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名人的父母教育孩子的事例
1、孟母三遷
孟子,名柯。戰國時期魯國人(現在的山東省境內)。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游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
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2、岳母刺字
岳飛,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宋元帥宗澤病重,以印信交岳飛代管,吐血而死。杜充奉旨代印,抗金不利,岳飛心情郁悶,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營抗敵,並在岳飛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使其永以報國為志,終身報效祖國。
3、曹操教子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
曹操教育孩子目標明確,他要培養的是治國平天下的萬乘之才。為了激勵孩子發憤學習,他曾頒布《諸兒令》:「兒雖小時見愛,而長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兒子亦不欲有所私。」
意思是說,兒子們小的時候,我都喜歡,但是長大了,我會量才而用,說到做到。對部下,我不偏心,對你們,我也公正,唯才是舉,最有才能的人,才配當我的接班人。曹丕「博聞強識,才藝兼備」,跟曹操重視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4、司馬光教子
司馬康,字公休,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司馬光大哥司馬旦之子,後來過繼給司馬光為子。
司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謹身節用。
為了完成《資治通鑒》這部歷史巨著,他不但找來范祖禹、劉恕、劉斂當助手,還要自己的兒子司馬康參加這項工作。
當他看到兒子讀書用指甲抓書頁時,非常生氣,認真地傳授了他愛護書籍的經驗與方法:讀書前,先要把書桌擦乾凈,墊上桌布;讀書時,要坐得端端正正;翻書頁時,要先用右手拇指的側面把書頁的邊緣托起,再用食指輕輕蓋住以揭開一頁。
他教誡兒子說:做生意的人要多積蓄一些本錢,讀書人就應該好好愛護書籍。
在生活方面,司馬光節儉純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卻「不敢服垢弊以矯俗於名」。他常常教育兒子說,食豐而生奢,闊盛而生侈。
為了使兒子認識祟尚儉朴的重要,他以家書的體裁寫了一篇論儉約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強烈反對生活奢痱,極力提倡節儉朴實。
他還不斷告誡孩子說:讀書要認真,工作要踏實,生活要儉朴,表面上看來皆不是經國大事,然而,實質上是興家繁國之基業。司馬光關於「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警句,已成為世人傳誦的名言。
在他的教育下,兒子司馬康從小就懂得儉朴的重要性,並以儉朴自律。他歷任校書郎、著作郎兼任侍講,也以博古通今、為人廉潔和生活儉朴而稱謄於後世。
5、畫荻教子
歐陽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他的成就也離不開他母親的偉大教育。
歐母是一位單親母親,她丈夫在兒子四歲那年便去逝了,留下她孤身一人辛苦拉扯兒子。
歐陽修父親在世時,家中經濟比較寬裕,可自從他去世後,家境便一落千丈,日漸貧寒,後來竟到了「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的地步。孤兒寡母在這樣的境況下生活,困難可想而知。
歐母是一個意志堅強的女人,她家窮志不窮,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將兒子養大,並用最原始的方式教歐陽修識字。
這便是著名的「畫荻教子」:歐陽修五歲時,歐母便教他讀書識字、做人處事的道理。只是當時家裡窮,家裡沒錢買筆墨紙硯,歐母只好用蘆葦桿代替,然後在地上鋪一些沙,把地當紙,一筆一畫地教歐陽修寫字。
歐陽修在母親的悉心教導下,特別懂事,於是奮發圖強,學習成績優異,他於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高中進士。
② 古代名人尊老愛幼的小故事
、漢文帝親奉湯葯
漢文帝劉恆,是一位比較寬厚有為的封建帝王,由於他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曾給社會帶來一度繁榮昌盛。史稱「文景之治」。
劉恆還是一位孝順母親的君主,其生母薄太後多病,他在處理完繁忙政務後,認間經常親自在母親病榻旁陪伴。在薄太後患病三年間,劉恆經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文帝都要先親自嘗過後,才讓太後服用。
2、孔融讓梨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歲時,×月×日,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於壽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父大喜。
3、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4、黃香尊老愛幼
黃香,東漢人,少年時就善於寫文章,當時的人稱頌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但黃香最難能可貴的,還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親。
黃香9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夜,天氣寒冷。黃香就先鑽到父親的被窩里,躺一會兒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覺。
夏天夜裡很熱,黃香就手執蒲扇,對著父親枕席使勁扇著。
黃香長大後,朝廷覺得他是個人才,讓他擔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災,百姓苦不堪言。黃香拿出自己的錢財賑濟災民,百姓沒有不感動的。
5、孟子訪齊
有一天,孟子來到了齊國,見到了國君齊宣王。
齊宣王說:「請問夫子,有沒有統一天下的法寶。」
孟子誠懇地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這一點,統一天下就像在手掌心裡轉動東西那樣容易。」
「怎麼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請夫子解釋一下。」
「尊敬自己的父母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長輩。
愛護自己的孩子,從而推廣到愛護所有人的孩子。」
齊宣王聽了,不覺點頭信服。
③ 關於父母關愛子女的名人故事
這是老漢曾經在網路知道對網友的回答,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一位母親獨自帶著兒子生活,一次隔壁發生爆炸,兒子耳朵聾了,這個熱愛音樂和小提琴的孩子從此一蹶不振。媽媽堅持讓他學琴,總在櫻桃樹下聽他拉琴,錄下來,然後走很遠的路去請老師指教,回來再指導因聾啞沒有音樂老師願意收的兒子。後來,母親花了許多錢給兒子買了助聽器,並送他去做康復訓練,兒子能說能聽了,回來拉琴給媽媽聽,卻發現母親沒有什麼反應,這才知道原來母親一早聽力也衰退了,為了陪他練手語,母親不再開口說話,於是聾啞了。。。
二,為了革命事業,父母四處奔波,毛岸英兄弟從小就過著「吃百家飯、走萬里路」的生活。
毛岸英是毛澤東的長子,為楊開慧所生,曾用名楊永福。1922年10月生於長沙,1950年10月犧牲於朝鮮前線。
1922年10月,毛澤東和楊開慧住在湖南長沙小吳門外的清水塘。當時,楊開慧懷有身孕,已經足月,卻遲遲不見分娩。毛澤東正忙於領導長沙泥木工人舉行聲勢浩大的罷工運動,每天回家很晚。有一天,他見楊開慧愁眉苦臉,就建議她別成天坐在屋裡,出去到嶽麓山一帶轉轉,或許可以生得快一些。第二天,楊開慧按照毛澤東的建議,出去走一走,果然,第三天即10月24日,孩子生了下來。毛澤東抱著這個又白又胖的頭生子,高興極了。正巧,那天是泥木工人大罷工勝利結束的日子,真是雙喜臨門。「就叫他岸英吧!」毛澤東給孩子起了個響亮的名字。
岸英從小就隨父母四處奔波,1924年到上海,1925年回韶山,1926年去廣州。之後,又赴長沙,奔武漢,直到大革命失敗,毛澤東開完「八七」緊急會議,才秘密把妻子楊開慧、保姆陳玉英(人稱孫嫂)和岸英三兄弟送到岳父家———板倉楊宅。毛澤東曾十分感慨地說:「為了革命事業,這些孩子從小就吃百家飯,走萬里路啊!」為了組織秋收起義,毛澤東又遠離親人了。此後,整整三年,毛岸英在媽媽的身邊讀書、成長。
④ 名人父母的愛例子100字
名人父母的愛例子如下:
1、著名的大發明家愛迪生在上一年級的時候,回成績在班裡倒數答第一,一天到晚不知亂畫什麼。校長和老師說他是弱智,讓家長把他領回去。愛迪生的母親領著孩子到學校,怒氣沖沖找到校長和老師說:「我的孩子是天才,你們不理解他!」母親的這點理解,使得愛迪生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家。
2、有一天,孟子逃學,孟母非常生氣,拿剪刀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孟子連忙跪在地問原因。母說:「讀書就像織布一樣。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成一尺, 一丈、一匹,織完後才有用 。學問也必須日積月累。如半途而廢,就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⑤ 名人父愛的故事
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出生在富恩島上一個叫奧塞登的小城鎮上,那裡有不少貴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親只是個窮鞋匠,母親是個洗衣婦。貴族地主們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從不讓自己的孩子和安徒生一起玩。
安徒生的父親對此非常氣憤,但一點也沒有在孩子面前表露,反而十分輕松地對安徒生說:"孩子,別人不跟你玩,爸爸來陪你玩吧!"
父親親自把安徒生簡陋的房間布置得像一個小小博物館,牆上掛了許多圖畫和做裝飾用的瓷器,櫥窗櫃上擺了一些玩具,書架上放滿了書籍和歌譜,就是在門玻璃上,也畫了一幅風景畫。
為了豐富安徒生的精神世界,父親還鼓勵安徒生到街頭去看埋頭工作的手藝人、彎腰曲背的老乞丐、坐著馬車橫沖直撞的貴族等人的生活,這些經歷為安徒生以後寫出《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等童話故事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5)名人父母愛孩子的故事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父愛的寓意:
1、父親從男人的角度,給予子女堅強、自立、自強、自信、寬容,使子女能感覺到與母愛不同的愛。父親的責備是望激勵孩子,然而有時卻會適得其反,因此,兩者結合,才是最好的理念和方式。
2、在許多人的心裡,最難忘的是媽媽的手,爸爸的背,爸爸支撐起了家裡的支柱,是偉岸、高大的。父愛如山,是無聲的、是深沉的。更為內斂,更為含蓄。而父親的嚴厲有時往往只是恨鐵不成鋼。
⑥ 關於父親愛孩子的小故事
關於父親愛孩子的小故事............................ 好爸爸勝過100個教師 俗話說,母愛如水,父愛如山。當母親含辛茹苦地照顧我們時,父親也在努力地扮演著上帝賦予他的溫柔角色。多少年來,人們在歌頌和贊美母親的同時,並沒有忘記父親的偉大。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世界各地「模範父親」的故事。 這些好老爸有的默默無聞,但培養出了揚名天下的人才;有的則自己就是世界名人,但在教育孩子方面頗有一套。不管這些故事是令人感動或給人以啟發,它們都真實地再現了父親對孩子深沉的關愛,顯示了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巨大影響力! 達·芬奇的父親:充分發展孩子的興趣 著名畫家達·芬奇的父親彼特羅是一位令人稱道的好父親,他培養孩子的信條就是:給孩子最大的自由,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 6歲那年,達·芬奇上學了,在學校里學了很多知識,但對繪畫最感興趣。一天,他上課不專心聽講,還給老師畫了一幅速寫。回家後,達·芬奇把速寫給父親看,父親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誇獎他畫得很好,決定培養他在這方面的才華。 正是因為父親如此開明,達·芬奇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愛的繪畫中,甚至敢專門畫畫恐嚇老爸。一次,他花了一個月時間,在盾牌上畫了一個兩眼冒火、鼻孔生煙,看起來十分可怕的女妖頭。為了把父親嚇一跳,他還關緊窗戶,只讓一縷光線照到女妖頭的臉上。後來,父親一進家就被盾牌上的畫嚇壞了,可是等達·芬奇哈哈大笑地解釋完,他竟然也沒有責備兒子。 16歲那年,父親把達·芬奇帶到畫家維羅奇奧那裡學畫畫。在維羅奇奧的指導下,達·芬奇刻苦學習,掌握了很多繪畫技巧,終於成為一代大畫家。 莫扎特的父親:不惜放棄工作培養孩子 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小時侯被無數人譽為「神童」,他的許多作品一直是古典音樂中經久不衰的保留曲目。但是,莫扎特有如此成就是與他父親的精心培養密切相關的。 莫扎特3歲時,父親就發現他經常靜靜地坐在一邊,很有興趣地看姐姐練琴,於是就開始對他進行啟蒙教育。在父親的指導下,莫扎特5歲就開始創作短曲,6歲時創作鋼琴協奏曲。後來,為了更好地培養他,父親甚至放棄了在宮廷里當樂師的工作,將全部精力用在莫扎特身上。 可以說,沒有父親那份執著的精神、嚴格的要求和深厚的關愛,是無法造就莫扎特這樣一位音樂大師的。 安徒生的父親:窮鞋匠培養出大作家 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出生在富恩島上一個叫奧塞登的小城鎮上,那裡有不少貴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親只是個窮鞋匠,母親是個洗衣婦。 貴族地主們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從不讓自己的孩子和安徒生一起玩。安徒生的父親對此非常氣憤,但一點也沒有在孩子面前表露,反而十分輕松地對安徒生說:「孩子,別人不跟你玩,爸爸來陪你玩吧!」 父親親自把安徒生簡陋的房間布置得像一個小博物館,牆上掛了許多圖畫和做裝飾用的瓷器,櫥窗櫃上擺了一些玩具,書架上放滿了書籍和歌譜,就是在門玻璃上,也畫了一幅風景畫。父親還常給安徒生講《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故事,有時則給他念一段丹麥喜劇作家荷爾堡的劇本,或者英國莎士比亞的戲劇本。 為了豐富安徒生的精神世界,父親還鼓勵安徒生到街頭去看埋頭工作的手藝人、彎腰曲背的老乞丐、坐著馬車橫沖直撞的貴族等人的生活,這些經歷為安徒生以後寫出《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等童話故事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列夫·托爾斯泰:用鵝毛筆為孩子讀物描圖 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十分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他常常抽時間給孩子們講故事、繪畫,回答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 托爾斯泰從不給孩子強行灌輸知識,而是根據孩子們的愛好和興趣為他們服務。有一段時間,孩子們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很感興趣,托爾斯泰就一本又一本地講給他們聽。 後來,他發現《環球旅遊80天》這本書沒有插圖,為了幫助孩子們理解故事情節,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鵝毛筆親自為該書描制插圖。托爾斯泰的時間是寶貴的,但是他認為,把時間花在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孩子的求知慾方面是值得的。 約翰·D·洛克菲勒:鍛煉身體與游歷世界 在19世紀時,洛克菲勒家族事業的創始人約翰·D·洛克菲勒只是一個周薪7美元的打工仔,但他通過個人奮斗最後創建了標准石油公司。在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方面,他制訂了許多嚴格的「措施」。 約翰·D·洛克菲勒常常和孩子強調鍛煉身體的重要,兒子上學時,他讓兒子滑著旱冰經過中央公園到林肯學校,家庭司機只是開著車跟在後面。 另外,洛克菲勒家族很注重到世界各地游歷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父母、帶著家庭教師和一大堆行李,開始飛越美國大陸、歐洲、北非等地。這種教育增強了孩子們認識社會多元化和准確把握社會常理的能力,為以後確立人生目標起到很好的啟發作用。 蓋茨的父親:讓孩子從小懂得憑本事掙錢 世界軟體業巨頭——微軟公司的老總比爾蓋茨出身於美國西雅圖一個富裕的律師家庭,他父親威廉很注重從小培養他「憑本事打拚」的意識。 威廉說:「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能夠賺錢,並且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信心和干勁。」蓋茨幫家裡做事,父親總是給予一點小報酬,以此激發他的熱情,讓他懂得工作是通往幸福的台階。威廉表示,這樣做可以讓孩子了解現實社會和外部世界,也可以讓孩子了解大家一起勞動,一起追求同一目標的快樂。 上私立高中時,蓋茨就和朋友一起開發了計算市內交通量的軟體,並在競爭中取勝,簽訂了一份數額不小的合同。後來,學校的負責人僱用他們編制教學計劃,蓋茨還與人合作,編寫了企業的工資系統用的程序。威廉誇獎說「蓋茨是通過勞動獲取報酬的。」 他信:泰國總理千金去麥當勞打工 泰國總理他信是第四代泰國華裔,也是東南亞著名的「電信大亨」,家裡十分富裕。但是,現年55歲的他信對自己的一子二女要求相當嚴格,甚至主動要求孩子出去「受苦」,長經驗、長見識。 2004年3月,他信的小女兒貝東丹高考結束後,他信把女兒送到曼谷一家麥當勞餐廳打工,貝東丹一時間成為泰國媒體關注的焦點。他信說:「我就是想讓她有這個經歷,讓她了解生活,從而能更快地適應工作,適應社會,並培養責任感。」 編後:以上故事告訴我們父愛是造就天才的關鍵。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愛和母愛有著各自不同的影響作用。 母愛可使子女身體和情感得到健康的發展,父愛的功能則表現在教會孩子怎樣應付和解決他們遇到的各種人生問題,母愛代表著人性和社會生活情感方面,父愛則往往象徵著事業、思想、秩序、冒險和奮斗,代表的是理性方面,其主要表現在對孩子成就感的培養上,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也與父親有關,椐有關機構調查表明,如果有一個好的父親,則孩子在數學和閱讀理解方面的能力就會比較高,在人際關繫上會有安全感,自尊心也比較強,很容易與人相處。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父愛遠遠勝過母愛。所以孩子最理想的人格是同時兼具了父愛和母愛兩方面的內容。現在較為普遍的問題是,一些做父親的往往忽視甚至放棄自己的教育責任,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嚴重不足。這樣的孩子容易形成所謂的「偏陰性格」,即脆弱、膽小、多愁善感、依賴性強、獨立性差。父親應「親臨」教育第一線,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康人格和自主能力,使孩子更好地適應現實世界和未來社會。 有人說「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教師」,我想提醒所有的父親:孩子的成長、天才的培養,父親絕不能走開!
⑦ 關於父愛的名人故事簡短
達·芬奇的父親:充分發展孩子的興趣
著名畫家達·芬奇的父親彼特羅是一位令人稱道的好父親,他培養孩子的信條就是:給孩子最大的自由,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
達.芬奇6歲那年,達·芬奇上學了,在學校里學了很多知識,但對繪畫最感興趣。一天,他上課不專心聽講,還給老師畫了一幅速寫。回家後,達·芬奇把速寫給父親看,父親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誇獎他畫得很好,決定培養他在這方面的才華。正是因為父親如此開明,達·芬奇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愛的繪畫中,甚至敢專門畫畫恐嚇老爸。一次,他花了一個月時間,在盾牌上畫了一個兩眼冒火、鼻孔生煙,看起來十分可怕的女妖頭。為了把父親嚇一跳,他還關緊窗戶,只讓一縷光線照到女妖頭的臉上。後來,父親一進家就被盾牌上的畫嚇壞了,可是等達· 芬奇哈哈大笑地解釋完,他竟然也沒有責備兒子。
16歲那年,父親把達·芬奇帶到畫家維羅奇奧那裡學畫畫。在維羅奇奧的指導下,達·芬奇刻苦學習,掌握了很多繪畫技巧,終於成為一代大畫家。
達.芬奇的父親
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名叫比埃羅。小時候,他的家裡還比較富裕。母親是一位貧苦的農婦,名叫特麗娜。
達.芬奇的父親一生結了四次婚,唯獨沒有娶他的母親,因此,達芬奇成為了私生子,然而,這絲毫沒減少他對父親的愛和恐懼。達.芬奇的父親是一位有名望公證人,佛羅倫薩大行會的會員。父親的才華和權威,讓達.芬奇無法忽略他。沒有親生母親的疼愛,達.芬奇試圖從父親那得到關愛,可是忙於公務和脾氣暴躁的父親讓他失望了,但他常常獨自一人幻想父親對他種種的疼愛。為了博得父親的青睞,達.芬奇努力做好每件事情。終於,達.芬奇在藝術方面的天賦引起了父親的注意,而父親給予的只是贊賞,更要命的是把達.芬奇送進了佛羅倫薩藝術和雕刻的工會做學徒。來到佛羅倫薩的達.芬奇走出了對父親的幻想,繼而走進了另一個幻想。
⑧ 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廿四孝中的幾個故事:一、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⑨ 關於父母愛孩子的故事(梗概)
故事一
我會時常用又大又暖的毯子裹著她,帶她到家庭院里,並讓她坐在我的大腿上,我們一起賞月亮和星星,這對我倆來說是最美的時刻。
故事二
我給我的每個孩子都保存了一本他們四~九歲的日記。我讓他們知道,我是多麼地愛他們。沒有這些記錄,他們的一些重要瞬間,美妙時刻將很容易遺忘,也靠著這日記,他們成長中的趣事、思想、乃至「惡作劇」都能如實地記錄下來。 故事三
記得在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的父親常雙握住我的手、目光凝視著我,然後緊握我的手三次,好像對我說:「我愛你。」現在,我也用同樣的方式,試著握住我女兒的手,女兒會用雙手回握,我非常激動。
故事四
我是一個工作的婦女,每天不得不很早地離開家,我的小寶貝們很少能對我說「再見」。不能讓他們知道我有多麼地愛他們,每天早上離家前,我悄悄地進入他們的房間,給他們每人臉上一個深深的吻,到孩子們起床時,會從鏡子里看見媽媽留下的鮮色的吻,讓他們知道媽媽吻過他們。
故事五
每逢周末,我會把准備好的午餐放在一個野餐籃里,帶著我的四個孩子舉行一次美妙的活動,那一整天,就我和孩子散步、放風箏、玩球。我的小寶貝知道,這是一周中最特殊的時間。
故事六
我們有兩個女兒,一個3歲、一個5歲。我們愛和他們一起消磨時間,晚餐後,我們一起散步、一起玩游戲,但是最重要的是仔細聽女兒的說話,聽她們的傾訴,比我們看書、看電視還要重要多。
⑩ 名人母親教育子女的故事
孟母三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