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短篇小說寫作技巧

短篇小說寫作技巧

發布時間:2020-12-25 12:56:00

㈠ 小說寫作技巧的短篇小說

一、充分准備,打好基礎 寫作短篇小說與寫作中、長篇小說一樣,在寫作前必須進行充分的准備。首先,在執筆 寫小說之前,必須具有一定的思想修養和生活積累。其次,讀過較多的文藝作品,喜愛文學創作,有一定的文藝修養和文藝理論的基礎常識。茅盾在《創作的准備》開頭就指出:世 界文學史上的巨人們遺留給我們的不朽的著作,以及他們畢生的文學事業的經歷,就是這題 目--'創作的准備'的最完美的解答。理論家們從這些文學巨人們的業跡研究分析解釋, 寫了很多論文,數十萬言一厚冊,也就是給這題目作注腳。再次,在寫作小說之前,從事 過表達方法的基本練習,並從事過一般散文尤其是速寫的寫作練習。一個初學寫作者最好 多做些基本練習,不要急於寫通常所謂小說,不要急於成篇。所謂基本練習,現在通行的'速寫'這一體,是可以用的。不過我覺得現今通行的'速寫'還嫌太注重了形式上的完整,儼然已是成篇的東西,而不是練習的草樣了。作為初學寫作者的基本練習的速寫,不妨只有半個面孔,或者一雙手,一對眼。這應當是學習者觀察中恍有所得時勾下來的草樣,是將來的精製品所必需的原料。許多草樣結合起來,融和起來,提煉起來,然後是成篇的小說。(《茅 盾論創作》第358頁)所以,我們要學習寫作小說,必須從思想、生活、技巧各個方面下苦功,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能絕對化。這並不是說,我們要等思想、生活、技巧三關都完全過好之後再進行創作。不少青年作者的經驗說明,初學寫作者就是要勇於創作實踐,寫是最好的基本訓練。不要怕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小說創作和其它文體 的寫作一樣,沒有什麼捷徑,小說的技巧只有自己從多次實踐中逐步摸索出來。別人的技巧,只能作借鑒,創作還是要靠自己。
二、認識生活,熟悉人物 創作需要生活,對生活不熟悉,不理解,就無法反映和表現生活。社會生活是文學藝術的源泉,人是社會諸關系的總和,只有熟悉、理解社會生活,才能熟悉、理解各類人物。不 熟悉、不理解各類人物,就無法進行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的小說寫作。茅盾在談他怎樣開始小說創作時說:我是真實地去生活、經驗了動亂中國的最復雜的人生的一幕,終於得了幻滅的悲哀,人生的矛盾,在消沉的心情下,孤寂的生活中,而尚受生活執著的支配,想要以我的生命力的余燼從別方面在這迷亂灰色的人生內發一星微光,於是我開始創作了。我不是為的要做小說,然後去經驗人生。他還說;好管閑事是我們做小說的人最要緊的事,你要去聽,要去問。(《創作的准備》)因此,一個小說作者應像阿·托爾斯泰說的那樣:他溶化在生活洪流之中,溶化在集體之中;他是一個參加者。
小說寫作需要的生活不是指日常生活、飲食男女之類,能成為小說素材的生活,至少應該有三個條件:
1.具有較鮮明、生動的形象;
2.具有獨特性;
3.具有一定的思想內涵。因此,當作者在觀察生活的時候,無論對人物、對故事、對環境,都應從上述三點出發,勇敢地揚棄那些瑣屑的、紛紛擾擾的流水帳,抓住真正有用的寫作素材,滲透作者 的思想、感情,使生活素材逐漸變成自己的東西。 三、嚴格選材,深入開掘 1931年,沙汀和艾蕪寫信給魯迅,請教短篇小說的題材問題。魯迅回信說:只要所寫的是可以成為藝術品的東西,那就無論他所描寫的是什麼事情,所使用的是什麼材料, 對於現代以及將來一定是有貢獻的意義的。為什麼呢?因為作者本身便是一個戰斗者。不過選材要嚴,開掘要深,不可將一點瑣屑的沒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創作豐富自樂。 高爾基也說過:在短篇小說中,正如在機器上一樣,不應該有一個多餘的螺絲釘,尤其是不應該有多餘的零件。 這就告訴我們,寫作短篇小說必須嚴格選擇題材,深入開掘。那麼,短篇小說怎樣進行題材的選擇和主題的開掘呢? (一)擷新去陳,根據時代需要選材。短篇小說的題材是沒有什麼限制的,凡是人類涉足的領域、產生的事件,都可以經過選擇作為作品的題材。但是,從美學價值和社會意義來考慮,我們就必須擷新去陳,盡量選擇我們這個時代、這個社會所需要的題材來寫。
(二)以小見大,根據體裁特點選材。短篇小說這種體裁的形式特點,要求作者不能象寫長篇小說那樣寫人生的縱剖面,而必須寫人生的橫斷面,就象是橫著鋸斷一棵樹,察看年輪可以知道樹齡一樣,短篇小說雖寫人生中的一角、一段,也就可以窺見整個人生。魯迅、 茅盾、巴金等作家為了在短篇小說中反映他們所處的時代,在寫作短篇小說時,都是選取主人公人生道路上的某一段作為題材的。因此,有經驗的小說家在談創作經驗時就指出,創作短篇小說必須善於截取、選擇。如王蒙在《談短篇小說的創作技巧》中就說過,短篇小說構思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從廣闊的、浩如煙海的生活事件里,選定你要下手的部位。它可能是一個精彩的故事,它可能是一個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物,它可能是一個美好的畫面,它也可能是深深埋在你的心底的一點回憶,一點情緒,一點印象,而且你自己還一時說不清楚。這個過程叫作從大到小,從面到點,你必須選擇這樣一個'小',否則,你就無從構思無從下筆,就會不知道自己寫什麼。
(三)揚長避短,根據自己生活選材。一般來說,作者應該寫自己熟悉的題材,因為這些題材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積累的大量素材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寫起來容易駕馭,而且能寫得生動、深刻。當代小說家中的佼佼者大多是從寫自己生活經歷中的人和事開始走上小說創作道路的。 選材是短篇小說寫作中的第一個重要的環節。選材的目的在於從大量的素材中選取可以寫入小說中的題材--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片斷。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必須具有從紛紜的生活現象中捕捉題材的能力。這種捕捉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片斷的能力,對於小說創作極為重要。茅盾在他的《短篇小說選集後記》中指出:在橫的方面,如果對於社會生活的各樣環節茫然無知;在縱的方面如果對於社會生活的發展方向看不清,那麼,你就很少可能在繁復的社會現象中,恰好地選取了最有代表性、即具有深刻的思想的一事一物,作為短篇小說的題材。所以,短篇小說在選材時,不能只著眼於事件的故事性和吸引力,而要著眼於把生活的側面、片斷放到整個時代的背景上去考察,要把握住社會的縱的和橫 的兩個方面,善於從平凡的日常生活現象中捕捉住不平凡的東西,從而由時代和社會的一角反映出時代和社會的全貌,使讀者從生活海洋中的一朵浪花看出奔騰澎湃的大海。
對於短篇小說題材的開掘--主題的提煉同樣要十分重視。幾乎在所有的情況下,作家心中首先想到的總是小說的主題,或者說思想內容。他構思小說的情節是為了表達這一主題,創造人物也是圍繞著這一主題。好的小說總是有一個好的主題的。([英]《小說家的技巧》) 衡量一篇小說的美學價值,重要的並不是看題材本身,而是看作者對於題材所開掘的思想的深度--主題提煉的程度。所謂開掘,就是要深入發掘生活素材所內涵的本質意義的東西; 作者對生活素材的本質意義開掘得越深入,主題思想就越深刻,作品的教育作用也就越大, 美學價值也就更高。所以說,一篇沒有好的主題的小說,是無法登上大雅之堂的。 李師東在《一個新的文學層面的誕生》中評論九十年代的新生代作家時指出:八十年代的文學,是以對表現疆域的拓展的掘進、對表現手段的探索和實驗為其顯著特徵的。與前幾茬作家相伴隨的是沖突和對抗、張揚和摒棄、試驗和沿襲、超前和滯後、創新和守成、反撥和 建立等源遠流長的話題。直至今天,我們仍然能在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中感受到來自不同思想觀念、文化背景的沖撞和對舉。在九十年代新的時空下,這一茬更為年輕的青年作家得以走上文壇,正在於他們明顯疏離了前幾茬作家習慣關心的話題,而與社會的新的變化和進展保持了同步相向的趨勢……把個人的情緒與時代的生活面貌和精神處境勾連在一起,謀求與九十年代社會的契合,體現中國社會新的進展,這正是他們的努力。以一種消解的姿態, 達到對文學的整合,以反先鋒的方式,回歸到樸素的情感姿態,以個人化的方式,進入到文學創作之中,這正是這個新生代作家群的文學用心。(中國華僑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新 生代小說系列總序) 應該指出:小說寫作中對材料的分析與科學研究中對材料的分析是根本不同的兩回事。
一個文學作家應當走的'創作過程'的道路,是和社會科學家研究過程的道路相反的。社會科學家所取以為研究的資料者,是那些錯綜的自然的現象,文學作家的卻是造成那些現象的活生生的人。社會科學家把那些現象比較分析,達到了結論;文學作家卻是從那些活生生的人身上,--從他們相互的關繫上,看明了某種現象,用藝術手段來'說明'它,如果作家有的是正確的眼光,深入的眼光,則他雖不作結論而結論自在其中了。(《茅盾論創作》第466頁)因此,小說作者的分析工作是與自己對人物、事件的觀察、感受,對生活的體驗、理解結合在一起的,這種分析是理性的,但是它是融化在形象思維中的。
許多小說作者的創作實踐告訴我們,有的作品的主題是在人物之前產生的,而有的主題是在有了人物之後才確定的。例如茅盾創作《春蠶》,是先有了主題,其次便是處理人物,構造故事。(《我怎樣寫〈春蠶〉》)而王蒙說他的許多短篇小說並不是先有了主題然後再去寫的。他說:《夜的眼》是什麼先行呢?是感覺先行,感受先行,是對城市夜景的感受先行。這里頭有我個人的感覺,但又不全都是。……《夜的眼》就是寫一個長期在農村、在邊遠地區的人對大城市、對我們生活的感受。……這個感受飲食著深思對我們生活的深思,這個深思還沒有做出明確的結論,但是它充滿了深思。王蒙又說:《夜的眼》還有一個主題,就是寫了我們生活中的轉機。……所謂'轉機',充滿了艱難,充滿著歷史的負擔,但又開始有了新的東西,大有希望。《夜的眼》里既有負擔,又有希望; 既有傷痕,又有跨越傷痕向前進的努力;既有思索,又有感受;既有想不清的地方,又有相當清楚的地方。我覺得《夜的眼》里包含的東西是比較多的。(《漫話小說創作》)
總之,我們對小說的材料必須深入開掘,對主題必須刻苦提煉。而在構思時、寫作中,是不能將主題提煉、人物刻劃割裂開來的。可以是主題先行,也可以是人物先行,還可以是感受先行。而且,主題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幾個,即寫成多主題的小說。

㈡ 求教短篇小說(900字左右)的寫作技巧,以及構思方法。

閱讀優秀的作品:這是顯而易見的,但立竿見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讀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寫出更好的作品。優秀的作家都是從閱讀別人的佳作開始,接著開始模仿,最後超越他們,形成自己的風格。盡可能的多讀名著,在看內容的時候,更要留意文章的問題和寫作的技巧。 盡可能多的寫:每天都寫,如果可能話,每天寫幾次。你寫得多了,也就寫得好了。學習如何寫作和其他的學問道理是一樣的,熟能生巧。寫寫你自己,寫寫博客,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寫,全情投入的寫,練得越多,你的寫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隨時隨地記下你的靈感:隨身帶一本小筆記本(納博科夫身上裝滿了小卡片),當你對你構思的小說,文章,或是小說里的人物有什麼靈感的時候,馬上記下來。當你聽別人談話時的只言片語而所有頓悟時,或看到一段散文詩或是一句歌詞讓你很感動時,都可以馬上當他們記下來。靈感總是轉瞬即逝,你及時的記錄下來,便可以成為你寫作的素材。我的習慣是,為我的博客要寫的文章列一個清單,不斷的補充它。 專門的寫作時間:每天找一個沒有任何打擾的時間段作為專門的寫作時間,讓這成為習慣。對我而言,清晨的時間是最佳的,午飯,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時間也可以。無論你是做什麼工作的,把寫作當作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去做。每天至少寫半個小時,當然有一個小時更好。若你同我一樣,是一個全職的作家,那麼你需要寫更多的小時,請你不要擔心,這只會讓你寫得更好。 隨便塗鴉:面對整張的白紙,整版的白屏,無從開始,肯定恐怖。你會想:我還是看看郵件或是小憩一會了吧!先生,千萬別這樣。馬上開始寫,馬上打字,你寫什麼沒有關系,只是讓我聽到你敲鍵盤的聲音吧。只要你開始寫了,什麼都好辦了。像我的話,我喜歡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標題,這應該不難吧,然後再慢慢的展開情節,全身心地融入進去…關鍵是:開始可以隨便寫寫,隨便塗鴉,但是盡快開始寫正文。 集中精神:寫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雜的環境或是同時干著別的事情,是不可能寫好的。寫作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需要一點點柔和的背景音樂。即使是最低要求,你也需要在全屏(沒有其他軟體得干擾)的條件下,使用WriteRoom, DarkRoom,Writer這些寫作軟體,不受打擾的寫作。關掉郵箱,關點MSN和Gtalk,關掉電話和手機,關掉電視,清理掉書桌上無用的東西。清除與寫作無關的一切雜念,現在就是寫作的時間,好像把自己放進一個盒子里,在沒有任何打擾下進入寫作狀態。 先計劃,再寫: 這好像和「隨便塗鴉」有些矛盾,實際上不是這樣。在坐下來正式寫之前,先做個計劃或是腦子里先預演一下,這是非常管用的辦法。每天跑步的時候想想要寫的東西,或是散步的時間來個頭腦風暴;然後把想到的記下來,做一個扼要的提綱;等真正准備好開始寫了,可以很快的展開,因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這里,有一個構思小說的三部曲,可以參考這個:Snowflake Method. 創新: 你需要模仿名家,這並不意味你要跟他們寫得一模一樣。你可以試試新的寫法,從這里學一點,從那裡學一點。漸漸地,你就會有了自己的風格,自己的文體,自己的思路。試試一些不一樣的表達,或創造一些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嘗試,看看它到底怎麼樣,不好就不用唄。 修改: 你開始構思你的文字,然後試著寫,讓故事情節展開,最後你需要回過頭再看看你都寫了什麼。這點很重要,很多寫手一旦寫好就不想修改,已經費時費力地寫好了,還要再花時間修改,實在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寫得更好,你就要學會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經過反復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這會讓你的作品從平庸中脫穎而出。看看你寫的東東,不僅僅是那些拼寫和語法錯誤,還有那些無意義的詞,混亂的結構,和讓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標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鮮活。 簡明扼要: 這是你在修改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無關主題的統統都刪掉。一個短句比一段冗長的廢話更具說服力,大白話比晦澀的專業術語更受歡迎。記得:簡單就是力量。 富於感染力的句子: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動詞,當然,並沒有要求每一句都是這樣,你需要變化。但是,多試試能夠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沒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時候再用,你剛開始寫的時候就要考慮這個問題。 獲取別人的反饋: 閉門造車不會有任何進步,讓別人讀讀你的文章給你回饋,最好有經驗的作家和編輯。他們見多識廣,會給你很中肯和有見地的建議。認真的聽,即使是一些批評,也接受它,忠言逆耳,這樣只會讓你寫得更好。 是騾子還是馬,拉出來溜溜:就你而言,你需要讓別人讀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誰看誰就看的,讓所有的人都讀到你的文章。你就要出版自己的書,發表自己的短篇小說和詩歌,給出版社供稿。如果你已經開始寫博客了,恭喜你,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若現在還沒有人瀏覽過,你就需要把它放到流量更大的博客服務網站上去,讓讀者給你留言

㈢ 史鐵生的經典代表作是什麼

1、《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小說描繪了黃土高原上的小山村和一個風趣的放牛倌的故事。

2、《奶奶的星星》除小說文本外,附錄作者一回憶錄、自述或訪談,以及相關的傳記材料及重要評論。個別作品的評論具有爭鳴性質,意在反映小說的社會影響的實況,也可供作文學史研究之需。

3、《來到人間》本書講述的是侏儒症患者小女孩,父母對她的生理殘缺有兩種態度:逃避與直視,以此而引發的故事和對讀者的觸動。

4、《我的丁一之旅》文字依然充滿史鐵生的標記,古典、詩意、靈動,在看似散漫實則縝密的結構里,精心構築了一個睿智空慧的哲思世界。「我」、「史鐵生」、「丁一」,三體合一,實乃身器和心魂互相尋找的一人。

5、《秋天的懷念》此文敘述了史鐵生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現了史鐵生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對母親無盡的愛,對母愛的贊美,以及史鐵生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對先年對母親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動。

6、《隨想與反省》簡介:慾望無邊,能力有限,是人類生來的困境。所以建立起諸多觀念,以使靈魂有路可走,有家可歸。

7、《幾回回夢里回延安》簡介:我相信,體驗生活回延安和生活體驗是兩回事。抱著寫一篇什麼的目的去搜集材料,和於生活中有了許多感想而要寫點什麼,兩者的效果常常相距很遠。從心中流出來的東西可能更好些。

8、《記憶與印象》是當代文學大家史鐵生所著的散文集。其主旨深刻、文字優美,以飽含深情的細膩筆觸講述了故鄉、故人、故事。

9、《病隙碎筆》該書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美的語言追尋和控索了關於我們人生的書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健康的心態、成功的途徑和價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紐帶。

10、《我二十一歲那年》。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二十歲那年的厄運突降,陷入憂郁的同時也開始了深刻的人生思索。

㈣ 短篇小說寫作技巧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短篇小說寫作技巧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㈤ 短篇小說的寫作技巧

一、立意和材料
觀察顯示有新穎獨到的眼光——這是天才作者必不可少也是最為寶貴的特徵。
藝術家看待事物或事件能夠獨具慧眼,直接取決於他認識生活的深度,以及他的膽識和勇氣。
通過表面的臨摹來表現事物,就是一個冷漠而怯懦的人也做的到,可是要表示出自己對事物的態度,表現自己的面貌,自己的靈魂,這就必須有膽量了。
作家應該熱心於所描寫的事物,要情動於中,全神貫注。創造者的**,排除了自然主義的摹寫;它能使人產生勇氣,能幫助人明確地表現出立意。無論你怎樣貌似慷慨激昂,無論你怎樣堆砌文學手法,以此自欺欺人,但總能看得出來這材料是在藝術家心靈里改造加工過了的呢,還是心不在焉的工匠仿造出來的。一篇小說也好,一幅畫也好,你總可以區分開,哪個是真正的、注進心血的藝術品,哪個是從現實,從生活表層拓印下來的毫無生氣的圖像。
自然主義無動於衷的描摹,最好的情況下也只能重復眾所周知的東西。
事物一通過藝術家的感受,就彷彿獲得了新的質,變得豐富而深刻了。不僅如此,事物的某些方面也只有同藝術家的心靈交融時才會顯現出來。
一個有才華的作者,會在作品的一切方面都留下自己個性的鮮明印記,從主題的選擇直到最小的細節。二、人物肖像、性格
人物越能清晰地表現主題思想,主題思想越多地體現為人物,這樣的作品藝術性就越強。
了解人,並把他塑造為短篇小說中的人物——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解決它遠不是對你周圍那些活生生的人作一種簡單的、自然主義的「臨摹」所能奏效的。
作家的任務是要從人物的面貌中去掉那些妨礙表現主題思想的細部,並以有助於更充分、更鮮明地表現主題思想的特徵和細部來充實人物形象。
許多人之所以樂意認為自己是文學作品中的原型,是因為完美的藝術形象能鮮明地顯示典型的特徵,即許多人所共有的特徵。
如果作家是根據主題思想,而不是根據活生生的人來設計自己的主人公形象,那麼,這個形象將是公式化的,沒有生氣的。
人的性格是由環境造成的,如果作家硬要去編造主人公的性格,那麼他註定是要失敗的。
我們許多短篇小說,糟就糟在小說的主要人物只具有對大范圍的社會集團有代表性的特點——這樣一來,人物就變成了沒有生命力的公式化形象,正如恩格斯所說:「個性……消融到原則里去了」;要麼就只具有偶然的、個別的特點——這樣一來,主人公就變得索然無味,失去了思想的深度。 三、細節
不濫用藝術手段是藝術的普遍法則之一。
一個作家的作品中是否有真正的、質量上乘的細節,常常能幫助我判斷他的才華和成熟的程度。四、布局
在短篇小說中一切都是顯而易見的,小說越短,其和諧的美與不協調的丑就表露得越明顯。
經驗表明,與長篇小說和中篇小說相比,短篇小說的成敗優劣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完整性。
我的大部分短篇小說的創作,開始時都是心靈受到了某種莫名的推動,當時頭腦中還遠未形成一個明晰的主題思想。我之所以要寫,幾乎總是出於一種要更加深刻地認識生活現象並將激動我的思想、想法在頭腦中確定下來的願望。
為了接近真理,需要對生活現象進行長時間的比較和緊張思索,如果從某些短篇小說中看不出這一點,那麼這些短篇小說就很難說是成功的。在對文稿作最後的潤色加工時,純技巧性東西往往會取代直感而越來越佔主導地位,這時切忌為迎合主題思想的需要去修改小說,把引起創作沖動的原始感情中那極為珍貴的馨香和清新的美毀掉。當你已經疲憊厭倦,恨不得早點脫稿,讀給你朋友聽,急著把打字稿送交給出版社的時候,尤其要注意。那麼,文學作品達到和諧一致最基本的標志是什麼?
短篇小說的完整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鋪墊的部分的敘述是否充分,是否令人信服有感染力。
敘述某人的叫喊與叫喊本身給人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
作者只有努力去揭示各現象之間的隱秘的聯系,對事件不是人雲亦雲,採取那種流行的看法,而是深化並賦予新意,才能使鋪墊部分得到開拓並顯得新鮮生動。
鋪墊若只是為了證實一些人人皆知的道理,那就完全失去了他的作用,這樣的鋪墊會顯得空洞和拖沓。
作者要有明確的思想立場。假如作者對事件的思想傾向不明確,就會導致短篇小說的整個鋪墊部分缺乏明晰的中心思想。
五、語言
修改小說不應由外而內(從語言),有內而外(從生活體驗、思索、感情)。
如果作家對所寫事物淡漠無情,那麼他的作品必將滿是程序化的句子,用濫了的比喻和隱喻。
如果你要告訴人們一件新鮮的有特別感受的事,那麼你一定會對陳腐之詞不屑一顧,討厭隨手可得的老一套句式,而去深入挖掘祖國語言,你必有辦法神奇地使用爛了的詞語重新煥發清楚活力。
一個看來十分清楚明白的句子,在上下文中為什麼卻顯得那麼不協調?你反復修改,斟酌推敲,調動詞的位置。一切似乎都已完美無缺:思想明確,恰當的修飾語能把讀者引向作者的思路,可就是有什麼地方不甚自然。於是你又著手刪掉那些尚欠妥帖的詞語,或者把句子拉長,或者尋找更為合適的同義手段。
這是怎麼回事?你感到不滿的是什麼?
你力求表達你所體驗的情感,而寫出來的句子卻不能一下子與你心中回盪的旋律相吻合。你十次二十次地修改初看起來你所需要的音調,使它的音調正好與作品的旋律合拍入扣。
無論寫什麼,動筆之前首先應找到音響。
句子的語調模糊不清,在一定的旋律結構中出現不必要的語調或各種語調都適用,在我看來,這常是作家尚未完全把握所描寫的事物,理解、感受不深,從而不能鮮明地確定自己對它的態度而造成的結果。
我們越深入現象的本質,頭腦里形成的思想越准確、鮮明,我們的句子聽起來就越分明清楚。
一般說,對話比描寫寫得好,因為青年作家在寫對話時用的是活的口語,富有準確的語調,而在描寫時,他常常落入毫無新意的書面詞語的窠臼。如果青年作家更堅決地採用活的口語去描寫人物外形、情感、景色、環境等等,那將大有裨益,因為活的句子與許多磨平稜角的結構不同,可以說是全局都有鮮明響亮的語調。生活實際只有經過藝術家在意識中、在心靈中的加工,才能獲得豐富的思想感情,這些思想感情准確地,不是矯揉造作地反映於作品中,才能打動讀者的心。
詞是抽象物,但作家寫出來的每句話背後,卻有生活中的現象,對現象的判斷、感情,這三者往往結為一體。一個極普通的詞,它在巧妙的上下文中會變得分量很重、鮮明突出、富有內容,它彷彿浸透著作家的個性,從而獲得既切情又切景的太悲劇的細微色彩。有這樣的情況:為使淡漠的死氣沉沉的文字獲得生命,作者人為地強使自己感到激奮,其結果常常是矯揉造作的旋律。讀者通常一下就能感到這一點而一笑了之,但對作者說,不自然的旋律是有害而危險的。

㈥ 我每天應該如何寫作我應該寫些什麼呢

成為一名熟練的作家需要時間和實踐,即使是經驗最豐富的作家也要花時間在小說,文章或短篇小說之間提高技能。您可以每天改善寫作的一種方法。將單片語合在一起的簡單操作可幫助您鍛煉創造力,以幫助防止作家的阻礙並保持句子的自由流動。您每天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改善自己的工作。

無論您每天練習哪種寫作方式,重要的是您都要寫東西。甚至連寫一個句子的行為都取決於您的技能。隨著時間的流逝,您可以提出最適合自己的寫作練習的完美組合。

㈦ 散文的格式

敘事散抄文,或稱記敘散文,以敘事為主,敘事情節不求完整,但很集中,敘事中的情滲透在字里行間。側重於從敘述人物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質,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因素,從一個角度選取題材,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抒情散文,或稱寫景散文,指以描繪景物、抒發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願的散文。

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這類散文有對具體事物的記敘和描繪,但通常沒有貫穿全篇的情節,其突出的特點是強烈的抒情性。

哲理散文以種種形象來參與生命的真理,從而揭露萬物之間的永恆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靈透闢的整合,給我們一種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的底蘊、觀念具有震撼性的審美效果。

(7)短篇小說寫作技巧擴展閱讀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

《辭海》認為:中國六朝以來,為區別韻文與駢文,把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統稱「散文」。後又泛指詩歌以外的所有文學體裁。

㈧ 網文寫作技巧:怎樣去寫一本短篇小說

完整的開端,發展抄,結尾。襲明確主題和表達內容。
明確所寫事件和主體,短篇不必太多事件,但必須明確,不要讓讀者看完雲里霧里不知道講什麼。
流暢優美的文筆,拒絕錯別字和太過累贅的修飾詞,可適當加強細節描寫增強代入感。例如描寫清晨,可寫晨露低懸草葉,沿葉脈滑落,在微濕的土壤點出一個圈。之類,總之盡量增強代入感和真實感,讓人看完腦海中能形成畫面。
人物性格塑造立體化,即讓人看完覺得這個人有生命,不要用千篇一律的形容詞,可簡化形容但必須給人印象深刻,例如可加個酒窩,但只有一個酒窩。後者只有一個酒窩明顯更特別。
故事情節的創新和觸動。如果不能做到故事觸動人心,就盡量創新故事,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腦洞是一個作者生存的基石。
短篇篇幅有限,有好處也有壞處,但還是需要寫提綱的,能讓你所寫的小說框架更合理和完善。

㈨ 作文寫不好怎麽辦

(一)、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
1、記敘文的分類
(1)從內容及表達方式分:
①簡單記敘文
②復雜記敘文
(2)從寫作對象的不同分:
①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
②以敘事為主的記敘文
③以寫景為主的記敘文:
④以狀物為主的記敘文
(二)、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來介紹或解釋事物的狀態、性質、構造、功能、製作方法、發展過程和事理的成因、功過的一種文體。
1、說明文的分類
從說明對象(內容)分
①實體事物說明文
②事理說明文
③科學小品文
從語言表達方式分
①平實說明文
②文藝性說明文
2、說明文的特點
(1)內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學性
(2)結構上具有清晰的條理性
(3)語言上具有嚴密的准確性
(三)、應用文
應用文是一種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學習的實際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簡明通俗的實用文體。
1、應用文的種類
(1)書信類
一般書信、專用書信(感謝信、表揚信、慰問信、介紹信、公開信、證明信、申請書、建議書、倡議書、
聘請書)、電報、匯款
(2)筆記類
日記、讀書筆記
(3)公文類
命令、決定、公告、通告、通知、通報、議案、報告、請示、批復、意見、函、會議紀要等十三種
(4)宣傳類
廣告稿、演講稿、板報、新聞、通信、產品說明書
(5)告示類
啟示、海報
(6)禮儀類
請柬、祝辭(賀信、賀電)、唁電、唁函、
(7)契據類
條據(收條、借條、領條、欠條、請假條、留言條等)、合同(協議書)、公約、
(8)傳志類
傳記、地方誌、家史(校史、村史)
(四)、議論文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方式,通過事實、擺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
(1)、議論文的分類
按內容目的分:
①一般性政論文
②評論
③雜文(隨筆、雜談、筆記)
④讀後感
按論證方式分:
①立論文
②駁論文
[編輯本段]【作文要素】
作文六要素
你拍一,我拍一,要寫時間莫忘記;
你拍二,我拍二,要寫地點記在心;
你拍三,我拍三,寫好人物是關鍵;
你拍四,我拍四,事情經過寫具體;
你拍五,我拍五,什麼原因寫清楚;
你拍六,我拍六,什麼結果不能丟;
好詞好句多積累,寫作文時好運用;
記牢作文六要素,作文一定能寫好。
[編輯本段]【寫作方法】
1.開頭的寫法:萬事開頭難,寫作文也是如此,但文章的開頭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 背景法:說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情景等背景。
(2) 人物法:交代文章所要描述的主要人物或有關人物。
(3) 主題句法:提出一個觀點或論據作為文章要闡明或論述的主題。
(4) 問題法: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出文章的內容,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力。
(5) 驚語法:用令人感到驚奇的句子開頭,激起讀者的興趣。
(6) 故事法:以講故事的形式作為文章的開頭,在此基礎上展開文章。多用語記敘文,也可用語議論文。
(7) 數據法:引用已經被證實的數字來引起話題。
(8) 引語法:引用名人名言或常見習語、諺語等作為文章的開頭。
(9) 定義法:常見於對標題下定義,然後通過舉例、邏輯推理等方法加以詳細說明。
2. 正文的寫法
(1) 演繹法:
從一般到個別。把帶普遍性和概括性的句子放在段首,段落中其他的句子就是對主題句的具體化,是對主題句的具體說明。
(2) 歸納法:
從特殊到一般。具體、個別的事例出發,總結出一般的規律。
3.結尾的寫法
(1) 簡要評價或作結論:文章的最後幾句概括全文內容,並進一步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觀點。
(2) 重復主題句: 回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題句上,達到再次肯定或強調的效果。
(3) 用反問句結尾:雖然形式是疑問句,但意義是肯定的,具有很明顯的強調作用,能引起讀者的思考。
(4) 提出展望或希望:對未來提出展望或希望,號召讀者為此而行動。
(5) 引用名人名言、諺語、常用習語結尾。
[編輯本段]【提升技巧】
寫作能力是人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漢語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
我的教學對象主要是中級水平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寫作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詞彙量有限,不能細致地進行表達:"我的媽媽是個好媽媽,她不但對我很好,她對每個人也都很好。她真是一個好媽媽。"簡單重復的詞語明顯地限制了語言的表現力。
2、表達能力有限,難以組織一篇結構完整語氣連貫的文章
。由於學生還不太熟悉漢語的思維習慣和表達習慣,當他從寫單句過渡到組織一篇文章,用漢語進行連貫的表達時,就常常會顯得力不從心,寫出來的文章常常是支離破碎或辭不達意。
3、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文章里寫的是什麼。這是一種很特殊的現象,多發生在華裔孩子身上。看起來文從字順的一篇作文,但它的作者卻不會讀它。為什麼?因為作文是在家長幫助下寫出來的,遣詞造句反映的是家長的思維。這樣的作文練習根本起不到練習的作用。
4、畏懼寫作文。有些學生在讀書和默寫甚至造句方面都表現不錯,但由於害怕寫作文,幾乎放棄堅持了幾年的中文學習。
在這樣的教學對象面前,只講解怎樣審題,怎樣組織材料似乎是遠水不解近渴。因為在動筆寫作之前,他們還有一連串的障礙需要逾越,如果不幫助他們越過這些障礙,那麼寫作只可能是紙上談兵。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把寫作程序由"想——寫"變為:"想——說——寫",是幫助學生逾越這些障礙的有效途徑之一。這個變化意味著,此時對於這個特定群體的教學重點不能僅放在"寫"上,而應該首先做好前兩步:"想"和"說",即寫前的准備和指導。由於這些活動環節是建立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所以,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寫前預練"。
寫前預練的重點是按照某篇作文的要求,引導、幫助學生把他想要寫的內容首先用漢語正確地說出來。寫前預練的程序及其作用如下:
1、准備階段,實際上就是"想"的階段,。在動筆之前,把作文的題目以及思考提綱以家庭作業的形式布置下去,如作文《我最喜歡的人/物》,需要學生事先思考:誰/什麼?他/它有什麼特點?你為什麼喜歡她/它?
等等。由於中低年級大多數學生的詞彙量有限,直接用書面表達出來有一定困難,而適當的准備工作,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所要涉及的內容,尤其是一些有關的詞語和表達方式事先有所了解和熟悉,從而保證課堂討論能夠充分展開。在這個階段,許多學生是先藉助於母語進行思考,而後,再翻譯成漢語,母語的影響會或多或少地留下痕跡,從而影響漢語的表達效果。所以,下面的一個環節便顯得更為必要和重要了。
2、口述作文與課堂討論,即"說"階段。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的構思在課堂上口述出來,然後進行課堂討論和老師點評。每次的作文討論都要圍繞著題目和主題從詞彙、句子、結構等幾方面入手,確定幾個重點,一步一步解決問題,一點一點積累和提高。這個活動環節的作用如下:
(1)從口頭表達入手提高學生的整體表達能力。葉聖陶曾說:"口頭為語,書面為言。文本於語,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任何一種語言都分為"語"和"文"兩部分。"語"的表現是聽說,實質是語言思維的運用。"文"的表現是讀寫,實質是語言思維的書面表達。學習語言的規律是先"語"後"文"。口頭語言是基礎,只有在切實進行口頭訓練的基礎上才能發展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2)成功的"說"與"評"可以幫助學生在每一次的寫作練習中,建立一個小小的專題詞庫。如在寫"我最喜歡的人/物"時,可以通過啟發的方式,讓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口頭介紹自己喜歡的人或物:他/它是什麼樣的?你喜歡他/它的哪些方面?把這些詞分類在黑板上寫下來,進行講解,如關於人/物外貌的詞,關於人/物性格的詞,關於人/物品質和行為的詞等。然後讓學生讀和記。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積累和建立起了一個個有關的小小詞庫,不但為下一步的寫作掃除了詞彙障礙,同時也可以開闊思路,增強表達效果,提高表達能力。
(3)中文的難學,不僅僅在於漢字難記難寫,更重要的在於中文與拉丁語系的語文在表達方式、思維習慣上巨大的差異給學生所帶來的使用困惑。我們經常遇到的情況是學生能認字,能寫字,但卻不能說或寫出正確的中文句子。如:"我是偉明,我是16歲了";"大為和我去書店先";"我們把車停下在路邊","我跑了去家裡"。更有甚者由於不了解中國文化,而寫出"我的朋友像狗一樣的善良和友好"的句子。"說"從口頭表達開始,通過示範、講解和糾正,訓練其正確的表達方法、語序和恰當的用語,引導學生進入真正的中文境界,寫出符合中文習慣的文章。
(4)先說後寫的訓練步驟,有利於及時修正表達中的初級錯誤,並且達到共同提高的效果。"說"是以討論發言的形式在課堂上進行的,這種形式可以使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借鑒別人的長處,並從中受到啟發。同時,由於口頭表達的"不定型性",它的修正要比書面寫作的修正容易得多。它允許學生說錯,允許相互糾正,自我更正,隨時修正。而其中暴露出的問題通過師生及時點評,大家也可以共同吸取教訓,避免同類問題在作文中重復出現。
(5)有效的寫前預練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提高其寫作的積極性。如前所述,有不少學生,由於寫不好作文而變成害怕寫作文,討厭寫作文,以至惡性循環。而在此環節中,通過"說"使每個學生在動筆之前做好了一定的技術和心理准備,此時動筆,學生的自信心也會相應增加,積極性自然也會相應提高。
當學生能夠把自己最基本的意思用比較恰當的方式口頭表達出來後,告訴他們怎麼說就怎麼寫,試著把自己說的話寫下來,再進行加工和修飾,就會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實踐證明這種有針對性的訓練,對提高學生的漢語寫作水平及表達水平是十分有效的。
[編輯本段]【寫作文的好處】
其實從小就很好的教育孩子怎麼去寫好作文,對孩子的將來是有很大好處的。我們就簡單的說說。
好處一:寫作文是需要思考的,這就培養了孩子的思考問題的能力。給你出個作文題目,你就需要根據作文題目去組織材料。這又鍛煉了孩子的組織能力。
好處二:寫作文可以鍛煉孩子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組織搜集材料,必須閱讀啊,不讀是不知道這資料到底合適不合適。要寫作文了,你再去找資料,是不是有點晚了。所以就培養了孩子的閱讀能力。這也是寫作文對孩子的好處。
好處三:寫作文可以開闊孩子的思維,讓孩子敞開思想,任意的需想像,然後寫下來。這就培養了孩子的思維,去拓展。
好處四: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更好的組織言語。
還有很多,總之寫作文對孩子的好處很多,所以家長一定要好好的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給孩子一個好的將來。
[編輯本段]【作文寫作要點】
一、確定文章主題有哪些原則?
文章要符合社會現實的需要,體現時代精神。時代精神是指一定歷史時期中,推動時代前進、體現時代特徵與發展方向的精神。主題應把握時代脈搏,回答時代提出的迫切的問題,反映先進的思想。
要反映客觀事物的真相和本質。主題要如實地再現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不停留於表象,應深刻地提示事物內部的規律性。
要考慮作者的主觀條件。這主要是指作者必須熟悉與了解寫作對象,作者要有起初的感受和強烈的寫作熱情。
二、如何正確地提煉主題?
提煉主題,就是運用各種思維方式,深入發掘文章材料的固有意義,以形成某種獨特的思想或事理。提煉主題要做到:1、立足全部材料,從佔有的全部材料中提煉出正確的思想觀點。2、開掘事物本質,摒棄表象,開掘事物的內在含義,反映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性。作者應站在時代的高度,洞察事物本質,加深開掘深度;作者還要考慮記敘、議論、說明、抒情等各種不同文章的表達功能,從不同側面去開掘事物本質。3、選取新穎獨特的角度,探求事物的新意。新的角度是指新的觀察角度(從不同的側面開掘主題)和新的認識角度(表達出作者獨到的見解)。
三、簡述材料與主題的關系。
材料是提煉和形成主題的基礎。主題在分析研究材料的過程中進行提煉並得到確定,材料是第一性的,主題是第二性的。2、材料是表現深主題的手段,主題由一定的材料來表現或證明。3、材料的取捨和組織受主題的制約。在主題未形成時,材料對主題提煉起決定性作用;主題一經確定,又成為取捨或安排材料的最主要的依據,材料的取捨、詳略、變換都應服從表達主題的需要,防止材料與主題相脫節。
四、選材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要符合表現主題的需要。選材為表現主題服務,不可與主題相游離、相悖謬。2、要真實、確鑿。材料的真實,一是指嚴格意義上的真實性,一是指本質上反映事物的真實。材料的確鑿指材料既准確無誤,又用得恰當貼切。3、要典型。典型材料是個性與共性統一、具體性與普遍性統一的材料。它是具體的、個別的、又能體現同類事物的本質特徵與普遍意義。4、要新穎、生動。材料力求具體形象,富有親切感與懸念性,是鮮為人知的新發現,並適應文體的特點(記敘文材料具體形象、感染力較強;議論文材料概括性強,具有邏輯說服力;說明文材料要揭示對象的特徵。
五、結構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完整性。文章各局部應組成完美統一的整體;各局部要相對齊備,不可無故殘缺;各個部分在文章中所佔的地位要適當。2、連貫性。指文章各部分在內容脈絡上互相貫通,在語言形式上有緊密銜接與合理過渡,文脈不可紊亂與斷隔。3、嚴密性。文章各部分之間有嚴密的邏輯聯系,不可互相矛盾或互不相關。全文具有內在凝聚力。4、靈活性。文章結構富於變化,生動活潑,不死板、呆滯。
六、試述結構的基本原則。
反映事物的內在聯系與規律。記敘性文章結構與事物發展的階段性、秩序性密切相關,形成符合客觀過程原來秩序的時空概念;議論性文章體現了認識事物由現象到本質、由部分到全體、由分析到綜合的過程,其結構常是提出問題、得出結論。2、符合作者的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維運行的路線。作者的思維過程要遵守人們思維的共同規律,又凝結著作者對事物的獨特理解與感受。3、服從表達主題的需要。4、適應文體特點。結構受文體制約,記敘性文章以時空為序寫人記事,議論性文章偏重於橫向分類或縱向深入。
七、綜述結構的基本內容。
結構的內容包括層次和段落、過渡和照應、開頭和結尾三大方面。層次是從總體上安排文章思想內容的次序,展開文章結構和步驟,是表示意義的結構單位;段落是作者在文章中設置的、以段首空格形式自成起迄、相對獨立的結構單位。段落要保持段意單一性、內容要完整、長短要適度。過渡是指段落之間、層次之間的銜接形式或手段。常用的過渡方式有:用關聯詞語,用過渡名,用過渡段。需要過渡的情況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在內容轉換時,一是在表達方式改變時。照應是前有所呼、後有所應的結構手段。常見的照應情況有三種:開頭與結尾照應(又可分為點題照應與解題照應兩種),引文中互相照應(又可分為遠照應和近照應兩種)。照應是使結構嚴謹而又活潑的重要手段,可使章法靈活緻密,文脈貫通,強化關鍵內容。
文章好的開頭的作用:有利於表現主題、拓展思路;有利於吸引和引導讀者。議論文常見的開頭方式有開門見山,交代寫作背景或動機,曲折入題等幾種。文章好的結尾的作用:綰結全文;令人回味。議論文結尾方式主要有:歸結或重申論點;提出希望或發出號召;形象化結尾。
八、文章結構有哪些類型?
記敘型,以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時空序列安排結構,可分為時空正常式與時空異常式兩種。論證型,以概念的內在因果聯系作為結構的主要依據。可分為總分式、平列式、遞進式等幾種。說明型,以事物本身固有的條理進行布局。綜合型,常以一種結構型為主,兼具其他類型。
九、第一人稱敘述與第三人稱敘述之比較。
第一人稱以當事的口吻來敘述,它便於作者充分表達思想感情,讀來使人感到親切、真實。它的局限是只能敘述「我」的所見所聞,不是「我」所親歷的事難以敘述,反映生活的廣度受到限制。第三人稱以局外人身份用第三者口吻來敘述,它不受敘述范圍的限制,能較廣闊地反映生活,它的局限是缺乏第一人稱的親切感。
十、常見的敘述方式有哪幾種?
順敘:按人物的經歷或事件發生、發展的先後順序進行的敘述。2、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事件中的突出片斷提在前面,然後再按時間順度敘述事件的發展過程的敘述。3、插敘:在敘事過程中插進另一有關事件的敘述,然後再接上原來的主線寫下去的敘述。4、補敘:對前面事件作某些補充而不發展原來情節的敘述。5、平敘:對同時發生的兩件以上的事進行分列、平列的敘述。
十一、簡述敘述的基本要求。
交代明白: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六個要素交代清楚。2、線索清楚:線索是作者組織材料思路的反映,是敘述人物、事件發展過程中的貫穿思想和脈絡。敘述線索可按時間發展、空間轉換、問題劃分、思想感情變化或按某一具體物件等多種樣式進行安排。3、詳略得當:敘述材料的主次詳略,以表達主題的需要作合理剪裁。4、波瀾起伏:指敘述曲折富有變化,引人入勝。
十二、描寫有哪些要求?
1.目的明確:從表達主題、刻劃人物、渲染氣氛出發而描寫。2、特點突出:以「畫眼睛」的藝術,抓住描寫對象的本質特徵加以刻劃。3、形神兼備:形似與神似的和諧統一,既逼真地表現對象的外部狀貌情態,又揭示描寫對象內在的底蘊和神采。
對於以上的一些寫作方法的指導,考生們需要自己根據試卷的材料和要求用心領悟,靈活處理。
【怎樣練好作文基本功】
同學們要想寫好作文,從小就要扎扎實實地練好作文基本功。
怎樣練好作文基本功呢?
前人為我們總結了幾條行之有效的經驗,即:多觀察,多讀書,多練筆,多思考,多修改。
多觀察:就是說要注意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魯迅先生在答復《北斗》雜志社討論怎樣寫文章的一封信中第一條就是「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點就寫。」對於周圍的人物,動物,植物,景物……都要留心觀察。
多讀書: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少年時熟讀背誦一些好文章,可以經久不忘,也可以學到一些作文的方法。魯迅先生說:「凡是已有定評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說明著『應該怎樣寫』。」魯迅先生還主張「廣博」,除了閱讀文學書以外,還要適當閱讀一些歷史、地理和科學技術知識方面的書籍,以增長知識,擴大視野。讀書,還要養成認真的習慣,不要走馬觀花,不求甚解,應該努力做到讀一本書有一本書的收獲。
多練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現在,有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察日記,做讀書筆記,這很好,應該堅持下去。已故作家老舍先生告誡我們:「要打好基礎,第一步就要學會『記』,每天記一件事。」「最好的竅門就是『每天必寫』、『天天拿筆』,哪怕是寫幾十個字也好。」因為「習慣養成之後,雖不記,也能抓住要點了,這樣日積月累,你肚子里的東西就多了起來。」不練,不寫,手就生;多練,多寫,熟就能生巧。
多思考:老舍先生說:「讀一篇文章,讀完要仔細想想。會寫文章的人,他用一個字就能頂幾個字,他會找一個頂合適的字來用。讀文章的時候,只念一念,不仔細想一想,是體會不到它的好處的。」讀文章要想,寫文章也要想,拿起筆就寫,結果不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就是寫了幾句就寫不下去,只好「擠牙膏」,想一句,寫一句,東拉西扯,這樣的文章怎能寫好呢?多思才能出智慧,多思考才能把文章寫深刻,多聯想才能把文章寫生動。
多修改:修改是寫作的重要一環。如果把寫文章比作生產一種產品,那麼,修改就是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有人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話有道理。一篇文章,什麼地方需要改,什麼地方不需要改,要從實際出發,認真地把已經寫出來的文章從立意、選材、篇章結構、語言文字、標點符號等多方面進行增、刪、改,使文章更完美、更周密、更准確地反映客觀實際。同學們初學寫作文,更應該養成認真修改的習慣。
以上說的「五多」,不是什麼寫作的「秘訣」和「竅門」,卻是練好作文基本功必須知道的常識。
那麼,什麼是作文的基本功呢?
[一] 練好作文基本功之--學會審題
一、審清對象。
當老師出題以後,先不要急於下筆,應該先仔細地看看題目,確切理解題目的要求。是寫人,還是記事;是寫景,還是狀物;是日記,還是書信;是實用文,還是想像文……這些弄清楚了,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有的題目很明顯,寫人記事,一看就知道。如《我的媽媽》、《我尊敬的老師》,一看就知道是寫人的。又如《一件難忘的事》、《發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一看就知道是寫事的。再如《美麗的小河》,一看就知道是寫景的。《可愛的小狗》,一看就知道是狀物的。《一封倡議書》,屬於應用文,《我在2211年》,屬於想像文。但是,有些題目,如《冬天的早晨》,既可以寫景,也可以記事;《上學路上》,既可以寫上學路上發生的事,就是以記事為主,也可以寫通過發生的事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那就是以寫人為主了。
二、審明範圍。
審題時,我們還要明確題目對作者所選材料在時間、空間、數量、對象及內容上有哪些限制。如果搞不清楚這些范圍,忽視了題目對某方面的限制,作文時就很容易走題。比如,《暑假生活片斷》,限制了選材的范圍——暑假生活;《我的好朋友》,點明了記敘的對象——好朋友;《快樂的星期天》,規定了選材的時間——星期天;《游香山》,規定了選材的地點——香山;《記小學生活中的一件事》,限制了數量——一件事,不能寫兩件或三件事。
對於復雜的作文題目,要學會從語法結構上進行分析。比如《我所經歷過的一段有意義的生活》,這個題目比較復雜,它包括四個方面的要求:
①文章內容應以「我」為主;
②要求寫「所經歷過的」一段生活,不能單純寫感想;
③要求寫「一段生活」,不能只寫一天或一件事;
④要求寫的這段生活應當是有意義的,而不是一般的、平淡的。
審明作文范圍,還包括用哪一種文體來寫比較合適。比如,《要做一個講文明禮貌的好學生》,這個題目要求寫成論說文,講清楚為什麼要講文明禮貌;《我所見到的新風尚》,要求寫一篇記敘文,具體描寫在社會上或者在學校里自己親眼看見的新風尚;《怎樣養兔》,要求寫一篇說明文,告訴養兔的一般常識;《啟事和便條》,要求寫一篇應用文,介紹啟事和便條的重要性和寫法。
三、審准重點。
看了作文題,要想一想題目的重點應該寫什麼。比如《雷鋒的事跡教育了我》,這個題目的重點要求在「教育」二字上,既要寫「雷鋒的事跡」,又要寫「我」從中受到哪些「教育」。如果只寫雷鋒的事跡,而沒有寫對「我」的教育,那就成了雷鋒的故事;如果寫了對「我」的教育,只是表表決心,也是輕重倒置,重點不突出。
[二] 練好作文基本功之--學會給文章起個好標題
一、要切合文章的思想內容,不要「題不對文」。
比如你想記一場精彩的足球賽,而文章的題目卻叫《小球迷×××》,以記事為主變成以寫人為主,這就叫「題不對文」,轉移了「中心」。

閱讀全文

與短篇小說寫作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角是女的游戲小說 瀏覽:897
愛愛小說網 瀏覽:180
TXT小說神級兌換系統免費下載 瀏覽:523
靈異小說裡面有火狐這個人物 瀏覽:955
一紙休書小說全文閱讀容離 瀏覽:914
男主將軍穿越現代的小說 瀏覽:992
書荒求玄幻全本小說 瀏覽:736
女主女配穿越玄幻小說排行榜 瀏覽:670
紅警異界小說推薦 瀏覽:873
受是警察的虐心小說推薦 瀏覽:289
仙劍4的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50
小丈夫小說txt小說下載 瀏覽:982
武俠小說里姓金的 瀏覽:389
一路煩花的哪些小說最好看 瀏覽:897
主角叫唐逸的官場小說 瀏覽:576
網王同人無虐甜文小說推薦 瀏覽:970
好看的心理學小說中文 瀏覽:571
小說主角被流星砸 瀏覽:887
免費閱讀小說豪門貴妻 瀏覽:367
女主角是替身的小說 瀏覽: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