐美輸入的塑膠製品。塑膠製品易成型,質量輕,色彩豐富,美觀適用,能夠替代眾多的木質或金屬製品。塑膠有易老化、含毒性等缺點,但這些缺點,被人們追趕時髦的風氣所湮沒。時至今日,塑膠製品仍大行其道。
1950年夏,李嘉誠在筲箕灣創立長江塑膠廠。他取「長江」的廠名,來自「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盪萬里」——足見他長江般的雄心大志。
每個人的創業故事都不一樣,第一桶金是最吸引人的話題,面對李嘉誠的成功,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不解:靠塑膠花的銷售,就真的可以成為億萬富豪?沒錯,僅僅依靠塑膠花,李嘉誠已經躋身香港巨富行列。 周兆晴:我們分析李嘉誠,無法忽略的是他的頭腦和審時度勢,這是中國人的良好傳統,未雨綢繆。李嘉誠「塑膠花」的發展也不是一步到位,在他創業初期,香港的塑膠及玩具廠已有三百多家,長江廠只是其中經營狀況良好,但缺乏特色的一家。長江廠出口的塑膠玩具,跟同業並無多大區別,只是款式有細微變化而已。此時,李嘉誠開始設想今後的問題——1957年,世界大戰已經結束十年多,西方國家步入經濟快車道,對生活品位的追求與日俱增,李嘉誠的工廠迅速轉型——主攻塑膠花生產。
塑膠花實際上是鮮花翻版,上世紀50年代是一個追求與尷尬並存的年代——有限的生活水平和膨脹的想法、追求,塑膠花就像一個轉軌時代的完美替代品,迅速佔領著香港甚至全球市場。
周兆晴:50年代李嘉誠做的事情,現在已經有了很好的傳人——就像浙江商人,比如眾所周知的「打火機」出口,這兩者有很大的可比性,大規模生產、大規模批發銷售、出口貿易,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共同點就是塑膠花與打火機的技術含量都很低。
1957年開始的幾年中,李嘉誠靠批發貿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膠花出口商、製造商,關鍵的一點是:他已經不僅僅是為了香港,或者為了街坊而生產,他的產品遠銷歐美。 端木:50年代末是戰後香港發展史上第一個黃金期,轉口貿易的蓬勃和貼牌製造商身份使香港市面出現欣欣向榮景象。塑膠花生產廠家其實很多,長江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間,在「商圈」看來,塑膠花就算做到再大的名氣也不過就是小販,而無法真正進入「企業界」,所以當時稱呼李嘉誠為「塑膠花大王」,多少還有些輕視的感覺。
李嘉誠知道依靠塑膠花出口絕非長久之計,缺乏技術含量的產品在生命力上永遠都不會長久,他企盼著人生一次變革。 轉型伊始:李嘉誠的60年代 背景:香港情況很特殊,地勢不僅狹小,而且多山。有限的土地,無限的需求,加之港府採取高地價政策,寸土寸金,房貴樓昂。1951年,香港人口才過200萬,20世紀50年代末,數量逼近300萬。人口增多,不僅是住宅需求量的增多,因本埠經濟的持續發展,急需大量的辦公寫字樓、商業鋪位、工業廠房。香港長期鬧房荒,房屋的增加量總是跟不上需求量。
生產塑膠花,只是李嘉誠賺錢的手段,是他基業的原始積累。他的最終目的,是充分展示人生的價值,看看一個人的能量究竟有多大!跑得有多遠!
端木:以香港為例,在今天,百億身價的超級巨富,90%是地產商或兼營地產的商人。可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並非如此,大富翁分散在金融、航運、地產、貿易、零售、能源、工業等諸多行業,地產商在富豪家族中並不突出。這同時意味著,房地產不是人人看好的行業。
1958年,李嘉誠在繁盛的工業區——北角購地興建一座12層的工業大廈。1960年,他又在新興工業區——港島東北角的柴灣興建工業大廈,兩座大廈的面積,共計12萬平方英尺。
周兆晴:李嘉誠此時表現出成功商人穩健的一面,資金再緊,李嘉誠寧可少建或不建,也不賣期房或加速建房進度;他盡量不向銀行抵押貸款,或會同銀行向用戶提供按揭。現在看起來這幾乎有些保守,因為他的營利重點放在收租物業。
讀者看到這里會不會同樣驚嘆於李嘉誠的保守:期房買賣、銀行抵押按揭幾乎是地產界不二法門,在李嘉誠眼中卻成了危機的伏筆,當然,這樣的表態需要巨大的財力後盾撐腰,「塑膠花大王」絕非浪得虛名。
收租物業,雖不可像發展物業(建樓賣樓)那樣牟取暴利,卻有穩定的租金收入,物業增值,時間愈往後移,愈能顯現出來。
端木:60年代初期興建的大廈現在還有很多,甚至在中環這樣的黃金地帶時不時還可以見到古舊老樓,四十多年來,物業不斷增值,租金收入穩步提高,這些大廈的業主成為最有保障的一批人。
在上世紀60年代的前五年,李嘉誠雙管齊下,塑膠花生意日益做大,地產投資穩健升值,一個更大的理想逐漸成型。
1965年,35歲的巴菲特開始顯露頭角,他投資的「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開始私募基金,而他個人財富總額達到400萬美金;1965年,30歲的傑克·韋爾奇竟然是李嘉誠的同行,一名通用電氣(GE)塑膠事業部普通員工;1965年,10歲的比爾·蓋茨正在西雅圖的公立小學就讀三年級;1965年,邁克·戴爾出生;1965年,37歲的李嘉誠身家過億,世界知名,蓋茨家餐桌上擺放的塑膠花也許就是出自李嘉誠的工廠…… 周兆晴:市場與企業的專業人士們多少存在著誤區和失職。熟讀偉大的比爾·蓋茨、巴菲特和韋爾奇,對於華人企業家們並不是全部功課——如果不研究李嘉誠,我們用什麼強有力的經驗去支持未來融入全球化背景的成長? 黃金年代:從商販到巨鱷 背景:1969年10月,美國總統尼克松在聯合國大會上公開表示:願與中共談判。隨後私下傳話中國,可放鬆長達二十年之久的禁運政策。1971年1月,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同年7月,尼克松派基辛格博士訪華,與周恩來、毛澤東會面——香港的轉口貿易地位將會進一步加強。香港經濟界恢復了對香港前途的信心,百業轉旺,對樓宇的需求激增。
在這股風起雲涌的炒風中,李嘉誠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買空賣空是做生意的大忌,投機地產猶如投機股市,「一夜暴富」的後面,往往就是「一朝破產」。
端木:1966年和1967年的香港人生活動盪,這與世界格局及中國內地大背景有關,倒閉潮、擠兌潮一時間席捲本港,這就像大浪淘沙,一些資質平庸的小企業被淘汰掉,在此時大舉進軍地產業需要膽識和大局意識。 李嘉誠堅定地以長期投資者的面目出現在地產界;同時,他又是長期投資者中的保守派。他一如既往地在港島新界的新老工業區尋購地皮,營建廠房。他盡可能少依賴銀行貸款,有的工業大廈完全是靠自籌自有資金建造。公司下屬的塑膠部經營狀況良好,盈利可觀。
摘自《李嘉誠傳》:「文化大革命」開始波及香港。「中共即將武力收復香港」的謠言四起,香港人心惶惶,觸發了自二戰後第一次大移民潮。移民以有錢人居多,他們紛紛賤價拋售物業,擁有數個地盤、物業的李嘉誠憂心忡忡。他不時聽廣播,看報紙,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保留香港現狀,實際上對中共大有好處。中共並不希望香港局勢動亂。」經過深思熟慮的李嘉誠,毅然採取驚人之舉:人棄我取,趁低吸納。
亂極則治,否極泰來。大規模移民潮雖漸息,而移居海外的業主,仍急於把未脫手的住宅、商店、酒店、廠房賤價賣出去。李嘉誠認為這是拓展的最好時機,他把塑膠盈利和物業收入積攢下來。他將買下的舊房翻新出租,又利用地產低潮,建築費低廉的良機,在地盤上興建物業。
周兆晴:隨著政治格局的寬松,李嘉誠事業進入快車道,大概在1971年前後,他已經把事業重點完全轉移到地產行業。
此時,香港百業復興,地產市道轉旺。有人說李嘉誠是賭場豪客,孤注一擲,僥幸取勝。只有李嘉誠自己清楚他的驚人之舉是否含有賭博成分。他是這場地產大災難中的大贏家,但絕非投機家。
端木:香港人都知道的一件小事,李嘉誠在將主業轉行到地產之後,他並沒有關閉曾經的塑膠花生產廠房,雖然上世紀70年代塑膠花出口已經衰落,甚至開始賠錢,但他長期將這個工廠保存,一來那是李嘉誠創業之根本;二來是他對曾經同甘共苦創業同事的一個交代。 李嘉誠從來不是一個缺乏責任感的人。 成就超人:
我們對這個超人到底了解多少?
背景:1971年,李嘉誠成立長江地產有限公司。1972年,香港股市一派興旺,李嘉誠認准時機,將長江地產改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騎牛上市,成為「華資地產五虎將」之一。從此,李嘉誠在香港地產股市大展拳腳。
按照一般人的邏輯方式,李嘉誠很有錢,而且已經有錢很多年了。
書店裡,的確擺滿了李嘉誠題材的出版物,看看那些書名,例如:孫子兵法與李嘉誠商場布局、贏遍天下的終極商道、財富狀元賺大錢的秘訣、白手起家的層層突破、給中國學生的11條忠告……它們惟一的共同之處是,塑造著「首富」、「超人」、英雄和導師的形象。李嘉誠的傳奇人生:從窮困少年到「塑膠花大王」,從地產大亨到股市超人,從世界碼頭霸主到新經濟先鋒……他呈現在大眾文化的幻想世界裡,培育了成千上萬的忠誠「擁躉」。在這個「所有行業都是娛樂業」的時代,李嘉誠成為娛樂文化元素的一部分。
當然,娛樂明星效應自有其市場價值,李嘉誠本人行事低調,個人品牌卻價值連城。房子,只要是李嘉誠做的就比較好賣;股票投資,李嘉誠的判斷力如巴菲特一樣令人信賴;在3G的漫長冬季,他得到許多中小投資者始終如一的支持,換了別人做3G恐怕早已關門大吉。
當您將李嘉誠的人生當作童話故事來閱讀時,您有沒有想過問一句:為什麼?
周兆晴:在我的研究中,成就李嘉誠一生大事的轉折絕對不是由塑膠花領域進軍地產行業,而是80年代初期成功收購和記黃埔。從策略層面考慮,如果業務全為地產投資,集團盈利就會純粹被地產相關因素所影響,例如政府規劃和賣地政策等。這樣的投資,經濟景氣時固然盈利理想,但是一旦好景不再,集團承受的打擊就會相當沉重,甚至會有財務危機。
和記黃埔主營項目與地產不太沾邊:貨櫃碼頭、運輸、零售、製造……最重要的一點:李嘉誠再也不是塑膠花大王或者地產商人,他的觸角已經進入到市面的各個領域。
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整個長和系(長江實業同和記黃埔)便開始進軍海外市場,海外業務范圍包括能源、地產、電訊、零售和貨櫃碼頭等,投資地區以香港為基地延伸到中國內地,北美,歐洲及亞太其他地區。 周兆晴:長和系積極地走國際化道路,除了順應業務規模擴張的需要,更主要的是通過業務全球化來分散其投資風險。不同的市場受經濟周期影響會不同,行業競爭程度也不同,市場發展階段也會有先有後,長和系就利用這種地域上的差異來增加其投資的靈活性並降低所承受的風險,確保整體回報始終都令人滿意。
在香港,作為一個地產富豪,李嘉誠已經成為了城市英雄,他甚至就是這個城市的光榮與夢想。與此相對應的是,雖然內地近年來誕生了不少地產富豪,但從純經營技巧的角度看,獲得認可的寥寥無幾,這還不用說「地產暴利」下的道德質疑。
周兆晴:李嘉誠的範本意義不在於他又賺了多少錢,而在於他獲得這些財富的博弈技巧。從這一點上說,內地地產商們向李嘉誠學習的東西其實很簡單,但又很難學。 3G豪賭:挑戰新經濟領域
背景:和黃目前已在英國、義大利、中國香港地區、澳大利亞、奧地利、丹麥和瑞典推出了3G業務,在全球共有超過1000萬2G客戶和超過103.8萬3G客戶,其中英國約36.1萬、義大利約45.5萬、香港約3.65萬。目前每日3G用戶增長量超過一萬——這一切牢牢確立了和黃全球3G領導者的地位。
從塑膠花到地產,再到上世紀80年代購並重組和記黃埔,邁向國際化。在港口、電訊、零售、地產、基建及能源等產業領域成為世界級的行業領導者。上世紀90年代,李嘉誠轉戰新經濟。在3G、互聯網、媒體、制葯等高新產業領地搶占制高點。
上述題材作為故事來讀,人們耳熟能詳。但是,如果做企業管理的專題研討,我們幾乎沒有思想准備。比如,長實、和黃地產做到香港最大的地產集團,業務還拓展至內地、海外,那麼戰略與營運方面有何獨到之處,為什麼看不到深入的分析文章甚至專著呢?
周兆晴:屈臣氏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近年來的版圖擴張令歐洲人深為震驚,在內地發展也很迅速,但是,現在別指望讀到一本關於屈臣氏的書,連一篇系統分析的論文也難找到。
很多人都認為,3G將是李嘉誠最後一個需要攻克的堡壘,畢竟他已經年近八十,「退休」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對手們也在看著他,3G的冬天據說很漫長,李超人的一世英名是不是就會毀在3G上?
端木:在使用尋呼機的時代,和記黃埔的業務就已經在香港開展得有聲有色,目前香港四大移動通訊商中,和記黃埔地位至尊且無法動搖,但是3G業務的開展卻並不是很順利。李澤楷在網路泡沫時代的圈錢行為引發公眾不滿,這也抵消了一些香港人對李嘉誠的好感。
由於電信業先期投資巨大的特點,在未來電信市場的爭奪中,是否有足夠的耐心不追求眼前利潤、精心培育市場,將會成為成功的關鍵之一。
周兆晴:李嘉誠很有耐心,他收購屈臣氏二十年,前十年銷售業績一直不能令人滿意,他卻靜靜等待著零售業的春天,等待著內地零售業市場的開放,這裡面有兩個決定性因素——深謀遠慮和財力支持。3G也可能是等待,但說實話,我個人也不看好這一項目,如果失敗,那將是李嘉誠一生最大的一個敗筆——但是他輸得起。
李嘉誠之所以被稱為「超人」,就是因為他輸得起——他那些看似大膽的「豪賭」,背後都是以他長期信守的戰略假設和道德原則做支撐,旁觀者看是驚濤駭浪,也許他是閑庭信步。
從20世紀50年代塑膠廠(說是塑膠車間更恰當一些)的小老闆,到21世紀初世界商界巨鱷,個中變遷真是只有「超人」兩字可以概括。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宴請國外的生意夥伴,席間,談到中國企業家話題,外國朋友說,我們很推崇中國的李嘉誠。但是,很困惑:「你們為什麼不研究李嘉誠?」中國人當然予以反駁:列舉了現在書店可以看到的琳琅滿目的關於李嘉誠的書。然而,外國朋友搖頭說:那些書都不是專業的研究。他還說,在他們國家,對李的研究比中國人做的深入很多。
李嘉誠是一部曠世傳奇,他白手起家成為華人首富,給人們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但是,我想外國朋友的意思是,作為世界級的企業家,李嘉誠並沒有得到專業立場的解讀。
周兆晴:香港娛樂圈「星」光燦爛,有兩位「圈外人」卻獲得比大牌明星還要高的「明星效應」。一位就是李嘉誠,另一位是原《明報》老闆、武俠小說家金庸。不過,這種家喻戶曉的明星效應,明顯阻礙了人們對兩位高人的專業研判,對於他們成就的認識恐怕還需要幾代人。 端木:我是一個香港人,我們無法想像沒有李嘉誠的生活,說誇張些,600萬香港人每時每刻都在為他積累著財富,交通、電訊、電燈、零售……想來想去,除去仰鼻呼吸之外,他幾乎約束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李嘉誠面前比爾·蓋茨顯得有些投機。
李嘉誠用幾十年去做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如果這是一場「經營策略」的在線游戲,他已經可以拿到最高積分;事實上這一切真的很像「游戲」,原因在於其「教科書般」的完美。
中國企業家應當仔細研讀一下李嘉誠,以期重建責任和誠信為基石的商業文化,而那正是李先生多年來一直呼籲的:「過去的六十多年,滄海桑田,但我始終堅持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直、真誠、同情心,憑仗努力和蒙上天的眷顧,循正途爭取到一定的成就。」除去可以量化的財富之外,我們對李嘉誠的了解是否還可以更多一些呢? 李嘉誠: 全面滲透港人生活在香港,「李嘉誠」三個字代表了一個白手起家的傳奇,亦代表了心繫故鄉的潮州人精神。環繞李嘉誠身邊的故事多不勝數,有贊揚的,亦有責難的。他創立的商業王國,生意涉及各行各業,「拚命」從每個香港人口袋中賺取金錢,但另一方面,生活節儉的他又往往不惜一擲千金,捐出大筆款項給醫院和教育機構,令不少香港和內地人受惠。有人欣賞他,以他為人生奮斗的目標,但亦有人不滿他,認為李家王國隻手遮天,為所欲為,而更多香港人同時帶有這兩種互相矛盾的復雜心情,既愛又妒。
說實在的,李嘉誠旗下的生意業務,已滲入香港每個家庭,地產、能源、電訊、零售……許多人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李超人」的客戶。筆者的五兄弟姐妹,就有三個住在李嘉誠企業龍頭「長江實業集團」興建的住宅,而筆者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多半購自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集團」的百佳超級市場,就算是每晚照著小兒做工課的燈火,也是來自他旗下「香港電燈公司」供應的電力。換句話說,香港人每月賺來的,或多或少貢獻給了他,難怪有人崇拜他,也有人埋怨他賺了香港人太多的錢。
但無論如何,有關他的新聞,即使是無關痛癢的花邊消息,總會吸引香港人的注意。他說的每句話,盡管閑話家常,亦經常會成為報章的頭條。他在公眾場合中的一言一行,都是鎂光燈追逐的焦點。他每年主持長實集團的業績演示文稿會,變相成為他個人的記者招待會,傳媒關心他對政治問題的看法,健康,乃至私人生活,多於集團本身的業績。
背負「李嘉誠」三個字,即使做善事也不一定事事順利。去年他捐出10億港元給香港大學做教研用途,校方為答謝他,決定將港大醫學院冠上李嘉誠的名字,結果引起部分醫學院學生和畢業生的反對。
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前身是香港西醫書院,孫中山正是該書院的第一屆畢業生,近百年來醫學院都沒有冠名,今次校方在未有充分咨詢下便將百年老店的招牌送給了李嘉誠,有畢業生在報章上刊登廣告反對,表面上是批評校方做法錯誤,實際上則不滿李嘉誠沾了醫學院的光。
其後,李嘉誠表示不會因部分港大校友反對而放棄港大醫學院給予他的冠名。校方最終亦將醫學院改名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今次事件引起這么強烈的反彈,可說是因李嘉誠的盛名而起。有人認為,以李嘉誠的條件應該捐出更多錢,而校方要答謝他的話,找一座新大樓為他冠名便可。
自從李嘉誠晉身香港首富,生意越做越大之後,媒體便給他一個不知是褒是貶的綽號:「李超人」,而他兩個兒子——長實集團副主席李澤鉅和電訊盈科集團主席李澤楷,則分別被封為「小超人」和「小小超」,這反映出李氏家族在香港確實擁有很大的影響力。
香港人羨慕李嘉誠,但名人也有名人的痛苦。一個普通人,雖然沒有李嘉誠的財富,卻擁有無價的自由。李嘉誠坐擁過千億港元財富,卻買不到自由的天地,他和家人走到任何一處地方,都有保鏢貼身跟隨,其妻子庄月明的墓也有賊人打注意,企圖盜墓。他們的家庭生活,特別是李嘉誠的紅顏知己和再婚問題,更成為了大眾茶餘飯後的話題。 年屆七十八的李嘉誠至今未言退休,他一直走著一條不平凡的路,在香港的政經界呼風喚雨,許多人都以他惟馬首是瞻。再者,李嘉誠對於許多香港人趨之若鶩的金錢,卻有一番見解,他說過:「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