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古以來,我們就有埋頭苦乾的人,有拚命苦乾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有為人請命的人……」
全文:
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誇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誇了,只希望著國聯,也是事實;現在是既不誇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於是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後來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後,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漸玄虛起來了。信"地"和"物",還是切實的東西,國聯就渺茫,不過這還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賴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
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著"自欺力"。
"自欺"也並非現在的新東西,現在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有拚命硬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後繼的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於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樑。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1)短篇小說題目需要斜體嗎擴展閱讀: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是中國著名文學家魯迅在民國時期所著的一篇雜文,最早於1934年刊發,後編入《且介亭雜文》。作於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際,反駁了當時社會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以及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論,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為周樹人,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筆名除魯迅外,還有鄧江、唐俟、鄧當世、曉角等。魯迅的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頭發像刷子一樣直豎著,濃密的胡須形成了一個隸書的"一"字。出生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