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駱駝祥子》作者簡介和內容簡要
《駱駝祥子》的作者是老舍。
《駱駝祥子》主要是以北平(北京)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行蹤為線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的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們展示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於痛苦深淵中的圖景。從祥子力圖通過個人奮斗擺脫悲慘生活命運,最後失敗以至於墮落的故事,告誡人們,城市貧農要翻身做主人,單靠個人奮斗是不行的。
《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國文字,產生較大影響。
② 有哪些值得一讀的短篇或中篇小說
不說以前,單說現在的網路文學,中短篇小說的創作者很多,登載這種中短篇小說的平台更是數不勝數。在這么多不斷增加的中短篇小說中,我會向你推薦以下這些作品:
國內作品:
1、魯迅《吶喊》《故事新編》
魯迅先生就不用我過多介紹了,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大家在語文課本上也讀過不少他的作品,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少年閏土》《狂人日記》等等。
他主要寫的是雜文,但也寫過小說,《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就是他的三部小說集。用短篇小說的篇幅來刻畫人性與社會炎涼,讀起來可能費力,因為他採用了很多隱晦的描寫,所以需要認真用心地去解讀。
總結:
個人覺得,好看的中短篇小說很多都被收錄進了語文教材里。就算是因篇幅限制,或者是某些要求需要改動,但還是值得我們去找來原版小說進行閱讀的。
畢竟這些作品,經過時間的沉澱,最終還是到了我們面前,這就是一種最好的證明。
只有好的作品,才會被時間和歲月留下來。
③ 《愛的教育》內容梗概
愛的教育梗概如下: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品,被認為是義大利人必讀的十本小說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國公認為最富有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
《愛的教育》是在一九二三年被介紹到我國來的,在《東方雜志》上連載。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歡迎,20世紀80年代初和21世紀初都曾在國內暢銷一時,可以說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100年來,始終暢銷不衰,截止到2010年前後,已有一百多種文字的譯本,並且多次被改編成動畫片、電影、連環畫、影響遍布全世界,成為一部最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是世界公認的文學名著,並且是一部人生成長中的「必讀書」。
《愛的教育》由夏丏尊先生於1924年對照日、英譯本將這本書譯為中文,漫畫家豐子愷先生作插圖和封面,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夏丏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間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的教育》主要人物
安利柯是小說里的主人公,出生在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他在學習上勤奮地努力,在生活中誠摯而友善,觀察生活細致又敏銳。他秉性純朴、仁厚、天真、善良、極富同情心和進取心。
安利柯的父親一個充滿愛心和耐心的長者,他對教育的意義和目的有深刻的理解。他常常採取一種設身處地的教育方式,讓安利柯從日常生活點滴中體驗到生活以外的愈多寶貴知識和人情,及時糾正安利柯錯誤的思想傾向,是安利柯健康成長過程中不可缺的重要角色。
洛貝諦捨己救人,從馬車底下救出了一位小孩,但終身只得扶著拐杖行走,但同學們並沒有因此嘲笑他。
代洛西品學兼優的班長,家境富有,但他並不因此而瞧不起貧窮的孩子。他性格開朗活潑,同時為人和氣,謙虛善良,對同學誠懇友愛。
潑萊可西鐵匠的兒子,身體瘦弱,貧窮而懂事,學習十分用功。最初經常遭受酗酒的父親的打罵,但他忍氣吞聲,不願讓同學知道。通過努力,他後來獲得過獎章,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感化了父親。
奈利身材瘦弱,一張蒼白的小臉,常遭戲弄。他發憤圖強,在友情的世界中堅強地站了起來。
卡隆是艾里克班裡個子最大的人,頭大肩寬,笑起來很可愛,這是他的一大特點,因此,他特招人喜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見義勇為,對人友善,幫助被欺負的小同學,這是他的過人之處,所以「正直」、「勇敢」,成了同學們對他的稱贊,他還是大家公認的最有教養的人。
可萊諦一個心性愉快,樂觀豁達的人。他很小便為家務不停忙碌,但從來沒有怨言。他從不忘記學習,總是樂呵呵的,也很尊重朋友間的友情。
克洛西賣野菜人家的孩子,父親因犯案被囚,他一隻手臂有殘疾,性格懦弱自卑。是同學們的鼓勵,讓他重拾歡顏。
安東尼奧綽號「小石匠」,擅長模仿,喜歡扮鬼臉。
斯代地長相不太好看,有堅忍心,學習刻苦,熱愛讀書。
瓦梯尼愛慕虛榮,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他驕奢橫溢,目中無人,後來有所轉變。
弗蘭諦一個品行極其惡劣的壞孩子,沒有任何同情心,喜歡欺負比他弱小的人,還喜歡偷人東西和打架,討厭功課,家長和學校都拿他沒辦法。
卡羅.諾卑斯父親是個紳士,但自己卻很沒禮貌,十分傲慢。
《愛的教育》作者簡介
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
1846年12月21日出生於義大利里格拉州的一個小鎮歐乃利亞。他在義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地區的庫涅奧城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那時的義大利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國內正醞釀著愛國主義,這股風潮自然也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他曾加入過軍隊,並在1865年從摩德納軍事學校畢業後就當了軍官,參加過統一義大利的復興運動的戰役,退役後擔任過隨軍記者和軍報編輯,發表特寫、報道、短篇小說。他退伍後定居都靈,致力於專業文學創作。他游歷過歐、亞許多國家,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他繼承馬志尼「文學描寫人民」的民主傳統,贊美普通老百姓的真誠、善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暴露統治者的無情和兇殘。亞米契斯的作品側重描寫軍隊和學校生活。1908年3月12日因心臟病於Bordighera(勃丁格爾)去世。二十歲時他從軍校畢業,加入軍隊,開始寫一些具有愛國風味的短篇故事,並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義大利軍旅生活》。1886年,四十歲的亞米契斯寫出了他最暢銷的書《愛的教育》。
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自幼酷愛學習和寫作,是一位多產作家,也是義大利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愛國志士。青年時代,他曾參加一八六六年解放義大利的戰斗。由美國旅行回國後,他變成了社會主義者。後來,他擔任軍事刊物《戰斗的義大利》的特派記者。他寫了不少通迅、報道和短篇小說,把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義大利軍隊,作為祖國解放和復興的重要力量予以熱情的頌揚。二十二歲那年,他發表處女作《軍營生活》,曾周遊世界各國,撰寫了許多游記,以明快、新穎的筆觸,記敘各國的風土人情,同時貫串了作者愛國主義教育的宗旨。他是博愛主義者。他的許多作品以真摯、火熱的心,反映了中下層人民窮困的生活和淳厚、樸直、友愛的品德,同時提倡諒解、 博愛的精神,以實現各階級感情的融合,地位的平等。他接近社會主義運動後,把社會主義思想同博愛精神融為一體,提倡平民教育,企圖以此協調不同社會階級之間的關系。他的另一部長篇小說:《五月一日》作於1889年,生前一直不願公開發表,直到1980年始出版。它通過一個教授的坎坷際遇,反映19世紀末知識分子對社會前途的探索和義大利社會主義運動的誕生。就是這段難忘的生活的結晶,並由此出了名。而膾炙人口的小說《卡爾美拉》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1886年,《愛的教育》出版,為他贏得世界聲譽,使他的創作生涯達到頂峰。
創作背景
亞米契斯出生於義大利,那時的義大利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愛國情緒高漲,這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就作家而言,他童年的種種遭遇……社會的、時代的、民族的、地域的、自然的條件對他幼小生命的折射,這一切以整合的方式,在作家的心靈里形成了最初的卻又是最深刻的先在意向結構核心。」叫他看到,盡管義大利在1870年實現了民族統一,但人民生活的處境並沒有得到改善,他希望藉助學校教育,藉助博愛、寬容的精神,傳播現代文明。他寫作的初衷是心向社會,心系國家的。
④ 米歇爾·圖尼埃《少女和死亡》這部短篇小說的主題是什麼主要從人性的孤獨和形而上學角度分析要怎麼入手
她在收集死亡.比如:一條絞索,一把左輪手槍,幾只劇毒的蘑菇,一座斷頭台. 她從小熱衷死亡,最大的樂趣是滔滔不絕地背誦歷史上著名人物的死亡方式.比如:聖女貞德,路易十六,查理一世,瑪麗*斯圖亞特. 她對死亡的哲學層面並無興趣,她是完全感性的,且無比敏銳. 她出生於一個公證人的家庭,父親很大歲數才有了她,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一直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她完全信任自己.她對很多事物的看法都很獨特.試舉一例:她認為礦泉水和牛奶各自代表了善惡兩極.味酸的食物令人心情愉快,甜膩食物只能令人聯想到罪惡.以上觀之,你大概就能明白,為何美國人如此混蛋. 她死於過度興奮引發的心臟病.當時她已准備去死,從以上介紹的幾種方式當中任選(斷頭台還沒到位)一種或者全用上.她太高興了,竟然在無意當中又為自己的收藏增光添采.在此之前,她已將自己即將離別人世的消息用信件方式告知了她的愛人家人和朋友,他們根本來不及阻止. 米歇爾*圖尼埃是位半路出家的小說家.他學的是哲學,對黑格爾和榮格的思想深有體會,畢生最大的夢想不是把飯碗端穩或者說把小說寫好,而是為十歲左右的孩子寫一部哲學概論.他是法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