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有關成長的短篇小說

有關成長的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2021-07-05 16:21:58

A. 短篇關於成長的故事

1847年2月11日,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個叫米蘭的小鎮上,一個長著圓臉蛋、藍眼睛、淡色的頭發的小男孩降生了。男孩長得很秀氣,跟媽媽像極了。但男孩的身體卻很單薄,一副弱不經風的樣子,嬌嫩得讓人心疼,可他的腦袋出奇的大,讓人擔心長大了自己的脖子都頂不動。

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聞名世界的「發明大王」托馬斯·阿爾伐·愛迪生。愛迪生祖居荷蘭,父親山墨爾是個勤勞耕作的農民,母親當過鄉村教師。他在家中排行第七,是最小的一個孩子,因此備受媽媽的寵愛。

愛迪生從小體質比較弱,三歲以前的一千多個日子,他不知得過多少次病,不知哇哇大哭過多少回,媽媽又是擔心,又是著急,整天坐立不安。後來在媽媽耐心周到的照料下,愛迪生的身體一天天壯實起來。

愛迪生體質雖弱,卻愛動腦筋。他的好奇心特別強,老愛問為什麼,看見想不明的事情就問,問了就轉著眼珠想。

「為什麼鍋上冒蒸氣?」「為什麼凳子四條腿?」「金子是什麼?」父親常常被兒子的問題弄得張口結舌。

小愛迪生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興趣得到了媽媽的充分肯定。媽媽當過小學的教師,她知道,好奇是打開神秘知識寶庫的一把萬能鑰匙,沒有好奇心的孩子成不了大器。所以每當愛迪生問她為什麼時,媽媽總是微笑著,細心地開導他,把其中的道理講給他聽。這個時候,愛迪生總是歪著大腦袋,睜大眼睛聽著,聽完後,還會有一大堆新的「為什麼」從他的頭腦中冒出來。

愛迪生不僅愛問為什麼,而且什麼事都想親自試一試,也鬧過不少笑話。

四歲的時候,有一次,他和小夥伴們一起在大樹下玩兒,不知是誰發現了樹杈上有一個馬蜂窩。

「窩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大家都搖搖頭。

「不如我們把它捅下來瞧一瞧,好不好?」愛迪生向小夥伴們建議說。

「大馬蜂會蟄人的,要捅你去捅!」小夥伴們都躲得遠遠的。

愛迪生一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奧秘,於是找來一很長樹枝,硬是把馬蜂窩給捅了下來。頓時,一群大馬蜂都向愛迪生涌來。片刻之間,愛迪生已被馬蜂蜇得滿臉紅腫,幾乎連眼睛都睜不開了,即使這樣,他還要把蜂巢的構造看清楚。

還有一次,那是六歲的時候。一天早飯後,媽媽正在做針線活兒,愛迪生「咚」一下撞開了門,連跳帶蹦跑進來了,嚇得媽媽把手都扎了。

愛迪生氣喘吁吁地問:「媽媽,大母雞趴在雞蛋上做什麼呀?」

媽媽笑著說:「在孵小雞呀。雞媽媽就是用自己的體溫、用自己的身體一天天將雞娃娃孵出來的。」

「噢,原來是這樣,太有趣了。」愛迪生拍拍大腦袋,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推開門出去了。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也不見愛迪生的蹤影。媽媽很著急,一家人四下尋找。一直到傍晚時分,大家才發現這個小傢伙竟然在院雞舍旁邊做了個「窩」,裡面放了幾個雞蛋,他正小心翼冀地趴在雞蛋上,一動也不動。

媽媽看他專心致志的樣子問:「孩子,你在做什麼呢?」

「我在孵小雞呢!」他一本正經地回答。

一家人笑得前仰後台,想不到他居然餓著肚子,從早到晚趴在雞蛋上,整整「孵」了一天。就是如此濃厚的興趣以及超人的耐心,成了愛迪生一生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B. 我寫了很多短篇小說,是關於成長頹廢的小說,沒有情節,略帶散文的味道,請問改去哪裡投稿

或許校園圖書雜志。《紫色》、《萌芽》、《後來》。。。

C. 成長小說的關於其他

「成長」這個詞,似乎總是和青少年聯系在一起的。
就成長小說而言,「過程」這個字眼很重要——它寫的應該是一段成長的過程。而人的成長過程,即便是在少年時期,也充滿了無序與復雜。成長小說就是將這樣一個過程極為真實地和盤托出。在這一點上,它與純粹的兒童文學明顯地區別開來了:兒童文學是要講禁忌的,許多所謂的「陰暗面」的東西,不宜在兒童文學中展示。而成長小說卻能甩掉這些所謂的「分寸」、「尺度」,進行大膽甚至是放肆的書寫。這是一種更放得開,更無禁忌的文體。在本質上,在對生活取捨的原則上,它更接近於成人文學,甚至可以說,與成人文學沒有根本性的區別。比如美國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它的寫作原則,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寫作原則,區別僅在於它把注意力集中在「成長過程」上——雖然是很短的幾天,但充滿了「成長」與「過程」的意味。在語言上,成長小說也拋棄了兒童文學特有的語調與敘述方式。
有些以少年為描寫對象的文學作品,它們似乎與傳統意義上的「兒童文學」不一路,於是,有些人責怪這些作品有成人化的傾向。而「成人文學」這一塊,卻又因為這些作品所描寫的對象為少年,也不願意將它們接納到自己的名下。
寫成長小說的人很多,他們時常陷入由「四不像」狀態而產生的猶疑與尷尬中。不是這些作品「什麼也不是」,也不是它們寫走樣了,或者是不合格產品,而是因為世界上本應有這樣一種東西,卻沒有命名。如今,已到了命名的時候了。命名就是定位,就意味著我們認可了一個事物以及確定了這一事物的界限與特徵。
成長小說年齡段很難確定,但大體上來說,可劃在少年向青年過渡這一段。也就是說,是在進入成年門檻前的那一段時間。人生在這一段時間里,是非常情緒化的。焦躁、不安、迷茫、激情、渴望、浮躁,同時,又一下難以脫盡少年的稚拙、單純、怯懦與善良。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說,必須有一種文體與之對應,這就是成長小說。例如,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的《老臣陽光成長小說系列》六部圖書,收入作家老臣長篇小說三部,短篇小說集三部。故事或驚險,或幽默,或曲折,具有很好的可讀性。書中的少年們在逆境中不屈不撓,他們或遭遇偶然的自然變故,或經歷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世界的沖突。他們在青春的迷茫中,體驗著心靈的成長。還有例如,小說北方狼族,以寫實的手法刻畫了八十年代末的少年成長的歷程。
成長小說將會使生活的多面性、多重性得以恢復。它將使處於成長階段的青少年獲得更真實也更深切的人生體驗。而這對結結實實的成長而言,無疑是有益的。對成長小說的認可,也必將帶來中國文學的新的生長點與又一道風景。

D. 關於成長話題的文章 。 作家寫的

1 傑克·倫敦的一生
http://ke..com/view/1030473.htm
2 從苦難中成長的偉大作家狄更斯
魯先聖
狄更斯這位英國歷史上與莎士比亞齊名的偉大作家,是怎麼開始自己的第一次投稿的呢?22歲那一年,他試著寫了幾篇短篇小說,為了避免別人的嘲笑,他趁夜深人靜的時候,畏怯地投入一家雜志社的信箱中。一個星期以後,當他收到編輯的回信,稱贊他的文筆不錯,小說可以發表的時候,他欣喜若狂,淚流滿面,竟然漫無目的地在大街上獨自了一天一夜來宣洩自己激動的心情。這篇小說不久刊出了,狄更斯就這樣開始了業余寫作活動。
狄更斯於1812年出生於英國朴資茅斯的波特西地區。他的父親是海軍會計處的一個小職員,但是非常喜歡藏書,這使少年狄更斯受到很大影響,他幼時常常溜到家裡的閣樓上,津津有味地閱讀一本又一本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斐爾丁的作品、《天方夜談》、《唐吉訶德》,都是他喜愛的作品。他的幼小的心靈因此同文藝結上了不解之緣。
可是好景不長,他的家境日漸窮困,債台高築,一家人不得不離鄉背井,遷居到倫敦。但移居未久,家裡舊債未清,新債又來,父親被投入債務監獄。這時狄更斯才10歲。作為一群弟妹的大哥,狄更斯不得不擔起家長的責任來。11歲,他就到一家皮鞋油廠當學徒。為了節省開支,他母親帶著弟妹們到監獄里和父親住在一起,狄更斯單獨留在外面,每星期領到薪水之後,就帶著錢或食物去探監,和父母弟妹團聚。
這些艱苦的日子在幼小的狄更斯的心靈中遺留下永不消失的印象。他在皮鞋油作坊當學徒時,由於包裝熟練,曾被僱主放在櫥窗里當眾表演操作,作為廣告任人圍觀,在他心上留下了永久的傷痕,從而產生了對不幸的兒童深厚的同情和堅決擺脫貧困的決心。以後他父親獲得一筆小小的遺產,出了監獄,把狄更斯送到學校去讀書。校長是一個又愚昧又野蠻的人,對學生任意鞭打辱罵。這個人物在狄更斯的作品中曾經出現過很多次。
家中僅有的一點錢財不久又用盡了,狄更斯不得不停學就業,為糊口而奔忙。16歲時在一家律師事務所當繕寫員,走遍倫敦的大街小巷,廣泛了解社會。後擔任報社的采訪記者,為《記事晨報》寫一些特寫,熟悉了議會政治中的種種弊端。他在采訪之餘開始文學創作。他常帶著筆記本在倫敦偏僻的角落和鄉村漫遊,為日後的創作搜集了豐富的素材。1837年寫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這部作品發表以後,風行一時,暢銷全國,頓時成為街談巷議的資料,並使得他得以靠寫作維持生活,開始了著作生涯。以後他又寫了許多作品,主要是長篇小說,獲得極大的成功,終於成為英國文學史上偉大的作家之一。
成功以後的狄更斯迅速成為他那個時代最為人們喜愛和崇拜的人物。在他去演講的城市,為了目睹他經過的英姿,為了買到門票,人們燃起柴火整夜地睡在大街上等候。
狄更斯的偉大不僅在於他深刻地暴露了英國各個社會階層的生活實況,而且也在於他掀起了真正的文學革命。在他以前的英國文學中,普通人民是沒有地位的;狄更斯雖不是第一個改變這種現象,卻是最有效地改變了這種現象的人。他用生動而熱情的筆觸描繪了下層階級的人們和他們的悲慘生活。他把貧民窟、小客棧、貧民收容所、債務監獄等等悲慘的生活景象寫入了文學作品,對那些正直的勞動者,給予最大的同情。
他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和生動的細節描寫,反映了英國十九世紀初葉的社會真實面貌。他的作品裡充滿了光輝四射、妙趣橫生的幽默和細致入微的心理分析。由於他真實地、生動地描繪了十九世紀初葉的英國社會生活,由於他對人民懷著無限的深厚同情,他的作品不僅在當時發生了巨大的進步作用,直到現在還為人民所喜愛和珍視。

E. 求大神推薦關於成長的微小說,感人的那種,200字以上,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短了,越多越好,謝謝了。

空間日誌算是吧,去那些網路紅人的空間瞅瞅去

F. 成長的短篇小說,言情的不要,麻煩推薦幾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麥田裡的守望者
老人與海
童年
駱駝祥子
城南舊事

G. 成長故事短篇

一個小男孩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為患脊髓灰質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很少與同學們游戲或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在一個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一些樹苗,他想把它們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們每人栽一棵。父親對孩子們說,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親的禮物。但看到兄妹們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不知怎麼地,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點死去。因此澆過一兩次水後,再也沒去搭理它。
幾天後,小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棵樹時,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妹們種的樹相比,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為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歡的禮物,並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後,小男孩慢慢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看著窗外那明亮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何不去看看自己種的那顆小樹。當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里時,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麼。頓時,一切他都明白了,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顆小樹施肥!他返回房間,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
幾十年過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雖然沒有成為一名植物學家,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總統,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羅斯福。
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樹茁壯成長。也許那樹是那樣的平凡、不起眼;也許那樹是如此的瘦小,甚至還有些枯萎,但只要有這養料的澆灌,它就能長得枝繁葉茂,甚至長成參天大樹。
不肯放棄的林肯
堅持到底的最佳實例可能就是亞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誰從末放棄,那就不必再尋尋覓覓了!
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的林肯,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敗,八次競選八次落敗,兩次經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 好多次,他本可以放棄,但他並沒有如此,也正因為 他沒有放棄,才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以下是林肯進駐白宮前的簡歷:
1816年,家人被趕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須工作以撫養他們。
1818年,母親去世。
1831年,經商失敗。
1832年,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
1832年,工作也丟了,想就讀法學院,但進不去。
1833年,向朋友借錢經商,但年底就破產了,接下 來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債還清。
1834年,再次競選州議員 贏了!
1835年,訂婚後即將結婚時,末婚妻卻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精神完全崩潰,卧病在床六個月。
1838年,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 沒有成功。
1840年,爭取成為選舉人了 失敗了!
1843年,參加國會大選 落選了!
1846年,再次參加國會大選 這次當選了!前往 華盛頓特區,表現可圈可點。
1848年,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了!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內擔任土地局長的工作 被拒絕了!
1854年,競選美國參議員 落選了!
1856年,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的 提名 得票不到一百張。
1858年,再度競選美國參議員一一 再度落敗。
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 ([美]傑克)
評語:此路艱辛而泥濘。我一隻腳滑了一下,另一隻腳也因而站不穩;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滑一跤,並不是死去而爬不起來。" ——林肯在競選參議員落敗後如是說

H. 介紹幾部對成長為人處事方面有幫助的小說短篇全本的

如果是成人希望自己為人處世有所改善,建議從了解人性洞察人心入手,內看短篇小說對此沒什麼幫容助。可以看看厚黑學、鬼穀子或者二月河的清朝皇帝系列,還能有點兒用。如果是對孩子,什麼書的效果都不如家長的身教有用,記住不要說一套做一套,孩子會照學的。

I. 成長故事(短)

1796年的
終於,當窗口露出一絲曙光時,青年長舒了一口氣,他終於做出了這道愛因斯坦的成長

1879年3月14日,一個小生命降生在德國的一個叫烏爾姆的小城。父母為他起了一個很有希望的名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看著他那可愛的模樣,父母對他寄託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沒過多久,父母就開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開始學說話了,已經三歲的愛因斯坦才「咿呀」學語。後來,愛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兩歲的瑪伽已經能和鄰居交談了,愛因斯坦說起話來卻還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後語…… 看著舉止遲鈍的愛因斯坦,父母開始憂慮。他們擔心他的智能是否會不及常人。直到10歲時,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學。可是,在學校里,愛因斯坦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嘲笑,大家都稱他為「笨傢伙」。學校要求學生上下課都按軍事口令進行,由於愛因斯坦的反應遲鈍,經常被教師呵斥、罰站。有的老師甚至指著他的鼻子罵:「這鬼東西真笨,什麼課程也跟不上!」 一次工藝課上,老師從學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張做得很不像樣的木凳對大家說:「我想,世界上也許不會有比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鬨堂大笑中,愛因斯坦紅著臉站起來說:「我想,這種凳子是有的!」說著,他從課桌里拿出兩個更不像樣的凳子,說:「這是我前兩次做的,交給您的是第三次做的,雖然還不行,卻比這兩個強得多!」一口氣講了這么多話,愛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驚。老師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裡不知說什麼好。

在譏諷和侮辱中,愛因斯坦慢慢地長大了,升入了慕尼黑的盧伊特波爾德中學。在中學里,他喜愛上了數學課,卻對其餘那些脫離實際和生活的課不感興趣。孤獨的他開始在書籍中尋找寄託,尋找精神力量。就這樣,愛因斯坦在書中結識了阿基米德、牛頓、笛卡爾、歌德、莫扎特……書籍和知識為他開拓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視野開闊了,愛因斯坦頭腦里思考的問題也就多了。 一天,他對經常輔導他數學的舅舅說:「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間里振動著的電磁波呢?」舅舅用異樣的目光盯著他看了許久,目光中既有贊許,又有擔憂。因為他知道,愛因斯坦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同一般,將會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動。此後,愛因斯坦一直被這個問題苦苦折磨著。1895年秋天,愛因斯坦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報考瑞士蘇黎士大學。可是,他卻失敗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後的他沒有氣餒,參加了中學補習。一年以後,他獲得了中學補習合格證書,並且考入了蘇黎士綜合工業大學。這時的他,已經在為自己的未來做准備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課外閱讀和實驗室里。教授們看見他讀和學習無關書、做和考分無關的試驗,非常不滿和生氣,認為他「不務正業」。

愛因斯坦大學畢業時,正趕上經濟危機爆發,由於他是猶太人血統,又沒有關系,沒有錢,所以只好失業在家。為了生活,他只好到處張貼廣告,靠講授物理獲得每小時3法郎的生活費。這段失業的時間,給了愛在斯坦很大的幫助。在授課過程中,他對傳統物理學進行了反思,促成了他對傳統學術觀點的猛烈沖擊。經過高度緊張興奮的五個星期的奮斗,愛因斯坦寫出了9000字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狹義相對論由此產生。可以說,這是物理學史上的一次決定性的、偉大的宣言,是物理學向前邁進的又一里程碑。

盡管還有許多人對此表示反對,甚至還有人在報上發表批評文章,但是,愛因斯坦畢竟還是得到了社會和學術界的重視。在短短的時間里,竟然有15所大學給他授予了博士證書,法國、德國、美國、波蘭等許多國家的著名大學也想聘請他做教授。當年被人們稱為「笨蛋」,「笨東西」,認為無法成才的愛因斯坦,終於成了全世界公認的、當代最傑出的聰明人物。由「丑小鵝」變為「白天鵝」,這說明了什麼呢? 我想,愛因斯坦的話是最好的答案

閱讀全文

與有關成長的短篇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名字里含染的女主小說 瀏覽:319
女主開當鋪的小說 瀏覽:967
短篇小說團圓飯什麼意思 瀏覽:212
古文小說重生 瀏覽:181
一本小說女主角叫夜雨 瀏覽:883
女主叫秦玥的穿越小說 瀏覽:33
在線閱讀小說銀河張抗抗 瀏覽:55
免費幻情小說大全 瀏覽:119
女主強大學院穿越小說 瀏覽:516
弗里蒂克布朗寫的小說續寫的題目 瀏覽:747
女主是妲己的軍旅小說 瀏覽:652
餓都市異能小說完結 瀏覽:52
女養男重生文現代小說 瀏覽:343
第二封情書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瀏覽:161
男作者寫的女主小說 瀏覽:791
修建古代城市的小說 瀏覽:631
重生庶女類型小說排行榜 瀏覽:178
碧血劍金庸小說txt 瀏覽:732
父愛成癮霍水兒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210
超好看後宮都市小說 瀏覽:653