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八屆魯獎獲獎名單
一、第八屆(2018—2021)魯迅文學獎
中篇小說獎
《紅駱駝》 王松
《四川文學》 2019年第8期
《荒野步槍手》 王凱
《人民文學》 2021年第8期
《過往》 艾偉
《鍾山》 2021年第1期
《荒原上》 索南才讓
《收獲》 2020年第5期
《飛發》 葛亮
短篇小說獎
《無法完成的畫像》 劉建東
《十月》 2021年單月號-6
《山前該有一棵樹》 張者
《收獲》 2021年第3期
《地上的天空》 鍾求是
《收獲》 2021年第5期
《在阿吾斯奇》 董夏青青
《人民文學》 2019年第8期
《月光下》 蔡東
《青年文學》 2021年第12期
詩歌獎
《歲月青銅》 劉笑偉
中國言實出版社 2021年10月
《山海間》 陳人傑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21年9月
《奇跡》 韓東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21年3月
《天空下》 路也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21年11月
《詩歌植物學》 臧棣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21年11月
散文雜文獎
《回鄉記》 江子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21年12月
《大春秋》 李舫
『貳』 莫言的作品
莫言的作品有:《紅高粱家族》、《食草家族》、《酒國》、《檀香刑》、《透明的紅蘿卜》、《四十一炮》、《牛》、《十三步》、《會唱歌的牆》、《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春夜雨霏霏》、《丑兵》、《為了孩子》、《售棉大路》、《民間音樂》、《島上的風》、《雨中的河》、《球狀閃電》、《金發嬰兒》等。
1981年,莫言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春夜雨霏霏》。1985年,因發表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小說《紅高粱》引起文壇轟動。1988年,發表長篇小說《天堂蒜薹之歌》。1989年,出版長篇小說《食草家族》。
1993年,出版長篇諷刺小說《酒國》。1996年,出版長篇小說《豐乳肥臀》。1999年,出版長篇小說《紅樹林》。2001年,出版長篇小說《檀香刑》。2003年,出版長篇小說《四十一炮》。2006年,出版長篇小說《生死疲勞》。2009年,出版長篇小說《蛙》,並在2011年,憑借《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9年,創作小說《等待摩西》。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2020年7月31日,出版長篇小說《晚熟的人》。
『叄』 當代文學作家作品有哪些
新時期以來,中國文學進入爆發期,有突出成就的作家越來越多,國際影響也越來越大,莫言、賈平凹、陳忠實、路遙、張煒、劉震雲、蘇童、張潔、宗璞、王蒙、梁曉聲、王安憶、閻連科、余華等屢屢斬獲國內外文學大獎,成就斐然。那麼,這40多年來哪些作家最生猛?誰才是文學王冠上最美的明珠?不妨來看看中國「當代文壇四大家」都是誰。
莫言:「我是文壇大拇哥!」(設計台詞)
NO.1 莫言
(原名管謨業,1955年生於山東高密)
不管你多不情願,沒辦法,這傢伙還得占頭把交椅。無論成就還是影響,還沒有人能與之匹敵。這不光是因為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更是因為他那厚厚的十幾本長篇小說的分量,而且,他的中短篇小說也是一流。個人以為莫言最好的作品是《生死疲勞》,其次是《蛙》和《豐乳肥臀》。有人認為莫言最好的作品是中短篇,像《紅高粱》《透明的紅蘿卜》《白狗鞦韆架》均是佳作。時間的篩子非常嚴格,將會給出應有的答案。
莫言在國內被貼過很多標簽——尋根文學、先鋒文學、新歷史主義,獲得諾獎之後又成了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在中國的傳人。個人覺得,他的作品靈魂是現實主義,變的只是軀殼。可以說,莫言獲得諾獎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利好是巨大的。不過,莫言從2009年出版《蛙》之後就再也沒有新的長篇問世,2020年出了本小說集《晚熟的人》。希望莫言不要被諾獎的盛名所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賈平凹:「我才是男一號!」(設計台詞)
NO.2 賈平凹
(1952年生於陝西丹鳳)
實際上,老賈的文學成就絕不在莫言之下,他的十幾部長篇的分量也絕不比莫言輕。而且他的創作生命力明顯強於莫言,這幾年他幾乎每年都推出一部有分量的長篇新作。《浮躁》《廢都》《秦腔》被稱為老賈最重要的代表作。其實後期的《山本》也很出彩。新作《暫坐》感覺有特色但高度稍欠。老賈在國際上的影響當然比不了莫言,即使在莫言獲得諾獎之前也是如此,主要是因為老賈的小說語言獨具方言特色,翻譯起來有些走形失味。
老賈還是當代散文的一大重鎮,這是莫言不能及的。像近兩年的《自在獨行》《萬物有靈》《人生從容》等散文集,文章充滿睿智,一派淡泊之風。與早年的散文集《心跡》《月跡》相比風格變化明顯。整體來說,老賈是一個靈魂安靜的作家,嘴上功夫趕不上莫言;是一個對農村題材更執著的作家,創作題材稍顯狹窄,地方特色濃。但這一點無損於他卓越的成就,歷史將會證明。
閻連科:「我為未來而寫作!」(設計台詞)
NO.3 閻連科
(1958年生於河南嵩縣)
閻連科是可以和賈平凹、莫言三足鼎立的大作家。盡管他沒有獲得過國內文學最高獎「茅盾文學獎」,也沒有像莫言那樣身披諾貝爾文學獎的光環,但閻連科憑借非凡勇氣、悲憫情懷和卓越成就在當代文壇獨樹一幟。閻連科在國外獲獎甚多,聲名遠揚,但在國內爭議不小。閻連科長期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是一位學者型作家。個人認為,他是一位為未來而寫作的理想型作家,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競爭者。
閻連科至今共創作14部長篇小說、56部中篇小說以及大量短篇。《黃金洞》和《年月日》曾獲得魯迅文學獎。個人以為他最傑出的作品是《受活》。無論是思想內容還是結構形式的探索、語言的張力和魅力,《受活》都當之無愧是當代文壇最美的收獲之一。閻連科的另一部長篇《丁庄夢》也曾引起巨大反響,那一對生死絕戀震撼人心又讓人無限悲憫。另外,《日光流年》《堅硬如水》《風雅頌》《炸裂志》都是傑作。他的長篇新作《中原》由《花城》雜志2021年第2期推出,期待一睹真容。
王蒙:「吃薑還是老的辣!」(設計台詞)
NO.4 王蒙
(1934年生於北京,河北南皮人)
這位當年地位顯赫的前文化部長是20世紀80、90年代中國文壇領軍人物。2019年王蒙作為文學界的唯一代表榮獲「人民藝術家」的稱號,足見他在文壇舉足輕重的地位。早在因為《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被打成右派的時候就很有名了。他早期代表作《青春萬歲》是一代人美好的青春記憶。但他的主要文學成就奠定於80年代發表的一系列有現代派色彩的中短篇小說。中篇《蝴蝶》《布禮》和長篇《活動變人形》都是影響很大的作品。
老王的創作力超強,2014年他以80歲高齡憑借《這邊風景》奪得茅盾文學獎。這個獎對於他來說類似於「終身成就獎」。2021年他又出版新作《猴兒與少年》,頗有些《青春萬歲》的味道。晚年他動真格研究起《紅樓夢》《老子》《莊子》和《論語》,出書不少,擁躉甚眾。此外,老王的散文也是一流,那排山倒海的語言氣勢和創見多多的思想光輝令人印象深刻。總體來說,老王的長篇小說分量雖然輕了點,但整體成就絕對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