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王願堅短篇小說創造的藝術特點
王願堅的小說寫得較好的有《黨費》、《糧食的故事》、《媽媽》、《親人》、《三人行》、《七根火柴》、《普通勞動者》、《理財》等等。這些作品大多選取革命戰爭題材,但他的作品中絕少敵我正面沖突的場景,他更著力於展現我方軍民艱苦卓絕的斗爭條件以及它對人的意志的錘煉,可以說他在作品中注重開掘的是英雄人物身上的美好品德、頑強意志所折射出的美。
《黨費》中,在閩粵贛邊區,敵人為破壞我軍的地下群眾組織,採取了「移民並村」活動,加強了對地下革命活動的控制;戰爭也使邊區老百姓物資極度貧困。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黃新守著給山上的戰士准備的一籮筐鹹菜,卻不捨得給自己餓得已有氣無力的女兒吃一根腌豆角。為了保護地下組織的聯絡員「我」,黃新選擇了犧牲自己。《三人行》中的指導員王吉文身負重傷,又只能以幾片車前菜葉充飢,在背小周一人都力不能支的情形下,師長卻命令他再背起一名受傷的士兵,他有過猶豫,但為了多救一條同志的生命,他還是咬緊牙關,接受了任務。他硬是挺著,一次背一人往前,走了十七、八次來回,直至自己傷口迸裂,昏倒在地。《七根火柴》中的那位小戰士,為了給隊伍送七根火柴,他自己在最需要火的時候也沒有動一根火柴,最終他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王願堅雖主要寫的是殘酷堅苦的戰爭,但他的小說卻也充滿了人性美和人情味。他寫出了惡劣的斗爭條件下同志之間締結的濃厚情誼,也注意寫堅強的革命者在親人、同志面前的柔情。《親人》中的曾司令員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後,決定弄假成真,認犧牲了的戰友的父親為親爹,讓那位盼兒心切的老人心靈得到極大的慰藉。《媽媽》中的馮司長對下屬就像親媽媽一樣,當年為了革命的需要,她不得不賣了自己的兒子掙了完成任務所需的船票錢。當二十年後,回國參加祖國建設的兒子找到她時,她是那麼激動,她回想起當年撇下兒子時,自己走十幾步一回頭時內心的酸楚和在漫長的歲月里對兒子的思念,在塑造一位堅強的女革命戰士的同時也寫活了一個柔情似水的母親。《理財》中游擊隊供給部胡部長寧願被大家罵也要將糧食、金銀留到最關鍵的時候使用。看著戰士們只能以野菜充飢,他心疼得整夜流淚,睡不著覺。
王願堅的的小說的篇幅都非常短小,最短的還沒有兩千字。最長的的也不過萬把字,但他小說的情節卻非常生動,故事性強。《普通勞動者》的主題非常簡單,但由於小戰士不認識林部長,在互助勞動中小戰士對將軍的暗中相助,小戰士以聽來的當年紅軍的故事來教導將軍,工地上有人回憶起林師長當年幹活時的豪情卻不知將軍就近在眼前,等等這些情節就顯得非常有趣味性。《糧食的故事》雖敘述的是送糧的事,但裡面的故事性也很強,尤其是當郝吉標在帶兒子一起去送糧的路上遇到了敵人,他以兒子為活誘靶,引開了敵人這一情節設置具有傳奇性且感人至深。這些出色的故事情節使王願堅的小說有較強的可讀性。
❷ 試比較孫犁、峻青、王願堅三作家短篇小說創作藝術風格
孫犁小說的藝術特色有三:首先,以革命現實主義為根基,糅進浪漫主義情調,是孫犁藝術風格最主要的特點。第二,孫犁的作品噴放著濃郁的泥土的芳香,激盪著作者對故鄉的愛。孫犁的小說對美有一種特殊的追求,他著力描寫、贊揚故鄉的風光美和人情美。孫犁的小說是風格獨具的美小說。第三,孫犁特別擅長描寫農村的青年女性,不僅有一種描寫她們的美麗容貌的特殊素養,而且更具有深入她們豐富、復雜的感情世界,從她們命運的變化反映時代風雲變幻的過硬本領。
峻青是一位富有獨創性的作家。他小說創作中所顯示出來的這種特色,其美學風格是悲與壯的高度融合,同時又始終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和革命理想主義的精神。所以說,悲壯的格調和理想化的色彩是他描寫革命歷史斗爭題材小說的又一個顯著特點。為了突出這種悲壯的風格,峻青還常常在小說創作中著力於場面的烘托和氣氛的演染,把自然環境的描寫、故事情節的發展、人物性格的刻畫結合起來。他的小說故事性強,場面驚險,情節曲折緊張,真可謂波瀾起伏,險象環生,扣人心弦。
王願堅的作品,多取材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和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斗爭生活,構思精巧,主題鮮明,富有故事性,並善於抓住典型細節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閃光的東西來表現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寫得真切感人。
❸ 求王願堅短篇小說!!!!!!!!!!1
王願來堅自1952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源,其中《黨費》《糧食的故事》《支隊政委》等描寫了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斗爭;《七根火柴》《三人行》《趕隊》等歌頌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英雄事跡;《普通勞動者》、《媽媽》、《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形象。其它還有《早晨》《征途》和改編的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等。近幾年的新作有《足跡》《標准》《草》《歌》等短篇小說,其中《足跡》獲人民文學雜志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❹ 王願堅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1954年開始寫短篇小說。《黨費》、《糧食的故事》、《媽媽》等短篇小說。1956年至1966年,參加了「解放軍30年徵文」——革命回憶錄選集《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有機會系統地學習了黨和軍隊的歷史,接觸到更多老一輩革命者,使他的創作題材更豐富,文筆更洗練。又陸續寫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隊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說。1976年又繼續發表了《路標》、《足跡》等10篇短篇小說。1974年與陸柱國合作改編《閃閃的紅星》為電影文學劇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有:《糧食的故事》、《後代》、《普通勞動者》《王願堅小說選》。1978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編劇、文學部主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美術系主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四、五屆理事。他的優秀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向世界發行,傳記被收入《中國名人詞典》和英國《世界名人錄》等。 王願堅的一生一直致力於小說創作,1974年創作了第一個劇本《閃閃的紅星》,塑造了身處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斗爭正激烈的時刻,潘東子等嚮往參加革命的紅孩子形象。對孩子的內心刻畫深入,幾個孩子的性格鮮明,各具特色,人物語言生動,可愛。形象真實、親切,非常令人難忘。劇作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戲劇性強。 王願堅自1952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其中《黨費》、《糧食的故事》、《支隊政委》等描寫了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斗爭;《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
、《三人行》、《趕隊》等歌頌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英雄事跡;《普通勞動者》、《媽媽》、《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形象。其它還有《早晨》《征途》和改編的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等。近幾年的新作有《足跡》《標准》《草》《歌》等短篇小說,其中《足跡》獲人民文學雜志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王願堅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黨費》,多次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影響深遠。
《燈光》《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普通勞動者》《支隊政委》《後代》《媽媽》 糧食的故事
《趕隊》《珍貴的紀念品》《草》電影《閃閃的紅星》…… 其中他的《七根火柴》,被選入上海兩期課改新教材七年級下學期語文課本第三單元:人貴有精神,第10課。 《草》,被選入蘇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一單元第4課。 《燈光》,被選入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七單元第3課(略讀課文),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三單元:燈光,第11課(略讀課文) ,第52頁到54頁。九年義務教育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19課,第86到88頁。 《七根火柴》,被選入上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3單元第10課 《三人行》被編進,小學冀教版,六年級語文書下冊,第8課
就只有這些了??
----
tot
❺ 王願堅的短篇小說集有哪些
王願堅自1952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主要的集子有:《糧食的故事》、《後代》、《普通勞動者》《王願堅小說選》等。
❻ 王願堅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黨費》、《糧食的故事》、《支隊政委》《七根火柴》、《三人行》、《趕隊》
❼ 《燈光》作者
王願堅(1929—1991),山東省諸城縣人。當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工作。在部隊里當過宣傳員,文工團員,報社編輯和記者。1952年任《解放軍文藝》編輯。1954年開始寫短篇小說。《黨費》《糧食的故事》等短篇小說受到輿論贊揚。1956年至1966年,參加了「解放軍30年徵文」——革命回憶錄選集《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有機會系統地學習了黨和軍隊的歷史,接觸到更多老一輩革命者,使他的創作題材更豐富,文筆更洗練。又陸續寫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隊政委》等十多篇短篇。1976年又繼續發表了《路標》《足跡》等10篇短篇小說。1974年與陸柱國合作改編《閃閃的紅星》為電影文學劇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有《糧食的故事》《後代》《普通勞動者》《王願堅小說選》。
王願堅(1929--1991.1.25)男,中國電影編劇、小說家。1929年生,山東諸城人。1945年參加八路軍。曾任報社編輯,記者。1978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編劇、文學部主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美術系主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四、五屆理事。他的優秀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向世界發行,傳記被收入《中國名人詞典》和英國《世界名人錄》等。
王願堅一直致力於小說創作,1974年創作了第一個劇本《閃閃的紅星》,塑造了身處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斗爭正激烈的時刻,潘東子等嚮往參加革命的紅孩子形象。對孩子的內心刻畫深入,幾個孩子的性格鮮明,各具特色,人物語言生動,可愛。形象真實、親切,令人難忘。劇作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戲劇性強,情節安排巧妙。該片成為「文革」時期最好的影片,伴隨一代人成長。
他的另一部重要劇本《四渡赤水》創作於1983年,塑造了紅軍時代具有雄才大略,平易可親的軍事統帥毛澤東的動人形象,它把人物的活動安置在造就英雄性格的典型環境中,真實地表現了他挽救紅軍於危難之中的指揮藝術,通過劇情的起伏跌宕使人物個性更加深刻鮮明。該片為1983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4年獲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
王願堅善於刻畫處在歷史大環境背景下個人由個人的選擇、信仰所走過的道路,以及這種選擇在歷史中所具有的價值。他的四個劇本(另兩部是《映山紅》、《草地》都深切的反映了這一主題。
1991年1月25日,王願堅因病於北京逝世,終年62歲。
❽ 王願堅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以及電影文學劇本什麼什麼
《閃閃的紅星》、《映山紅》、《草地》等,是王願堅的電影文學劇本
❾ 哪裡有王願堅的短篇小說《一個蘋果》,要全文的!
一個蘋果
「連長,給!一個蘋果。」
這是五連支援我們戰斗的一個火線運輸員,年齡頂多不過二十歲,身體矮瘦矮瘦的,剛剛跨進防炮洞,一卸完身上背著的彈葯,就遞給了我一個蘋果。
防炮洞只有三米長,兩米寬。黃昏時分借著洞口閃進的亮光,我看到這個年輕的運輸員,滿身塵土,下身的單褲經過一路在敵炮火下爬行、打滾,已經撕了好幾條口子了,腳脖上也劃破了好幾處,浸著血跡。我注視著擁瞞臉汗水和瘦長的臉孔,簡直有點不敢相信似的問:
「哪裡來的蘋果呀?」
「 我是在半路上拾的。連長,你的嗓子啞了,吃了潤潤喉嚨吧!」
這是事實:自從二十四日我連出擊開始,除前天晚上營長給了我一塊二寸長的蘿卜外,七天以來,我們沒喝過一口水。我的喉嚨早就幹得冒火,煙熏火燎般地難受。不用說,戰士們更乾渴得厲害。
「你們運輸辛苦,還是你吃了它吧。」我對運輸員同志說。我想到他這些天來和我們一樣過著艱苦的生活,也夠苦了。
「不,我在路上可以喝涼水。」他對我羞怯地笑著,推讓著,固執地說什麼也不肯吃。 誰都知道,通往後方的三里路內是找不到一滴水的。這個運輸員因為愛護我們而撒了謊。
我懷著感激的心情,望著這個顯見是用心擦得很乾凈的蘋果:它青里透紅,發出誘人的香味。這會兒,不用說一個,就是一二十個,我一個人也能吃完。
「給誰吃呢?」我拿在手中顛來倒去他想。這時,步話機員李新民正在我的身旁,向上級報告戰斗情況。他的沙啞的聲音,使我突然注意到:這個平時愛說愛唱的步話機員,這些天來,在日日夜夜的戰斗中,一直就沒很好地休息過,他的嗓子已經全啞了,嘴唇乾得裂開好幾道血口子,血痴還凝在嘴唇上,滿臉的灰塵,深陷在黑色眼眶裡的兩隻眼睛,像害熱病似的布滿了血絲,紅得可怕。
「李新民,你們幾個人分著吃了這個蘋果,潤潤喉嚨,好繼續工作。」我把蘋果給了他。
李新民出神地看著我。他知道我的脾氣:話出口就不收回。他回頭看了看另外幾個人,又看了看睡在洞子裡面的傷員藍發保,把蘋果接了過去.卻並不吃,轉手給了藍發保。
從來沒離開過我的通信員藍發保,在一次執行通信任務中被炮禪打斷了右腿,現在睡在那裡,很少聽到他的呻吟。他的臉黑黃黑黃的,嘴唇乾得發紫。他拿起蘋果正准備吃,突然向周圍望瞭望,又團住嘴,把蘋果放下了。原來他才發現一共只有一十蘋果。
「連長,你幾天沒喝水了,你吃吧,吃了好指揮咱們打 仗。』不管別人怎樣勸說,藍發保說什麼也不吃,還是把蘋果 遞給了我。
干是,我又只好把蘋果遞給了司號員,司號員立刻轉手遞給了身旁的衛生員。衛生員又把它交給了自己日夜照顧著的傷員藍發保。最後,蘋果轉了個圈兒,還是原樣落到我的手中。
再傳下去是沒有用的。我知道:越在最艱苦的時候,戰士們就越特別關心自己的首長。我不吃,他們決不肯吃。於是,我決定由我們八個人共同來分吃這個來之不易的蘋果。
吃蘋果也要作一番動員。我用按啞的聲音說:「同志們,我們能夠奪回陣地,趕走了敵人,難道我們就不能吃掉這個蘋果嗎?」
看看誰也不吭氣,我緊接著再逼近一步:
「來,一人分吃一口,誰不吃誰就是對勝利不關心!」
說罷,我先咬了一口,就轉給李新民。李新民放到嘴邊,只輕輕咬了一小口,就交給身旁的胡景才。然後一個挨一個地傳下去。這回是轉了一圈,蘋果還剩大半個。
「是誰沒有吃?」我問。
仍然沒有人吭聲。
我真有點不滿意了,剛想說幾句責備的話,命令大家認真地把蘋果分吃了,可是,我忽然覺得周圍的空氣格外沉靜。在昏暗中,我看見一向表現樂觀的步話機員李新民,面頰上閃動著晶瑩的淚珠;借著洞外射進來的微弱的光線,我看見每個同志都在用手擦著眼睛。一種強大的感情立刻向我沖來,一瞬間,我像給什麼東西塞住了喉嚨似的。在這戰火紛飛的夜晚,我被這種發自階級友愛的戰友間的關懷深深激動著,進出了幸福的、驕傲的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