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沈從文都有什麼作品啊
1、小說集
《老實人》、《蜜柑》、《雨後及其他》、《神巫之愛》、《版龍權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駿圖》、《如蕤集》、《從文小說習作選》、《雪晴》、《新與舊》、《主婦集》、《春燈集》、《黑鳳集》、《阿麗思中國游記》、《邊城》、《長河》、《街》、《蕭蕭》、《三三》等。
2、散文集
《記胡也頻》、《從文自傳》、《記丁玲》、《湘行散記》、《湘西》、《廢郵存底》、《燭虛》、《雲南看雲集》、《沈從文散文選》、《不知為什麼忽然愛上你》等。
3、學術著作
《從文賞玉》、《唐宋銅鏡》、《龍鳳藝術》、《戰國漆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
② 沈從文小說代表作
1.《虎雛》
豆瓣評分:9.5
作品簡介:作為20世紀中國最優秀文學家之一,沈內從文一生創作了大量經典容文學作品。本書選錄了其中短篇小說經典共18篇。其中《虎雛》是最具現實諷刺意味的名篇,故事講述了「我」作為讀書人,一心想把做軍官的六弟身邊的小兵培養成讀書人,為這個年輕人付出了物質和精神上的代價,而最終這個小兵還是夥同一個兵殺了人,逃往異地。從充滿希望到令人揪心,出乎意料的結果不僅給「我」帶來願望落空的悲痛,同時也使「我」流露出一種知識分子渴望改造國民卻徹底失敗的茫然與困惑,頗具反諷意味。
書友點評:虎雛,大小阮,若墨醫生三篇最為深刻。
2.《邊城》
豆瓣評分:9.4
作品簡介: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麗絲·門羅作品《公開的秘密》收錄八個相互關聯的短篇故事。《公開的秘密》中有失蹤的女學生,簽約的拓荒者新娘,在晚餐會上離奇嫁給澳大利亞求婚者的女隱士,一個逃離巴爾乾的女人——她又啟發了一位逃離丈夫和情人的加拿大女人。《公開的秘密》收錄的這八個故事中,艾麗絲門羅喚起了舊愛重來的毀滅性力量。
書友點評:淡淡的情節,潮濕氤氳的精緻,沒有發生的愛情?
③ 求沈從文的一篇短篇小說!急!
《男子須知》一個山大王以打家劫舍相威脅,又以錢財相誘,強娶宋家大妹為壓寨專夫人的故事。大屬妹妹婚前極其害怕,准備作出犧牲,終日以淚洗面;婚後卻出乎她的意料,山大王表面既不像過去想像的那樣猙獰可怕。大妹妹寫信告訴表姐說到:「(山大王)什麼事都能體貼,用極溫柔馴善的顏色,侍奉我,聽我所說,為我去辦一切的事。(他對外是一隻虎,誰都怕他;又聰明有學識,誰都敬他。)他在我面前卻是一隻羊,知媚它的主人是它的職務。他對我的忠實超過了我理想中情人的忠實。……」大妹妹在這樣一個山大王身上得到了別的人不能得到的愛,幸福得只能用哭叫來表示生命的快適了。在這封信中,一個痴情、專一的男子呈現在了我們面前,湘西土匪的溫情的一面令我們感動。
④ 沈從文的中長篇小說代表作都有哪些
中篇小說《邊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過湘西兒女翠翠戀人儺送的愛情悲劇,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一代又一代重復著悲涼的人生,寄託了作者民族的和個人的隱痛。
《阿麗思中國游記》是文學大師沈從文創作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 沈從文的《阿麗思中國游記》被認作是世界文學名著《阿麗思漫遊奇境記》的中國續書,他借鑒19世紀英國作家卡羅爾(Lewis Carroll 1832—1898)這本風靡全球的兒童讀物的技法和風格,讓書中12歲的英國小阿麗思小姐和4歲的兔子紳士儺喜先生,迢迢萬里來到中國,漫遊遼遠東方這塊古老而又神秘國土的奇境,在中國的大都會和僻遠鄉村,,他們遇到利種荒誕無稽、離奇古怪、荒唐不經的可笑可驚又可嘆的故事,比如,剛踏上中國土地,就碰上一個攔路求死的餓漢,他已經好久沒有吃東西了,連自殺的力氣都沒有,只能乞求別人殺死自己。從這個求死者身上,映照出當時中國由於戰亂、災荒、失業和外國入侵,而千萬的餓殍遍地的慘狀。在民間,敬神崇鬼、占卜打卦等痼疾陋習,隨處可見,蒙昧迷信浸蝕著人們的靈魂,在儺喜先生造訪古跡、搜羅文物以及與上層社會的交往中,對紳士崇尚孔孟、媚外畏洋、重虛禮愛面子的文化心態,給予揶揄嘲諷。在「八哥歡迎會」上,百禽畢集,各展歌喉,在紛擾嘈雜中,影射中國知識界的淺薄無聊、凡庸猥瑣、攻訐傾軋,阿麗思還饒有興味地游覽了中國南方農村,看到水田裡各式各樣的水車,並在深夜聆聽了兩輛水車有趣的對話。當最後來到作者的故鄉——湖南湘西苗人居住區,親身體驗山區淳樸率直而又怪異古舊的風情民俗,特別是目睹了慘無人道的原始奴隸買賣,天真善良的阿麗思小姐感到不可思議,她大惑不解地問:「把人不當人,來買賣……買來有什麼用處呢?」帶著游歷中國的許許多多疑惑和感想,阿麗思隨著儺喜先生悄然打道回國.
《長河》為沈從文名作,是作者一九三七年回到湘西,並且在沅水中部一個縣城裡住了約四個月之後有感而寫的一篇隨記。是他繼《邊城》之後,關於湘西人物、風情的又一曲輓歌。跟隨作者敘述的目光,我們可以感受到湘西在戰爭發展中的種種變遷。
別的就不大清楚了,應該差不多了。
⑤ 沈從文最短的一篇小說是什麼
夕找工作,租房子,搬行李時的各種場景。每一個場景
深水在寂靜中流走。我們擁有的幸福與痛苦都
的一絲光亮。我在聽,
雨里追憶往昔,在一滴雨里
⑥ 沈從文的代表作
《邊城》是他的代表作 。
沈從文的主要作品有《龍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雛》、《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駿圖》等。
沈從文,苗族,著名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出生於湘西鳳凰的他,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沈從文一生為人樸厚、治學嚴謹,著述甚豐。
他的作品被譯成40多個國家出版,並被10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沈從文曾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是蜚聲文壇的巨星。有人說:「沈從文是中國第一流的現代文學作家,僅次於魯迅」。
(6)沈從文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1902年12月28日出生於湖南鳳凰,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1917年參加湘西靖國聯軍第二軍游擊第一支隊,駐防辰州(沅陵)。1918年自家鄉小學畢業後,隨當地土著部隊流徙於湘、川、黔邊境與沅水流域一帶,後正式參軍。
1922年,沈從文脫下軍裝,來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學,可是僅受過小學教育,又沒有半點經濟來源,就在北京大學旁聽。1934年完成的《邊城》,是這類「牧歌」式小說的代表,也是沈從文小說創作的一個高峰。
建國後,沈從文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50年因承受不了政治壓力而自殺,獲救。1984年大病一場。搶救脫險後,說話、行動更加不便。1988年5月10日下午,心臟病復發,搶救無效去世。
沈從文的文學作品《邊城》 、《湘西》、《從文自傳》等,在國內外有重大的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候選人。
1987年、1988年沈從文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⑦ 求一篇沈從文的短篇小說
目測是沈從文的嫡傳弟子汪曾祺的優秀短篇《受戒》,小和尚叫明子,小女孩叫小英子,庵叫荸薺庵,寺叫善因寺,末章節附註著「寫四十三年前的一個夢」,你去搜下看吧,很容易找到的。
⑧ 沈從文短篇小說漁概括
沈從文短篇小說《漁》是一部很值得回味的作品,寫於1929年,正好是「從文成熟時」。它貫通「過去」和「現在」,連通人事中的「神性」和「魔性」,既有「斗爭」又有「合作」,講的雖是兩個家族及兩個兄弟的事,其所指卻是兩個民族的關系。開篇後,《漁》裡面提到的湘西華山寨烏雞河兩岸「甘」、「吳」兩族的爭斗與魯迅小說《葯》裡面華家、夏家的譬喻色彩如出一轍,直接指向便是苗漢兩族的民族斗爭,書中寫道:「在那裡,有兩族極強,屬於甘家為大族,屬於吳家為小族。小族因為族小,為生存競爭,子弟皆強梁如虎如豹。大族則族中出好女人,多富翁,族中讀書識字者比持刀弄棒者為多。象世界任何種族一樣,兩族中在極遠一個時期中在極小事情上結下了冤讎,直到最近為止,機會一來即有爭斗發生。」
「過去一時代,這仇視,傳說竟到了這樣子。兩方約集了相等人數,在田坪中極天真的互相流血為樂,男子向前作戰,女人則站到山上吶喊助威。交鋒了,棍棒齊下,金鼓齊鳴,軟弱者斃於重擊下,勝利者用紅血所染的巾纏於頭上,矛尖穿著人頭,唱歌回家,用人肝作下酒物,此尤屬平常事情……」
「甘族」自然就是漢族了,「吳族」則為苗族,兩族之間的斗爭直至煮人為食,斗爭之殘忍想而易見,而這卻並非短暫的刀兵相接,而是持久戰,因為「相傳在這地方過去兩百年以前,甘吳兩姓族人曾在烏雞河荒灘上各聚集了五百餘彪壯漢子大戰過一次,這一戰的結果是雙方同歸於盡……岸上還有司官所刊石碑存在。」而在「現今」兩族合作時,雖然「野蠻的殺伐已經演變為『漁』」,但離去的父親還是交代下來了復仇之事,用祖傳下來的刀去「流那曾經流過你祖父血的甘姓第七派屬於朝字輩仇人的血」(《漁》)。
《漁》是一部主題很隱蔽的作品,但深入其中我們便能感覺到這部講族與族之間斗爭的小說其主題卻是和平主義的,它顯揚的明顯是神武不殺柔情似水的「弟弟」龍朱一樣的人物,而不是那個拿祖傳寶刀斫魚殺蛇的「哥哥」,這其實就是用辨證的眼光看待民族的傳統、家國的爭斗等,是對民族未來的跨越式思考。
.
參考鏈接: http://wenku..com/view/0e8ab6bef121dd36a32d82b5.html
.
如果你認為我的解答對解決你的問題有幫助.請點擊我的回答下方【選為滿意答案】按鈕.
⑨ 沈從文以哪部短篇小說的發表為標志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以1928年8月發表的《柏子》為標志 ,可以把沈從文的小說創作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192 5— 192 8年 ,是其創作的前期 ,多數的短篇可以看成是散文 ,或者是以散文筆致寫成的短篇小說 ,幼稚而且粗糙 ,在藝術表現上處於習作階段。這些作品主要收在花城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分店聯合版《沈從文文集》第一、二卷內。諸如《夜漁》、《黎明》、《我的小學教育》、《臘八粥》、《初八那日》、《玫瑰與九妹》、《爐邊》、《記陸韜》、《傳事兵》等等 ,多是對故土鄉情的回憶 ,明顯地帶著直錄、描摹生活的自然主義傾向。
192 8年以後 ,《柏子》、《牛》、《菜園》等一批作品的發表 ,表明他的創作進入成熟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