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劉心武的《鍾鼓樓》,阿來的《塵埃落定》,凌力的《少年天子》都曾獲"矛盾文學獎"。判斷題
第一屆(1982年) 魏巍《東方》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莫應豐《將軍吟》 李國文《冬天裡的春天》 古華《芙蓉鎮 第二屆(1985年) 張潔《沉重的翅膀》 劉心武《鍾鼓樓》 李准《黃河東流去》(上,下) 第三屆(1988年) 路遙《平凡的世界》 凌力《少年天子》 孫力、余小惠《都市風浪》 劉白羽《第二個太陽》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 本屆榮譽獎 肖克《浴血羅霄》 徐興亞《金甌缺》 第四屆(1998年) 陳忠實《白鹿原》(修訂本) 王火《戰爭和人》(一、二、三、四部) 劉斯奮《白門柳》(一、二部) 劉玉民《騷動之秋》 第五屆(2000年) 阿來《塵埃落定》 王安憶《長恨歌》 張平《抉擇》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界入圍名單 莫言《檀香刑》 宗璞《東藏記》 熊召政《張居正》 賈平凹《懷念狼》 張潔《無字》 孫惠芬《歇馬山莊》 李銳《銀城故事》 紅柯《西去的騎手》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 鐵凝《大浴女》 朱秀海《音樂會》 成一《白銀谷》 麥家《解密》 張一弓 《遠去的驛站》 雪漠《大漠祭》 懿翎《把綿羊和山羊分開》 葉廣岑 《採桑子》 黃國榮 《鄉謠》 尤鳳偉 《中國1957》 李洱《花腔》 王蒙《活動變人形》 周大新 《第二十幕》 閻連科 《日光流年》匿名 回答採納率:22.8% 2009-09-30 19:10 檢舉你覺得這個答案好不好? 好(0)不好(0) 相關內容 矛盾文學獎作品有哪些1個回答 找矛盾文學獎作品7個回答 獲得矛盾文學獎的作品3個回答 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有哪些?3個回答 哪些書是得過矛盾文學獎的3個回答 矛盾文學獎作品矛盾文學獎作品下載矛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歷屆矛盾文學獎作品矛盾文學獎作品txt矛盾文學獎矛盾的作品第七屆矛盾文學獎 其他答案 第七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工作於2008年10月25結束。 賈平凹著《秦腔》 遲子建著《額爾古納河右岸》 周大新著《湖光山色》 麥家著《暗算》 獲此殊榮。 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先生生前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 在前六屆的評獎中,不乏為大眾熟悉的佳作。如第一屆獲獎的姚雪垠作品《李自成》和古華的《芙蓉鎮》。後者還曾被改編成電影,由辭世不久的著名導演謝晉執導,一舉獲得了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美術獎。 此外,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陳忠實的《白鹿原》、阿來的《塵埃落定》、王安憶的《長恨歌》等都是大眾較為熟悉的作品。 此前七屆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71—1981)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周克芹 《東方》 魏巍 《將軍吟》 莫應豐 《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芙蓉鎮》 古華 《冬天裡的春天》 李國文 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2—1984) 《黃河東流去》 李准 沉重的翅膀》(修訂本) 張潔 《鍾鼓樓》 劉心武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5—1988) 《平凡的世界》 路遙 《少年天子》 凌力 《都市風流》 孫力 余小惠 《第二個太陽》 劉白羽 《穆斯林的葬禮》 霍達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9—1994) 《戰爭和人》(一、二、三) 王火 《白鹿原》(修訂本) 陳忠實 《白門柳》(一、二) 劉斯奮 《騷動之秋》 劉玉民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95—1998) 《抉擇》 張 平 《塵埃落定》 阿 來 《長恨歌》 王安憶 《茶人三部曲》(一、二) 王旭烽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99—2002) 《張居正》熊召政 《無 字》 張 潔 《歷史的天空》 徐貴祥 《英雄時代》柳建偉 《東藏記》宗 璞 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秦腔》 賈平凹 《額爾古納河右岸》遲子建 《湖光山色》 周大新 《暗算》 麥家,所以,是對的,打「√''。
『貳』 誰看過劉心武寫的<鍾鼓樓>,能否評價一下
當時看的時候感觸很深,時間長了都沒啥感覺了。
最深刻的是文中各人物面對逆境還能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感覺我們招受的困難根本就不算什麼,無論招受什麼都應保持樂觀。
還有那個反復情變的女人,(忘記叫什麼了)我不覺得她該受譴責,至少她對自己和別人都是城實的。在那個年代能有這種追求實在不易。
劉心武的紅學研究也很了得,他的猜測很有理,他還寫過水龍吟,不過我都每興趣讀完。
『叄』 劉心武《鍾鼓樓》中,「鼓樓在前,紅牆( )瓦」
鼓樓在前,紅牆灰瓦。鍾樓在後,灰牆黑瓦。——劉心武《鍾鼓樓》
紅牆黃瓦,是作家張克群的一本書。
『肆』 求劉心武揭秘《紅樓夢》MP3全集下載|百家講壇
劉心武的支持者,你們醒醒吧
高中時讀過劉心武的《鍾鼓樓》,很受感動,所以我對劉心武一直心存好感,在我單純的思維里,能寫出這樣一部小書的作家一定是個有愛心有責任心有學術良心的好人。
但當我看到劉心武在百家講壇上大談秦學,改變了我對他的良好印象。很多他的所謂獨家觀點只要讀過兩遍紅樓的人都能看出來,根本站不住腳。我當時比較崩潰,這是我心中的偶像么?他真是在研究紅樓,也許是他研究方向搞錯了吧。對他的崇拜開始動搖。
果然他的觀點被很多人批評,可是他面對批評避重就輕的嘴臉讓我徹底失望了。劉心武總是表現得似乎十分謙虛,十分有風度,承認自己有錯誤,但總不老老實實說是什麼錯誤,那些原則性的錯誤就算別人找的是鐵證,他也要矢口否認;要是有人批評,也要以退出「紅學界」來威脅。我於是開始懷疑他的學術良心了。
再後來,讀了他著名的肉麻散文《給侄孫女的七條忠告》,1.要十分珍惜你的童貞——你的童貞一旦失去了便沒有第二個「初夜」。2.在性觀念,特別是性行為上,要有一道底線——不要隨便和人上床。3.不能吸毒——奧斯卡片《美國麗人》里的美少女,並未被任何一個男人破瓜。一個叔公張嘴閉嘴叫侄孫女別亂和人上床?這樣的忠告讓我無語,我只能怪自己當年有眼無珠,並開始懷疑他的審美情趣了。
劉心武借百家講壇紅極一時之機,將他充滿爭議的「秦學」專著付梓,並且大賣特賣,他不是白痴,自己的觀點處處碰壁也是事實,明知道自己的觀點錯誤連篇,——至少很不成熟,仍然拿出來大肆兜售,我更加懷疑他的人品。
人們終於認清了劉心武的本質。劉心武是個人格低下的文人,他的作家頭銜來的太容易,因一篇《班主任》而成名。其實《班》在「傷痕文學」、「反思文學」中格調是最差的,文筆充滿議論和說教,體例上不像小說,倒像政論。只是當時的形勢需要,才躋身於作家行列,除了《鍾鼓樓》,他就沒有什麼大作可言了。天資愚笨,黔驢技窮而又不甘寂莫才演了一出又一出(有點類乎央視韓喬生的所作所為),歸根結底是「作家」這個頭銜害了劉心武先生。過去這么多年了,看到網上還有許多網友還在不遺餘力地支持劉心武和他的「秦學」,我忍不住要說幾句了。
你們可以迷信這個著名作家的「秦學」,但前提是請諸位先丟開秦學獨立讀三遍紅樓。張嘴閉嘴談學術,丟開原著談學術難道不是很荒謬么?等你們讀完三遍紅樓仍然支持劉心武,那我無話可說。
不要動不動就拿「劉心武成名幾十年了,反駁他的人有本事也寫篇《鍾鼓樓》給人看看」這樣的話來攻擊人,劉心武在幾十年前的確是個作家,但現在不是,而且他研究紅樓夢態度不嚴謹,對待批評態度不端正也是事實。按這個觀點的話,作家批評權只能掌握在高一層次的作家手裡了,那劉心武寫不出紅樓,他更沒資格評點紅樓。——典型的邏輯混亂。
「劉心武另闢蹊徑開創了紅學研究的新高度,搶了別的紅學家飯碗,所以他們群起而攻之」,這種觀點也是胡說。對待劉心武犯的那些錯誤,紅學家最有發言權,我們怎麼能一句話就剝奪了他們的批評權?學術不是行政司法,不需要同行迴避和避嫌。好比醫院出事,必須找專業人士來鑒定是否屬於醫療事故,按上面同行迴避的觀點,只能找廚師、園丁之類外行來鑒定,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那些在媒體公開批評他的紅學家,自己心浮氣躁,借批評劉老師炒作自己,象一群小丑那樣醜陋的表演。」這個觀點很無聊,當代資訊這么發達,批評者可以在很多場合批評,比如學校課堂、家裡客廳、文學沙龍,媒體只是諸多場合之一,但容易為公眾所知的方式是媒體,我們不能說批評者刻意選擇在媒體。而且很多紅學家成名已早,根本不必要借批評劉心武來炒作自己。
「劉心武十多年苦心孤詣專心致志的研究紅樓夢,可謂嘔心歷血,別的不說,單就從積極角度啟發了更多人閱讀《紅樓夢》的興趣,提高紅迷研究紅樓的熱情,擴大紅樓夢的社會影響力及關注度上看就是值得肯定與尊重的。」這是事實,也是悲劇。掀起中國紅樓熱潮,客觀上劉心武的確起了一定的作用,別忘了CCTV提供了百家講壇這個平台更是功不可沒。不能因為劉心武曾經起到積極作用就盲目相信他錯誤的觀點。一碼歸一碼,就像汪精衛曾經是反滿英雄,但他後來更是大漢奸。
說到這里,劉迷們還會拿出最後的殺手鐧——「紅樓夢研究就是見仁見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聽上去很有道理,但這句話還有後半段:「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不會變成李爾王。」這句話揭示了文藝欣賞中客觀差異性和主觀一致性的統一,貼合了人們的審美規律,真因如此它被當作一個格言一直傳誦至今。但是,「一千個哈姆雷特」終究只是哈姆雷特,你不能把他理解成羅密歐、麥克白甚至賈寶玉,所以文學作品鑒賞不僅要尊重鑒賞者的主觀感受和閱讀過程中的個性差異,還要尊重文學作品本身的客觀存在性。用胡文彬先生的話說,「你在家怎麼猜謎都可以,寫出著作也可以,問題是你不能把猜謎的結論拿到中央電視台上宣傳。中央電視台的受眾面這么大,一個猜謎的東西讓全國觀眾坐在下面聽那就不行了。」
一語中的!
朋友們,研究熱愛文學沒有錯,但請先找准一個正確的導師!
——轉自 麥田裡的守望者 的新浪博客
『伍』 《鍾鼓樓》這部小說是誰寫的
《鍾鼓樓》是劉心武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並由此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回小說講述了答20世紀80年代初發生在北京鍾鼓樓一帶的故事,展示了極其豐富多彩的社會場景,在風俗、觀念開始發生巨變的迷人的北京老城,陳說著市井的悲歡、幾代人的命運,穿越歲月煙塵,再看劉心武筆下的動人世相,猶同翻開了城市記憶的鮮活浮世繪……堪稱一部洋溢著濃濃京味的現代《清明上河圖》。
精選集四卷本里收錄的,都是他30年來最重要的作品,包括三部長篇小說《鍾鼓樓》、《四牌樓》和《棲鳳樓》,中篇小說《如意》,短篇小說《班主任》以及他的一本日記體隨筆集的作品。
『陸』 劉心武長篇精品:鍾鼓樓txt全集下載
劉心武長篇精品:鍾鼓樓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回費下載:
內容答預覽:
這一段完全可以跳過去不讀。不過讀讀也無妨。
大約一百多年前。清朝光緒皇帝載登基不久。是一個月黑夜。
在北京北城,離鍾樓、鼓樓不遠的一所貝子府中,忽然有一聲凄厲的慘叫。
貝子雖是遜於親王、郡王、貝勒的第四等貴族,但那府第也頗為軒昂華麗。值夜的僕人和巡更的更夫聽見了那聲轉瞬即逝的慘叫,慌忙行動起來,點燃了許多搖曳著紅舌的蠟燭,動用了若干盞羊角提燈,立即在全府中進行了緊急巡查。迴廊曲折、花木蓊翳的後花園自然是巡查的重點。
天上沒有半點星光,陣陣小風掠過,廳堂檐角的「鐵馬」發出雜沓的音響。
被驚動的主持家務的姨娘和府內總管,在議事廳里聽取了各路僕人的搜尋報告:各處門戶皆無異常,整個邸宅沒有發現任何侵入的人和物。
於是,那聲短暫的慘叫被懷疑為掠過府邸上空的「夜貓子」的嚎聲,那當然屬於「不祥之兆」,需得加倍小心——姨娘當場吩咐,天一亮便到隆福寺和白雲觀請僧、道來府禳解。
一切似乎又歸於正常。多燃的燈燭相繼……
『柒』 劉心武的<鍾鼓樓>的內容概要是什麼
共 3 條
劉心武,以短篇小說《班主任》成名,該作被視為傷痕文學的代表作。其作品以關注現實為特徵,其1985年發表的長篇小說《鍾鼓樓》獲得第二屆茅盾文學獎,是當代主流作家之一。90年代之後,成為《紅樓夢》的積極研究者.
本書敘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點至下午5點北京鍾鼓樓一帶發生的故事。一個古舊的四合院里,薛大娘一大早起來收拾東西,等待同和居何師傅來操辦酒席,因為她的二兒子薛紀躍今天結婚。而薛大爺卻和平時一樣到什剎海後海邊去遛彎兒打拳了。大兒媳孟昭英遲遲未到,薛大娘心裡著急,同院的小夥子荀磊幫她在院門兩邊貼上大紅喜字。荀磊的爹是退休工人,現在以修鞋為業。荀磊從小家教嚴,讀書認真,外語成績好,中學畢業後出人意料地被外事部門招去,送到國外培訓。今年夏天回國在重要部門當翻譯。這時,年輕人路喜純正騎著自行車往薛大娘家來。他在崇文門附近一家小飯館工作。同和居掌勺師傅老何為了讓兒子頂班提前退休來這家小飯館掌勺,見路喜純心地純正、好學上進,便收他為徒。今天,路喜純就是替師傅來薛家操辦婚宴的。住四合院外院三間南房的是京劇演員澹臺智珠。「文革」中她受迫害被弄到紐扣廠當包裝工,和普通車工李鎧結了婚。薛大娘看她夫妻和美,兒女雙圭,圖吉利請她陪大兒媳去迎親。但劇團里給澹臺智珠唱小生的濮陽蓀和兩個伴奏的突然來告急:拉京胡的老趙和打板鼓的老佟被另一位更有名的女演員拉走了。李鎧討厭滿身女人氣、和自己老婆同台演出的濮陽孫,憤而出走,澹臺智珠去尋,陪孟昭英去迎親的只好換成薛家對面的詹麗穎。詹麗穎50年代大學畢業,心地善良,為人熱情,但說話嗓門高,不知輕重,又任性.......
圖書目錄:
並非開頭(從一百年前 到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這一段完全可以跳過去不讀 不過讀讀也無妨。
第一章 卯(晨5時—7時)
1.鍾鼓樓下 有一家人要辦喜事 最操心的是誰?
2.地安門大街上 來了一位給婚事幫廚的人 他為
什麼不要茶壺?
3一位正在苦惱的京劇女演員 人家卻請她去迎親。
4一位局長住在北房 他家沒有自用廁所
5一個女大學生的單相思 那小夥子確實可愛
第二章 辰(上午7時—9時)
6一位令人厭煩的熱心人。
7.婆媳之間的矛盾 難道真是永恆的嗎?幫廚的倒
勾起了一樁心事
8.不但當了喇嘛可以結婚 結了婚的人也可以去當
喇嘛。
9.京劇女演員只好從迎親行列中退出
1一位修鞋師傅 他希望有個什麼樣的兒媳婦?
第三章 巳(上午9時—11時)
11.新郎並不一定感到幸福
12一位農村姑娘帶著厚禮走來。
13.婚宴上來了一位不尋常的食客 你知道當年北京
的「丐幫」嗎?
14.新娘子終於被迎到了新房中。有的售貨員為什麼
故意冷落顧客?
第四章 午(中午11時—1時)
15.北京人這樣結婚。
16一位不愛搭理人的技術情報站站長。
17.局長接待了不速之客 並接到一封告發信。
18農村姑娘和城裡姑娘為什麼談不攏?
第五章 未(下午1時一3時)
19.本書的一個大主角——四合院。
2一位女士的羅曼司 她為什麼向一位郵迷要走了
一枚「小型張」?
21.不需要排演《鑄鍾記》而需要立即干點別的
『捌』 《鍾鼓樓》是誰寫的好看不
《鍾鼓樓》的作者是當代作家劉心武,1942年出生,祖籍四川,後在北版京生活,他在中學時代即開權始寫作,並有散文、小說、雜文、評論等散見於報刊。1961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專科學校,在中學當語文教員,擔任過10年班主任。後在北京出版社當編輯,此後擔任過《人民文學》常務副主編、主編,現為中國作協專業作家。
劉心武《鍾鼓樓》是長篇小說(曾獲茅盾長篇小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